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_曾毅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2卷 第4期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Vol.22 No.4 2000年7月(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l., 2000
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
曾毅平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本文以483条傣族谚语为语料,揭示傣族谚语表述的核心文化内容,以及傣族谚语
修辞方式、修辞手段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在内容方面,傣族谚语表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
生存理念;修辞上,比兴、借喻的高频使用蕴涵了自然与社会相互观照的运思特征,某些喻体使用
频率高、划分精细反映了傣族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傣族;谚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41,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0)04-035-07
一、引 言
傣族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和金平方言。本文考察的傣族谚语总计483条,语料来源有: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所第五研究所编《壮侗语族谚语》(中央民族出版社,1987)所辑西双版纳傣族谚语127条,德宏傣族谚语190条;蒋风、王慈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所收傣族谚语13条;鄂嫩吉雅泰、陈铁红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所选傣族谚语12条;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民族出版社,1992)27条;王渝光、单春樱、崔梅著《汉傣语言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14条。鉴于本文不作语音和语法的分析,语料主要用傣谚的汉译式。
谚语属于熟语范畴,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现成而固定的句子。谚语来自民间,以简洁通俗的语句说明事理,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样本。
谚语反映民族文化有两种情形:一是谚语本身以民族文化为内容,表述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经验、物质文明等文化成果;二是谚语语言要素和言语方式本身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信息,透过语言和言语的表层,可以挖掘出特定民族文化的某些具体内容。本文从以上两个角度考察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的关系。
[收稿日期] 1999-12-29
[作者简介] 曾毅平(1963—),江西石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汉语修辞学、方言学。
二、傣族谚语表述的生态观
傣族谚语的内容十分丰富。《壮侗语族谚语》将傣族谚语分为10类:1)社会、人生;2)认识、实践;3)学习、修养;4)批评、教育;5)集体、团结;6)意志、毅力;7)阶级、敌我;8)勤劳、俭朴;9)婚姻、家庭;
10)生产、气象。考察这10类谚语,我们发现傣族的人生追求、处世哲学、社会价值取向,乃至生产生活经验,有不少与汉族是相通的,同时某些谚语也表述了特定社会领域中的差异文化或特有文化,如谚语“不吃糯米饭,不是傣家人”、“甜汉人,酸摆衣”,揭示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傣族以糯米为主食,“酸”是傣家菜肴的风味;“处得拢就处,处不拢就散”有别于汉族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从一而终”;傣族是“野猫不欺兔,寨人不欺寡妇”,主张寡妇改嫁,汉谚却是“寡妇门前是非多”,主张“一女不事二夫”。“先到者为王,后来者为民”、“天王生三子,分封管三勐”则表述了傣族独特的政治文化。而超乎各种具体文化之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观念文化当数傣族世代形成的生态意识。有相当数量的谚语表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集中反映了傣族自然、个人、社会和谐共存的生存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傣族的这一传统观念是颇具特色的。
1.谚语表述了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傣族先民有着浓厚的自然生态意识,史载“允门”(傣族先人最早建立的城镇,意译为“圆城”)首领临终遗嘱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环境和人的生命联系起来,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首领告诫后人: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因而傣族历来重视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他们认为,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然与人排序应该是林、水、粮、人。(刀国栋1992)谚语“虎肥缘林密,林茂因虎在”、“寨子风水好,全靠林来保”、“砍倒一棵大青树,等于杀死一个小和尚”、“象靠傣族,傣族靠象”等揭示了森林与动物、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雾上天,雾下土”意为“雾上升变成雨水落入土中,土里的水分又蒸发升入空中”,此谚揭示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规律,而“砍倒一棵树,失掉一股泉”则告诫人们重视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傣族先民聚居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一著名的“三江”地区,他们依水而居,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谚语“水创世,世靠水”、“水比黄金金贵”反映了水在傣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吃饭别忘田,吃鱼别忘水”、“人靠食物,谷靠土水”则进一步揭示了水、粮、人三者的关系。
传说傣族先人曾居无定所,靠采集为生,是一位叫“打腊打赖”的女人带领众人开荒种地,喂养牲畜,才使大家吃上了饭和肉;一位叫“巴打牙”的男人又教人开垦荒地,种植蔬菜和果树,使大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油。打腊打赖被族人尊称为“咪纳”(田之母),死后被奉为“雅唤毫”(谷魂奶奶)。马打牙则被尊称为“波亥”(地之父)。种植和饲养的观念世代相传,培育了傣族粮食生产、耕地保护乃至优生优育的意识。谚语“满库的金银,比不上粮食满仓”、“土地是个宝,越耕越是好”、“肥牛不如瘦地”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毫丁岱,来丁吞”(粮满仓,畜满楼)、“亥丁曼,纳丁勐”(地满寨子,田满坝子)是“允门”首领的遗训,告诫人们要保留更多的田地,一旦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形,就应去开辟新的领地。这一遗训被后人奉为至圣名言,成了傣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谚。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尽管傣族历史上有不断南迁的传统,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总难以回避。傣族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矛盾,形成了优生优育的观念,表述这一观念的谚语有:“好菜不用多,快刀不需大”、“人多而不精干,等于用牛屎当泥堵水”。传统上傣族夫妇一般只生两个或一个孩子,傣族地区生产增长的速度始终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2.谚语表述了傣族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