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低成本

合集下载

国产企业降本增效的经典案例

国产企业降本增效的经典案例

国产企业降本增效的经典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了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以一些国产企业成功降本增效的经典案例为例,探讨它们是如何通过创新和改进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的。

一、海尔集团海尔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企业降本增效的典范。

在海尔的管理中,总裁张瑞敏提出并实践了“零库存”、“零库存管理”思想,通过对生产计划、物流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和提高了效率。

海尔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成功经验,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通信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华为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华为提倡自主研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华为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中国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三、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腾讯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绩。

腾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腾讯的成功案例证明,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中国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四、美的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头羊,美的集团在降本增效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

美的集团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优化,不断提高产品的能效比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美的集团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国产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未来的发展中,国产企业应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本文总字数:528】第二篇示例:国产企业降本增效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海尔”的扩张之路

“海尔”的扩张之路

市场营销成功案例——“海尔”的扩张之路一、扩张的基础资本是船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资本是船”。

海尔起初没有船,1984年时它只不过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海尔现在已经拥有一支阵容壮观的“联合舰队”。

到1997年,它已是一个拥有67家紧密层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个)、直属员工1.8万人、总资产达56.8亿元的多主体、多元化、立体化的开放式大企业集团。

在我国白色家电企业中门类最齐、水平最高、规模最大。

它在北美、欧共体、中东等重点市场发展了30多家海尔专营商、6000余个经销点,在美国、东南亚多国开设了分厂。

名牌是帆 资本运营的高级阶段是品牌运营。

“名牌是帆”,这是张瑞敏的一个思考。

张瑞敏一上任,发出的号令是“起跑创名牌,冲刺到名牌。

”76台冰箱不合格,他不是降等处理,而是由责任人用大锤亲手砸烂,因为海尔人决不能心存“二等品”意识。

今天,海尔已成为中国家电名牌,也是世界家电一强。

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所评估,海尔品牌的价值1995年是42.6亿元,1996年为77.36亿元。

德国利勃海尔是海尔的老师,可今天这个总部的老板面对张瑞敏时,也不由感叹:“我们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文化是魂 海尔人是文化人,言必称文化,事必行文化,让你感到海尔文化无处不在。

海尔员工人手一册《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全书三部分、11章节,内容有海尔理念、海尔战略、海尔经营目标体系、管理制度、道德规范等。

他们巧妙地把“斜坡球体论”运用于企业管理:企业如同一只球,在往坡上滚,必须不断克服阻力才能上升到新的高度。

为此,必须实行“OEC管理”(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即全面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每位员工按“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标准检查自己,使每项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提高,整个企业有条不紊地向上“爬坡”。

“企业每天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这才是正常的、成功的。

海尔集团采购成本管控研究

海尔集团采购成本管控研究

海尔集团采购成本管控研究◎黄雨萱财务管理一、公司简介及相关概念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从1984年创立开始,经历了破产危机,随后引入了德国先进技术,又成立了电冰箱总厂,逐步建立和开拓了海尔集团的品牌之路。

海尔集团是我国实施企业财务共享的典范之一,在建立财务共享之后先后获得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项奖项,已经成功拥有四家孵化上市公司,两家独角兽企业,12家准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122个制造中心,20多个工业园和10个研发中心。

2.财务共享理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将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

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优势:(1)提升财务工作的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使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再繁杂低效,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可实现资金的自动划拨、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银行与企业的自动对账、对来款的自动区分、对会计复核、制单、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的集中处理。

(2)提升集团的管控能力。

在运行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后,集团的管控难度大幅降低。

对于各子公司的人力管理、财务管理、资源配置等复杂情况,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形成上下协调的业务业务流程。

集团还可以将控制点嵌入流程并将其嵌入到共享信息平台中,实现对于财务与经营风险的有力控制。

(3)依据数据管理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长久以来,企业缺乏专门的部门对数据进行牵头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正是通过技术手段填补了分析处理数据专业能力方面的空缺。

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绩效分析、产品成本盈利分析、财务预算与预测分析,精准而及时地对市场以及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极大地提升了决策的合理性。

3.采购成本理论。

(1)采购成本概念。

采购成本指的是在采购原材料时涉及到的运输的相关费用,其中包含管理采购人员的费用,管理采购计划制定人员的费用,管理采购订单的费用。

在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海尔集团SWOT分析

海尔集团SWOT分析

海尔集团SWOT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优势 : 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海尔集团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 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丰富的营销经验,上乘的客户服务,卓越的大规 模采购技能 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 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集团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丰富的营销经验上乘的客户服务卓越的大规模采购技能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海尔集团的劣势为
海尔集团SWOT分析


优势是什么? 劣势是什么? 机会是什么? 威胁是什么?

可能面临的威胁:
可能会出现进入市场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现在我国家电产业越来越多,竞争力也就 越来越大。



海尔集团的劣势为: 海尔集团某些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 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海尔在国际市场上难 以有大的突破 海尔企业明显倾向于一般本土企业,而且是传统 电器产业,而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空间不大的产业。 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 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潜在的发展机会 :
利用海尔已经打出的品牌,加强技术含金 量,要不断创新。中国入世为其的发展提 供了更有力的条件,所以要趁此打入国际 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案例分析

关于“海尔”的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

下面是有关“海尔”一些案例分析。

一、海尔配送作业流程海尔建立了2个现代智能化的国际化中心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以用户的定单信息为核心,通过对物流信息管理手段的实施,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实现JIT按单配送模式,彻底消除资源浪费。

海尔的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定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

古代商人有句话叫“货不停留利自生”,海尔物流就是通过“零停留”的物流运转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和库存。

两个物流中心在硬件上成功的集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穿梭车、堆垛机、LGV 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激光导引、无线扫描、语言监控等技术,使其呈现“两高两零”的特点:高速、高效、零库存、零流动资金贷款。

物流中心通过信息化加快了物品流动速度,目前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

而且海尔物流整合以来,仓库面积减少90%,库存资金减少77%,不但节约了物流费用,而且也大大节约了社会流动资金。

二、海尔如何降低配送成本企业内部的库存管理将实施JIT管理,增加批次减少批量,以库存速度替代库存水平。

在进行ABC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成品将实施配送需求计划(DRP),并利用先进的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企业内外部物资的统一配送战略,仓储配送事业部承担降低库存成本并对制造系统进行物流保障。

集团将对企业内部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按照物流一体化的策略构建运输事业部,统一协调控制运输业务。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一、资本运营是集团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

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资本扩张,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海尔冰箱股票,募集社会资金;二是进行兼并重组。

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市,同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19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 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

结果海尔冰箱的效益逐年稳步增长,1996 年实现销售收入 26. 4407亿元,利润1 .7825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387%和256%。

股市变幻无常,海尔真诚不变。

无论是股市高涨还是低迷,海尔都切实地感受着市场的压力。

千万股民的电话垂询,使集团更感责任重大。

3年来,海尔冰箱从股市共募集资金5亿多元,这些资金的到位,既增强了冰箱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集团公司通过配股不断向冰箱公司注入优良资产,使冰箱公司的股本结构始终处于良性扩张之中。

在企业兼并中,海尔集团提出“吃休克鱼”的概念。

就是在资本存量占主导地位时,企业兼并表现为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当技术含量的地位超过资本存量的地位时,表现为快鱼吃慢鱼,技术革新迅速的企业兼并技术革新缓慢的企业。

到90年代,出现强强联合,所谓鲨鱼吃鲨鱼,美国波音和麦道的合并就是这种情况。

在国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跟不上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在市场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它就能重新站起来。

海尔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海尔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海尔战略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1.一元化战略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第二个阶段,很多家电行业的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要想做出企业的品牌、名牌,靠什么呢?海尔提出,要靠服务、靠创造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外的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他们提出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以概念功能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3.从1998年开始,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合格的国际出口商,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要在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本土化的海尔,例如美国海尔是在当地生产、销售,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美国品牌,在加入WTO后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呢?一般来说,国际化战略要满足这样三条:(1)市场国际化。

海尔集团低成本控制

海尔集团低成本控制

海尔集团低成本控制【摘要】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小组以海尔集团为案例,从采购、运输、存储、配送、供应链五大块介绍分析其低成本控制的成功方法,对JIT采购、JIT配送、零库存等进行具体阐述,通过资料的搜集与小组的理解,得出几点启示以供借鉴。

【关键词】海尔集团;JIT采购;JIT配送;零库存;供应链;低成本控制正文一、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它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总部设在青岛。

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海尔集团是中国第一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

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26%,全年实现利润62亿元人民币。

2010年12月中旬,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最新的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品牌在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为6.9%,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其中,海尔在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二、海尔集团采购成本控制--- JIT采购(一)理论1、JIT采购原理:(1)用户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品种规格符合客户需要;(2)用户需要什么质量,就送什么质量,品种质量符合客户需要,拒绝次品和废品;(3)用户需要多少就送多少,不少送,也不多送;(4)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不晚送,也不早送,非常准时;(5)用户在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

海尔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海尔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一、根据企业基本运营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海尔供应链管理的特点:1.采购管理。

在采购方面,海尔的供应商有2000多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如GE、LG电子、巴斯夫和爱默生等。

目前,海尔平均每个月接到6000多个订单,定制7000多个产品,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多种。

通过供应链优化,供应商数目减少为840多家,集团采购人员减少1/3,成本每年降低5%。

海尔经过调查论证后,结合海尔集团实际将原来与供应商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公平、互动、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采购管理向资源管理推进,将分散在每个事业部的采购业务合并,实施统一采购,以达到全集团在低成本下提供JIT(及时)采购。

大到几千万的设备,小到几元的办公用品都统一采购进行操作,利用数量和品牌取得低成本采购。

比如显像管,优化前只能拿到2、3类用户价格,统一采购后,就取得1类客户价格,平均每台便宜10元以上,而且供货服务可以优先,仅此一项,全年至少节约600万元。

又如部分小家电的零部件在优化采购后,降价幅度达到5%到8%,年节约1000万以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采购平台,所有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络查询计划、库存,及时补货。

供应商在网上还可以接受图纸和技术资料,使操作时间大大减少。

通过网上进行招标竞价,使招标更加公平、公正、防止暗箱操作。

为供应商节约了费用,提高了采购物流的速度和效率。

2.生产管理。

根据海尔的管理模式分为原材料供应体系、过程生产体系和成品自动化体系。

原材料供应体系作为海尔各个生产企业和车间的生产原料储运,以满足它们的生产需求。

该系统可以按照总部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原料供应量及库存量,并及时将库存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使原料可以进行灵活的调度,保持合理库存,使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有了提高。

原料由供货厂家汽车送到自动化物流中心,由人工叉车卸车后堆放在原料入库缓存区,然后由人工叉车将材料放入原料入库站台,经系统发出指令后,原料由输送机送入输送线,进线的原料经过外型尺寸检测、条码识别、自动称重等环节,由环行穿梭车将货物输送到指定位置。

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例子

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例子

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例子
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采取的一种战略,即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达到与竞争对手区别的目的。

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实战意义在于,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使企业的市场份额得以提高并赢得更多的客户忠诚度,从而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以下是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成功的企业案例:
1.华为
华为作为我国知名的通讯公司,始终秉承成本优化和高质量的经营理念,把产品售价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保证了其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品质优良的产品。

华为不断创新,不断模仿、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不断改进生产流程,并且把它们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在成本控制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成为差异化的优势。

2.联想
联想是我国的一家IT硬件供应商,凭借开创性,创新和成熟的产品线,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赢得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同时也成功实施了低成本差异化战略。

联想的成功之处在于,始终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同样在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上做到了不断创新并不断追求更好的表现。

3.海尔
海尔是我国著名的家电品牌,不断拓展产品线,深入挖掘新的市场,同时把“人”作为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奉行人本管理的原则来推进企业管理,这些都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

海尔通过在设计、生产、分销、服务等多方面下功夫,始终与竞争中的其他公司保持着不同的差异化优势,成为了重量级企业之一。

总之,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核心之一,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不断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创新和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消费者,并提高客户忠诚度。

海尔物流配送:拥有庞大订单却无自有运输车

海尔物流配送:拥有庞大订单却无自有运输车

海尔物流配送:拥有庞大订单却无自有运输车[导读]拥有庞大订单的海尔物流公司却连一辆自有的运输车都没有。

它是如何处理每天上万单的物流配送任务的?文|CBN记者石磊6月19日下午,一辆装满海尔空调的厢式货车驶出海尔亦庄物流中心的大门,开到8公里以外旧宫的海尔专卖店去卸货。

这辆6米长的大卡车上没有任何海尔标识,司机苗师傅和他雇佣的一个司机负责运输和搬运。

他原本是一位个体运输老板,靠花10万元买的这辆货车养家糊口。

一年前加盟海尔后,只要他每天能完成海尔的任务,每月就能拿到9300元的配送费,虽然刨掉油费和副手的工资之后所剩不多,但是这份收入比他原来在路边拉野活儿要强。

在大货车开出海尔亦庄仓库的同时,海尔物流北京配送中心的经理刘永昌就能在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看到车实时的位置。

此时,电脑上有大约40个小红点在北京郊区的道路上闪烁。

而在青岛海尔物流总监王正刚的电脑上,类似苗师傅这样的小红点,每天最少也有一万个在移动。

最繁忙的时候,同时跑在路上的加盟车辆多达1.6万台,它们没有一辆真正属于海尔公司,却都在为这家公司提供服务。

经过海尔物流信息系统的联结,这支队伍组成了中国家电物流行业最大的一条配送供应链,海尔位于链主的位置,掌控整个运输队,它在中国共拥有42个类似亦庄的物流基地。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家青岛当地的冰箱制造小厂迅速膨胀为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2009年海尔销售额达到122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各个级别市场总共拥有超过4万个销售终端。

而庞大的销售额和广泛的网点布局同时意味着巨大的运输量,也意味着复杂的配送体系,这令海尔物流成为家电行业订单最多、配送情况最复杂的供应链管理者。

对王正刚而言,集团每年巨大的销售额形成的三百多万份物流订单,是海尔物流最大的靠山,庞大的配送规模令海尔物流能最大程度地压缩成本,让分摊到每一件海尔产品的运输成本并不高于同行。

海尔物流的低成本建立在外包运输给苗师傅这样的个体户的基础之上。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成本控制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成本控制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 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 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 论成本的狭隘观念。而在市场理念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新的成本管 理理念也随之诞生。
• 新的理念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 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 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 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 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 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 可能多的利润。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成本控制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的激烈,迅速淘汰的社会需要企业更优秀 的企业才能站的住脚,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好的管理,而成本控制 则管理理念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只有做好了成本控制 管理才有机会向更好的效率,更高利润发展。
成本管理观念是指人们对成本管理有关问题的认识。现代 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应树立怎样的成本管理 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 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此我们作一些简单的分 析。 成本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为保证成本目标与成本责 任预算的实现,需要商业银行各层次的成本施控网络系统 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 级成本管理责任单位及人员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积 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研发
采购
生产
销售
企业产品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在价值链的哪 一个阶段可以降低成本。下面我们将根据成本有 关概念,就海尔集团的相关情况展开成本控制的 分析。
研发
在全球竞争加剧,产品、技术更新 换代日新月异的形式下,企业要在 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 往往要进行设计、开发、研制、试 验、定型等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 研究与开发成本的主要内容有:

海尔的采购模式与销售架构

海尔的采购模式与销售架构

海尔公司的物流(采购)体系海尔采取的采购策略是利用全球化网络、集中购买、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精简供应商队伍。

据统计,海尔的全球供应商数量由原先的2336家降至840家,其中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了71%,目前世界前500强中有44家是海尔的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海尔采用的是SBD( Suburban Business District) 模式:共同发展供应业务。

海尔有很多产品的设计方案直接交给厂商来做,很多零部件由供应商提供今后两个月市场的产品预测,并将待开发产品形成图纸。

这样一来,供应商就真正成为海尔的设计部和工厂,加快了开发速度。

许多供应商的厂房和海尔的仓库之间甚至不需要汽车运输,工厂的叉车直接开到海尔的仓库,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海尔本身则侧重于核心的买卖和结算业务。

这与传统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不同在于,它从供需双方简单的买卖关系成功转型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双赢策略。

1999年海尔的采购成本为5亿元,由于业务的发展,到2000年,其采购成本为7亿元,但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整合,2002年海尔的采购成本控制在4亿元左右。

可见,利益的获得是一切企业行为的原动力。

降低成本、与供应商双赢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众多企业以积极的态度引进和探索先进、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

与胜利油田相似,由于企业内部(尤其是大集团企业内部)采购权的集中,使海尔在进行采购环节的革新时,也遇到了涉及“人”的观念转变和既得利益调整的问题。

然而,与胜利油田不同的是,海尔在管理中已经建立起适应现代采购和物流需求的扁平化模式,在市场竞争的自我施压过程中,海尔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有关“人”的两个基本问题:据调查显示:海尔在连续16年保持80%的增长速度之后,资金周转达到一年15次,实现了零库存、零运营成本和与顾客的零距离,突破了构筑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海尔有如此骄人的成绩呢? 答案就是:近两年来海尔悄然进行著一场重大的管理革命—这就是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海尔物流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尔集团先进管理理念及海尔集团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物流案例:海尔集团利用GIS大力降低服务成本

物流案例:海尔集团利用GIS大力降低服务成本

海尔的服务质量有⽬共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为⾼质量要付出很⾼的成本。

那么,他们怎么有效控制成本呢?服务成本在哪⾥?海尔集团的顾客服务实⾏上派⼯制,电话中⼼收到客户信息后,利⽤全国联的派⼯系统在5分钟之内将信息同步派送到离⽤户距离最近的专业维修服务点。

在海尔的服务管理中,⽤户报修的流程是这样的:⾸先,⽤户打电话报修,之后登记⽤户信息,关键是⽤户所处的位置,然后⼯作⼈员⼿⼯选择离该⽤户最近的维修点,⼿⼯上分派任务,之后维修⼯程师上门服务。

乍⼀看,流程⾮常完美。

但仔细看却有不少漏洞。

在登记⽤户信息时,接线员可能对该地址⼀点都不熟悉,她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户的位置?⽽在⼿⼯选择离该⽤户最近维修点的环节,该接线员⼜怎样知道哪个点离报修地点最近?海尔为上门维修的服务商按照距离配发津贴,⽽怎么确定距离?凭服务商报,是不是会有很⼤的漏洞?⼿⼯堵漏洞效果不好这些漏洞⽤常规⼿段解决很困难。

刚开始,海尔使⽤的是⼈海+⼈脑的战术。

先记住各个城市点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户提供的信息,将维修任务派送到业务员认为最近的点。

之后,业务员使⽤纸质地图量出⽤户点⾄维修点的⼤概距离进⾏费⽤结算。

纸质地图本⾝存在就较⼤的测量误差,同时,当⼿⼯量出15公⾥时,会有服务商说量的路是直的,⽽实际路是弯的,要求多加5公⾥。

维修费就这样溜出去了。

很显然,这种通过⼿⼯⽅法得到的信息,在准确性、正确性和详细程度上都有很⼤问题。

⽽同时,⼈海战术直接带来的是成本的上升。

纳⼊GIS 全⾃动堵漏2006年,海尔引⼊了由中科院旗下的超图公司的Super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售后服务系统中增加了地理信息处理能⼒。

GIS系统包含了全国所有的县级道路和200个城市的详细道路信息,还记录了全国100多万条地址信息。

在如此海量的地理信息基础上,售后服务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计算出距离⽤户最近的点,以及点到⽤户家的详细路径描述和距离,并及时将这些信息派送到最合理的服务点。

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例

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例

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例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运营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与创新。

其中,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代表的商业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与实践。

本文将以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为例,探讨企业轻资产运营的原理与实践。

一、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原理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是指企业利用外包、合作、共享等方式,将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等传统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的一种经营策略。

通过降低企业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提高运营效率,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优化配置。

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包:将原本由企业内部完成的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将资源引入、让专业公司负责运营,并通过合同约束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

2. 合作: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市场渗透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以及降低运营成本。

3. 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公司自身拥有的闲置或闲散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例如办公空间共享、物流平台共享等,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二、海尔集团的轻资产运营实践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及家用电器制造企业,也是一个成功实践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代表。

海尔集团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轻资产运营实践模式。

1. 外包:海尔集团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环节进行外包,如与专业的制造商合作生产家电产品。

这样一来,海尔集团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如品牌推广、产品研发等方面。

此外,海尔集团还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2. 合作:海尔集团积极与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工作。

通过合作,海尔集团能够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共享:海尔集团在物流领域采取了共享经济的模式。

通过自有物流平台,将企业不同业务领域的物流需求整合起来,并与其他企业进行共享。

海尔供应链采购管理案例

海尔供应链采购管理案例

海尔供应链采购管理案例1. 案例背景海尔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其供应链采购管理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尔供应链采购管理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 管理目标与策略海尔供应链采购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供应链运作,并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尔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2.1 统一的采购标准海尔通过建立统一的采购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并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并降低采购成本。

2.2 数据驱动的决策海尔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供应链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海尔能够实时监控供应链运作,并基于数据分析做出决策,从而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

2.3 供应链协同与沟通海尔注重供应链协同和沟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使得不同部门在采购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并及时共享信息,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3. 管理过程与工具海尔的供应链采购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过程并借助相应的工具进行支持:3.1 采购需求分析首先,海尔的采购部门会与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采购需求和计划。

采购部门会进行需求分析,并制定采购计划。

3.2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海尔建立了一个供应商评估系统,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质量、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表现,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评估过程中会使用供应商评估工具,如评分卡和供应商绩效考核模型等。

3.3 供应链协同与执行在采购过程中,海尔的不同部门会通过供应链协同工具进行沟通和协作。

这些工具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以及供应链协同平台。

这些工具使得不同部门能够实时共享信息,并协同地执行采购计划。

3.4 供应链性能评估与改进海尔定期对供应链进行性能评估,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评估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工具,如供应链运营绩效评估模型和供应链绩效指标。

海尔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制造业各方面的综合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需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发展以及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如果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就必须使用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式来应对,战略成本管理正是基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种种弊端而产生。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借助于战略性管理这一思维模式,把一般性的成本管理上升至企业的战略层级。

此外,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同样要考虑到企业的业务流程。

综上所述,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对企业至关重要。

在中国制造业中,以家电行业为例,中国家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着全球家电企业的发展。

海尔作为全球第一白色家电品牌,其实施的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成功为中国企业改变廉价商品生产者这一形象指引了一条崭新的出路,同时给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战略成本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为理论构架,首先从战略成本管理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概述出发,详细地剖析了二者的主要内容,其次具体阐述了战略成本管理与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战略成本管理这一理论的研究,本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必须从社会的实际发展出发,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明确业务流程重组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成本管理能力并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以海尔集团为案例,通过对企业中战略成本管理及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基本概况及其所处行业的情况,并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具体分析海尔集团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如何依靠业务流程重组实现战略成本管理。

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战略成本实施策略的具体做法,分析企业将业务流程重组渗透到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去的具体步骤。

海尔电器兼并规则:吃“休克鱼”不吃“死鱼”(一)

海尔电器兼并规则:吃“休克鱼”不吃“死鱼”(一)

海尔电器兼并规则:吃“休克鱼”不吃“死鱼”(一)导语:关于兼并,套用一句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但是,什么样的鱼该吃,海尔有一套自己说法。

海尔兼并:不吃“死鱼”海尔集团从1988年兼并青岛电镀厂开始,1991年兼并青岛空调器厂、青岛冷柜厂,1992年兼并冷凝器厂,1995年7月兼并青岛红星电器集团,1995年12月兼并汉蓝波希岛公司,到1997年7月兼并莱阳电熨斗厂,共兼并企业14家,投入资金7000万元,扭亏5.5亿元,盘活资产14亿元,1996年底净利润达8000多万元.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扩张到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吃“休克鱼”“休克鱼”是海尔对被兼并企业的一个形象比喻。

现在愿意被别人兼并的企业都是生产难以维系的企业,在将要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企业的设备性能较好,债务也能剥离,仅仅是因为产权模糊、无人负责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效益低下,海尔集团认为“休克鱼”,可以兼并。

另一部分即将倒闭的企业,海尔集团认为是”死鱼”,是绝对不能兼并的,否则会连带母体企业出问题。

海尔集团在其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被兼并的企业拖累,并且各被兼并的子公司都充满了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好地把握了吃“休克鱼”这一原则。

2.低成本扩张海尔集团是从冰箱开始发展的,现在除滚筒洗衣机之外的洗衣机、空调、冷柜、小家电等都是通过兼并发展起来的。

海尔在外地的控股式兼并是低成本扩张的典型案例。

如1995年12月海尔公司用2200万元的投资拨转了蓝波希岛公司的3亿元的资产。

在1997年3月兼并爱德电器集团的洗衣机厂的合同中,将其原来的债务剥离,由爱德集团承债,剩下的有效资产海尔集团只是将控股的2928万元作为向顺德海尔集团电器有限公司的借款,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分三年三次等额用海尔股份所分得的利润进行偿还,就实现了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60%的控股,其实质是海尔集团通过向被兼并方借入资本,实现控股,海尔一分钱也没花,就扩大洗衣机的生产规模,使其达到规模效益,这是典型的国际通行的“杠杆兼并”方式。

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分析

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分析

案例分析:计算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案例目标本案例利用合理的预测和恰当的模型,把从上市公司以及股票市场中获取的个股以及股指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估算出2003年海尔公司的资本成本。

一、公司简介青岛海尔(600690),公司全称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白色家电知名的中国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于1993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单一的电冰箱生产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滚筒洗衣机、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

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连续入选“上市公司50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等,曾在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评选的当中高居榜首,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所以其业绩表现比较符合我们所采用模型的一些基本条件,作为我们的案例研究对象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二、数据来源在本案例中所使用的收益率数据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金融数据中心,该数据库的数据充分考虑到配股、送股、增发、派利等因素带来的股价的变化,计算比较精确可靠,其它数据来自海尔公司的年度报表。

由于模型是用于计算当前公司的资本成本,所以会涉及到大量的估计因素,所以本案例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2003年初,利用2003年之前的信息对公司今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预测。

但是由于该公司2002-2005年实际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太稳定,以及为了简便起见,所以有些估计因素也会借用2003年及其以后的实际数据,希望不会引起读者的混淆。

三、资本成本的计算(一)计算权益资本成本青岛海尔的股权结构比较简单,只有境内流通股和法人股。

下表为其股权结构列表:表1 青岛海尔股权结构列表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享受着同样的股利政策,所以在本案例中我们对其不加以区分。

1. 利用CAPM 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该方法即是利用模型:()e f m f r r r r β=+-,用历史数据回归的办法来求得个股与市场的相关性,再根据对未来某一年的市场状况估计来得出个股的权益资本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28年 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
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
白电第一品牌。2012年,海尔全 球营业额1631亿元,利润90亿元,
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 2.5 倍。
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 际( Euromonitor )数据,海尔 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 品牌。而海尔是如何做到的呢?
• •
• 3.运输线合并 • 根据客户的需要去提高承运的利用率,降
• •
低收费费率。节省了产品流通过程的仓储 成本和转运成本。 4.行程执行 通过集中运输中心的设立,可以整合所有 的承运者,选择合适的承运工具,大幅度 的降低偏差和运输成本。
• 5.可视化管理 • 海尔集团的动态客户出货追踪系统,所有的 • •
(2)交易过程简化、降低成本。
由于供应商与海尔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供
应合同的手续大大简化,不再需要双方多次的协 商,交易成本也因此降低。同时,质量和交货期 也能得到保证,使得采购物料直接进入海尔制造 部门,简化了许多不增值的采购工作流程。
(3)确保质量。
海尔采购部采购原料的质量对海尔最终产
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海尔和供方是供
仅采用了零库存方式,自动化立体仓库也 起了极大的作用。海尔集团共建立了两座 立体化仓库。
• 该物流中心7200平方米的货区相当于普
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而操作人员 只有10名。立体仓库的建立,是海尔物 流在短时间内发挥出了最大效益。
• 海尔不仅没有造成大量的物资积压,呆滞物资

反而降低了73.8% ,两座立体仓库基本承担了 海尔在青岛的所有物流需要,实际仓库面积减 少了50%。 立体仓库的启用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利用 率,增加了其物流空间效益,从而有效的降低 了库存成本。
分析
海尔的成本控制方面可能的确存在着相当 的问题,这反映在很多的方面,例如:海 尔的技术开发能力效率不高,因为内部管 理的问题海尔成熟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而留下来的相当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年
轻人,这时的海尔的许多研发机构只能担 当培训机构的角色,稍微成熟一点的可能 很快就飞走了。这一现象无疑会导致产品 的研发成本上升。
运输信息都可以在WEB上查询。整个网络都 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获得所有可视化数据。 6.物流外包 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海 尔自实行以来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降低 了成本,提高了服务水平。
总结:海尔公司以上通过对运输各种渠 道有效地利用,降低了总体成本。
海尔零库存结构体系包括市场链管理模式、ERP 和CRM系统、BBP系统交易平台。实施零库存战 略的优点:
海尔集团通过在 研究开发的基础上
化通道。领域技术
进行自主研发和创 新:开展制冷技术、 网络家电技术等的 技术研究。
投入大量资金,以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降低企业的生 产成本。
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包括:买价,税款, 运输
费,损失。
• 其中,购买价格是最重要的。如何降低购
买价格,是成本控制又一重要因素。
存在的问题
• 从现实情况来看,海尔向高端市场进军,
从业绩导向型向利润导向型转变,似乎是 一个正确的策略。但人们仍存在一些疑问, 例如: (1)为什么其他厂家同规格的产品价格更 低依旧可以赚钱,而在海尔却变成亏损呢? (2)是海尔的管理,成本控制方面依旧存 在问题,还是其他一些企业再生产上偷工 减料呢?
研发成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采购成本
目 录
库存成本 4
5 5
3 运输成本
存在的问题
研发成本
• 在全球竞争加剧,产
品技术更新换代日新 月异的形式下,企业 要在研究开发的基础 上投入大量资金,以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成
本的主要内容有: (1)直接人工 (2)仪器设备费 (3)材料费 (4)调研费 (5)燃料动力费
人员分工
朱丽丽 研发成本
采购成本
陈莉
运输成本
刘丹丹
库存成本
徐淮媛
简介,问题与幻灯片制作。
谢谢观 看!
thank you!
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供应商
的资格认证、产品质量、信用程度都是可
靠并值得信赖的,这有助于产品质量的保
证。
海尔集团运输成本控制
采取的运输手段:进行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环 节、提高运输效益 1.订单聚集:

海尔采用SAPLES物流执行系统,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以 及订单管理系统高度一体化整合,是海尔能够更加准确、有 效、简单直观的管理客户的运输和相关物流活动。 2.承运人管理和路径优化: 依靠对对运输的优化而持续更新海尔的运输费用折扣。运输 管理系统可以允许海尔的运输工程师设计和执行复杂的最佳 运输路径,运输成本最经济。
(1)具有国家级的企业研发中心,研发实施和手段 完善。2001至2005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3% 至5%,而一般国内企业此费用不到1%,世界公
认的潜力投资前景3%。
(2)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机制。通过整合全球资源, 实现第二次开发和技术重组的能力,是海尔成为 高新技术的基点。
(3)具有较为通畅 的成果孵化和产业
库 存 成 本
1
减 少 库 存 占 用 资 金
2
加 快 资 金 的 周 转 速 度
3
有 效 回 避 产 品 积 压 危 险
4
降 低 库 存 管 理 的 成 本
5
提 高 生 产 管 理 效 率
采用零库存前后的变化
从图上可以看出采用零库存之后的优点:
1、采购周期减少
2、配送到全国的时间减少
• 在海尔集团减低库存成本这一方面,不仅

那么,海尔是怎么做的呢?
(1)统一采购:
统一采购可享受生产商一类客户价格,平均 每台至少可便宜10元,而且供贷服务得到保 证。仅此一项。海尔全年至少节约580万元, 海尔一年的采购费用是100多亿,大约15000 个品种,供应商有2000多家海尔通过整合采 购,加强采购管理,使供应商的数目减少到 1000多家,集团采购人员减掉了1/3,并且集 中采购,招标竞价使成本每年降低5﹪以上, 一旦实施网上采购,采购价格更会大幅下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