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me)延长 • 板障静脉网状扩张 • 侧裂静脉扩张 • 颈静脉血栓患者出现患侧颈外静脉扩张
TCD
• 脑深静脉血流速度异常加快
治疗
历经四个阶段: 1. 早期:对症治疗,降颅压、抗癫痫; 2. 1942年开始应用抗凝药物; 3. 1971年溶栓治疗; 4. 20世纪90年代,静脉窦内碎栓联合窦内溶
1. CT 2. MRI 3. DSA 4. TCD
影像学检查
CT
直接征象: 1. 束带征 2. 高密度三角征 3. 空三角征(Delta征) 间接征象: 1. 大脑镰和小脑幕异常强化 2. 脑室变小 3. 无强化的脑白质低密度 4. 不能用动脉供血分布解释的静脉性脑梗死
MRI/MRV
• CVST诊断和随访的最好工具。 MRI直接征象: 第1周 T1血栓为等信号,T2低信号 第2周 T1、T2均为高信号 2周后 T1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或低信号 MRI间接征象: 静脉性脑梗死或脑出血
2. 凝血机制异常;蛋白C、蛋白S、抗凝血 酶Ⅲ、纤溶酶原缺乏;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 病、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
非感染性血栓
4. 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恢复期、溶血 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发作性血红蛋 白尿;
5. 口服避孕药,绝经后使用雌、孕激素,乳 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抗雌激素药物);
• 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 侧1cm;
• 优点:操作简单,类似于股静脉置管;
• 缺点:导管路径较长,易在右心房内迂曲, 难以到达上矢状窦前段,显示整个颅内静 脉窦。
经颈静脉途径
2. 抗癫痫:有脑实质病变合并抽搐患者,应 早期足量应用抗癫痫药物,可预防癫痫进 展。
溶栓治疗
• 适应证: 1. 规范抗凝治疗不能阻止病情进展或继续恶
化; 2. 合并严重静脉性脑梗死或出血; 3. 规范抗凝及静脉溶栓无效; 4. 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者; 5. 视力进行性下降; 6. 没有血管造影、溶栓禁忌。
早期
• 误诊率:50% • 病死率:20%~78% • 复发率:70%~90%
目前
• 80%病情可以控制; • 病死率:10%以下。
发病机制
静脉窦特点
1. 无静脉瓣,可逆流; 2. 颅内外吻合丰富,颅外感染可直接进入颅
内; 3. 静脉窦闭塞可引起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血
流淤滞、脑水肿形成; 4. 静脉窦壁由两层硬膜组成,缺乏肌层,高
颅压可导致静脉窦受压、血流受阻。
CVST
1. 感染性 2. 非感染性
感染性血栓
• 海绵窦血栓:鼻、唇、面部、口腔、眼睑 处的疖肿、蜂窝组织炎;
• 乙状窦血栓:中耳炎、乳突炎; • 上矢状窦血栓:半球脑膜炎、临近头皮感
染、颅骨骨髓炎 • 脑静脉血栓。
非感染性血栓
1. 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因素:创伤、肿瘤使静 脉窦及大脑深浅静脉损伤或受压,硬脑膜 动静脉瘘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静脉造影
1. 需行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避免颈外静脉 显影干扰颅内静脉观察;
2. 正侧位投影包括头顶部和枕部皮肤,便于 观察导静脉和头皮静脉扩张及静脉代偿情 况;
3. 前后位投照时,向同侧斜位10~15度; 4. 造影时间足够长,计算CCT。 5. 经颈动脉造影技术参数:7,12,300
股静脉入路
溶栓治疗
• 禁忌证: 1. 凝血功能严重异常; 2. 合并颅内出血风险(动脉瘤、动静脉畸
形); 3. 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不能耐
受手术。
CVST溶栓基本技术
1. 脑静脉造影 2. 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 3. 机械性碎栓 4. 经动脉溶栓治疗 5. 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 6. 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
• 普通肝素:停药后凝血功能在1~2h之内恢 复正常,有利于急诊手术,(延长APTT) 维持APTT达正常值的2~2.5倍;
• 华法林:可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出血, 妊娠期禁用。(延长PT)监测INR,控制在 2~3。
对症治疗
1. 控制颅内压:上半身抬高30°;过度换气; 利尿剂;高渗脱水药。不主张严格限制液 体摄入。视神经鞘减压术;开颅去骨瓣减 压术;亚低温。
2. 静脉窦内有许多横贯的小梁,在静脉窦内 形成分隔,使血流缓慢,产后出血、脱水、 心衰时使血流更加缓慢。
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升高; 血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偏快;产褥期妇 女纤维蛋白原增高;伴败血症者血培养可 能阳性;血流变检查血液黏度增高,血细 胞比容增大。
2. 脑脊液检查:腰穿测颅内压增高;有颅内 出血者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生化指标Fra Baidu bibliotek 般无改变。
非感染性血栓
6. 腰椎穿刺:腰穿后静脉窦血流速度减慢、 低颅压使脑组织下移,牵拉皮质静脉及静 脉窦;
7. 颈静脉狭窄或闭塞:肿瘤、非特异性炎症 导致颈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产后CVST
发病机制: 1. 围产期各种凝血因子明显增加,Ⅶ、Ⅷ、
Ⅹ因子,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增加近2 倍,而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MRI/MRV
MRV直接征象: • 正常静脉窦和(或)部分脑静脉血液流空
信号中断 • 正常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出现边缘模糊、
不规则的较低血流信号 MRV间接征象: • 梗阻处静脉侧支形成或其他途径引流静脉
异常扩张
DSA
• 静脉窦显影中断 • 部分皮层静脉不显影,软脑膜静脉显著扩
张 • 动静脉循环时间CCT(cerebral circulation
栓治疗,术后结合抗凝治疗。
病因治疗
• 感染性CVST,应用敏感抗菌素; • 慎用避孕药; • 纠正缺铁性贫血; •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抗凝治疗
• 目的:避免血栓扩大,有助于自发性血栓 溶解和预防肺栓塞。
• 抗凝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抗凝药特点
• 低分子肝素:不需监测凝血功能及调整使 用剂量,很少引起出血;
脑静脉窦血栓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概念
• 是因高凝状态,或感染引起的血管 内皮损伤导致的脑静脉和(或)静脉窦 内血栓形成,出现以颅内高压和神经 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病变。
概述
• CVST患病率:0.1%~9%之间; • 男女比例:1:3 • 平均年龄:38.7岁
TCD
• 脑深静脉血流速度异常加快
治疗
历经四个阶段: 1. 早期:对症治疗,降颅压、抗癫痫; 2. 1942年开始应用抗凝药物; 3. 1971年溶栓治疗; 4. 20世纪90年代,静脉窦内碎栓联合窦内溶
1. CT 2. MRI 3. DSA 4. TCD
影像学检查
CT
直接征象: 1. 束带征 2. 高密度三角征 3. 空三角征(Delta征) 间接征象: 1. 大脑镰和小脑幕异常强化 2. 脑室变小 3. 无强化的脑白质低密度 4. 不能用动脉供血分布解释的静脉性脑梗死
MRI/MRV
• CVST诊断和随访的最好工具。 MRI直接征象: 第1周 T1血栓为等信号,T2低信号 第2周 T1、T2均为高信号 2周后 T1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或低信号 MRI间接征象: 静脉性脑梗死或脑出血
2. 凝血机制异常;蛋白C、蛋白S、抗凝血 酶Ⅲ、纤溶酶原缺乏;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 病、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
非感染性血栓
4. 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恢复期、溶血 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发作性血红蛋 白尿;
5. 口服避孕药,绝经后使用雌、孕激素,乳 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抗雌激素药物);
• 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 侧1cm;
• 优点:操作简单,类似于股静脉置管;
• 缺点:导管路径较长,易在右心房内迂曲, 难以到达上矢状窦前段,显示整个颅内静 脉窦。
经颈静脉途径
2. 抗癫痫:有脑实质病变合并抽搐患者,应 早期足量应用抗癫痫药物,可预防癫痫进 展。
溶栓治疗
• 适应证: 1. 规范抗凝治疗不能阻止病情进展或继续恶
化; 2. 合并严重静脉性脑梗死或出血; 3. 规范抗凝及静脉溶栓无效; 4. 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者; 5. 视力进行性下降; 6. 没有血管造影、溶栓禁忌。
早期
• 误诊率:50% • 病死率:20%~78% • 复发率:70%~90%
目前
• 80%病情可以控制; • 病死率:10%以下。
发病机制
静脉窦特点
1. 无静脉瓣,可逆流; 2. 颅内外吻合丰富,颅外感染可直接进入颅
内; 3. 静脉窦闭塞可引起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血
流淤滞、脑水肿形成; 4. 静脉窦壁由两层硬膜组成,缺乏肌层,高
颅压可导致静脉窦受压、血流受阻。
CVST
1. 感染性 2. 非感染性
感染性血栓
• 海绵窦血栓:鼻、唇、面部、口腔、眼睑 处的疖肿、蜂窝组织炎;
• 乙状窦血栓:中耳炎、乳突炎; • 上矢状窦血栓:半球脑膜炎、临近头皮感
染、颅骨骨髓炎 • 脑静脉血栓。
非感染性血栓
1. 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因素:创伤、肿瘤使静 脉窦及大脑深浅静脉损伤或受压,硬脑膜 动静脉瘘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静脉造影
1. 需行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避免颈外静脉 显影干扰颅内静脉观察;
2. 正侧位投影包括头顶部和枕部皮肤,便于 观察导静脉和头皮静脉扩张及静脉代偿情 况;
3. 前后位投照时,向同侧斜位10~15度; 4. 造影时间足够长,计算CCT。 5. 经颈动脉造影技术参数:7,12,300
股静脉入路
溶栓治疗
• 禁忌证: 1. 凝血功能严重异常; 2. 合并颅内出血风险(动脉瘤、动静脉畸
形); 3. 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不能耐
受手术。
CVST溶栓基本技术
1. 脑静脉造影 2. 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 3. 机械性碎栓 4. 经动脉溶栓治疗 5. 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 6. 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
• 普通肝素:停药后凝血功能在1~2h之内恢 复正常,有利于急诊手术,(延长APTT) 维持APTT达正常值的2~2.5倍;
• 华法林:可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出血, 妊娠期禁用。(延长PT)监测INR,控制在 2~3。
对症治疗
1. 控制颅内压:上半身抬高30°;过度换气; 利尿剂;高渗脱水药。不主张严格限制液 体摄入。视神经鞘减压术;开颅去骨瓣减 压术;亚低温。
2. 静脉窦内有许多横贯的小梁,在静脉窦内 形成分隔,使血流缓慢,产后出血、脱水、 心衰时使血流更加缓慢。
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升高; 血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偏快;产褥期妇 女纤维蛋白原增高;伴败血症者血培养可 能阳性;血流变检查血液黏度增高,血细 胞比容增大。
2. 脑脊液检查:腰穿测颅内压增高;有颅内 出血者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生化指标Fra Baidu bibliotek 般无改变。
非感染性血栓
6. 腰椎穿刺:腰穿后静脉窦血流速度减慢、 低颅压使脑组织下移,牵拉皮质静脉及静 脉窦;
7. 颈静脉狭窄或闭塞:肿瘤、非特异性炎症 导致颈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产后CVST
发病机制: 1. 围产期各种凝血因子明显增加,Ⅶ、Ⅷ、
Ⅹ因子,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增加近2 倍,而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MRI/MRV
MRV直接征象: • 正常静脉窦和(或)部分脑静脉血液流空
信号中断 • 正常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出现边缘模糊、
不规则的较低血流信号 MRV间接征象: • 梗阻处静脉侧支形成或其他途径引流静脉
异常扩张
DSA
• 静脉窦显影中断 • 部分皮层静脉不显影,软脑膜静脉显著扩
张 • 动静脉循环时间CCT(cerebral circulation
栓治疗,术后结合抗凝治疗。
病因治疗
• 感染性CVST,应用敏感抗菌素; • 慎用避孕药; • 纠正缺铁性贫血; •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抗凝治疗
• 目的:避免血栓扩大,有助于自发性血栓 溶解和预防肺栓塞。
• 抗凝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抗凝药特点
• 低分子肝素:不需监测凝血功能及调整使 用剂量,很少引起出血;
脑静脉窦血栓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概念
• 是因高凝状态,或感染引起的血管 内皮损伤导致的脑静脉和(或)静脉窦 内血栓形成,出现以颅内高压和神经 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病变。
概述
• CVST患病率:0.1%~9%之间; • 男女比例:1:3 • 平均年龄:3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