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护理大专《医学心理学》自考第三章记忆、思维与想象课件.doc
护理 心理学第三章 -PPT课件

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
• • • • • 1、遗传、教育与认知并重的原则 2、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原则 3、心身统一原则 4、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5、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
• 1、生理方面 • 2、心理方面 • 3、社会方面
谢谢聆听
• 1、0-3 • 2、保证营养 • 充足的睡眠 • 断奶 • 训练:感觉动作、言语、大小便
幼儿期心理健康
• 1、3-7 • 2、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 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 在游戏中成长 • 锻炼言语,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 • 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 促进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儿童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标准
• 概念: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即
• • • • • • • • • 具有正常人的认识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 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含义: 1、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 2、自我感觉良好 3、个体对环境和社会各种因素的适应能力 4、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智力正常、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 系、保持人格的完整与稳定、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活动特点应符 合年龄性别特点
护理 心理学第三章 -
第二单元----健康心理 • • • •
第一节:健康及其标准 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第三节: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四节: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途径
健康的概念及其标准
概念: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八大标准: 五快:食得快、便的快、睡的快、说得快、走的快 三良好:个性、处事能力、人际关系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断
护理心理学-思维-想象-注意

想象具有创造性,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想象的作用
1、预见作用: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 进行的方向。
2、补充作用: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替代作用: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
要时,个体可以利用想象进行满足 4、调节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的作
不需要
最高级、 电脑打字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用
强
看
(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所注意到的对象的数 量和品质。
影响因素:对象、个体
2、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注意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 动上的时间品质。
影响因素:主体、对象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 对象或活动上的品质。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 各个
属性。
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和属性
结合起来,即把分析的结果加以,形成对事物 的整体认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也是同一思维过程中 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其异同,发
现其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以分析为前提。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a.刺激物的特点;b.个体自身因素
2、有意注意:有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无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
(级、 窗外的歌声 自发的
需要
高级、 学习、听课 自觉的
影响因素:任务的熟练度、动作系统
心理学3-记忆ppt课件

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并采取相应
记忆方法和意志努力的记忆
16
(三)按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 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
息仍能保持约0.25-0.3秒的记忆
短时记忆:信息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信息保持从1分钟以上直到多年
(一)合理组织有效复习 (二)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 (三)复习过程多样化 (四)培养记忆品质(敏捷性、准确性、备用性、持久性) (五)注意用脑卫生 (六)掌握记忆术
41
发掘与你最契合的朋友
在没有任何熟人的新班级或新环境时 a 仍然充满活力-to 1 b 觉得有点可怕to-2
42
1. 现在的成绩还过得去,但小学时的成绩很好。
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直至稳 定在一定水平上。
35
对遗忘原因的探讨
三
、
遗
忘
的
压抑 理
原
论
因
影响遗忘的其他因素
36
对遗忘原因的探讨
(一)衰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 不到强化而逐渐减 弱、衰退,以致最 后消失的结果。
37
对遗忘原因的探讨
(二) 干扰说
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 干扰所致,干扰排除,记忆则可恢复。
请看下面图片→ 回答问题
1
2
3
第三章 记忆与记忆力的提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记忆概述 记忆类型分析 记忆的基本过程 遗忘规律与记忆力的提高
4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 的反映,是个体积累和保存经验的心理过 程。
医学心理学课件: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注意

他们是谁?还记得么?
记忆
他们叫什么?还记得么?
记忆(memory)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 定义
对输入信息 编码、储存、
提取
在头脑中积累和 保持个体经验的
心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事物 我们只记住经验中的一部分 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以感知为基础
二、记忆的种类
思 维(thinking)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 定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 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和内在联系; 通过判断推理解决问 题。
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 现的,以已有知识为 中介,对客观现实概 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
有羽毛,前肢为翼,无齿有喙→鸟类
概括性
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 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
刺
瞬时
激
记忆
保持时间短 形象,容量大
易消失
注
复
意 短时 述
记忆
长时 记忆
消
遗
退
忘
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
时空 关系
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 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例:符号、公式、定理。
获得的 方式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 的记忆。例:日常生活常识的记 忆。
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例:技能。
再 认
过去经验
回 忆
再次出现 感到熟悉 并能识别确认
不在面前 能重新呈现
思维
小故事
思维
民间故事 一少妇抱小孩回娘家,遇一 恶少遭调戏。妇不从被诬偷瓜 告上县衙,买通地保摘3大瓜 作证。张飞审讯,“想了想”, 判少妇偷瓜,命其随恶少回家, 又命恶少抱3个大瓜回去。结果 怎么也抱不了。张飞拍案而起, 斥道“你堂堂男子3个瓜抱不动, 她一弱女子,又抱孩,怎能偷 你3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
心理学3记忆和思维护理课件

练习记忆
通过记忆游戏、背诵诗歌、练习记忆数字等 训练来提高记忆力。
减少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因此减少压力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预防记忆衰退的措施
保持社交活动
与他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有助于 刺激大脑,预防记忆力衰退。
坚持学习新知识
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等有助于大脑的 神经元连接保持活跃,预防记忆力衰 退。
案例三:脑损伤患者的记忆和思维康复
总结词: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康复训练,帮助脑损伤 患者恢复记忆和思维能力。
详细描述: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受到 严重影响。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这些能力,可以采用认知 行为疗法和康复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 和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他们的认 知功能。康复训练则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活动 ,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其记忆和思维能力。这些训练通常 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康复等。在康复过程 中,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与医生密切合作 ,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定期进行认知训练
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游戏、练习等来保 持大脑的活力,预防记忆力衰退。
早期干预
如果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应及早 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记忆力 进一步衰退。
03
思维护理
思维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 ,涉及概念的形成、推理、判断 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思维可以分为形 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 等类型。
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记忆习惯
如定期复习、使用记忆技巧等,有助于提高 记忆效果。
锻炼思维能力
通过逻辑游戏、推理练习等方式,提高思维 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 意志课件

信息被回忆或再认。
记忆的影响因素
年龄
1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会 有所下降。
药物与酒精
4
某些药物和酒精可能会损 害记忆功能。
睡眠
2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巩固记
忆。
情绪
3
情绪状态影响记忆的编码 和提取。
Part
02
思维想象
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思维的定义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思维具有 概括性、间接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情绪情感的产生与表达
生理反应
情绪情感的产生与生理反应密切 相关,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或 出汗等。这些生理反应可以帮助 人们应对威胁或准备采取行动。
表情与姿势
人们通过表情和姿势来表达情绪 情感,如微笑表示快乐,皱眉表 示不满等。这些表达方式可以传 递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
此的情绪状态。
语言与声音
详细描述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过程,它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 质和内在规律。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够将具体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内在联系抽象出来;思 维具有间接性,能够通过已知的事物来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主动地
、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想象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 情感 意志课件
• 记忆 • 思维想象 • 情绪情感 • 意志
目录
Part
01
记忆
记忆的分类
感觉记忆
存储感觉信息,如视觉、 听觉等。
短期记忆
短暂存储信息,如电话号 码、临时任务等。
长期记忆
长期存储信息,如经验、 知识等。
记忆的过程
医护心理04 记忆和遗忘ppt课件

抵制遗忘的方法之一:牢固识 记
克服干扰,防止抑制:有合理 的识记方法,整体和部分识记相结 合;避免在同一时间内学相似的材 料。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有积极 的态度,要培养对专业、工作的兴 趣。
抵制遗忘的方法之二:组织有效复习
a.遗忘速度与时间有密切关系,遗 忘的发展进程是“先快后慢”,学 习趁热打铁非常重要。
压抑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 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 就能恢复。该现象首先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 中发现。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 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 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这些经验之所以 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时,会使人产生痛苦和 忧愁,于是便拒绝它进入意识,将其储存在无 意识之中,被无意识动机所压抑。
记忆的生理机制
突触学说
中枢定位学说
内分泌学说
反响回路
通过脑电现象和神经结构的研究,有人 认为反响回路是记忆的生理基础。反响回路 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 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 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 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 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人 们认为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 记忆的生理基础。
第三讲 记忆与遗忘
记忆的概念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 的反映。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 保持和以后的再现〔再认、回想〕的心 理过程。从信息的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 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记忆的意义
记忆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 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是人学习、工 作和生活必不中少的机能,将从的心理活 动的过去和现在连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 展、知识经验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人脑保 存与回忆过去经历或学习过的经验的能力。
护理心理学课件3(心理过程)

区别:
需要:情绪(个体生理需要);情感(人的社会需要)
发生:情绪(较早,动物人类共有);情感(较晚,特有) 反映:情绪(情境性、不稳定性、易变性、明显外部表现);情感(持 久性、稳定性、外部表现不明显)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可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情绪情感可以影响人的智力活动
情绪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动力系统之一 情绪情感可影响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分为三种 1.无意注意:
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门外突然来人.
2.有意注意:
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受到人的意识的自觉支配和调 节,不仅指向人乐意去做的事,也指向人不乐意去做 的事。
(二)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主要是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 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等思维操作方法,对事物和信息进行 加工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三类: 动作思维 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其方式是 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 形象思维 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其方式 是想象活动。 逻辑思维 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方式是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证明。
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
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据研究, 成人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只能注意到8~9个黑色 圆点,或4~6个互不联系的外文字母。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
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
护理心理学课件7

(5)遗忘与学习程度: 遗忘与学习程度:
识记刚能达到正确回忆时仍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研 究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150 %为宜,不仅遗忘 究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150 %为宜,不仅遗忘 率低,而且又不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4.防止遗忘的方法
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应注意三个方面: (1)复习时间 由于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必须 及时复习,防止识记后最初阶段的急速遗忘。在各 人记忆的最佳时间内复习可事半功倍。 (2)复习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复习的内容不宜太多。 在较长时间内,复习的内容也不宜单一,以避免大 脑疲劳影响复习效果。 (3)复习形式 较好的复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部 分时间阅读,部分时间尝试回忆(背诵或默写)。 阅读与回忆的最佳时间比为2:8。另一种是多样化复 习,即复习时采用多种方式,动员多种感官参与, 使复习过程成为看、听、说、做的活动。
(五)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 敏捷性 指记忆的速度 持久性—指保持识记内容的时间长短 持久性 指保持识记内容的时间长短 正确性—指再认和回忆识记内容的准确性 正确性 指再认和回忆识记内容的准确性 准备性—指从记忆中提取识记内容的及时性 准备性 指从记忆中提取识记内容的及时性
四、 思维
P37
(四)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敏捷性 4.思维的逻辑性 5.思维的独立性 6.思维的灵活性 7.思维的批判性 反面→ 反面→狭窄片面 反面→ 反面→肤浅简单 反面→ 反面→迟钝呆板 反面→混乱含糊 反面→ 反面→ 反面→依赖盲从 反面→ 反面→墨守成规 反面→ 反面→轻信迷信
2.按记忆储存的时间分类 : . 瞬时记忆 0.25~2秒 秒 短时记忆 1分钟以内 分钟以内 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 分钟以上 容量很小 7±2个项目 ± 个项目 容量很大
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 意志课件

自制性
坚韧性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能够自我 约束、自我调节,克服冲动和诱惑的能力 。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能够持之 以恒、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和挫折,直至 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
意志的培养
树立明确的目标
设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有助于个体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 提高意志力。
培养自觉性和自制力
02
思维想象
思维的定义
总结词
思维的定义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 本质和内在联系。
详细描述
思维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它以感知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 性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和把握。思维活动包括概念的形成、判断的作出和推理的进行等,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属性和内在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友交流。
认知重构
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以更 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从而调节 情绪反应。例如,将失败视为学 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彻底失
败。
行为调节
通过改变行为来调节情绪反应。 例如,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 进行深呼吸、运动或放松训练等
行为来缓解焦虑。
04
意志
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指个体在行动中表现出 的自觉、果断、自制和坚韧等 特征。
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情 感 意志课件
xx年xx月xx日
• 记忆 • 思维想象 • 情绪情感 • 意志
目录
01
记忆
记忆的分类
01
02
03
瞬时记忆
短暂的、一瞬间的印象或 信息,如看一眼钟表的时 间。
短时记忆
医护心理05 思维和想象47页PPT

思维的间接性
间接性是思 维不是直接反映 客观事物的,而 是借助事物的其 它媒介来反映事 物本身。
医生根据病人 转移性右下腹痛的 主诉、体查麦氏点 压痛反跳痛等阳性 体征、结合白细胞 总数和中性粒细胞 分类升高辅助资料 诊断阑尾炎。
思维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思 维反映的既不 是个别事物, 也不是事物的 个别特征,而 反映的一类事 物的共同本质 的特征。
内涵
外延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⒈内涵:是概念的质,是概念 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⒉外延:是概念的量,是概念 所包含的范围的大小。
以“灯”的概念为例说明内涵 与外延。
判断
判断是对于 思维对象有所肯 定或否定的思维 形式。
判断由概念 组成,以“主系-表”的语句 形式表达。
标准A血清 标准B血清
推理
人脑用已有的判断得出新的判断 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Inference。
认知图谱:反应学习
应用十字架形 迷津,将食物放在不 同地点,实验动物需 要右转才能吃到食物。 F 代表食物,S代表 出发地。结果,第一 组地点学习比第二组 反应学习要来得快。
聚合性思维
聚合性思维是将问题提供的 各种信息聚合集中起来,得出一 个最好最正确答案的思维,是一 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 式。如诊断的过程。
思维的种类
发散 思维
聚合 思维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找 多种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称 为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一 题多解。完整病历的鉴别诊断。
思维的形式
推理
概念
判断
概念
概念concept是人脑反映事物一般 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以名 词为载体,一个名词概念包括有其本身 的内涵和外延。
医学心理 记忆、想像

精神分析学派
这是由奥地利维 也纳精神病医生 弗洛伊德创立的 一个学派。它的 理论主要来源于 治疗精神病的临 床经验。
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 的研究,这是他们的贡献。 • 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 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他 们的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 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 机。这些都是错误的。
无所不在的心理现象
从众 现象
• 3.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 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 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 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 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 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 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 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 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认知心理学
人物和标志: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 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人比作计算机,看作是信息 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 这些资源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 体。现代认知心理学还发展了一些特有的研究 方法如计算机模拟法、发声思维法等。
认知心理学
• 可以说,现代认知心 理学为心理学提供了 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它的影响遍布现代心 理学的整个领域,代 表了现代心理学发展 的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物和主要观点: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既反对行文主义将人简化为较大的白鼠或 较慢的计算机的做法,又对精神分析只研究异常 人心理的“残废的心理学”表示不满,指出人的 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是有实现自身价值和自 我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学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并使人发展成为“健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记忆、思维与想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1、受当地方言发音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发出普通话中“刘”和“牛”的音,这体现了
A、知觉特点的影响
B、思维定势的影响
C、功能固着的影响
D、迁移的影响
2、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无论情境中所显示的客观条件如何,个人总是先以其主观的经验与习惯方式去处理问题。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功能固着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3、看到衣服只能想到保暖,却想不到可以用它来扑火,这体现了
A、知觉特点影响问题解决
B、思维定势影响问题解决
C、功能固着影响问题解决
D、迁移影响问题解决
4、儿童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多半是潜移默化得来,这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5、不需要理解的“死记硬背”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的是( )
A.功能固着
B. 正迁移
C. 推理
D.定势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内容分类的记忆形式的是( )
A、感觉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
8.下列心理现象中,梦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9.下列对识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对直观材料识记较好
B.儿童对文字材料识记较好
C.识记的材料较容易时,识记的进程保持匀速
D.识记的材料较艰深时,识记的进程先慢后快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匀速发展
D.无规律性
二、填空题( 每小题2 分)
1、思维的过程包括:________、比较和分类、________。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______和______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为:________、________、再认或回忆。
4、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______和______的前提。
5、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6.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思维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知觉特点、______、______和迁移。
9、创造力的特点是:流畅性、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
1、记忆
2、遗忘:
四、简答题( 每小题5 分)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 分)
1、遗忘的原因有哪些?请论述根据遗忘的原因如何让复习的效果更好。
2、遗忘曲线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它的规律是什么?试述如何运用遗忘曲线抵制遗忘。
3、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格言,请你就此格言谈谈如何才能克服遗忘。
4、试述抵制遗忘的方法。
5.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的干扰说,试述在复习中如何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6.论述抵制遗忘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1、D
2、B
3、C
4、A
5、C
6、C
7、A
8、B
9、D10、B
二、填空题( 每小题2 分)
1、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
2、加工、重新组合
3、识记、保持
4、保持、再现
5、间接性、概括性
6、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7、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8、定势、功能固着
9、变通性、独特性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
1、记忆:P70
2、遗忘:P74
四、简答题( 每小题5 分)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 分)
1、遗忘的原因有哪些?请论述根据遗忘的原因如何让复习的效果更好。
答:P75—76
2、遗忘曲线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它的规律是什么?试述如何运用遗忘曲线抵制遗忘。
答:P74—76
3、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格言,请你就此格言谈谈如何才能克
服遗忘。
答:P75—76
4、试述抵制遗忘的方法。
答:P75—76
5.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的干扰说,试述在复习中如何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6.论述抵制遗忘的方法。
答: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