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 理性思辨,让作文思想入木三分 课件 53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四辩证思维显深度_让高考作文见解更深刻 PPT课件 图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四辩证思维显深度_让高考作文见解更深刻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5c3bfdbceb19e8b9f6ba00.png)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 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 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 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 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 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 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 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 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 当今之急也。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求同存异找关联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分析问题时时处处可运用联系的观点。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 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 联系的统一整体,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事物的因果联 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必然与偶然的联系等等。
例如,2016 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巴掌与吻,教育之痛》: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 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 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 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 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 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 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 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 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高中语文 3.2《理性思维的深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 3.2《理性思维的深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e480dfd927d3240c8547efb7.png)
在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
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需要对获
取的感知进行理性的分析,需要将整体分解成
若干个侧面,然后在感知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
思考,分别挖掘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或哲理,
最后加以综合归纳,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理性
认识。这是一个由分解到整合归纳的过程,但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 “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 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 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 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 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 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 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有多少消费者对曾经信任的品牌产生疑虑,有多少食用了相关 品牌奶粉的孩子经历着身心的煎熬,有多少遵纪守法的 企业跟着蒙羞。行业的公共形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婴幼儿奶粉行业所经历的震动令全社会深深忧虑。
精选课件
• 个人诚信、企业诚信、行业诚信,都是社会诚 信大厦的基本单元。这次一些奶粉企业用极不自 重的方式给整个社会诚信抹了黑,给社会造成了 痛苦,给本已脆弱的诚信体系当头一击。一些食 品企业频繁造假的事实,也再次让整个社会集体 思考:没有诚信基石,难建和谐大厦;没有诚信 基石,难享小康成果;没有诚信基石,难成百年 大业。
精选课件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 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 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 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 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 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高考语文(浙江专)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4大题热门押题5哲理思辨
![高考语文(浙江专)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4大题热门押题5哲理思辨](https://img.taocdn.com/s3/m/ac3b5f2baef8941ea66e050a.png)
扩步糸统调音热门押题5哲理思辨【高考押题]所谓“哲理”,就是人生的道理;所谓“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
在现实生活中,大自然与人类的生活有着某种对应关系,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活哲理;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给人以很多启示,可以引发人们关于哲理的思考。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学会感悟生活哲理,辩证地思考问题是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
高考作文是检验考生感受生活、辩证思考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更多地考查考生对生活体验、人生感悟、价值理念、道德境界等的哲理思考。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为考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哲理思辨的考查力度,有效地测试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素材宝库]悉尼歌剧院的“奢”与“俭”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
建造在海滩上的悉尼歌剧院,远远望去,似万顷碧波中的片片白帆,又如荷花盛开,充满浪漫的诗情画意,不愧于“20 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和“世界第八奇景”的赞誉。
也许你会想,既然是世界著名建筑,其内部装饰也必定晶莹璀璨、富丽堂皇。
可进入之后你会发现,无论是它的大厅、售票处、小卖部,还是厕所,装修都极其简陋。
很多地方的顶部、墙面、地面甚至就是灰色的原始水泥面。
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等装修水准,在我们国家就连最普通的公共建筑都是不能“容忍”的。
但进入剧场,则又是一番天地,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对保证收听、收视效果的设施,人家又是一丝不苟、毫不吝啬。
为避免在演出时反光和保证演岀时有圆润的音响效果,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岀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都蒙上了红色光滑的皮套。
仅舞台灯光就有200个回路,由计算机统一控制。
另外,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的情况一目了然。
此等装饰和设施,在40多年前尤为难能可贵。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既有超前的眼光和意识,着力把它打造成: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世界一流的剧院,更注重每一点投资的实效。
高考作文备考分条析理入木三分议论文写作入门指导课件27张
![高考作文备考分条析理入木三分议论文写作入门指导课件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40faf1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1.png)
结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论
5
写 作 指 导 框 架
(议论文主体框架的简明框架)
文章的标题直接呈现观点 开篇亮题 中心论点涵盖分论点 主体段落时时体现中心 论据尽量扩大范围涉及不同领域 论证方法不拘一格
5
写 作 指 导 论 点
(确定/提出论点的方法) 分析材料主要内容,概括提炼核心话题,多用肯定句或
者判断句的形式,直接表明观点。
5
写 作 指 导 论 点
(确定/提出论点的方法)
巧用修辞,过渡入题 认清自我就如同奠基,如果地基不牢,再高的楼也会坍
塌;超越自我如同爬山,基底不稳,即使攀上顶峰也可能跌 落至山底。因此,只有恪守本分、脚踏实地,打下良好稳固 的基础,才可谈及自我的超越。
引用名言,引比入题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人啊,认识你 自己!”诚然如此,刘姥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体悟到庄稼 人应该夯实本分;谷爱凌认识到自己可以更加出色,所以不 断地突破自我。
论据——用什么证明
证明论点能够成立的事实或道理:恰实、典型。
论证——该如何证明
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符合逻辑,论证有法。
4 要素✱举例 《六国论》论点、论据、论证
《六国论》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论据
秦战争所得与受赂所得土地;六国祖先与子 孙不同做法;古语“抱薪救火”……
5
写 作 指 导 论 点
(确定/提出论点的方法)
运用由头,巧妙入题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攀登泰山时,会遇到挑山工。他 们担子里的物体重量,一定是与自身的负重成正比。如此, 方可步步可攀,直达顶峰。而现代奥运会场上的赛手,多选 择挑战记录,从而处处精彩,超越极限。
2021届高考语文 思辨类议论文写作 课件(2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 思辨类议论文写作 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33f83df8c75fbfc67db206.png)
8、共性与个性 思想1: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个性。 思想2:个性与共性可以相互转化。
9、内因与外因 思想1:内因外因的辩证统一,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 思想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10、量变与质变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思想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 思考:(1)这是一个学生对母校的回报;
•
(2)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却入了美国
籍,还把巨款捐给耶鲁?
学习国际金融,1998年至2002年在耶鲁读 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 分析:中国中部不是太发达的地区,他是移民的华裔 ;他是他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佼佼者;他在国内读书的 本科;他只在耶鲁读了4年硕士。
19、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思想1: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 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思想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进 步。
20、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
思想1: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完全脱 离社会而存在。环境总要影响甚至改变人。
•
为何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呢?大抵是因为
他捐了外国的钱而不是报效祖国,这与我们长期
接受的认识相违背,当然,情感上是不能接受的
。——《让他自由选择》
以下两则虽然分析了材料,但得出的 观点抓住了一些细枝末节,属偏题作文。
• 今年1月份,华裔耶鲁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 捐赠了8888888美元,折合人民币约六千万元。 此举一出,即引得中国上下一片哗然,直成为热
• 张磊这一做法也引来诸多不同的议论。
高中思辨性作文导写 PPT课件
![高中思辨性作文导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f3e475581b6bd97f19ea90.png)
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 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 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 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 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 程和结果;“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 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何为思辨性
作文思辨的辨证性,要用辨证的观点 来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地 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 题。
何为思辨型作文
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 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内容,具体操 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材料构成的各个要 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思辨性作文材料的特点
构成思辨型材料的各要素间 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 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 唯一的。
单一型作文
反对自由主义 (递进式)
先明确中心: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 自由主义。
题目 : 《反对自由主义》 点明中心
思辨性材料审题要旨
辨明思辨型作文材料要素间的关系。
思辨型材料作文,重在考查考 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 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辨清构成材料的词和词、短语和短 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作文材料要素之间几种主是对立矛盾的,但 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 谐统一。
只有变通的人生是摇摆蹉跎的,碌碌一生是必
然结果。项羽,纵然是一代霸王,也终为莽夫之 名,有勇无谋,学习、学剑、学兵法,只知道变 通却不知道执著,终在四面楚歌中结束了自己的 生命。留给我们的,除了惋惜,还有什么?没有 执著的变通着,必然是失败的。
执著是变通的前提,变通是执著的途径。三国
2023届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之思辨类 课件23张
![2023届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之思辨类 课件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e58ca8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png)
三、思辨后如何?
●准确立意后,是流畅行文。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论述过程一定要两个关键词兼顾,不可只论其一、 不论其二,那样会造成论述与观点不符,降低作文 等级。
四、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清人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提出,文人画士观赏梅的标准是“以曲为美”“以欹 为美”“以疏为美”,用自己的标准来“绳天下之梅”,腐朽的思想“遏其生气”, 他借此表明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个性的彰显。
● 作者认为才如利剑,是一个人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就像斩马杀 敌“良玉不如铁”一样,一个人有德无才,很难大有作为。德如良玉,是一 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本保证。就像同在炉中易销而玉不热一样,一 个人有才无德,不可能在事业持久,最终必定失败。
●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生活实际,在主题班会上做一个发言。
●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三个关键词:本手、妙手、俗手
例2:
两个关键词:“能言”和“讷言”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战国策》中有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意 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比九鼎还重,凭借三寸之舌能够胜过百万雄兵。这里赞 美了能言善辩的好处。《论语》中有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焉用 佞!”意思是伶牙俐齿地与别人争辩会惹人厌恶,一个人为何要能言善辩呢? 孔子的话肯定了讷言的好处。
作文审题立意 之
思辨性材料
一、何为思辨?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人和事物是具有 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 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材料往往是具 有“争议性”的,这里的“争议性”就是指站在哪个角度看都有 一定的道理。
高考语文复习-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7b7e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c.png)
• [审题]
• 作文题材料列举了三种对待“得与失”的认识。这三句话具有内在的联系,讲 的是对待“得与失”的三种态度,也是三种人生“认知”。材料的关键词是“得 与失”“终点”“起点”“过程”。考生在体悟这段材料时,思考不能仅限于表 面,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掘出关键词的深刻内涵。“终点”,侧重于结束、 盖棺定论、结果;“起点”,侧重于总结经验后继续前行,是面向未来,是新的 征程;“过程”,是重在享受、体味经历过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考生需要由此 及彼,联想与材料相关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 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得与失”的选择,很多人在做 出选择后懊悔、无奈,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正确权衡两者关系。积极的人生,应该 从得中看到失,从失中捕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从容美好的人生。写作时, 考生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中发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突出起 点、过程、终点的关系;可以设计“断、舍、离”的曲折情节,表现人生境域的 不断升华;可以选择时代热点,写大国崛起之用人理念;也可以定位人性人情, 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绩……可以从多角度审问反思,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观点 认识。
•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 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审题]
• 材料部分着眼于围棋、象棋和跳棋当中蕴含的智慧,要求考生写一篇作文 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围棋、象棋、跳棋,三类棋各有特点: 围棋棋子地位均等,重在谋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掠地为旨;象棋各 子自有规则,各按规则,各司其职,以取对方主帅为旨;跳棋多人参与,棋 子平等,需要彼此借力前行,以最快到达终点为旨。作文题以棋为喻,微言 大义。棋虽小,道则深,小中喻大,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之道、立国 之道,耐人寻味。审题时可以某种棋为写作重点,也可以三种棋综合思考。
高考语文复习-- 二元思辨作文指津与训练(坚持与变通)(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 二元思辨作文指津与训练(坚持与变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6625e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9.png)
基本要点
1.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 础上引出论点。这里,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 2.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3.“ 当然”段:以“当然”领起,或者论述论点的另一方面,或者辨析表面相似的概念的内涵区别,使 全文论述显得辩证。这一段可有可无,看中心论点和论述而定,文字要简短,两三句话即可。 4.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 感叹,感染。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 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 概括举例,写成不完全段。
模式示范
结构模式一A+B+AB式 中心论点:把握“快与慢”的艺术,让人生更精彩。 分论点1:快是一种激情,有速度,更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态度。(A) 分论点2:慢是一种闲适,有深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B) 分论点3:快与慢需要结合,享受速度时代的便捷,安抚心灵的岁月静好。(AB) 亦可反之:B+A+AB
特别注意
1.论点包括分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 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2.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3.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 4.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 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引语:在提出一个概括 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 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 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思辨作文 课件19张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思辨作文 课件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7892b1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a.png)
思考:
材料中“画像”的意义是什么?
画人像 对人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一、一分为多
一分为二
审 核对,检查
示例
作家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 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 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练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挫 折固然可以使人勇敢,教育也可洗心革面,然而弯路走 多了,如果没有纠正的能力,没有自省的意识,没有变 通的手段,恐怕弯路也容易走成险路,甚至走成绝路, 所以说走弯路不可怕,可怕的是弯路无尽头。
概
找出与概念存在对立的矛盾点,更加全面的分析概念, 判断概念,使立论更科学,更准确。
念
辨 近似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析
根据概念寻找近义词,通过近义词辨析来更加准确
的界定概念在材料或观点中的含义
视 看,看待
分别就“审”和“视”的含义写一写如何“审”自 己,如何“视”自己,组成一段有逻辑的话。
800
从作品的角度看,我觉得后浪没有错, 错在我,作为普通青年,我配不上那样美好 的赞美,而这种赞美对我而言可能更像是一 种挖苦和讽刺,就像是有人赞美我肥胖的身 体性感迷人,我粗糙的脸庞英俊帅气。
——网民
现实跟理想间的矛盾使我们在认识核心概念的过程中有了双重矛盾。
基于现实的双重矛盾,《后浪》中的后浪,我希望那是我,又希望那 不是我。
引入矛盾
不是“后浪”的后浪 根据上述理解,以“不是‘后浪’的后浪”为话题写一段 话,阐明自己的观点
高三(9)班作文讲座系列之三:入木三分趋深刻——议论文如何展开论证ppt
![高三(9)班作文讲座系列之三:入木三分趋深刻——议论文如何展开论证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139da1a417866fb94a8e16.png)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 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 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 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 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 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 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 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
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 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 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 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 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 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 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 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 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文章不厌百回改,璞玉雕琢方成器
20 、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 颠簸。
13 、在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谁不继续学习,谁必将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1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20 、有些事,如果一开始就明知道不能善终,就不要痴心妄想,去勉强强求一个善果。 14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20 、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 颠簸。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53张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c7a13e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1.png)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 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 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 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 800字。5,不得抄袭。
无成。另一则材料则强调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两则材料的观点从某种角度 看都是正确的,但细思后发现两则材料又都有失偏颇,需要从辩证切入,进行 整体而又全面的审视。
整合后确定立意:兼听明辨方可成事。
思辨类作文的类型
3.辩证思考型: 就是对某个材料或某种认识、
观点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而应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深 入探究的作文。
2018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
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
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
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
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挖掘,会发现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偶然的“转折”背 后都存在着一种必然,这是历史的,客观的,必然的。平常的生活可能突现危机, 这是一种“转折”,危机中抓住转变的风口,积极应对,这何尝不是新的转折呢。 危机中有转机,困局中开新局,还能说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吗?这样, “转折”的思辨性就脱颖而出!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向思维更深处漫溯+——让二元作文富有思辨力+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向思维更深处漫溯+——让二元作文富有思辨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3013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小贴士:白玫瑰与红玫瑰,弓与箭,矛和盾,北极光和冰川,阴阳两极, 落日与晚风,并蒂芙蕖,鸟之两翼,牡丹与玫瑰,珍珠与宝石,高山与 溪流,鲜花与果实,左岸与右岸 千山万壑与涓涓细流,黄钟大吕与轻吟低唱,主旋律与小夜曲,月与星, 浓墨泼洒与轻描淡写 风与帆,船与水,堤与河,灯塔与航船,篱落与牵牛花,种子与鲜花, 源头与活水
四等41~45
本 准 确 ,顺,偶有不 有力。侧重叙述的,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 立 意 基 规范、不准
本清楚 确
审 题 不 语言不够通 可以体现题意。侧重议论的,观点不够准确,论证薄弱。侧重叙述的,
五等36~40
够 完 整 ,顺,表达不 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 立 意 不 够规范和准
小贴士:反面思维时,可以把一元推到极致得出只有一元 的弊端,最终完成两元相辅相成的论述。
活动二:溯源求“方”
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 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 情怀,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 我们既要对大是大非的恪守,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 生准则与态度,又应葆有对风花雪月作出灵敏感知的能力。(《刚与柔》)
活动二:溯源求“方”
有意义和有意思,并非非黑即白,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一辈子既做到有意义又有意思才是完整的人生。如能做到在有意思 中追求有意义,在有意义中同时体会到有意思,则是更高层次的人 生。(《有意思与有意义》)
活动二:溯源求“方”
方法一:标配的套话 有意义和有意思,并非非黑即白,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一辈子既做到有意义又有意思才是完整的人生。如能做到在有意思 中追求有意义,在有意义中同时体会到有意思,则是更高层次的人 生。(《有意思与有意义》) 小贴士:相得益彰,相依相伴,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生相连, 相生相融,对立统一,不偏不倚:形象的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关联的他者身上来认识事物。这就是曲径。而且,如果认识事物 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这个世界,从而认识并确证自 我,那么这条曲径甚至会成为更有价值的一条道路,因为只有在这 样的密网里我们才能真正不止于认识事物,而是体认、把握世界的 样貌,从而自立。
然而,走向“曲径”的路也是一条弯折而不易的曲径。要坚 定……要宽容……要对抗功利……
(《在疫情面前,收起你的任性》)
这两段的写作就是遵循由表及里的思维路径而逐步深入:文段 先指出一些人的任性,并剖析任性的表现是随意,而在当前形势 下,任性的本质是无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是 对疫情防控大局的不负责任,放任下去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全局溃 败。这一段从“不带口罩”的小处分析,在“全局溃败”的大处结 论,同时抽丝剥茧,层层追问“任性”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最后 得到不能如此“任性”的结论。
2.向前面想,探明原因 探明事物呈现现状的“缘”和“故”,从而把握事物的生成脉 络。
[片段2] 古之圣贤谨守敬师爱师之礼,现当代的风流名士亦常怀师恩, 留下许多佳话。一如文学巨匠鲁迅,不管行程多么匆忙,也一定不 忘探望对自己有启蒙之恩的寿老先生(即寿镜吾)。何也?皆因鲁迅 深知笔下的累累巨著便萌发于“三味书屋”的一个“早”字,源于 老师的严格要求。一如蜚声海内外的数学家华罗庚,功成名就后仍 不忘第一个发现其数学才能的伯乐王老先生(即王季梁),做报告必
[片段1] 回眸当下,我们唯有学会包容,方可获得他人的尊重。我们生 活在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每个人的个性不尽相同,任何人都无法 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强加于人,而我们又必须共同地学 习、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包容。面对胜利者,我们要包容其成 功;面对发财者,我们要包容其富有;面对与自己观念不同者,我 们要包容其差异……我们要包容别人的优秀、机遇和观念,甚至还 要包容别人的疏狂、冷漠和孤僻。心容万物,方成大海。
意”“任性”而导致疫情扩散,对于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来 说,无疑是最大的“背叛”。对于疫情防控的大局来说,这种“任 性”的本质是无知,是极端的不负责任。每个人都是这场战斗的参 与者,都是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环,容不得半点懈怠任性,来不 得丝毫侥幸放纵。当前疫情已成为只能赢不能输的大战役,这样的 任性有可能会导致全局的溃败,这绝非小题大做,也绝非危言耸 听。
如果有人以为《千里江山图》只是因为融合了名贵材料而流传 近千年,那就太肤浅了。《千里江山图》更了不起的是融进了对贤 才的渴求之意,画作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充分说明了此意,蔡 京写道:“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天下 士在作之而已”的意思是:效力。这位有名的奸相这一次倒是完美地传 达了皇帝的旨意。画作里有很多打鱼的场景,各种鱼实际上就是各 式贤才。如此来看,宋徽宗还是渴望把江山治理好的。
(2020年全国卷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考生能够调动其人生体验和认知储备,精当地把握“包容”的 内涵。既看到了每个人的个性不尽相同,又挖掘出了“包容”所具 有的普遍意义。作者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地剖析了学会“包容”对 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2.厘清逻辑,思辨“为什么” 医生用“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我们则应用理性思辨的利器 来探究事物发展背后的成因、运行规律和事理逻辑。 [片段2] 《千里江山图》如此有魅力,原因非他,在于熔多种工艺、丰 富的元素为一炉……
(2019年江苏卷《千里江山图》)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千里江山图》何以能成为传 世名画?作者不仅看出了门道——作画之法融众家之长,还看出了 精妙——作画之料集诸物之珍,更看出了玄机——作画之人特别是 赐画之人在画中寄寓了“招贤纳士,为我(国)所用”之意。艺术修 养臻于此境,令人叹服!
3.探究路径,思辨“怎么办” “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分析问题是“知”,解决问题是 “行”,思辨的结果要落地,要从“知”走向“行”。
[片段3] 在文化领域,这种借由其他文化来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路径 极具价值……而将这一种推及所有事物时,这就成了一种普通的认 识事物的路径,我将之称为“曲径”。它是迂回的、曲折的、不直 接的。因为如果我们假定所有事物在它们某个确凿的近处有着相同 的本质时,那么认识事物的方式就绝不仅有单刀直入、直捣目的这 一种了——从相似事物上着手,在相反事物上着眼,甚至从看似毫
(2019年上海卷《曲径通幽处》)
作者不仅找到了“比较性认知”这一认识事物的普遍方式,而 且揭示了其曲折、漫长的特点,并提出了“坚定”“宽容”“对抗 功利”的建议。源于思辨的通透,作者在诠释“比较性认知”时还 提出了“曲径”这一思维模型,形象生动,颇有见地。
02 抢分点二 转换思维角度,
提出个性见解
复习任务群八 写作
语文
任务四 理性思辨,让作文思想入木三 分
很多考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 “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写作议论文固 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 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活跃的思想,归根结底,要以说理取 胜,即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栏目导航
抢分点一
01
抢分点二
02
抢分点三
03
01 抢分点一 把握行文结构,
展开三维思辨
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 个部分。有些考生不仅在构思时能够从这三个维度全面展开思辨, 而且在行文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所侧重,重点展 开。
1.厘清内涵,思辨“是什么” “切题是最大的文采。”有些考生能够在吃透题意的基础上, 厘清概念的内涵,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
“角度改变观念。”有些考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式,不去讲人人 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而去转换思维角度,提出属于“我 的”个性化见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 把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透过表象,揭示 本质。
[片段1]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尚未取得完全胜利,然而就在这如此 紧张、如此关键的时期,却有少数人在公众场合不仅不戴口罩还骂 人,不服从防控还聚餐、打麻将。 这种任性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随意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公民, 应按照联防联控的要求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国家为了疫情防控投 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在这时,因为一些人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