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第十二讲 机智题

合集下载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12讲 加减法竖式谜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12讲 加减法竖式谜

第十二讲加减法竖式谜前续知识点:二年级第一讲;XX模块第X讲后续知识点:X年级第X讲;XX模块第X讲听说沙漠地区有一个鬼国,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大家看,这就是进入鬼国的大门!真的吗?终于找到了,赶紧想办法进去吧!嘿嘿,想进去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和我对个暗号,对正确了才能进去,这是鬼国的规矩!天啊,门竟然会说话,太恐怖了,快跑呀!你们两个胆小鬼别跑!我能对出暗号啊!阿呆阿呆阿呆阿呆阿瓜阿瓜阿瓜阿瓜小高小高小高小高□□+ 21 0 0把里面的人物换成相应红字标明的人物.竖式谜,就是把一个计算时列出的完整竖式,去掉几个数字后,让同学们来补全这个竖式的一类问题.在列竖式计算时,都是从个位开始依次向高位进行计算,并且在计算时要考虑进位.同样,同学们在处理竖式谜问题时也要注意这两点.解决竖式谜问题时,经常使用末位分析法,即从个位往前分析.在加法竖式谜中,先把能确定的位置填出来,再根据进位来判断剩下的空格.在处理进位时,要注意:两个数字相加,每一位最多进“1”;三个数字相加,每一位最多进“2”.例题1在下图空格里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提示】利用末位分析法解决简单的加法竖式谜,从个位分析,注意进位,有进位先标进位.练习1在下图空格里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当末位分析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考虑首位分析法,即从最高位分析.较特殊的是“黄金三角”类型的题,注意标进位.如下图所示,在下面的6个“□”中能确定的是百位为“1”,十位从上到下分别为“9”、“0”,这三个位置正好拼成了一个“三角形”,这就是我们说的“黄金三角”.6 □ □+ □ 6 69 433 9 +□6□□ □ □3□ 6 □ + 6 □ 69623+□ □□ □2在碰到类似的竖式谜时,先找到“黄金三角”,然后在这三个“□”中依次填入“1”、“9”、“0”.例题2在下图空格里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提示】当从个位分析(即末位分析)行不通时,要从首位(即最高位)进行分析,因为两个数字相加最多进“1”,所以首位一定是“1”.练习2在下图空格里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除了最基本的竖式谜之外,有些竖式谜对于所填的空格还有特殊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仅考虑到之前提到的那些要素,还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要求.例题3如下图,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各一次,组成一个正确的加法竖式。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12讲 移一移 变一变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12讲  移一移  变一变

第十二讲移一移变一变例1、下面的火柴棒摆成的算式都有错,只许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2)【思路导航】第(1)题,左边14+7得21,而右边只有1,所以想移动火柴棒,左边减小右边增大,才能使等式成立。

第(2)题,观察等号两边,左边741+21-121=641,右边是141,所以想从左边移一根火柴到右边,把左边的减数121,则左边的结果是741,右边141添上这根火柴,恰好变成741。

改:或改:或:练习1只许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2、3、只添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例2、有一把小椅子如图(1)所示,且椅子翻倒还掉了一条腿,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翻过来,且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1)(2)【思路导航】要把椅子翻过来,就要使下面有四条腿,由于翻倒后掉了一条腿,因此应该看清三条腿。

上面还应有一直的靠背,要横档竖档齐全。

移动结果如图(2)。

(虚线表示移走的火柴)练习21、移动三根火柴,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2、移动一根火柴,使猪头,猪尾换个方向。

3、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例3、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思路导航】9根火柴按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如果要组成4个三角形,最好有12根,而现在只有9根火柴,所以有3根(红色的)火柴要共用3个三角形中。

如图这样组合能把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练习31、你能用7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3、你能用12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正方形吗?例4、下图是由24根火柴摆成的回字形,移动四根火柴,使它变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从题中可知,要用24根火柴摆出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可用12根火柴摆成,这样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由3根火柴组成。

考虑解题中移动4根火柴的要求,原图(1)可变成移动后的图(2)。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拓展:第十二讲 简单的抽屉(解析版)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拓展:第十二讲 简单的抽屉(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十二讲简单的抽屉智慧堡如果要把4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里面都必须有苹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分析】把4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装1个,还剩下1个苹果。

剩下的这1个可以任意放在其中的一个抽屉里面,这样有两个抽屉放了1个苹果,还有1个抽屉放了2个苹果。

也就是说要把4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里面都必须有苹果,一定有1个抽屉里面有2个苹果。

拓展:如果要把5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里面都必须有苹果,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分析】把5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装1个,还剩下2个苹果。

剩下的这2个可以分开任意放在其中的一个抽屉里面,这样有1个抽屉放了1个苹果,还有2个抽屉放了2个苹果。

也可以把剩下的这2个放在其中的一个抽屉里面,这样有2个抽屉放了1个苹果,还有1个抽屉放了3个苹果。

就是我们还是发现把5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面,每个抽屉里面都必须有苹果,一定有1个抽屉里面至少有2个苹果。

如下图,如果鸽子都飞进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必须有1只,一定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

你认为对吗?还能说出其他可能情况吗?【分析】6只鸽子要飞进5个笼子,如果每个笼子装1只,这样还剩下1只鸽子。

这只鸽子可以任意飞进其中的一个笼子,这样至少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

这句话是正确的,没有其他的可能。

【教学思路】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从这两个简单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图片进行演示,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样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本节课只需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抽屉原理的现象,不要求用抽屉原理的思想来解题,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易理解。

生活中有这这样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理,叫做“抽屉原理”。

如把三本书任意分放在两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只抽屉里至少放了两本书;把四个苹果任意分放在三只盘子里,那么必有一只盘子里至少放了两只苹果;如有七只鸽子飞进五个鸽洞,那么必有一个鸽洞至少飞进了两只鸽子。

小学二年级奥数训练第十二讲 移一移 变一变

小学二年级奥数训练第十二讲 移一移  变一变

小学二年级奥数训练第十二讲移一移变一变王牌例题1下面的火柴棒摆成的算式都有错,只许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2)【思路导航】第(1)题,左边14+7得21,而右边只有1,所以想移动火柴棒,左边减小右边增大,才能使等式成立。

第(2)题,观察等号两边,左边741+21-121=641,右边是141,所以想从左边移一根火柴到右边,把左边的减数121,则左边的结果是741,右边141添上这根火柴,恰好变成741。

改:或改:或:疯狂操练1只许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2、3、只添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王牌例题2有一把小椅子如图(1)所示,且椅子翻倒还掉了一条腿,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翻过来,且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1)(2)【思路导航】要把椅子翻过来,就要使下面有四条腿,由于翻倒后掉了一条腿,因此应该看清三条腿。

上面还应有一直的靠背,要横档竖档齐全。

移动结果如图(2)。

(虚线表示移走的火柴)疯狂操练21、移动三根火柴,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2、移动一根火柴,使猪头,猪尾换个方向。

3、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王牌例题3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思路导航】9根火柴按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如果要组成4个三角形,最好有12根,而现在只有9根火柴,所以有3根(红色的)火柴要共用3个三角形中。

如图这样组合能把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疯狂操练31、你能用7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3、你能用12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正方形吗?王牌例题4下图是由24根火柴摆成的回字形,移动四根火柴,使它变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从题中可知,要用24根火柴摆出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可用12根火柴摆成,这样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由3根火柴组成。

考虑解题中移动4根火柴的要求,原图(1)可变成移动后的图(2)。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习题讲练:第十二讲 重叠趣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习题讲练:第十二讲 重叠趣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十二讲重叠趣题【精品】之前,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问题,两根木头钉在一起还有多长;把两块毛巾挂在铁丝上需要几个夹子等等.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要考虑重叠的部分.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这些类似的问题归纳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研究,来找到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数学乐园【分析】蜗牛白天往上爬了12分米,晚上又滑下来3分米,可以这样理解12分米中往上爬的3分米和往下滑的3分米重叠抵消,实际上每天只往上爬了9分米.这样爬了5天以后共爬了45分米,余下的12分米在第6天的白天就爬到竿顶了,而不需再向下滑了,所以一共需要6天就可以爬到竿顶.同学们,我们都玩过剪纸,如果把两张纸用胶水粘贴在一起,两张纸必然会有一端上下重合在一起,这重合的部分就是重叠部分.以前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重叠问题,解决重叠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是哪部分重叠,还要弄清重叠了几部分,然后再来根据题目的意思具体分析.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智慧城堡【例1】洗好的8块手帕用夹子夹在绳子上晾干,每一块手帕的两边必须用夹子夹住,同1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多少个夹子?【分析】一块手帕要用两个夹子;两块手帕有一个重叠,用3个夹子;三块手帕有两个重叠,用4个夹子……8块手帕有7个重叠,每个重叠的边需要1个夹子,两头不重叠的边各要1个夹子.因此需要的夹子数是:7+2=9(个).总结本题规律:把手帕挂在绳子上晾干,需要的夹子数比手帕数多一个.【例2】把两根长为20厘米的筷子用绳子捆成一根长筷子,中间捆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是3厘米.捆成的长筷子长多少厘米?【分析】两根筷子总长度为20×2=40(厘米).捆在一起后,中间重叠部分的长度为3厘米.在这40厘米中,3厘米多算了一次,所以最后捆成的筷子长度应从这40厘米中减去多算的一个3厘米,为40-3=37(厘米).列式:20×2=40(厘米)40-3=37(厘米)答:捆成的长筷子长37厘米.【例3】小玲用胶水将两张同样长的纸粘成了一张长为80厘米的长条,其中粘在一起的部分长10厘米,这两张纸条各长多少厘米?【分析】粘在一起的部分是相互重叠粘贴的部分,在算两张纸条总长度时,这部分多算了一次,因此,两张纸条总长度是粘成的长纸条的长度加上重叠部分的长度,为80+10=90(厘米).那么,这两张纸条各自长为90÷2=45(厘米).列式:80+10=90(厘米)90÷2=45(厘米)答:这两张纸条各长45厘米.【例4】有两根铁丝,一根长为30厘米,另一根长为50厘米,将这两根铁丝焊接成一根长为75厘米的长铁丝.那么,中间的焊接重叠部分长为多少厘米?【分析】先求两块木板的长度,再看焊接的木板比两块木板总长度短多少厘米,这就是焊接部分的长度,即重叠部分的长度.两根铁丝总长为30+50=80(厘米),焊接在一起后,长为75厘米,中间重叠部分即为总长度与焊接后长度的差,为80-75=5(厘米).列式:30+50=80(厘米)80-75=5(厘米)答:中间的焊接重叠部分长为5厘米.【例5】有四块各长80厘米的木板,钉成一块木板(如图),中间钉在一起重叠的部分是10厘米,钉成的木板长多少厘米?【分析】四根木板的长度是80×4=320(厘米).钉在一起后,中间重叠部分每一次长度是10厘米,共有3个10厘米的重叠,要从总长度中把这多算的30厘米减掉,才是现在木板的长度.列式:80×4=320(厘米)10×3=30(厘米)320-30=290(厘米)答:钉成的木板长290厘米.拓展练习四根长都是8厘米的绳子,把它们打结连在一起,成为一根长绳,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绳结长度不计.现在这根长绳长多少厘米?【分析】这题跟例5不同,要注意区分,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如果把两根长8厘米的绳子打结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结,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两根绳子就用去了2厘米,那么现在这根绳子就是8×2-2=14厘米.同道理,如果把四根长8厘米的绳子打结连在一起,中间有3个结,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四根绳子就用去了6厘米,现在这根绳子长就是8×4-2×3=26(厘米).【例6】把10张图片用图钉像下图那样钉在橱窗里,一共要用多少个图钉?……【分析】10张图片用图钉钉在一起,中间有9个重叠部分,每个重叠部分需要2个图钉,重叠部分一共需要9×2=18(个)图钉.再加上两头各需要两个图钉,这样一共就需要18+4=22(个)图钉.列式:9×2+4=22(个)答:一共要用22个图钉.【例7】二(1)班同学人人参加课外活动,有20人参加英语班,有26人参加电脑班.其中4人两个班都参加.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分析】方法一:已知20人参加英语班,26人参加电脑班,一共有20+26=46(人),这46人中,有4人两班都参加.这就是说这4人在英语班算了名额,在电脑班也算了名额,多算了一次,所以,全班的人数应是46-4=42(人).列式:20+26=46(人)46-4=42(人)方法二:20-4+26=42(人)方法三:26-4+20=42(人)答:二(1)班一共有42人.拓展练习老师出了两道测试题,全班每个同学都至少答对了一道,答对第一道题的有30人,答对第二道题的有28人,两道都答对的有16人,那么全班同学总共有多少人?.【分析】根据上题的分析可以知道,答对第一题的和答对第二题的人数之和为30+28=58(人),在计算这一总人数时,两道都答对的人数被多算了一次,所以全班同学的总人数应为58-16=42(人).列式:30+28=58(人)58-16=42(人)【例8】20个同学报名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其中有16人参加了美术组,12人参加了舞蹈组.问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个同学?【分析】16人参加了美术组,12人参加了舞蹈组,这样算一共就有28人.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既参加了美术组又参加了舞蹈组,在美术组算了一次名额,在舞蹈组又算了一次名额,这样就多算了一次.实际上只有20个同学报名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因此还与28-20=8(人)重复数了一次,这8个人就是即参加了美术组又参加了舞蹈组的人数.列式:16+12=28(人)28-20=8(人)答: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个同学.【例9】某班有20个同学参加作文和数学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问只参加数学竞赛和只参加作文竞赛的各有多少人?【分析】因为20个同学参加了参加作文和数学竞赛.如果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那么剩下的就是只参加作文竞赛的同学:20-15=5(人).如果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那么剩下的就是只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20-13=7(人).【例10】学校乐器队按计划招收了42名新学员,会拉小提琴的有27人,会弹电子琴又会拉小提琴的有16人,两项都不会的有1人.会弹电子琴的有多少人?【分析】学校乐器队按计划招收了42名新学员,两项都不会的有1人,那么有41名同学会一项或者两项都会.如图,继续分析:会拉小提琴的有27人,这27人里面包含了会弹电子琴又会拉小提琴的16人,所以只会拉小提琴的有27-16=11(人).那么会拉电子琴的有41-11=30(人),这其中包括只会拉电子琴的和两项都会的.列式:42-1=41(人)27-16=11(人)41-11=30(人)答:会弹电子琴的有30人.拓展练习班里共有49名同学,会弹钢琴的有30名,会拉小提琴的有28名,两样都会的有13名,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名?【分析】钢琴和小提琴至少会一样的同学有30+28-13=45(名),则两样都不会的同学有49-45=4(名).【例11】小朋友们去喝冷饮,只能选择可乐和雪碧两种饮料.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也可以不选.选择可乐的有18名,不选雪碧的有15名,两种都选的有10名,两种都没选的有多少名?【分析】选择可乐的有18名,这里面包括两种都选的和只选可乐的.两种都选的有10名,所以只选可乐的有18-10=8(名).不选雪碧的有15名,这里面包括只选可乐不选雪碧的和两种都不选的.只选可乐的有8名,所以两种都不选的有15-8=7(名).拓展练习新一期的猫咪训练营开始了,总共有60只小猫咪报名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有33只猫咪学会了爬树,有25只猫咪学会了抓老鼠,其中既会爬树又会抓老鼠的有10只.那么既不会爬树又不会抓老鼠的猫咪有多少只?【分析】爬树和抓老鼠至少会一项的猫咪有33+25-10=48(只),那么,两项都不会的猫咪有60-48=12(只).【例12】春天来了,全班52人到北海公园划船,有27人划了手摇船,29人划了脚踏船,4名同学因身体不好没有划船而去游览了白塔.问:既划了手摇船也划了脚踏船的同学有多少人?【分析】划了手摇船的人数和划了脚踏船的人数之和为27+29=56(人),全班划了船的人数为全班总人数减去没划船的人数,即为52-4=48(人),那么划了两种船的人数为56-48=8(人).附加题(老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进度灵活处理讲义内容,附加题仅供老师参考使用.)把10块木块用铁钉钉成一条长木条,每两块之间加钉4个,如下图,共需钉上多少个钉?【分析】10块木块用铁钉钉成一条长木条,中间重叠部分有9段,一个重叠处需要4个铁钉,那么一共需要9×4=36(个)铁钉.学校开设了自然和趣味数学两门选修课,每个同学至少要选一门,二(3)班共有48人,有30人选了自然课,有13人两门都选了,那么选趣味数学课的同学有多少人?【分析】选自然课的人数和选趣味数学的人数之和应为全班总人数加上两门都选的人数.也就是说计算这一人数时要把两门都选的人数多算一次,为48+13=61(人).那么选修趣味数学的人数为两门人数之和减去选修自然课的人数,即为61-30=31(人).小攀想用一根65厘米长的铁丝弯成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铁丝如果太长的话可以重叠.请你帮他算一算重叠的部分要多长才能刚好完成这个任务?【分析】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四边总长为15×4=60(厘米),若用65厘米的铁丝弯成这样的正方形,多余的部分为65-60=5(厘米).这5厘米就是要重叠的部分.完成的正方形如右图.小明统计了一下学校食堂里的午餐菜式,一个月30天里,有11天没有西红柿鸡蛋,有l8天没有糖醋排骨,两样都有的有7天,两样都没有的有多少天?【分析】30天里,有西红柿鸡蛋的有30-11=19(天),有糖醋排骨的有30-18=12(天),至少有一样的天数为19+12-7=24(天),两样都没有的天数为30-24=6(天).练习十二1.有两块木板,一块长72厘米,另一块长56厘米,如果把两块木板重叠后钉成一块木板,重叠部分是20厘米.求钉成后的木板长多少厘米?【答案】72+56-20=108(厘米),钉成后的木板长108厘米.2.三年级同学参加科技和美术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科技组的有36人,参加美术组的有2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答案】36+28-8=56(人),三年级一共有56人参加课外兴趣小组.3.三年级同学有56人参加科技和美术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科技组的有36人,参加美术组的有2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答案】36+28-56=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4.二年级有40名同学参加跳绳和拍球两项比赛,有12人没有获奖,其中拍球获奖的有18人,拍球和跳绳两项比赛都获奖的有10人,跳绳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答案】40-12=28(人),28-18+10=20(人),跳绳比赛获奖的有20人.5.有101个同学带着水壶和水果去春游,其中带水壶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1人,只带水壶和只带水果的各有多少人?【答案】101-78=23(人),101-71=31(人),只带水壶的有31人,只带水果的有23人.6. 有40人参加测验,答对第一题的有21人,答对第二题的有30人,两道题都答对的有15人,两道题都没答对的有多少人?【答案】21+30-15=36(人),40-36=4(人),两道题都没答对的有4人.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逆序推理法练习+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逆序推理法练习+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逆序推理法练习+答案第十二讲逆序推理法逆序推理法,也叫逆推法或倒推法.简单说,就是调过头来往回想.例1 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对他的学生说:“给这个数加上9,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他叫学生们把这个数算出来.你会算吗?解:用逆推法求解,就是这样想:因为老师想的数加上9后之和的一半是5,那么和就应是 5×2=10;再往前逆推,在没有加上9之前应是10-9=1,这就是老师心中想的数.让我们再从另一种思路去想:首先,把老师想的数用□代表,顺着题意列式应有:(□+9)÷2=5,我们可以叫它做顺序式.然后,再把前面的逆推过程写成算式,就应有:5×2-9=,“1”就是方框所代表的数,所以把它写在方框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算式叫做逆序式.把两式进行对照比较(如下图如示)可见:①顺序的运算结果(或最后结论)是逆序式的已知数据(或起始条件);②顺序式中除以2变为逆序式中乘以2;③顺序式中加上9变为逆序式中减去9;④顺序式中起始未知数变为逆序式中最后运算结果;总之,逆序式恰为顺序式的逆运算.这就是逆推法的由来和实质.例2 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问这个数是几?解:依题意,写出顺序式,再接着写出逆序式,[(某数+6)×6-6]÷6=6…顺序式(6×6+6)÷6-6=某数…逆序式经计算可知“某数”=1.例3 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解:可以这样倒着想:小勇最后剩下3角钱,在买书之前的钱应是3角+1元5角=1元8角.这个数目是他买玩具后剩下的,买玩具前的钱数应当是:1元8角×2=3元6角.这就是妈妈给他的钱数.若画出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例4 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解:采用逆推法--从最后结果往前倒着推算.小亮最后手里只剩下一块糖,这是分给C一半后所剩的数,则知遇见C之前小亮有糖:1×2=2(块).同理,遇到B之前有糖:2×2=4(块).遇到A之前有糖:4×2=8(块).即小亮未给小朋友前,那包糖应有8块.例5 农妇卖蛋,第一次卖掉篮中的一半又1个,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篮中还剩1个.问原来篮中有蛋几个?解:逆推:篮中最后(即第二次卖后)剩1个;第二次卖前篮中有(1+1)×2=4个;第一次卖前篮中有(4+1)×2=10个;即篮中有10个蛋.例6 某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扩大1倍,2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问若只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解:倒着想.若是今天睡莲把整个池面遮满了,那么昨天睡莲只遮住了水面的一半.今天是第20天,昨天就是第19天,也就是说睡莲遮住一半池面需19天.例7 文化用品店新到一批日记本,上一周售出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2本;这一周售出的本数比所剩的一半多12本;结果还有19本.问这批日记本有多少?解:由图上可见本周未售出时的一半是:19+12=31(本);本周未售出时的总数是:31×2=62(本);总数的一半是:62-12=50(本);总本数是:50×2=100(本).列出综合算式:[(19+12)×2-12]×2=100(本).答:这批日记本共有100本.例8 现有一堆棋子,把它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取出其中的两份又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再取出其中的两份再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问原来至少有多少颗棋子?解:题中有“至少”这一条.用逆推法从最后的最少棋子情况逆推.先画线段图依次表示分棋子的过程,见下图:假设第三次分时,三等份中每分是1个棋子(最少),则此次分前应是3+1=4个;4÷2=2,则第二次分前应是2×3+1=7个,注意7是奇数(第二次分前的棋子是第一次分后的两份,应是偶数所以不应是7,可见前面假设不对).再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2个棋子,也不行.又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3个棋子,则有3×3+1=10;10÷2=5,5×3+1=16;16÷2=8,8×3+1=25;∴原来有棋子至少是25个.习题十二1.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求这个数?2.一个数加上100,乘以100,减去100,除以100,结果还是100,求这个数.3.某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结果等于12,这个数是几?4.有一次小云去买玩具,他买了一架小飞机用去了他带去的钱的一半;之后他又用2元钱买了一个小汽车,最后还剩下5角钱.问小云最初带了多少钱?5.妈妈给小华买了一袋糖,小华决定把糖分给大家吃.第一个看见了妹妹,就把糖的一半分给了妹妹;第二个看见了哥哥,又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哥哥,这时他自己还剩4块糖.请问,妈妈给小华的这袋糖共有多少块?6.一个农妇卖鸡蛋,第一次卖了篮中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了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篮中还剩一个鸡蛋.问篮中原来有几个鸡蛋?7.三棵树上共有麻雀60只.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到第二棵树上去,又从第二棵树上飞7只到第三棵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麻雀都是20只.问原来每棵树上各有几只?8.一条小虫,身长每天增大一倍,10天长到20厘米.问它从开始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9.甲、乙、丙三人共有750元钱.如果乙向甲借30元,又借给丙50元,结果三人所持有的钱相等.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元钱?10.小明有几本小人书已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小芳借走一半加1本;小容又借走剩下的书的一半加2本;再剩下的书,小军借走一半加3本,最后小明还有2本书.请问小明原有几本小人书?习题十二解答1.解:逆推.从最后结果8开始:不除以8时,应是8×8=64;不减去8时,应是64+8=72;不乘以8时,应是72÷8=9;不加上8时,应是9-8=1;所以,可知此数为1.2.解:先写出顺序式.设此数为x,依题意:[(x+100)×100-100]÷100=100,据此写出逆序式,再进行计算:(100×10O+100)÷100-100=x.所以x=(100×100+100)÷100-100=10100÷100-100=101-100=1.总结:由习题1和2以及前面例题2,答案都是1.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还是其中必有原因?假设“某数”是1,加上a,乘以a,减去a,除以a,其结果仍为a.其中a为任何自然数,比如a=6,8,100,都可以.因为[(1+a)×a-a]÷a=a×a÷a=a3.解:先写出顺序式.设此数为x,则有:(x+2-3)×4÷5=12,再写出逆序式:12×5÷4+3-2=x,所以x=16.4.解:画出示意图:逆推列综合算式:(5角+2元)×2=5元.5.解:画出示意图:逆推:4×2×2=16块.6.解:篮中原来共有7个鸡蛋.见下图.从图中可见,剩下的1个加上半个即1个半鸡蛋就是第一次卖后所剩的一半,所以第二次未卖之前篮中有3个鸡蛋.这3个鸡蛋加上半个即3个半鸡蛋是总数的一半,因此篮中鸡蛋总数是7个.7.解:逆推.最后每棵树上的麻雀都是20只.∴最初三棵树上分别有24,23,13只麻雀.8.解:见下图逆推:可见小虫从开始长到第8天时,身长是5厘米.9.解:三人钱数相等时,各有钱数为:750÷3=250(元),若甲未借出,则有250元+30元=280元;若乙未向甲借,也未借给丙,则有250-30+50=270(元);若丙未借乙的钱,则原有250-50=200元;即甲、乙、丙原有钱数分别为280元、270元、200元.10.解:逆推:小军借走书之前,小明的书是:(2+3)×2=10(本).小容借走书之前,小明的书是:(10+2)×2=24(本).小芳借走书之前,小明的书是:(24+1)×2=50(本)(原有书的本数). 列成综合算式是:{[(2+3)×2+2]×2+1}×2=50(本).答:小明原有50本书.。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精练第12讲 找规律填数(二)(PDF无答案)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精练第12讲 找规律填数(二)(PDF无答案)全国通用
第十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第十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在 里填上合 适 的 数数 字 不 能 重 复 使 用使 每 条 线 上 的 三 个 数
之和相等
!和等于!(
#和等于!&
#"把 !#$&'* 这 六 个 数 填 入 下 表 使 得 每 行 中 三 个 数 的 和 相 等 每列中两个数的和也相等
$"将#%'(!+!#!%这七个数填入 中使每条%"将$%&'*分别填入 中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字之和相等 &"将!%*!+!$!'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 中使每个大圆周
上的四个数之和等于$%

"%
&"把!)这九个数填入下图的 中使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之和 都为!&
"& 二 年 级
数学二年级
!"在空格中填数使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 *
!+ ' #"将!(这八个数填入下面的 中使每个大圆周上的&个数字之
和相等
$"把!)这九个数填入下图的 中使每条直线上的四个数之和都 为#$
%"把 !) 这 九 个 数 填 入 奥 运 会 的 会 徽 五 环 中 的 九 个 空 白 处 使 每 个 圆内数字之和等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机智题
解数学题很关键的一步是审题.如果把题目看错了,或是把题意理解错了,那样解题肯定是得不出正确的答案来的.什么叫审题?扼要地讲,审题就是要弄清楚: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有一种类型的数学题叫“机智题”.在这一讲要通过解这种题体会如何审题.
例1①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1只,还剩几只?
②树上有5只小鸟,“叭”地一声,猎人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剩几只?
解:①5-1=4(只),树上还剩4只小鸟.
②对这一问,如果你还像上面那样算就错了.正确地算法应该是:5-1-4=0(只)
为什么呢?听到“叭”地一声响,其他4只会被吓飞的,这叫“隐含的条件”,在题目中虽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解题时却要考虑到.
例2 要把一个篮子里的5个苹果分给5个孩子,使每人得到1个苹果,但篮子里还要留下一个苹果,你能分吗?
解:能.最后一个苹果留在篮子里不拿出来,把它们一同送给一个孩子.这是因为“篮子里留下一个苹果和每个孩子分得一个苹果”这两个条件并不矛盾(见图12—3).
例3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起上山捕猎,每人都捉到了一只野兔.拿回去后数一数一共有兔3只.为什么?
解:“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实际上只是3个人:爷爷、爸爸和孩子.“爸爸”这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再数有几个爸爸几个儿子时,把他算了两次.这是数数与计数时必须注意的(见图12—4).
例4 一个小岛上住着说谎的和说真话的两种人.说谎人句句谎话,说真话的人句句是实话.假想某一天你去小岛探险,碰到了岛上的三个人A、B和C.互相交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A说:B和C两人都说谎;
B说:我没有说谎;
C说:B确实在说谎.
小朋友,你能知道他们三个人中,有几个人说谎,有几个人说真话吗?
解:这是并不难的一道逻辑推理问题.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有的人一定会列成下面形式的表格,想由此把所有的可能情况都判断出来,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人说谎说真话
A _____ _____
B _____ _____
C _____ _____
但是,如果你也真的这样做的话,你是无论如果得不出答案的,因为从这道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根本无法判断出某一个人是说谎还是说真话.你这样解题,说明你把解题的目标(未知数)改变了.请你再看一下,题目问的是什么?题目并没有问“谁说谎,谁说真话”?而是在问“几个人说谎,几个人说真话?”正确的答案是不难得到的:因为B和C两人说的话正好相反,所以一定有一个人说谎,另一个人说真话;由此又可知道,他们两人不可能都说谎,所以A必定说谎.于是可知3个人有2个人说谎,有一个人说真话.
例5 如图12—5,三根火柴棍可以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再加三根火柴棍,请你组成同样大小的四个等边三角形.
解:请你先不要继续往下看,自己想一想能不能用六根火柴棍组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
通常,很多人在解这题时,往往自己给自己多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在平面上组成等边三角形”.但是,仔细看看,原题并没有限制你在平面上解题.由于给自己多加了一个条件,他们的思想就会被限制在平面上解题,那就无论如何也解不出来.这也是把题意理解错了的一种情况.
但是,如图12—6所示,只要把思维从平面扩大到立体空间,你就能轻而易举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6一笔画出由四条线段连接而成的折线把九个点串起来,你能做到吗?(见图12—7).
解:先不要往下看,你先画画试试.你可能会画出类似于下面的各种各样的折线来,但你很快会发现,它们都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见图12—8).
总结一下画过的折线的特点,显然这些线段都没有超出这9个点所决定的正方形.
再仔细看看已知条件,问题里并没有这一条限制,画线段的时候没有不让你超出这个正方形.明白了这点,就不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了(见图12—9).
回想一下开始的想法也是属于把题意理解错了的情况,但是这种错误是很不容易被自己发现的.只有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失败的解法加以总结,再与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加以对照,才有可能发现自己“不自觉”的错误想法.
习题十二
1.①一个学生花2角钱买了2个练习本,花5角钱能买几个练习本?
②在上学的路上2个学生拾到了2角钱,问5个学生捡到多少钱?
2.桌上放着一堆糖果,两个母亲和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外祖母和一个外孙女,每人拿了一块,这堆糖果就被拿完了,而这堆糖只有3块.这是为什么?
3.天上飞着几只大雁:两只在后,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两只在前;一只在两只中间,三只排成一条线.请你猜猜看,天上共有几只雁?
4.小强带了5元钱上街,他到书店买了3本书,应付一元五角钱,可是售货员找给他五角钱,你说售货员一定错了吗?
5.一栋大楼内有60盏灯,关掉其中的一半后,还剩下多少盏灯?
6.大海中有一个小岛,小岛上住着的100名妇女中有一半人只戴一只耳环.余下的妇女中一半人戴两只耳环,另一半人不戴耳环.问这100名妇女共戴有多少只耳环?
7.有一人一天读20页书,第三天因病没读,其他日子都按计划读了书.问第十二天他读了多少页书?
8.一家文具店卖某种文具,文具的价钱是:五个是2元,五十个是3元,而五百个、五千个、五万个都是3元.问五十万个是几元?
9.王老师有一个孩子,李老师也有一个孩子,两位老师共有多少个孩子?
10.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时,剩下的部分还有几个角?
11.图中12—10正方体形的纸盒六个面的正中都有一个洞口,旁边放着三根圆木棍,洞口的直径能容棍子通过去.请你将三根木棍从三个洞口穿到另外三个洞口,而且每根棍子穿好后就不再拔出来,你能做得到吗?
12.一家冷饮店规定,喝完汽水后,用4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老师带着32个学生进店后,他只买了24瓶汽水.问每个学生能喝到一瓶汽水吗?
13.两条直线垂直相交,可以组成4个直角,如图12—11所示,那么三根直线相交时最多能组成多少个直角呢?
14.图12—12有12个点.请你用一笔画出由五条线段连接成的折线,把12个点串起来.
15.图12—13有16个点,请你用一笔画出由六条线段连接成的折线,把16个点串起来.
习题十二解答
1.解:①花5角钱买5个练习本.
②无法回答.因为在路上捡钱是偶然的,人数多不一定能多捡到钱.这和多花钱就能多买练习本不是同样的问题.
2.解:因为只有三个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孩(人物关系见图12—14).
3.解:天上只有3只大雁(见图12—15).
4.解:不能说售货员找错了钱.很可能是小强买东西时给售货员的钱是2元一张的,所以售货员给小强找回五角钱,售货员找的钱是对的.
5.解:60盏灯.60-0=0.关掉灯后灯还在大楼里.
6.解: 100只耳环.因为50+50=100(只).
7.解:20页.“第三天因病没读书”并不影响第十二天仍按计划读书.
8.解:“五十万个”是4元(一个字一元钱).
对这道题进行审题时,很可能被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影响,把“五个”、“五十个”等作为数量词,为了得出价钱,总想
猜测后面的名词是什么,从而得出问的文具的价钱.实际上这家商店卖的是刻有“五”、“十”、“百”、“千”、“万”等字的字模.心理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负迁移”规律干扰人们准确地审题.
[注]:一个人掌握了某些知识后,当他用这些知识以某种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某一问题时,这个应用过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迁移”.迁移就是已经学得的东西在新情景中的应用.在审题中,也就是已有知识、经验对解题的影响.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就叫“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就叫“负迁移”.
9.解: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2个.当王老师和李老师是一对夫妻时,只有一个孩子当王老师和李老师不是一家人时,共有2个孩子.
10.解:可能是5个角,也可能是4个角,也可能是3个角.如图12—16所示:
11.解:能.见图12—17.
如果只想把棍子穿两个对面的洞口,穿进一根棍子后,另两根棍子就会因为被挡住而无法再穿进去,仔细看题目,并没有要求小棍穿“对面”洞口的条件.只有把小棍穿过相邻的两个洞口,方可能解决问题.
12.解: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喝到一瓶汽水.
因为用4个空瓶可换1瓶汽水,写成算式就是:
1瓶汽水=4个空瓶
因为汽水=1瓶中的汽水+1个空瓶
得 1瓶中的汽水=3个空瓶
所以 24+24÷3=24+8=32汽水
上面的1汽水=3空瓶是较隐蔽的条件,审题时,只要细心寻找,并加以适当的演算是可以发现的.
13.解:12个直角.把思维从平面扩大到空间,就能容易得到答案(见图12—18).
14.解:列出两种画法(如图12—19和图12—20所示).
15.解:见图1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