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三种热图参考资料共106页
红外热成像的测试与分析 ppt课件
➢ 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 ,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
➢ 危急缺陷---- 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 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这类缺陷应立即安排处理。
➢ 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或立即消缺; 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 行,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进一步确定缺陷性 质。
所以冻结或保存图像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光学聚焦和构图。
35
图像最佳化方法 1、选择不同的调色板
36
2、选择温度范围 在不超过测量范围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低的测温范围。
3、选择合适的电平值和温宽值,即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 使图像清晰,层次分明。
37
38
39
40
41
七、电力设备现场检测重点
3、冷却装置及油路系统异常——潜油泵过热;管道堵塞或 阀门未开(无油循环部分管道或散热器在热谱图上呈现低 温区);油枕缺油或假油位(热谱图上油枕内油气分界面 清晰可辨);油枕内有积水(热谱图上油枕的底部有明显 的水油分界面)。
44
110kV主变套管缺油
AR01
40.8℃ 40 38 36 34 32 30
25
设备缺陷诊断依据
一、电流致热型缺陷判断 二、电压致热型缺陷判断
26
27
28
29
30
六、现场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调清楚焦距 手动或自动调焦,确保图像清晰
31
2、调好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 手动或自动调节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层次分明
32
注意:对于微小温差故障设备,一定要通过手动调节图像明 亮度和对比度
医用红外热像仪PPT课件
热像仪成像原理
机体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人体的热量来自体内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由于化学反应的不断进 行热量也不断地产生。产热最多的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骨骼肌产 热量因机体活动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变动,肝脏是机体内代谢 旺盛的器官,因此产热也很多。在安静状态下,机体一些器官产热 量的比例大致如下:心脏及呼吸器官16%,肝脏、脾脏及消化器官 30%,肾脏5.6%,脑、脊髓18.4%,骨骼肌25%,其它5%。产热 过程与基础代谢、肌肉活动、内分泌腺激素(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及交感神经活动有关。交感神经强烈兴奋时,可使代谢 率增加40-50%之多。
心肌供血不足:热图示左侧 前胸部见异常地热区。
腰间盘病变:热图显示腰 部片状高热区,提示腰间 盘突出或膨出可能。
颈间盘病变:颈部见高热 区,提示颈间盘或关节病 变
谢谢!
医用热像诊断仪是接受人体表面在不同部位上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 线,并转换成温度,用来进行疾病诊断和人体功能状态的研究。 四、热像仪的优点:它是一种功能性检查仪,它反映的是人体代谢及 血运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人体表面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来,而X光、 CT、B超、核磁仪器具有线补性,而并不能相互取代,比较起来红 外线热像仪有以下优势: 1.癌症的早期诊断:当癌变部位尚未形成占位性病变时,X光、CT、 B超核磁仪器是不会发现任何异常的,然而在癌症早期,癌变组织 的代谢状况最为活跃,此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传递到 体表上,并引起体表温度的改变,红外线热像仪能够灵敏地捕捉到 这种变化,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
热像仪热图解析
哺乳期乳腺:因处于哺乳 期,双侧乳腺腺管扩张, 所以双侧乳腺在热像仪成 像下示双乳腺均匀高热区。
高血压面容:由于血压升 高导致的其面部血管内血 液充盈扩张,热图下示整 个面部高热区。 心肌供血不足:热图示左 侧前胸部见异常地热区。
红外热成像仪原理和分类
红外热成像仪分类和原理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
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红外辐射简介红外辐射是指波长在0.75um至lOOOum,介于可见光波段与微波波段之间的电磁辐射。
红外辐射的存在是由天文学家赫胥尔在1800年进行棱镜试验时首次发现。
红外辐射具有以下特点及应用:(1)所有温度在热力学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自身发射电磁辐射,而一般自然界物体的温度所对应的辐射峰值都在红外波段。
因此,利用红外热像观察物体无需外界光源,相比可见光具有更好的穿透烟雾的能力。
红外热像是对可见光图像的重要补充手段,广泛用于红外制导、红外夜视、安防监控和视觉增强等领域。
(2)根据普朗克定律,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与其热力学温度直接相关。
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可以进行非接触测温,具有响应快、距离远、测温范围宽、对被测目标无干扰等优势。
因此,红外测温特别是红外热像测温在预防性检测、制程控制和品质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3)热是物体中分子、原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温度是度量其运动剧烈程度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中,往往都伴随热交换及温度变化。
分子化学键的振动、转动能级对应红外辐射波段。
因此,通过检测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状态、结构、状态和组分等。
(4)红外辐射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因此广泛地用于红外加热等。
综上所述,红外辐射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而对于红外辐射的检测及利用,更是渗透到现代军事、工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人眼对于红外辐射没有响应,因此对于红外辐射的感知和检测必须利用专门的红外探测器。
红外辐射波段对应的能量在O.leV-l.OeV之间,所有在上述能量范围之内的物理化学效应都可以用于红外检测。
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详解
例:能量与物质形态的改变互为热结构,可
以帮助临床医生推断病性的发展,比如肿瘤病 人经过治疗后,局部温度下降,说明治疗对肿 瘤产生遏制,由此即可做出治疗效果的预知, 对复发和转移灶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并及早 施治,则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组织结构热态变化具体规律为:脂肪组织呈低温区;
肌肉组织越厚温度越低;表浅脏器热态分布(温度) 高于深层器官,大血管通过区热态(温度)增高;动 脉高于静脉;体壳部分(包括皮肤)的热态分布(温 度)为体表温度,其最外层是皮肤温度。体核部分 (包括心、肺、腹腔器官、脑)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 表层温度是不稳定的,特别是皮肤的温度,容易受环 境温度、衣着等条件的影响,温度波动的幅度也大, 不同部位存在差异。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稳定, 不同部位虽有差异,但都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范围。
第二节生命热力学基础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
•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 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到冷的地方,科学家 宁愿没有发现它。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显而易见 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 要想把这些过程颠倒过来,就非得额外消耗能量不可。 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熵” (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
生命以负熵为生。也就是说它们会从外界源源不断地获
取负熵,去抵消其生命行为产生的熵增加,这样才能让它稳 定地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熵水平上。因此,生物稳定保持在较 高的有序状态(熵较低的状态)的机制就是,持续不断地从 环境当中获得秩序。当然,植物最强大的“负熵”来源是阳 光 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增加它的熵,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
红外线热像仪使用培训
1997年 世界上第一台非制冷、长波,焦平面热像仪 (THV570) 誕生 (AGEMA)。是红外技术领域一次革命性 转变, 将世界红外检测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启动速度由原来 5分钟 降到 45秒
第一代探测器
2000年, 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的、集红外和可见光 图像为一体的、第三代非制冷、长波、焦平面的红 外热成像仪 Therma CAM PM695 (FLIR)。
新功能!
仪器镜头和高温率片内置并自动校准,更换时不用拆卸原有 镜头,仪器自动识别
80度 45度 24度 (标准) 12度 7度 显微镜头
自動選擇測溫範圍和色板,並有較寬的測溫段選擇
(-40 °~ +120 °; -10~55; 0 ~ +500 °; up to +1500 or+2000°)
全自動對焦
1958年 AGA 第一台純軍事用途的紅外線熱成 像儀诞生 (AGA/Bofors).
60年代初, 世界上第一台用於工業檢測領域的紅外線 熱成像儀(THV651)誕生(AGA),尽管体积庞大而笨重,但 很快作为一种检测工具在各种应用中找到了它的位置,特 别是在电力维修保养中体现了它的重要价值,首次用于动 力线检测。
红外线(红外辐射)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是肉眼看不见的)。 波长在0.75µm ~ 1000µm之间。
近红外线 -- 0.75µm ~ 3µm; 中红外线 -- 3µm ~ 6µm; 远红外线 -- 6µm ~ 15µm; 极远红外线 -- 15µm ~ 1000µm。
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 (-273.16 C˚)就会产生电磁波(辐射能)。
在極佳的動態效果下(50禎/每秒 ),具有相当 高的热灵敏度(0.08˚C)。
热成像技术
中国的热成像技术起步于7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依靠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中国工程人员 已经成功地研制开发出了多种热像仪和热成像系统。
成像仪
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年首次研制成功第一代的热红外成像装置,叫红外前视系统,这类装置 利用光学元件运动机械,对目标的热辐射进行图像分解扫描,然后应用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最后形成 视频图像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红外前视系统至今仍是军用飞机、舰船和坦克上的重要装置。六十年代中期, 在红外前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 像仪。
司法界定
美国最高法院针对房屋内的热成像技术中确立新的界线,认定这属于<第四修正案>中所指的搜查。一九九二 年一月的一天,联邦探员怀疑DannyKyllo在其家中种植大麻植物于是使用了热成像仪来测量Kyllo房子中的热辐 射。热成像仪侦测到存在热辐射几乎所有的目标都有热辐射散出,且存在于散射出的温度值之间。联邦探员将热 成像仪固定在DannyKyllo房子的街对面,远离其房子周围部分,热成像的结果显示屋顶和侧墙都比房子的其他部 分温度高而且比其邻居的房屋温度高。持有这些侦测结果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联邦探员相信DannyKyllo确实在 使用卤化灯种植大麻,于是他申请并获得了搜查令。
医学课件红外热成像技术
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特征2
• 3.生理情况下,人体正常体温可随昼夜周期、年 龄、性别、环境、精神紧张和体力劳动等因素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
• 4.生理性热态区 • ⑴、大血管及浅表血管部分 • ⑵、散热差的部位 • ⑶、凹陷部位散热差及组织互相辐射 • ⑷、受压部位 • ⑸、结肠热态区
2019/12/27
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特征3
• 5.生理性低热态区 • 凡是特别容易散热的部位:如机体的突出部位。或
不易导热的部位:如脂肪多肌肉厚的部位。这些都 比较易出现低温区。即生理性低热态区。 • 6.反应性热态区 • 某些腹腔炎症性疾病,热态图除了表现在病变部 位之外,还在同侧或中上腹部呈现高热态分布成 像图,且范围较广。此种热成像图非病理性。故 称为反应性热态区。
2019/12/27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临床特征
• 1.影像学:椎间盘突出改变。 • 2.疼痛:静息痛,自发痛,定位痛,持续痛。 • 3.神经根刺激征:如坐骨神经牵张试验,肌力,
感觉。 • 4.热图:疼痛肢体呈前,后,足底低温改变。
(四痛三低三改变一突出症)
2019/12/27
软组织疼痛循证医学思维
2019/12/27
内脏神经分布与皮肤区域的对应关系判断病变部位
• 颈段脊髓(C1-4:颈部;C5-T2:上肢) • 胸段脊髓(T1-5:气管,肺,心脏。T5-10:肝、胆、胰、
食管、胃、肠。T10-L2:肾、肾上腺、前列腺、膀 胱、尿道) • 腰骶段脊髓(L1-2、S2-5:子宫、睾丸、降结肠、直 肠;L1-S5:下肢)
• 1.直观全面可视:症状性质可视化。
•
疼痛治疗靶向化。
•
疗效评估客观化。
• 2.病理状态提示:
红外热像基本原理
温变早于病变,预示人体健康
现有影像诊断技术是通过各自的技术手段获得人体 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资料来诊断疾 病。实践证明,人体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要疾病 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事实上,在组织器官出 现结构和形态变化之前,病灶区已经出现温度变化, 其变化的形状和范围大小就反映了疾病的性质和严 重程度。因此通过采集温度变化的信息,便可提前 发现阳性改变,对人体健康有预警作用。
1.从细胞代谢角度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3.用细胞代谢热这一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疾病的 早期发现。 4.为临床提供快速、实时的药物疗效观察方法为疾病 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5.为内分泌、免疫等全身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 影像学依据。 6.提供人类生命现象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7.可填补细胞代谢尤其是能量代谢方面临床研究的不 足。
生理热图分布规律
一,总体上符合中心轴对称的分布规律。 二 , 各部位生理温度是不同的,就部位于而言,基本规律 是:头颈部温度最高;上肢高于下肢;四肢近端高于远端; 躯干腹侧面高于背侧面;胸部高于腹部;左胸高于右胸; 上腹部高于下腹部;肝区高于脾区。脂肪较多的组织温度 较低;骨突部位如颊部、鼻尖部、额骨前、髂骨突等肤温 也较低;通气径路如气管、鼻腔亦呈低温。 三,就组织结构而言,脂肪组织呈低温区;肌肉组织愈厚温 度愈低;表浅脏器温度高于深层器官;大血管通过区温度 增高;动脉高于静脉。 四,个体差异性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某些人在身体的不 同部位、不同时间、不同生理状态时皮肤温度也有变化。 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人的热像不尽相同,甚至有人说世界 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热像。
等重要的治疗价值和生命价值。
理想的完整的影像学结果应该是:利用CT、
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成像文章简介波长为2.0~1000μm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我们周围的物体只有当它们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时,才能够发出可见光。
相比之下,我们周围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
所以,热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热辐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
文章详细内容一. 红外热成像原理波长为2.0~1000μm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我们周围的物体只有当它们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时,才能够发出可见光。
相比之下,我们周围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
所以,热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热辐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
1.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μm和8~14μm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
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热红外成像技术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艇和坦克装上了全天候前视系统。
这些系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
热辐射的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
现代的热成像装置工作在中红外区域(波长3~5μm)或远红外区域(波长8~12μm)。
通过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热成像仪产生一个实时的图像,从而提供一种景物的热图像。
并将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变为人眼可见的、清晰的图像。
热成像仪非常灵敏,能探测到小于0.1℃的温差。
工作时,热成像仪利用光学器件将场景中的物体发出的红外能量聚焦在红外探测器上,然后来自与每个探测器元件的红外数据转换成标准的视频格式,可以在标准的视频监视器上显示出来,或记录在录像带上。
红外热成像技术
技术要素 生理热图
病理热图
干扰热图
读图原则:主诉、热图、体征三者高度一致
疼痛(感觉神经受刺激引起的) 哪里痛?怎么痛?加重或减轻因素? (左边?右边?痛了多久?)
有无夜间痛?或痛醒?
运动器官性 (无夜间痛) 神经病理性 (有夜间痛) 持续痛、自发痛、 静歇痛、定位痛 痛觉、温觉、触压觉
取图以半身为基本体位,包括正前 和正后2个方向。
(即每个人全身至少有4张基本体位 图)
上半身取图:从头顶至上肢末端
注意事项:身体直立,双手略外展,手指张开。
下半身取图:从腰部至下肢末端
注意事项:身体直立,双脚略分开,踩在地毯上。
侧身取图
注意事项:侧身拍摄时,身体直立,双手抱头姿势,与 镜 头成45°站立。
据主诉、疼痛部位再额外加拍局部近距离图片
1.头痛:需加拍各方位近摄头部4张(头发前不盖额,后不
遮颈)。 2.肩痛:需加拍左右侧面肩部片及近距离正前、正后位片。 3.腰痛:需照下肢(近距离正前、正后位片)及脚底。 4.胸痛:需加拍左、右斜位片(拍出腋下及颈部淋巴结区域)及 近距离正前、正后位片。 5.膝关节、足踝拍摄:加拍近距离正前、后位、左右侧位(如右 侧位:面向右手面墙壁,右足前,左足后,双足置于同一水平 线上)。 6.腹痛:建议空腹或不饮酒的状态下拍照,加拍近距离正前、正 后位片。
脏腑肌腠位分明 人体解剖有什么脏器?哪一层有什么肌肉?需要 血管神经走向清 分清。 血管神经的走向位置要了解。 心胸肝胆重点看 疼痛诊断之余,还要关注重要脏器功能(心、胸、 全身疾患难再隐 肝、胆等) 读完热图查体征 这样疾患就容易发现了 看完热图,针对异常区域查体。 先叩后按痛点寻 先大范围叩诊,再局部按压,寻找最痛的点。 精确诊断是关键 诊断治疗要点、面结合,精确到点。 结合主诉、热图、查体,反复验证有无疏漏。 验证补漏反复印 造成疼痛区域的原因需查明,例如小腿痛可以来 上游下游责所主 自小腿?也可以来自梨状肌?需考虑局部通路上 病痛就此了然心 的卡压引起。 明确病因后,治疗就按照各科擅长手段施展即可。 针砭灸疗各般施 治疗手段以安全有效、解决功能为主,使疼痛得 安全有效痛立轻 到改善。
红外热成像三种热图
Òú ´¢ Ó ¸ Í Ö
T01019-3 Ó Ï Ò ¥ ¹ Ø Ú ½ Ä Ú ² à Û Ì Í ´ é × ° Ô ¸ Ð ò » ¶ ú Î Å µ ¯ ì Ï Ò Ï Ó ¥ ¹ Ø Ú ½ Ä Ú ² à ¼ ä Ï ¶ Í È Ç µ ø Ò Ï Ó ¥ Ä Ú ² à ° ë Ô Â ° å Ë ð É Ë
黄** 腰及左臀部软损,梨状肌损伤 CT示:L5、S1椎间盘突出
刘东华:左下肢疼痛1年,间歇性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 腰臀软组织损伤
腰3/4椎间 盘突出
刘东华: 直腿抬高试验正 常,知觉正常 治疗前左下肢疼痛 1年,间歇性跛行。行 走100米痛
刘东华: 治疗后症状好转, 现行走100-200米后 小腿感不适。
疾病. 肿瘤等。
与组织结构诊断为主的影像学相比较
五大优势应用领域
●急、慢性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 ●肢体动静脉血管功能状态、血供情况
●疼痛(软组织颈肩腰腿痛)部位、性质、程度
●肿瘤的预警指示,全程监视、疗效评估
●亚健康状况测定和评估
红外热像技术临床应用亮点
红外疼痛技术 : 红外热像诊断技 术和疼痛微创治疗技术结合,是 一种新的疼痛治疗工作模式。
2、毛发产生的干扰 左图 :胡须产生的干扰 右图:阴毛产生的干扰
头发产生的干扰
(三)非本病病理因素的干扰 1、胆囊手术后
左图:患者于检查前一年行胆囊切除术, 右图 :箭头示右上腹斜行的手 术疤痕。术区因粘连机化形成的低温改变
2、剖宫产术后
手术切口瘢痕,增生性肉芽组织,形成与切口方向一致线状高温。
腰椎间突出,非腰椎间突出症, 骶髂关节损伤引起疼痛
张小红 内分泌46床 住院号341985 ID02264142 剖宫产后三天,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0+入 院,左侧臀部疼痛,下肢活动困难,但无静息 痛, MRI: L5/S1椎间盘轻度突出。 2008年1月 23日坐轮椅来本科会诊就诊. PE:左骶髂关节及其周围明显压痛,扣击痛. 直腿抬高实验受限.“4”字试验阳性,左腿 活动高度受限,剧烈疼痛 .知觉正常.
红外热成像技术PPT演示课件
• 遥测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状态,摄取人体红外热 辐射图像,即“热图”,又称温差摄像。
• 常规测温:只能实现“点”的温度测定
• 热像测温:实时,动态,体表“面”的温度变化。
• 红外热图:热——温度值
•
图——温度分布形态
2019/9/13
6
红外热成像原理1
• 通过光学电子系统将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 的热态的远红外光波聚集,调制及光电转换,变 为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量,经多媒体图像处理, 技术处理,以伪色彩热成像图形式显示人体温度 场。同时,应用数字红外热成像专用分析软件, 对获取的温度进行分析。既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 来。
• 1 是否有神经性病变。 • 2 神经性病变区分:中枢,周围,干,末梢。 • 3 找出责任器官和组织。 • 4 主诉,热图,体征证据。 • 5 诊断明确诊断后,对症对因治疗。 • 6 治疗要诀:没有损伤就没有修复,要尽量避免
过度损伤。 • 7 康复锻炼,无痛锻炼,无负荷锻炼,针对性个
性化锻炼。
2019/9/13
2019/9/13
38
需要强调
• 红外热像仪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先进的 热像测温工具,它所能表达的是与热相关的因素, 而对于深部解剖复杂的某些组织或器官疾病,由 于热信号的衰减和干扰,表达是困难的。即便是 优势应用领域,也必须和其它影像和临床结合分 析,才能进行正确客观的诊断。
2019/9/13
2019/9/13
14
内脏神经分布与皮肤区域的对应关系判断病变部位
• 颈段脊髓(C1-4:颈部;C5-T2:上肢) • 胸段脊髓(T1-5:气管,肺,心脏。T5-10:肝、胆、胰、
食管、胃、肠。T10-L2:肾、肾上腺、前列腺、膀 胱、尿道) • 腰骶段脊髓(L1-2、S2-5:子宫、睾丸、降结肠、直 肠;L1-S5:下肢)
红外热成像三种热图
红外亚健康状况评估:全面评估, 早期发现,追踪预测,数字记录.绿 色无创.
.
45
软组织疼痛颈肩腰腿痛热图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目前没有一种设备能 记录疼痛,由于疼痛区域必然伴有或/和异 常代谢变化,或/和神经功能状态变化,或/ 和血液循环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导 致温度的变化,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记录与 疼痛伴随的温度变化来反映疼痛的性质、程 度、范围。
常,知觉正常 治疗前左下肢疼痛
1年,间歇性跛行。行 走100米痛
刘东华: 治疗后症状好转,
现行走100-200米后 小腿感不适。
.
54
.
55
.
56
腰椎间突出,非腰椎间突出症, 骶髂关节损伤引起疼痛
张小红 内分泌46床 住院号341985 ID02264142 剖宫产后三天,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0+入
.
62
潘**:右上肢疼痛2月余,伴食指尖麻 木20天。疼痛呈 间歇性,右上肢活动 无明显影响,夜间睡觉时也感疼痛。
.
63
潘兴灿:
颈椎间盘 突出,颈肩软 组织损伤,
治疗前右上 肢疼右上肢 疼痛2月余, 伴食指尖麻 木20天.疼 痛呈间歇性, 右上肢活动 无明显影响, 夜间睡觉时 也感疼痛.
.
64
潘兴灿:治疗后颈及右上肢麻木疼痛消失。
.
37
.
38
.
39
.
40
8、针刺的干扰 左图:左手针刺前的热图
右图:针刺后的热图。针刺局部低温改变
.
41
9、冷风的干扰 左图:左手吹冷风后的热图 右图:在室温下休息15 分钟后的热图
.
42
疾病特征热图研究
pathology image
(完整版)红外热成像介绍
第三章 热成像产品介绍
第一节 产品构成及参数 第二节 产品特点
第三节 产品优劣标准
第四节 产品优劣标准
红外热成像网络摄像机优劣标准
1.像元大小 像元,又称探测元,它是传感器对景物进行扫描采样的最小单元, 每个像元就是一个温度采集单元。 单个探测元的大小,一般的规格有25μm,35μm等。探测元越小, 则成像的质量越好。
普通摄像机采集可见光波段(0.4μm-0.76μm)、近红外波段(0.76μm1μm)的光
γ射线 χ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0.38 0.76μm
无线电 1000μm
1000km
近红外
短波红 外?
中波红外
长波红外 甚长波红外
远红外
0.76μm 1μm 3μm 5μm 14μm 30μm 1000μm
热成像网络摄像机拥有传统网络摄像机不具备的功能的同时,也继承了传 统网络摄像机的优良特性:
采用标准的H.264编码技术,压缩比高,且处理非常灵活 全实时网络监控,可扩展接入标准平台软件 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功能,传输距离远,传输限制少
5.多功能应用
支持SD 卡本地存储 支持PoE 网络功能 本地模拟输出,方便安装调节,可直接使用 支持双向语音功能 支持双码流,支持手机监控 一键复位,心跳,密码保护,水印技术等一应俱全
大气窗口的光谱段主要有:微波波段(300-1GHz),热红外波段(814um),中红外波段(3.5-4um),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4-2.5um)
红外光 可见光 紫外线
空气
红外线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划分为四个更小的波段:
近红外线波段: 0.75μm—3μm
现代测试技术大作业-红外热图简介
现代测试技术⼤作业-红外热图简介红外热图技术简介⼀种⼴泛应⽤于风洞的温度场测量技术1.技术背景⽓动热实验技术⼀直是⾼超声速空⽓动⼒学研究的⼀个重要内容,对飞⾏器研制来说,⽓动热环境地⾯预测数据是进⾏飞船、返回式卫星和其它⾼超声速飞⾏器防热设计的主要依据。
在地⾯实验中,有时通过薄膜传感器、热电偶等测量模型表⾯单个点的温度,从⽽由温度梯度计算出表⾯热流。
这类接触式测量技术发展历史较长,⽐较成熟,属于经典测量的⼀类。
红外热图作为⾮接触测量技术,形象直观,不⼲扰流场,⼀次实验可同时获得成千上万个点的热流数据。
作为⽓动实验的诊断⼯具,红外热图技术已⼴泛⽤于瞬态温度测量、旋涡捕捉、边界层转捩位置判断、分离流和层流的判定等。
Gartenberg E,Roberts A.S对近25年来红外热图技术在风洞实验中的应⽤进⾏了回顾,认为红外热图技术已成为⼀种常规的风洞测试⼿段。
Y.Le Sant等⼈对红外热图技术在法国国家宇航中⼀00NERA ⼤型风洞中的应⽤情况进⾏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红外热图技术在⾼焓风洞中的应⽤情况。
美国阿诺德⼯程发展中⼼(AEDC)的Bynum等⼈在VKF的B风洞中⽤红外热图系统获得了圆锥和半球圆柱表⾯的对流换热系数,与此同时,Bynum还分析了圆锥模型在有⽆边界层拌线条件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和边界层转捩所发⽣的变化,并与理论结果进⾏了⽐较。
Kamran Daryabeigi等⼈成功利⽤红外热图技术在20~200 °C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半球模型表⾯的温度及⽓动加热率,并对其测量精度进⾏了研究,该实验是在美国的Langley 31英⼨风洞上进⾏的。
邓建平等⼈将红外热图技术运⽤于电弧风洞,将测温范围拓展到3500°C。
2.⼯作原理实验原理图图1多个红外窗⼝测量⽰意图模型表⾯发射率是波长、温度、极⾓、表⾯状况等的函数。
在⼀定极⾓范围内,模型表⾯的发射率是⼀常数,超过⾃由极⾓时,发射率急剧变⼩,因此必须对模型表⾯的发射率予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