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女娲造人》教案-17
《女娲造人》教案关于《女娲造人》教案汇编8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掌握神通广大、生气蓬勃、灵机一动、莽莽榛榛、眉开眼笑、疲惫不堪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
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黑板出示生字词,个别、集体指读。
2.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主要内容)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一)自学提示: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
】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6篇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6篇《女娲造人》教案5- 篇一女娲造人一、教学目标1、增强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
2、把握文章的内容,清晰地了解这个神话是如何展开想像的。
3、进一步把握神话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或多或少有一定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
本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能力;二是联想与想像的能力;三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导入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非常有趣。
请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出示课题《女娲造人》。
2、阅读译文,尝试想像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看看此题中两则短文的译文。
这两则译文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概括的语言尽可能简洁,在能够说清楚的前提下,字数尽可能少一些。
请把概括内容批注在书上。
生:(独立阅读,概括批注)。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段译文有哪些要点。
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1)天地无人;(2)女娲造人;(3)造更多的人;(4)婚姻育人。
师:这四点基本上能够概括这两则短文的主要内容,语言也很简洁。
我们看原文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生动的情节,但有人将这则短文扩展成一个栩栩如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神话故事。
要扩写这必须展开想像,加入一些内容。
请同学们合上书,围绕刚才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点,快速展开想像,自编一个神话故事,并在草稿纸上记录自己的故事提纲。
生:(构思自己的神话故事)。
师:大家相互讲,讲了故事后,请推荐一位构思奇妙、讲述生动的同学上台,把自己的故事奉献给全班同学。
生:(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故事)。
师:(点评。
点评的标准是:(1)故事是否紧扣了四个要点?(2)想像是否奇妙,大胆?(3)叙述是否生动?)3、阅读课文,比较想像师:我们自己编述了故事,也听了同学讲的故事,四川新繁有一位名叫袁珂的作家,他根据这四点内容编写了一个名《女娲补天》的故事,作家和我们都是根据同一个材料编的故事,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他编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
2024年《女娲造人》教案汇编6篇
2024年《女娲造人》教案汇编6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约2371字)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十篇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十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设计思想:《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像与联想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表现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________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__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1、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抓住__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而基础差的必须要做预习好!2、学生学习__时,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采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去解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能力目标(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__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难点: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采用博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师生互动、课堂检测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女娲造人》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象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女娲造人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
女娲造人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Teaching design of allusions of Nuwa creating human beings女娲造人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女娲造人的解释教学设计2、篇章2:女娲造人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章3:女娲的经典造句教学设计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你们对女娲的典故了解吗?下面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女娲造人的典故,供大家阅读!篇章1:女娲造人的解释教学设计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篇章2:女娲造人的典故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也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
女娲滑行在大地上,羡慕盘古身体上那些优美结构,她热爱树木花草,然而她更加陶醉于那些更活泼、更富有朝气的鸟兽虫鱼。
在把它们打量了番后,女娲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鸟兽虫鱼的智力远远不能使她满足。
她要创造出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灵。
这样,世上就会有了能主宰和管理万物的生命,也就不会仅仅只是野草漫山、野兽成群、飞禽成帮,世界也就不会寂寞和荒凉了。
于是,当女祸沿着黄河滑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时,不禁高兴起来。
《女娲造人》教案-21
《女娲造人》教案关于《女娲造人》教案汇编7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发明人的传说。
请学生自身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投影出示:上帝在发明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上帝依照自身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
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
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协助他工作。
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
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课后练习题一)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假如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12篇)
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12篇)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2、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制造性想像修改神话。
3、拓展延长,激发同学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激发同学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课前预备同学: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老师:预备相关资料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珍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
请同学们扫瞄屏幕上中国古代神话的几个片段。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老师:投影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夸父逐日、钻木取火、女娲造人等〕;同学:说知名称。
老师: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生疏,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有关女娲的神话名称吗?同学:说〔如精卫填海、黄帝的故事、女娲补天等〕;师:今日我们重点观赏《女娲造人》,投影课题及女娲造人画像。
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1、同学读一读《风俗通》的记载文字,然后说说大致意思,再朗读课后练习一中的译文。
2、同学与对话。
A、我依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你们到《神话故事新编》里去看看,期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爱哪一篇,为什么?:袁珂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尽快给回应。
〔要点: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B、假如喜爱,请把它推举给你的伴侣。
:袁珂这是听了刚刚同学们的评价后反应,那就让我们把生动的故事情节先复述给班里的同学听听,好不好?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1、看课文,做好复述预备2、一位同学复述同学评议老师补充:自我对比,课外改良后说给你们的伴侣或父母兄妹听听。
五、师生共同探究课文的魅力。
老师引导:这篇课文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它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亮的人物形象、美妙的情感。
如今让我们再围绕鲜亮的人物形象、美妙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并运用一些学习技能。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6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6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寻找人类起源。
2、力量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予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育学生的想像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开心,感受制造的欢乐,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颖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语(4)早晨,我们踏着满地的金黄,在瑟瑟的晨风中来到这里,开头我们又一个崭新的一天;黄昏,我们迎着醉人的晚霞,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这很多个来来往往的的路途中,我们不禁要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么能不能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呢,让我们来相互沟通一下吧。
(学生沟通资料)好,今日就让我们到《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中去看看女娲是怎样把人造出来的。
(书写标题)二、文本对话1、个别朗读:(5)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来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我们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好,有哪位同学情愿给大家朗读。
(请同学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1)通过以上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那么今日,我们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将实行智力竞赛的形式,来一场超级小组的选拔,详细的竞赛规章是这样的:⑴首先将全体同学分为两大组,在答题之前由每组为对方选择答题的符号,然后各组选一名同学来揭开题目答题。
⑵当该名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感到有困难时,他将有三种求助方式:从课堂上任意一个人那里获得少许提示;指定本组的一名同学替他回答下列问题;和组员争论两分钟然后做答。
每种求助方式只能用一次,用完为止。
⑶每组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本足不扣分但给对方组加100分。
规章大家已经很清晰了,那么在进展超级小组的选拔之前,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认真研读课文,为竞赛做好充分的预备,同时也可以针对你们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展争论,好,现在开头。
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教学设计
c.思考题: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b.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d.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步骤:
a.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纠正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背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抟土”、“造物”、“筋疲力尽”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表达和写作中。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c.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d.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女娲造人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e.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3.作业设计:
a.课后阅读: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神话故事,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a.解释以下词汇:抟土、造物、筋疲力尽。
b.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六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复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掌握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女娲造人》的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2.多媒体设备;3.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语文笔记本和一支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女娲造人》故事情节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引发学生对自然界事物产生好奇心。
步骤二:整体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将课文《女娲造人》分段朗读,引导学生仔细聆听;2.学生个人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故事情节;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步骤三:分组探究比喻和拟人(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3-4人;2.每个小组根据《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找出故事中使用到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3.小组们展示并解释他们找到的比喻和拟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喻和拟人在故事中的作用。
步骤四:小组讨论故事主题(15分钟)1.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故事《女娲造人》的主题;2.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步骤五:个人思考与写作(20分钟)1.学生个人思考并完成一篇关于《女娲造人》的读后感;2.学生将读后感写在自己的语文笔记本上,并利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排版。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10分钟)1.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读后感,其他同学进行点评;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意,如朗读、配乐、配图等。
四、课堂作业1.每位学生完成语文笔记本中的读后感,并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排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视频、整体阅读理解、小组讨论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了《女娲造人》这个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女娲造人的教案设计
语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
(2)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丰富想象力。
(3)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古代神话故事,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女娲造人的过程及意义。
2. 学会欣赏古代神话故事,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
3.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简介女娲造人的传说,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悟。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女娲造人的过程及意义。
(2)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中,她展现了哪些优秀品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个简短的神话故事。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点评。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收集其他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下节课分享。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2.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学生能够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叙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女娲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3)能够领悟作者通过神话表达的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女娲神话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培养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2. 理解女娲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女娲神话的内涵。
2. 如何使学生领悟作者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神话传说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及《女娲造人》的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神话传说,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女娲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剖析:(1)教师引导学生剖析女娲神话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培养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
(2)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并进行情感教育。
四、课后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总结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复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女娲神话中的人文精神,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感悟。
3. 搜集其他神话传说,下节课分享交流。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师教学设计《女娲造人》课文具体表达了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文章清爽、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别致感,而且文笔美丽,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亲密联系学生的经历世界和想象世界,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爱好。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老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4、感受女娲朴实、感人的宏大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一、回忆导入:同学们搜寻你记忆的文学宝库,那里储存着哪些神话故事?和大家共享。
〔学生答〕从古至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好玩的话题,人们绽开了丰富想象与推想,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文章看一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1、体裁:神话特点:①主子公是神或半神;②想象或梦想出来的,想象丰富;③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说明;④歌颂某种精神。
2、作者简介: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古神话选释》、《中国神话传闻》、《神话论文集》。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3、生字注音:开拓〔〕清澈〔〕莽莽榛榛〔〕掺和〔〕揉〔〕崛起〔〕搅混〔〕气概〔〕绵延〔〕4、词语释义:神通广阔:莽莽榛榛:生气蓬勃:清澈:兴致勃勃:眉飞色舞:一般无二:疲倦不堪:〔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识故事情节,并能复述故事情节。
2、思索完成:〔1〕女娲为什么造人?世间荒芜,感到特别孤独,由池中照影想到造人〔2〕女娲怎样造人?揉泥成团挥藤洒泥分出男女,自我繁衍〔3〕女娲造人前与造人后的心情发生了哪些改变?造人前:感到特别孤独〔第2段〕造人后:满心喜悦,眉飞色舞〔9段〕有说不出的开心和劝慰,再也不感觉到孤独〔第12段〕三、小组合作1、这那么神话中,女娲形象的塑造具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出。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引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介绍女娲的传说。
通过简短讲解,概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1.3 教学活动展示女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与女娲相关的神话故事。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神话故事的了解和看法。
教师简要介绍《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章:故事细节探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女娲造人》故事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细致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配阅读材料,让学生仔细阅读《女娲造人》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女娲造人的过程、人物的特征等。
2.3 教学活动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细节的发现和理解。
第三章:女娲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女娲的形象特征,理解其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女娲的形象特征,如她的创造力、智慧等。
分析女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女娲的形象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女娲形象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女娲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故事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女娲造人》故事的主题,如创造力、生命的意义等。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如创造力、生命的意义等。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的深层含义。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故事主题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意写作,表达对《女娲造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女娲造人》教案6篇
《女娲造人》教案6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积累“女娲.澄清.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4、.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体会想象联想在神话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2、学习__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1、激发和训练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方法】1、复述法。
__浅显易懂,通过复述故事把握__的内容。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本故事性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__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可通过比较,获得对于联想想象的方法,思路的启示。
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研究拓展。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其视野,收集整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科学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复述故事情节,理解__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
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
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
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册第六单元 21 课女娲造人课文(自读课)
女娲造人
学校丛台区紫苑中学作者陈丽华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积累“女娲澄澈灵敏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过程方法: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 复述法。
文章浅显易懂,通过复述故事把握文章内容。
2.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3.合作研讨法。
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教学用具】U盘多媒体设备
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教学过程】。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这篇教学设计采用了“主问题”设计的理念。
学生带着主问题对全篇课文进行研读,在教师的点拨下,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形象而进行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及发言、讨论、辩析等表达活动。
教学步骤:一、积累一组词语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识别、积累词语。
1.雅词2.四字短语二、研讨一个问题1.主问题: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要求:阅读全文。
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
自读课文,并拟出发言要点。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
她有人的孤独感。
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
·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
·她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妈妈。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讨论:作者为什么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作者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这正是这篇童话真实感人的地方。
广阔的天地,莽莽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想象巧妙而富于人类经验;“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
“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课内自读课文。
文章浅显易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中洋溢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并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通过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二、了解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1、比较阅读:思考: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明确:⑴造人的具体过程;⑵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⑶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2、找一找、谈一谈: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教师提示:体现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又表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人的出现使死寂的天地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与天伦之乐,只有人才使这个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3、神话精彩情节欣赏──听录音: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这篇神话描写的重点内容,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悄悄进入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听听大神女娲的心声,想像她造人的辛劳与执着,听听人来到世间的第一声欢呼,感受我们人类诞生后的欢欣愉快。
4、女娲形象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明确:女娲是神,更是人。
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⑴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不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吗?⑵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与探求精神,女娲不正是一个创造者吗?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⑶女娲的勤劳、智慧、坚持不懈何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5、想像力的训练:借助想像和幻想,对女娲造人的情景做另一番合理的推测。
贴近生活,合情合理,不能胡思乱想。
自编神话《女娲造人》,与袁珂及古人比一比。
分小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6、有关人类的起源,你还知道哪些神话传说呢?学生谈一谈。
7、你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科学地解释一下人类的起源吗?学生议一议。
教师展示:传统的古猿进化说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外星人说尘埃说四、作业2、继续完成自编神话《女娲造人》。
五、感悟小结同学们,无论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人类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
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美丽的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神话民间故事导入。
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哪咤闹海》《精卫填海》等。
二、简介神话和神话的特点1.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肋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神话的特点: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袁珂:我国著名的神话学家。
其著作《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四、预习字词检查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澄澈chè生气蓬勃péng bó幽光yōu 莽莽榛榛zhēn绵延mián 神通广大shén 灵敏mǐn 枯藤téng五、赏读课文(一)听课文录音思考1、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女娲神性:神通广大人性: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总之,女娲是一个人性化的神。
(二)复述故事情节1、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
2、从女娲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的角度复述故事。
要求:语言简洁生动六、拓展延伸:关于想象(一)有关的名人名言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雨果)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黑格尔)(二)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三)想象大比拼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1、牵牛花开放啦,……2、早上打开窗户,哇……3、远处的霓虹灯亮了,……七、课堂小结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八、作业1、将文中的故事或自己改编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
3、阅读《风俗通》二则,看看课文在《风俗通》短文的基础上丰富了哪些内容?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在处理环节板块之间的衔接上做的不到位。
2、读的不够,因为文章长度的原因,只能利用早自习时让学生提前阅读,课上没有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朗读。
3、课堂评价不到位。
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没有发动学生作点评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2、学生寻找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讲述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如果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3、跳读课文,划出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叫“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
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三、拓展延伸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四、教师小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
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五、作业布置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篇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
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注音。
(莽莽榛榛、神通广大、生气蓬勃、疲倦不堪、兴高采烈)。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女娲怎样创造人类?女娲造出来的人是怎样的?你认为女娲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
女娲同样感到孤单寂寞,她用黄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
女娲非常喜欢,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个生物叫做人。
接着又造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5、给课文分段,并概况段意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
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
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二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
第二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一)自学提示: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
】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
)(二)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
1、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想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