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含五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含五篇)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二、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①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
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
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
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西关小学胡美华一、【说教材】1、分析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
两个例题的小数认识,都是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4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1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数位、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
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有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读写小数,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起始部分,是今后继续学习小数意义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必备知识。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体现“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课程理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拟定了以下目标:二、说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并体验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会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与整数的比较,知道小数的组成,能熟练说出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是多少。
了解小数的十分位、百分位。
3、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会熟练说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多媒体播放明明妈妈买水果的录像:电子称上依次显示出:3.25、0.8、2.7这些数,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板书课题。
这样引入使学生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教育资料】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育资料】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小数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2)请大家打开书看P88-98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
(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出示)
(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读、写小数?
(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小数的加减要注意什么?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生独立完成P115页第9-10题。
(1)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生完成P118-119页第10-12题。
(1)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1)一、知识点概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学习小数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数是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初学者,小数的记忆和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小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奠定小学数学之基础。
二、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2.掌握小数的基本表示方法;3.能够将小数改写成分数;4.能够比较大小并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指有小数点的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是指小数点后位数有限的小数,如0.3、0.67、0.98等;无限小数是指小数点后位数无限的小数,如1.3333…、0.6666…等。
2. 小数的基本表示方法小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和小数点来表示,如0.75表示7.5/10。
这里的小数点表示数的十进制位。
3.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后的数字来确定读音。
如0.25读作“零点二五”;0.75读作“零点七五”。
4. 小数的改写成分数将小数改写成分数是小数运算和小数比较的基础,可以根据小数点后的位数确定分母,将小数化为一个分数。
如:0.5可以改写为1/2,0.25可以改写为1/4,0.75可以改写为3/4。
5.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比较可以根据小数的位数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如:0.5和0.8比较大小时,将两数的小数位数补齐,可以得到0.50和0.80,从高位开始,依次比较两数大小,可得0.5比0.8小。
把0.5和0.8化成分数进行比较,则0.5=1/2,0.8=4/5,因此0.5<0.8。
6. 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可以使用竖式运算法,将小数补齐后按照位数从低到高进行相应位数上的加减法运算。
如:0.25 + 0.5 = 0.75;3.25 - 0.75 = 2.5。
四、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小数的值,并将结果改写成分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起始部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沟通分数与小数联系的重要基础。
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或会写小数。
本节课我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授课的。
二、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3、能用学过的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是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难点:知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感受新知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学生阅读相关信息,引出小数,并通过板书“15.05”这一小数,对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指导。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教材中的情境图,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研讨和论证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富有极强的科学性,能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小数重要性。
因此,本节课我通过选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出小数进行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在教学一位小数的含义时,我采用了老师领学的教法,向学生渗透一位小数所示的含义,从而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两位小数的含义做好迁移。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北京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2.能够用读数和图示法表示小数;3.能够将小数与带有整数部分的数比较大小。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例题及实际问题解决小数的比较;2.能够掌握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3.能够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小数的认知水平。
3. 情感目标:1.发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小数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1.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2.能够用读数和图示法表示小数。
四、教学难点1.能够将小数与带有整数部分的数比较大小;2.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小数的比较。
五、教学方法1.归纳法;2.演变法;3.对话法;4.实物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小数的知识和应用,搜集相关信息,以加强学生对小数的认知。
2. 教学内容1.小数的定义和意义小数是指带有小数点的数,通常写成数字和小数点的形式。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商业活动、金融计算等。
2.用读数和图示法表示小数读数方法:将小数点后的数字读作单数形式的数位,如“0.87”读作“零点八七”。
图示法:将一个整数正方形分成10等份,每份表示1/10,那么一份就表示0.1,以此类推,可用图示法表示小数。
3.小数与带有整数部分的数的比较对于小数的比较,我们先比较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若相等则比较小数点后的部分。
在小数点后补零,使两个数的小数部分位数相等,再进行比较。
3. 示范练习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
如:如果小明家有1000元钱,要买一台599.9元的电视机和两盆花,一盆40.5元,另一盆79.6元,问小明能否买得起这些东西?4. 巩固练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小数的巩固训练。
如:学生分为两组,比赛谁先将0.5转化为分数,并且分数的约分结果与另一组同学所说的是否相同,增加小数的认知水平。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已掌握小数的定义和意义,并能够用读数和图示法表示小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第六册91至93页教学简介:本节课是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
本节课的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生活情境、个别探究、协作构建、练习反思。
在这些环节中老师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如在生活情境中,利用微课导入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个别探究中让学生观看微课,提升他们对小数含义的进一步理解;又比如在练习反思中,让学生通过按答题器来答题,达到数据可视化监控的目的,提升了反馈的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的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一位小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辨析、归纳等的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情境引入、微课介入教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每一个环节学习中,培养反馈的能力,培养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懂得欣赏他人品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活动一】生活情境1.看微课,把数进行分类,在黑板板书。
一种是整数,一种是都有什么(有小圆点的数),叫小数。
我们已学习过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有小圆点的数,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在黑板上贴标题。
3.除了以上三个小数,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吗?学生举例(如:体温37.2摄氏度,身高1.5米等)老师板书小数的例子。
你会读小数吗?学生试读,然后小结读法。
再学习小数的写法。
引导学生归纳:怎样读和写小数呢?以小数点为界限,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不管读,还是写小数,都是从左往右。
左边的整数部分是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右边的小数部分是把数字按顺序依次读出来或写出来。
(老师边说边板书)练习:1.读出下面的小数。
(口答)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时0.3千克读作:()小明的身高是1.50米读作:()2.写出下面的小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小数的概念,学会小数的读写,并能够进行小数的基本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了解小数的概念,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小数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3. 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基本运算。
2. 教学重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读写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价格标签上的小数,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数的作用。
2. 小数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概念。
3. 小数的读写:教学生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进行练习。
4. 小数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小数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用小数写一下你们家的电话号码。
答案:如:0.56782. 题目:妈妈去超市买苹果,每公斤3.5元,买了2.5公斤,请计算总价。
答案:3.5元/公斤 2.5公斤 = 8.7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小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实例来让学生们接触和观察小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3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课内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题目,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
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
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
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来引入小数的概念,然后讲解小数的构成,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我们将使用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7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的定义,了解小数点的作用,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以及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物品,如苹果、橘子等,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水果,如苹果、橘子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水果的重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重量。
2. 讲解小数的定义:我会通过PPT展示小数的定义,然后用实际例子来解释小数的含义,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千克,这里2是整数部分,5是小数部分。
3. 讲解小数点的作用:我会用PPT展示小数点的作用,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解释小数点的位置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例如0.5小于0.6,因为0.6的小数点后的数字比0.5的大。
4. 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会用PPT展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解释这些方法,例如0.2小于0.5,因为0.5的整数部分比0.2的大。
5.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用PPT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小数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定义:整数部分小数部分2. 小数点的作用:表示整数和小数的分界线,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大,小数越大3.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苹果的重量是2.5千克,橘子的重量是1.2千克。
2. 0.2小于0.5小于0.6。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9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人教版教材将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建立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是希望结合生活实际,在本学期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就可以了,也可以说是让学生停留在小数知识最初阶段,不做抽象要求,因此目标定位比较低。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在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新知,认识小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意识,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单价引入小数和小数点,试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新知的教学找到依托。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量理解小数含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具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则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作为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主线,并辅以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为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我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小数就在身边,学习小数的具体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愉悦感。
主要体现在:第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023年《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4篇

2023年《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4篇《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材在编写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
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二、说教法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本节课,我选择了以讲解法、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补课分割的。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年级数学(北京版)-小数的初步认识-1教案

第七单元第1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是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
对于小数的认识教材安排了两次,第一次学习安排在本册,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第二次学习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扩展,从“量”抽象成“数”进行认识,最终使学生完善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
小数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在生活中学生经常能够见到小数;说陌生,是因为由于小数意义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本节课力求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突破学习难点,由此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策略:1.借助分数学习经验理解小数意义。
本节课注重构建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以具体的量为依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相等关系。
分数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多次活动,不断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既可以用十进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从而初步感受到一位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借助对分数意义的认知经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借助常见的量和直观模型认识小数。
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因此理解它的过程必须要具体、直观。
本节课,以学生已经熟悉的米和分米,元和角等知识作为认识小数的形象支撑,借助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量认识一位小数,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一位小数的含义,知道其所表示的具体量的含义。
与此同时,在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对小数意义有了初步认识后,借助直观模型,在模型中进行初步的抽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数的初步认识北京版(1)《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本节课通过两个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课前对小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知道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的学习能力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置主要以三个环节为主:(1)课前小研究一:学生对整数和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于分数,知道平均分,能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通过分类,引出小数,接着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出小数的概念、读法和写法。
(2)课前小研究二:出示问题情境,明确问题在哪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小研究二。
接着让学生汇报,生生之间质疑达到理解小数的含义,接着回顾问题情境。
(3)探究8元5角=()元。
(4)练习巩固。
2、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图,了解小数的含义,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重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导(约5min)研究一:师:同学们,请拿出学习单,前后桌4人交流课前小研究一。
1、(1)汇报分类:因为这些是整数,这些是分数,剩下的这些是小数。
(1)汇报1:确实,在数学中,像18.18,2.1,13.4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课题)(2)汇报2:板书:小数点(补充:小数点的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后面是小数部分)(3)汇报3:读法追问: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现在你能正确读出这些数吗?2、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1、小组内交流研究一。
2、学生展示分法并汇报想法3、思考: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4、生生质疑。
5、同桌读小数,一生读小数。
1、课前学生已经完成小研究,可以省去课堂上大量的时间。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篇(2020新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课目的:1.初步理解小数在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宽泛应用。
2.认识一位小数,知道10个 0.1是 1。
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课件出示)用分数表示以下图中的暗影部分。
1/10, 8/10(问学生含几个1/10), 10/10(含 10 个 1/10,即 1 中含 10 个 1/10 )2、老师:方才我们复习了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暗影部分,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能看见到这样的数(出示价钱图及小数)请你谈谈在哪儿还见过这样的数?(学生举例,老师写黑板上几个小数)老师:在生活中常用到这样的数,它们叫做小数。
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进一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新授:(一)硬币1、(1)老师出示硬币图(10 个 1 角硬币)并提“把10个1 角的硬币排成一行,一共是()元”“此中一角是() /()元。
写成小数是()元。
”老师:0.1 就是一个小数,读做0.1(讲小数点)1 角=0.1 元,也就是说0.1 元是1 角( 2)出示: 6 角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师: 0.6 元中有()个0.1元,0.6元是()角。
( 3)出示: 10 个 1/10 元是()元,10个0.1元也是()元。
2.(1)师出示 1 分硬币,题: 1 分用角表示为()/()角,或用小数表示为(( 2)出示 2 分用角表示为()角,0.2角中有()个0.1角。
2个0.1角是(( 3) 10 个 0.1 角是()角。
1角里有()个0.1角。
)角。
)角。
3.你能不可以像老师这样提几个问题,并请同学们回答。
(二)图形1.用小数表示图中的暗影部分:( 1)出示图 1,题:把一个正方形均匀分红10 份,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用小数表示为()(师: 1/10 能够表示为 0.1,那 0.1 也能够表示为1/10)( 2)图 2,暗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 0.2 中有()个 0.1。
( 3)图 3,暗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
识》(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
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表达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
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表达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
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开学了!我们又发新书了。
谁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你能写下来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写的定价:7.40元。
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它读作:七点四零元。
说一说:这个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数呢?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
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小数的认识。
〔1〕观察情景图:
板书:买文具
让学生看买文具的情景图,在小组里自由地说出每件文具的价格。
〔2〕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
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A、认识小数点
让学生观察小数,跟同桌说说小数有什么特点,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这个数中的点叫做小数点。
师介绍,我们原来学习的数字如:7,27等数都叫做整数。
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小数,生汇报后,师做小结:像
0.50,1.06……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B、认识小数的两个部分
师:我们可以把小数分为三个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
以小数点为界限,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
1。
06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认识。
对于小数各部分的认识应以教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讨论,以免误导。
〕
2、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再读一读〝文具店〞各商品的价格,师逐一板书〝0.50读作:零点五零元〞等等。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习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
动手写一写,才能使知识落实到位。
〕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在本课中,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1〕我们刚才知道了数学课本的价钱是7.40元,那么它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3〕班内交流:7.40元表示7元4角0分。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让学生说出每一件商品的标价所表示的意义。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课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内反馈。
4、小数的写法。
〔1〕师拿出10元2角5分,让学生说出总共是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小数表示出来。
〔2〕班内反馈:10元2角5分10.25元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做小结:把10元写在小数点的左边,2角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5分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
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①②。
2、实践活动。
笑笑买完文具回到家后,她想把这学期的教科书的价格统计出来,我们也一起来帮她统计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