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老板经营的十大死穴
民营企业经营的10大死穴
![民营企业经营的10大死穴](https://img.taocdn.com/s3/m/592ed2047cd184254b353546.png)
年 度 的考 核 办 法 的 明 确 ,晋 升 机 制 的 完 善 , 对 员 工 工 龄 工 资 的 设 定 , 用 “ 步 快 跑 ” 的 方 式 ,每 小 年 在 薪 资 上 都 有 所 体 现 , 可 能 是 切 实可 行 的解 决办 法。 第 五 大 经 营 死 穴 : 用 空 降 不
楚。 目前 ,中国的企业 老板能 与
职 业经理 人 “ 白头 偕 老 ” 的 估 计 凤 毛 麟 角 。 一 是 中 国 现 在 的 社 得住啊7这 也是个很 现
实 的 问题 。 所 以 ,绝 大 多 数 的 民 营 企业 不是 夫 妻 店 、就 是亲 戚 店 , 与 老 板 有血 缘 关 系 的 亲 戚 或 多 或 少 都 在 企 业 里 边 存 在 。 要 注 意 的 是 , 国 外 的 家 族 企 业 和 没 有 血 缘 关 系的现 代企 业 制度 并 不 矛盾 , 相 反 , 很 多 国外 的 家 族 企 业 建 立 起 了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和 职 业 经理 人
民营企业老板 需要谨记的是 : 适合 自己的才是最好 的 ,不要让 自己的脑 袋成为别人 的跑马场
◎韩锋
绝 大 部 分 的 民营 企 业 的老 板
过河” ,大 多 信 奉 “ 管 自猫 黑 猫 不
文 化 。 老板 们 也 冥 思 苦 想 地 整 出
都 是 白手 起 家草 根 出身 的老 板。
理 中最容 易犯错误 、走 弯路 的群 体 之一。他们 容 易犯 错误、走弯 路的原 因一 是 自身 的局 限 ,比如 性格 、视野、眼光、格局 、知识、
验 ,总结 出中国 民营企业老板们 的 “O大经 营死 穴 ” 1 ,给 中国 民 营企 业 老板们 一 个警 醒和 提 示 , 望能对企 业老板在 实际经营管理
民企十大内伤
![民企十大内伤](https://img.taocdn.com/s3/m/3a53b32afad6195f312ba6d9.png)
民企十大内伤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从改革中破茧而出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不断接受着市场风雨的考验和洗刷,其艰难的创业之旅有着太多的无奈。
面对着一次次的危局,三株的吴炳新向众人公布了自己的“十五大检讨”,飞龙的姜伟开始了痛苦的反思,大将风度的段永基掉下过辛酸的眼泪……我们不能过分地苛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具备西方国家企业家的那份成熟和操守,但我们希望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漫漫长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深刻地自省,进而抖落掉身上的尘埃。
一、目光短视古今中外,任何成功企业的核心问题都离不开制定企业的使命并就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相应的长远规划。
美国的微软、通用电气公司,日本的索尼、松下以及德国的奔驰和大众等世界知名企业无不将自己放在一个宏伟的远景之中。
甚至美国的中小公司的创始人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和战略规划。
可以说,没有明确的公司使命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就没有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今天。
目标对于一个企业相当重要。
它是企业寻求创新和成长的冲动,保持永不满足的精神。
然而,令人遗憾地是,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头脑中,企业目标却被大打折扣。
好多人把赚多少钱定为目标,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金融,赌博心理很重,目光再稍微远点的就是将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目标。
其实这些都不是企业的正确目标,正确的目标应该是根据产业和自身的优势,确定你在哪一个产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如果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的话,往往导致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因为如果以资产为目标,那么大量的收购企业就可以完成,但这并不等于是一个好的、成功的企业。
目标是一个远景,比如用友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财务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办公室都用我的软件等等。
所以,企业一定要以产业的特征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而不能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
二、独断专行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
私营企业的十种死法简化版
![私营企业的十种死法简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0412d25022aaea998f0fc7.png)
私营企业的十种死法死法之一:“病死”——内部机制不健全、机制老化,高层分裂。
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
死法之二:“拖死”——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死法之三:“找死”——对项目的决策犯常识性错误。
对项目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这叫做“找死”。
死法之四:“压死”——盲目地扩张,贪多求大,不注重基础建设,内部管理混乱。
虽自知效益低下,却敢去大笔贷款。
最后,企业就被自己找来的巨额负债活活压死。
死法之五:“憋死”——现金流失控,内部财务难以为继。
现金流状况的好坏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另一口气,虽然你还有资产,还有库存,一旦现金流中断,到头来你还得宣布破产。
死法之六:“猝死”——企业过分依赖个人能力,可供使用的资源又高度集中,一旦个人的判断力出现偏差,或是个人出了意外,必然使企业遭受重创,结果导致企业突然死亡。
死法之七:“冤死”——受到政府调整,国家政策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调整以及政企关系过于密切,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的死亡。
死法之八:“挤死”——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有封堵,后有追兵,企业不堪挤压,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结果被“挤死”了。
死法之九:“老死”——-企业由于当家人的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即安,缺乏远大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它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已经开始衰老了。
死法之十:“捅死”——企业管理不规范,处处违法,毛病诸多,授人以柄。
如果东窗事发,最终将导致死亡。
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doc
![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acc6b822581b6bd97f19ea5d.png)
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史玉柱)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个民营企业,至少有十三种方法。
”史玉柱说,“这里面还不包括出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比如经营不善等。
”不正当竞争是第一种死法。
“竞争对手如想整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很容易整死一个企业。
诬告、打官司等破坏你的声誉,方法很多。
”史玉柱现身说法道,“去年秋天,全国有一半省会城市的人大、政协突然每天都能接到有关脑白金产品的投诉,这导致销售受阻。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些竞争对手在每个城市都雇了几个人,这几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写针对脑白金的投诉信。
事情被发现后,投诉信随即就消失了。
”第二种死法是碰到恶意的“消费者”。
史玉柱说他们曾碰到湖北有个人,身体某个地方骨质增生就怨厂家。
第三种死法是媒体的围剿。
也许是对媒体至今还心有余悸的原因,史玉柱没有讲媒体在巨人当初倒下去时充当什么角色,而是举了银行的例子:“比如说媒体一旦围剿银行,银行运转再健康,它说你已经资不抵债了,储户只要去提钱,银行肯定完蛋。
”第四种死法是对产品的不客观报道。
史玉柱认为,在药品和保健品领域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100%有效,如果70%至80%有效就比较好了,如果90%有效,产品就称得上优秀,“如果媒体只报道10%无效的,产品马上完蛋。
”这是因为,“在中国,说产品不好的时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史玉柱把第五种死法归为主管部门把企业搞死。
“产品做大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不合格率,并被投诉到主管部门,就有可能被将整个产品的批文吊销了。
”还有各地主管部门的处罚,“比如说工商局,每年是有罚款任务的,到年底任务完不成,就只能找做得好的企业完成任务,因为这些企业有现金。
”据史玉柱讲,去年在某市,他们曾被一个工商所毫无理由地罚了50万元,不缴这50万就不让在当地卖产品。
所以只好缴罚款,谁知刚过一个月,另外一个工商所也说任务没有完成,要求向他们缴50万。
“我们只有忍气吞声,做企业的,尤其是做民营企业的,要想活的话只能低着头。
冯仑-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
![冯仑-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b91b5c26453610661ed9f447.png)
8
三、公司战略(董事长)缺位(治理结构的缺失) 只有独裁者(董事长兼总经理)
-
谢 谢!
3、明星死亡定律 泡明星者必死(对个人生活的管理)
4、对自己(个人)财富的管理 对子女的管理 活着时的管理(把钱分成三堆:公 众业务,私人业务,公益事业) 死后的管理(遗嘱与信托)
-
对家人的管理
对社会关系的管理 对业余时间的管理 -
15
九、忽视组织变革(只知长肉不知缝衣)
1、故事 3、组织变革的方向 - 基地组织(SOHO等) - 特种部队 2、民营企业组组变革的过程 - 江湖时期(1978-1993) - 公司时代(1993-2001) - 创富时代(2001至今)
16
十、英雄的黄昏
1、故事 储时健 牟其中 刀砍与窒息(金菩萨与泥菩萨) 2、伟大的角色管理 从好人到能人、到英雄、到伟大角色嬗变 与过程管理 三重角色(行业领袖、公司股东代表和公 众道德楷模、舆论领袖)的扮演与冲突
3、完全转身与退场 合理转身退场的规则与实施(柳传志,辜 振甫) 刀砍与窒息(金菩萨与泥菩萨) 辉煌的陷阱、成功是成功的最大敌人 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如何永垂不朽) 17
2不办事打井与挖坑五迷信关系普通人关系的成本用熟人的成本最高生人原理1熟人的成本公司的生人原则骑车闯红灯的故事是非恩怨是非恩怨感情成本感情成本2领导关系的人链代际关系家族关系家族关系113政商关系虞洽卿的故事荣毅仁的故事辜振甫的故事利益纽带关系如证监会王益等六忽视钱以外的东西如价值观1故事2价值观的作用令不确定的事确定令不确定的事确定3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体制环境政府的行为方式寻租与投机空间越来越小制度暴租与投机空间越来越小制度暴12让算不清的帐算清使忙碌变得不忙利减少法律环境纠错成本越来越高道德环境多样化而不可确定道德风险加大七分钱的游戏1故事柳传志的故事不要等苹果熟了才想起制订分苹果的规则13李东升股改的故事2人与钱还是制度与钱让制度分钱把分钱制度化不要人对人分钱像江湖大哥似的人心难测果子熟之前就把分果子规则搞好千万别等果子熟了才临时制定分果子的规则3三种钱三个钱包在公司不确定性和外部体制不确定性较大时用现金方式较有效七分钱的游戏如江湖战争要用长期激励必须有明确的战略愿景和业绩考核体系分钱及后果的不确定性怎么分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满意合理的相对性八不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性1故事为面子而死3明星死亡定律2伟大就是管理自己王石的故事承认失败是男人对自己的勇敢是管理自己的标志管理自己的标志15泡明星者必死对个人生活的管理对子女的管理对家人的管理对社会关系的管理对业余时间的管理4对自己个人财富的管理活着时的管理把钱分成三堆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_1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_1](https://img.taocdn.com/s3/m/7d4bf0f2fad6195f302ba6a9.png)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2010/5/7/8:31总裁培训网柴少青一、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决策者谁在支配民营企业家的思考?通常,、分析师、标杆的报道、分析和行动非常容易影响到民营企业家,进而演变为民营企业的举措。
老板们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可以参考前三者,但不要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决策者,要保持自己的思想,要有的。
这就像爬山,如果爬山的时候不看别人,只管考虑自己的步幅、心跳和呼吸是否能配合好,这样的话总能走到别人的前面。
而如果采用暴走式,暴走一段停下来,看看别人,又继续暴走,这样不仅打断了节奏,也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点评:老板的决策是先后集中的过程,在决策之前要广泛听取**方面,但是具体的决策还是要你自己拍板。
因为,谁决策,谁负责!二、片面讲求忠诚,建立人身依附在民营企业家眼中有一个普遍的误区,用人喜欢用忠诚人,他们会用自己的亲人、熟人、故旧,但事实上“最可靠的是最危险的"。
这种误区的是因为转型环境处于动荡,缺乏对外部制度的安全感,人就想要获得由情感、血缘、人生依附在内部的稳定。
事实上,忠诚是不存在的,也不帮企业家赚钱的。
民营企业家用所谓的忠诚人,必将小范围的特殊利益团体,抑制组织、组织规范的制度,这是最危险的事情.所以千万要相信对制度的忠诚、对价值观的认同,而放弃对个人的忠诚。
点评:老板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应该选择忠诚企业价值观、忠诚企业的人,而不是选择忠诚老板的人.前者是“大忠”,后则是“愚忠”。
正像通用在选择领导者,最看重的是否忠诚企业的价值观。
三、战略缺位,只有者民营企业当中不大重视组织、制度、价值观,而相信老板个人的能力超常发挥.要记住领袖不创造财富,只有制度才创造财富。
民营企业家要相信在建立一种好的治理结构和制度,能够帮助企业的,而不是将自己置于领袖的地位,让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如果将一个当作一个人,那董事长要管的是脖子以上的事情,他要会看方向、看未来、把握价值观、架构组织、管理人才。
中国民营企业的大死亡地带民营企业的问题民营企业的死.doc
![中国民营企业的大死亡地带民营企业的问题民营企业的死.doc](https://img.taocdn.com/s3/m/f577369a08a1284ac85043fb.png)
中国民营企业的十大死亡地带-民营企业的问题,民营企业的死亡,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十大死亡地带价值中国邱旭瑜中国民营企业的高死亡率,与此传统文化中孕生出来各种怪现象有着密不可分渊源和联系。
2、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以至于后来突然病死在巡游途中,发生二世夺位的“沙丘之变”;3、独断专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程,中程不得休息”;4、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痴迷神仙方士但求长生不老之药,并因此引发焚书坑儒。
5、迷信暴力,视民为草芥,发谪戍——使百年基业付之东流。
这就是历史中真实的秦始皇,他命好,百年基业梦想在他手上实现;他的命也不好,自己的命在无所不用其极中早早就送给了自己的江山。
秦始皇虽然已经死了二千多年,但是秦始皇开创的称王称霸之遗风却一直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商而优则王、商而优则霸,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并也使一个又一个企业在重蹈着秦始皇的覆灭之辙。
对内独断专行、飞扬跋扈,对外无视天理国法,公然与社会、政府为敌,最后在众叛亲离、人鬼共愤中天地不容。
“商而优则王、商而优则霸”从传统的文化中演绎出来的怪胎,几十年来这个怪胎不知道断送了多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高死亡地带之一,也是最值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反思的问题。
死亡地带之二:穷凶极恶的孙悟空情结孙悟空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西游记》之所以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与孙悟空的这个人物有很大的关系。
也反映人们在传统文化和宗法体制下思想、行为和意志被高度的禁锢中对自由和反抗精神的向往。
孙悟空石破惊天,水帘洞称王、龙宫借宝、阎罗殿改生死以及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家喻户晓;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封得弼马温,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也是普通百姓津津乐道之事。
但是,后来孙悟空因二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于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救下孙悟空。
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取得真经。
民营企业中存在的13个致命问题
![民营企业中存在的13个致命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95f5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4.png)
民营企业中存在的13个致命问题民营企业中存在的13个致命问题引导语:一个企业想要有个很好的发展,企业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与生死。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民营企业中存在的13个致命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的老板心里肯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企业管理得那么好,员工也很团结,公司的业绩也好,自己的企业却发展不起来,问题那么多呢?企业管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总结的13种因素是企业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企业老板,不可不察,并要做到有效避免。
1.战略不清晰没有清晰而专注的`战略,今年换一个方向,明年换一种战略。
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随便更改的玩意儿,不清楚自己的战略将会为企业带来沉重的代价。
没有战略的企业竞争力是很薄弱的。
2.目标不确定有了明确的目标,做事情才会有方向,所以在谈执行力的时候,先明确我们的企业要做什么,正确定位目标后,目标可以放大,具体可将目标设定为“基本目标”“挑战目标”和“极限目标”。
有了方向和具体数量指标后,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
对于执行来讲,目标既是牵引力,也是驱动力。
3.结构不合理机构臃肿,结构混乱,职责不清,“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导致组织结构不合理,分工不合作,互相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低下。
4.渠道不畅通渠道不畅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
这是由于,当高层制定的政策中涉及不利于中层的利益时,中层管理者出于本位主义而使信息传递不全或走样,结果执行在中层就遭遇障碍打了折扣。
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结果不畅通的渠道影响了执行力。
5.指令不明确高层没有清晰地将战略和目标传递给中下层,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执行中必然打了折扣。
企业的员工和领导的执行力也要强,不然下层不明白上层的目标,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到指令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做事。
企业经营的八大“死穴”
![企业经营的八大“死穴”](https://img.taocdn.com/s3/m/3cb879c7a98271fe900ef967.png)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9 月13日 星期日1 1时25 分12秒1 1:25:12 13 Sept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1时25 分12秒 上午11 时25分 11:25:1 220.9.1 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9/13/2
企业经营的 八大“死穴”
死穴一:政策和法律——让你生 的灿烂,也会让你死的悲壮(企 业生态论)
动了“高压线”监狱里边 见
总裁办公室离“深狱大牢”只 有 一步之遥!
死穴二:投资不慎导致企业死亡
不投资等死 乱投资找死 投资分散早死
投资的死穴就在你的 “脑门上”
投资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 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投资不 慎,就会走向“死穴”。
——乔式语录
速胜论就是速死论
不是500强,而是500年
小结:走错门/拍错门/走错路/输 错血/选错对象/盖错房子/装错东 西/都是企业经营的死穴。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9. 1320.9. 13Sunday, September 13,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1:2 5:1211: 25:1211 :259/1 3/2020 11:25:12 AM
死穴七:只有英雄没有团队 (英雄论)
英雄模式,就是轮胎模式
没有体系和制度的支撑, 只有英雄个人魅力,这个 组织是短命的。
英雄命短,组织长存!
——乔式语录
自组织理论与皮肤理论
死穴八:快鱼吃慢鱼 (企业速成论)
没有功夫就没有名牌。而功夫是 经过长期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和 挫折,最后凝结出来的智慧。
中国民营企业管理不善的10种死法
![中国民营企业管理不善的10种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2b3629ed630b1c59eeb5c1.png)
竞争中,往往是前有封堵,后有追兵,企 业不堪挤压,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 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由于力量对比的 悬殊,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挤压迫 使你不得不退出某个行业,结果被“挤死” 了。
之九:“老死”
有不少企业由于当家人是草根出身,不善于学习,
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即安,缺乏远大目标和 长远的眼光,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 结构、人才结构,这种企业的寿命肯定不长。但它 有一个特点,它是慢慢地消亡。它的年龄虽然不大, 但已经开始衰老了。发生老死现象最多的就是过去 第一批和第二批下海的人,他们也挣了钱,但大都 历史很短;他们可能尽了力,但决不会想到要做世界 500强。由于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寿命就这么短 促。
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
各种原因,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 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 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 产流失严重。例如,有一家集团公司,子公司老总一多半 是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很厉害,一上手就把投资金套牢, 钱他们挣着花着,客户资源也紧紧地攥在他们手中。他需 要多少你都得投入,他掌握资源,你不能轻易换他,否则 你的损失会更大。本来投资到位后,我就问你要回报,你 经理人做不下去了,我就得咬着牙斩仓,割肉。但是投资 人一般做不到,民营企业多半是讲感情的,他很难做到这 一点。他又要照顾自己的社会影响,又要照顾什么兄弟感 情,结果人家觉得是你非要他做,你老板只要还愿意给钱, 他当然去玩了。最后是老板也被“拖死”。
个指标。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利润更重 要。在国外,尤其是资本市场,对现金流是 格外重视的。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 往往忽视这一点,故而导致因为现金流中断, 而使企业在对外经营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内 部财务却难以为继。现金流状况的好坏是企 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另一口气,虽然你还有资 产,还有库存,一旦现金流中断,到头来你 还得宣布破产。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完整篇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完整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9c23abb307e87100f696a9.png)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2010/5/7/8:31总裁培训网柴少青一粒老鼠,坏了一锅汤。
五、迷信关系民营企业家不能太迷信关系,很多时候企业家忙于和这个人吃饭、和那个人喝茶。
也就是说企业家拉那么多关系都是公共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至于这些公共关系是否有用很多企业家没有考虑到,而是出于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
比如一个人开车闯了红灯,那被罚钱就没事了;但如果这个人认识,通过关系免去了罚款,事后请这个朋友吃个饭也没事了。
但其实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前者会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闯红灯,后者则得不到任何教训,说不定以后开车会犯更大的错。
这就说明迷信关系不仅花了钱,还会造成组织内部涣散、成本增加。
点评:关系是双刃剑,用的好则有益,有的不好则伤身。
过度的迷恋则害命!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六、忽视钱以外的西民营企业家很容易忽视钱以外的西,比如价值观。
企业要有正确的道德评价,企业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企业家要把不确定的事情确定下来,君子立恒志;企业家要把算不清的账算清,这个账不是财物上的账,而是价值观上的账;企业家要使忙碌的自己解脱出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仅做自己改做的事情。
此外,企业家还要注意环境、法律环境和道德环境。
点评:无形的力量永远大于有形的.企业老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老板没有良知,必被抛弃。
七、分钱的游戏人的一生都要和钱发生关系,但是和钱有关的事情其实只有三件:挣钱、管钱、分钱。
民营企业家很容易因为分钱而吵架,这其中最麻烦的问题不是怎么分谁多谁少,而是按规则分还是不按规则分。
民营企业一般按照本能分,如按兄弟、父子这样来分,靠这样来分钱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传统的分钱方法,也是不规范的。
在栽树的时候就把分苹果的方法规定好了就比较妥当,这样就不会在苹果熟了之后发生混乱。
企业要建立长期的激励,就必须有明确的战略、愿景和业绩考核体系,以避免组织混乱。
点评:老板首先知道如何分钱,只有把钱分好,才能把钱管好和挣钱.分钱的关键有三:1、分钱的规则要公平2、对分钱人的评价要公正3、分钱的精髓要利于挣钱,挣更多的钱。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https://img.taocdn.com/s3/m/ea3df8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8.png)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链问题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重要“死穴”。
由于金融环境在中国一直相对较为严格,民营企业很难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此外,一些非理性投资和过度借贷也导致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增加。
这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陷入缺乏资金支持的窘境,无法顺利运营和扩大规模。
其次,创新能力不足也是民营企业的一个“死穴”。
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创新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创新意识的欠缺,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重视,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难与其他有更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的企业相抗衡。
这也导致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第三,管理水平的问题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另一个“死穴”。
相对于一些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许多民营企业在管理理念、流程和体系上存在较大的不足。
常见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决策过于集中、管理层过度远离基层员工以及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这导致了企业内部运转效率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另外,政策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了一种“死穴”。
相对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在政府资源配置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一些地方政府更偏向于支持国有企业,而对民营企业提供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相对有限。
此外,存在过多的行政限制和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现象,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
最后,人才问题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死穴”。
虽然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仍然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薪酬差距和职业发展机会不足使得一些高端人才更愿意选择国有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另一方面,缺乏培训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民营企业很难留住和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综上所述,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个“死穴”包括资金链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问题、政策环境不利以及人才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个体老板的十大死法,句句扎心
![中国个体老板的十大死法,句句扎心](https://img.taocdn.com/s3/m/0824520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6.png)
中国个体老板的十大死法,句句扎心
1、家庭模式式(家族式管理,七大姑八大姨的,自己老爸当库管,小姨子当财务,老婆当人事总监)
2、小农意识(暴发户,谈不上真正的企业家,什么赚钱做什么,没有长久打算)
3、市场变化:(跟不上互联网时代发展步伐)
4、机制:(放不开手脚,不放权,自我意识、纳人才能力差,都是用自己人,没有能人和你玩)
5、财务管理:(不适应,不懂,以一人之力对抗经济链条,合作制,企业整合)
6、内部管理混乱(只注重强行管理,不注重、不注意员工思想,管理有情,制度无情。
分帮派)
7、政治斗争:(作人不作事,心不统一,行动不统一)
8、企业缺乏灵魂人物(你也就是个老板,要不没有人和你干)
9、企业文化:(口号式,无氛围)
10、大资本注入:(马云一个无人零售就影响整个实体业,大平台介入)。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doc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doc](https://img.taocdn.com/s3/m/eb32b2503968011ca3009163.png)
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老板的错误,民营企业老板,民营企业民营老板易犯的十大错误2010/5/7/8:31中国总裁培训网柴少青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五、迷信关系民营企业家不能太迷信关系,很多时候企业家忙于和这个人吃饭、和那个人喝茶。
也就是说企业家拉那么多关系都是公共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至于这些公共关系是否有用很多企业家没有考虑到,而是出于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
比如一个人开车闯了红灯,那被罚钱就没事了;但如果这个人认识警察,通过关系免去了罚款,事后请这个警察朋友吃个饭也没事了。
但其实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前者会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闯红灯,后者则得不到任何教训,说不定以后开车会犯更大的错。
这就说明迷信关系不仅花了钱,还会造成组织内部涣散、成本增加。
点评:关系是双刃剑,用的好则有益,有的不好则伤身。
过度的迷恋则害命!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六、忽视钱以外的东西民营企业家很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比如价值观。
企业要有正确的道德评价,企业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家要把不确定的事情确定下来,君子立恒志;企业家要把算不清的账算清,这个账不是财物上的账,而是价值观上的账;企业家要使忙碌的自己解脱出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仅做自己改做的事情。
此外,企业家还要注意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和道德环境。
点评:无形的力量永远大于有形的。
企业老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老板没有良知,必被社会抛弃。
七、分钱的游戏人的一生都要和钱发生关系,但是和钱有关的事情其实只有三件:挣钱、管钱、分钱。
民营企业家很容易因为分钱而吵架,这其中最麻烦的问题不是怎么分谁多谁少,而是按规则分还是不按规则分。
民营企业一般按照本能分,如按兄弟、父子这样来分,靠这样来分钱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中国传统的分钱方法,也是不规范的。
在栽树的时候就把分苹果的方法规定好了就比较妥当,这样就不会在苹果熟了之后发生混乱。
企业要建立长期的激励体制,就必须有明确的战略、愿景和业绩考核体系,以避免组织混乱。
民营企业老板经营企业的十大问题
![民营企业老板经营企业的十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0093d165ce0508763213da.png)
这是中国企业老板里边最有活力的群体之一,也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最容易犯错误、走弯路的群体之一。
导致容易犯错误、走弯路的原因一是自身的局限,比如性格、视野、眼光、格局、知识、出身等的局限;二是民营企业行业本身是朝阳行业,本身就不成熟,可“拿来主义”的不多,没有成熟的模式和模板可以拷贝,所有的企业老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多信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短线实用主义理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民营企业行业里,即使是一个细分行业的同行企业,每个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名称都不太一样,职能和职责也各不相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行业的不成熟。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大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经验,结合自己在民营企业企业内的亲身工作和顾问经历,总结出中国民营企业企业老板们的“十大经营死穴”,给所有“**者迷”的中国民营企业企业老板们一个警醒和提示,望能对企业老板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有所裨益。
第一大经营死穴就是企业文化为何老落不了地。
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企业越大、越发展越需要企业文化。
老板们也闷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写在手册里,大会小会的讲,也对员工学习,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都成了“口头文化”、“墙上文化”、“应付文化”。
文化在企业里推不开、落不了地和老板的原因非常大。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大部分老板不清楚自己就是企业文化,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老板如果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没有文化”的企业文化。
老板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行为做事,对管理层的言传身教,就是企业文化。
之所有落不了地是因为老板想着推行一套他认为好的的文化,自己身体力行的做着另外一套文化,结果是文化的“两张皮”,互相割裂,甚至互相矛盾,老板对向员工推行的企业文化,内心都不非常的认可和身体力行,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就更可想而知了。
结果是老板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也就不可能有落地了。
第二大经营死穴就是企业离开亲戚就玩不转。
MBA管理学辅导-解析中国民营企业十种死法-MBA考试.doc
![MBA管理学辅导-解析中国民营企业十种死法-MBA考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03a0d66505087632311212c7.png)
中国每年有上百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不少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的倒闭则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对民营企业的正常和非正常“死亡”做的言简意赅的分析。
“死法”之一:“病死”。
这类企业要么是先天不足内部机制不健全;要么是机制老化按部就班,诸如论资排辈、荣辱难共、毁誉相争、权益不公;要么是高层分裂,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对手各个击破。
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
“死法”之二:“拖死”。
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例如,有一家全国性的集团公司,子公司老总一多半都是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很厉害,一上手就把投资人套牢,钱他们挣着花着,客户资源紧紧地攥在他们自己手中。
他需要多少你都得投入,他掌握资源,你不能轻易换他,否则你的损失会更大。
本来投资到位后,我就问你要回报,你经理人做不下去了,我就得咬着牙斩仓,割肉。
但是投资人一般做不到,民营企业多半是讲感情的,他很难做到这一点。
他又要照顾自己的社会影响,又要照顾什么兄弟感情,结果人家觉得是你非要他做,你老板只要还愿意给钱,他当然去玩了。
最后是老板也被“拖死”。
“死法”之三:“找死”。
当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决策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的时候,这叫做自己“找死”。
比如说,自己所选的项目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与自己的文化不匹配,特别是再犯一些已经犯过的错误,犯一些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没有人要你这么做,也没有谁命令你一定要干这个项目,这是一种很低级的错误。
不仅对项目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这叫做“找死”。
盘点民企管理十大“硬伤”
![盘点民企管理十大“硬伤”](https://img.taocdn.com/s3/m/3c7f2b7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a.png)
盘点民企管理十大“硬伤”盘点民企管理十大“硬伤”盘点民企管理十大“硬伤”摘要:中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得益于从业者素质的不断提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出了独特的路子。
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狭隘的价值观左右,很多民营企业的业主以及核心管控人员一手操纵企业,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导致企业发展道路的过早终结。
通过系统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普遍存在致命的“十大硬伤”.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十大硬伤老板一手抓到底,经理人时常被架空。
很多企业老板不仅是投资者,对企业还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各职能部门如财务、人力资源、生产、销售的总监,充其量是个财务副总监、人力资源副总监和销售副总监,等等。
企业里是“一把手”说了算,各个职能经理没有实质性管理权;非但如此,老板还时常安插一些“心腹”,收集情况直接向他汇报,使得经理人夹在中间,两头为难!这样的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经理人与下属职责不明、层级错乱,老板日理万机,常被累死,而经理人却无事可做,常被闲置,真是两败俱伤。
对人不放心,怎一个“疑”字了得!通常是目标任务下达后,当工作还没开始,老板就在猜疑那些经理人在操作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做什么手脚。
经理人前方打仗,后面的“探子”立即跟上,今天监察、明天审计。
由于不信任,在企业里,经常是没能力的人看形势,有能力的人不敢做事。
缺乏应有的尊重,把职业人当家丁使唤。
老板唯我独尊,连同其亲属,对待员工像对待自己家里的保姆、佣人一样,日复一日,员工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损伤,这犹如在墙上钉钉子,钉子拔了,可是伤口永远存在!不尊重员工隐私时有发生,非但不保护,还有意传递、扩大不良影响,涉及员工家庭、情感,等等,给员工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不少老板口口声声说人才重要,还时常表现出人才缺乏“忧国忧民”的样子,发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慨叹,走出公司看到其他企业的员工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可是一回到公司,就这个不合适、那个不顺眼,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新聘一个能干的人,有时候还是经猎头公司推荐,百里挑一选聘的,可是一到企业工作不到两年甚至不到一年,就开始不满意、挑毛病了!在人才使用上像猴子掰包谷,新来一个就放弃一个,喜新厌旧,这样怎么能有充分的'人才呢?“管人”只当成人资部门的事情。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1)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1)](https://img.taocdn.com/s3/m/ab4a266cb9f3f90f77c61b06.png)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
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
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企业家创业的过程难免挫折和无奈。
有人形容,商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界相似:一批明星隐没,另一批明星升起。
乔赢、周作亮、李忠文、姜伟、吴炳新,这些创业者昔日曾经光芒四射,但今天的创业者也许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而他们的功成败退也成了教材中的经典失败案例。
本报对以往和目前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探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失败时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一个企业失败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中几种,而且这几种原因或互为因果,或并列,使本来可以走得更远的企业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令人感叹不已。
“死穴”之一无米下锅“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产品是企业获利的源泉,此“产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例如,咨询公司提供的完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
企业没有产品投放市场,就像过日子无米下锅,巧妇亦难维系。
好产品首先应该适合市场需要,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定位准确,在相同产品中具有市场差异性、无可替代性,同时一定要有合理利润。
这是看似普通的“铁理”。
没有产品就好像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没有鲜鱼、活虾,没有鲜鱼、活虾,扔再多的料也不管用。
如果大家都有活鱼活虾,那么辣子、川椒就要以正宗够味取胜;如果都用辣子、川椒,那么火候、配料及至投料时间就要取胜,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地方。
“器”不“利”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
当市场被同类产品不断蚕食,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产品便退出流通。
还是拿餐饮业来说,北京市场每个月约有2000家餐馆关张,关张的是那些只能提供味寡色淡、降低食欲的“产品”的餐馆,而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却正在谋划开新店。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https://img.taocdn.com/s3/m/431bb22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a.png)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李国君;张婷
【期刊名称】《今日财富》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
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
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
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李国君;张婷
【作者单位】商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5
【相关文献】
1.经营为何失败?七大死穴要引起重视 [J], 文涛
2.经营为何失败?七大"死穴"要引起重视 [J],
3.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J], 李国君;张婷
4.经销商新品推广失败的四大死穴和十个成功要素 [J],
5.中国民营企业的“死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老板经营的十大死穴笔者在顾问和咨询民营企业行业时,发现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而且这些民营企业的老板多半都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出身的老板。
这是中国企业老板里边最有活力的群体之一,也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最容易犯错误、走弯路的群体之一。
导致容易犯错误、走弯路的原因一是自身的局限,比如性格、视野、眼光、格局、知识、出身等的局限;二是民营企业行业本身是朝阳行业,本身就不成熟,可“拿来主义”的不多,没有成熟的模式和模板可以拷贝,所有的企业老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多信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短线实用主义理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民营企业行业里,即使是一个细分行业的同行企业,每个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名称都不太一样,职能和职责也各不相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行业的不成熟。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大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经验,结合自己在民营企业内的亲身工作和顾问经历,总结出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们的“十大经营死穴”,给所有“当局者迷”的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们一个警醒和提示,望能对企业老板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有所裨益。
第一大经营死穴就是企业文化为何老落不了地。
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企业越大、越发展越需要企业文化。
老板们也闷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写在手册里,大会小会的讲,也对员工培训,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都成了“口头文化”、“墙上文化”、“应付文化”。
文化在企业里推不开、落不了地和老板的原因非常大。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大部分老板不清楚自己就是企业文化,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老板如果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没有文化”的企业文化。
老板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行为做事,对管理层的言传身教,就是企业文化。
之所有落不了地是因为老板想着推行一套他认为好的的文化,自己身体力行的做着另外一套文化,结果是文化的“两张皮”,互相割裂,甚至互相矛盾,老板对向员工推行的企业文化,内心都不非常的认可和身体力行,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就更可想而知了。
结果是老板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也就不可能有落地了。
第二大经营死穴就是企业离开亲戚就玩不转。
有血缘关系的企业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企业,国外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起家的。
民营企业行业的老板们就像上述说的大都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出身,刚创业不靠亲戚,能靠谁啊?谁靠得住啊?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是夫妻店、就是亲戚店,与老板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或多或少都在企业里边存在。
要注意的是,国外的家族企业并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现代企业制度相矛盾,相反,很多国外的家族企业是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家族企业。
但不要忘记的一点是“南橘北枳”,在中国家族企业与外国相比,进化到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机制的难度要比国外家族企业大的多。
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国外是“法、理、情”的管理逻辑,而中国恰恰相反,是“情、理、法”的逻辑。
先合不合乎人情,有没有道理,最后才是符不符合制度、规章。
即使企业老板对自己的亲戚再一碗水端平,其他人总觉得那个碗还是歪的。
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这么想的:只要有亲戚,就没有公平!不管老板喊得口号震天响,没用。
这更突出了创立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之一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兄弟的“伟大”之处:创业之初到现在一个亲戚不要。
对中国人性太了解了,佩服!但只能是成功的个案,没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现实的做法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老板们要让自己的亲戚渐渐淡出企业,至于如何淡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第三大经营死穴是“铁打的营盘冲水的兵”。
之所以把流水的兵换成“冲水”的兵,是因为用“冲水”比“流水”更能体现出人员流动速度之快,就像按了最新式的马桶按钮一样,迅雷不及掩耳。
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都忙得不亦乐乎地去招人,老的一茬走光了,新的一茬又接不上,青黄不接是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心中抹不去的痛。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还不是靠制度、靠系统生存发展的时候,而是靠人。
人,特别是老员工一走,带走了大批技术骨干,企业的技术和方法也就失传了,很多好的东西和方法就流失了,成为员工自己争取高薪的手段,而企业落了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留住人,特别是留住人才,是每个老板必须处心积虑的去考虑和应对的。
员工的薪资水平、薪资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给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发展通道,留人的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是老板们的必修课。
第四大经营死穴是对员工的薪酬是员工不提,我就不涨,被动地应对。
老板们都关心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都不想每年都涨。
但员工的想法却不一样,工资只要两年没涨,大部分员工就开始有想法了。
等员工提出涨薪的要求,就等于让员工找好了下家之后再与老板谈判,多半是这种情况。
到了老板被“逼宫”的时候,员工一般都是“狮子大开口”,让老板们进退两难,非常被动。
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应对,对员工年度的考核办法的明确,晋升机制的完善,对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每年在薪资上都所体现,可能是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五大经营死穴就是“不用空降兵等死,用了空降兵找死”。
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不管是李开复也好、唐骏也罢,虽然有令人眼热心跳的高薪可拿,但不断地跳槽估计也不是他们的本意。
风光背后的酸楚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
目前,中国的企业老板能与职业经理人“白头偕老”的估计凤毛麟角。
一是中国现在的社会浮躁得不行,大多数老板都是走短线的急功近利,没有中长期的战略打算,对短期内做不出业绩和销量的职业经理人忍耐度有限;二是中国本身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成熟度也不高,并且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多被老板们不屑与诟病;三是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由于出身、视野、定位、性格、思维模式等等的巨大反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可市场不等人,不等磨合完毕就有可能一拍两散了。
老板要清楚的还是经典的“木桶理论”:请了块“长板”(职业经理人)回来,自己木桶的其他板还是“短板”,没有和长板一样长或者向着长板的方向发展的话,就不可能有装更多水(出好业绩、好销量)的结果发生。
这块“长板”很可能成为短板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攻击对象,“长板”(职业经理人)也多半成了灰溜溜的倒霉蛋。
第六大经营死穴就是“没有大企业的命,却得了大企业的病”。
大企业病是什么病?多半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这不是大企业想不想得这种病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治疗这种病的问题。
这是大企业随着组织、人员、流程扩大必然得的病,只有病的轻重之分,没有有没有病的问题。
原IBMCEO郭士纳写的一本书《与大象一起跳舞》,成为经管畅销书的原因就在这里。
大象(大企业)虽然流程长、决策慢、速度低,反应不够灵敏,但这也是它的优点,决策失误少、系统稳定、抗风险的能力强。
民营企业的老板多是麻雀(中、小企业),本应该决策迅速、对市场反应灵敏、变化快,办事效率高,这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但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弄了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搞的机构、部门林立,管理层级太多,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硬是让自己罹患了不该得的大企业富贵病。
民营企业老板应该谨记的是:机构精简、人员精炼、层级减少、反应灵敏、决策迅速、效率高企、执行到位,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在发展和成长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和追求的。
第七大经营死穴是“小脚穿大鞋”。
坦白地讲,大多数的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愿意去尝试和采纳新的思想和做法,这是把双刃剑。
不管是理论、制度、模式、机制,对企业来讲,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
很佩服很多老板勇于把自己的企业当试验的“小白鼠”的精神,把自认为或别人推销给自己的所谓先进的理论、制度、模式、方法,不结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资源现状,盲目上马和推广,偏偏让自己的小脚穿一双不合适的大鞋。
不合脚是肯定的,当员工理解不了、执行不下去、怨声载道、半途而废的时候,老板们才偃旗息鼓,弃之如敝履。
民营企业老板需要谨记的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第八大经营死穴是罹患了“品牌多动症”。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让消费者记住一个陌生的企业和陌生的品牌成本是非常高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是需要破费老板们大量的银子和时间的。
而且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品牌都是默默无闻的行业品牌,能让大众叫得出来的大众品牌寥寥无几,民营企业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品牌口号、品牌形象等,朝令夕改,过一两年就换一下,典型的一个“朝三暮四郎”。
看看恒源祥的“羊羊羊”、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吧,即使被所谓的专家和消费者骂得狗血喷头,誉为“脑残广告”,但他们还在坚持。
他们深得中国品牌建设的精髓,让消费者记住是第一位的。
当消费者骂完了脑白金,到超市一逛,给人送礼送点啥呢?脑子里浮现的可能就是脑白金。
民营企业老板需要谨记的是:品牌资产的积累在于始终如一的坚持,否则就谈不上品牌资产,得了“品牌多动症”,可能获得的是负资产。
白花花的银子真得打水漂了,心痛啊。
为何老板们爱患“品牌多动症”,因为在重要的品牌定位、品牌口号、品牌形象的确定上,需要深刻的市场判断和消费者洞察,而大多数老板是靠拍脑袋决策,自己都没有自信和坚守,随波逐流,品牌自然就成了可以改来改去的玩偶。
第九大经营死穴是“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特别是做全国品牌的老板,恨不得“城头遍插大王旗”,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国网络和渠道的布局。
看到全国地图上每个地方都插上小红旗的感觉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这导致了很多企业老板的盲目冒进。
成为网络扩张速度的“黑马”相对容易,但要成为网络质量的“白马”就绝非一日之功了。
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获得一个老顾客成本的四倍;做烂了一个市场重新再起炉灶的投入是重新开拓一个新市场投入的就不止四倍了,隐性成本可能大得多。
做不好,宁肯不做;准备不充分,宁肯不做,很多时候是老板们明智的选择。
没有质量的快就是慢,有质量保证的慢就是快,这是所有老板们应该懂得的经营辩证法。
第十大经营死穴就是“不会做人的做事老板”。
老板应该是会做事,还是会做人,还是即会做事也会做人?关于这个问题,莫衷一是,没有标准答案。
但笔者的咨询顾问经验总结,小老板要会做事;中老板即会做事又要会做人;大老板一定要会做人。
做事是靠智商,做人要靠情商,老板越大,情商应该越高,主要任务在做人。
一些老板经常的误区是把自己当成了冲锋陷阵的“做事先锋”,员工反倒在旁边袖手旁观、评头论足。
老板们,请扪心自问,如果还需要你亲自做事,你还请那么多人干嘛?把人性琢磨透,把人情搞练达,把人心凝聚死,对于想做大的民营企业老板来讲,可能比自己做事更重要、更关键,更能决定企业的发展,甚至生死!死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打通死穴的方法。
上述总结的民营企业老板经营的十大“死穴”,可能会以偏概全,抽章断义,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只要结合自己的企业实际状况,对症下药,定能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解开死穴,强身健体,武功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