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老师说,这题的答案要简洁一些)1.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社会分工的高级形式,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行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2.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活动,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行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3.共同农业政策(CAP):是指欧共体/欧盟组织农产品共同市场和推行农业生产一体化的计划和政策。
4.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手段和方法上的飞跃,也就是由于重大技术突破所引起的在技术发展中的飞跃性变革。
5.欧洲货币体系:是指欧共体以欧洲货币单位为核心,以欧洲货币基金为基础,拥有双重汇率干预机制的货币体系。
6.“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伴随高通货膨胀率以及存在大量失业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出现使风靡资本主义达40年之久的凯恩斯理论陷入困境。
7.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8.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
9.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10.三难选择: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1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1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有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测试题综合测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A.国际贸易B.国际投资C.科技革命D.国际金融2、()是国际间交易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各国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
A.国际金本位制B.国际货币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牙买加体系3、世界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其中包括以()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A.美国B.德国C.瑞典D.日本4、俄罗斯在1992年至1994年采取的经济转型方案称为()。
A.缓慢疗法B.休克疗法C.渐进式改革D.新方案改革5、从投资周期是与产品和主要设备的更新寿命相对应的现象出发,提出平均第一周期的长度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被称为()。
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库兹涅茨周期D.康德拉季耶夫周期6、()是指一国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反映了国际间借贷资本的活动,是国际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A.国际债券投资B.国际信贷C.国际股票投资D.国际期货投资7、()是指致力于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以代替同类制成品的进口,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独立自主的战略。
A.内向型工业化B.外向型产品生产导向C.进口替代D.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8、二氧化碳与水蒸汽结合形成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它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A. 大气污染B.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D.酸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世界经济的特点包括( )A.市场性B.整体性C.不平衡性D.复杂性2、国际分工可以分为()等几种类型。
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一体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包括()。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完全经济一体化D.保税区4、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包括()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化B.宏观控制下的稳定化C.渐进模式下的自由化D.公有制主导下的私有化5、按照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可划分为( )等类型。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3及答案
第三部分(下篇第1-3章)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p.1332、总需求p.1333、国民生产总值p.1374、国内生产总值p.1385、国民收入p.1386、消费函数p.1417、储蓄函数p.1428、乘数效应p.1449、投资乘数p.14410、自愿失业p.14911、非自愿失业p.15012、充分就业p.15013、摩擦性失业p.15114、结构性失业p.15115、周期性失业p.15116、通货膨胀p.15317、经济周期p.16018、经济增长p.16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7、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8、下列项目种,(C)不是要素收入。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网上试题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D.融合化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B.关税减让原则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D.透明度原则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
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就属于这种类型。
前者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后者主要为前者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这种分工反映了双方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悬殊差距,因而在分工形式上呈垂直型或纵向型。
•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一般属于该类型。
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所以它们之间通过世界市场建立的劳动关系一般呈水平型或横向型。
•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相结合的分工形式。
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
就一个发达国家而言,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也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我们把这样的国际分工形式称之为混合型国际分工。
• 4.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企业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 5.滞涨:是指在同一个生产时期里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物价暴涨并存的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怪现象”。
是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
• 6.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它具有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征。
•7.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它包括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关于企业制度的竞争系统;关于产品与要素流动和组织的交换系统;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财税控制系统;关于政府金融政策的货币调控系统;关于维系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对外交换系统。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4.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工业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5.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
A.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 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C.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D. 世界各国的经济指标2.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经济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世界卫生组织(WHO)3. 下列关于全球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导的一种现象B. 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C. 全球化使国家特色文化逐渐消失D. 全球化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
A.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B.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C. 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合作项目D. 外商对本国经济的投资5. 现代化的指标主要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B. 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C. 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D. 社会制度和民族特色6.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A.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B. 国际清算银行(BIS)C. 国际劳工组织(ILO)D. 世界卫生组织(WHO)7. 经济增长率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变化率B.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差C. 年平均工资与年平均消费水平之差D. 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8.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9. 联合国最高机构是()。
A. 安全理事会B. 联合国大会C. 联合国秘书处D. 联合国国际法院10.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A. 世界银行集团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亚洲开发银行D. 国际清算银行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国际贸易与投资等。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习题与答案: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哪些?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1)统一性。
这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世界市场并不因为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并存甚至是对立而被割裂。
(2)竞争性。
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
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3)扩展性。
除了战争或危机的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则更具飞跃的势头。
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1)国际价格机制;(2)关税率机制;(3)资本收益率机制;(4)汇率机制;(5)资源配置机制;(6)传导机制。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3.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重创,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度瓦解。
金本位制度崩溃为各国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促使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出现。
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无序状态,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和困扰。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1、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他认为这种结构将导致美国、日本、苏联以及西欧在21世纪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
从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职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
而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特征。
对此,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由于技术变革,而把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工人阶级的作为社会变革的历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这种取代正如历史发展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后工业化必将来临。
2、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
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包含了两个半长波周期,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平均长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
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等,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密切关系。
第一长波周期,由1785年的谷底至1843年谷底。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波周期始自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1年)的波谷,并在1812年英美战争中进入长波浪顶,然后是战争后的“和睦时代”,从而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二长波周期,由1843年谷底至1896年谷底。
第二个长波周期伴随着美国南北战争而引发物价飚升并至1864年的浪顶,随后在内战结束的“重建”时期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三长波周期,由1896年谷底至1945年谷底。
第三个长波周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物价急升引致1920年进入浪顶,而战后的20年代步入稳定时期,这一隐定状态曾有效地支撑了股票市场达致1929年的牛市高峰,但这一时期最终被崩盘、大萧条和直至1942年的通货膨胀所取代。
世界经济概论模拟题三
《世界经济概论》模拟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B.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C.产业结构相对落后D.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答案:B解析: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2.现阶段东欧转轨国家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B.经济决策分散化C.经济决策集中化D.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答案:C解析:现阶段东欧转轨国家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1)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2)经济决策分散化;(3)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3.以下关于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革命领先,技术革命随后发展B.全面性C.世界性D.革新了机器体系答案:A解析: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1)全面性和世界性;(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3)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4)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4.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发展负担沉重B.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C.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D.两极分化问题得以解决答案:D解析: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经济发展负担沉重。
(2)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3)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
5.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体现的国际分工的类型是()。
A.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B.垂直型国际分工C.水平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答案:C解析: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6.下列属于股权参与式投资方式的是()。
A.独资经营B.签订许可证合同C.签订管理合约D.签订销售协议答案:A解析:独资经营属于全部股权参与式投资;合资经营属于部分股权参与式投资。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被称为()理论。
A. 协议分工B. 垄断优势C. 比较优势D. 产品生命周期3.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生产折衷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A. 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 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6. 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逐步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理论。
A. 雁形模式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产品差异7.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
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8.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长约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这种长期波动被称为()周期。
A. 基钦B. 朱格拉C. 康德拉季耶夫D. 库兹涅茨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世界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本加2套样卷)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 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 它开辟了环球的商业通道, 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 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 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 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 也包括技术革命, 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二、简答题1. 简述世界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 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 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 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
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
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 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 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B.北美C.东亚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后30年D.20世纪50年代3.(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B.经济转轨国家C.欠发达国家D.先进国家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活动主体多B.国民价值增值机制C.经济调控手段差异D.经济边界长6.国际贸易流向中的主要部分是(。
A.南北贸易B.东西方贸易C.北北贸易D.南南贸易7.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可以解释的主要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产业内贸易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B.品牌C.资本D.专利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
A.海默B.卡森C.邓宁D.斯蒂芬斯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从地区分类看,主要发生在(之间。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新兴市场经济体D.转轨国家11.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A.东亚地区B.拉美地区C.中东地区D.中东欧地区12.通过贸易壁垒扶持本国弱小工业的成长,提高其竞争力以使之最终能与先进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是(的核心内容。
A.比较成本理论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超贸易保护理论D.战略性贸易理论13.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技术和资金,不得不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要求,在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让渡部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代价。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库(含)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库(含)答案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南开大学22春“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政府拥有的外汇储备数量,此项资金称为外汇平准基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源于各国()的不同,即一国出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
A、自然资源,丰裕,稀缺B、资源禀赋,稀缺,丰裕C、要素禀赋,丰裕,稀缺参考答案:C3.特别提款权与黄金外汇不同,外汇可直接用作国际支付手段,特别提款权则不具备,它只起着外汇中介的作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技术差异论分成()和()两种类型。
A.完全专业化,不完全专业化B.规模经济,差异产品C.相对技术差异,绝对技术差异参考答案:C当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相互实行自由贸易时,此种一体化形式为()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D.经济联盟参考答案:B6.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既有()投资形式,又有()投资形式。
A、直接,间接B、货币,实物C、兼并,收买D、短期,长期参考答案:B7.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传到其他国家,(1)资本流动下的国际贸易收支。
(2)通过汇率进行国际传递。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跨国公司还利用各国利息率变动的差异,从利率低的地区筹措资金,通过()价格转移给利率高地区的子公司使用A.转移价格B.内部价格C.优惠价格参考答案:A9.内部化理论认为,内部化的原因在于中间产品的性质和买方的不确定性使市场失效,内部化可以合理B、正确参考答案:B10.技术差异论分成()和()两种类型A.完全专业化,不完全专业化B.规模经济,差异产品C.相对技术差异,绝对技术差异。
参考答案:C1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体现在双挂勾制,即()和()挂勾,()和()挂勾A.本国货币和黄金挂钩B.美元和特别提款权挂钩C.美元和黄金挂钩D.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参考答案:CD1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具有三种优势,即()()()A.专利优势B.所有权优势C.区位优势D.管理优势E.内部化优势参考答案:BCE13.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所有权参与方式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A、独资B、合资C、全部拥有D、对等拥有参考答案:C,D,E,F1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源于各国()的不同,即一国出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A.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
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
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
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
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
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保护贸易政策 D.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
11.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
B. 浮动汇率制度下
C. 任何汇率安排下
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12.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A.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C.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D.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13. 以下组织形式中,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A. 自由贸易区
B. 经济联盟
C. 共同市场
D. 关贸总协定
14. 发展中国家之间一体化组织的失败或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A. 产业结构的低层次雷同
B. 难以就实施共同工业计划达成分工协作
C. 畸形产业结构难以迅速纠正
D.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
15. 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
B. 日本模式
C. 法国模式
D. 德国模式
16. 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其影响在美国也表现的最为突出,主要有
()。
A. 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B. 促进了制度创新
C. 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D. 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发展规律
17. 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融入经济全球化会带来明显的收益
C. 增长或发展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
D. 发达国家的积极帮助和引诱
18. 经过10多年的转轨,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主要表现为()。
A. 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
C. 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
D. 经过了“休克疗法”,经济体制已起死回生
2.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 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 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 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0. 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主要表现在()。
A. 加入APEC并积极推动其健康发展
B. 倡导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C. 参加亚欧合作会议
D. 倡导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判断题(请将√或×填入下表中。
每题1分,共10分)
1. 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组织者和开拓者。
2. 发达国家及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中,推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3. 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优化。
4. 垂直型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
5. 所谓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6. WTO将进一步拓展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处理贸易争端的能力。
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一是固定汇率制,二是政府干预制。
8.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自由企业制度和平等竞争原则。
9. 欧洲联盟包括欧洲政治联盟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两部分,它大大扩展了欧共体的活动领域,也赋予了欧共体的结构和决策体制以新的特征。
10. 就东欧国家而言,“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的主要区别是改革内容不同,而改革力度是相同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跨国公司:
2.保护贸易政策:
3.进口替代型战略:
4.混合跨国并购:
5.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2. 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
3.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关于国际分工的理论主要有哪些?试选取一种理论加以详细论述。
六、案例分析(本题15分)
1990s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爆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等。
这些危机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和心理预期等多种方式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2001年11月30日,阿根廷爆发剧烈的银灰挤兑潮,当日银行存款被取走13亿美元。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被迫实行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等金融管制措施,加剧了金融恐慌,引发了蓄势已久的社会不满情绪和矛盾。
终于在12月18日引发为全国性的社会骚乱、游行示威和流血事件(28人在冲突中丧生)。
12月20日,阿根廷总统和经济部长引咎辞职,之后的短短两周内,政府频繁更迭,总统换了五任。
2002年1月14至15日和2月18至20日,阿根廷两次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大量的ATM机、运钞车等银行设备被砸毁。
3月27日,首都还发生了贫民冲击、哄抢超市事件(10多家超市被哄抢)。
阿根廷爆发的这场危机产生了强烈的“多米诺效应”,不但影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致使巴西、乌拉圭(银行体系濒临崩溃)、巴拉圭、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发生了金融动荡、使拉美经济继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再次遭到重创,而且对整个世界金融业(2002年第一季度,欧美七大银行在阿根廷业务的损失达85亿美元)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2002年10月联合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明确指出,阿根廷危机是造成200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请根据上述案例并结合经济学理论,讨论以下问题:
1.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巴西、阿根廷等)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分)
2. 这些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哪些启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