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3大主要特征
数字科技时代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特征与模式分析
数字科技时代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特征与模式分析农业供应链是农业现代化的直接产物。
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的小农户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
随着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的推进,农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出现了供应链的概念。
因此,典型的农业供应链包含产前生产资料采购、产中种养殖和产后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链条中参与者包括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物流企业、大型批发配送中心等多个主体。
由此,农业供应链也成为农户等弱势群体与新型经营主体、核心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小农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农业供应链的基础上,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挖掘,利用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关系,可提高供应链其他成员的信用能力,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产业链中弱势群体的信贷可得性,农业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数字科技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了农业供应链的经营模式,也为金融行业带来巨变,推动数字金融飞速发展。
两者冲击之下,农业供应链金融蓬勃发展。
将产业链金融发展分为1.0、2.0和互联网时代,从产业链金融的结构、流程和要素三方面,揭示互联网产业链金融的特征。
姚博(2017)认为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产业链为依托,以交易环节为重点,以资金调配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保证,将金融服务在整条供应链全面展开。
也有学者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龙头企业将选择自建、控股或者参股P2P平台的方式,参与农业供应链金融,促使核心企业开办金融业务的动力增加。
还有学者针对具体的产品展开分析,如对大北农的农富贷、京东的京东贷、新希望的希望金融进行分析。
但在数字科技的冲击下,农业供应链如何改变?农业供应链金融如何运作及存在哪些运作模式?未来应如何发展和完善?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数字科技时代农业供应链的基本逻辑数字科技时代的农业供应链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 搭建现代农业供应链网络平台数字科技介入农业产业链,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入供应链中,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价格及食品安全等信息管理系统。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摘要:我国农业供应链突出表现在“现代化”、“集体化”和“生态化”,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信用程度都需要整体协同管控。
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我国农业供应链以间接融资为主,其金融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道德风险突出、整体风险难识别、可能引致区域系统性风险和行业系统性风险。
应当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供应链金融支持项目并运用系统论原理控制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系统论;协同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 A一、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5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稳定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上游农户致富的重要途径。
农业供应链作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模式,代表着新型的农村集体生产方式。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一个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
与农业供应链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现代农村生产组织体系、科技推广体系、物流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等等,都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之配套。
鉴于农业供应链和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刚刚兴起,理论界对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拟对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其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作一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有内涵供应链金融是龙头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达成的面向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系统性融资方式[1]。
最重要的特征是,围绕龙头企业这一产业链核心,商业银行将其与龙头企业的协同作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作用以及银行与整个供应链的协同作用作为其战略支撑点,以创新的方式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包括龙头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农业供应链金融简介演示
农业信用保险
承保农业生产者信用风险,降低金融 机构信贷风险,提高农业融资可得性 。
农业机械设备保险
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全面保障,确保 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维修或更换 。
04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与管理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
主体风险识别
评估供应链中农户、农资供应商 、农产品加工商等主体的信用状 况、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识别
缺点
第三方平台缺乏金融牌照和资源,可能难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第三方平台与供应链企业之间 可能存在信任问题,需要加强合作与沟通。
03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与服务
信贷产品
01
02
03
04
短期贷款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短期资金支 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
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中长期贷款
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 装备升级等,提高农业生产效
服务覆盖不足
部分偏远地区农业生产者难以获得供应链金融服 务。对策: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范围,将线 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农业风险
农业生产面临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多重挑战。 对策: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推广农业保险, 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者 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其抗风险能力。
抵押物不足
农业生产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来获得贷款。 对策:探索创新担保方式,如农产品预期收益权 质押、农业设施抵押等,缓解农业生产者抵押物 不足的问题。
模式描述
第三方平台主导模式是指独立于农业供应链之外的第三方平台(如供应链管理公司、电商平台等)通过整合供应链信 息、物流等资源,为农业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
优点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及控制研究
应 的 农 产 品 比较 单 一 , 一 旦 发 生 问题 会 影 响 整 个 链 条 的 运 行 。 第 四 相 应 的 农 业 法 律 法 规 不 健 全 ,在 动 产 担 保 方 面 漏 洞 比较 大 , 担 保制 度 的不合 理 , 让 各 个 部 门 间 难 以沟 通, 使 资产 不能得 到法律 保护 , 增 加银行 信用风 险 的可 能。 2 . 分析 微观 层 面上 的信 用风 险成 因。农 业供 应 链条 上 中 小 型 企 业 和 农 户 有 着 稳 定 的合 作 关 系 , 企 业 可 以 为 农 户 贷 款 进 行 担 保 ,但 是 企 业 自身 元 素 和 外 部 环 境 导 致
否 。
台 政 策 、制 度 促 进 农 业 发 展 ,农 业 企 业 要 利 用 有 力 政 策 ,
( 二) 分 析 农业 供应 链 的金融 信 用风 险 来源 违 约风 险 又称 之 为信 用风 险 ,是商 业银 行 面 临 的主 要风险, 在整 个 供应 链 条 上 , 商 业 银行 、 物流企业、 中小 企 业、 核 心 企业 紧 密相 连 , 任 何 一 个 环 节 出现 问 题 , 都会 让 供 应 链 的稳 定 性受 到影 响 。 出现 风 险 的 来 源 有 以 下 几 个 。 1 . 金 融信 用 风 险受 宏 观经 济运 行 状 态 的影 响 。由于 宏 观 经 济环 境 的变 化 , 企 业不 能按 计 划 销售 和 生产 商 品 , 影 响 还贷 能力 。 2 . 农业 链 条上 企业 的经济 和 信用 状 况 导致 金 融信 用 风 险 。 企 业 是 链 条 上 的 主 导 ,银 行 将 企 业 的 核 心 信 息 作 为 评 估 风 险 的主 要依 据 。核心 企 业 不愿 意 收购 产 品或者 拖 延 收 购 资金 的 供给 , 直 接 影 响农户 还 贷 能 力 。 3 . 信 用 风 险受 政 治 因素 的影 响 。 国家 经济 调 控政 策 影 响 农 业 经济 链 条 的运行 , 由于 农 业 调 整 难 度 大 、 设 施投 入大 、 运 行 周期 长 , 宏 观 调控 会 对 农业 有所 冲 击 , 使 农业 受到损失, 增加 金 融信 用 风 险 。 4 . 信 用 风 险 受 自然 环 境 的 影 响 。 农 业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目前 ,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有三种 , 既动产质押模 式、应收账款模式及应付账 款模式。农产品供 应链 金融 有其鲜 明的特
程中 ,涉及对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
活 动 的上 游 与 下游 企 业所 形 成 的 网络 结 构 。
的投 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角鹿 实质 上 , 供
应链 金融 为农产 品供应链提供 了全新 的发
展模式。
在这个网络结构 中,包含 了农业生产资料
的提供者 、 农户 、农产品加工商 、 分 销商 、 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 ,物流 、信息流 、资 质性导致供应链 的不确定Fra bibliotek ,受天气等 自
然灾害影响大 ,供应链风险高 ;再次 ,农 产品收获期集 中,进行深度 加工时间比较
药生产、 动植物 防疫 与检疫 、 生物工程 、 物
流销售等业务的大型集团企 业 ,很多为国 家重点龙头企业。核心 企业资金 实力较为 雄厚 ,科研 队伍 比较强大。
农 产 品供 应 链 金 融 模 式 追 根 溯 源 产 生
于龙江银行大庆分行 , 其在2 0 0 6 年开始进 行农产 品供应链金融 的研究与实践 ,把农
产品的原材料供应 商、农户 、农产 品的加 工商和销售商等农产 品供应链上 的各个节
点 ,都被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农产 品供应
链 金 融 发 展 到今 天 ,纵 观 各 地 农 产 品供 应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特 点 与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金 融
( 一 )农 产品 供 应 链 目前 对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尚 没 有 统 一 的 定 义 。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是 农 产 品 生 产 及 物 流 过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案例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案例导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催生了农业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在这个传统银行较少涉足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采用产业垂直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依托核心农业企业的雄厚实力,有效的服务于上下游综合实力较弱的农户或经销商,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主要介绍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其相关案例。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农业企业是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加快实施和推进阶段,但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农业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发展得不到提升。
近几年,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众多金融机构和互金平台也发现这一契机,从而迈入该领域。
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数据,2014年,我国三农金融缺口就已超过3万亿元;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3200亿,发展空间广阔.一、农业企业融资难农业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企业自身实力较弱农业企业一般基础相对薄弱,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内部公司经营管理、财务制度等不健全、不规范,并且大部分的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不高,导致企业的持续提高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业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包括内控制度、市场意识等方面,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经营发展过程中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或市场的冲击,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并且农业企业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特性,也增加了其风险性。
(二)企业的信用等级低对于大多数农业小企业而言,存在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利润水平较低,经营规模小,且企业管理的规范度、财务真实性较低,管理者信用意识淡薄,使得农业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低,影响了银行给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三)缺乏抵押担保物抵押和担保是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发放贷款的重要保证,但大多数农业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或产业基地建设,固定资产不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比如专用设备无法抵押,土地普遍少,担保公司又不愿意提供担保,导致了农业企业申请贷款的成功率很低。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点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点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点供应链金融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之上,供应链金融的显著特点是封闭性和自偿性,即企业生产、物流与金融支持形成封闭的产业链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自偿性贸易融资,即还款来源的自偿性、操作封闭性、贷后操作作为风险控制的核心,授信用途特点化等特征明显。
1、核心企业和供应链成员保持相对稳定合作关系供应链金融关注整个供应链整体企业的发展与贸易状况,通过核心企业的参与,使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稳定发展与链上企业的持续发展。
供应链中的交易信息可以弥补中小企业信息不充分、信息采集成本高的问题。
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成员有严格的管理,进入供应链后,双方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2、供应链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授信主体由原来的“N”到现在的“1”供应链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授信差异上。
授信主体由原来的“N”到现在的“1”。
传统金融模式下通过核心企业的类担保获得银行融资,本质上仍是基于信用差进行资金的融通,银行授信主体既包括核心企业,也包括中小企业,也即是对N个企业的整体授信。
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下,资金方只对核心企业授信,而核心企业再基于实体交易对中下游企业授信,资金风险敞口由银行端下移至核心企业。
作为风险承担主体,核心企业也将获得相应风险溢价收益;此外,基于自身对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优势,进一步获得风险定价能力提升的收益,实现产业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3、供应链金融的生存空间为信用差、认知差、模式差和生态差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差是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源头。
核心企业拥有规模更大的`业务规模,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高信用在资金获取上具备天然优势。
基于对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更深认识,核心企业在风控端具备优势。
核心企业的立足之本在于其天然的风险识别能力,从而获得超额风险溢价。
核心企业基于自身业务把控能力、仓储能力以及互联网平台,在以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方式为核心的融资模式上较传统金融机构更具优势。
供应链金融的内容,特征及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内容,特征及融资模式一,操作模式(1)延长支付:一般发生在下游客户较强势、供应商较弱势的交易情况下,例如大部分生产制造型客户通常要求30天到45天的账期,有利于下游客户资金运转,但对上游供应商形成较大资金压力,同时加大供应商融资成本。
(2)提前支付获得折扣:下游客户若能提前支付货款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游的资金问题,便可获得较为优惠的交易价格。
由于在国际贸易中要求报关价格需与实际交易价格一致,涉及较为复杂的手续,因此该种模式多适用于国内供应链贸易业务。
(3)合作性仓储管理:在买卖双方共同确定的框架下,供应商承担在下游企业仓库中货物的库存管理,当货物被下游客户使用时才进行货权转移。
一方面减少下游客户资金占用,保障及时供货,一方面有利于供应商合理规划生产,避免库存积压或空滞,同时掌握客户信息。
但对于供应商而言,资金运转效率较低。
二,特征供应链金融通过运用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实现交易过程中的融资目的,不同于传统贸易融资方式,其更是一种科学、个性化以及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过程,对供应链运作环节中流动性差的资产及资产所产生的且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借助中介企业的渠道优势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提升供应链的协调性和降低其运作成本,主要有以下特点:(1)不单纯依赖客户企业的基本面资信状况来判断是否提供金融服务,而是依据供应链整体运作情况,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出发点。
(2)闭合式的资金运作,即注入的融通资金运用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按照具体业务逐笔审核放款,资金链、物流运作需按照合同预定的模式流转。
(3)供应链金融可获得渠道及供应链系统内多个主体信息,可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尤其对于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资金流得到优化的同时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
(4)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针对目标,在众多资金沉淀环节来提高资金效率,但前提为该部分资产具有良好的自偿性。
三,融资模式与内容1、应收账款融资1)概念当上游企业对下游提供赊销,导致销售款回收放缓或大量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情况下,上游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出现阶段性的资金缺口时,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点
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点1.企业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
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
2.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3.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的根本保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4.业务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以及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构筑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
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因为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的效力,进而决定信用风险能否被有效屏蔽。
5.物流监管方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会出于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当、不尽责等致使银行质物损失。
6.抵质押资产风险。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抵质押资产主要分为两类:应收账款类和存货融资类。
存货类融资的主要风险在于质物是否缺失、质物价格是否波动较大、质物质量是否变异以及质物是否易于变现等。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方式和风险管理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方式和风险管理作者:王文乐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7期摘要: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在对产业链内部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信贷资金引入农业产业链。
针对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农业供应链金融可演绎出三种基本的运作形式。
在无担保(生产者)和弱担保(动产质押)情形下,银行的风险敞口仍然可能变得不可控。
因此,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体系,运用系统性原理控制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维护银行的审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方式;风险管理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它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农业产业链出发,以产业链上的农业企业为支撑点,利用农业企业的信用为农户的信用增级,通过设计科学的信贷协议和产品,将单个主体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并用来满足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需求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
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不再是分散孤立、高风险、低收益的客户群体,而是与农业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优质客户。
因此,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融资困难和农村金融抑制加剧的现状。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农业融资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弱点,而金融机构具有厌恶风险的天性,这一矛盾使我国农业融资长期存在瓶颈制约。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和农村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业领域也开始应用供应链金融。
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授信对象、信用评估对象、还款来源、产品和服务品种等方面,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都表现出较大差异。
其特点有:(一)从授信对象看,传统融资模式的授信主体多为单个企业或个人,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将整个供应链节点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都列入授信对象,拓宽了授信范围。
(二)从授信条件看,传统融资模式下,银行通过考察借款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历史信息,能否提供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抵押;而在农业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下,银行考量供应链的紧密程度,核心企业的业务规模、经营状况,以及申贷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是否密切。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推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一、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以农产品供应链为基础,通过金融机构与企业、生产者、经销商等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合作,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一种模式。
它通过金融手段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的资金问题,推动农产品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目标。
二、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一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介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推出了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户、农民合作社等提供了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工具。
另一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各方加强合作,创新金融模式,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
然而,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潜力相比,目前的市场规模还远远不足。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特殊性,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给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资金投放带来了困难;二是融资成本高。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多个环节的主体,融资成本往往较高,导致一些农户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三是风险管控不到位。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环节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都遭受损失。
三、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问题的对策为了推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
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建立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统一信息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2.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
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水平,降低融资成本。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及经验数据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及经验数据分析*耿晓媛冷志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控关乎企业的持续经营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长久合作。
文章选取了15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晶生产加工企业、供应商和仓储物流三类上市公司,收集了其从2017年9月30日到2018年9月30日的股票价格信息,运用EViews和MATLAB通过修正的KMV模型,量化了这15家企业的违约风险。
通过对违约距离进行横向比较,得到农产晶供应链中各类型企业的相对违约风险,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修正的KMV模型能够较好地运用在我国的农产晶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中,对以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修正KMV模型;农产晶供应链;风险度量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934(2020)02-0086-10—、引言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这种全新的融资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主要服务于供应链企业,能够为其整个供应链的游企业提供贷资服务,为的发展提供帮助,这种融资方式创新,资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要的。
“农产品供应链”这一早出20的美国,2090,国开始了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学术研究工作,但受多素的影响,在当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果,21期,国内在农产品供应链金研究领域才逐渐形成理论体系,成果。
截至,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对供应链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整体上来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
对于后者而言,Brueckner(2000)*基金项目:国家基金一一$主产区粮食产后服的收储行为及供应链制研究(17BJY118)作者简介:耿媛(1981—),黑大庆人,黑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博士、副,研究方向:金融技术分析、应计;志杰(1964—),黑人,黑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博士、,研究: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循环经济与休闲农业、农业系统工程、数字化农业(通讯作者)。
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优化供应链运营的重要力量。
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还能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与特点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是指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供应链的整体视角:不再孤立地评估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而是综合考虑整个供应链的交易关系和运营状况。
2、强调三流合一:注重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与协同,以实现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资金配置。
3、服务对象多元化:涵盖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等多个环节的企业。
4、创新性的融资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参与主体1、核心企业通常是在供应链中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信誉的大型企业,其在供应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上下游企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2、上下游企业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它们往往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和融资困难。
3、金融机构如银行、保理公司、小贷公司等,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4、物流企业负责货物的运输、仓储和监管,为供应链金融提供物流信息和货物监管服务。
5、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
三、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1、应收账款融资上游供应商将其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
金融机构在评估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后,提供相应比例的资金。
2、存货质押融资企业以其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农业供应链金融
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为参与农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
它旨在解决农业供应链中的资金短缺、信息不对称和风险高等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农业特殊的经营模式和风险较高的特点,农业供应链金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机构对农业投资风险较高且回报周期长,通常更倾向于支持更稳定和高回报的行业,而农业供应链金融对于其资金需求较大的农户来说,则显得相对困难。
其次,农业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需要大量的信息流动和交互,但由于信息传递方式和通信设备的限制,使得信息无法全面高效地传递,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
再者,农业供应链中的物流和贸易风险也是农业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
由于农产品商品的特殊性,物流和贸易风险较高,例如运输途中的损耗、突发性的天气变化等不可预测因素,这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和成本。
因此,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成为改善农业金融环境、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意义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解决农业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提供了金融服务的渠道。
传统金融机构在农业领域的服务相对薄弱,农业供应链金融则为农户提供了融资渠道,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是降低了金融风险。
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对农业供应链各环节进行融资,将风险分散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
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农业供应链金融将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优化了农产品市场的功能。
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更加畅通,促进了市场的正常运作,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平衡能力。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实践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农业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和农业电商等。
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中的3大供应链风险
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中的3大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金融作为供应链参与者之间依托金融资源实现商流、物流结合的一种创新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影响供应链运营因素的影响,并且对资量、融资周期和融资费率产生作用。
具体来讲,按照不同的来源和层次划分,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可以分为供应链外生风险、供应链内生风险和供应链主体风险三大类。
1、供应链外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或产业条件的变化,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商流的协调顺畅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市场利率、汇率变动导致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产业组织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以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
具体讲,供应链外生风险主要包括:1)经济环境与周期。
经济性因素,特别是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应当关注的外生因素之一。
任何供应链的运行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展开的,特别是金融性活动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平台服务商、综合风险管理者和流动性提供者之间密切的合作和经济往来,一旦整个经济状况出现波动,必然使得其中的环节或者主体所面对的风险增大,从而加剧了整个供应链的资金风险。
2)政策监管环境。
监管环境是制度环境的一部分,管制维度与社会中的法律、政策、规定等由法律权威或者类似于法律权威的组织所颁布的细则有关,它会通过奖励或惩罚来约束行为,这个维度属于工具性质的制度系统。
具体来讲,监管管径是指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或政策对行业的支持或限制,以及其变动的可能性。
这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金额会进一步影响到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3)上下游网络稳定与力量均衡分析。
在外生因素的分析中,上下游网络的稳定和力量均衡也是需要关注的要素。
其对于供应链金融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某行业对其他行业依赖性过大,则此行业的信贷风险不仅包括该行业的风险,还应包括与其关联行业的风险,因此依赖性对行业分析的影响也较大。
4)产业组织环境。
产业特征是对供应链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集中度高的常用之中,大多数企业都掌握着较为广泛的资源,能够完成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活动;而在集中度较低的产业,企业控制的资源相对较少,为了获取市场提高市场控制力,企业往往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资源整合,因此环境中的产业特征是决定企业服务类型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从法律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是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而产生的,由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参与维护的,能够为金融机构给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给予担保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合同的总称。
供应链金融虽然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其运作也存在一定风险。
1.核心企业道德风险核心企业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是整个供应链金融发展和壮大的支柱,但也是由于其规模大、影响力大,在供应链金融中是决定风险的特异性变量,不符合金融基本原则中的风险分散原则;所以核心企业的违约将会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崩塌。
通常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互利互惠,可以将中小企业的边际信誉提高到与核心企业同等的水平。
但是,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利用其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对上下游中小企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短期效益最大化,则会导致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迫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以维持其基本运作。
一旦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供应链资金紧张状况得以缓解。
核心企业可能进一步挤占中小企业资金。
如果由此积累的债务负担超出中小企业的承债极限,核心企业就会由控制风险的变量转变为供应链系统性风险的“震源”,使得供应链出现不稳定,风险激增。
2.物流企业渎职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举足轻重,是连接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多方参与主体的纽带。
订单的需求信息、货物的监管、担保的形成等一系列服务等都通过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层层传递。
毋庸置疑,物流企业的引入必然有助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并且以其专业化的业务水平帮助金融机构减轻了监管成本。
但是,除了特殊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是需要相关主管机关审批登记外,在目前普通物流企业的设立仅靠《公司法》制约,其标准化与规范化还有待提高的情形下,供应链金融的货押监管变量可能转化为一个新的风险隐患。
比如出现监管方渎职、与中小企业的合谋诈骗或与核心企业发生纠纷等等,则必然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循环,使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不到无缝衔接,严重时将使整个供应链金融中断或者崩溃,甚至其影响有可能超过核心企业违约造成的风险损失。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保障措施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保障措施第1章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概述 (4)1.1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特点与挑战 (4)1.1.1 环节众多,涉及领域广泛 (4)1.1.2 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4)1.1.3 区域性特征明显 (4)1.1.4 政策依赖性强 (4)1.1.5 生产资料价格波动 (5)1.1.6 产业链环节协同不足 (5)1.1.7 信息化水平不高 (5)1.1.8 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不足 (5)1.2 稳定性的重要性 (5)1.2.1 保障粮食安全 (5)1.2.2 促进农业现代化 (5)1.2.3 提高农民收入 (5)1.2.4 优化资源配置 (5)1.3 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5)1.3.1 自然因素 (5)1.3.2 市场因素 (5)1.3.3 政策因素 (6)1.3.4 技术因素 (6)1.3.5 产业链协同因素 (6)1.3.6 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 (6)第2章供应链上游原料保障措施 (6)2.1 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6)2.1.1 推广高产优质农业品种 (6)2.1.2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6)2.1.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2.1.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2.2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6)2.2.1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 (6)2.2.2 促进作物多样化种植 (6)2.2.3 发展绿色农业 (7)2.3 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7)2.3.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7)2.3.2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7)2.3.3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7)2.3.4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制度 (7)第3章农产品加工环节稳定性保障 (7)3.1 提高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 (7)3.1.1 增强企业内部管理 (7)3.1.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7)3.2 加工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7)3.2.1 加强科研投入 (7)3.2.2 推广先进加工技术 (7)3.2.3 设备升级改造 (8)3.3 优化加工产业链布局 (8)3.3.1 加强原料基地建设 (8)3.3.2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8)3.3.3 拓展销售渠道 (8)3.3.4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8)第4章农产品物流与仓储环节稳定性保障 (8)4.1 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8)4.1.1 优化农产品物流网络布局 (8)4.1.2 发展多元化物流模式 (8)4.1.3 完善物流政策支持体系 (8)4.2 仓储设施建设与优化 (9)4.2.1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9)4.2.2 优化仓储布局 (9)4.2.3 创新仓储管理模式 (9)4.3 物流与仓储信息化管理 (9)4.3.1 构建物流与仓储信息平台 (9)4.3.2 推广物流与仓储信息技术 (9)4.3.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9)第5章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稳定性保障 (9)5.1 市场体系构建与优化 (9)5.1.1 市场信息化建设 (10)5.1.2 市场多元化发展 (10)5.1.3 市场规范化管理 (10)5.2 价格风险管理 (10)5.2.1 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10)5.2.2 推广农产品期货市场 (10)5.2.3 建立农产品价格保险制度 (10)5.3 市场监管与调控 (10)5.3.1 加强市场监管 (10)5.3.2 完善市场调控政策 (10)5.3.3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10)5.3.4 强化部门协同 (10)第6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 (11)6.1 农业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 (11)6.1.1 完善农业信贷政策,提高信贷资金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 (11)6.1.2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产业链风险; (11)6.1.3 创新农业产业链融资渠道,拓宽农业企业融资途径; (11)6.1.4 加强农业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土地等政策的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3大主要特征若需了解其生产状况、财务状况,只有通过长期的密切来往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带有人格化特征的软信息。
因此,农户与小微企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具有鲜明的软化特征。
风险的含义在于损失的可能性。
农业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客户多,资金链条长,对相关利益人的协调性要求高,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信用程度都需要协同的整体管控。
我国的农业供应链呈现出以下特点:
1.农户与小微企业的信息软化。
众多零星分布的农户以及形成初级合作关系的农村小微企业是我国农业供应链上的主要成员,除了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农户和小微企业因管理成本过高或强调私密性,不大可能提供规范、透明的生产报表和财务报表。
若需了解其生产状况、财务状况,只有通过长期的密切来往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带有人格化特征的软信息。
因此,农户与小微企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具有鲜明的软化特征。
2.农产品受蛛网理论制约。
农产品的生物特性使其在收割、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都会影响自身品质,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收成和质量。
基于农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其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蛛网理论的制约。
也就是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
性时,其供求状态趋于收敛,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
其供求状态趋于发散。
3.农业供应链以间接融资为主。
金融交易成本包括金融机构的调研谈判成本、拟定与
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即金融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
供应链上的农户和小
微企业比较分散且融资规模较小,融资成本较高,再加上金
融机构与资金需求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导致
了各种直接融资工具难以适用于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营业网点多且贴近社会基层的特点,其
资金、信息、信用的专业化管理以及与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的沟通协调性一般都强于直接融资部门,其更能有效地
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此农业供应链
金融模式以间接融资为主。
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背景和农业供应链主要特征决定
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
1.道德风险突出。
(1)蝴蝶效应。
在软信息被商业银行掌握的情况下,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在正常经营时主观违约的比例可能相
对要小一些。
但是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因经济实力不强导
致抗压能力弱,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的袭扰和市场突变的影
响,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产生“受惊而群飞”的蝴蝶效应,即产生大面积的信贷违约。
(2)羊群效应。
当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导致农户和小微企业陷于困境时,如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带头违约,很可能会产生传递作用导致其他债务人跟着违约,从而产生羊群效应式的道德风险。
2.整体性风险难识别。
农业供应链相当于一有机系统,具有系统的所有特性。
当前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和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触发由偶然事件引起的被动违约和道德风险,这些被动违约和道德风险经蝴蝶效应和羊群效应放大后,有可能破坏农业供应链各成员、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性,造成信用链的断裂,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性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这种整体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破坏力很大。
由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性风险常常由偶发因素和供应链系统运行方式所导致,再加上农村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农户和小微企业中比较严重,整体性风险在初始聚集期一般难以识别。
3.可能引致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够由单家金融机构通过组合方式分散和降低风险,而后
者是可以的。
另外,系统性风险还有一些重要特征,如突发性、传染性和重大破坏性。
美国次贷危机引致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申请破产保护,从而触发系统性风险,风险快速传染并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正常情况下,农业供应链的良性循环运行能够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产生高的绩效,这正是农业供应链的优点所在。
但在不利的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农业的脆弱性会导致农业供应链积累系统性风险。
例如,大面积的干旱、土地污染和农产品的滞销就很有可能在供应链中积聚造成系统性风险。
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风险可能进而形成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性风险。
通过供应链对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辐射和渗透,以及对行业内相关产业的辐射和渗透,这种整体性金融风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发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
农业供应链的产业规模越大,农业供应链金融可能形成的整体性风险越大,可能引致的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