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二篇)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1dbe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d.png)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活动目标:1、感受过年的热闹、欢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做客、拜年时的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
3、了解中国特有的春节习俗,并能围绕拜年主题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1、请幼儿收集有关过年的图片资料;活动前练习拜年的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拜新年》;阅读材料1《新年》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他们去干什么?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什么时候,大家在堆雪人、放鞭炮、准备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集体讨论:过年的时候有没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么拜年。
向幼儿介绍春节拜年的礼仪。
2、观看情景表演:我们去拜年。
学习一些做客的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向幼儿介绍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请幼儿思考: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谁家拜年?小朋友是怎样做客的?他们之间说了哪些祝福的话?3、分组表演,感受也节日气氛。
4、教师带幼儿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拜年。
活动建议与提示:1、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走访亲友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励孩子自选角色扮演拜年。
与幼儿一起进行环境创设,增添教室的节日气氛,感受过年的乐趣。
活动后,提供阅读材料1《新年》,指导幼儿阅读并仿编,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二)教案标题:拜年知多少学科:社会年级:中班上学期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拜年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 掌握拜年的正确方式和礼仪;3. 发展观察、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拜年及其意义;2. 拜年的时间和方式;3. 拜年时要说的吉祥话和祝福语;4. 拜年时要注意的礼仪。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素材,展示拜年过程和相关习俗;2. 小红包,用于示范和角色扮演;3. 吉祥话和祝福语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 介绍拜年(10分钟)a. 使用PPT或图片素材,展示拜年习俗和相关文化背景。
拜年新春礼仪教案中班
![拜年新春礼仪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6252c5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0.png)
拜年新春礼仪教案中班新春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团聚欢庆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传递新春的美好祝愿。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们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拜年新春礼仪教案,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拜年礼仪,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适合中班幼儿园的拜年新春礼仪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拜年新春的意义,培养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2.学习和掌握拜年的礼仪和方式;3.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用于讲解和展示拜年新春的相关内容;2.红包、春联等道具,用于教学展示和实践;3.音乐、歌曲等,用于配合教学活动;4.相关的手工材料,用于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1.讲解新春拜年的意义和来历(1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新春拜年的意义和来历,让他们了解拜年的习俗和传统。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要拜年?拜年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2.学习拜年的礼仪和方式(20分钟)。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向孩子们展示拜年的礼仪和方式,比如如何给长辈拜年、如何恭敬地接受长辈的祝福、如何说拜年的祝福语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拜年的场景,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拜年的礼仪和方式。
3.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3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比如制作红包、春联等。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手工作品在拜年新春中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拜年新春的习俗和意义。
4.演练拜年的场景(15分钟)。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拜年的场景,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演练拜年的礼仪和方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9f9f3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d.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了解春节习俗拜年的意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拜年祝福。
3.引导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和朋友。
二、教学内容1.春节习俗——拜年。
2.拜年的礼仪、祝福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向幼儿介绍春节和拜年习俗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拜年的重要性,简单地讲解拜年的礼仪和祝福语,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拜年的场景和动作,体验拜年礼仪。
3. 实践(15分钟)分为班级和小组两个层次进行实践。
#### (1)班级实践老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拜年互动。
即,小朋友相互问候拜年,其中一人先代表自己向另一人拜年,并送上红包,然后换另一人拜年。
班级实践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拜年礼仪和祝福语的应用场景,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
#### (2)小组实践老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拜年贺卡。
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贺卡上创作属于自己的祝福语,并把拜年贺卡赠送给长辈、亲戚或朋友。
4. 反思(10分钟)安排时间,让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制作拜年贺卡的过程和收到贺卡后的感受。
并引导幼儿思考:“拜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仪,更是表达对长辈、亲友爱的关心和祝福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时刻关心关爱身边的人”。
四、教学资料1.拜年相关视频和图片。
2.五彩纸、彩笔、贺卡等。
3.红包。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拜年互动和制作拜年贺卡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拜年礼仪和祝福语,以及是否能在表达中体现出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和朋友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教学前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适当增加互动和游戏环节,以提高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和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长特点,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https://img.taocdn.com/s3/m/0fad23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png)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社会活动的教学,使中班幼儿能够: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2.了解“拜年”的习俗;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幼儿园春节装饰品、红包等;2.幼儿准备:准备拜年时所需的祝福语。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来历和意义,并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春节的了解和感受。
2.展示幼儿园春节装饰品,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拜年”习俗(20分钟)1.教师将幼儿园春节装饰品搬到教室中央,以模拟家庭传统习俗的场景。
2.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拜年,教授幼儿拜年时的礼仪动作和问候语。
3.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逐一向其他幼儿拜年,并互相问候。
第三步:编写祝福语(3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联想春节拜年的祝福语,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编写和设计祝福语。
3.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编写的祝福语,并提供互动与反馈。
第四步:拜年活动(3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拜年活动。
2.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由组长带领其它成员一起拜年。
3.幼儿围绕班级、幼儿园的教师、家长等进行拜年,掌握礼仪规范。
第五步:活动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拜年活动的过程,并与幼儿共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社会活动的教学,幼儿在模拟家庭传统习俗的场景中了解了春节拜年的习俗,培养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通过编写祝福语和拜年活动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对于祝福语的编写还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需要更多的启发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拜年活动中需要对幼儿的礼仪规范进行更加明确的指导,以提高幼儿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规范。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fa0a0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a.png)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设计背景以过年活动为背景。
活动目标1、让幼儿重新体会过年愉快的情景。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3、让幼儿懂得拜年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一种美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和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1、糖、饼干若干。
2、录音机一台。
3、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1、分组:第一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组: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第三组:爸爸、妈妈、孩子。
2、活跃气氛: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喜欢去拜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拜年”的游戏。
3、游戏开始,各组各就各位。
放鞭炮录音,小朋友们一起喊“过年啦!”在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小朋友们喜笑颜开。
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爸爸、妈妈、孩子拿着糖、饼干去拜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红包发给了孩子。
小扮演者们在一片祝福声中乐开了怀。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忘记了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了吗于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拿着礼物走向敬老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看着他们和爷爷、奶奶拥抱在一起,活脱脱的一副家庭祖孙欢乐图。
4、游戏结束。
师幼交流游戏的心得:尊敬长辈,对人有爱心,有礼貌。
5、小结: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表扬认真扮演角色的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老师的经验水平不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深刻的让孩子懂得回报和感恩。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5f8c7a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7.png)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教案名称:拜年知多少教学科目:社会目标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2.学习并掌握与拜年相关的常用祝福语;3.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2.常用的拜年祝福语;3.制作拜年贺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播放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拜年习俗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拜年的意义和方式。
1.介绍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15分钟):a.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b.简单介绍拜年的方式和相关的礼仪。
2.学习常用的拜年祝福语(20分钟):a.为学生播放录音,教授常用的拜年祝福语,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b.带领学生一起模仿、练习这些祝福语,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3.活动:制作拜年贺卡(25分钟):a.分发卡纸、彩笔等材料,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制作拜年贺卡;b.鼓励学生在贺卡上写下自己制作的祝福语,并互相交流和分享。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找到一位长辈,询问他们对拜年的理解和体验,并记下来。
第二课时:1.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拜年经历(15分钟):a.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家庭拜年的方式和体验;b.引导学生交流对拜年的理解和感受。
2.讲解和解读学生的家庭体验(25分钟):a.根据学生们的分享,讲解其中值得注意的习俗和文化内涵;b.解读学生们对拜年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拜年的意义。
3.活动:角色扮演(20分钟):a.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长辈、晚辈、朋友等;b.让学生模拟拜年场景,互相问候和祝福。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自己制作的拜年贺卡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掌握常用的祝福语,并对拜年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制作拜年贺卡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94206ea8114431b80dd808.png)
中班社交活动教案:新年教案(对教学的反思)中班社交活动新年课时计划(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困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使孩子们可以体验快乐的新一年,让孩子成长。
说到文明礼貌的习惯,它适合幼稚园老师参加中班社交活动课。
快来看看新年的课程计划。
活动设计背景在农历新年活动中。
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重温新年快乐的场景。
2,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庆祝中华民族尊重老人和年轻人的美德。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并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度如何训练幼儿尊重长者并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1.一些糖和饼干。
2.一台录音机。
3.几个红色信封。
活动程序1.分组:第一组:祖父,祖母,祖父,祖母。
第二类:养老院的祖父和祖母。
第三组:父亲,母亲,孩子。
2.活跃的气氛:老师问:孩子们,你喜欢农历新年吗?你想去新年吗?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年度最佳”游戏。
3,比赛开始,每个小组都是每个人。
放鞭炮录音时,孩子们大喊“新年!”“孩子们在放鞭炮的喜庆声音中笑了。
指导意见: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庆祝新年。
爸爸,妈妈和孩子拿着糖和饼干庆祝新年。
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给孩子送了红包。
小演员们很幸福。
指导语:孩子们,您忘了养老院的祖父和祖母吗?因此,我的父母带着孩子们的礼物带孩子们来到养老院,看着他们与他们的祖父和祖母拥抱在一起,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形象。
4.游戏结束了。
师生交流游戏的经验:尊重长者,关心他人并礼貌待人。
5.总结:评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认真表扬扮演角色的孩子,并激发他们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老师的经验水平还不够。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高的水平。
对孩子的奖赏和感激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https://img.taocdn.com/s3/m/a3741e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3.png)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春节拜年习俗,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掌握简单的拜年用语和礼仪。
3.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准备1.春节拜年的相关图片和道具。
2.拜年用语的卡片。
3.春节拜年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4.学生们制作的拜年贺卡。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们回顾春节的来历和意义,让他们回忆起自己在家庭中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展示一些春节的图片,让学生们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利用春节的音乐让学生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2. 引入活动(10分钟)•展示一段关于春节拜年的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们了解拜年的内容和方式。
•引导学生们讨论他们在拜年时见过的习俗和场景。
•解释拜年的含义,让学生们明白拜年是表达祝福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3. 学习拜年用语(15分钟)•分发拜年用语的卡片,给每名学生一张。
•引导学生们通过猜测卡片上的汉字或图片,理解拜年用语的意思。
•给学生们一些例句,让他们模仿并练习用拜年用语祝福他人。
4. 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拜年的人、被拜年的人和记录拜年情况的人。
•让学生们根据拜年的场景,利用拜年用语进行角色扮演,演示拜年的过程。
•引导学生们注意礼貌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适当的姿态和语言进行拜年。
5. 制作拜年贺卡(20分钟)•让学生们利用彩纸、剪刀、颜料等材料制作拜年贺卡。
•提供一些拜年的图片和祝福语的模板供学生们参考。
•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创意设计贺卡,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6. 拜年活动(2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
•每个小组制定拜年的计划,并安排拜访对象。
•学生们利用拜年用语和制作的贺卡,亲自拜访其他教室或学校的其他班级,向他们表达祝福和问好。
四、教学总结•结束拜年活动后,让学生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他们对拜年的理解和收获。
•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拜年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拜年礼仪社会领域教案
![拜年礼仪社会领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74f0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9.png)
拜年礼仪社会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拜年礼仪在社会领域的重要性;2. 掌握拜年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意识和能力;4.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拜年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拜年礼仪。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拜年礼仪的意义和作用;2. 掌握拜年礼仪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3. 学习拜年礼仪的相关礼仪用语和表达方式;4. 分析拜年礼仪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拜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拜年的传统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拜年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包括拜年的时间、对象、方式、礼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拜年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学习拜年礼仪的相关礼仪用语和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掌握在拜年时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拜年礼仪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和影响,分享自己的拜年经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5. 情景演练,安排学生进行拜年礼仪的情景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拜年礼仪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6. 总结归纳,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拜年礼仪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拜年礼仪的印象和认识。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体验拜年礼仪。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演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学习和运用拜年礼仪。
六、教学资源。
1. 图片、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展示拜年的传统和意义。
2. 情景模拟道具,用于学生进行拜年礼仪的情景演练和实际操作。
3. 案例分析资料,用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归纳,加深对拜年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操作,评价学生对拜年礼仪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拜年教案幼儿园中班
![拜年教案幼儿园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18bd78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e.png)
拜年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春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掌握拜年礼仪,并能够表演简单的拜年对联•了解“红包”文化和习俗2.能力目标•认字:能够认读“春”、“福”、“寿”等字,并知道它们的意义•语言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并表达祝福二、教学准备•春联•福字•红包•拜年礼仪道具•课件三、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春联和福字等对新年的装饰教具,向幼儿传达春节即将到来的信息。
然后,老师可以问幼儿们:“什么节日快要到了?”并引导幼儿回答:“春节快到了!”2.教学内容(1)拜年礼仪拜年礼仪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
老师可以展示和介绍拜年礼仪道具,例如鞭炮、汤圆、糖果等,并向幼儿们演示拜年的基本流程。
在演示过程中,老师可以教学如何敬献鞭炮、谈笑祝福、与人问好、接受拜年红包等。
同样,老师也可以启发幼儿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理解程度。
(2)拜年对联拜年对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拜年对联的例子,并要求幼儿们一起学写、背诵和演唱。
例如:上联:新春万象更新下联:岁月如梭转瞬即逝(3)红包文化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也是许多幼儿喜欢的部分。
老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红包”的来历和文化,同时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红包进行交往和感恩。
3.小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及时总结幼儿的学习成果,并评价各项表现。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幼儿背诵拜年对联或表演拜年礼仪,同时点评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4.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幼儿的印象和理解,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延伸活动。
例如,可以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拜年对联、画出自己的“红包”、制作自己的春联等。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初步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掌握拜年礼仪,并能够表演简单的拜年对联。
同时,他们能够认读“春”、“福”、“寿”等字,并知道它们的意义。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和兴趣,以及他们道理和行为方面的培养。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3篇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fb72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b.png)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中国春节的风俗与文化;2.学习拜年的礼仪与方式;3.培养学生的交流才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用具;2.小组活动用具:纸、笔、教具等;3.相关材料:《拜年》短文、图片等。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中国春节的场景,引起学生对春节的兴趣;2.问学生们对拜年这一风俗有哪些理解,引导学生进入拜年的主题。
呈现〔10分钟〕:1.老师呈现《拜年》短文,让学生进展快速阅读,理解春节的拜年风俗;2.导师主要考虑学生年龄段大小,大范围拓展相应年代大家拍新年时的风俗讲解〔15分钟〕:1.老师讲解《拜年》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展示范;2.解释拜年的礼仪和方式,如祝福语、长辈红包等;3.提问学生对拜年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练习〔2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进展角色扮演,演绎春节前夕拜年的场景;2.学生进展配组学习、老师当仁不让施行学生的需求核实;3.学生进展情景对话练习,模拟拜年的真实情境。
总结〔5分钟〕:1.老师向学生总结拜年的礼仪与方式,并画重点;2.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3.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们以《拜年》为主题,通过介绍中国春节的拜年风俗,培养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才能。
通过呈现短文,让学生理解拜年的过程和重要的礼仪,然后进展学习讨论和角色扮演,进步学生的交流才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准备充分,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老师注重将抽象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使学生易于理解。
在练习环节,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才能和团队合作才能。
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我也将增加互动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步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5540e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3.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导入】老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春节即将到来,询问他们对春节的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家庭过年的习俗,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内容展开】1. 讲解拜年的含义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们解释拜年的含义,告诉他们拜年是人们在新年期间互相走访亲朋好友,送上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同时,提醒幼儿们要恭敬礼貌地拜年,让拜年更有意义。
2. 听故事《拜年的故事》老师给幼儿们讲一个与拜年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鸟,它在冬天逃离了北方的严寒来到南方。
小鸟见到了南方的动物们,它们在春节期间互相问候,拜年送礼。
幼儿们通过故事角色的经历,了解到拜年是一种表达关心和祝福的方式,能够带来团圆和快乐。
3. 制作贺卡老师组织幼儿们一起制作贺卡,并鼓励他们用彩笔、贴纸等装饰贺卡,以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新年祝福。
同时,老师引导幼儿们思考要写些什么内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祝福和心意。
4. 游戏活动:拜年接龙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拜年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说一句新年祝福的话语,然后将话筒交给下一个幼儿。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体验到拜年的乐趣。
5. 观看视频:拜年的传统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中国春节期间拜年的传统习俗和方式。
视频中包括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收红包等。
通过观看视频,幼儿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中的拜年习俗,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反思】教案的结尾,老师进行反思和总结。
回顾教案的实施过程,反思幼儿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思考,例如:“你们喜欢制作贺卡吗?有没有和朋友互相送贺卡呢?”“在拜年接龙游戏中,你们都写了什么祝福的话语?”借此机会,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同时,老师也要提醒幼儿们要时刻保持礼貌、友善和尊重他人,以及记录下幼儿们的成长和进步。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教案的开展,幼儿们对拜年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制作贺卡、参与游戏活动等方式,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班社会活动拜年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拜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727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b.png)
学生评价
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主动与他人交流 合作能力:学生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沟通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 创新思维: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家长评价
活动效果:家长对活动的效果 表示满意
组织孩子们参观社区,了 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公益 活动,如环保、敬老等
鼓励孩子们与社区居民交 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
谊
THANK YOU
汇报人:
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和团队合作精神
03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拜年卡:用于孩子们互相拜年
红包:用于给孩子们发红包
糖果:用于给孩子们分发糖果
装饰品:用于装饰教室,营造 节日气氛
经验准备
了解拜年的习俗和意义
设计拜年的活动流程和游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备拜年的物品,如红包、糖 果等
准备拜年的歌曲和舞蹈,增加 活动的趣味性
中班社会活动拜年教 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拜年的习俗和意义 学习拜年的礼仪和用语 掌握拜年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能力目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7edbb24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7.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一、教学背景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孩子们身处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农历新年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
而班级作为孩子们真正的“第二个家”,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二、教学目标1.学习拜年礼仪,掌握“拜年”和“问候”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2.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孩子们的大胆表达和和谐交往能力;4.通过“拜年”和“问候”等教学内容的实践,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重点1.学习拜年礼仪,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2.实践运用所学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内容【导入】•暖身活动:唱歌《新年好》•导入问题:“你们知道新年怎么过吗?”【主体】1.拜年:孩子们学习拜年的礼仪和表达方式,绘制示意图,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拜年过程进行模拟;2.送祝福:孩子们学习新年常用的祝福语和表达方式,利用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通过小游戏巩固学习内容;3.制作贺卡:孩子们用手工制作贺卡,以回馈与祝福亲友为主题,实践运用所学内容。
【总结】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新年的含义和重要性。
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手段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适合幼小初中等阶段的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可以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更具体化,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学生拜年的表现,包括礼仪和表达;•学生能否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作贺卡;•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评价等。
七、教学资源•学生手册•各种手工材料•PPT素材•视频资料•教学运用的平板电脑及教学工具八、教学后记这堂课让孩子们了解了新年的传统文化,学会了拜年礼仪和祝福方式,制作了贺卡回馈亲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到新年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中班拜年礼仪社会活动教案
![中班拜年礼仪社会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95f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f.png)
中班拜年礼仪社会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拜年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和掌握拜年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
4.通过社会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拜年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2.拜年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幼儿理解和体会拜年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拜年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拜年礼仪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教学材料,拜年礼仪的相关知识介绍、拜年祝福语等。
3.教学环境,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用具,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的拜年礼仪,让幼儿了解拜年的意义和重要性,引起幼儿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拜年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0分钟)。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拜年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拜年时要先行礼,然后说上吉祥话,最后收到红包时要说谢谢等。
并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3.角色扮演(30分钟)。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拜年者和被拜年者的角色,进行拜年礼仪的实际演练,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
4.拜年祝福语的学习(10分钟)。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拜年祝福语,让幼儿学习并背诵,为以后的拜年活动做好准备。
5.社会活动(30分钟)。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拜年社会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拜年礼仪的乐趣,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合作意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拜年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拜年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培养了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通过社会活动增进了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拜年礼仪的知识和技巧。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拜年知多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拜年知多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be4de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7.png)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拜年知多少》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我校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的社会教学,本次教学主题为“拜年知多少”。
该主题的选取旨在引导幼儿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相关传统习俗,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进幼儿的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智育目标•了解“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明确节日概念。
•了解“春节”是“年”的特别重要节日,知道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能够辨认“春联”、“年画”等与春节相关的物品,了解其寓意和用途。
•学会简单的拜年礼仪,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理解“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拜年”的文化内涵,并能对一两种活动有所体验。
2.德育目标•认识和尊重传统文化、重视社交礼仪,具有传统民俗文化情感。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幼儿沟通交流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增强亲子关系。
3.体育目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动起来,增进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育意识。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身体的各项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第一课时(1)活动名称:“春节是什么”(2)教学内容:•游戏:猜灯谜、找宝藏。
•讲解春节是什么,如何庆祝春节,为什么要庆祝春节。
•搭建“年货店”,可以带来自家里或由幼儿自己制作的年货。
•回顾、描绘、记录一家人庆祝春节的场景。
•谈论个人心中最喜欢的春节活动。
(3)组织形式:•课前小组活动:自由玩耍,互相熟悉。
•第一步:搜集和辨认与春节相关的物品,对其进行解释。
•第二步:听老师讲解春节的涵义,自由讨论或提问。
•第三步:搭建“年货店”,将所带年货摆放在店里,让幼儿品尝。
•第四步:回顾、描绘、记录一家人庆祝春节的场景。
•第五步:自由讨论个人心中最喜欢的春节活动。
2.第二课时(1)活动名称:“春联的小能手”(2)教学内容:•春联识字游戏。
•讲解春联的来历、意义和种类。
•制作简单春联,贴入教室以及带回家里和家人分享。
•讲解春联的必备条件和品评标准。
(3)组织形式:•语音启蒙活动:拼音歌曲、童谣(自主选择)。
中班科学教案拜年礼仪
![中班科学教案拜年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2b9b8a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5.png)
中班科学教案拜年礼仪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1.了解中国传统春节的重要意义;2.学习并掌握关于过年拜年的礼仪知识;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红纸、剪刀、彩色纸、笔、胶水等;2.课件准备:包含春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春节的相关视频,引起幼儿对春节的关注和兴趣,引发他们对春节的思考和猜测。
2.探究(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春节的意义,鼓励他们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拜年的起源和意义。
比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新年,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也是一次向亲朋好友致以新年祝福的机会。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达对对方的祝福和友好。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礼仪之一。
(3)教师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拜年祝福的常用语,例如:“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教师请幼儿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一起尝试说出这些祝福语。
(4)教师组织幼儿分角色进行拜年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拜年者,一部分扮演被拜年者。
拜年者用红包和祝福语向被拜年者致以新年祝福,被拜年者则回应祝福。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在游戏中正确运用礼仪。
3.合作探究(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故事,围绕春节拜年的主题设计剧本,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过年拜年的场景。
小组间可以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表演。
4.展示与总结(1)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再次向幼儿展示中国春节的盛况和拜年礼仪。
(2)教师引导幼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对春节和拜年礼仪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1.听录音,选出正确的春节习俗。
2.填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也是一个家庭____的节日。
3.连线:拜年者会带着______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4.拜年的时候,我们要说的祝福语是______。
五、颁发奖状根据幼儿在小组展示和巩固练习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纪律、合作态度、发言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颁发相应的奖状和表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Social teaching plan of middle class last semester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感受过年的热闹、欢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做客、拜年时的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
3、了解中国特有的春节习俗,并能围绕拜年主题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过年的图片资料;活动前练习拜年的
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拜新年》;阅读材料1《新年》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他们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什么时候,大家在堆雪人、放鞭炮、准备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集体讨论:过年的时候有没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
么拜年。
--向幼儿介绍春节拜年的礼仪。
2、观看情景表演:我们去拜年。
--学习一些做客的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向幼儿介绍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请幼儿思考: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谁家拜年?小朋友是
怎样做客的?他们之间说了哪些祝福的话?
3、分组表演,感受也节日气氛。
4、教师带幼儿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拜年。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走访亲友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励孩子自选角色扮演拜年。
与幼
儿一起进行环境创设,增添教室的节日气氛,感受过年的乐趣。
活动后,提供阅读材料1《新年》,指导幼儿阅读并仿编,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