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水体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进展一、内容概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重大挑战。

抗生素在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抗生素污染现状与趋势:综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介质(如水体、土壤、大气)中抗生素的检出率、浓度及分布特征。

指出抗生素污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

抗生素的来源与去向:分析了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农业养殖、医疗废水排放等。

探讨了抗生素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生态风险。

抗生素对生物的影响:论述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基因突变等方面的影响。

指出抗生素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抗生素污染的削减与修复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在抗生素污染削减与修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国际合作与政策建议:强调了加强抗生素污染控制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抗生素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通过对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污染特征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抗生素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其生态风险,为完善抗生素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不可避免的污染问题随着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抗生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进入到了自然环境中,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抗生素的污染首先来自于制药企业的排放。

为了追求利润,一些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将抗生素添加到废水、废气中排放,造成地下水、河流等水体污染。

有学者对某大型制药厂的废水排放进行检测,发现废水中的抗生素浓度极高,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农业领域的抗生素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畜牧业中,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养殖户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通过动物的粪便排放出来,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

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sedimentation, adsorption, etc. ) and biodeeradation. C hat the advantaaes of good water discharoe effect, low price and simple operation, and hat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e of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reatment of emerging organic poiutants such as typical antibiotics by soil aquifee treatment system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rnprovement direction of SAT system for removing antibiotics. C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AT system in antibiotic treatmenh
SAT系统)是20 60年代由日本学者新见正开
发的一种浅层
理系统(8‘9)% SAT系统突破了
污水深度(三级)处理系统
,具 行费
、基 投资少、操 简单等优点,在日本、美
国、澳大
泛,并取 良好处理
效果(10)% SAT系统结构[11]下%
理解,传统机污染 去除在
SAT系统中主要包括吸附、生降
学转化%
污染

水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水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综上所述,水土壤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 重视。对抗生素吸附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 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 研究,以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抗生素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 威胁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这个背景下,对鄱阳湖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 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保护该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究将重点探讨鄱阳湖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以及典型抗生素在湿地环境 中的吸附和降解规律。
三、鄱阳湖水环境抗生素污染特 征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我们发现鄱阳湖水体中的抗生素检出含量总体较低, 检出浓度均在ng/L级。从检出频率或检出浓度看,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 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鄱阳湖水体主要抗生素检出类型。其中,土霉素无标抗生素的检出浓度处于中等或低于平均水平。
水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 及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目录
01 一、水土壤环境中的 抗生素污染现状
03 三、未来研究方向
02
二、抗生素的吸附行 为研究进展
04 参考内容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 抗生素在水土壤环境中的存在和吸附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本次演示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概述当前的研究进展。
一、水土壤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 现状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排放是导致水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废水处 理系统、农业和医疗废物的排放,抗生素进入水土壤环境,对生态系统产生严 重影响。
1、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
水体中的抗生素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制药厂和医院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抗 生素不能完全被处理系统去除,导致其在水体中残留并逐渐累积。此外,人类 和动物的排泄物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也会通过水生生物的 吸收和富集进入水体。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引言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医学领域的重要药物,对于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研究表明,水体中通常可以检测到多种类型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浓度最高。

抗生素的浓度和种类在不同地区和水体中存在差异,主要受到排放源的影响。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水环境中都存在抗生素的污染问题。

在中国的各个河流和湖泊中都可以检测到抗生素的存在,其中以农业和养殖活动为主的地区受到的污染程度较高。

同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监管的不健全,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来源主要包括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农业和养殖活动的废水以及医疗废水。

人类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有未被吸收的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和尿液的排泄进入到自然水环境中。

此外,农业和养殖活动中使用的大量抗生素也会随着废水的排放进入到自然水体中。

医疗废水中的抗生素主要来自于治疗和预防用药的废水排放。

这些源头的排放导致了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广泛分布。

三、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危害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可能造成潜在危害。

首先,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

其次,抗生素的存在还可能促进细菌的耐药性发展。

水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可能通过水中的抗生素浓度低但持续存在的压力下逐渐形成抗药性,这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将带来严重的隐患。

四、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

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呼吸抑制的研究

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呼吸抑制的研究

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呼吸抑制的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抗生素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药物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累积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水体和土壤作为抗生素药物的主要归宿,不仅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特别是它们对生物体呼吸作用的抑制效果。

本文将概述抗生素药物的环境来源、传输途径以及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

接着,将详细探讨这些药物的环境行为,包括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吸附、解吸、迁移和转化过程。

本文还将分析抗生素药物对水生和陆生生物体呼吸抑制的影响,评估其生态风险。

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本文期望能够为抗生素药物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策略和减少抗生素污染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抗生素药物的环境行为抗生素作为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兽医学领域的药物,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其使用的增加,抗生素残留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尤其是水体和土壤,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节将详细探讨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其化学性质、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有机质含量)以及生物降解能力等。

例如,一些抗生素在水体中可能因为光解、吸附或生物降解而降解,而在土壤中则可能因为吸附到土壤颗粒或被微生物分解而减少。

在水体中,抗生素的溶解度、挥发性以及光稳定性决定了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一些水溶性较强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能会随着水流扩散,增加了水体生态系统中非靶标生物的暴露风险。

在土壤中,抗生素的行为更为复杂。

土壤的吸附能力会影响抗生素的迁移和分布。

一些抗生素可能会被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吸附,从而减少了它们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

《2024年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范文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抗生素在医疗、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这些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不当排放,导致了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旨在探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二、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一)污染来源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医疗废水、农业排放、水产养殖业、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等。

这些排放源将大量未代谢的抗生素和其代谢物排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污染程度目前,全球各大水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问题。

研究显示,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虽然较低,但其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却不容忽视。

长期积累下来,这些低浓度的抗生素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三、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一)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生长、繁殖和行为的干扰。

一些抗生素可以抑制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其死亡。

此外,抗生素还可能改变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接触低剂量的抗生素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一些抗生素在人体内可能产生毒性代谢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三)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抗生素的输入会改变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导致一些敏感菌群的减少和耐药菌群的增加。

这些耐药菌群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四、研究方法及成果(一)研究方法针对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生态风险评估、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归宿,以及其对水生生物和人体的影响。

(二)研究成果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存在差异,其环境效应也各不相同。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引言:抗生素是人类历史上一大突破性发明,它为人类战胜了许多传染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它们不仅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也进入了自然水环境中,并且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研究进展。

一、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随着全球抗生素的使用和生产量增加,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研究表明,自然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主要来自人类和动物的使用和排泄,以及医疗废水和养殖业的排放。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医院和养殖场污水的排放成为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另外,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水也是导致抗生素污染的重要因素。

二、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来源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来源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养殖业和农业、抗生素生产工业废水。

废水排放是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医疗废水和家庭废水。

养殖业和农业中的抗生素使用也是抗生素污染的重要来源。

尽管抗生素在用药时主要用于防治疾病,但养殖业和农业的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大量释放。

另外,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直接导致抗生素污染。

三、抗生素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抗生素污染对自然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广泛而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生素对水生生物、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了直接的毒性影响。

其次,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土壤富集抗生素,加剧了耐药基因的传播。

此外,抗生素还会干扰水域生态系统的菌群结构,破坏了水质自净和生物降解的能力。

四、抗生素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外,抗生素污染还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首先,长期暴露于含有抗生素的自然水源可能导致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从而降低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其次,抗生素污染可能导致人类暴露于低浓度的抗生素,这些低浓度抗生素可能对人类造成慢性毒性影响,如免疫系统异常和生育问题。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状况严重且普遍存在。

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医药废水的排放:医院、药店以及制药工厂等地对废弃的抗生素进行处理时,可能会将含有抗生素的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2. 养殖和农业废水: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抗生素使用,使得抗生素通过动物粪便或化肥的使用进入到自然水环境中。

3. 居民生活废水:由于居民使用药物的增加以及一些人普遍存在药物滥用的问题,导致抗生素在居民生活废水中的浓度不断增加。

据研究统计,全球范围内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这给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多种多样。

主要形式包括:1. 抗生素的直接排放:包括医药废水、养殖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的直接排放。

这些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经过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环境中。

2. 土壤和地下水的输送:抗生素通过土壤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入到自然水环境中。

这是由于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后,部分进入土壤中并被吸附,随后通过土壤—水或土壤—地下水的过程进入水体。

三、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危害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 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水生植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并影响整个食物链。

2.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平衡受到威胁:抗生素的存在会对水体中的多样性指数和种群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某些物种数量而削减其他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能力。

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抗生素在农田的施用以及动物饲养过程中,往往会随着水体和土壤流入自然水环境中,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抗生素的存在会改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成为了当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热门课题之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技术,因其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

人工湿地能够模拟自然湿地的自净作用,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吸附、分解和转化,以及湿地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水体中的抗生素进行去除和降解。

其中,湿地植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湿地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水体中的抗生素。

同时,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的酶和物质能够促进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从而加快抗生素的降解速度。

近年来,针对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发现,人工湿地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研究表明,构建人工湿地能够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

此外,研究还发现,湿地植物的种类和密度、水体中抗生素的浓度、水体环境的pH值和温度等因素也会对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效果,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湿地植物的基因表达来增强其对抗生素的吸附和降解能力;还有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添加辅助材料和生物质来增强湿地的吸附和降解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将纳米材料引入人工湿地中,通过纳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降解作用来提高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尽管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搭建需要根据具体的水体环境和抗生素的特性进行优化;其次,人工湿地的运行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经济成本;此外,人工湿地在长期运行中其吸附和降解效果可能会衰减,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抗生素污染不仅影响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如何有效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目前的研究进展出发,探讨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与影响抗生素主要通过医药废水、养殖废水和家庭废弃药品等渠道排放到水体中,对水环境产生污染。

抗生素污染不仅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在水体中的扩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科研人员亟需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

二、目前的研究进展目前,在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面,主要有生物降解、高级氧化还原、膜分离、吸附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1.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来分解抗生素分子。

生物降解方法可以降解抗生素,但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能耗,处理成本较高,且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

2. 高级氧化还原高级氧化还原是指利用强氧化剂来氧化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包括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方法。

高级氧化还原方法对抗生素的降解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大量的氧化剂和昂贵的设备,成本较高。

3.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特定的膜来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分离出来。

膜分离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装置紧凑等优点,但是膜的寿命较短,需定期更换,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4. 吸附吸附方法是利用活性炭、陶瓷、树脂等吸附剂将水中的抗生素吸附出来。

吸附方法操作简便,设备投资较低,但是吸附剂的再生成本较高。

以上各种方法在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面都有应用,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设备成本高、运行成本大、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寻找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三、未来的展望未来,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多技术联合未来水体中抗生素处理的方法将更多地采用多技术联合的方式,即将生物降解、高级氧化还原、膜分离和吸附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好的抗生素去除效果。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中污染物的研究备受关注。

抗生素污染物作为一类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抗生素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医学发现,其广泛应用在保护人类免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问题。

抗生素不仅存在于医疗废水中,还通过农业用药、养殖业等途径进入环境。

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生素污染物对水体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水体中含有抗生素的多个种类,这些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不断积累,对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抗生素污染物还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产生抗生素耐药菌株,进而威胁人类健康。

其次,土壤中的抗生素污染物也日益引起关注。

研究显示,通过废水灌溉、施用含抗生素的肥料等途径,抗生素污染物进入土壤系统,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负面影响。

抗生素污染物还可能通过生物链转运到植物体内,最终影响人类的膳食安全。

抗生素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可能破坏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此外,抗生素污染物还会干扰环境内的自然循环过程,如碳循环和氮循环,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针对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严重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来解决。

一方面,应加强废水处理和农业用药的管理措施,减少抗生素排放和使用量。

另一方面,要开展抗生素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

此外,研发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抗生素药物和环境修复技术,有助于减少抗生素污染物的生成和迁移。

总之,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显示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对抗生素污染物的相关研究,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024年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范文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物研究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

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置导致了其在水环境中的大量残留和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1. 污染来源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主要来源于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活动和畜牧业废水等。

其中,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抗生素进入水环境的主要途径。

此外,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兽用抗生素也会导致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升高,进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 污染程度当前,国内外多地水环境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问题。

研究表明,许多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中均能检测到抗生素的存在。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水体中抗生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三、抗生素污染的环境效应1. 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抗生素的残留对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降低生物多样性。

此外,抗生素还可能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2. 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抗生素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作用,可能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

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中,可能导致水生生物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3. 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可能通过饮用水、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长期摄入低剂量抗生素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某些抗生素可能具有致畸、致癌等副作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研究进展1. 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检测抗生素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质谱技术等,为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抗生素环境行为研究针对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等行为,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种类、分布途径和环境行为,探讨了抗生素污染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抗生素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处理技术。

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抗生素污染物,检测方法,处理技术1. 引言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加剧。

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不仅对水质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和影响抗生素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和动物的使用和排泄、医疗废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等。

抗生素污染物在水体中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常常造成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失衡、环境中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3. 抗生素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抗生素污染物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为抗生素污染物的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4.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技术目前,治理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等;化学处理技术包括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物,但存在着技术成本高、运行维护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5.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治理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抗生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低浓度污染物的处理难度。

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分析和生态毒性研究

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分析和生态毒性研究

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分析和生态毒性研究引言: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畜牧业,水环境中抗生素类药物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抗生素类药物在水环境中的存在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生态毒性影响,因此对其检测分析和生态毒性研究至关重要。

一、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光谱分析和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水环境中微量的抗生素类药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抗生素类药物与色谱柱分离后,利用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则适用于易挥发的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其原理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类似。

光谱分析也被广泛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

该方法利用抗生素类药物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生物传感器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体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特异性识别和响应,来完成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任务。

二、抗生素类药物的生态毒性研究抗生素类药物的存在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生态毒性影响。

抗生素类药物的生态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非靶标物种的毒性作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可能对非靶标物种产生毒性作用。

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对藻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存活和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对微生物的选择压力:水环境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存在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和演化。

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微生物会逐渐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这可能导致抗生素在治疗领域的失效,并且增加新的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

3. 生态链传播:抗生素类药物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可能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播到高级生物体内。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抗生素是指一类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养殖业和农业等领域。

因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抗生素在水体中的污染问题,给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针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的研究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进行综述。

当前,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超滤、电化学降解等。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

超滤是一种通过微孔滤膜分离物质的方法,对于大分子量的抗生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电化学降解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解产生的氧化剂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酸碱中和等。

氧化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处理方法,可以将抗生素氧化成无毒或难降解的物质。

还原方法则是将氧化物还原成原来的抗生素。

酸碱中和方法是通过调节水体的pH值来改变抗生素的溶解度,从而达到去除抗生素的目的。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等。

生物吸附是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吸附剂去除抗生素。

生物降解是通过微生物降解酶将抗生素降解成无毒物质。

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将抗生素转化成有用的物质。

目前,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活性炭吸附、超滤和电化学降解等物理方法,成功地去除了水体中的抗生素。

化学方法方面,氧化方法取得了一些突破,如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将抗生素降解成无毒物质。

在生物方法方面,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技术在去除抗生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缺乏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

目前研究还缺乏对抗生素处理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降解产物的研究,这些产物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影响。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的处理方法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随着全球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不仅会对水生物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成为了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大类。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氧化、还原、光解等技术,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等技术。

本文将着重介绍目前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物理化学方法1.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目前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使用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铝等吸附剂来将水体中的抗生素物质吸附到表面上,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运行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体处理中。

2. 氧化技术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多种方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水体中的抗生素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存在成本较高、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3. 光解技术光解技术是指利用紫外光、可见光等方式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抗生素在内。

这种方法具有对水质的保护作用、操作简便等特点,但是需要较高的光照条件和设备投入。

二、生物方法1.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抗生素在内。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改良微生物种类,利用其代谢活性来进行水质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但是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操作条件。

2. 植物吸收技术植物吸收技术是指将具有吸附和富集能力的植物引入到水体中,利用植物对抗生素的吸收作用来进行水质净化。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需要大面积的植物栽培和管理。

以上介绍了目前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处理方法难以高效地去除水体中微量的抗生素物质,尤其是复合污染情况下的处理效果不佳。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并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然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进行了广泛研究。

结果表明,抗生素在各类水体中普遍存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抗生素主要来源于人类医疗、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业活动等。

由于抗生素的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其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三、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来源1. 医疗废水: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在使用抗生素后,未经妥善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2. 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为抗生素的主要使用者,动物用药后,部分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进入水体。

3. 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导致抗生素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4. 生活污水:人类生活中使用的部分抗生素会通过生活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四、抗生素对自然水环境的危害1. 生态毒性:抗生素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生态毒性,可能导致生物体内菌群失衡,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 抗性基因的传播: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促进了抗性基因的产生和传播,这些抗性基因可能在不同种属的生物之间传播,形成抗性菌群,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影响食物链:抗生素污染的水体可能影响水生生物的食品安全,进而影响人类的食物链。

五、研究进展针对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在自然水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2. 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机制;3. 抗性基因的产生、传播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技术、物理化学法、膜分离技术等,以降低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浓度。

《2024年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了水体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及来源1. 现状: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研究表明,各类水体(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

2. 来源: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包括医药制造、养殖业、医院和家庭等。

其中,养殖业和家庭使用是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抗生素可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生物多样性。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水体中的抗生素可能通过饮水、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四、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混凝沉淀法等。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抗生素,如活性炭、生物炭等。

膜分离法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抗生素进行分离,如纳滤、反渗透等。

这些方法对去除水中的抗生素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 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法、光催化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抗生素分解为低毒或无毒物质。

光催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抗生素。

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可能产生新的污染物,需进一步研究。

3. 生物法:包括生物降解法、生物吸附法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等。

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将抗生素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吸附法利用某些生物体(如藻类、细菌等)吸附水中的抗生素。

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电能,同时实现有机物降解和能源回收。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体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水体中抗生素的浓度逐渐增加,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强,还可能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净化需求。

有必要对现有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同时也要关注新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寻求更加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字数:217】1.2 研究意义水体中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排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还会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研究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降解抗生素分子的浓度,减少残留在水体中的抗生素对水生物的毒性。

这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抗生素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对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会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增加了人类感染疾病后治疗的难度。

研究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研究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可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20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水体中抗生素污染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总结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第34卷第1期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34ɴ12013SUN YAT-S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MEDICINE)2013土壤与水体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王晓阁(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内容提要】抗生素大量使用于人类医疗和畜禽养殖,其大部分以原形或是代谢物随粪尿排出,人类和畜禽使用的抗生素最终会进入环境,成为新型污染物和前沿研究课题。

含抗生素的畜禽废物作为有机肥或含抗生素的污水进行灌溉,可能造成土壤特别是农作物的抗生素污染,并产生与动物性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以及植物性食品农药残留超标一样的人体健康风险。

水环境中药物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残留问题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抗生素对水环境中污染和它们潜在的生态危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主要对土壤中以及水体环境中典型抗生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抗生素;残留;生态危害;研究发展1前言1.1典型抗生素简介人们很早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抗生。

1929年Fleming发现了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随后由Florey和Chain把青霉素用于临床医药。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例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称为抗菌素。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陆续发现并用于临床。

鉴于“抗菌素”早已越出了抗菌范围。

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或者人工化学合成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化学物质叫做抗生素(antibioties)[1-2]。

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人工合成产品或者完全由人工合成的产品。

目前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包括:(l)四环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广谱抗生素,由链霉菌发酵产生。

对畜禽呼*收稿日期:2013-03-25作者简介:王晓阁,女,1989年,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E-mail:wangxiaoge.friend@。

土壤与水体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吸系统疾病和家畜的细菌性腹泻非常有效,连续低浓度投药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还能促进产蛋和增加泌乳量。

其属人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

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

(2)哇诺酮类:又称毗酮酸类或毗咤酮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

广谱抗生素,细菌对本类药物发生耐药突变的机率低,无交叉耐药性。

与头抱菌素类药物相比,抗菌作用相似,但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

常用品种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等。

(3)大环内酷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

此类抗生素主要从肠道中吸收,能产生交叉耐药性,代表物有泰乐菌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4)磺胺类:抑制细菌叶酸代谢,干扰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广谱抗生素,抗球虫。

代表物有磺胺啼咤、磺胺二甲基啼咤、磺胺间甲氧咯咙等。

(5)β—内酞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抗革兰氏阳性菌。

这类药物品种最多,治疗病种最广,是疗效最好的抗感染药。

主要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最早的β—内酞胺类,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

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节西林钠、阿莫西林、呱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

②头抱菌素,这类药物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广泛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

常用品种有头抱氨节、头抱轻氨节、头抱哇琳钠、头抱拉定、头抱曲松钠等。

(6)氨基糖营类和氨基环多醇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革兰氏阴性菌。

这类药物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

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7)其他常用抗生素:用于抗细菌的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用于抗真菌的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用于抗肿瘤的丝裂霉素、阿霉素;用于免疫抑制作用的环饱素等[1]。

1.2抗生素的使用现状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造成一些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提高,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困难。

另外,对家禽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在家禽的喂养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家禽快速生长。

在食物工业中,抗生素还可以用作防腐剂。

(1)人用抗生素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药物处方中抗生素占70%,与西方国家30%比例相比,反映了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

德国1994年的医用抗生素总用量约为1831吨,其中青霉素约624吨;1995年月一麦医用抗生素总量为3717吨。

此外,大量家用抗生素由于过期而被随意丢弃,可能造成污染。

据估计,在德国,每年有大约20% 40%的抗生素被丢弃[3]。

近10年,人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Β—内酞胺类、哇诺酮类、大环内醋类、林可酞胺类抗菌药用量显著增加,而青霉素类药品用量大幅减少。

喳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一该类药物通常与其他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而无交叉耐药性。

近几年来,哇诺酮类用量己接近青霉素类,超17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二○一三年第一期过大环内酷类。

(2)兽用抗生素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各种抗生素及其所显示的快速高效的治疗效果,诱使人们不但将其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而且很快添加到动物饲料或饮用水中用于非治疗性的防病和促生长目的,称为药物性饲料添加剂(MFAs)(简称“药物添加剂”)。

在兽用抗生素中,土霉素和四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

药物添加剂无论在试验或生产条件下均呈现显著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为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产品品质(如提高瘦肉率)等,生产性能提高10%以上。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畜牧业以及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四环素类、大环内酷类、青霉素类、氨基糖类和磺胺/甲氧节氨嚓咤类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等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中。

据统计,美国2000年抗生素的用量约为16200吨,约70%用于畜牧水产养殖业;澳大利亚每年抗生素36%用于人类,8%用于兽药,56%混入饲料当中;我国每年约生产700吨哇诺酮类抗生素,一半以上用于养殖业。

现代水产养殖业中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被用于防治鱼类疾病和加快鱼类生长。

投放到水中未被食用及食用后又随排泄物进入水体中的抗生素会在底泥中形成蓄积性污染[4]。

可见,在农村畜禽及鱼类等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则更严重。

1.3抗生素的环境归宿人和动物服食的抗生素在发挥药效后,同多数药物一样,不能被机体完全代谢。

而兽药使用后通常也只是少部分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残留在动物体内,形成动物性食品(肉、奶、蛋及其制品)兽药残留,大部分(80%左右)残留在粪尿等畜禽废物中,用作有机肥进入土壤后渗入地下水形成污染。

这些抗生素大多以原形和活性代谢产物随粪便排入环境中,作为环境外源性化学物对环境生物及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不利的影响。

27土壤与水体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抗生素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动物粪便、未使用药品或过期药品的丢弃、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泄漏等都会使抗生素进入环境。

其中,畜用抗生素大部分通过粪尿等排出体外,含有大量抗生素的动物粪便,可能作为肥料直接用于农田,粪尿中未降解的药物原形或生物活性代谢物就会通过它们在土壤体系中的移动性进入地下水。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作为肥料或是污水进行灌溉用于土壤,利于有机物和养分的重复利用,但是人用抗生素随粪尿被排入下水道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不能完全去除抗生素,并且一些抗生素化合物可能被污泥吸附,抗生素污染的污泥直接施加反而会引起反效果。

水产养殖业中,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被直接投加到水中,其70%左右的药物不是被鱼类食用,而是进入环境。

1.4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传统的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厂没有针对抗生素的专门处理工艺,现有的处理工艺也并不能完全去除抗生素,并且目前现有的消毒技术对抗生素的影响还缺乏研究,抗生素及其衍生物可能通过饮用水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抗生素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大量使用,使得在肉、蛋、奶和水产品等食品中残留着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甚为严重,而且影响深远。

其主要表现在:(l)毒性损伤。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相对很少,但药物残留可通过食物链长期富集。

当人体长期摄入残留某种药物的食品后.可导致该药物在体内蓄积,最终引发毒性损伤。

氯霉素可引起再生性、障碍性和溶血性贫血;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易使人产生过敏和变态反应;哇乙醇是基因诱变剂;吠喃哇酮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和急性肝坏死等;四环素类可抑制幼儿牙发育和骨骼生长;链霉素等氨基糖普类抗生素损伤听神经和肾功能。

(2)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磺胺类、四环素类、哇诺酮类和某些氨基糖普类抗生素是很易引起变态反应的品种。

当这些抗菌药物残留于水产动物性产品中进入人体后,就使得敏感个体致敏,产生抗体。

当这些被致敏的个体再次接触这些抗生素时,则会引发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有搔痒的尊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表现为血压剧度下降、迅速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3)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近来的研究认为长期使用硝基吠喃类药物(如吠喃哇酮、吠喃西林)除了会对肝、肾造成损伤外,同时具有致癌作用和致畸、致突变效应[5]。

2土壤中典型抗生素的研究概况2.1土壤中抗生素的研究近年来,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被逐渐重视。

90年代后期,愈演愈烈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己经达到严重的程度,使这一问题得到关注。

抗生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远期和累积性的,与许多有害的外源性物质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相似性。

虽然部分研究表明抗生素类药物在环境中的浓37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二○一三年第一期度为痕量,与其显著作用浓度相差甚远,但对POPS的研究提示我们,简单外推化合物在高浓度下的急性毒理特征,并不能说明其在低浓度下的生物效应,化学品的低剂量、长周期暴露也可以在个体或生态层次中起负面效应。

国际权威刊物《科学》就报道了引起人们震惊的发现:自来水中一些农药的含量虽然均未超标,但多种农药在协同作用下引起了小青蛙性别的改变[6]。

某些植物(包括农作物)能够大量吸收累积抗生素,通过实验研究从黄瓜中检测出左咪哇和甲氧节氨嗯咤,在胡萝卜中检测出二嗦农、恩诺沙星和甲氧节氨日密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