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规范 (2)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508a5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0.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需求管理可以确保软件开辟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项目风险,提高开辟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规范需求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需求管理流程1. 需求采集需求采集是需求管理的起点,通过与项目相关的各方沟通和交流,采集和整理项目需求。
可以采用面对面会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需求采集,确保获取到准确、全面的需求信息。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梳理的过程。
通过对需求的分类、排序和优先级划分,明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同时,需求分析还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评估和风险分析,以确保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可控。
3. 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与项目相关方共同确认需求的过程。
在需求确认阶段,需求管理团队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沟通,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会议记要和需求文档的编写,将需求明确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开辟工作提供基础。
4. 需求变更管理需求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在项目开辟过程中,可能会浮现需求的变更和调整。
需求变更管理是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审批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和机制,确保需求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避免对项目进度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5. 需求跟踪和验证需求跟踪和验证是确保需求实现的过程。
通过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和需求验证计划,对需求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控和验证。
及时发现和解决需求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需求管理方法1. 需求文档化将采集到的需求进行文档化,包括需求描述、需求优先级、需求关联性等信息。
需求文档应具备清晰、简洁、易读的特点,并且要与项目相关方进行共享和确认。
2. 需求跟踪工具借助需求跟踪工具,对需求的变更、实现和验证进行跟踪和管理。
需求跟踪工具可以匡助需求管理团队及时掌握需求的状态和发展,提高需求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需求评审在需求确认阶段,组织需求评审会议,邀请项目相关方参预需求的评审和讨论。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2208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9.png)
需求管理规范1. 引言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需求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达成共识,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目标和用户需求。
本文档旨在制定需求管理的规范,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交付质量。
2. 需求管理的目标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和理解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 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以便明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 收集、分析和确认需求,确保其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 跟踪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可控性。
- 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和协商,以确保需求的共识和满足。
3. 需求管理的过程需求管理包括以下基本过程:3.1 需求识别和定义在该阶段,项目团队与利益相关者合作,识别和定义项目的需求。
此过程涉及以下活动:- 收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 确认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 识别并记录需求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需求。
3.2 需求分析和确认在该阶段,项目团队对已识别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确认,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过程包括以下活动:- 分解和澄清需求,将其划分为可执行的任务。
- 确定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
- 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和协商,以确认需求。
3.3 需求变更管理需求变更是项目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变更管理策略。
此过程包括以下活动:- 评估变更对项目目标、范围和进度的影响。
- 根据变更的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批准或拒绝。
- 更新需求文档和相关项目文档。
3.4 需求跟踪和控制需求跟踪和控制是保证需求满足的关键,以确保项目成功交付。
此过程包括以下活动:- 跟踪需求实施的进展情况。
- 检查需求的实施质量和结果。
- 控制变更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可控性。
3.5 需求验证和确认交付在项目完成阶段,项目团队应验证和确认实施的需求,并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最终的需求确认。
此过程包括以下活动:- 验证需求是否满足项目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551e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f.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需求管理的规范流程和相关的工具和技术,以确保项目的成功交付。
二、需求管理流程1. 需求识别和收集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收集需求:- 面对面会议: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会议,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问卷调查:向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发送问卷,收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需求访谈: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将其转化为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理解其背后的目标和价值。
- 需求整理:将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每个需求都能够清晰明确地被理解。
- 需求规格说明:编写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包括需求的功能描述、性能要求、界面设计等。
3. 需求确认和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需求确认和验证,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需求确认和验证:- 原型演示:根据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制作原型,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演示和反馈。
- 需求评审会议:组织需求评审会议,邀请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审查和确认需求。
- 需求验证测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编写测试用例,对需求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4. 需求变更管理阶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的变更。
项目团队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需求变更管理机制,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可控性。
需求变更管理的步骤包括:- 需求变更申请:客户或利益相关者提出需求变更申请,包括变更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 需求变更评估:项目团队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分析其对项目目标、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需求管理制度V2
![需求管理制度V2](https://img.taocdn.com/s3/m/b2a46e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f.png)
需求管理制度V2.0本文是___的需求管理制度(2.0版,2015年),由肖波拟制,经审核人和批准人审核批准。
本文旨在规范公司内部的需求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引言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需求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需求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避免项目延误和资源浪费,提高项目成功率。
因此,本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需求管理制度,以指导公司内部的需求管理工作。
3-范围本文适用于___所有的需求管理工作,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评审、需求变更等环节。
4-定义需求:指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需求管理:指对需求进行收集、分析、评审、变更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确保软件系统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并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需求文档:指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变更记录等在内的所有与需求相关的文档。
5-需求管理流程5.1 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需求收集阶段,需要与用户、客户、业务代表等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期望,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对需求进行分类、筛选、排序、评估等操作,以确保需求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5.3 需求评审需求评审是对需求进行审核和确认的过程。
在需求评审阶段,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以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5.4 需求变更需求变更是在需求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的情况。
在需求变更阶段,需要对需求进行重新评估和确认,以确保变更后的需求仍然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
6-需求管理的相关人员6.1 需求管理人员需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需求管理计划、制定需求管理流程、指导需求管理工作等。
6.2 需求分析人员需求分析人员负责对需求进行分类、筛选、排序、评估等操作,以确保需求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6.3 需求评审人员需求评审人员负责对需求进行审核和确认,以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2ad1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png)
需求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变更控制等多个方面。
一个良好的需求管理规范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需求管理规范的五个部分。
一、需求收集1.1 确定需求收集的渠道:明确需求收集的渠道,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获取需求信息。
1.2 设计需求收集模板:建立统一的需求收集模板,包括需求描述、优先级、验收标准等内容,以便更好地记录和分析需求。
1.3 建立需求库: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建立需求库,方便后续的需求分析和确认。
二、需求分析2.1 确定需求的可行性: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等方面,确保需求能够在项目中实现。
2.2 拆解需求:将大需求拆分成小需求,明确每个小需求的功能和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2.3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根据项目的紧急程度和价值,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以便在开发过程中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
三、需求确认3.1 与用户进行确认:将分析后的需求与用户进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后期出现需求变更和冲突。
3.2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将确认后的需求编写成规格说明书,包括需求描述、功能点、验收标准等内容,以便开发人员参考和理解。
3.3 进行需求评审:组织开发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需求评审,确保需求的一致性和可行性,避免后期出现开发偏差和错误。
四、需求变更控制4.1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制定明确的需求变更控制流程,包括需求变更的提出、评估、批准和实施等环节,以便及时响应和处理需求变更。
4.2 评估需求变更的影响:对提出的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包括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以便决策是否批准变更。
4.3 控制需求变更的范围:在变更控制流程中明确需求变更的范围,避免变更过多导致项目无法控制和实施。
五、需求跟踪和管理5.1 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将需求与设计、开发、测试等阶段进行关联,以便跟踪需求的实现和进展情况。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0070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7.png)
需求管理规范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变更控制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需求管理规范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需求变更和项目失败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需求管理规范的五个方面。
一、需求收集1.1 用户需求收集: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和期望,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1.2 利益相关者需求收集: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项目的期望和需求,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1.3 需求文档收集:收集和整理已有的需求文档,包括用户手册、业务流程图、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二、需求分析2.1 功能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细化和分解,将大的需求拆解成小的功能点,明确每个功能点的输入、输出和处理逻辑。
2.2 非功能分析:对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包括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等,明确每个非功能需求的具体指标和测试方法。
2.3 需求优先级分析:根据项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确定每个需求的优先级,以便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
三、需求确认3.1 需求验证: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需求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后期的需求变更和项目风险。
3.2 需求追踪:建立需求追踪矩阵,跟踪每个需求的状态和变更情况,确保需求的跟踪和控制。
3.3 需求文档编写:将确认的需求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需求的详细描述、输入输出和验收标准等,作为后续开发和测试的依据。
四、需求变更控制4.1 变更申请:对需求变更进行管理,客户或利益相关者提出变更申请,包括新增需求、修改需求和删除需求等。
4.2 变更评估:评估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确定是否接受变更,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协商。
4.3 变更控制:建立变更控制流程,对变更进行跟踪和控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对项目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影响。
五、需求交付和验收5.1 需求交付:将需求规格说明书交付给开发团队,确保开发人员理解和遵循需求,按时按量完成开发工作。
需求管理制度V2
![需求管理制度V2](https://img.taocdn.com/s3/m/f365c9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5.png)
需求管理制度V2.0需求管理制度(2.0版,2015年)拟制人:XXX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修改记录:xxxxxxxx:作者/修xxxxxxxx:版本改者V2.0XXX:修改需求开发管理流程与相关人员分工目录:1- 目录无需求管理,就没有好的产品。
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需求管理制度,以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
一、需求管理的定义需求管理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需求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旨在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产品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
二、需求管理的流程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确认、需求跟踪四个方面。
具体流程如下:1.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指在产品开发前期,通过市场调研、用户需求调研等方式,获取产品的需求信息。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以确保需求的全面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3.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指对需求进行确认和评审,以确保需求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需求跟踪需求跟踪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需求进行跟踪和管理,以确保需求的实现和变更控制。
三、需求管理的相关人员需求管理涉及的相关人员包括需求管理负责人、需求分析师、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其中,需求管理负责人负责需求管理的全面规划和控制,需求分析师负责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产品经理负责对产品的全面规划和控制,开发人员负责产品的开发和实现,测试人员负责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四、需求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需求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包括需求管理软件、需求跟踪矩阵、需求变更控制流程等。
其中,需求管理软件可以帮助需求管理人员进行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跟踪,需求跟踪矩阵可以帮助需求管理人员进行需求变更的控制和管理。
五、需求管理的考核指标需求管理的考核指标包括需求覆盖率、需求准确率、需求变更控制率等。
其中,需求覆盖率指产品需求与客户需求的匹配程度,需求准确率指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求变更控制率指需求变更的控制和管理程度。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b275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0.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项目需求的采集、分析、确认和变更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规范的需求管理流程,以确保项目需求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踪性,从而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率。
二、需求采集1. 需求来源需求可以来自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业务部门、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等。
需求管理团队应确保及时采集、整理和记录这些需求来源,并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2. 需求采集技术需求管理团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工具来采集需求,如面谈、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焦点小组讨论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进行需求采集。
3. 需求文档化采集到的需求应当进行文档化,包括需求描述、功能要求、非功能要求、业务规则等。
需求文档应具备清晰、具体、可测量和可验证的特点,以便后续的需求分析和确认。
三、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分析是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的过程。
需求管理团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如数据流图、用例图、业务流程图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便后续的需求确认和设计。
2. 需求优先级排序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需求管理团队应根据项目目标、业务价值和风险等因素,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优先级高的需求应优先满足,以确保项目交付的关键功能和价值。
3. 需求可追踪性需求管理团队应确保每一个需求都能够进行追踪和溯源,即需求的变更和实现都能够与原始需求进行关联。
这样可以在需求变更和问题追踪时,快速定位和处理相关需求,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需求确认1. 需求确认流程需求确认是指与项目相关方共同确认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需求管理团队应组织相关方进行需求确认会议或者评审,确保每一个需求都得到确认,并记录相关的确认意见和结论。
2. 需求变更控制在需求确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需求存在问题或者需要进行变更,需求管理团队应及时进行变更控制。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0702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采集、分析、确认和跟踪,对于项目的成功交付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需求管理规范,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踪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
二、需求采集1. 需求来源需求来源可以包括用户需求调研、市场调研、竞品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
在采集需求时,应尽量获取多方面的信息,确保需求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需求描述需求应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进行描述,包括需求的功能、性能、界面、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需求描述应遵循以下原则:- 明确性:需求描述应具有明确的含义,避免歧义和摸棱两可的表述。
- 可测量性:需求描述应具备可测量的特性,以便后续的验证和确认。
- 可追溯性:需求描述应具备可追溯的特性,便于跟踪需求的变更和演化。
3. 需求分类根据需求的性质和重要性,将需求进行分类,例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优先级需求等。
对于重要的需求,应赋予特殊的关注和处理。
三、需求分析1. 需求评审在需求分析阶段,应邀请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参预需求评审,包括产品经理、开辟人员、测试人员等。
评审的目的是确保需求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实现性。
2. 需求分解将高层次的需求分解为更具体、更可操作的子需求,以便于后续的开辟和测试。
需求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分解后的子需求应具备可行性,能够被开辟和测试团队实现。
- 一致性:分解后的子需求应与高层次需求保持一致,不应引入新的功能或者矛盾的要求。
3. 需求优先级根据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确保关键需求的优先实现。
优先级的确定应考虑到需求的价值、风险和依赖关系等因素。
四、需求确认1. 需求验证在需求确认阶段,应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共同验证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验证的方式可以包括原型演示、功能测试、用户验收等。
2. 需求变更管理在需求确认过程中,如果发现需求存在问题或者需要变更,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变更管理。
需求管理规范V2
![需求管理规范V2](https://img.taocdn.com/s3/m/a9cd35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8.png)
需求管理规范V2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需求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以确保项目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并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
2. 需求管理流程需求管理包含以下主要流程:2.1 需求识别和收集- 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和愿景。
- 识别和明确项目的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
- 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收集和记录需求信息。
2.2 需求分析和验证- 对收集的需求进行细化和分析,确保需求的明确性和可测性。
-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验证需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目标和愿景。
- 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评审和确认需求。
2.3 需求管理和变更控制- 设立有效的需求管理和变更控制机制,确保需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记录和跟踪需求变更,评估变更的影响并做出决策。
- 对需求进行版本管理,确保对历史需求的追溯和审计。
3. 需求管理方法和工具为支持需求管理流程,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和工具:3.1 用例分析- 使用用例分析方法,清晰描述系统与用户的交互行为和功能需求。
- 定义用例的前置条件、主法案、次法案和后置条件,帮助理解和验证需求。
3.2 业务流程图- 使用业务流程图表示系统的业务流程,帮助识别和理解业务需求。
- 标示流程中的各个步骤和决策点,帮助推导出系统功能需求。
3.3 需求跟踪工具- 使用需求跟踪工具,帮助记录、追踪和管理需求和变更。
-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专业的需求管理软件进行需求的跟踪和管理。
4. 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以下是一些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 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测性,避免模糊或冲突的需求。
- 尽早进行需求分析和验证,以减少后期的变更和风险。
- 设立合适的需求变更控制机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 定期对需求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其与项目目标一致。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需求管理的规范和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管理和控制需求,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满足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4b99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c.png)
需求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变更控制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需求管理规范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从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确认和需求变更控制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需求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需求收集:1.1 需求收集的目标和方法:需求收集的目标是从用户、业务分析师和其他相关人员中获取到准确、完整和一致的需求信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面对面访谈:与用户和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直接获取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用户和相关人员,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 观察法:观察用户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操作,了解他们的需求。
1.2 需求收集的工具和技术:为了更好地收集需求,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技术:- 需求讨论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深入了解需求的细节和背景。
- 原型设计:通过绘制原型图或创建交互式原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需求,并提供反馈意见。
- 需求工作坊:组织用户和开发团队参与需求工作坊,共同讨论和确定需求内容。
为了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求收集过程中应该进行文档化,包括以下内容:- 需求文档:详细描述用户需求的文档,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 用例文档:描述系统各个功能点的用例,帮助开发团队理解和实现需求。
二、需求分析:2.1 需求分析的目标和方法:需求分析的目标是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可行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需求分解:将大的需求拆分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需求。
- 需求优先级排序:根据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需求的优先级,确保关键需求得到优先满足。
2.2 需求分析的工具和技术:为了更好地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技术:- 数据流图:通过绘制数据流图,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帮助理清需求之间的关系。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787e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f.png)
需求管理规范需求管理规范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需求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下面是一份针对需求管理的规范文本,详细描述了需求管理的流程、各个环节的责任与要求,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1. 引言需求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项目的需求能够被准确理解、详细描述、有效管理和及时交付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项目团队在需求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操作,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2. 需求管理流程2.1 需求收集2.1.1 项目经理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的需求背景、目标和范围。
2.1.2 项目团队与客户代表进行面对面会议,详细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记录下来。
2.1.3 需求分析师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需求分析2.2.1 需求分析师根据收集到的需求,进行需求的分解和细化,将高层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和功能。
2.2.2 需求分析师与项目经理一起评估需求的优先级和可行性,确保项目的关键需求能够得到优先满足。
2.2.3 需求分析师与开发团队沟通,确保需求的可实现性和技术可行性。
2.3 需求确认2.3.1 项目团队将分析后的需求文档提交给客户代表进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客户的满意度。
2.3.2 客户代表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2.3.3 项目团队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需求文档的修改和调整,直至客户满意为止。
2.4 需求变更管理2.4.1 项目经理负责管理需求变更的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2.4.2 客户代表提出需求变更请求,项目团队评估变更的影响和风险,并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协商。
2.4.3 需求变更经过评审和批准后,及时更新需求文档,并通知相关团队成员。
3. 需求管理的责任与要求3.1 项目经理的责任3.1.1 确保需求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按时交付符合客户要求的需求文档。
3.1.2 监督需求分析师的工作,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7734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b.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变更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交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需求管理流程和标准,以提高需求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踪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需求管理的规范,包括需求管理流程、需求文档的编写规范、需求变更管理规范以及需求跟踪规范。
二、需求管理流程1. 需求收集阶段:a. 确定需求收集的渠道和方法,如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
b. 设计需求收集模板,明确需求的描述、优先级、来源等信息。
c. 定期收集和整理需求,确保及时获取用户的反馈和新的需求。
2. 需求分析阶段:a. 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制定需求分析模板,明确需求的功能、非功能要求、约束条件等。
c. 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澄清需求的疑点和不明确之处。
3. 需求确认阶段:a. 将需求以文档的形式进行确认,确保需求的明确和一致。
b. 确定需求确认的参与方,并记录确认结果和意见。
c. 如有需求变更,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并重新进行需求确认。
4. 需求变更管理:a. 建立需求变更管理流程,明确需求变更的申请、评估、批准和实施流程。
b. 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包括对变更的影响、成本和优先级进行分析和评估。
c. 需求变更的批准和实施需要经过相关利益相关者的确认和签字。
5. 需求跟踪:a. 建立需求跟踪系统,记录需求的变更历史、状态和实现情况。
b. 定期进行需求跟踪和评估,确保需求的实现进度和质量。
c. 如有需求变更或延期,及时进行调整和沟通,并更新需求跟踪系统。
三、需求文档的编写规范1. 需求文档的结构:a. 引言: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和范围的描述。
b. 需求概述:对需求的总体描述和功能要求进行说明。
c. 功能需求: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处理和界面等。
d. 非功能需求:描述系统的性能、安全、可靠性、可用性等非功能要求。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2229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f.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跟踪等工作。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规范的需求管理流程,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二、需求收集1. 需求来源需求来源可以包括用户、业务分析师、市场调研等。
需求管理团队应建立清晰的需求来源渠道,并及时记录和跟踪需求来源信息。
2. 需求收集方法需求收集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
需求管理团队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需求收集方法,并确保收集到的需求充分、准确。
3. 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收集到的需求应按照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业务价值和紧急程度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需求管理团队应与项目相关方共同确定需求的分类和优先级。
三、需求分析和确认1. 需求分析需求管理团队应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需求的合理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需求管理团队可以进一步细化需求,并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沟通和确认。
需求确认是指与项目相关方就需求的内容、范围、交付时间等方面达成一致。
需求管理团队应与项目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及时记录和确认需求变更。
四、需求跟踪和控制1. 需求跟踪需求管理团队应建立需求跟踪机制,追踪需求的实现情况和变更情况。
需求跟踪可以通过需求跟踪矩阵、需求跟踪工具等方式进行,以确保需求的全程可追溯。
2. 需求变更控制需求变更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常见的情况,但需求变更必须经过合理的控制和评估。
需求管理团队应与项目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评估需求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并及时记录和确认需求变更。
五、需求文档管理1. 需求文档编写需求管理团队应编写清晰、详细的需求文档,包括需求描述、功能规格、用例等内容。
需求文档应具备易读性和易理解性,以便项目团队成员能够准确理解和实现需求。
2. 需求文档版本控制需求文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需求的变更和确认,需求文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和版本控制。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8053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f.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变更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规范的需求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准确地开发出满足用户期望的软件产品。
本文将介绍需求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相关的规范要求。
二、需求管理流程1. 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的起点,通过与用户沟通、调研和分析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的详细描述。
在需求收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准确。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如面谈、问卷调查、原型设计等,收集用户需求。
- 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需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的过程,目的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和功能。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解和梳理,将高层次的需求拆解成具体的子需求。
-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帮助项目团队合理安排开发计划。
- 与用户进行反复确认和验证,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指与用户共同确认需求的内容和范围,以确保项目团队和用户对需求的理解一致。
在需求确认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将需求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确保双方对需求的理解没有偏差。
- 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会议,就需求的细节进行讨论和澄清。
- 确定需求的变更控制机制,以便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对需求进行管控。
4. 需求变更控制需求变更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常见的情况,为了避免需求变更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影响,需要建立有效的变更控制机制。
在需求变更控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变更的影响范围和风险。
- 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在变更控制的过程中,及时更新需求文档和相关的开发文档。
三、需求管理规范要求1. 需求文档规范需求文档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清晰明了地描述用户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界面需求等。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4d77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4.png)
需求管理规范1. 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跟踪和控制。
良好的需求管理可以确保软件项目按时交付、满足用户期望,并减少后期的变更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套标准的需求管理规范,旨在帮助项目团队有效管理需求,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2. 需求收集2.1 确定需求来源:需求可以来自于用户、业务分析师、市场调研等多个渠道。
项目团队应明确需求来源,并建立相应的沟通渠道。
2.2 需求收集方法:可以通过面对面会议、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收集需求。
项目团队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需求收集方法,并确保收集到的需求准确、完整、一致。
2.3 需求分类和优先级: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优先级高、中、低等。
这有助于后续需求分析和优化。
3. 需求分析3.1 需求澄清和确认:与需求提出方进行沟通,澄清需求的具体细节,确保需求清晰明确。
在确认需求时,项目团队应与需求提出方达成一致,并记录需求确认的过程和结果。
3.2 需求分解和细化:将大型需求拆分为小的可执行任务,以便于团队成员理解和实施。
需求应具备可测量性,可以通过测试来验证需求是否满足。
3.3 需求文档编写:将需求整理成文档,包括需求描述、需求优先级、需求状态等信息。
需求文档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方便后续的需求跟踪和控制。
4. 需求跟踪和控制4.1 需求跟踪矩阵:建立需求跟踪矩阵,记录每个需求的状态、进度和负责人等信息。
需求跟踪矩阵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需求变更和延迟的问题。
4.2 变更管理:需求是有可能发生变更的,项目团队应建立变更管理机制,确保变更经过评审和批准后再进行实施。
变更管理应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批准和实施等环节,以确保变更的控制和追踪。
4.3 需求验证和验收:在开发完成后,项目团队应与需求提出方进行需求验证和验收。
通过验证和验收,确认开发结果是否满足需求,并及时修正和改进。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04e7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7.png)
需求管理规范引言:在软件开辟过程中,需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规范的需求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开辟效率。
本文将介绍需求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以及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需求采集1.1 确定需求来源:明确需求的来源,包括客户、用户、市场调研等。
1.2 制定需求采集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的复杂程度,制定合理的需求采集计划,明确采集的时间、方式和人员。
1.3 进行需求访谈和调研:与客户和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调研,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需求分析2.1 需求澄清: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澄清,明确需求的具体内容和暗地里的目标。
2.2 需求可行性评估:评估需求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等。
2.3 需求分解和优先级排序:将需求进行分解,拆分为更小的任务,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开辟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需求文档编写3.1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需求的详细描述、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
3.2 确保需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需求进行审查,确保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冲突和遗漏。
3.3 需求的可追溯性管理:为每一个需求分配惟一的标识符,并建立需求追溯矩阵,方便后续的变更管理和测试验证。
四、需求变更管理4.1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制定变更管理流程,明确变更的申请、评审和批准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4.2 变更的影响评估:对变更进行影响评估,分析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并及时进行沟通和调整。
4.3 变更的记录和追踪:对变更进行记录和追踪,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等,确保变更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五、需求验证和验收5.1 需求验证计划:制定需求验证计划,明确验证的方法和标准,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5.2 需求验证测试:根据需求验证计划进行测试,验证需求的实现情况,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项目需求管理规范
![项目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5450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2.png)
项目需求管理规范
1. 引言
2. 需求管理流程
2.1 需求收集
召开会议组织针对项目干系人的会议,让他们有机会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面对面访谈与项目干系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调研问卷设计并发送调研问卷,收集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2.2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哪些需求是关键的、必要的,并与项目干系人进一步确认。
需求规格说明将已确认的需求转化为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界面设计等内容。
验证与确认与项目干系人一起验证和确认需求规格说明,确保其准确、完整。
2.3 需求跟踪与变更控制
需求跟踪建立一个需求跟踪矩阵,记录每个需求的状态、优先级、责任人等信息,以便项目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
变更评估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包括变更的影响范围、成本和风险等。
变更控制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并制定变更控制流程,确保任何需求的变更都经过审批和记录。
2.4 需求确认与验收
需求确认定期组织会议,与项目干系人对已开发的功能进行确认,确保其符合需求规格说明。
需求变更管理如果在需求确认过程中发现需求变更,应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处理。
需求验收在项目交付前,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最终的需求验收,确保项目满足所有需求。
3. 结论。
需求管理规范 (2)
![需求管理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1e9fd883d4d8d15abe234ea5.png)
需求管理体系改进方法研究需求管理过程当软件开发完成需求开发工作之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件需求的变更。
有效的需求管理需要对变更带来的潜在影响及可能的成本费用进行评估。
变更控制委员会与关键的项目风险承担者要进行协商,以确定哪些需求可以变更。
同时,无论是在开发阶段还是在系统测试阶段,还应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
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如下:1) 确定需求变更控制过程:确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
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遵循此过程,商业化的问题跟踪工具都能支持变更控制过程。
2)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组织一个由项目风险承担者组成的小组作为变更控制委员会,由他们来确定进行哪些需求变更,此变更是否在项目范围内,估价它们,并对此评估作出决策以确定选择哪些,放弃哪些,并设置实现的优先顺序,制定目标版本。
3) 进行需求变更影响分析:应评估每项选择的需求变更,以确定它对项目计划安排和其它需求的影响。
明确与变更相关的任务并评估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工作量。
通过这些分析将有助于变更控制委员会作出更好的决策。
4) 跟踪所有受需求变更影响的工作产品:当进行某项需求变更时,参照需求跟踪能力矩阵找到相关的其它需求、设计模板、源代码和测试用例,这些相关部分可能也需要修改。
这样能减少因疏忽而不得不变更产品的机会,这种变更在变更需求的情况下是必须进行的。
5) 建立需求基准版本和需求控制版本文档:确定一个需求基准,这是一致性需求在特定时刻的快照。
之后的需求变更就遵循变更控制过程即可。
每个版本的需求规格说明都必须是独立说明,以避免将底稿和基准或新旧版本相混淆。
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合适的配置管理工具在版本控制下为需求文档定位。
6) 维护需求变更的历史记录:记录变更需求文档版本的日期以及所做的变更、原因,还包括由谁负责更新和更新的新版本号等。
7) 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每一条记录保存一项功能需求。
保存每项功能需求的重要属性,它包括状态(如已推荐的,已通过的,已实施的,或已验证的),这样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每个状态类的需求数量。
需求管理规范
![需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43e5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a.png)
需求管理规范一、引言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对于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需求管理规范,以确保需求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需求收集1. 需求来源需求来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需求调研、市场调研、业务流程分析、竞品分析等。
在需求收集过程中,需要明确需求的来源,以便后续的需求分析和确认工作。
2. 需求收集方法需求收集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
在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和需求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并确保收集到的需求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需求文档化收集到的需求应及时进行文档化,包括需求描述、优先级、相关的业务流程等信息。
需求文档应具备清晰、详细、易于理解和修改的特点,方便后续的需求分析和确认工作。
三、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用例分析、数据流图、活动图等。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分析需求的可行性和优先级,并将需求细化为具体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2.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确保需求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沟通、原型演示、评审等方式进行。
验证过程中需要确保需求与用户的期望一致,并及时对不明确或不合理的需求进行修正和调整。
3. 需求变更管理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的情况。
对于需求变更,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管理,包括评估变更的影响、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等。
变更管理应遵循一定的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四、需求确认1. 需求确认方法需求确认是确保需求理解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确认会议、需求演示、验收测试等方式进行。
确认过程中需要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与用户达成一致。
2. 需求确认文档需求确认后,需要将确认的结果进行文档化,包括需求确认的日期、确认人员、确认结果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管理体系改进方法研究需求管理过程当软件开发完成需求开发工作之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件需求的变更。
有效的需求管理需要对变更带来的潜在影响及可能的成本费用进行评估。
变更控制委员会与关键的项目风险承担者要进行协商,以确定哪些需求可以变更。
同时,无论是在开发阶段还是在系统测试阶段,还应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
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如下:1) 确定需求变更控制过程:确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
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遵循此过程,商业化的问题跟踪工具都能支持变更控制过程。
2)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组织一个由项目风险承担者组成的小组作为变更控制委员会,由他们来确定进行哪些需求变更,此变更是否在项目范围内,估价它们,并对此评估作出决策以确定选择哪些,放弃哪些,并设置实现的优先顺序,制定目标版本。
3) 进行需求变更影响分析:应评估每项选择的需求变更,以确定它对项目计划安排和其它需求的影响。
明确与变更相关的任务并评估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工作量。
通过这些分析将有助于变更控制委员会作出更好的决策。
4) 跟踪所有受需求变更影响的工作产品:当进行某项需求变更时,参照需求跟踪能力矩阵找到相关的其它需求、设计模板、源代码和测试用例,这些相关部分可能也需要修改。
这样能减少因疏忽而不得不变更产品的机会,这种变更在变更需求的情况下是必须进行的。
5) 建立需求基准版本和需求控制版本文档:确定一个需求基准,这是一致性需求在特定时刻的快照。
之后的需求变更就遵循变更控制过程即可。
每个版本的需求规格说明都必须是独立说明,以避免将底稿和基准或新旧版本相混淆。
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合适的配置管理工具在版本控制下为需求文档定位。
6) 维护需求变更的历史记录:记录变更需求文档版本的日期以及所做的变更、原因,还包括由谁负责更新和更新的新版本号等。
7) 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每一条记录保存一项功能需求。
保存每项功能需求的重要属性,它包括状态(如已推荐的,已通过的,已实施的,或已验证的),这样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每个状态类的需求数量。
8) 衡量需求稳定性:记录基准需求的数量和每周或每月的变更(添加、修改、删除)数量。
过多的需求变更“是一个报警信号”,意味着问题并未真正弄清楚,项目范围并未很好地确定下来或是政策变化较大。
9) 使用需求管理工具:商业化的需求管理工具能帮助在数据库中存储不同类型的需求,为每项需求确定属性,可跟踪其状态,并在需求与其它软件开发工作产品间建立跟踪能力联系链。
根据以上对需求管理过程的理解,制定以下软件需求管理过程规范。
软件需求管理过程规范1、前言1.1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需求管理过程。
以后的项目过程均要遵循此规范的要求,规范的改进工作将在过程的改进过程中进行。
1.2 范围本规范详尽地规范和要求了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管理过程,主要包括过程的具体活动,活动的负责人角色,以及采用的工具模板。
主要包括三个大的阶段:Discover阶段,define阶段,和需求维护阶段。
对于每个阶段具体活动的详细要求将在对应的章节中一一介绍。
1.4 有关的角色及职责角色职责描述市场人员负责discover阶段所有工作,并帮助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在define阶段初期很快地了解业务和客户开发项目经理协调discover阶段的所有活动;与设计师共同完成需求文档;维护scope matrix。
设计师与开发项目经理共同完成需求文档行业专家提供行业咨询高层团队指导discover和define阶段的工作SEPG 负责过程的培训,提供过程支持,负责过程的跟进和改进2、软件需求管理过程的概貌需求可定义为“(正在构建的)系统必须符合的条件或具备的功能”,也有人定义为“用户解决某一问题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需的软件功能”。
而需求管理是一种获取、组织并记录系统需求的系统化方案,以及一个使客户与项目团队对不断变更的系统需求达成并保持一致的过程。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顾客和将处理顾客需求的软件项目组之间建立对顾客需求的共同理解。
需求管理的目标是:∙使软件需求受控,并建立供软件工程和管理使用的基线。
∙使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与软件需求保持一致。
2.1 过程图Discover阶段Define阶段需求维护阶段2.2 注解Discover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了解客户的问题,分析并确定公司是否开展此行业的项目。
这里的客户不一定针对一个企业,有可能是一个行业。
在进行具体的调研时,目标是本行业的一个或几个典型用户。
市场人员主要对客户的问题,客户的现状,和客户的业务模式三方面进行了解,然后对照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和实际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负责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然后发起可行性分析会议,邀请公司高层,行业专家和利益相关者一起来商议公司是否开展此项目。
一旦决定做此项目,下来将寻找有意向的用户。
找到合适的用户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创建开发团队进行开发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等工作。
Define阶段目的是得到一套客户认可的详细的需求说明文档,用来指导后期的软件开发工作。
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通过与客户沟通交流,分析项目目标和成功因素,识别项目风险和假设,以及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最终整理出一套详细的需求说明文档,包括总体系统的需求信息,每个子系统的需求信息,数据字典,等。
为了指导后期的开发和跟踪需求实现的状态和范围,项目经理需要根据需求来建立本项目的Scope Matrix 。
在Scope Matrix 中随时跟踪每项功能的In 或Out ,以及现在处于开发的什么阶段。
所有需求文档完成之后,由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发起并组织阶段审核会议,并邀请客户和行业专家参加。
审核的内容包括所有需求文档和Scope Matrix 。
一旦审核通过,则开始制定下阶段的计划,准备进入概念阶段。
需求维护阶段目的是管理需求的变更。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不可避免会有大或小的更改。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需求的变更,这里规范了需求变更,需求跟踪,和需求配置管理的要求。
对每项内容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
3、Discover 阶段 3.1 过程图不可行3.2 活动3.2.1 理解客户的需求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原始需求。
并分析公司开发此项目的业务机遇,业务目标,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业务风险等问题。
职责:由公司高层负责,市场人员具体执行。
3.2.2 了解客户的现状活动:评估客户的现状,如信息化程度,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业务模式等。
职责:由公司高层负责,市场人员具体执行。
3.2.3 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活动:了解客户当前的业务模式,包括业务角色及其关系。
职责:由公司高层负责,市场人员具体执行。
3.2.4 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活动:根据前面三项内容,对本项目做评估,分析是否开展此项目职责:由公司高层负责,市场人员具体执行模板:依据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模板”整理。
根据实际内容,允许对模板进行裁剪。
3.2.5 可行性问题的决策活动:审核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决定是否开展此项目参与人:市场人员(发起者和组织者),行业专家,公司高层决策人员。
主要沟通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输出:作出结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职责:市场人员发起,组织,和主持会议,做会议记录。
负责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修订和决策记录。
说明:决定开展此项目后,方可进入define阶段。
在进入Define阶段之前,需要由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确定项目的整体计划和define阶段的详细计划。
4、Define阶段4.1 过程图4.2 活动4.2.1 准备活动:了解discover阶段的输出文档,安排交流的客户代表职责:市场人员帮助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了解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的内容,并共同联系客户代表;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理解可行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作好准备。
4.2.2 分析项目目标和成功因素活动: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定义项目目标和成功的关键因素职责: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共同完成,市场人员可协助。
4.2.3 识别项目的风险和假设活动:通过与客户的沟通,识别项目的风险和假定,并分析他们对项目的影响,给出风险的减缓方法。
职责: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共同完成,市场人员可协助。
4.2.4 获取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活动:通过与客户的沟通,获取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即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什么样的技术职责: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共同完成,市场人员可协助。
4.2.5 编写需求说明文档活动:根据前面几个步骤的沟通结果,整理项目的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不一定是一个,可以是几个文档。
但必须包括内容:总体系统的需求信息,每个子系统的需求信息,数据字典。
公司建议将总体系统的需求信息与每个子系统的需求信息分开写成文档。
在总体系统的需求中,从系统整体出发来阐述,而每个子系统的需求只针对子系统本身来阐述。
职责: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市共同完成。
模板:依据提供的“总体系统的需求说明模板”“子系统的需求说明模板”“数据字典的模板”整理。
根据实际内容,允许对模板进行裁剪。
高质量的需求说明文档的关键特点:完整:不应该遗漏要求和必需的信息。
发现缺少的信息很难,因为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知道已缺少一些信息,使用TBD(to be determined)标准标志可以突出这些缺陷,当你在构建产品的相关部分时,就可以从一个给定的需求集中解决所有的缺陷。
∙一致性:一致性需求就是不要于其他的软件需求或高级别的系统(商业)需求发生冲突。
∙可修改性:每个需求必须相对于其他需求有其单独的标示和分开的说明,便于清晰的查阅。
通过良好的组织可以使需求易于修改,如:将相关的需求分组,建立目录表,索引,以及前后参考(照)。
4.2.6 建立Scope Matrix活动:根据系统的需求建立Scope Matrix,以指导后期的开发。
Scope Matrix的所有内容必须忠实于整理出来的需求文档。
如果需求文档的内容不足以得到完整细致的Scope Matrix,可以回过头来完善需求文档;如果实在确定不下来的内容,可以在Scope Matrix 中标注出来,待以后确定。
职责:开发项目经理和设计市共同完成。
模板:依据提供的“Scope matrix的模板”整理。
根据实际内容。
如何在Scope matrix中描述功能域:∙罗列所有的详细功能点,而与流程无关。
∙有关的功能限制也可列入。
∙禁忌用冗长的描述性语言陈述。
这样不容易将功能点划开。
∙每个功能点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描述。
如果一个功能点需要两句话才能描述清楚,则将其划为两个功能点。
4.2.7 Define阶段的审核活动:以会议的形式沟通需求的内容,对需求进行Quality review.参与人:项目经理(发起者和组织者),设计师,行业专家,和客户审核内容:数据字典,总体系统的需求说明,各子系统的需求说明,Scope matrix输出:Re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