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非常详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组织学:缺血/出血性改变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大体图片
矢状窦血栓形成伴 视乳头水肿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伴脑梗死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理切片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理切片
HAEMORRHAGIC
CROSSES BORDERS ACA/MCA
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
The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发病机制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性:Ⅴ因子突变后编码蛋白可抵抗活化的蛋白C对
它的降解,使蛋白C失去抗凝血作用。其次,蛋白C、S 和AT-Ⅲ缺乏。 获得性:手术、创伤、分娩前后:血小板↑、黏性↑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合成AT-Ⅲ↓;抗磷脂抗体综合 征:直接激活血小板,抑制VEC产生PGI2,干扰蛋白C 的合成和活性。
¾ 发病率4-5人/10万/年, (以前1/10万/年) ,占所有中风的0.5% ¾ 强调病因诊断 ¾ 以前认为预后差(死亡率30%-50%),现在,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死亡率<10%
Agostoni E, Aliprandi A, Longoni M.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Expert Rev Neurother. 2009;9(4):553-564.
浅、深静脉均先注入硬膜窦 深、浅静脉组在解剖上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无论是
在脑表面还是在脑实质内,两组静脉间均存在着一定 的吻合
病理学特点
D 大体:新鲜或陈旧血栓(SSS);脑水肿;典型病变为 出血性梗死。
D 静脉性梗死的特点:静脉窦及皮层血管的扩张和血栓形 成,脑表面周围的SAH(出血破入和静脉壁变薄扩张以 至破裂出血)、硬膜下或颅内血肿。跨动脉区域的出血。
神经影像学:CT
D 直接征象 条索征、三角征、空delta征
D 间接征象 • 出血或出血性梗塞
SSST-脑半球表面 DCVT-基底节和双侧丘脑
• 脑室缩小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
神经影像学:CT
¾ 急诊首选方法,约25-30% CVST的CT表现正常,但可排除其他病变
空三角征 浓密三角征
脑实质出血 双侧丘脑梗死
凝集;tPA可降解纤维蛋白。 正常情况下,VEC把血小板与促发凝血的内皮
下细胞外基质(ECM)隔开。一旦内皮损伤, 其下方的ECM暴露,血小板与其接触而激活和 黏附。
发病机制
血流状态的改变 正常—分层血流:红、白细胞构成轴流,血小板在其
外围,周边为流速较慢的血浆,构成边流。即血小板 与内膜分开,防止与内膜接触。 血流缓慢或涡流时,血小板进入边流,黏附于内膜; 凝血因子容易局部堆积和活化而启动凝血过程;血流 缓慢和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可损伤VEC。
解剖学特点
D 大脑半球背外侧的浅静脉引流大脑外侧2cm和白 质的血液进入主要的静脉窦
D 大脑深静脉向心方向引流深部半球白质、基底 节和间脑的血液
D 上矢状窦引流皮层的大部分血流,它也接受板 障静脉(通过导静脉与头皮静脉相连接)的血 液
解剖学特点
脑静脉绝大多数不与动脉伴行,名称也多不与动脉名 称一致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CVST形成病因
1.先天性因素:包括凝血酶缺乏症、蛋白S和蛋白C缺乏症、Leiden V因子突 变、血栓素基因突变等。
我国CVST主要临床表现
我国文献报道的388例:
¾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表现,343例,占88% ¾ 视乳头水肿190例,占48.9% ¾ 局灶性或全身性的癫痫106例,占27.6% ¾ 肢体瘫痪例84例,占21.6% ¾ 意识障碍72例,占18.5%
CVST影像学诊断
¾ CT
¾ 螺旋CT静脉血管造影(CTA) ¾ 核磁共振 (MRI) ¾ 核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A) ¾ 金指标—DSA(动态观察)
深静脉组:引流大脑深部的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等处 的血液。包括基底动脉、大脑内静脉(一对)、大脑大静脉 (Galen V)长约1cm,引流两侧大脑内静脉汇入直窦。
上矢状窦及下矢状窦
正常静脉及静脉窦
脑静脉窦解剖结构
颅内主要的静脉窦有: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乙状窦,窦汇,岩上 窦,岩下窦和海绵窦等
CVST形成病因
6. 药物:口服避孕药、冬酰胺酶、停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和类固醇治疗等。 7 .外伤和机械性操作:头外伤、颈部外伤累及颈静脉、神经外科手术、腰穿、颈
静脉导管操Fra Baidu bibliotek等等。 8. 其它:硬膜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严重脱水、消耗性疾病(恶液质、
晚期癌症)、心衰、休克、酮症酸中毒、高热、颅内肿瘤和其它恶 性肿瘤等均可引起或促发CVST。
我国CVST形成部位
分析1998年-2009年我国文献报道的461例CVST病例:
上矢状窦 72.5% 横窦 16.3%
¾ 病变累及上矢状窦有153 例,占总数的72.5%
¾ 横窦75例,16.3%
¾ 乙状窦48例,10.4%
¾ 海绵窦8例
乙状窦 10.4%
CVST形成病因
¾ CVST是在1825年由法国人首先描述的,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 为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上矢状窦 ¾今年Stroke杂志发表一项综合分析1965-2009年发表的142篇有关 CVST病因学研究表明:感染仍是CVT的一个主要的明确病因,但随着 抗生素的问世,感染性CVT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更多的与neoplasm、 妊娠、puerperium、系统性疾病、脱水、颅内肿瘤、口服避孕药及 高凝状态有关 ¾ 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他西莫芬被认为是导致CVST的新的危险因素。 在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导致CVST的发生
仍有约30%的CVST病例病因未明。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2.Jukic I, et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7;24(1):77-80. 3.Selvi A, et al.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in a patient with sarcoidosis. Intern Med. 2009;48(9):723-725. 4.Nagaraja D, et al. J Neurol Sci. 2008;272(1-2):43-47.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脑出血?瘤卒中?出血性梗死?
丘脑出血?出血性梗死?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¾ CVST一种少见的缺血性静脉性卒中。由Ribes于1825年首次报道
(1)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很少单发,而多伴发DST; (2)硬脑膜窦血栓形成(dural sinus thrombosis ,DST); (3)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DCVT)
2.感染性因素: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脑脓肿及全身感染等。
3.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s肉芽肿,肉状瘤病和Behcet’s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
4.获得性易形成血栓状态:包括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妊娠和产褥期。
5. 血液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和先天性 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等。
CVST形成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地区CVST病因不同: ¾ 欧洲:高凝状态(19.41%)、风湿免疫性疾病(17.94%) ¾ 亚洲:感染性疾病(23.26%)仍为主要病因 ¾ 北美:高凝状态、风湿病及感染占19% ¾ 中东地区:Behcet’s 病占33.36%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变异很大,取决于多种因素
¾ 血栓的部位和范围
¾ 静脉阻塞发生的速度 ¾ 患者的年龄和相关病史 ¾ 是否有感染
CVST常见的临床体征
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为
¾ 头痛(80-90%) ¾ 癫痫发作(40%) ¾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¾ 意识障碍 ¾ 视乳头水肿
¾ 少见或罕见的有海绵窦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先兆的偏头痛 发作、局限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耳鸣、单纯的精神症状、单 一或多发性颅神经损害等.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侧丘脑血栓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各主要静脉窦血栓的发生率
¾横窦血栓形成 86% ¾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62% ¾直窦血栓形成 18% ¾脑浅部静脉血栓形成 17% ¾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12% ¾Galen静脉及脑内静脉血栓形 成 11%
Stam J. 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 N Engl J Med. 2005;352(17):1791-1798.
Kosinski CM, et al. Do normal D-dimer level reliably exclude cerebral sinus thrombosis? Stroke. 2004;35(12):2528-2529.
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高凝状态
发病机制
血管管壁的病变:炎症、外伤、过敏反应等均可造成 血管管壁的损伤
血流缓慢:血压低、心脏疾患、全身哀竭等,均可导 致血流缓慢
血液成分改变:包括血粘度增加、血小板增多、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
其中,尤以血管壁损伤是引起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 成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VEC合成的PGI2、NO、ADP酶可阻止血小板
正常静脉窦影像学表现
颅内静脉回流图
大脑半球皮层静脉吻合支
DSSST-MRI5
深静脉引流系统
解剖学特点
D 硬膜窦由内衬一层内皮细胞的坚韧的硬脑膜组 成的管道系统
D 大脑静脉是薄壁的、无肌纤维,缺乏弹性,无 收缩力,且无瓣膜
D 当血液进入硬膜窦被阻塞时,大脑静脉可以扩 张,血液逆流,通过吻合支使侧枝循环建立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
¾ 解剖基础
主 ¾ 病理生理改变
要 ¾ 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内 容
¾ 发病机制
¾ 临床表现
¾ 影像学诊断
¾ 治疗及预后
脑静脉系统解剖
颅内静脉系统由脑静脉和硬膜窦构成 幕上静脉系统和幕下静脉系统 幕上静脉系统又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脑静脉系统解剖
浅静脉组:大脑上静脉(Trolard V)8-12支,引流半球内、外侧 面上部;大脑中浅静脉引流半球外侧面;大脑下静脉(Labbe V) 引流外侧面下部和下面。
D-二聚体在诊断DVST中的价值
¾ 最近有人提出D二聚体的检测在CVST诊断中的价值, 一项针对35例CVST患者的研究表明,其中的34例D二聚 体升高,敏感性达97.1%,特异性为91.2%。而308例非 CVST患者中,99.6%D二聚体不升高。因此正常D二聚体 的患者患CVST的可能性不大,而对D二聚体升高的可疑 患者应急诊行MR和MRV检查明确是否患有CVST
神经影像学:CT
(2)间接征象:
¾脑实质梗死或出血; ¾裂隙样脑室; ¾大脑镰及小脑幕的强化
脑实质出血
双侧丘脑梗死
Venous infarct with “finger-like”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我国CVST形成病因
分析1998年-2008年我国文献报道的461例CVST病例:
461例中有388例详细分析CVST发生的病因,病因不明83例,占22.2% ¾ 继发于感染病灶的有69例,占18% ¾ 非感染性原因占60%
产褥期152例,占39.7% 口服避孕药15例 血液病和凝血因子异常12例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3例 癌症4例 继发于颅脑外伤14例 其他原因,包括劳累、饮酒、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等有12例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大体图片
矢状窦血栓形成伴 视乳头水肿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伴脑梗死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理切片
D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理切片
HAEMORRHAGIC
CROSSES BORDERS ACA/MCA
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
The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发病机制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性:Ⅴ因子突变后编码蛋白可抵抗活化的蛋白C对
它的降解,使蛋白C失去抗凝血作用。其次,蛋白C、S 和AT-Ⅲ缺乏。 获得性:手术、创伤、分娩前后:血小板↑、黏性↑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合成AT-Ⅲ↓;抗磷脂抗体综合 征:直接激活血小板,抑制VEC产生PGI2,干扰蛋白C 的合成和活性。
¾ 发病率4-5人/10万/年, (以前1/10万/年) ,占所有中风的0.5% ¾ 强调病因诊断 ¾ 以前认为预后差(死亡率30%-50%),现在,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死亡率<10%
Agostoni E, Aliprandi A, Longoni M.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Expert Rev Neurother. 2009;9(4):553-564.
浅、深静脉均先注入硬膜窦 深、浅静脉组在解剖上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无论是
在脑表面还是在脑实质内,两组静脉间均存在着一定 的吻合
病理学特点
D 大体:新鲜或陈旧血栓(SSS);脑水肿;典型病变为 出血性梗死。
D 静脉性梗死的特点:静脉窦及皮层血管的扩张和血栓形 成,脑表面周围的SAH(出血破入和静脉壁变薄扩张以 至破裂出血)、硬膜下或颅内血肿。跨动脉区域的出血。
神经影像学:CT
D 直接征象 条索征、三角征、空delta征
D 间接征象 • 出血或出血性梗塞
SSST-脑半球表面 DCVT-基底节和双侧丘脑
• 脑室缩小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
神经影像学:CT
¾ 急诊首选方法,约25-30% CVST的CT表现正常,但可排除其他病变
空三角征 浓密三角征
脑实质出血 双侧丘脑梗死
凝集;tPA可降解纤维蛋白。 正常情况下,VEC把血小板与促发凝血的内皮
下细胞外基质(ECM)隔开。一旦内皮损伤, 其下方的ECM暴露,血小板与其接触而激活和 黏附。
发病机制
血流状态的改变 正常—分层血流:红、白细胞构成轴流,血小板在其
外围,周边为流速较慢的血浆,构成边流。即血小板 与内膜分开,防止与内膜接触。 血流缓慢或涡流时,血小板进入边流,黏附于内膜; 凝血因子容易局部堆积和活化而启动凝血过程;血流 缓慢和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可损伤VEC。
解剖学特点
D 大脑半球背外侧的浅静脉引流大脑外侧2cm和白 质的血液进入主要的静脉窦
D 大脑深静脉向心方向引流深部半球白质、基底 节和间脑的血液
D 上矢状窦引流皮层的大部分血流,它也接受板 障静脉(通过导静脉与头皮静脉相连接)的血 液
解剖学特点
脑静脉绝大多数不与动脉伴行,名称也多不与动脉名 称一致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CVST形成病因
1.先天性因素:包括凝血酶缺乏症、蛋白S和蛋白C缺乏症、Leiden V因子突 变、血栓素基因突变等。
我国CVST主要临床表现
我国文献报道的388例:
¾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表现,343例,占88% ¾ 视乳头水肿190例,占48.9% ¾ 局灶性或全身性的癫痫106例,占27.6% ¾ 肢体瘫痪例84例,占21.6% ¾ 意识障碍72例,占18.5%
CVST影像学诊断
¾ CT
¾ 螺旋CT静脉血管造影(CTA) ¾ 核磁共振 (MRI) ¾ 核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A) ¾ 金指标—DSA(动态观察)
深静脉组:引流大脑深部的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等处 的血液。包括基底动脉、大脑内静脉(一对)、大脑大静脉 (Galen V)长约1cm,引流两侧大脑内静脉汇入直窦。
上矢状窦及下矢状窦
正常静脉及静脉窦
脑静脉窦解剖结构
颅内主要的静脉窦有: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乙状窦,窦汇,岩上 窦,岩下窦和海绵窦等
CVST形成病因
6. 药物:口服避孕药、冬酰胺酶、停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和类固醇治疗等。 7 .外伤和机械性操作:头外伤、颈部外伤累及颈静脉、神经外科手术、腰穿、颈
静脉导管操Fra Baidu bibliotek等等。 8. 其它:硬膜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严重脱水、消耗性疾病(恶液质、
晚期癌症)、心衰、休克、酮症酸中毒、高热、颅内肿瘤和其它恶 性肿瘤等均可引起或促发CVST。
我国CVST形成部位
分析1998年-2009年我国文献报道的461例CVST病例:
上矢状窦 72.5% 横窦 16.3%
¾ 病变累及上矢状窦有153 例,占总数的72.5%
¾ 横窦75例,16.3%
¾ 乙状窦48例,10.4%
¾ 海绵窦8例
乙状窦 10.4%
CVST形成病因
¾ CVST是在1825年由法国人首先描述的,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 为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上矢状窦 ¾今年Stroke杂志发表一项综合分析1965-2009年发表的142篇有关 CVST病因学研究表明:感染仍是CVT的一个主要的明确病因,但随着 抗生素的问世,感染性CVT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更多的与neoplasm、 妊娠、puerperium、系统性疾病、脱水、颅内肿瘤、口服避孕药及 高凝状态有关 ¾ 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他西莫芬被认为是导致CVST的新的危险因素。 在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导致CVST的发生
仍有约30%的CVST病例病因未明。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2.Jukic I, et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7;24(1):77-80. 3.Selvi A, et al.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in a patient with sarcoidosis. Intern Med. 2009;48(9):723-725. 4.Nagaraja D, et al. J Neurol Sci. 2008;272(1-2):43-47.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脑出血?瘤卒中?出血性梗死?
丘脑出血?出血性梗死?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¾ CVST一种少见的缺血性静脉性卒中。由Ribes于1825年首次报道
(1)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很少单发,而多伴发DST; (2)硬脑膜窦血栓形成(dural sinus thrombosis ,DST); (3)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DCVT)
2.感染性因素: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脑脓肿及全身感染等。
3.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s肉芽肿,肉状瘤病和Behcet’s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
4.获得性易形成血栓状态:包括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妊娠和产褥期。
5. 血液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和先天性 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等。
CVST形成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地区CVST病因不同: ¾ 欧洲:高凝状态(19.41%)、风湿免疫性疾病(17.94%) ¾ 亚洲:感染性疾病(23.26%)仍为主要病因 ¾ 北美:高凝状态、风湿病及感染占19% ¾ 中东地区:Behcet’s 病占33.36%
1.Saadatnia M, et 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变异很大,取决于多种因素
¾ 血栓的部位和范围
¾ 静脉阻塞发生的速度 ¾ 患者的年龄和相关病史 ¾ 是否有感染
CVST常见的临床体征
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为
¾ 头痛(80-90%) ¾ 癫痫发作(40%) ¾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¾ 意识障碍 ¾ 视乳头水肿
¾ 少见或罕见的有海绵窦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先兆的偏头痛 发作、局限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耳鸣、单纯的精神症状、单 一或多发性颅神经损害等.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侧丘脑血栓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各主要静脉窦血栓的发生率
¾横窦血栓形成 86% ¾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62% ¾直窦血栓形成 18% ¾脑浅部静脉血栓形成 17% ¾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12% ¾Galen静脉及脑内静脉血栓形 成 11%
Stam J. 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 N Engl J Med. 2005;352(17):1791-1798.
Kosinski CM, et al. Do normal D-dimer level reliably exclude cerebral sinus thrombosis? Stroke. 2004;35(12):2528-2529.
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高凝状态
发病机制
血管管壁的病变:炎症、外伤、过敏反应等均可造成 血管管壁的损伤
血流缓慢:血压低、心脏疾患、全身哀竭等,均可导 致血流缓慢
血液成分改变:包括血粘度增加、血小板增多、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
其中,尤以血管壁损伤是引起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 成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VEC合成的PGI2、NO、ADP酶可阻止血小板
正常静脉窦影像学表现
颅内静脉回流图
大脑半球皮层静脉吻合支
DSSST-MRI5
深静脉引流系统
解剖学特点
D 硬膜窦由内衬一层内皮细胞的坚韧的硬脑膜组 成的管道系统
D 大脑静脉是薄壁的、无肌纤维,缺乏弹性,无 收缩力,且无瓣膜
D 当血液进入硬膜窦被阻塞时,大脑静脉可以扩 张,血液逆流,通过吻合支使侧枝循环建立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
¾ 解剖基础
主 ¾ 病理生理改变
要 ¾ 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内 容
¾ 发病机制
¾ 临床表现
¾ 影像学诊断
¾ 治疗及预后
脑静脉系统解剖
颅内静脉系统由脑静脉和硬膜窦构成 幕上静脉系统和幕下静脉系统 幕上静脉系统又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脑静脉系统解剖
浅静脉组:大脑上静脉(Trolard V)8-12支,引流半球内、外侧 面上部;大脑中浅静脉引流半球外侧面;大脑下静脉(Labbe V) 引流外侧面下部和下面。
D-二聚体在诊断DVST中的价值
¾ 最近有人提出D二聚体的检测在CVST诊断中的价值, 一项针对35例CVST患者的研究表明,其中的34例D二聚 体升高,敏感性达97.1%,特异性为91.2%。而308例非 CVST患者中,99.6%D二聚体不升高。因此正常D二聚体 的患者患CVST的可能性不大,而对D二聚体升高的可疑 患者应急诊行MR和MRV检查明确是否患有CVST
神经影像学:CT
(2)间接征象:
¾脑实质梗死或出血; ¾裂隙样脑室; ¾大脑镰及小脑幕的强化
脑实质出血
双侧丘脑梗死
Venous infarct with “finger-like”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我国CVST形成病因
分析1998年-2008年我国文献报道的461例CVST病例:
461例中有388例详细分析CVST发生的病因,病因不明83例,占22.2% ¾ 继发于感染病灶的有69例,占18% ¾ 非感染性原因占60%
产褥期152例,占39.7% 口服避孕药15例 血液病和凝血因子异常12例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3例 癌症4例 继发于颅脑外伤14例 其他原因,包括劳累、饮酒、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等有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