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科版比热容教案

执八、、

初中物理《比热容》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比热容是研究热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物质吸放热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学好比热容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物质的热性能奠定了基础。 二、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三、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热现象均有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至于在微观世界层面研究热现象还不曾接触。学生对于比热容的概念比较陌生,由于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微观世界,对于学生学习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教师可结合宏观的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并类比密度、速度等概念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比热容的概念,并学会应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本节包括“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两部分内容,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海边的沙子和海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的温度不同,从而提出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热量升高温度不同的研究问题。通过实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就叫比热容,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它可用于解释生活中吸热升温的一些现象。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从分析物理事实到抽象出这个概念,再提升到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其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比热容概念和应用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可以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写出比热容的计算式,比热容本身也是利用了比值定义法,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密度等概念,类比得出计算式,利用及其公式变形进行计算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重点:比热容概念和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六、教学策略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生活经验,如海边的沙子和海水中午时的温度不同,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热温度变化可能不同。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做好实验是关键,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相反如果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1 复习提问: 1、什么叫热量? 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 讲授: 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猜想: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 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

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教案2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__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020秋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 比热容—学案

1.3比热容 一、知识梳理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1.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______的大小及______变化的多少有关.根据生活经验还可猜想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比较吸热能力强弱的方法:①相同条件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____________的多少.实验时可对不同的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升温高的吸热能力______;②还可加热使之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需要的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______; (2)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______法; (3)实验表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其______及______的变化有关,还与它的__________有关.物理学中常用____________来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二)比热容 1.定义: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了Δt,则______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比热容是描述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物理量.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______. 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应用:(1)用______作为冷却液;(2)用______取暖;(3)对气温的影响,如: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 (三)热量的计算 1.热传递中热量的计算公式:Q=______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____________,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____________. 2.热传递中的吸热效率:η=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Q吸=______,不计热损失则Q吸=______.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 比热容 学案

1.3 比热容 课前预习 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热,温度,低温物体热,温度,热量的单位是。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5、取一样质量的沙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使他们升高一样的温度,谁的时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课内探究: 一、实验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试验方法: 2、器材: 3、思考:怎样得到质量一样的水和食用油? 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一样的热量? 4、结论: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一样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样、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二、比热容 1、定义:。 2、国际单位:。 3、符号:。 4、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了解各物质的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一样、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是,它的意义 是。沙石的比热容是,它的意义 是,如果让一样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一样的热量,水升温〔快、慢〕 5水比热容大的应用:〔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么?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热量的计算 1、公式 我们知道热量的符号是,比热容的符号是,质量的符号是,我们用△t 表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热量的公式是。 2、公式的应用 例1:要把2㎏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供应多少热量? 当堂达标 1.水的比热比拟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一样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 比拟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② 〔2〕实验中小明猜测;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3、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 B、假设质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减至一半 C、假设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 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假设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 假设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

初三物理教科版 第一章第三节比热容学案

学案- 13.3比热容知识点1:物体的吸热能力 思维 导图: 练习:1.下列各个因素中不会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是() A.物体本身的吸热能力;B质量; C.温度变化量; D.体积 2.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3.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4.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先后加热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表明,要让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的测量工具只有秒表B.升高相同温度时,甲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D.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乙液体冷却效果更好5.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1)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图甲),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

器材是______________,通过记录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就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 (2)小明在另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给易拉罐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棉花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 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图乙).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____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成 水蒸气,排出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__现象,水面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填“>”、 “<”或“=”)罐内的气压将水压进罐内。 6.张华同学“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本领的强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张华所进行的操作,其目的是: (1)往易拉罐里装入相同质量沙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搅棒不断搅拌沙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盏发热量相同的酒精灯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录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比热容 思维 导图:

和龙市六中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3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教案 教科版

3.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比热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得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提出问题: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得快?如何进一步探究验证?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 物 质质 量 /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 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 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 时间/s 水 食用油 交流讨论:让学生交流、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回答:(1)装水和食用油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食用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食用油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2)如果在做固体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中,固体物质需要不停地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 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探究点二:比热容

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了解比热容的定义。 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P13~P15的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 归纳总结:(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2)单位是J/(kg·℃)。(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 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热量吸收或放出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多少热量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热量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质的温度变化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 典例剖析: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铝0.88×103 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点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由此展开分析,得出答案。 【自主解答】C 板书设计 3.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 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篇1) 教材分析: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同时比热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在设计时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教学设计: 问:同学们有烧开水的经历吗? 问:是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问:将一壶水烧开还是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问: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高吸收热量越多。 问:在烈日当空的夏天,我们都有过在沙滩上玩耍的经历。当我们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在浅水中行走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问:你能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回答学生的提问然后板书课题。1、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2、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回答、得出结论。 结论一: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结论二: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3、当老师提到美丽的青岛海滨,同学们热情高涨,讨论热烈,都会抢着回答。都有“脚在水中感到凉,在沙滩上感到暖”的生活经验。 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物质吸热,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系吗? 问:同学们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吗?同学们能谈谈猜想的依据吗? 老师在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意见后继续引导:对于不同的物质,我们就以水、沙子为例,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暖量是否相同?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呢? 1我们如何保证所取的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呢?怎么样确定它们升高了相同的温度呢?通过什么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呢? 2上述的方法是我们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九年级物理教案 比热容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9篇 比热容 1 教学目标 a.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 b. 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 c. 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d. 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 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 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教科版物理《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学设计方案 ——选自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何洪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比热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的物理量。 ⑵学会查比热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 ⑶会用比热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会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⑴比热容的实验探究设计过程。 ⑵比热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2、教学难点:⑴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的概念。 ⑵运用比热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理论推导、讨论交流 四、教具和学具: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钟表、玻璃棒、温度计、烧杯、沙子200g、水200g 五、课前准备: 课前在家里烧水,并思考几个问题: ⑴烧同样多的水,水温升得越高,所要加热的时间越(长/短),说明质量相等的水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少)。 ⑵将半壶水烧开,所需时间比将整壶水烧开所需时间(长或短),说明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或少)。

六、教学过程、步骤: 教学 阶段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一、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动画:在海边夏令 营时,天气晴朗,小明和小华赤脚 在海边玩耍,踩在沙滩上,觉得沙 子很烫,跳到海里游泳,海水确比 沙子凉快多。为什么呢?会不会海 水的温度就是比沙子低?为了弄个 明白,他们晚上又来到海边,仔细 试了试沙子和水,结果发现晚上的 海水却比沙子暖和。 学生观看动画,认真观 察。 1、创设物理 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和求 知欲望。 2、从学生发 现的问题中 提炼出探究 问题。 二、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 的温度不一样呢?白天海水比沙子 凉,怎么到了晚上海水却比筛子暖 和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可能是水蒸发吸热; ②可能是海水和沙子的 质量不同 ③可能是因为导热能力 不同。 …… 学生总结:可能是沙子 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 比水快。 尽可能让学 生提出更多 的猜想,放 手让学生讨 论和表述, 开拓学生思 维。 三、设计实验教师:同学们这只是猜想,是否正 确要等待实验的验证。怎么来设计 实验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的快慢 呢? 问:如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是否 回影响实验结果? 问:给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应注 意什么? 师:如果加热方式完全相同,可以 认为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甲同学:给同质量的水 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 比较升高的温度; 乙同学:给同质量的水 和沙子加热比较升高相 同的温度所需时间 答:会。 答:用同样的加热器加 热 提醒学生控 制变量法的 运用。 四、进行实验教师课件提示实验注意点: ①相同质量; ②加热方式相同; ③设计合适的表格; ④给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比较升 高相同的温度所用的时间。 学生分组实验: 各取150g的沙子和水放 入相同的易拉罐中,并 用搅棒不断搅拌。观察 水和沙子温度升高100C (t1)和200C(t2)所需 学生自主设 计表格,合 作完成实 验,提高他 们的综合探 究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 比热容 教案

1.3 比热容 [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准备、复习的知识包括:(1)热传递的概念;(2)热量的概念;(3)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必须具备的起点能力是观察能力,初步分析推理能力和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根据“在相同条件下,烧开一壶水所需的热量比烧开半壶水所需的热量多、也比烧一壶温水所需的热量多”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在物质相同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根据实验说明不同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不同,经过分析推理得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热量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单位,建立热量计算公式,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指导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通过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领会“控制变量法”和“比值定义法”在研究物理概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实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比热容的定义,记住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 2.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查表知道物质的比热容; 3.会用公式Q=cm△t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经验得知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引导学生推理分析不同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2.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t; 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介绍比热容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实例和实验的分析,引发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领会“控制变量法”和“比值定义法”在研究物理概念中的应 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和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比热容》优秀教案

比热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探究会说出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②通过学习会说出比热容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并且会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③。通过学习会推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三、教学难点 热源的选择及对加热时间的限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四、教学教具 比热容演示器、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介绍新疆气候的特点之一:日气温差较大。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日气温差在20~25℃。在吐鲁番,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4。8℃,最大日气温差曾达50℃。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6.2℃,最大日气温差达27。8℃。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寒暑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汉,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这些现象在全国是罕见的。 播放图片,介绍海边的故事:中午,砂子很烫而水不烫;傍晚,砂子很凉而水不凉 设问: ①新疆日气温差为什么很大? ②同样的日照情况下,为什么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呢?是因为沙子和水是不同的物质么?

引入新课,比热容 二、进行新课 比热容 (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 议一议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吸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②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有关,与温度变化有关 猜一猜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 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设计 怎么验证你的想法?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说一说设计思路 ①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②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放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水和煤油),用相同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它们所用时间的长短。进行实验:(先播放视频观看一遍,再进行实验操作) 处理数据 由实验数据得出:

九年级物理全册《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册《比热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从比热容的简单自然现象开始,对如何计算比热容,以及通过比热容计算热量做了阐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水,煤油,两只烧杯,两个电加热器,天平,两只温度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 ? ,列举生活例子,烧热水温水,与水开了,谁快,不一样多的水烧开,哪一个更需要更多热,让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回忆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 ),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大致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可以认为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教科版教案--比热容

教科版教案--比热容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重难点】 重点: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教学用具】 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温度计,水、沙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1、物体的吸热能力 教师: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这可以说明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教师: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P12图1-3-3实验:5个同学分工合作,让水和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沙子约4min,水约7min。 其他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 实验结果:沙子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多。 3、比热容 教师: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学生:看比热表 4、小结 (第2课时) 1、复习引入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

13.3比热容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地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地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地单位。 2.能用热量地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地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地吸热能力; 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 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地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比热容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热传递地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地单位跟功地单位相同? 二,比热容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地温度时吸收地热量不等这一热学性质,我们引入比热容地概念。 1.单位质量地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叫该物质地比热容。 单位质量地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放出地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相等,也是它地比热容。 2.比热容地单位:比热容地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巩固比热容地概念与单位。 水地比热容是4.2×103焦耳(千克·℃)。它地物理意义是一千克水,温度

升高1℃,吸收地热量是4.2×103焦耳。 请大家读第132页地比热容表,并解释物理意义。(学生读,讲) 三,热量地计算 1.推导公式。 根据比热容地物理意义,以及热量跟物体地质量与温度地变化有关,就可以计算物体地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地热量。 例1.2千克地水,使它地温度由20℃升高到100℃,水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水地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可知,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 4.2×103焦耳地热量。那么2千克地水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应是4.2×103焦/(千克·℃)×2千克。这些水地温度升高了100℃-20℃=80℃时,吸地热量是4.2×103焦(千克·℃)×2千克×80℃=6.72×105焦耳。 所以,计算热量地公式是Q 吸=(t-t )其中c表示物质地比热容,用焦/(千 克·℃)作单位;m表示质量,用千克作单位;t-t 表示物体升高地温度,用摄氏度作单位;Q吸表示吸收地热量。 如果物体地温度下降,放出地热量Q 吸=(t-t ), t-t 表示下降地温度。 例2.质量是10千克地冰,温度由-20℃升高到0℃,冰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公式Q 吸 =(t-t0)得 Q=2.1×103焦/(千克·℃)×10千克×[0-(-20)]℃ = 4.2×105焦耳。 四,比热容地实际意义 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地比热容很大。水与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地情况下,吸收同样多地热量,水地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地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地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地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6.3 比热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