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精选13篇)杜甫《绝句》的赏析及篇1江苏省宝应县韦镇乡中心小学陈刚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

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

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

“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

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

“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

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绝句》优秀教案(通用9篇)

《绝句》优秀教案(通用9篇)

《绝句》优秀教案《绝句》优秀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绝句》优秀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记住题目和古诗大意2、加深幼儿对春天季节特征的认识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二活动准备1、幼儿教材、大书、电脑2、准备字卡:融鸳鸯3、复习字卡:山春花草燕子三活动过程1、谈话:春天(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春”。

(2)提问:“她是一个小姑娘,着一件绿褒赏,青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姑娘咯咯笑一笑,小河解冻水长流。

谜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是“春姑娘”,(3)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它的美体现在哪里?”鼓励幼儿大担发言。

2、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位置拿书。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2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提示:请小朋友由远到近观察画面(2)提问:“近处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花草燕子鸳鸯(3)提问:“远处有什么?“山”幼儿回答(4)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这幅图以后的感觉吗?4、放电脑。

请幼儿来听古诗,并回答问题(1)教师:“春天万物苏醒,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唐朝诗人杜甫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3)幼儿独立欣赏古诗,教师来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态(4)提问:诗名是什么?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指出题目,并读出(5)提问:“这古诗中都有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字卡(6)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7)教师分析古诗大意》“这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

前两句对大好春光进行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包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吸引我们去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

《绝句》教案(通用12篇)

《绝句》教案(通用12篇)

《绝句》教案(通用12篇)《绝句》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其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颜色明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洁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颜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动听悦耳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靠着,但这停靠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宽阔。

【设计理念】1、以的嬉戏导入,使同学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同学游览诗作的海洋,激发同学学习新古诗的爱好。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观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长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同学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同学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乐观性,引导同学乐观参加、全程参加,在参加中达到自悟得意,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舞同学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同学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爱好,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1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奇妙河山的宠爱。

3、领悟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情愿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美丽,风趣。

二、活动预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2、启发幼儿叙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叙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殊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意了小伴侣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宏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爱好日益深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把握“行”1个多音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杜甫《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

)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

(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

)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古诗《绝句》的赏析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古诗《绝句》的赏析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古诗《绝句》的赏析一、赏析古诗《绝句》的背景介绍古诗《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四行诗。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哲理等各个领域,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影响。

《绝句》这首古诗是杜甫在晚年所作,描写了他旅居巴陵时的思乡之情。

巴陵是杜甫流亡之地,并非他的家乡,因此他在这里常感到寂寞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也是杜甫对流亡生活的沉痛抒发,表达了他对久别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诗句赏析与解读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倾诉了杜甫的衷情,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孤独、思念乡土和亲人的内心感受。

诗的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绘了杜甫身旁的景象。

黄鹂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们鸣叫的声音悦耳动听。

翠柳则是秀丽的景物,两者形成了对比。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表达了杜甫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思念。

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杜甫身边的另一幅景象。

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

白鹭穿越蓝天,展翅飞翔,给人以宁静和自由的感觉。

这句诗通过对白鹭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通过描写窗外的雪景,表达了杜甫对寒冷季节的感受。

西岭是指四川境内的山脉,雪又是冬季的象征。

杜甫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寒冷的感受和对家乡四季变化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繁忙景象。

吴地指的是江南地区,这里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繁荣之地。

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味着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身临陌生的江南。

综合全诗的内容,这句诗意味着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和对流亡生涯的苦闷感叹。

三、《绝句》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绝句》这首古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杜甫通过对悠然自得的黄鹂、飞翔自由的白鹭以及窗外的千秋雪景的描绘,展示了他在流亡之地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绝句》教案、反思(精选5篇)

《绝句》教案、反思(精选5篇)

《绝句》教案、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绝句》教案、反思《绝句》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九个生字,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

《绝句》属于七绝。

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

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

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

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

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

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引言: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写实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短诗,清新简练,表达了生命的有限、人生的短暂和唯一性。

本篇教案将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杜甫《绝句》的赏析,设计一个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优秀文本,感悟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和学习杜甫的《绝句》。

②学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读诗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①通过朗读诗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感。

②通过分析诗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①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②发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与珍贵性,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逆性。

二、任务导入:1、呈现课程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绝句》,通过诗歌感悟生命的美好和短暂,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2、学习步骤:(1)朗读《绝句》:让学生对整首诗感性认识,感受诗歌的情感和味道。

(2)理解诗句:通过分析诗句,弄清每个词的意义,领会杜甫的寓意。

(3)赏析诗歌:通过解读诗句、品味作者情感,领会诗歌的美和真。

(4)感悟人生:通过诗歌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悟生命的珍贵和美好。

三、学习内容:1、朗读《绝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理解诗句:(1)白发三千丈:表示作者年龄已经很大,白发已经三千丈(一千二百米),形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悲伤情感。

(2)缘愁似个长:缘指缘份,称为因果报应,愁是忧虑、悲伤。

作者的忧虑和悲伤像一座高山般漫长,难以避免。

(3)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指作者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时结束,不知道在何处将止步,秋霜指死亡,让读者感受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3、赏析诗歌:(1)杜甫的《绝句》清新而简洁,情感真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2)诗歌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感慨,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视和感悟,清晰表现了唐代文化的特点和杜甫的个性。

小学杜甫《绝句》教案

小学杜甫《绝句》教案

小学杜甫《绝句》教案小学杜甫《绝句》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杜甫《绝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杜甫《绝句》教案1【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但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03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

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5-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5-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一、杜甫《绝句》的背景杜甫,唐朝诗人之一,出生于公元712年,逝世于公元770年,生于贫苦家庭,少年时期饱经战乱和困顿。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心。

他的诗歌成为了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

《绝句》是杜甫的一篇优秀散文。

它的主题是“论文如行路”。

杜甫在这篇文章中,借助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看法,深刻地剖析了文学创作的艰辛和必然性,并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借鉴的建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杜甫《绝句》的文学特点《绝句》是一篇杂文随笔。

它不拘一格,自由散漫,如行云流水,小清新的风格独具一格。

其次,杜甫在文中倾盆认真地剖析了文学创作的艰难和必然性。

他在文中强调要勇于挑战困难,在文学创作中保持独立性和创造性。

同时,他认为,文学创作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表达出人民的呼声和期望。

三、杜甫《绝句》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杜甫《绝句》的背景和文学特点; * 掌握《绝句》中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 *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 提升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关注现实和社会问题。

2.教学内容•文学鉴赏知识和方法;•杜甫《绝句》的背景、文学特点及其意义;•杜甫的文学思想及其艺术表现。

3.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杜甫及其诗歌创作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包括他的成就和影响,以及他在唐诗中的地位。

第二步阅读《绝句》教师发放《绝句》原文,让学生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地理知识。

第三步批评分析《绝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关《绝句》的感想和印象,然后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评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讨论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步探究文学思想及其艺术表现通过对《绝句》的分析和解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文学思想和艺术表现,以及其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系。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一、绪论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诗歌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不仅表现出他对时代的关注和关怀,也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抱负。

《绝句》是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歌。

本文通过对《绝句》的赏析,设计了一份适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

二、诗歌赏析(一)诗歌背景《绝句》是杜甫在760年所作的一首四行诗歌。

当时,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这种荒淫无度的生活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和反感,朝中官员也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反感。

杜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绝句》。

(二)诗歌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上下排列:上下两首各有两句。

每一句都表达了美好的意境,却又都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第一句:描绘了绿柳成荫的春日,两只黄鹂高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但是,黄鹂是繁殖期的候鸟,春天往往是繁殖季节,这首诗也体现出了独自在国外羁旅的杜甫的孤独之感。

第二句:表达了白鹭展翅翱翔,向着辽阔的蓝天飞去的场景。

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却又因为自己的身份不能融入这个美好的未来而感到愁苦。

第三句: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冬天,在窗外的西岭上落雪,让人不禁想到那高山峻岭之间的冰天雪地,有一种冰雪王国的感觉,既美好又冰冷。

这里体现了杜甫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

第四句:是描写一个载满东吴货物的船过来,泊靠了门前,冬日静谧的夜晚,更显得那万里之遥的距离巨大。

这里体现了杜甫难忘家乡的浓郁思乡之情。

(三)诗歌意蕴杜甫的诗歌通常包含了描写祖国的山川、历史、社会现象,以及个人命运,他的诗歌充满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绝句》寄托了对祖国各个方向的祝福和期望:“东吴”、“西岭”、“万里船”等句意都展现出一种对祖国的思念,是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情牵。

总而言之,这首诗歌通过诗人的强烈感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祖国各方面的关注和关怀。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这⾸《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绝句》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原⽂ 绝句 [唐]杜甫 迟⽇江⼭丽, 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 沙暖睡鸳鸯。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队整齐的⽩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

千秋雪:指西岭雪⼭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带。

万⾥船:不远万⾥开来的船只。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教案 教学⽬的: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然界的景物会发⽣怎样的变化?听⾳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机的,是美好的。

⾃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绝句》。

2、板书课题 这⾸短⼩的绝句极其⽣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

快让我们来听听诗⼈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初读课⽂,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试读课⽂。

对照格⾥的⽣字画出⽂中的⽣字,同桌间互相读⼀读,读准字⾳。

出⽰⽣字卡,开⽕车读⽣字。

三、细读课⽂,读懂诗句。

你⼀定想把这⾸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遍。

(⽣⾃由读诗句) 指名学⽣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配上⾳乐再读⼀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春风、江⼭、花草构成的阔远⽽明丽的春景。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绝句》教案设计及篇1【说明】《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所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整首诗意境优美,一句一景,犹如一幅风景画。

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展示草堂附近的美丽春色,使学生将欣赏画面与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学得主动、愉快的目的。

【主要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2.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

【教法特点】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电教媒体的作用发挥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电教生动形象的画面,由总到分再到总地展示草堂附近清新明丽的春景,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诗情意境;二是利用电教直观鲜明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弥补个别诗句本身并不具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赞美之情。

本课建议安排一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学生初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1.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学生自读诗歌。

了解写什么。

3.教师介绍诗中杜甫描绘了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景,并出示整个画面。

二、指导学生细读诗歌,理解诗意,指导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一)教学前两句诗。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演示黄鹂的动态),要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把“鸣”字和“啼”、“叫”相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它既把黄鹂写活了又引发出美感。

3.请学生想象黄鹂会歌唱什么。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

5.出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展现白鹭飞翔的姿态),问学生是如何欣赏这幅画面的。

6.找出哪个字突出了白鹭的姿态美,帮助学生体会“上”字用得好,把天地间的情景组合在一起了。

7.有感情地朗读。

8.再出示天地组合的画面,教师小结:整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天地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绝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2、反复吟诵诗句结合插图,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再学习二首杜甫的绝句。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以前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指名背一两首)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绝句》(展示第2张PPT)。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学古诗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古诗的三步学习法:出示小黑板学习古诗的方法。

(生齐读)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古诗学习1、这首诗的题目很特别,什么叫“绝句”?(学生交流)(展示第2张PPT)《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就是“七言绝句”。

2、赏音乐,学古诗。

(展示第3张PPT),播放PPT内FLASH,让学生看着视频初步了解古诗。

3、进入诗内容学习。

(展示第4张PPT,接下来每个小步骤根据第4张PPT上的超链接进行)1)导读,大体上介绍诗的大概内容,让学生先对诗产生映像。

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

2)展现古诗内容,播放声音,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录音默读古诗。

3)师:这首七言绝句是谁写的呢?引出诗的作者,进行作者简介。

课前预习中你了解了杜甫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他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绝句》教案(优秀5篇)

《绝句》教案(优秀5篇)

《绝句》教案(优秀5篇)绝句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绝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杜甫《绝句》的背景知识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诗圣”,其作品深受当时人民的喜爱。

《绝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诠释了人生的无奈和坎坷,传递了深刻的思想感悟。

二、杜甫《绝句》的赏析1. 诗歌风格《绝句》是一首描述生活中不如意的诗歌,但其中并不显得颓唐,反而平静且潇洒。

杜甫用简短的句子,独特的格调和优美的意境烘托出了这首《绝句》中蕴含的深意。

在诗歌中的表现出了他与世界的接触与相处之道。

2. 诗歌主题《绝句》虽然简短,但主题丰富,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反思。

整首诗歌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抨击世风和守正向善。

在抨击世风方面,诗中反映了当时封建王朝的黑暗和贪腐的现状。

杜甫看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并不哀叹,反而直言谴责,嘲讽那些奢靡无度的豪华生活和恶劣行为。

在守正向善方面,杜甫表达了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强调和坚守,以及对于向善和正义的呼唤。

这表明了杜甫对于人类精神道路的追求以及对于人心固有鲜活纯洁的向往。

3. 语言运用在语言运用方面,杜甫采用简洁而通俗的语言,以优美的词语描述了平凡的生活,但却饱含了深刻的哲理。

他通过对于诗歌句式的变化与转换,灵活运用词汇,如“水晶帘动,细雨点离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等,展示了自身在语言方面的才华。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分析杜甫《绝句》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课文理解分析•诗歌语言的表现•课文的深层含义•解读杜甫的写作意图3.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导入在课前,让学生先听录入的《绝句》诗歌,让他们品味语言的表达和独特的美感。

让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课文解读在课堂上呈现杜甫《绝句》的原文,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这首诗歌,并且分析其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写作意图和代表作中深层含义,供学生在诗歌中寻找感觉,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课时安排为一节课。

在该教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读写能力和基础的文化常识,能够初步理解文学作品。

同时,学生的语文表达和阅读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细致的导学、引导和讲解,使其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对于诗歌的读解、学生的活动互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杜甫《绝句》的核心内容,并对该诗歌及其作者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杜甫《绝句》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笔优美,极富感染力,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短小精悍,语言简练耐人回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悲叹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下面是诗歌的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理解诗歌内涵在学生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问题和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于“黄鹂”和“白鹭”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勾画出鸟儿的外貌特征,通过对词句的分析,理解鸟儿的语言特点,进而对诗歌的画面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2.对于“西岭千秋雪”和“东吴万里船”的描写,引导学生去想象两种场景的美丽与壮阔,并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内涵。

3.通过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去探寻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信息和哲学意义,达到对诗歌的内涵理解更为深入的境界。

3.探讨杜甫的创作背景通过了解唐代民生状况及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杜甫创作本篇诗歌的动机和背景。

通过分析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其文学特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高度成就,从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配合问答、互动、引导等方式,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思维激活及多角度解读帮助学生探究诗歌的意义,使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能够在真实的体验中达到理解和记忆。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古诗《绝句》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

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诗的对子对照格式。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6-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6-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一、杜甫《绝句》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中思想深邃、意蕴丰富、感情真挚,往往扣人心弦。

《绝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共收录在《杜工部集》中,是一首具有叙事性质的诗歌。

二、杜甫《绝句》的赏析(一)诗歌背景这首诗歌的背景是杜甫在蜀地遇到的一位不幸的老人,他曾经是个大地主,但是由于因为战乱和灾荒,他的土地被典当,家里其他的财产也被出卖了,生活变得异常困难。

杜甫看到这位老人的境况后,非常感伤,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诗歌内容《绝句》的诗歌共计四句,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表现了杜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思慕故园独远行。

首句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春日的风光,令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是反观现实社会问题的诗句,一排白鹭腾空而起,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向上的精神,也暗含着对局势的不满和对人努力追求幸福的期待。

第三句描绘的是作者窗户外的雪景。

白茫茫一片,西岭的积雪满目皆白,萧瑟脱俗。

窗户中藏着千里之外的雪山风采,生动表现了杜甫对故园的思念。

第四句又突变为人物的描写,继续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心情。

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思念风景,抒发了感情。

(三)诗歌主旨《绝句》的主旨是颂扬自然之美、反映社会之苦、怀念故乡之情,以及对生活所处困境的深思熟虑和对人生的不断感慨。

在这首诗歌中,杜甫通过诗歌的平静渲染和深刻的描述,使人们对于寂静中的惆怅有了更微妙的感悟。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绝句》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唐代风物诗中的一种写法。

•加深学生对中国诗词的了解,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爱好和欣赏能力。

•通过反思人生,感受生活之美,增进学生的人文情操。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唐代风物诗,带领学生了解诗句中的一些文化背景和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1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

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

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

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

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

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2)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

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

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3)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3、三读悟其情
(1)比较读。

在黑板上出示: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
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后两句意境开阔)
(2)表演读。

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

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