初中化学八圈图

合集下载

2021年八圈图化学方程式分类(用过)

2021年八圈图化学方程式分类(用过)

2013年初三化学物质类别之间的反应学案欧阳光明(2021.03.07)(1)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2)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可溶性碱的制备:5、CaO + H2O ==== Ca(OH)26、Na2O + H2O ==== 2NaOH(3)难溶性碱的受热分解:7、 2Fe(OH)3加热Fe2O3 + 3H2O 8、Cu(OH)2加热CuO + H2O(4)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10、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1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1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1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5)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备酸:14、CO2+ H2O==== H2CO315、SO2 + H2O==== H2SO3 16、SO3 + H2O==== H2SO4(6)弱酸的分解:17、H2CO3==== CO2↑+ H2O 18、 H2SO3====SO2↑+ H2O(7)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制备盐:19、CaO + SiO2高温 CaSiO3(8)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20、2Na + Cl2点燃2NaCl(9)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2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2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2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2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25.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26.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10)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2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8.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9.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0.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31.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11)酸 + 碱 -------- 盐 + 水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33.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3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35.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36.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3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3H2O3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4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41.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6H2O42.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12)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4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5.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4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4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4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1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49.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50.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5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52.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5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14)盐 + 盐 ----- 两种新盐5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55.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15)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5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5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5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5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6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6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6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6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16)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6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6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6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17)非金属与氢气的反应:67、H2 + Cl2点燃 2HCl(18)盐的分解:68、CaCO3高温CaO + CO2↑。

初三化学八圈图完整版

初三化学八圈图完整版

初三化学八圈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MgMgOMgCl 2Mg(OH)2MgSO 4②CCO 2CaCO 3Ca(HCO 3)2CaCO 3CO 2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⑴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水碱 ⑶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⑷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⑸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⑺非金属+氢气酸⑻金属+酸盐+氢气⑼金属+盐盐+金属⑽非金属+盐盐+非金属⑾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⑿酸+碱盐+水⒀碱+盐盐+碱⒁酸+盐盐+酸⒂盐+盐盐+盐 ⒃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更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

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如上图)。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必须牢牢掌握!2.发掘“八圈图”的内涵。

⑴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⑵表示15个基本反应规律(9条连线和6个箭头);⑶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应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余类推!);⑷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个反应中至少有10个与盐有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⑴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图并非无所不含,有以下一些规律未能体现:H2、C、CO还原CuO或Fe2O3;CuSO4转化为胆矾晶体;碳酸(氢)盐的分解;酸式盐与正盐的转换规律等。

⑵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条件: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⑶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浓硫酸。

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溶性盐”。

例题: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借助网络图回答:(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②。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

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Ⅲ:。

步骤V:。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解析] 此题结合结构模式图,考查了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硫酸铜,必须选择含有硫酸根的酸和含有铜离子的碱,故应选择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酸能和碱、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盐反应并且都能生成盐;碱能和酸、非金属氧化物、盐溶液反应且都能生成盐;盐能和酸、碱、金属、盐反应且都能生成盐,所以图中所缺信息为酸+盐、金属+盐。

初三化学八圈图复习过程

初三化学八圈图复习过程

初三化学八圈图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 Mg MgO MgCl2 Mg(OH)2 MgSO4② C CO2 CaCO3 Ca(HCO3)2 CaCO3 CO2 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⑴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水碱⑶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⑷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⑸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⑺非金属+氢气酸⑻金属+酸盐+氢气⑼金属+盐盐+金属⑽非金属+盐盐+非金属⑾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⑿酸+碱盐+水⒀碱+盐盐+碱⒁酸+盐盐+酸⒂盐+盐盐+盐⒃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盐是无机物相互关系图中的大动脉,很多反应都可以制取盐。

例2:写出能生成ZnCl2的六种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17条规律须牢记反应规律示例纵向:(1)金属+−−−→−∆/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 u 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碱→盐+水 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 u S O SO H OH Cu 244222)(+=+ (5)非金属+−−→−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 i O O H S i O H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32CaSiO SiO CaO 高温+(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11)盐+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12)酸+碱氧→盐+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13)碱+酸氧→盐+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14)酸+盐→新酸+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15)碱+盐→新碱+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酸→盐+↑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初三化学八圈图

初三化学八圈图

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Mg → MgO →MgCl2→ Mg(OH)2→ MgSO4②C → CO2→ CaCO3→ Ca(HCO3)2→ CaCO3→ CO2(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⑴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水→碱⑶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⑷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⑸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⑺非金属+氢气→酸⑻金属+酸→盐+氢气⑼金属+盐→盐+金属⑽非金属+盐→盐+非金属⑾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⑿酸+碱→盐+水⒀碱+盐→盐+碱⒁酸+盐→盐+酸⒂盐+盐→盐+盐⒃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盐是无机物相互关系图中的大动脉,很多反应都可以制取盐。

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各类无机物间的关系(八圈图)

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各类无机物间的关系(八圈图)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初中化学反应归类一、化合反应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如:MgO 2O Mg 22点燃+ 2Cu + O2 △ 2CuO 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如: 522O P 2O 5P 4点燃+ O H 2O H 2222点燃+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氧气充足) 2C + O 2 点燃2CO (氧气不足)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如:NaCl 2Cl Na 22点燃+4、部分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如:22)OH (Ca O H CaO =+ Na 2O + H 2O =2NaOH K 2O + H 2O =2KOH BaO + H 2O ==== Ba (OH )2注意:只有BaO 、CaO O K O Na 22、、能与水反应,其他金属氧化物一般不跟水反应。

5、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如:4223SO H O H SO =+ SO 2 + H 2O === H 2SO 3 CO 2 + H 2O === H 2CO 36、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 7、氨气+酸→铵盐 如:Cl NH HCl NH 43=+8、其他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 (是吸热的反应)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反应规律小结:1、越是化学性质相对立的两物质越易通过反应化合在一起,并且反应的程度也越剧烈。

2、除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外,能引起燃烧的需“点燃”,其余均需“加热”或“高温”。

二、分解反应1、金属氧化物→金属+氧气 如:↑+∆2O Hg 2HgO 2(只有HgO 才能发生此反应)2、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气 如:↑+↑222O H 2O H 2通电(只有O H 2可以)3、含氧弱酸→对应的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2232CO O H CO H 4、难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水 如:O H CuO )OH (Cu 22+∆ 5、可溶性含氧酸盐受热分解 如:↑++∆22424O MnO MnO K KMnO 2 2KClO 3加热2MnO 2KCl+3O 2↑6、难溶性碳酸盐受热分解 如:↑+23CO CaO CaCO 高温 7、其他 CuSO 4•5H 2O加热CuSO 4+5H 2O 2H 2O 2 MnO2 2H 2O+ O 2↑三、置换反应(一)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1、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 如:↑++2CO Cu 2CuO 2C 高温2、碳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 C + H 2O 高温H 2 + CO3、氢气+金属氧化物→金属+水 如:O H Cu CuOH 22+∆+★反应规律小结: 1、这类反应不能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去判断能否进行反应。

化学八圈图19个转化关系

化学八圈图19个转化关系

化学八圈图19个转化关系
新一代的化学八圈图可以清楚地解释当前社会化学变化的各个过程,该八圈图由19条不
同的转化关系组成,而这19条转化关系又由四大块组成,分别是有机化合物、矿物质变化、核变化和介观性变化。

每个块又由一系列不同的反应进行连接。

首先是有机物的转化,包括有机物的氧化、脱氧、变性和活化等反应,将有机物从简单的
化学组成构成,然后进入复杂反应中分解和产生合成物,有机物在这些反应中也不断转变,形成新的化学物质,有利于进一步加工利用。

接下来是矿物质变化,包括矿物的改变、激活、氯化和比色品变化等反应,矿物质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化学物质,用于参与更深层次的变化,从而把原来的矿物质变成更加复杂和有用的物质。

再有是核变化,包括物理核变和核化学变,反应中会形成原子核吸收外来的粒子,以改变
原子核里的原子核结构,产生新原子,同时也会放射出小量放射性物质,形成新的核标记
物质,可以用来进行后续研究和研制。

最后是介观性变化,涉及失去键、再氧化及氯化等反应,可以形成大量新的原子元素,其
中可以找到影响有机化合物进行分度和电荷变化等反应的物质,以便进一步深入变化。

利用上述新一代的化学八圈图可以更加清楚地解释当前社会化学变化的过程,由不同的
19条转化关系组成,显示出化学变化独特的发展趋势,使用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社
会中当前化学变化走向。

八圈图的应用课件

八圈图的应用课件

⑩金属+碱
3.十种成盐的方法及反应条件
练习3. 制取含氧酸盐硫酸镁有多少种方法?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4. 制取无氧酸盐有多少种方法?写出有关的化学 方程式。
4.记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金属
无氧酸盐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非金属 O2
2Ca+O2=2CaO CaO+H2O=Ca(OH)2 C+O2
碱性 氧化物
△ CuO+H O 2

△ CO2↑ +H2O H2CO3
部分 碱
部分 含氧酸
4.记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金属
H2 △ C 金 属 和 盐
金属 氧化物
盐 和 氢 气
H2+CuO C+2CuO
△ △
Cu+H2O 2Cu+CO2↑
Fe+CuSO4=FeSO4+Cu

Zn+H2SO4=ZnSO4+H2↑
5.运用“八圈图”解决典型习题
(2)物之间相互反应
练习6. 在铁、稀硫酸、氧化铁、 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 常温下,哪两种物之间能发生化 学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金属 Fe 酸 H2SO4 盐 CuCl2
方法一:先将物质分类,再 用“八圈图”各就各位,再 找关系。
Fe 方法二:用排列组合方法, 依次反应。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的 物 属 全 式 包 是 分 和 正 展 ( 酸 固 金 碱 盐 纯 素一 液生 或酸 非 的 盐 为 根 : 的 部 般 在 化 性 酸 定 属 净 没性 金 体成 ( 部括 氧 纯 低 ) 活 单 阴 金 温 有氧 属 质 是 是 水 合 、 碱 的 : 阿 物 ,物 是 化 和 价 泼 盐 只 离 属 度 氢 含 溶 物 理 组 一 伦 容 : 金化 如 净 ) 氢 合 氧 ( 子 阳 电 物 氧金 氧 液 有 论 成 种 物 尼 ( 。 易 同 属物 在 碳有 、 盐 化 正 结 离 阻 离 根属 酸 中 盐 的 和 具 乌 其 导 : 种 特: 通 元盐 物 ( ( 物 氧 盐 和 合 子 能 氢 系 子对 离 电 一能 性 有 斯 中 电 物 单 常 素和 复 ( 化 、 水 的 或 跟 化 数 元 为 子 应 离 水 的跟 种 质 光 酸 、 条 同 质 ( 的 盐 物 酸 的 铵 化 化 酸 素的 的 出 的 脆 泽 合 件 质 种 碱 组 导 ) , ) 化 和和 式 氧 根 合 合 起 单 ) ( 同 的 氧 电 元 起 成 热 化 认 分 、 性 下 等 物 络 其 盐 化 离 物 反 合 、 化 阳 阴 化 离 素 反 的 合 ( 为 富 固 为 ) 性 质 盐 他 、 物 子 应 ) 。 ) 物 ) 溴 合 离 物 理 组 应 物 具 , 单 有 , 体 气 质 )金 碱, 与 。 盐, 的 价 子 论 成 。 元 有 , 酸 碱 质 延 , 有 或 体 。 C

物质转化方程式练习四(初中八圈图)

物质转化方程式练习四(初中八圈图)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书写(八圈图) 练习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g 、Al 、Fe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Cu 、Hg 、Ag 与氧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Na+ O 2→ Na 2O ⑨ Na+ O 2 → Na 2O 2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H 2、C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Si 、P 、S 与氧气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P 4(白磷)+ O 2→ P 2O 5 C 60+ O 2→ CO 23、金属+非金属反应→盐 Na 、Mg 、Fe 、Cu 与氯气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Na 、K 、Ca 、Al 与硫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 Mg 与CO 2反应、Fe 与水蒸气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CuO 、FeO 、Fe 2O 3、Fe 3O 4与C 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 、FeO 、Fe 2O 3、Fe 3O 4与H 2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水煤气法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O 2 → CO CO+ O 2→ CO 2 C+ SiO 2 → CO+ Si SO 2+ O 2→ SO 37、金属氧化物+金属反应:(铝热反应) Al+ Fe 2O 3→ Al 2O 3+ FeAl+ Fe 3O 4→ Al 2O 3+ Fe Al+ WO 3→ Al 2O 3+ W Al+ V 2O 5→ Al 2O 3+ V8、碱性氧化物+水→对应的碱(生成的碱必须可溶) 如:Na 2O 、K 2O 、CaO 、BaO 与H 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不容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碱性氧化物+水 如:Fe(OH)3、Cu(OH)2、Al(OH)3、Mg(OH)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酸性氧化物+水→对应的酸(生成的酸必须可溶) 如:CO 2、SO 2、SO 3、P 2O 5+H 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不溶性酸受热易分解→酸性氧化物+水 H 2SiO 3→SiO 2+H 2O1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如:Na 2O 、K 2O 、CaO 、BaO 与CO 2、SO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金属+酸→盐+H 2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酸中的氢) 如:铁、高温 高温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锌、镁、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金属+盐→新盐+另一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Zn、Fe与CuSO4溶液、Cu与Hg(NO3)2、AgNO3溶液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非金属+碱→ Cl2+ NaOH→ NaCl+ NaClO+ H2O S+ NaOH→ Na2S+ Na2SO3+ H2O16、非金属+盐→ FeCl2+ Cl2→ FeCl3 NaBr+ Cl2→ NaCl+ Br2 KI+ Cl2→KCl+I2 FeS2+ O2→ Fe2O3+ SO2FeS+ O2→ Fe2O3+ SO217、碱性氧化物+酸→盐+水如:CuO、Fe2O3、Al2O3、CaO、Na2O、BaO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CuO、Fe2O3、Al2O3、CaO、Na2O、BaO与稀硫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如:CO2、SO2、SO3与NaOH溶液、Ca(OH)2溶液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酸性氧化物+盐→新盐如:Na2CO3溶液通入CO2气体,Na2SO3溶液通入SO2气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酸+碱→盐+水 NaOH与盐酸、硫酸、硝酸; Ba(OH)2与盐酸、硫酸、硝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3、Cu(OH)2、Al(OH)3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中加入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醋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碱+盐→新碱+新盐(条件:碱和盐都可溶)如:NaOH与CuSO4、FeCl3溶液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与CuSO4、FeCl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O4溶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波尔多液农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酸+盐→新酸+新盐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硝酸银与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盐+盐→另外两种新盐(条件:两种盐都可溶)注:主要生成CaCO3、BaSO4、AgCl沉淀如:氯化钙、硝酸钙溶液分别与碳酸钠溶液、碳酸铵溶液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氯化钡、硝酸钡溶液分别与硫酸钠溶液、硫酸铜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铵溶液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易分解生成碱性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如:碳酸钙、碳酸钡高温分解。

初三化学八圈图

初三化学八圈图

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 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 Mg → MgO →MgCl2 → Mg(OH)2 → MgSO4② C → CO2 → CaCO3 → Ca(HCO3)2 → CaCO3 → CO2(2) 表示16 个基本反应规律;⑴ 金属+氧气→ 碱性氧化物⑵ 碱性氧化物+水→ 碱⑶ 非金属+氧气→ 酸性氧化物⑷ 酸性氧化物+水→ 含氧酸⑸ 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⑹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⑺ 非金属+氢气→ 酸⑻ 金属+酸→ 盐+氢气⑼ 金属+盐→ 盐+金属⑽ 非金属+盐→ 盐+非金属⑾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⑿ 酸+碱→ 盐+水⒀ 碱+盐→ 盐+碱⒁ 酸+盐→ 盐+酸⒂ 盐+盐→ 盐+盐⒃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3) 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 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 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 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 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 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初中化学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初中化学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 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 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 17条规律须牢记 反应规律 示例纵向:(1)金属+−−−→−∆/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u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碱→盐+水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5)非金属+−−→−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iO O H SiO H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32CaSiO SiO CaO 高温+(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11)盐+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12)酸+碱氧→盐+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13)碱+酸氧→盐+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14)酸+盐→新酸+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 (15)碱+盐→新碱+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酸→盐+↑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 (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3物质相互转化

3物质相互转化

三、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班级姓名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2、H2、C、S、P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CO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2O3、CuO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1)金属+O2点燃/△—————→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4Na+ O2=2Na2O、(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2O+H2O=2NaOH、(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水Cu(OH)2===△2CuO、(4)酸+碱→盐+水3NaOH+H3PO4=Na3PO4+3H2O、(5)非金属+ O2点燃—————→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点燃——CO2、(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CO 2 +H 2O=H 2CO 3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酐+水(易挥发 / 难溶)H 2CO 3 = CO 2↑+H 2O 、(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2Na+Cl 2点燃————2NaCl 、(9)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Na 2O+CO 2=Na 2CO 3、(10)含氧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aCO 3===△CaO+ CO 2↑、(11)盐+盐两种新盐NaCl+AgNO 3=NaNO 3+AgCl↓ 、交叉:(12)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H 2SO 4+CuO=CuSO 4+H 2O(13)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 2=Na 2CO 3+H 2O(14)酸+盐→新酸+新盐 Na 2CO 3+ H 2SO 4= Na 2SO 4 +CO 2↑+H 2O(15)碱+盐新碱+新盐 2NaOH+ CuSO 4= Na 2SO 4+Cu(OH)2↓(16)金属+酸→盐+H 2↑ Zn+H 2SO 4=ZnSO 4+H 2↑(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Zn+H 2SO 4=ZnSO 4+H 2↑ Zn+CuSO 4=ZnSO 4+Cu总结:物质是可以相互 ,转化往往是有 。

初中化学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

初中化学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

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1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1、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如:2、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不溶性碱除外)如:3、不容性碱→碱性氧化物(可溶性碱除外)+水如:4、酸+盐→盐+水5、非金属+ O2→酸性氧化物(H2燃烧、C不完全燃烧等除外)如: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二氧化硅除外)如:7、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如:8、金属+非金属(除O2、H2外)→无氧酸盐如:9、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如:10、不容性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11、盐1+盐2→盐3+盐41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13、酸性氧化物+碱→盐+水14、酸+盐→新酸+新盐15、碱+盐→新碱+新盐16、金属+酸→盐+ H217、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溶液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CaCl2→CaCO3→Ca(OH)2 B. AgNO3→Fe(NO3)2→Zn(NO3)2C. NaNO3→NaOH→Na2CO3D. Fe2O3→FeSO4→Fe(OH)3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2H5OH→CO2②CaO→Ca(OH)2③H2O2→H2O④HNO3→HCl⑤Fe3O4→Fe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4、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O→Cu→CuO B.NaOH→H2O→NaOH C.O2→Fe3O4→O2D.Fe→FeCl2→Fe5、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aO→CaCl2B.NaOH→Na2CO3→NaClC.O2→CuO→Cu(OH)2D.C→CO2→Na2CO36、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① 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OH)2→NaOH ⑤C→Cu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7、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①CaCO3→CO2②HCl→NaCl③CaO→Ca(OH)2④Ca(OH)2→NaOH⑤CuO→Cu.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8、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①Ba(OH)2→NaOH②CuO→Cu(OH)2 ③HNO3→HCl④SO2→Na2SO3.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④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类型2】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7个B.6个C.5个D.4个2、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B.5个C.6个D.7个3、现有Zn、Fe2O3、MgCl2、Cu(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3个B.4个C.5个D.6个4、对于化学反应X + Na2CO3 == 2Y+ 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5、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CuCl2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类型3】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2、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则甲、乙、丙可能分别是()A.NaOH、NaCl、NaNO3B.CO、CO2、H2 CO3C.CaO、Ca(OH)2、CaCO3D.H2O2、H2O、O23、(2013•徐州一模)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转化不都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4、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右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A.KOH KCl KNO3B.CuO CuCl2Cu(OH)2C.C CO2COD.H2O2H2O O25、(2014·宿迁)下列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2【类型3】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CO CO 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B .Al 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碱C .实现C CO 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D .实现H 2OO 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8、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 、CH 4、CO 三种物质转化为CO 2的转化关系,即:①C→CO 2②CH 4→CO 2③CO→CO 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B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C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D .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9、(2014黄冈市)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初中化学反应八点图

初中化学反应八点图

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A+B=C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B+C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A+BC=B+AC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1~18种具体反应规律: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14.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化合反应)
15.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化合反应)
16.某些含氧酸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分解反应)
O(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氧化物+酸=盐+H
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也叫碱性氧化物
O(复分解反应)
18.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
2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非金属氧化物也叫酸性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八圈图篇一:初中化学八圈图1篇二:八圈图化学方程式分类(用过)2013年初三化学物质类别之间的反应学案(1)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2)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可溶性碱的制备:5、CaO + H2O ==== Ca(OH)26、Na2O + H2O ==== 2NaOH (3)难溶性碱的受热分解:7、 2Fe(OH)3加热Fe2O3 + 3H2O 8、Cu(OH)2加热CuO + H2O(4)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10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 点燃 2P2O5 1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12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13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1(5)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备酸:14、 CO2 + H2O ==== H2CO3 15、SO2 + H2O==== H2SO3 16、 SO3 + H2O ==== H2SO4(6)弱酸的分解:17、H2CO3 ==== CO2 ?+ H2O18、 H2SO3 ====SO2 ?+ H2O(7)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制备盐:19、CaO + SiO2 高温 CaSiO3(8)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20、2Na + Cl2 点燃 2NaCl(9)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2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2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2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25.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 26.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10)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2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8(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2SO2 ==== Na2SO3 + H2O 29(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30(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31.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11)酸 + 碱 -------- 盐 + 水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33.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3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35.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36.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3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3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4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41.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42.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12)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4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3=== 2NaCl + H2O + CO2? 45(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4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4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1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49(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50(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5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52.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5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14)盐 + 盐 ----- 两种新盐5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55(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15)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5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5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5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5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4Al2(SO4)3 +3H2? 6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6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6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6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16)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6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6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6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 Hg(17)非金属与氢气的反应:67、H2 + Cl2 点燃 2HCl(18)盐的分解:68、CaCO3 高温 CaO + CO2?篇三:八圈图各反应示例与反应条件1、金属A + 盐B ? 金属C + 盐D Fe + CuSO4 = Cu + FeSO4盐B为可溶性盐,金属A活动性强于金属C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Fe + 2HCl = FeCl2 + H2?金属为活动性排在H前的金属,酸为盐酸或稀硫酸3、金属 + 水 ? 碱 + 氢气 2Na + 2H2O = 2NaOH + H2?5金属为K、Ca、Na等较活泼的金属4、金属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2Cu + O2 2CuO不同金属需要的反应条件不同(自发进行、加热、点燃、氧气的浓度……)5、Fe2O3 + 3CO 2Fe + 3CO22CuO + C 2Cu + CO2 CuO+ H2 Cu + H2OCO和C作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高温,H2作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加热6、非金属 + 氧气 ? 非金属氧化物 2H2 + O27&8、实验室制氧气2H2O 2H2O 2H2?+ O2? 2H2O22H2O+ O2?2KCl + 3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2KClO3 9、2Na + Cl2 2NaCl (八下P45页) Fe + S FeS (九上P59页) 10&11、CaO + CO2 =CaCO3 CaCO3 CaO + CO2?12、金属氧化物 + 水 ? 碱CaO + H2O = Ca(OH)2碱为KOH、NaOH、Ba(OH)2、Ca(OH)2 等可溶性碱13、碱 ? 金属氧化物 + 水Cu(OH)2碱为不溶性碱,反应条件为加热14&15、CO2 + H2O = H2CO3 H2CO3 CuO + H2OH2O + CO2?16、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6碱为可溶性碱,非金属氧化物指CO2、SO2、SiO2等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不能作为此反应的反应物17、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酸18、酸 + 碱 ? 盐 + 水HCl + NaOH = NaCl + H2O19、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反应物中的碱和盐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20、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HCl + AgNO3 = HNO3 + AgCl?强酸制弱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AgCl、BaSO4不能作为此反应的反应物21、盐A + 盐B ? 盐C + 盐DNa2CO3 + BaCl2 = 2NaCl + BaCO3? 反应物中的盐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初中化学物质变化规律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