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观课议课规章制度
观课议课规章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观课议课作为一种促进师徒共同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了规范观课议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制定了观课议课规章制度,明确了观课议课的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观课议课的目的观课议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师徒共同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观察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发自身的教学启发,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观课议课的内容1.观课内容观课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观课教师要认真观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身体语言等方面。
2.议课内容议课内容主要包括对观课情况的总结、分析和评价。
教师们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生动有趣、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观课议课的程序1.确定观课对象学校会根据需要和计划确定观课对象,包括教研组长、优秀教师、新进教师等。
教研组长要发挥带头作用,示范出色的教学风采,激发其他教师的学习动力。
2.组织观课活动学校会提前安排观课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们要认真准备,做好观课笔记,以便于后续的讨论和总结。
3.观课观课教师要认真观察、记录,多角度地观察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和亮点,并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议课观课结束后,教师们进行小组讨论或全体研讨,总结观课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明确改进计划。
教研组长要主持讨论,引导教师们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观课议课的方法1.学习型观课学习型观课是指教师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以学习为目的观看他人的教学过程。
在观课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思考,及时记录,以便后续的总结和提高。
2.思辨型议课思辨型议课是指教师们在观课后,通过深度的讨论和思考,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
观课议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观课议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观摩,旨在通过观摩、讨论、反思,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学校领导2. 教研组长3. 教师代表4. 邀请的校外优秀教师五、活动流程1. 观课2. 议课3. 专题讲座4.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1. 观课本次观课环节,我们邀请了校内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本次公开课由语文组张老师主讲,课题为《荷塘月色》。
张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氛围营造得十分活跃。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效果显著。
2. 议课在观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部分议课内容:(1)张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手段丰富,值得我们学习。
(2)张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环节,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值得我们借鉴。
(3)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值得我们学习。
(4)在课堂小结环节,张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3. 专题讲座随后,我们邀请了校外优秀教师李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李老师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4)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总结与反思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领导指出,观课议课活动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活动收获1. 教师们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小学教研活动议课流程(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议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议课,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教研活动议课的流程,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议课准备1. 确定议课主题: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议课主题,如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班级管理等方面。
2. 拟定议课时间:根据教师的工作安排,确定议课时间,确保教师能够参加。
3. 确定议课地点:选择一个安静、宽敞的场所作为议课地点。
4. 搜集资料:针对议课主题,搜集相关教育教学资料,为议课提供理论依据。
5. 安排议课人员: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等参加议课。
6. 制定议课议程:明确议课流程,包括开场、主题发言、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等环节。
三、议课流程1. 开场(1)主持人介绍议课主题、目的和意义。
(2)邀请学校领导或教研组长致辞,对议课活动表示期望。
2. 主题发言(1)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教研组长就议课主题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点。
(2)其他教师可以就发言内容进行提问、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分组讨论(1)将参会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议课主题的相关问题。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其他小组可以就发言内容进行提问、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总结发言(1)主持人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2)邀请学校领导或教研组长对议课活动进行点评,对教师在议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5. 闭幕(1)主持人宣布议课活动结束。
(2)邀请参会教师合影留念。
四、议课注意事项1. 尊重他人:在议课过程中,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倾听,积极交流。
2. 营造氛围: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教师能够畅所欲言。
3. 注重实效:议课活动应注重实际效果,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 反思总结:议课结束后,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方案
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方案引言: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流程,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完善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该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评议环节,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们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借鉴和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
2. 评议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评议的方式,对观摩的课堂进行评价和反思。
评议重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效果等。
三、活动形式1. 教师自愿参与:让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参与观摩与评议活动。
自愿参与可以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小组制:将教师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几位教师以及一个组长。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观摩和评议的心得体会。
四、活动流程1. 策划阶段:明确活动目的、内容和形式,确定参与教师名单,并向教师宣传和解释活动的意义。
2. 观摩准备阶段:组织教师观看一段精选的优秀教学录像,或者派专人到指定教师的课堂进行实地观摩。
3. 观摩环节:组织教师观摩指定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提供观摩记录表,供教师记录课堂教学要点和自己的感悟体会。
4. 评议环节:安排小组讨论或个别评议,教师就观摩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评议和交流,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教学改进阶段:鼓励教师在评议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改进。
五、评议准则1. 教学目标:评价教师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并能够将其准确传达给学生。
2. 教学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性,教学内容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观课议课的实施步骤
观课议课的实施步骤1. 确定观课议课的目的和重点•确定目的:明确观课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进,还是用于课程评估等。
•确定重点:确定观课议课的重点是关注教学设计、教师的授课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关注课堂环境等。
2. 选择合适的观课方式和主题•观课方式:确定是现场观课还是录像观课,在确定观课方式时需要考虑教师的个人情况和学校的资源情况。
•观课主题:确定观课的主题,可以针对特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问题等进行选择。
3. 制定观课议课的计划•确定观课时间和地点:与教师协商确定观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不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
•制定观课议课表:根据观课主题和重点,制定详细的观课议课表,包括具体的观察项目和分析的问题。
•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通知参与观课的相关人员,包括观课组织者、观课教师、观课记录者等。
4. 进行观课记录和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设计:关注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观察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师生互动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记录观察结果:详细记录观察到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等。
5. 学者分析和讨论•分析观察结果:对观察到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讨论改进策略:与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撰写观课议课报告:将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整理成观课议课报告,包括观察结果和改进策略等内容。
6. 反馈和改进•反馈给教师:向教师反馈观课结果和讨论的意见,促进教师的教育改进。
•实施改进策略:教师根据观课结果和讨论的意见,积极实施改进策略。
•组织再观课和讨论:定期组织再观课和讨论,追踪教师的教学改进情况,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
以上是观课议课的实施步骤,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情况,以促进教学改进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
小学观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观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里八田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引领广大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观察方法,熟练运用课堂诊断技术,提高评课议课技能,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研究及反思,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好肥城市“观课议课课堂效益提升工程”,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观课、议课,了解我校课改新进展。
通过听课、议课活动搭建教学平台,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互听、互评、互学,互相提高,把我校的教学水平再提高一个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观课议课是广大教师日常的课例研讨活动,是教研组磨练课堂、打造课堂、提升课例研究层次、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一起探讨具体的课程教学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力求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专业生活,从尝试走向常态;在于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教学建议,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从职业走向专业;在于让教师经历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成为教师的一种合作研究活动,从管理走向学术。
让每一个教师参与其中,感受团队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关怀,真正实现智慧共享、互进共赢;进一步改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优化教研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孙延峰副组长:曲佰军组员:孙波张含尚及各教研组长三、观课议课人员:学校领导及全体任课教师。
四、观课议课类型:(1)、指导性观课:对上期教学成绩位于后列教师的督察、指导并进行观课。
(2)示范性观课:教师为了学习、反思、提高而进行观课。
(3)、究性观课:教师间为了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研究而进行观课。
(4)、报性观课:对年轻骨干教师观课。
(5)、进性观课:对同级同科中质量薄弱教师观课。
(6)、查性观课:学校为了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观课。
五、观课议课组织: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不同的组织形式。
观课议课的关键环节及操作要求
观课议课的关键环节及操作要求观课议课的关键环节及操作要求观课议课活动包括六个关键环节,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
各环节主要内容及操作要求如下。
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课堂观察的要素应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大方面,其中,教师方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学生方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操作要求:(1)观察视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观察目的。
教研组应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确定观察视角,再分配给每个观察者。
(2)观察视角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
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视角的基本特征。
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材整合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
(3)观察视角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向需求。
要根据观察者、执教教师以及合作体的需要确定观察点。
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
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尽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来确定观察点。
二、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在确定课堂观察视角后,设计合适的观察量表,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课程理念、理论素养、教学价值等的支撑,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
操作要求:(1)根据确定的观察视角进行维度分析。
如观察提问,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观察需要设计观察量表。
观课议课操作流程
滦平四小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一次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应该是一次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活动可以分成以下几步:一、观课的准备1.确定观课主题。
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现状,收集和整理大家在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确定观课议课重点,使整个观课议课活动目标明确,要求清楚。
2.确定观课内容。
在确定献课教师的基础上,围绕观课主题选择确定教学内容。
3.确定观课人员。
通常以同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4.选择观课形式与观课工具,如录像机、照相机、钟表等工具。
5.观课教师与献课教师沟通。
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献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
6.设计观课量表。
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召集有经验的教师围绕主题、依据课堂要素,如: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参照相关理论进行观课记录表的设计。
设计时,主题要明确,角度要适当,方法要简便,要便于教师操作。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
观课议课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
二、观课的实施观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
根据观课需要,观课者携带观课工具进入现场。
在观课活动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相关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
并梳理“行为”、“效果”、“关系推测和意见”等内容。
1.进入现场。
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2.课堂观察。
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3.课堂记录。
需要记录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4.课堂思考。
思考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思考在议课时需要交流什么。
5.课堂判断。
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6.数据整理。
7.数据推论。
三、议课的实施议课应以学论教,全面关注教学过程;议课应客观公正,真正提高议课实效;议课应基于案例,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发散性评价;议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议课应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研活动观课议课评价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教研活动观课议课活动。
本次观课议课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过程1. 观课阶段本次观课活动选择了我校语文组优秀青年教师张老师的《荷塘月色》一课作为观摩对象。
张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课堂氛围营造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观课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在议课阶段进行深入探讨。
2. 议课阶段议课阶段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课堂反思张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同伴评价听课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方法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听课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加强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3)主题研讨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听课教师围绕以下主题进行了研讨:主题一: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主题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主题三:如何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评价与反思1. 评价本次教研活动观课议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评价:(1)活动目标明确,组织有序。
(2)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示范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听课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氛围浓厚。
(4)活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校内观课-议课一般流程
集体议课,上课教师反思归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任务描述:
1. ****年*月*日,在**学校,**办公室开展集体议课活动,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对第**章,第**节,第**课时的上课内容,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教师针对共同的选题,做研究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2.听课教师对观察到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如果人数多可以分组研讨—各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交流)】
活动环节:
第一环节:准备工作
集体讨论,选择观察点,制作观察量表
任务描述:
请集体讨论,****年*月*日,在**学校,**办公室开展集体观课-议课活动,选择观察点,制作观察量表(分解观察点师对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完成观察量表
任务描述:
请在***年*月*日(周*),上午/下午***学校,***教学楼**教室课堂观课,完成观察量表。
第四环节:总结
上课教师总结归纳,深入研究,改进教学
上课教师归纳大家观点,提出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预期成果:
每位老师都参与进来,完成观察量表。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议课,建设这一节课的内容,并对课上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
温馨提示:
1.根据观察点进入教室的适合位置进行观课。
2.观课的方式可以改变听课教师被动接受的状况。
校内观课
活动主题:观课-议课活动——校内
活动目标:
通过对课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回答共同的研究问题,并通过议课对课上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
活动方式:
讨论会
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活动组织:
主持人:×××
成员:×××、×××、×××、×××
我校“观课议课”教研改革成果
我校“观课议课”教研改革成果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不断探索教研改革的途径和方式。
其中,以“观课议课”为核心的教研改革活动成果显著,本文将进一步阐述这一成果。
一、“观课议课”活动的实施作为教研改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课议课”活动自2018年开始在我校推行。
活动流程以教师主动开展、选取一名同事授课为切入点,其他教师到场观看授课并留意课堂教学情况,随后就授课的优缺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
本次讨论除涵盖学科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外,也引入了学生的心理及特殊教育需求等方面讨论,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本次活动的教学关注点。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水平,不断研究和探索课程内容及课程设计、教学法则等关键问题。
活动形式包括每月定期“职业课程观摩”、“特别主题教导”等多种形式,从而确立更好的教师角色、意识和职责。
此外,还有参股教育论坛、线下讲座、学术研究、教案交流等多种师德培训,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探索欲望,拓宽了思路的深度和广度,为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观课议课”活动的成效经过一年多的推行,本次“观课议课”教研改革活动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针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本次教研改革活动切实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尤其是对教师技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二)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分享,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中,探索和汲取知识和技能,形成了跨学科、跨级别的教学开发和项目,“只要教育不断进步涨”的阶梯式各类教学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三)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升。
通过教研活动的平台,学校教师非常容易形成“集体智慧”并看到现有教育教学的进步时机,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瞄准性和提升性的传递,优点和不足双向透明。
观课议课操作方法
观课议课操作方法
观课议课是指观察教师上课并进行讨论的一种学习和交流方法。
下面是观课议课的操作方法:
1.确定观课目的:首先明确观课的目的,例如是为了学习某个特定的教学方法,还是为了研究某个具体的教学主题。
2.确定观课时间和地点:与被观察的教师协商确定观课时间和地点,并事先通知其他参与者。
3.观课前准备:在观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预习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教师的教学特点和课程内容。
4.观课记录:观课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的反应等方面。
5.观课讨论:观课结束后,组织参与者进行讨论。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逐个环节进行点评,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例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6.总结和提出建议:根据观课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可以从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意见。
7.分享经验和心得:所有参与者可以分享在观课和讨论中的心得和体会,从中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
8.追踪和评估:在观课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进行追踪和评估,看是否有改进和发展的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
以上是观课议课的一般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教研观课议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组织开展了教研观课议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为主题,旨在通过观课、议课的形式,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3. 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观课:由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2. 议课:观摩结束后,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议课,对公开课进行点评和反思。
3. 总结:各教研组长对本次议课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1. 观课阶段本次活动共安排了5节公开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观摩。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
同时,教师们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议课阶段观摩结束后,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议课。
教师们针对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对公开课的优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下是对部分公开课的议课记录:(1)语文课《荷花》优点:教师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不足: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数学课《分数的意义》优点:教师讲解清晰,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足:课堂练习题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英语课《My Family》优点:教师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活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部分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口语训练;课堂纪律有待提高。
《怎样观课议课》课件
课件简介
本课件旨在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传授如何有效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的定义
观课议课是指教师通过观察他人授课并进行讨论,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 种学习方法。
观课议课的目的
观课议课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 升。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
3 反思和改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观察到的优点和改进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示例分析
学生与教师互动
小组合作
授课中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 神。
形成性评估
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估,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 策略。
观课议课的步骤
1
选择观课机会
选择适合自己的观课机会,如同学的授课或专家的示范课。
2
观看课堂
认真观察教学环境、学生反应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
讨论和反思
与他人分享观察到的优点和改进的建议,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观课议课的要点
1 专注观察
仔细观察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反应。
2 积极参与讨论
结论
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和讨论他人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 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观课评课活动教研记录(3篇)
1. 观课环节:全体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2. 评课环节:观摩课后,分组进行评课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总结发言:各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评课心得。
四、活动内容
1. 观课环节
本次观课环节,我们邀请了语文组优秀教师张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张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界的奇迹》一课。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堂练习设计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不足:
1.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 课堂评价方式单一。
(3)英语课《My Family》
优点:
1. 教师口语流利,发音标准。
2. 教学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
3. 课堂活动设计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
1. 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 教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不足:
- 部分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
-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3)第三小组
优点:
- 教学内容丰富,拓展延伸有深度。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教学评价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不足:
- 部分教学环节设计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三、活动参与人员
参与人员:学校全体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
四、活动流程
1. 观摩课堂教学:由我校优秀语文教师张老师执教一节七年级语文课《最后一课》。
2. 课堂反思与讨论:观摩课后,全体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总结与建议: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观课议课流程
观课
1. 主动思考 有效观察需要主动思考. 第一、在观察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 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 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 行为和理念相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是否受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 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 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为了“同在共行”的追求和目标,议课中可以采用这样的 话语结构: “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时又要求在观摩授课 教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 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你来教……”规定了观课以课教师“共同共行” 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的某些现象看成授课教师的缺 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 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和操作角度思考问 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解决问题。它是在现有 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有 机会在多种可能中理解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4、有效议课要致力于推进有效教学
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设计和实践: 首先,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致教。以学论教,就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它 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学 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 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路线上要从学习效果入手。与“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 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习惯”教学路线不同,观课议课的“以学 论教”采用一条逆向路线:从学的效果入手,思考学生应有的教的行为;再从如何 引起学生学习行为来思考教师应有的学习行为;以此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 的合理性,在反思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它强调议课要围绕学生的学习 活动和学习状态,紧扣教学效果,探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再次、在方式上要求到学生身边去。“到学生身边去”是观课议课的一个要求。 “到同学身边去”的主要作用当然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附带的作用则是 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进行帮助。这种参与,有利 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了解学生的其他方法是请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 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4.2观课议课新流程
4.2观课议课新流程模块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技能、新方法话题二:观课议课新流程.ppt各位老师,大家好!在这一课当中,我们交流观课议课的流程。
这个流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开始干什么,中间干什么,以后干什么。
观课议课其流程,我觉得第一个过程就是课前的准备过程,课前准备什么呢?第一就是我们要召开一个课前会议,这个课前会议做的工作第一是要明确这次教研观课议课的活动当中,我们到底要研究什么?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在前边交流过程当中,提出了要做三项工作。
第一就是提出一个观课议课的主题,要解决一个问题;第二就是,当有了很多主题提出来以后,我们需要协商取得一致;第三就是,主题协商以后,我们要进行分解,使大家有一个方向。
这是我们在前边讲的时候曾经和大家交流过的。
在有了主题,并且对主题进行分解以后,我们还主张,做出必要的分工。
我们参与的老师,各自可以做一些什么工作?比如说,大家都去研究教材,大家都要围绕这个教学主题思考自己如何教?大家要到课堂上去观察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关注任务的分工、关注手段的分工,也可能有什么呀?关注对象的分工。
比如说,这位老师今天你观察第一组,这一位老师你今天主要关察第二组,这位老师今天主要观察第三组,这是关注任务和手段的分工。
但是我主张,在校本研修过程当中,分工不易过细。
过去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我自己曾经说过,在观察一个老师的时候,我们就做过分工,有人观察老师在课堂上的行进路线;有人观察老师是怎么提问的;有人观察老师使用多媒体的情况。
后来,很多学校按这样去做了以后,他们认为这样做不好,为什么?因为我走进教室来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研究这节课,而是为了认真学习整体把握这节课。
所以,你把我这些分工分的过细以后,让我的目光只去关注这一个方面,会让我失去这一节课的整体感受,所以现在我们主张,有明确的观察方向,但是不要做过于过细的观察分工,就是说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都需要考虑,只是有些人可能这个方面他会考虑得多一些,有些人会少一些,这就是我们说要做出必要的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一次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应该是一次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观课议课活动一般大致可以分成这几步:1、以教研组或教师小组为单位;确定观课议课主题..如导入、过渡与小结的艺术;教学情境创设;重点、难点的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评价的艺术;教学方法与媒体的利用;课堂纪律控制与偶发事件处理;教师评价语言与肢体语言等..2、与做课教师沟通..观课议课教师与做课教师要一起选择课例、讨论主题;使做课教师在相关主题上重点做出设计和安排;并就观课议课的主题、方式、时间等达成一致..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做课教师的做课取向;获得共同的观课议课话题..3、学习相关理论..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方式查找相应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观课议课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全组教师学习..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学习理论..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一方面为做课教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观课议课的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防止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而无深度..4、设计观课议课记录表..设计观课记录表的目的是便于观课老师围绕主题记录课堂中相关信息;提高观课的针对性;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观察..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召集有经验的教师围绕主题、依据课堂要素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参照相关理论进行观课记录表的设计..设计时;主题要明确;角度要适当;方法要简便;要便于教师观课议课的操作..5、课堂观察..观课者携带观课议课记录表、观课工具等进入教学现场..在观课过程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6、课后议课..课后议课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分小组交流各自的观课笔记;找出差异;然后再围绕主题与差异展开讨论;进行“病理”诊断与分析;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教师的成功做法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开出初步的“处方”;第二阶段是小组之间围绕主题展开平等对话..首先是各组小组长围绕主题作代表性发言;就问题说事、找对策;然后是小组之间围绕主题展开深度会谈;形成共识;最后是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针对主题作总结性发言;开出相对完整的“处方”;提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参与的教师自主选择..7、行为跟进..参与者要反省观课议课活动;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从中选择、借鉴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课例实践..或者针对观课议课中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或者再就相关问题准备下一次观课议课活动..二观课议课活动具体要求观课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看观课议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议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观”是在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因此;究竟怎样引领教师怎么“观”、怎么“议”就成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陈教授认为观课议课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记录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做好教师分工;成立多个观课议课小组..2、在观课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因为;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若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问题的深入研究..3、观课教师要选取合适的观察位置;要把观课的凳子从教室后边移到前边、中间;深入学生中间;观课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只有这样;观课教师才能直接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精神状态、学习的感受和体验;才能从学生学的角度即围绕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提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讨论话题和问题;才能实现“以学论教”;使观课议课活动真正实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4、议课要议出联系..这里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与教的方式和状态的联系;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考察教师的教;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从行为入手讨论支撑行为和技术的理念;探讨怎样通过改变理念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从过程入手推测结果;探讨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结果;实际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联系;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联系等等..总之;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反思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5、议课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只有多样..因此;议课既要认识已经发生的课堂事件只是一种可能;更要关注探讨新的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议课的过程;是参与者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开阔思路的过程..6、观课议课要促进自我反思..在观课过程中;做到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将实际教学与自己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在议课过程中;深入探讨做课教师为什么这么上课;与他的教学观念有什么关系;同时;将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与做课教师进行一番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借鉴;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总之;观课议课是课堂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一种教研文化的重建..三观课议课主要参与人员及议课对象对于“观课议课”的人员构成;建议这样一种结构:“专家+领导+家长+老师+学生”..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老师的教学;如果这些人都懂教学;而且又有时间;当然很好..但是;我认为;今天老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时间并不充裕..“观课议课”当然要追求质量;但这种追求又必须在尽量减少烦琐程序的情况下实施;不能让组织者和参与者感觉太困难;这才有推广和运用的可能性..所以;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这些人员需要精简..首先;要“简”掉家长..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有的家长未必懂;也未必有兴趣..接下来我期望领导不要参与..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1、在今天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对校长还是有顾忌的..校长来了;就不好说话了;就冷场了;“议”就没了那种“原汁原味儿”..2、议课不是对课堂教学下结论的评课;议课要对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现象“议”..它有一个策略就是直面问题;议课中的问题不能带到对教师的评价和奖惩中去;这样才能“议”起来..但现在很多领导却难免不把这些问题带到对老师的评价中..3、也有的领导;对教学本身并不太在行;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张口就说..领导说了;大家只好随声附和;议课也就失去了对课的改进的价值..再下来我要“简”掉专家了;这是不得不“简”的..在“观课议课”过程中;有专家当然好;但是很多情况下;专家没有时间参加这些活动..没有专家;我们就自己掌握这种方法;逐步从由他人提问转向自我提问..当自我观察和提问成为习惯;我们也就发展变化成为了研究型教师..“观课议课”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的..另外;在没有外来专家的时候;学校需要培养自己的“土专家”;通过“土专家”引领大家的专业成长..我把学生放到倒数第二的位置..理由很简单;学生的变化是教学最终的效果;要以学论教;就要问学生对课的看法..老师当然是“观课议课”的主要成员..相同学科有利于深入;不同学科有利于开阔..我是主张跨学科的老师之间“观课议课”的;抱着虚心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受到很多启发..另外;“观课议课”提倡和鼓励各种观察工具和技术的介入;比如摄像;比如数据采集、统计、处理和分析..如果需要这些技术介入;相应地也就欢迎相关的人员的参与..有人问一位课改专家:什么是新课改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专家想了一下说:学生敢说;敢问;敢做就是新课改..仔细想来专家说的甚是精辟;一个“敢”字不正准确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吗“说”;“问”;“做”也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过程与方法;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一句话的主语可是学生..因此我们在观课、议课时千万不要忘了学生;忽略了学生就无从谈起新课改;再好的课也是失败的..观课者议课者再认真、再仔细所做的工作也是不完整的;也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观课、议课的对象应该主要是学生..理由如下:第一:新课改期间师生关系应该是:鲜花和绿叶的关系..当然了;学生应该是鲜花;老师只能是绿叶..鲜花有了绿叶才能更美丽;绿叶有了鲜花才更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把学生放在了首要发展的位置;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所以在观课议课时;在观议老师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看看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诸方面是否合理、是否进步、是否有更大的成效..我们要关注绿叶;这是美好的过程;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鲜花;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有了鲜花才更美丽的啊第二: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紧张有序的学习..结合当今教育形式;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一节课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上好一节课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一节好课呢有人说;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能积极主动、紧张有序的学习..我同意这种说法..既然我们关注的课堂效果又是主要在学生身上体现;那么我们在观课议课时就更没理由不关注学生了;我们要特别注意班里的学生;看他们是否学习吃力、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是否满意等;在议课的时候;一定要把课堂上发现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指出来;和授课老师共同探讨;取得更好更完善的解决办法;达到尽快帮助学生进步的目的..第三:“水”的变化..八十年代我们的提法是:学生要有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九十年代我们的提法是:学生想要水;老师要有长流长新的自来水;新课改期间我们提出:学生想要水;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从“水”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教学的方式在发生着质的改变;由以前的以教师“教”为中心变为现在的学生“学”为中心..所以在观议课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观议学生的找水过程..看学生是否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轻车熟路的找到“水”;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还是真诚地奉劝观课议课的老师们:一定要关注我们的学生..只有他们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只有他们才是新课改的希望..四观课议课前说课要求为了更充分地认识课堂;为观察课堂奠定基础;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1、观课活动前的说课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介绍..这种介绍;一方面是为体现“以学论教”;另一方面;观课者可由此更清楚地理解课堂教学;判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议课时提出认识学生的相关问题..2、观课前说课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不仅要介绍我要做什么;还要说一说我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如何选择的..目的在于揭示授课者内在的教育观念和假设;它有利于授课教师明确教学思路;提高理性水平;从而自觉追求有意义的教学..3、观课前的说课强调观课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这种主题首先由授课老师提出;因为课堂上将要出现和发生什么;他最有发言权..4、观课前的说课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授课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想要展示什么;我的特色和创造是什么;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希望给授课教师什么启示..5、观课前说课时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在说课活动中;观课者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的主体;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授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一定的建议..五教师观课时要做什么观课时;至少有这样一些事情必须做:第一; 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 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 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 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点还只是普通观课者“观”的任务..如果是组织者;还有第五项任务:思考如何展开议课;如何组织议课;如何生成有价值的议题等.. 六如何确定观课议课主题在确定观课议课主题时;我们建议:首先;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献课就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其次;主题是参与者共同协商的;是大家共同感兴趣并可以参与的..第三;对主题要进行分解;使主题可观可议..第四;在任务分解以后;参与者要做预先准备;比如在研究教材时;就应该想一想我会怎么处理等..需要说明的是;观课议课的主题既可以来源于实践活动中的困惑和困难;也可以来源于教学实验和创新;可以来源于个体;也可以来源于群体..问题不同;分解的观察要点也就必然不同..七如何做到有效观课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例子略在这里;仅仅是“听”;我们就只知道一个“无聊”的声音..通过询问;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眼神观察;再联系上课的背景;我们就可能更接近学生的内心真实..通过对学生真实声音的解读;我们不仅知道了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让学生再吃嚼过的馍;而且体会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善良;从而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了教师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学生做真人的道德责任..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老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老师应该怎么办“看而不说;道义何在”我们认为;从授课老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老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在观课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助;因为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参与者主动思考同时需要一定的话语结构约束..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就我们看来;“看而不说;道义何在”的话语要求强调了参与者表达意见的责任..“假如你来教;你会怎么处理”的提问和质询不仅约束了参与者表达意见的立场;而且要求参与者对自己表达的意见必须认真思考和掂量..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做准备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例子略八如何做到有效议课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1设身处地;同情理解一般而言;献课者和议课者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隔阂和障碍;组织议课活动的教师有责任消除这样的隔阂;并引导参与者理解授课教师..这种理解是同情性的理解;不仅理解要他们的环境和条件;而且要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感受..然后把这种理解真实、真切地表达出来;使授课教师体会议课者对他的尊重和接受.. 2面向事实;共同探讨观课议课强调直面问题;但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凭借主观判断;而是需要陈述现象;描述事实——“面向事实本身”;就事实讨论事实;就现象出发讨论问题;不以自己的偏见歪曲事件背后原因;不用外来的框框条条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或滥用事实..这样才能使授课者和观课者能心平气和地思考和研讨相关问题..议课的目的并不仅仅在探明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在于发现未知的东西;要发现未知的东西;需要彼此心平气和;敞开心扉;互相启发;共同分享..3抛弃成见;理解可能要想议课达到深入的效果和生出新的东西来;就必须抛弃成见;坚信对话者有对话者自己的思考和他的打算;而且他有他的道理..不能认为只有我的东西对;我的东西管用..这样议课活动表现为一种提问、一种探询;在探询中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理解多种可能..议课拒绝简单判断;提倡相互咨询..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有效议课需要以平等交流为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心态..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地就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因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结构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一定要注意表述的语气、态度等..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指引..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事实上;当一个人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他说;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就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议课是对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对于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案例讨论的程序;我们有这样的建议:第一步;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课堂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第二步;观课老师在不说出自己结论的前提下;提出困惑听取授课教师的解释;给授课老师以陈述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第三步;授课教师征询案例提供者的意见;让观课者的思考得以表达;第四步;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讨论..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以学论教告诉我们;议课时不要议论教师教的好不好..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议课时往往这样说;“我注意到”、“我发现”..这样的话也使我想起了一个词语——“责人以藻”;是说在给别人提建议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会修饰自己的语言;要委婉..“评课”变成“议课”;主讲教师易于接受;议课教师彼此是平等参与的主体;针对问题;互相探讨;达到“双赢”的境界..对于议课中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为了“同在共行”的追求和目标;议课中可以采用这样的话语结构:“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我这样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它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