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制度2019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修订)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修订)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2.28•【文号】•【施行日期】2019.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6月7日原卫生部令第58号公布,根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019年输血指征及原则

2019年输血指征及原则

2019年输血指征及原则
2019年输血的指征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存在严重的贫血或失血症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特定阈值。

具体阈值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指南确定。

2. 患者在手术、产科或创伤等情况下需要大量输血,以维持组织氧供。

3. 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或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明显骨髓功能不全时,可以考虑输注造血干细胞或血小板。

4. 患者需要纠正凝血异常或替代凝血因子时,可以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制剂。

除了上述指征外,还有一些输血原则:
1. 选择符合血型的输血血液成分,以减少输血反应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2. 优先选择无病毒、无感染的血液成分,以减少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风险。

3. 尽量减少输血的频率和数量,以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例如输血反应和免疫抑制。

4. 在输血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例如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严格遵循输血操作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和质量控制。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原则,具体的输血指征和原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
标(2019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7.12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620号
•【施行日期】2019.07.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
(2019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6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标准化、同质化发展,提升输血专业规范化服务能力,我委组织制定了《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血液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做好质控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我委医政医管局。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张睿
电话:************
邮箱:*************.cn
附件: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7月12日。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定义: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医疗机构年度每千单位用血数之比。

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指医疗机构一年时间使用全血、红细胞成分和血浆的总单位数。

计算公式: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1000)
意义: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

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定义: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数量占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申请单数÷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申请单总数]X100%
意义:反映《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及输血前评估的规范程度,体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定义:是指输血科(血库)对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的数量占同期接收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数÷同期接收的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X100%
意义:是评价输血申请过程中是否规范开展受血者血液标本采集和检测的指标。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X100% 意义:反映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覆盖程度,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日常质量管理的指标。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为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使用血液资源,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

血液资源必须得到保护和合理应用,以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输血。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该严格了解输血适应证,并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二级以上医院应该设立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技术指导和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经治医师应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在决定进行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是指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地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过程的一套制度。

其目的是保证患者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医疗质量。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临床用血指征的制定:制定详细的用血指征,明确哪些患者需要输血,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需要确定输血的种类和数量。

2. 用血审批程序:规定临床用血的审批程序,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审批和使用。

3. 血液管理委员会:成立血液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指征的更新和审核、用血指导方针的制定和宣传等工作。

4. 用血风险评估和记录:对每一次输血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记录输血前后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病情、血液类型和用血量等。

5. 用血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血液采集、输血设备的检验和维护、血液追溯等,确保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6. 用血教育和培训: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用血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强用血的风险意识。

7. 用血监测和评估: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用血指标的达标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及时进行问题的整改和改进措施的推广。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用血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医院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制品,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血液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临床用血的程序和要求,提高血液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和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实验室人员等。

三、用血申请及审核1. 临床用血的申请应由医生书面提出,明确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室和具体用血要求。

2. 医生在决策用血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要,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临床用血申请需经过科室主任或相关专科主管医师的审核,并签字确认。

四、血液品种的选择与指征1. 在选择血液品种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遵循以下原则:a. 红细胞悬浮液:用于纠正贫血和缓解缺氧症状。

b. 血小板:用于治疗或预防出血性疾病。

c. 新鲜冰冻血浆:用于急需凝血因子替代的情况下。

d. 其他血液制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并确保用血的指征明确。

2. 用血申请需明确患者使用血液品种的指征,并有相关检验结果的支持。

五、血液的储存和输血操作1. 血液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 血液的输血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遵循以下步骤:a. 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用血要求。

b. 核对血液品种、血液编号和有效期。

c. 进行血液预热处理,确保温度适宜。

d. 采用适当的输血装置和方法,遵循相关操作规范。

e. 实时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六、用血相关风险的防控1. 严格执行用血程序,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规范化。

2. 严禁非医疗人员擅自操作和移动血液制品。

3. 用血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输血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和报告。

4. 密切监测血液库存和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和损坏的血液制品。

5. 对于不符合用血指征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和追究责任。

七、用血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1. 定期进行用血质量评价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评估用血的合理性和效果。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局),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输血协会下发了再次征求《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全文内容如下: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 版)(征求意见稿)前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和输血医学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患者输血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不断适应输血医学的发展要求,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规范进行系统梳理,按照保留现有体系框架、追踪临床输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逐步提高标准要求、持续提高患者输血安全的思路,对规范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正文包括总则、患者血液管理、输血前评估和告知、输血申请、输血相容性检测、血液出入库和库存管理、输血、输血后评价等共9章,对临床输血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是原则性规定,医疗机构在制定本单位操作规范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范》的附件一、二、三和四为规范性附件。

附件五为资料性附件,供医疗机构参考。

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医疗机构使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范》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范》规定为准。

本《规范》自xxxx年x月x日起施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版)》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保障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工作。

第二条血液是有限的宝贵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合理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动员和鼓励其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本院临床输血科工作,加强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临床输血科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输血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输血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监督和协调临床输血工作,解决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发放及质量监控等工作。

输血科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3. 临床科室负责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并根据输血科提供的血液制品进行患者输血治疗。

三、临床用血管理1. 临床用血申请(1)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提出用血申请,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提交输血科。

(2)输血科接到用血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申请符合输血指征的,安排供血。

2. 血液制品的选择与使用(1)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供应。

(2)临床科室在使用血液制品时,应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3. 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1)临床科室发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1. 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储存与管理规范》要求,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与运输。

2. 输血科应定期检查血液制品的储存条件,确保血液制品质量。

3. 输血科在发放血液制品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核对,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五、输血科人员培训与考核1. 输血科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定期参加输血相关培训。

2. 输血科对人员进行输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的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

临床输血标本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标本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临床输血工作,规范输血标本管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进行输血工作的科室及相关人员。

三、标本采集1. 标本采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2. 在采集之前,应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病历信息、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等。

3. 采集标本时,应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4. 采集完成后,标本应立即送至输血科,并及时进行相关标本处理。

四、标本保存1. 输血标本应妥善保存,避免受到污染或损坏。

2. 标本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存放,确保不同患者的标本不混淆。

3. 标本保存期限为7天,逾期应及时处理。

五、标本运送1. 输血标本的运送应采取专人专车制度,严禁与其他标本混合。

2. 运送途中,标本应保持稳定温度,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3. 运到输血科后,应第一时间进行确认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六、标本处理1. 输血科应及时进行标本检测和处理,确保标本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于异常标本,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生,并协助进行进一步检查。

3. 输血前标本检测结果应在3小时内完成,并及时上报医生。

七、标本识别1. 输血标本应在采集时粘贴医院相关标识,确保标本准确可靠。

2. 保存期间,应定期进行标本确认对照,避免混淆和失误。

3. 在需要使用标本时,应及时取用特定标本,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输血科主管医师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2. 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为临床输血标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院科室及相关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禁止将用血量和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

)制定本制度。

1、临床用血评价内容
1)临床医师和输血技术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严格掌握各类成分血的使用指征,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2)临床医师应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实际临床表现,在输血前对患者输血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作好记录存入病历。

3)临床医师应在患者输血治疗后48小时内完成疗效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并作好记录存入病历。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

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3、医务科主持、血库参与,每季度对医师临床用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汇总到科室,对科室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

4.临床用血公示:由血库对各临床科室每月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报医务科后,由医务科审核并盖章后进行公示。

5、医务科对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并纳入科室、个人的业绩考核。

对出现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6、对评价、公示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公示一周内向医务科提出。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xx年6月7日原卫生部令第58号公布,根据xx年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临床输血技术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立输血科室或者专门的输血医疗组织,负责输血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输血科室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和设施,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五条输血科室应有专业的输血医疗人员,包括输血科主任、输血科护士和输血医师等。

第六条输血科室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保证输血医疗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第七条输血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血科室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二章输血工作流程第九条患者需接受输血治疗时,应由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明确输血的指征和数量。

第十条输血科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应核实患者信息,确认输血的合理性。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选择合适的供血产品,确保供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患者的血型、Rh因子和交叉配血等。

第十三条输血科医师应向患者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十四条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十五条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六条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副作用。

第十七条输血科应定期对输血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输血工作质量。

第三章输血质量控制第十八条输血科应保证供血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十九条输血科应定期开展供血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工作,确保供血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十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供血品质档案,记录供血产品的质量信息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一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输血质量监控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四章输血风险管理第二十二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输血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患者接受输血的风险和安全性。

输血科SOP2019版

输血科SOP2019版

文件编号:JNZY/J/SXK/SOP A/0**县中医医院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性操作规程…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2019年4月27日实施日期:2019年4月27日*目录SXK SOP-19-2019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3)SXK SOP-19-2019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7)SXK SOP-19-2019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9)SXK SOP-19-2019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3)SXK SOP-19-2019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5)SXK SOP-19-2019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8)SXK SOP-19-2019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20)SXK SOP-19-2019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23)SXK SOP-19-2019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26)SXK SOP-19-2019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29)SXK SOP-19-2019静宁县中医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34)SXK SOP-19-2019长春博研的免疫TD-A卡式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7)SXK SOP-19-2019湖南赛特湘仪TD5A-WS台式低速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8)SXK SOP-19-2019海尔(QW-25L262)医用低温保藏箱标准操作规程 (40)SXK SOP-19-2019长春博研免疫孵育器(FYQ)标准操作规程 (42)SXK SOP-19-2019数码恒温解冻箱WGH-III标准操作规程 (43)SXK SOP-19-2019HaierHY-C-6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44)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临床输血室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室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临床输血室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提高输血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临床输血室设立在医院血液科或输液科下属。

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护士长一名,输血护士若干,全体人员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三、人员管理1. 临床输血室主任、副主任应具备中高级护师以上资格,具有丰富的输血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承担输血室的管理工作。

2. 护士长应具备中级护士以上资格,具有一定的领导管理能力,要能协助主任处理日常工作。

3. 输血护士应具备初、中级护师资格,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输血相关工作。

4. 所有人员须定期参加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5. 违反输血相关法规或制度的人员将被追究责任。

四、设备管理1. 临床输血室应配备完备的输血设备,包括输血椅、输液泵、输血管路等必需工具。

2. 输血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3.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做好备用设备的准备。

五、质控管理1. 输血前应按照规定流程核对病人身份,血液类型和数量,并征得病人同意。

2. 输血时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及时观察病人反应。

3. 输血后要及时记录输血情况,并观察输血后反应。

4. 定期进行输血质量评估,找出问题,并及时改进。

5. 对输血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

六、安全管理1. 临床输血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环境无安全隐患。

2. 遵守血液传染病防护法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 对输血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并提供防护用具。

4. 对输血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输血安全。

七、突发事件处理1. 对于输血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临床输血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2. 应急预案要包括人员分工,措施及装备准备等。

3. 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八、其他1. 临床输血室应与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保障输血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定期做好输血室的整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对“新输血相关 行业标准”的解读
佟丽 输血科 2019年4月11日
法律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999年1月7日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10月1日)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08年
4月11日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 )
红细胞减少而引起 的慢性贫血并伴缺

更新后
红细胞减少而引起的 急慢性贫血伴缺氧
病理性红细胞成分的 置换
禁忌症: 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
扩充血容量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人体状态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红细胞
品名
特点
适应症
浓缩红细 1u:含200ml全血,总量110-120ml 存在循环超负荷高危因素的患者
✓ 输注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时,因在加工 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细胞,用量可适当增加。
✓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 、失血速度及组织缺氧情况。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红细胞
✓ 红细胞输注无效:HB升高与预期水平相差较远 ✓ 要分析原因,必要重复输血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普通血浆
更新后
输血指证以血流动力学稳 定和活动性出血分类
“血液管理”患者为关注 焦点,引入了PBM的理念
强调个体化输注的精准性 ,调整了血液输注的指针
提出了血红蛋白“阈值” (包括儿科、高原人群) 增加了非适应症
新增了病毒灭活新鲜血浆 和病毒灭活血浆
(一)术语和定义
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重的7% ;儿童体重的8~9%);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进行输血治疗的各个科室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二、目的1. 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对输血病历的审核和监督,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3. 提升医务人员对输血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降低输血治疗的风险。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治疗的科室和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四、责任人员1. 输血科主任:负责全院输血治疗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2.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输血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输血病历的审核和监督。

3. 输血科医生:负责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

4. 各科室医生:负责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和监督。

五、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要求1. 病历的开立(1)每次输血治疗前,医生应根据病情需要开立输血病历。

(2)病历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治疗的目的、输血的种类和量、输血前后的观察指标等内容。

2. 护士记录(1)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输血前的基本生命指标、输血的种类和数量、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等。

(2)护士应定期对输血病历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更新输血病历,包括输血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内容。

(2)医生应对输血病历进行必要的审核和整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签名和审核(1)医生应在每次输血治疗后及时签名确认病历内容的准确性。

(2)输血科护士长应对输血病历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整改。

六、临床输血病历的管理要求1. 病历的保存(1)输血病历应妥善保存,保证不丢失、不破损。

(2)输血病历的保存时间应按照医院规定执行,过期病历应及时销毁。

2. 病历的传递(1)输血病历在患者出院或转科时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传递,确保病历的连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输血前告知制度 (2)二、临床用血评估、评价制度 (3)三、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 (4)四、输血前检查制度 (7)五、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 (8)六、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 (9)七、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管理制度 (10)八、紧急输血后上报制度 (12)九、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3)十、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4)十一、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15)十二、受血者标本采集和送检核对制度 (20)十三、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21)十四、临床输血危急值管理制度 (24)十五、医院临床输血适应症管理制度 (26)类别:输血科制度编号:BY-SX-001题目:输血前告知制度修订日期:2019年12月26日一、输血前告知制度一、输血是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挽救生命的医疗手段,但鉴于目前血液采集与检测技术限制,仍不能完全避免输血所存在的风险。

如输血不良反应有荨麻疹、寒颤及发热等;输血传播的疾病主要有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二、临床医师实施输血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可能的替代方法(如自体输血)、选择的血液品种(详见临床输血告知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患方与经治医师共同签署),同意书中须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方能实施输血治疗。

三、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节假日、夜班报行政值班)或分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输血治疗同意书》随病历保存。

门急诊患者的输血《输血治疗同意书》送至输血科保存。

四、每次输血前均应实施输血前告知。

二、临床用血评估、评价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制订本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一)医师在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输血前评估管理规程》,对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评估,决定是否输血及何时输何种血液制品。

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血液输给正确的患者。

(二)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由麻醉科医师评估并记录在麻醉记录中。

二、输血后评价(一)医师应于患者输血后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及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价。

并记录于输血病程记录中。

(二)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输血前评估、输血适应征、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输血后评价、输血病程记录、用血权限等情况进行评价。

(三)输血科每月要对全院临床用血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评价报医务科。

(四)医务科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输血病历进行分析评估,定期点评输血病历,评价临床输血的合理性。

三、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一、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目的、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签好《输血治疗同意书》后,方可申请输血。

无家属签名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节假日、夜间报行政值班)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录病历。

患者同一次住院期间多次需输血时,同意只在第一次输血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者,需向患方说明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注明以后输血时,不再签署。

二、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注: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三、择期手术用血至少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RhD阴性患者手术用血应提前两天)将血样和申请单送至输血科。

一次备血量(全血、红细胞)达到或超过16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由临床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审核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用血3日内补办)。

四、特殊血液成分的申请:单采血小板须提前两天,全血、 RhD阴性血液(非手术用血)、洗涤红细胞、白细胞等须提前一天与输血科预约;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审核签名、输血科审核后报医务科批准,输血科与血站联系;若与血站预约不成,输血科及时告知临床医师协商解决。

特殊血液成分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避免浪费。

确因特殊情况不能用于临床的(如患者突然死亡),临床医生应及时通知输血科,特殊血液成分血站未发出或输血科可以调剂给其他患者方可取消申请。

五、手术时间改变或患者抢救无效死亡,临床医师应在血液出库前及时通知输血科更改预约或取消申请。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原输血申请单上记录并签名备查。

六、手术过程中或患者病情突变,突发大出血,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增加申请,以便调配血液,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抢救用血。

七、紧急抢救非同型血液输注申请需经患者所在科室科室主任同意,经输血科主任审核,报医务科批准。

八、输血科应认真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不符合要求的拒收。

紧急用血时,《临床输血申请单》不符合要求应积极协调临床医生,保证临床抢救用血。

九、紧急情况下RHD阴性病人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品申请:如果菏泽市中心血站不能及时供应RHD阴性血液制品,不能满足临床紧急输血的需要,为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输血救治,抢救病人生命,可以输注ABO 同型RhD阳性血液制品。

输注前需告知病人或家属非同型输注的风险,并征得病人家属同意,报医务科审批、备案,并记录入病历。

输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紧急情况下,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可输RhD阳性红细胞,但必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病历上注明。

若有抗-D抗体产生,以后输血只能输注RhD阴性红细胞。

(二)患者为RhD阴性,体内虽未检测到抗-D,但患者是有生育需求的妇女(包括未成年女性)应输RhD阴性血液;如一时找不到RhD阴性血液,不立即输血会危及到患者生命,此时应本着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先输RhD阳性血抢救。

临床医师要在病历上注明可能产生抗-D,将来只能输RhD阴性血液或可能发生流产、新生儿溶血病,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后才能实施。

(三)患者为RhD阴性,体内检测到抗-D,如一时找不到RhD阴性血液,不立即输血会危及到患者生命,此时应本着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先输RhD阳性血抢救。

临床医师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后才能实施,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实验室溶血指标、尿色尿量、血压等,须在输注前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静脉丙种球蛋白(400-600)mg/kg),甚至更大剂量或/和血浆置换等治疗,一旦出现溶血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马上予以相应的治疗。

(四)血小板输注原则同红细胞,RhD阴性患者可以输注ABO同型RhD阳性血浆和冷沉淀。

十、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申请如果输血科ABO和RhD同型血液的贮存量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或者血型难以鉴定或其他原因交叉配血阳性的患者需紧急输血,为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输血救治,可以非同型血液输注。

输注前输血科需告知临床医生患者实验室检测的情况,临床医生需告知病人或家属非同型输注的风险,并征得病人家属同意,报医务科审批、备案,并记录入病历。

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原则四、输血前检查制度一、输血或拟输血的患者,输血前应做输血前检查,包括:(一)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

(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三)输血指征的检测:血液分析、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等。

二、输血前输血科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作血型、交叉配血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三、经治医生应将以上第1条所规定项目在《输血申请单》上认真填写,结果未回的要注明,否则输血科拒收。

四、住院病人若反复多次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于本次住院第一次输血前检查一次。

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

五、传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结果要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五、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一、输血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认真做好输血记录。

二、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若出现不良反应,护士要减慢或停止输血,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和输血科人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三、临床医生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

四、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检测,协同临床医生尽快找出输血反应原因,详细填写处理反馈意见及时反馈临床。

危及生命的反应立即上报医务科,资料保存十年。

五、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年终统计分析全年输血(不良)反应率,逐月逐年上报医院医务部。

六、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一、用于临床的所有血液制品必须来自菏泽市中心血站,杜绝非法血液制品用于临床。

二、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安全、合理输血。

对需输血和拟输血的患者输血前做经血液感染的感染性疾病筛查(输血常规)。

三、输血科应严格执行与院感相关的规定,按时消毒、定期作细菌培养,如果细菌培养不符合规定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四、输血科工作人员每年作乙肝五项等经血传染性指标,对不符合规定者,及时调离。

五、若发现有输血后感染的患者,由临床医师立即书面向输血科报告。

六、输血科负责登记并向院感科、门诊部、中心血站报告,及时调查。

七、若发现重大疫情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

八、对确属输血后感染的事件院感科、门诊部、输血科共同负责调查处理,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九、对不履行报告职责,导致不报、漏报、迟报者,将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类别:输血科制度题目: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管理制 度七、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管理制度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是指供受血双方ABO 血型相同时交叉配血相合或不相合情况下的紧急抢救输血的原则,非同型输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O 型供血者血液给非O 型受血者使用的输血原则,或ABO 血型相同,Rh 阴性受血者接受Rh 阳性血液的输血原则。

患者因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且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时,应本着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实施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注,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领导小组,由医务科主任任组长,输血科主任及临床相关科室主任任副组长,临床相关科室经治医师任组员。

全面负责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注的启动与终止。

二、临床医生申请紧急抢救输血时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紧急抢救同时上报科主任和医务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