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科学心理学诞生
第二章科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第二章科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科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哲学的作用●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范围、具体观点以及思辨的方法,为心理学的最终分离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自然科学的影响●心理学若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观察与实验。
●社会历史条件●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氛围、政治经济特征决定了伟人能不能出现,决定了这些伟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标志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开始,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确立。
由于他的实验心理学偏重于意识“内容”的研究,故此后人称其为“内容心理学”第二章冯特与德国心理学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屈尔佩的符茨堡学派●学习重点●冯特、布伦塔诺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贡献●艾宾浩斯、屈尔佩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史上的价值第一节冯特的内容心理学●Wundt,1832-1920●实验心理学之父●科学心理学创始者●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巨擘●1881年,创办《哲学研究》杂志●著作:●《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62)(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概念)●《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标志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的成熟)●《心理学大纲》(1896)(提出情感三维说、标志心理学体系的完全确立)●《民族心理学》一、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实验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个体心理学、内容心理学)●以实验内省法为支撑●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高级精神过程的(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可避免地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历史分析和自然观察来研究,从而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心理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可以成为一门科学,但实验方法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的研究。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B. 1879年C. 1903年D. 1920年正确答案:1879年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韦伯C. 费希纳D. 艾宾浩斯正确答案:冯特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B. 脑电C. 心理D. 情绪正确答案:心理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需要、动机、意志B. 能力和人格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D. 情绪和情感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A. 1913年产生的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C. 行为主义D. 积极心理学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A. 需要B. 动机C. 意志D. 情绪正确答案:动机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B. 爱与归属的需要C. 生理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B. 效价低C. 期望值高D. 期望值低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5.【多选题】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Q: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A:科学心理学(Scientific Psychology)科学心理学是由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著现代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开端科学心理学诞冯特生活在科学心理学诞生条件已经具备的时代,等待的就是需要有一位胜任的接生者。
冯特适逢其时,他个人是一位最适合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角色。
世界名著《宇宙之谜》(1899)的作者海克尔曾经说道:当代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就是莱比锡的威廉·冯特,他具有其他哲学家所没有的无可比拟的优点:精通动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冯特作为黑姆霍茨的助手和学生,早期就惯于把物理化学的定律应用到生理学的整个领域,也应用到约翰·勒所下定义的心理学,即生理学一部分。
从这些观点出发,冯特在1863年发表了颇有价值0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人。
其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11873)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则说:1874年冯特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一部很重要的书”,它标志着心理科学诞生,也是冯特“由生理学家进为心理学家的表现”。
那么,冯特是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呢?首先,他把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义为“直接经验”,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物质科学研究间接经验,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经验着的个体正在体验到的经验,其实就是以意识观念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因而,他的心理学又称为意识心理学。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张采用实验的内省法,认为研究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研究心理过程的内省实验,如感知觉、反应时间、记忆联想和注意等;另一种是对历史文化产品的分析,如对语言、神话、风俗习惯等进行批判分析,以研究动机、意志品质等。
前者为实验心理学,后者为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D、选择性和稳定性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B、大脑C、丘脑D、网状结构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差异感觉阈限C、差异感受性D、绝对感受性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谈梅生津”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A、果断性B、自觉性C、坚持性D、自制性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正确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
每题1分,共10分〕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2、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
〔〕3、视觉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
〔〕4、遗忘的速度是均衡的。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摘要:从亚力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
1825年,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巨著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那么,在心理学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的过程中,一定有着适当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心理学家的贡献,促使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冯特;哲学正文:所谓科学心理学其实是相对于从古至今那些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而言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起源(一)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哲学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用于解释整个宇宙事态时成为哲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
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Ren’s Descants)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ke)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d98d6040912a21615792933.png)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心理学三大势力: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精神分析人物: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3 大脑两半球功能区分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4 大脑语言中枢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温而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枢5 人动力的源泉是需要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6 动机的分类和举例动机起源角度:生理性动机,饥饿、渴、睡眠社会性动机,兴趣、权利动机、交往动机7 习得性无助及应对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无助。
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
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
8 动机冲突类型及举例按性质内容分:原则性动机冲突:公与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周末想看电影又想去复习功课按表现形式: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但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冲突: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9 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辨别出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10 感觉后像、适应、对比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感觉对比: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比是统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现象11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性定义:可以看成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2 运动错觉及其举例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
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
学的诞生。
心理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文史哲类似。
因为,心理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心理学家深入的内省,心理学家对人性的反思,心理
学家独特的视角以及心理学家自身的人格魅力。
科学心理学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
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
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
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
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
心理方法等。
但是20世纪以来,心理学逐渐引入了大量的实验方法,采用了
比较严格的科学研究手段。
可以算是一门科学了,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它既有助于对自己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
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已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4.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精)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是在 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一件非常重 要的心理学事件,在心理学的发展 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是 心理科学本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它标志着人类心理发生发展 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 段。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W.T.Preyer)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一章 绪论4.理论流派1
主讲人:纪红霞
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知识点二: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 切的关系,还有两个直接的推动因素: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
进化论的影》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心理发展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 观察与心理实验,内容涉及感觉的发展、情绪的发展、意志的发展和 理智的发展部分。 1.《儿童心理》的主要内容:
儿童意志(动作) 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比较正确有力地 阐明了遗传、环境与教育 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有力地驳斥了当时盛行的 “白板说”。
拉马克最初提出进化 论的思想,经达尔文的系 统科学研究,在他的一系 列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 体现。他认为,通过对儿 童观察与研究,可以了解 人类的心理发展,并揭示 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 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 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
1876年《一个婴儿的传略》 是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2. 对婴儿心理学的研究的独特贡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3.普莱尔研究的局限性 (1)如观察初试缺乏代表性与典型性(只有其儿子1人) (2)观察的条件和技术比较简陋,结论与事实未能完全分开, (3)忽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等,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摘要: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心理学的出现既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879年只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它说明在这一时期,心理学脱离其母体哲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而促进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还有很多其他学科以及伟人的贡献才使得这门漂泊难定的学科以稳健的步伐走向了科学的怀抱。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诞生.要探讨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的诞生,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科学以及什么样的心理学才能归属到科学的范畴。
据说文解字揭示,科,是会意字:“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故“科学”一词乃取“测量之学问”之义为名。
其二“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科学被解释为:a.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b.合乎科学(精神、方法等)的。
要被视为科学也必须符合科学的方法,所谓的科学的方法是指必须是客观(科学家们不能对于科学方法下产生的单一结果有不同的解释或不能去改变结果的发生)。
另一项基本期待,则是必须有完整的资料文件以供佐证,以及研究方法必须由第三者小心检视,并且确认该方法能重制。
另外《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从心理学来看: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著作

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著作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一部有名著作《儿童心理》,这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根据对自己孩子的系统观察而整理创作出来的。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
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成长、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论)。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主要流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铁欣纳这个学派主张。
人们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内省方法,在她们看来,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他,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七,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
技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班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传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如果说结构主义强调意识构成成分那么急,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一,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二,技能主义者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既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是和机能主义这一思潮分不开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发生剧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一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行为主意产生以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关于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知识社会学背景

关于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知识社会学背景关于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知识社会学背景"论文摘要:对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的传统理解,主要依据铁钦纳和波林对他的描绘。
在当代研究中,西方学者在广泛研究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澄清了关于冯特的种种误解。
我们可以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生理学与哲学的“联姻”产生了实验心理学。
论文关键词:科学心理学;知识社会学;背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本文试图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一、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19世纪中叶德国所面临的哲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黑格尔于1931年的去世相关,黑格尔的去世意味着整个传统哲学的终结,因为他的哲学体系“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
在他的“博大”体系中,以往哲学的全部雏鸡都终于到家栖息了。
如果不抛弃黑格尔哲学由之孕育而成的,由笛卡儿的“我思主体”所确立的近代哲学的“第一原理”,如果不突破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哲学要想还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19世纪中叶,实证自然科学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对传统哲学产生着强烈的冲击。
首先,在自然哲学最终被清除的意义上,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传统哲学不断丧失它的“世袭领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世界模式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以及关于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
”其次,就哲学和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而言,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二者无论是在世俗生活世界还是在理智生活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社会情感发生逆转: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对象的素朴客观性、理论体系的感受性、精确性和社会实践的直接可感性。
第四章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 其他表现
• 空想社会主义 • 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
二、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 1、边沁(1748—1832,英 )的享乐主义思想 • 驱乐避苦 • “心理学的享乐主义 • “伦理学的享乐主义 2、亚当-斯密的功利主义思想 • “功利主义”:认为社会唯一正当的目标就是通过对人的 行为的控制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国富论》,1776,
第四章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 自然科学前提
内容提要
• • • • 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前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发展 十九世纪心理学的重要发现 费希纳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人道主义运动 • 追求社会进步 • 皮内尔(1745-1856 ,法)1892年对精神病院的改革
• 道义疗法
• 贝卡利亚(1738-1794,意 )创建现代犯罪学
• 6、感觉生理心理学 • 视觉三色说
• 托马斯-杨(1773-1829,英)-赫尔姆霍茨
• 视觉四色说
• 黑林(1834-1918,德)
• 听觉共鸣说 • 普金耶现象
• 普金耶(1781—1869,捷克)
• 普金耶于1825年描述了从黑夜到晨曦之间照度的变化(或 从黄昏到夜晚出现相反的变化)对颜色视觉的影响,即刺 激的颜色从网膜的中心到边缘时先变化色调,后来就不可 避免地变成灰色。在强光下,红色的明度大,在弱光下绿 色和蓝色显得更亮一些。这种现象称之为普金耶现象。
• Hypnotic,hypnotize,hypnotism,Braidism
二、人差方程式 1、人差方程式的发现
• 1796年,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N.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 金内布鲁克(D.Kinnebrook)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 比自己落 后十分之八秒,他以为这是金布鲁克粗心所致,因而将其辞退。此事引 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自己的观察与其他著名天文学家进 行比较,发现 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 心所致,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 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 • A-B=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韦伯定律 3.韦伯定律 K=△Ⅰ/Ⅰ,其中K是常数,△是强度增加量, K=△ ,其中K Ⅰ是强度,△Ⅰ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增 是强度,△Ⅰ 加量。
这一定律表明物理刺激同它引起的知觉之间 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韦伯的研究却 显示出身体和心理之间、刺激和感觉之间具 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用数学公 式加以表示。 这一点对心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 它开创了心理学研究中数量化方法的先河。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对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诚如美国心理学史家杜· 其重要的意义,诚如美国心理学史家杜·舒尔茨评价 的那样:“冯特能够设想出建立实验心理学的计划, 这主要归功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费希 这主要归功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费希 纳为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数学的 说明。他关于测量感觉以及把感觉与刺激变量联系 起来的出色而独立的见解,对认识韦伯工作的含义 与结果以及应用这些含义和结果使心理学成为一门 精确的科学,乃是不可缺少的。”
(1)个体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 即实验心理学。 (2)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共同生活方面的 复杂的精神过程。
1.心理学的目标 1.心理学的目标
(1)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但不主张心理学同哲学完全分离,心理学的 领域是独立的,但与哲学的关系是紧密的, 心理学中的许多实验课题都缘于哲学。
分析意识的元素,并探讨其结合的规律。 (1)人的直接经验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心理被 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份,则为心理元 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
(2)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 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 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 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 律。
这种看上去无足轻重的练习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它在培训冯 特所称的内省。 他用这个词表示与自苏格拉底到休谟以来的哲学家们经常进 行的内省十分不同的东西。 冯特氏内省是准确的,有局限的和受控制的,由声音和其它 刺激引发的直接和简单的感知及感情。
还会有一些反应时的实验。 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一天接着一天,观察者让球 落到平台上,激起一阵刺耳的噪音,因而合上启动 微时计定器的触点。受试者一听到噪音,立马就按 下发报键,使微时计定器停下来。
(1)实验内省法 内省法/自我观察法(introspection):通过个体对 内省法/自我观察法(introspection):通过个体对 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 理活动 他认为过去的内省法不科学。内省法只有与实验 法结合起来,成为实验的内省法,才是科学可靠 的
如果我们在想象中参观冯特实验室,不管是早期的单间 还是后来的套间,观察他们进行的实验,我们会觉得这 些实验稀松平常,至多也只算得是一些不足称道的精神 现象; 我们通常认为人类心理学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些领域—— 我们通常认为人类心理学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些领域—— 认知、思维、语言技巧、情感和个人间的关系,他们一 样也没有探索。
(2)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科学。 不主张应用研究 不关注儿童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 真正的心理学家只应当研究意识经验疗)
冯特的研究局限于感知觉、联想、反应时等, 使得心理学一独立就脱离了社会生活,削弱 了其生命力。
传统心理学的探讨:关于心灵的性质、所属、 起源及将来的命运问题,
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以经验 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对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得知的,是间 接经验。 接经验。 例如,物理学家使用的数据,是由各种测量设备如光谱仪(测 量光的波长)或摄谱仪(测量声波的频率和强度)提供的。 物理学家记录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分析物 理世界的特性。这样,自然科学家的经验是以记录方法为媒 介而不是直接的。 而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感情、意志等是主体直接体验的,是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
但是费希纳却没有尝试建立实验心理学,他 所规划的心理物理学仅仅是为了证明他的哲 学观点。因而历史记载的是冯特而不是费希 纳建立了实验心理学。冯特综合了各门学科 中有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 体系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术结合起来,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冯特及早期的心理学
冯特的两大体系
实验内省法的四条规则: 1)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做好 一定的心理准备。 2)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 关刺激的影响。
3)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能重复进行以 便于验证。 4)经常变换刺激条件,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 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把传统的经验性内省改造为实验性内省 并发明的多种仪器。 但只把它局限于简单的心理现象,反对将其 运用于思维、记忆等课题
但问题仍然存在:这两个领域(心理感觉和 感觉过程)是怎样联系的? 要是没有测量,科学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 假定心理学是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的,除非 意识可以像物理世界一样被客观地测量。 另外,一旦被测量,就会证明心理事件以某 种系统的方式随物理事件变化。
在19世纪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中,视觉 19世纪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中,视觉 和听觉得到了高度重视。并获得了较大 进展,但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 进展,但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 Weber, 1795—1878)对触觉的研究对 1795—1878)对触觉的研究对 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2.恒定刺激法(也称正误法):这种方法是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也称正误法):这种方法是 呈现给被试一对刺激,每对刺激中的一个是 标准刺激并要保持不变,且另一刺激的大小 从一次呈现到另一次呈现要有变化。被试报 告可变刺激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标准刺激。
3.调整法(也称平均误差法):这种方法, 调整法(也称平均误差法):这种方法, 被试控制可变刺激,且按指示调整它的大小 以便这个刺激看起来与标准刺激相等。经过 调整,可变刺激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平均差就 可以被测出。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省
科学的进展是同研究方法上的进展密切相关。 几年来,整个自然科学起源都来自方法学上 的各部,而在取得了巨大结果的地方,我们 可以确信,它们都是以先前方法上的改进或 者以新的方法的发现为前奏。
以往的研究方法: 自我观察法和假设演绎法
物理印象是如何成为感觉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 什么解决。如果我们只考虑复杂的心现象,而不深 入到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去,……。我们几乎普遍的 入到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去,……。我们几乎普遍的 以最粗糙的观察为满足,而不努力使用较好的方法 使得我们的观察敏锐起来。 感觉: 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的领域发生了直接的接 触。 知觉:首先的,也是最简单的纯粹心理性质的事件。
我们会看见冯特的学生,偶尔还会碰到冯特本人, 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听节拍器,他们以各种速度开动 节拍器,从非常之低到极高不等,有时候几拍之后 就停下来,有时候又让它拍好几分钟。 听节拍器的人每次仔细检查他们的感觉然后报告他 们的意识反应。他们发现,有些条件是愉快的,有 些不愉快,快节拍引起激动的感觉,慢节拍引起放 松的情绪,每次嗒地一响后,他们会体验到微妙的 紧张感,之后又有极微妙的放松感。
费希纳试图建立一门研究心理与物质世界之 间关系的学科,它称之为“心理物理学”, 间关系的学科,它称之为“心理物理学”, 为了完成他的这个计划,他创造了三种心理 测量方法,即均差法、正误法和最小可觉察 法。这三种方法经过改进,仍旧是现代心理 学的基本方法。
心理物理法
1.极限法(也称最小可觉差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一种刺 1.极限法 极限法(也称最小可觉差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一种刺 激要不断变化并与标准刺激相比较。开始的时候,可变刺激 可以等于标准刺激,然后再变化,或者它可以比标准刺激强 得多或弱得多。这样的目的是测定被试所认为的等于标准刺 激的刺激范围。
影响科学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颅相学和脑机能定位 感觉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反应时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上所呈现的与心理上所经验的事实之间 存在的非常重要的差异已得到公认,并让人 们苦恼了几个世纪。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物理世 界的知识。 而且,人们已经掌握了关于感受器的知识,它们将 物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并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些 冲动终止的地方即大脑构造的知识。 关于意识的存在从来没有很多怀疑;问题在于我们 所意识到的东西是什么,以及是什么和引起了这种 意识。到现在,人们普遍相信感觉是由大脑过程引 起的,而大脑过程本身又是由感受器引起。
这些实验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 在一种形式里,受试者被告知,一旦他清楚 地感觉到自己听到响声后立即按下发报键; 第二种形式是,他被告知,声音一响就尽快 按下发报键。
在第一种情况下,指令集中在他对自己的感 觉的注意力上面;在第二种情况下,注意力 在声音本身。
研究者们经过许多次的试验后和微时计定器的检测 后发现, 第一种反应通常要花约十分之二秒的时间; 第二种,因为涉及到纯粹的肌肉或者反射反应,只 花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元素结合的方式
通常,许多元素是同时被经验到的,形成心 理复合体。心理复合的基本方式:联想 (1)融合:把若干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2)同化:两个差异很小的物体处于一种批次 熟悉的关系中,往往产生等同性的观念 (3)复合:不同感觉之间的联想 (4)相继性联想:记忆的联想,如再认、回忆
统觉:相当于 选择性注意,把特定的心理内 容由意识范围提升到注意的焦点的过程。
他发现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会产生感觉强度的 相应增加,换句话说,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 数增加时,心理感觉以算术级数增加。费希 纳以一个方程式来表示这种关系:S=k·logR, 纳以一个方程式来表示这种关系:S=k·logR, 其中S是感觉量,K是常数,R 其中S是感觉量,K是常数,R是刺激量,公 式说明,刺激和感觉之间是一种对数关系。
民族心理学
冯特所重视的不仅是实验室中对个体对象的研究, 冯特所重视的不仅是实验室中对个体对象的研究,他 在民族心理学这一领域中, 在民族心理学这一领域中,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 他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 他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 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 的。 他把心理研究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等结合起来, 他把心理研究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等结合起来, 以20年的时间写出了《民族心理学》这部名著。有 20年的时间写出了《民族心理学》 理由说, 理由说,冯特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成果是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