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 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 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课。
本课包含两首现代诗:《我想》和《对韵歌》。
这两首诗风格迥异,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多样性和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的意境,还要求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并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学会欣赏现代诗,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现代诗的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音乐等。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教师简要介绍两首现代诗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两首现代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朗读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两首现代诗,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诗歌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
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能够朗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的朗读和体会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现代诗二首》内容及相关图片的课件。
2.角色扮演:老师准备好角色扮演《现代诗二首》中的诗人,增加趣味性。
3.评价表:准备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现代诗二首》(10分钟)1.老师朗读《现代诗二首》,学生跟读。
2.老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分组朗读(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分角色朗读《现代诗二首》。
2.每组朗读完后,进行互评,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
四、角色扮演(15分钟)老师扮演诗人,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五、情景表演(20分钟)学生自行分组,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六、诗歌赏析(10分钟)带领学生共同赏析《现代诗二首》,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评价表,对学生的朗读表现、情景表演和诗歌赏析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创作,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现代诗。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现代诗二首》中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八、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课程设计的详绽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3. 现代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由两首现代诗组成,分别是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小桔灯》。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形象,通过诗人的笔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本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现代诗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词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学生对于春天的美好和小女孩的可爱形象有一定的认知,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品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欣赏现代诗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词句,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鉴赏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诗人简介、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现代诗材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提高朗读水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诗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3. 现代诗二首 教案(2课时)
3、现代诗歌二首教材分析:《现代诗歌二首》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的课文,是两首现代诗歌,非常有画面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培养学生的画面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有了一定的语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体会作者善于观察,思索、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读《暮江吟》,这是描写傍晚江边景色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诗《秋晚的江上》。
二、了解作者现在我们先来学习这首诗的作者,刘大白,我们来了解一下。
三、我会认的字了解完作者我们来认识这一课,我们需要会认得字。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学习一个多音字,尽。
我们再来看看词语芦苇是什么意思呢?四、整体感知诗歌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读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了倦鸟归巢拖着夕阳飞渡江边,江边的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五、学习诗歌齐读第一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并想象画面?归巢的鸟儿是什么状态呢?第一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什么倦了还要驮着斜阳呢?体会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下第二小节描写了一幅什么的画面?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翻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既然太阳不属于它,何必强求呢?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终究会来到。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头白到红颜,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绪,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六、主题概括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写出了鸟儿渴望光明与自由,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所选诗歌为《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两首诗歌均为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学生不仅能体会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学习到现代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把握: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对诗歌的深层意境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形象的引导来帮助学生。
2. 现代诗鉴赏方法:学生对于现代诗的鉴赏方法可能不太熟悉,需要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现代诗。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资料、图片和朗诵视频。
2. 课文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现代诗二首》的课文教材。
3. 诗歌朗诵音频:准备相关诗歌的专业朗诵音频,以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登鹳雀楼》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王之涣及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诗歌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两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 诗歌朗诵:学生代表上台朗诵诗歌,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包括以下内容:- 诗歌《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诗歌作者:王之涣- 诗歌意境关键词:登高望远、自然景观- 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体验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朗诵两首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秋天的雨》和《草原》,感受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材中的两首诗都具有鲜明的季节特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草原的辽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欣赏到美丽的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并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现代诗与古诗词在表达方式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对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美,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总结出现代诗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感受现代诗的特点,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难点:体会现代诗的特点,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的美。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朗读法:鼓励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3.诗歌表达情感的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秋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朗读。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诗句,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解释。
通过朗读和解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3 现代诗两首 教案
3 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文化自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
语言运用: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会认“巢、苇”等生字。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经验。
思维能力:通过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审美创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
2.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会认“巢、苇”等生字。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经验。
难点:通过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板块一:初读诗歌,了解现代诗1.古诗导入(1)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和大家交流交流。
(2)引入课题,听朗读录音。
2.现代诗特点(1)出示《观潮》和《走月亮》所描写的画面,猜猜画面对应的课文,说说在学这两篇写景的课文,我们是怎样想象画面的。
提示:朗读描写景物的句子,展开整体想象。
(2)引入新课学习: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两首现代诗,看看这两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对比呈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点。
小结:现代诗对格式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秋晚的江上》有两节,《花牛歌》有四节,它们的形式更自由多变、句式长短不一,而且不受韵律限制。
(4)自读课文3.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词巢、苇、罗、眠、霸、占等。
先请学生个别读,老师正音。
再齐读。
(2)回读全诗。
(3)个别读,进行朗读指导,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板块二:还原画面,品味诗境1.想象画面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谁来把你对画面的想象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结合诗歌描写相机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包含《再别康桥》和《乡愁》两首现代诗。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们分别描绘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同时,这节课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
但在阅读现代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讨论和感悟,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故乡的热爱,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欣赏法: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现代诗二首》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抄写。
3.音频: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康桥和乡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然后简要介绍徐志摩和余光中两位诗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两首诗,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接着,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意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这两首诗分别是《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日傍晚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牛歌》则通过描绘花牛在草地上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通过观察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歌的意境;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接触较少,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的表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将诗歌的美感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秋日晚霞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理解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欣赏诗歌:通过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感。
5. 朗读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展示,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6.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8.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5.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多元的语文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与鉴赏: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使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思维与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诗歌的主题、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
3.文化与传承:了解现代诗的发展背景,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和情感,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例如:《我爱这土地》中“啊,我多么骄傲”的感叹句,要求学生用激昂的语气朗读,表达诗人的自豪情感。
-诗歌意象分析:理解两首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等,以及《乡愁》中的“邮票”、“船票”等,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灵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现代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诗歌解析: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手法和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诗的艺术魅力。
4.赏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两首诗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朗读课文《现代诗二首》。
2.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内涵。
4.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2.启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文朗读录音。
3.课堂笔记、黑板。
五、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2. 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课文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
5.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过程,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背诵课文《现代诗二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歌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的能力。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按要求背诵本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现代诗二首》的诗歌内容及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现代诗的抽象表达方式。
2.能够准确把握《现代诗二首》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堂录音设备。
3.老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多种现代诗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呈现:逐句呈现《现代诗二首》,带领学生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3.解读:解释诗句中涵义较深的部分,引导学生理解现代诗的表达方式。
4.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整首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诗歌内容,分享对于现代诗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内容,做相关问题复习。
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部分课文,检查学生的背诵程度。
3.理解: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内容,培养其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
4.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现代诗二首》,展示不同角度解读诗歌的方法。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现代诗的独特之处。
六、板书设计•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二首》诗名及内容总结七、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二首》。
2.完成针对课文的相关练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下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更多形式的课堂活动,深化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
以上为本次课程教案内容,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体会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他们对于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在朗读和表达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朦胧、飘逸”等词语,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中的意象,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词语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诗句。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诗歌解读、朗读音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现代诗二首》。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第一首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意境和意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提高朗读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第二首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教案#导语,通过#教案#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
谁来给我们读读。
(学生个别读)2.这段#教案#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
《现代诗二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意境美。
2.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想象画面法、诗歌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引出课题《现代诗二首》。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歌,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诗歌,思考:两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
3.精读课文
1.学习《秋晚的江上》,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2.学习《花牛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美感和情感。
4.总结拓展
1.总结两首诗歌的内容和特点,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首诗歌及原
因。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与同学分享。
5.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诗歌。
2.仿照其中一首诗歌,写一首自己的小诗。
2023现代诗二首教案
2023现代诗二首教案2023现代诗二首教案1一、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课选择了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第一首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
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在文字中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关注语言:《秋晚的江上》,行文巧妙。
全文未用“秋”“晚”任何一字,就在诗歌中做出了回应:“秋”字呼应诗中“头白的芦苇”,点出了季节;“晚”字呼应诗中的“归鸟”“斜阳”,点出了时间。
《花牛歌》每一节寥寥数语,却都是一幅画: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
诗中四幅画面动与静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律动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
诗歌一节一韵,云随情生,朗朗上口,将花牛自由、俏皮、悠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引入课题1.教师范读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
同学们,这两首诗歌,你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预设1:我最喜欢第二首《花牛歌》,这头花牛的生活可真是自由自在啊!预设2:我喜欢第一首,鸟儿、芦苇,江面,感觉特别辽阔。
2.板书课题二、自由朗读,认读生字1.自由朗读,提出要求:教师: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诗歌,对于要求会认的二类字,请你多读几遍,记住它的样子。
2.指名读诗,重点关注以下二类字巢苇罗眠霸占三、体会诗歌,展开想象1.小组学习,描述画面教师:这两首诗都是现代诗,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3.现代诗二首 参考教案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学配套资源3* 现代诗二首一、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一课是略读课文,包括《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两首现代诗。
《秋晚的江上》一诗的作者是刘大白,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细察,其形式排成三行,而语言结构实为三句,即“鸟儿驮着夕阳”“、双翅一翻”、“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
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
第二行,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行,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刘大白注重于情与景在自然的描写过程中的契合。
这便是旧诗里所谓的诗画结合、情景交融了。
《花牛歌》一诗的作者是徐志摩,整首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花牛在草地上坐、眠、走、做梦的情景。
整首诗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以酣畅淋漓的语言抒写了童心童趣,引发小读者更为开阔的想象,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细细品味这首小诗,我们的想象早已伴随着剪秋萝、白云、青峰飞入了美好的情境中。
我们感受到的是童年纯美的情境和隽永的趣味。
说到诗与画的关系,古人常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加以褒奖,这首诗有很强的画面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触,景语即情语,都可以让我们在读诗时产生种种幻象。
而画又是有内涵的,画所表现的意境与诗意很贴近,这也就是诗与画的相映成趣。
课文所配的插图就是归巢的鸟儿和草地中的花牛,与诗歌内容紧密联系,与诗歌的意境非常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巢苇罗眠霸占”。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运用借助插图、发挥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之美,积累优美语句。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
(二)教师相关美文,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秋天让你想到了什么?(落叶丰收)
2.从古至今,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他们笔下的秋天会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天的诗。
(出示课件1)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3*现代诗二首)
设计意图:
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2:“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
2.分小节读诗歌。
设计意图:
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3,学生自读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4,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2.出示课件5,赏析《秋晚的江上》。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秋晚的江上景色的。
出示课件6:《秋晚的江上》
(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所看到的景色。
这景色好比一幅画,但这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儿、斜阳、头白的芦苇)
(板书:归巢的鸟儿斜阳芦苇美景)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让学生充分感受诗句描绘的意境。
3.出示课件7,欣赏古诗《花牛歌》。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自由读几遍诗歌,把字音读准确,把诗歌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情景。
)
(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
设计意图:
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
五、领悟写法,感受诗情。
出示课件8: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2.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①每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9:
《秋晚的江上》表达了作者对秋晚江上美景的喜爱之情,而《花牛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请你模仿这两首诗,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美景。
(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设计意图:
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板书设计】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眠童趣
成功之处: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我想,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
不足之处:
但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看来,还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的创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