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脑静脉窦血栓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往解剖学研究发现蛛网膜颗粒最多见于上矢状 窦,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大都位于横窦。 这是因为上矢状窦前段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外侧 陷窝而并非上矢状窦腔内,CT和MRI显示此处的 蛛网膜颗粒有较大局限性所致。
.
34
巨大蛛网膜粒压迹
巨大蛛网膜粒压迹呈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埙
.
35
鉴别诊断:MRI静脉窦高信号鉴别诊断
.
24
五、鉴别诊断
静脉窦解剖变异的判断:
在诊断静脉窦血栓时,应排除先天性静脉 窦变异可能。 以下解剖变异可能会被误诊为静脉窦血栓
.
25
五、鉴别诊断
1、窦闭塞(闭锁或发育不良,多见于横窦) 、非对称性引流(枕窦、双窦)
2、正常窦充盈缺损(蛛网膜颗粒、窦内分隔 ),要小心静脉窦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假 阳性”。
.
23
MR静脉造影(MRV)
诊断的直接征象:
脑静脉窦血流高信号缺失,或静脉窦的边缘模 糊。
诊断的间接征象
病变以外有静脉侧枝形成,出现其他途径的引 流静脉异常扩张。
MRV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受血栓形成时间的
影响,除显示大静脉窦外,对MRI显示欠佳的
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等结构也能清
晰显示,临床实用价值很大。
面肿胀、静脉怒张、球结膜水肿、突眼等)。 3、继发的脑梗塞、出血所致的限局性症状。
.
16
四、静脉窦血栓的影像
1、MRI可直接显示静脉窦和血栓,且脑静脉窦中血栓有特异 信号表现,并对显示血栓后继发性病变的敏感性较强。但 MRI在显示直窦、大脑大静脉和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不敏感 ,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
37
谢谢!
.
3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平扫表现ppt课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平扫表现ppt课件

CT平扫征像


直接征像:指能直接反应静脉窦内血栓的 征像,包括束带征(索条征)、高密度三 角征。出现率较低? 间接征像:脑肿胀;脑水肿;静脉性脑梗 死;静脉性脑出血等。这些征象出现率较 高,但缺乏特异性。
正常颅脑平扫图像

脑灰质CT值34-39Hu 脑白质CT值26-29Hu 静脉窦CT值40-60Hu

病因: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局部或全身血 系统异常、血流缓慢所致。常见病因有颅内感染、 妊娠、口服避孕药、外伤、严重脱水、慢性疾病、 血小板增多症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白塞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部分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痛等颅内压增高 的症状、脑静脉循环障碍产生脑水肿、软 化、坏死、梗塞或出血等所致的临床症状, 如肢体瘫、膀胱排尿障碍、癫痫发作、感 觉障碍等;总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 乏特异性.当患着出现顷内高压征 ,不伴 有影像学占位病变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梗塞后出血
动脉性脑梗死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脑挫裂伤
紫绀型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高血红蛋白血症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右侧额顶叶静脉性脑出血
鉴别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外血肿 高血红蛋白血症 动脉性脑梗死 动脉性脑出血 脑炎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脑挫裂伤
枕部硬膜下脉 期 脑 出 血
动 脉 期 脑 出 血
动脉性脑出血
动脉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
大左 脑侧 大丘 静脑 脉水 及肿 直, 窦大 血脑 栓内 形静 成脉 、
双矢 侧状 额窦 顶血 叶栓 肿: 胀 、 静 脉 性 脑 梗 塞
双矢 侧状 额窦 顶血 叶栓 肿: 胀 、 静 脉 性 脑 梗 塞

cvst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子突变、血栓素基因突变等。
2.感染性因素: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脑脓肿及全身感染等。
3.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s肉芽肿,肉状瘤病和
Behcet’s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
4.获得性易形成血栓状态:包括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同
型半胱氨酸血症、妊娠和产褥期。
1.Int J Stroke. 2009;4(2):111-123. 2. Thromb Thrombolysis. 2007;24(1):77-80. 3.Intern Med. 2009;48(9):723-725.
晚期癌症)、心衰、休克、酮症酸中毒、高热、颅内肿瘤和其它恶性肿瘤
等均可引起或促发CVST。
约15 %的CVST病例病因未明(20-25% )。
Nagaraja D, et al. J Neurol Sci. 2008;272(1-2):43-47.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1 2 3 4
脑静脉系统解剖 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刘运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前言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指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
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发病率4-5人/10万/年, 比(以前报道1/10万/年)要高,占所有中风
形成时,可谨慎做压颈试 •②Tobey-Ayer征:压迫病侧 验,但应避免诱发脑疝。
颈静脉脑脊液压力不上升, 而压迫对侧颈静脉脑脊液压
力则迅速升高,为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影像学特点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影像学特点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影像学特点【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影像学特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中的少见类型,其发病率低,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

故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其中产后3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7.25±12.71)岁。

1.2 方法回顾分析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经过、预后。

2 结果2.1 临床表现8例患者多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不一,包括急性起病7例、头痛8例、意识障碍1例、眼部症状2例、偏侧肢体障碍2例、精神症状1例、发热2例、伴癫痫发作2例、伴脑膜刺激征5例。

2.2 实验室检查8例中血粘度升高4例,血小板聚集率升高1例。

6例进行脑脊液检查,压力均超过170 mmH2O,其中伴有常规、生化检查结果异常2例。

2.3 影像学变化8例中有2例合并脑出血,均进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检查见图1:静脉窦显影欠佳或明显变细3例,未显影或血流中断5例,其中横窦血栓形成2例,合并同侧乙状窦血栓形成5例,合并上失状窦血栓形成1例。

2例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1例发现上失状窦、左侧乙状窦、双侧横窦均未见显影,另1例发现上失状窦前1/3、右侧横窦及乙状窦纤细,部分深静脉代偿开放。

2.4 治疗经过8例患者均予以脱水降颅压同时低分子肝素钙针(0.4ml 一日两次)或口服华发令片抗凝治疗,控制国际标准化时间(intem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在2~3之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表现

Thrombosis of the left transverse sinus in a 42-year-old woman. (a, b) Axial unenhanced CT images show left cerebellar and temporal hematoma with increased attenuation in the left transverse sinus (cord sign) (* in a). (c) On a 3D MIP image from CT venography, the left transverse sinus is not visible.
M RI及MRA
MRI结合MR血管成像(MRA)是诊断和随访CVST的最佳方 法。 静脉性水肿或梗死表现为T2WI上的高信号,多累及皮层 下,也可累及皮层区,与动脉供血区不一致,伴发出血。 血栓信号因时间不同而异:急性期:1~5天时表现为 T1wI上等信号、T2wI上明显低信号,反映完整红细胞内 的脱氧血红蛋白。亚急性期:6~15天时T1变为高信号, T2仍呈低信号,随正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和红细胞溶解后的 释放,T1wI及T2wI上均显示为高信号。慢性期:2~3周 逐渐变为T1wI上等信号、T2wI上高信号,血管再通则表 现不同程度流空信号。
CTA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空间 分辨力高,无血流相关伪影,对脑静脉(尤 其是小静脉)和静脉窦的显示优于MRA,尤 其适用于不合作和MRI检查禁忌的病人。缺 点是存在背景骨抑制问题,并需要精确地 定时采集以避免动脉与静脉重叠。
Normal sinovenous anatomy.(a, b) Axial MIP CT image (a) and 3D volume-rendered image from CT venography (oblique anterosuperior view) (b)show the internal cerebral veins (ICV), basal veins of Rosenthal (BVR), vein of Galen (VOG), and straight sinus (StrS).On the volume-rendered image, note the asymmetric appearance of the torcular herophili (TH), which is formed by the union of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SSS), straight sinus, and transverse sinuses (TS). The volume-rendered image also shows the sigmoid sinus (SS) and superficial middle cerebral vein (SMCV). (c) Sagittal MIP CT image shows the inferior sagittal sinus (ISS),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cerebral vein,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straight sinus, and vein of Galen.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11.隔静脉 12.丘纹静脉 13 大脑上吻合静脉 14. 大脑中浅静脉 15.Trolard 静脉 (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间的大吻合支) 16.海绵窦 17.斜坡静脉丛 18.岩上空 19.岩下窦 20. 蝶顶窦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优势侧横窦以右侧居多 • 双侧形成的静脉窦,均可以不对称发育,
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 检查步骤
颅内压 增高
疑为脑静脉 窦血栓形成
CT平扫
CT增强 CTV
MRI+MRV DSA
MRI+MRV
DSA
Thanks!
• 直接征象: ―病变静脉窦不显影
充盈缺损 或显影不均(雪花征) • 间接征象: ―是侧支循环扩张或迂曲 ―闭塞部位血液逆流 ―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排空延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DSA
• 增强MR和DSA:上矢状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DSA
• 脑小静脉呈雪花样扩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DSA
• MRV和DSA:右侧横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典型病理赏析
— 病理一
• 患者,女,31岁 • 剖腹产后2天 • 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抽搐
上矢状窦部分静脉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典型病理赏析
— 病理二
• 患者,女,49岁 • 右下肢抽搐3天 • 糖尿病史5年
• MRI:
– 平扫MRI – 增强MRI – MRV)
• DSA: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增强MRV
绿色:上矢状窦 浅蓝:下矢状窦 暗紫:直窦 橙色:窦汇 深蓝:横窦 黄色:乙状窦 淡紫:颈静脉及球部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增强MRV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
号 , 累及 皮 层 下 , 可 累 及 皮 层 区 , 动 脉 供 血 区 不 一 致 , 多 也 与 伴 发 出血 。血 栓信 号 因时 间 不 同 而异 , ~ 5 时 表 现 为 T w I 1 天 1 上
脑血 管 D A 可 以 清 楚 地 显 示 静 脉 窦 血 栓 形 成 的 部 位 、 S 范 围 以 及静 脉 异 常 回流 和 代 偿 循 环 的 情 况 , 临 床 诊 断 的金 标 是 准 因其 具 有 创伤 性 , 目前 常作 为 局 部 溶 栓 的 一 部 分 而 不 常 规 使用 。脑 血 管 造影 检查 时 , VS 可 表 现 为 静 脉 和 静脉 窦 部 分 C T
常 致横 窦 L b e 脉 汇人 点 处 信 号 丢 失 ; D D E ab 静 3 C MR 基 本 上 A
克 服 了上 述 缺 点 , 供 了 高 质 量 的 血 管 成 像 , 一 种 无 创 性 评 提 是
价颅 内静 脉 系 统 病 变 的新 技 术 l 。 3 C MR 的 优 势 集 中 _ 8 ] DD E A
颅 内 静 脉 窦 血 栓 形 成 ( rna v n u iu h o o i, ca il e o ss st r mb s n s C T VS )是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的 一 种 少 见 类 型 , 占全 部 脑 卒 中不 足 1 ] 。其 病 因复 杂 , 病 形 式 多 样 , 被 误诊 漏 诊 。近 年来 起 常 随 着 临床 医 生 对该 病 的重 视 , 经 影 像 技 术 以及 神 经 介 入 放 射 神 学 技术 的飞 速发 展 , 使该 病 大 部 分 病 例 能 够 得 到 早 期 正 确 诊 断
体 现在 能 够 无 创 性 、 方位 、 多 快速 地 评 价 颅 内静 脉 系统 , 且 目 而 前血 管 影 像 质 量 已 经 能 够 满 足 临 床 诊 断 需 要 。 目前 颅 内 静 脉 系统 的 3 C MR 还 有 一 些 限 制 , 空 间 分 辨 率 仍 低 于 DD E A 其 D A, 于象 素 容 积 的血 管 仍 不 能 分 辨 。 而且 其 时 间 分 辨 力 较 S 小 低 , 比剂 在颅 内循 环 时 间远 短 于 序 列 扫 描 时 间 , 内 动 静 脉 对 颅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T影像诊断PPT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T影像诊断PPT

左侧乙状窦、横窦充盈缺损
加充盈缺损图片
浅静脉迂曲扩张
多加静脉窦血栓各种征象的图
直接 间接:大脑镰和小脑幕异常强化、无强化
的脑白质低密度、脑穿通髓静脉扩张等
鉴 蛛网膜颗粒 别 先天性发育不良
注 意
后处 窗技术 理技 后处理方式的选择 术

型 蛛 网 膜 颗 粒
右侧横突蛛网膜颗粒
正常颅脑平扫图像
脑灰质CT值34-39Hu 脑白质CT值26-29Hu 静脉窦CT值40-60Hu
CVST的平扫表现
直接征像:束带征(索条征)、高密度三角征 静脉窦内新鲜的血栓在平行面及断面的不 同表现,出现率低?
间接征像:脑肿胀、脑水肿、静脉性脑梗 死、静脉性脑出血、脑室变小或扩大
束带征(索条征)
索条征
高密度三角征
上矢状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直窦血栓
直窦及大脑大静脉血栓
右侧横窦血栓
双侧横窦及右 侧乙状窦血栓
8mm层厚
薄层对静脉窦显示更为有利
2mm层厚
双侧丘脑密度减低(水肿),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及直窦密度增高。
大左 脑侧 大丘 静脑 脉水 及肿 直, 窦大 血脑 栓内 形静 成脉
CVST的CT征像
直接征像:指能直接反应静脉窦内血栓的 征像,包括束带征(索条征)、高密度三角征 及Dalta征或空三角征。出现率较低?
间接征像:脑肿胀、脑水肿、静脉性脑梗 死、静脉性脑出血、脑室变小或扩大;大 脑镰和小脑幕异常强化、无强化的脑白质 低密度、脑穿通髓静脉扩张等。这些征象 出现率高,但缺乏特异性。

双矢 侧状 额窦 顶血 叶栓 肿: 胀 、 静 脉 性 脑 梗 死

脑静脉窦血栓影像诊断现状与介入治疗进展

脑静脉窦血栓影像诊断现状与介入治疗进展

高 的 数 字 减 影 血 管 造 影 ( S 研 究 中也 发 现 , 动 、 脉 循 D A) 脑 静 环 时 间 的 延 长 以动 脉 期 为主 , 以认 为脑 静 脉 血 流 速 度 的 加 可 快 在 C S 具 有 特 异 性 , 脑 静 脉 系 统 梗 死 引起 的 异 常 回 VT 与 流 有 关 , 与 颅 压 的 变 化 无 直 接 关 系 。研 究 发 现 , VS 患 而 C T
底 静 脉 或 其 属 支 大 脑 中 、 静 脉 血 流 速 度加 快 。从 颅 内压 增 深
诊断 C S V T最 佳最 直 接 的 征 象 。但 有 研 究 发 现 , 三 角 征 阳 空 性 率 不 足 3 ~3 , T 间 接 征 象 包 括 脑 实 质 内 缺 血 性 或 O 5 C 出血 性 梗 死 、 高 压 征 、 回状 强 化 等 非 特 异 改 变 『 。 颅 脑 8 ] C V 可 以弥 补 常 规 扫 描 的 缺 陷 , 可 发 现 在 常 规 的 脑 T 它 窗 下 观 察 漏 诊 的 静 脉 窦 血 栓 。C V 的后 处 理 技 术 包 括 3 T D 重 组 和 2 重 组 , 各 种 重 组 技 术 均 可 一 定 程 度 地 丢 失 信 D 但 息 , 原 始 影 像 的 观 察 也 十 分 重 要 2 多 平 面 重 组 影 像 主 故 D 要 用 于显 示 硬 脑 膜 静 脉 窦 和 脑 静 脉 , 实 质 窗 宽 20 Hu, 脑 6
检 出 率 明 显增 高D 。我 们 就 C T诊 断 的 各种 影 像 手 段 进 VS
行 介 绍 和 综合 分 析 。 1 影 像 学 诊 断 技 术 1 1 x线 检 查 . X线检查 对于 C T的诊断 价值有 限 , VS 但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表 现

静脉窦阻塞的症状,主要由脑循环障碍所致, 由于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各部位静脉窦血栓 形成具有不同的症状:

海绵窦血栓形成,可见动眼、滑车、外展神经麻痹, 例如:眼球固定、活动受限等。三叉神经第1支受 累时,表现为眼球、前额部疼痛,伴感觉减退;三 叉神经第2支受累者,表现为面颊疼痛和上龈麻木。 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可引起眼睑、结膜水肿,眼球 突出。患者还可出现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海绵窦 血栓形成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颈内动脉炎、颈 内动脉海绵窦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发症,并出 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个别患者引起脑垂体感染。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CT诊断与鉴别 诊断



(3)静脉窦内血栓呈高密度带状影,在低密度梗塞区的 衬托下呈"带征"(Cordsign); (4)增强扫描并采用适当的窗位可以显示静脉窦内的血 栓呈低密度,静脉窦周围强化、密度升高,由于强化 区表现似希腊字母δ,故称为“δ”征,具有诊断意 义,但其出现率也仅为35~75%。 (5)近来有文献初步报告CT静脉血管造影(CTV)用于本 病的诊断,取得较好的效果。
脑静脉系统的解剖
脑部的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深静脉:主要为大脑大静脉,此静脉位于胼
胝体压部的下方,引流血液进入直窦。大脑 大静脉接受两侧大脑内静脉的血液,大脑内 静脉接受透明隔静脉、前后终静脉和脉络膜 静脉的血液。透明隔静脉收集尾状核头部和 胼胝体前部的静脉血,脉络膜静脉为脉络丛 的一部分,收集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静脉血。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X线脑血管造影诊断与鉴 别诊断 X线脑血管造影的静脉期及窦期可以观察静脉 窦及脑静脉的情况,静脉窦血栓形成表现为病 变的静脉窦不显影,与此同时可以观察到其它 的静脉途径的代偿吻合或引流。 正常X线脑血管造影的时相依次为动脉期→毛 细血管期→脑实质期→静脉早期→静脉期→窦 期。脑静脉及静脉窦彼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与 侧枝循环,因此在某一静脉或静脉窦堵塞时, 相应的静脉就会改道,在X线脑血管造影上可 见异常的引流回路,此征象在进行动态观察时 更明显。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尤其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什么表现?得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会怎样?以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并发病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症状:颅压增高、静脉血栓、颅内压增高、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充血*一、症状1.一般表现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分为全身症状、局部感染灶的症状和窦性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疼、精神萎靡、皮下淤血等感染和败血症症状。

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症状和窦性症状。

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体征表现各异。

急性起病,也可历经数周缓慢起病。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盘水肿等。

有作者提出以下几种表现类型:(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病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但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病情在数天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病情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起病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脑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展而来。

(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突然起病,发生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局限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皮质型感觉障碍等,即颅内压增高及局限型皮层损害的症状体征。

(2)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也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还可出现轻偏瘫、锥体束征及去皮质强直或去皮质状态,视盘水肿少见。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①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横窦-乙状窦在解剖上紧密相连,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故临床上常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

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多为单侧,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症状。

影像学习(28)——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表现特征

影像学习(28)——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表现特征

影像学习(28)——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表现特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图释图1.T2WI示右侧横窦条带状高信号图2.T1WI示右侧横窦条带状高信号图3.MRV(PC)示右侧横窦血流信号消失图4.T1WI示上矢状窦内高信号图5.T2WI示上矢状窦内高信号图6.上矢状窦血流信号减少,信号不均1 简述脑静脉窦血栓(CVST) 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脑静脉血管闭塞造成脑实质损害,临床上没有特别症状,常误诊为脑动脉性梗死、脑肿瘤、脑部感染等,治疗不及时预后不良。

此病病因繁杂,主要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多见于22~38岁的女性,如妊娠、围产期及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临床症状轻者不典型,重者会表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也可形成海绵窦综合征。

有皮层损伤者表现为肢体障碍,如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则可出现意识障碍。

CVST会引起脑静脉回流受阻,高颅压引起脑实质损害、脑梗死、皮层出血等。

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发现静脉窦闭塞和病损范围、判断继发性脑实质损害及其程度对临床指导药物治疗具有关键作用。

随着MRI和MR静脉成像(MRV)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有很大提高。

2 影像特征(1)MRI表现MRI对血液流动特异性敏感,闭塞的脑静脉窦内流空信号消失,窦内血栓形成随时间变化而显示不同信号。

静脉窦血栓形成与颅内血肿相似的影像分期及表现:急性期(<1周)呈稍长T1WI信号,长T2WI 信号;亚急性期(1~2周)呈短T1WI、T2WI信号;慢性期(>2周)呈等T1WI、长T2WI信号。

在临床中遇到的CVST患者绝大部分是急性后期、亚急性期或慢性期,MRI表现较为典型,极易诊断。

而在急性早期为长T1、短T2信号,极易漏诊。

以下几点有助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1)多方位扫描显示正常静脉窦血流流空信号消失,而呈中等T1或短T1信号。

(2)延长TR时间,静脉窦内仍有高信号。

(3)静脉窦内显示极短T2WI信号,而窦壁却呈高信号,也是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的重要征象。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质的 MR表现相 比, 慢性血栓 的典 型表现 为 T 2 WI 呈等或 高信 号, T , WI 呈成等信号 。信 号强 化 可存 在 较多 变化 , 信号 强度
有 时与流动非常缓慢 的氧合血 流类 似。增强扫 描正常静脉窦 表 现为显著 强化 , 但有时机化的血栓注 射对 比剂 也可强化 】 。 强 化的原 因可能继发 于血 栓再 通 或硬膜 内、 栓 子内侧支 循环
对 于最后确诊 十分必要 。静脉窦 血栓 MR T 。 WI 及T 2 聊 上 的 表现依赖 于血栓形成 的时 间和成 像时 间间隔 。信号 强度的变 化 与血栓 中血 红蛋 白分 解 后 的产 物所 产 生 的顺 磁性 效应 有 关 。亚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典型 的高信号 是诊断此病 的重要 依据 , 而其他各期血栓信号不典 型 , 缺乏特征性 ] 。慢性 期血 栓并窦腔不完全再 通的 MR诊 断存 在较 大 困难 , 与正 常脑 实
前G R E序列越来越 多地用 于评价血细 胞分解 后 的产物 , 他们 对于显示脑静脉腔内血栓 的作用也 得到大 家认可 。在血栓 演 变的不 同时期 , 由于顺 磁性物质 , 比如脱 氧血 红蛋 白、 正铁血 红蛋白的存 在 , G R E序列易产生 磁敏感伪影 , 从 而可显示静脉 腔 内血栓病 变的存在 。G R E序列对于急性期血栓 的显示可能 更 有帮助 , 尤其是病灶在 T , WI 和T 2 WI 图像 上信号强 度均十 分轻 微时 J 。血栓再 通在 MR血 管造影像上 主要表现为窦腔 形态不规则 , 多发窦腔内通道及硬膜 多发 的侧 支血管形成 , 这 是不完全再通 的特征性表现 。经过 抗凝后 血栓完全再 通多 见 于上矢状窦 、 直窦 , 而横 窦 、 乙状 窦完 全再通 少见 。完 全再 通

静脉窦解剖和血栓形成

静脉窦解剖和血栓形成

(2)条索症
2、MRI
❖ 初期:正常、血管流空现象消失
T1等信号
脱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分解
T2低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
❖ 继之:T1 、T2均为高信号
❖ 随血管再生:出现正常流空信号
六、影像学
二)间接症象:
1、颅内压 : 脑室变小
MRI:脑实质高信号水肿区
2、脑实质由出血性或缺血性改变
MRI Ⅳ期改变
Ⅰ期 Ⅱ期 Ⅲ期
1、颅内大的静脉窦
硬脑膜窦: (4)横窦:最大的V窦,位于枕骨粗隆两侧,在枕骨
及颞骨内面向外侧横行,继续向前下由改名为乙状 窦,(该部围绕颞骨乳突而呈乙状)。未端续于颈 V孔,出颅与颈内V沟通。 (5)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其由为结缔组织似海绵 状,两侧海绵窦绕垂体,连通成环,称为环窦。 ∵眼V直接注入海绵窦 ∴面部感染可能经眼V波及到海绵窦 ∵窦内有颈内A、Ⅲ、Ⅳ、Ⅵ、Ⅴ ∴出现相应症状
膜水肿。 (2)眼球各部分活动受限。 (3)角膜反射消失。 (4)眼球有时疼痛,少数可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5)两侧海绵窦因环窦相连,一侧血栓常在
数日内扩大到对侧。
五、临床表现和体征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 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常发生在产后1——3周, 血液成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机制增强。
发病1—5天 T1高信号 T2低信号 发病6—15天 T1、T2均为高信号 发病16天—3个月 T1、T2信号减弱
流空信号 逐渐增强
Ⅳ期 发病4个月后 有些人可见持续的管腔
内等密度信号,无正常流空信号,表明持续闭塞。
七、治疗
1、抗凝 2、降颅压 3、对原发病治疗 4、合并感染用抗生素 5、激素治疗 6 、溶栓

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MRI、MRV的影像学资料。

结果60例患者上矢状窦受累26例,下矢状窦受累12例,直窦7例,横窦4例,乙状窦受累10例,窦汇1例;常规MRI征象依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及静脉窦累及程度而略有不同,31例增强扫描显示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

MRV成像见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21例可见阻塞周边的引流静脉。

MRI联合MRV检查静脉窦血栓的阳性结果与DSA符合率为100%。

结论MRl 结合MRV有助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排除诊断,应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标签: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但其病死率极高,高达20-70%【1】。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再加上影像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并由此导致延误治疗。

MRI 和MRV都属于是无创且能较快得到血管影像的新技术,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了理想的影像检查手段。

本文总结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MRV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MRI、MRV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9-60岁,平均(35.6±10.2)岁;病程8h-4个月;临床症状:48例伴头痛,10例伴恶心、呕吐,9例伴意识障碍,8例伴偏侧肢体无力,4例伴抽搐。

诱发因素:10例为产褥期,10例为妊娠期,15例在感冒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例,肾病综合征5例,原因不明12例。

1.2 方法使用PHILPS NT-5型0.5T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MRI及DSA不同影像征象的比较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MRI及DSA不同影像征象的比较分析

poc [ ] r o ru , 0 7 2 ( ) 50— 3 . rah J .JOt pTama 2 0 , 1 8 : 3 5 7 h
[ ] P T E S N M J C L D T o t e e yd p n e ut n 3 A T R O , O EJ . w a d l e e dc o sg d a o r i

33 . 20
奎 兰 !笙 垦
篁 鲞 4 箜2塑
d 0
!0 n 竺 2 10 3, o2 ua ! !里 :叭l 1 2 N 4 — . , .
骨将直接关 系到胫 骨 Pl i n骨折 块复位 效果 。腓 骨复 o 位可为恢 复下肢长度 、 胫骨骨折 复位对线情 况提供参 考标准 , 也为踝关节面 的精细复位创造了 良好条件 , 使
尽量保 留与周 围软组织 相连 的皮质骨碎 片 , 可用来作 为骨折 复位 的参照 。( ) 碎骨 折块 整 复技巧 : 于 2粉 对 粉碎严 重的骨折复位 时, 首先灵活应用克 氏针 、 螺丝钉
临时 内固定 粉碎 的骨折块 , 尽量恢 复踝关节 面解剖 复
f cue[ ] r o ru a 2 0 2 ( ) 14—17 r trsJ .JO t pTam , 06, 0 2 : 0 a h 0. [ 2] G O EA,G D E ,H T RIH C ta.O e e u— R S AR N R M J E r C ,e 1 p nr c d
参 考 文 献
[ ] B A q C A Y A T RC L W R O E I ,e a 1 H q? H R Y ,C IH O ,G B ZE R t 1 A .
C mp ia in s o it d wi h o t r lt r p r a h f r P l n o l t s a s c ae t t e p seo ae a a p o c o i c o h l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述---病因
• 感染因素:耳炎、鼻窦炎、乳突炎、脑膜炎 脑脓肿、全身感染等
• 先天因素:凝血酶缺乏症、蛋白S和蛋白C缺乏症 leiden V因子突变、血栓素基因突变等
• 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 溃疡性结肠炎等
• 获得性易形成血栓状态;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妊娠、产褥期、全身衰竭、脱水、心功不全 血液黏稠、高热、外伤、口服避孕药等
• 直接征象: – CT平扫:
静脉窦高密度征(dense vein sign) 皮层或深部静脉高密度带征(cord sign) – CT增强: 脑静脉和静脉窦充盈缺损呈
“δ”征 空三角征(25~30%)
– CTV: 病变脑静脉和静脉窦充盈缺损或狭窄闭塞
11.隔静脉 12.丘纹静脉 13 大脑上吻合静脉 14. 大脑中浅静脉 15.Trolard 静脉 (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间的大吻合支) 16.海绵窦 17.斜坡静脉丛 18.岩上空 19.岩下窦 20. 蝶顶窦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优势侧横窦以右侧居多 • 双侧形成的静脉窦,均可以不对称发育,
(Trolard静脉) 5. 前壁静脉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增强MRV
6. 大脑中浅静脉---蝶顶窦和海绵窦 7. 下吻合静脉(Labbe静脉)---横窦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MRV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DSA
1.上矢状窦 2.下矢状寞 3.直寞 4.窦汇 5.横窦 6.乙状窦 7.枕窦 8.大脑大静脉 9.基底静脉 10.大脑内静脉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述---病理机制
• 脑静脉血回流受阻
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和毛细血管内
局部脑组织肿胀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静脉性脑梗塞
出血 颅内压增高
• 脑脊液吸收障碍
阻断蛛网膜颗粒吸收
脑脊液吸收障碍
颅内压增高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述---病理
• 大体: – 静脉和/或静脉---窦新鲜或陈旧血栓 – 可继发---静脉性脑梗死、脑水肿
右侧横窦 — 致右侧横窦粗大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上矢状窦变异 ― 上矢状窦后部右偏 ― 右侧横窦细小 ― 左侧横窦近段缺如 ― 左侧乙状窦及颈内静脉细小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永存镰窦: ― 连接大脑大静脉---上矢状窦
出血性脑梗死 • 结局: – 静脉出血性梗死累及皮层和邻近的白质
—SAH —硬膜下或颅内血肿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为: • 头痛(80-90% ) • 癫痫发作(40% ) •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意识障碍 • 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一侧可以发育差或完全不发育; • 绝大部分颅内静脉血经右侧横窦
→乙状窦→颈内静脉回流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上矢状窦及乙状窦-横窦 变异 - 单侧横窦细小 - 横窦与上矢状窦之间有交通支 - 矢状窦偏离中线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变异
• 乙状窦-横窦变异 — 左侧横窦细小 — 上矢状窦主要汇入
后份之间的硬脑膜静脉通道。 ― 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即闭合。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述---分型
• 炎症型:主要见于乙状窦和海绵窦 • 非炎症型:主要见于上矢状窦和横窦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述---发生率
• 横窦血栓形成 --- 86%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 62% • 直窦血栓形成 --- 18% • 脑浅部静脉血栓形成 --- 17% •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 12% • Galen静脉及脑内静脉血栓形成 ---11%
• MRI:
– 平扫MRI – 增强MRI – MRV)
• DSA: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增强MRV
绿色:上矢状窦 浅蓝:下矢状窦 暗紫:直窦 橙色:窦汇 深蓝:横窦 黄色:乙状窦 淡紫:颈静脉及球部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增强MRV
由大脑半球引流至 上矢状窦的静脉: 1. 额极静脉 2. 前额静脉 3. 后额静脉 4. Nhomakorabea上吻合静脉
横窦、乙状窦:主要由乳突炎中耳炎并发
如血栓扩展到颈静脉,出现舌咽N、迷走N、副N变化 单侧者可无症状(奎克试验阳性)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 直窦:病情严重
– 引起大脑大V血流阻滞,出现 意识不清 肢体强直、抽搐、多动
– 脑内可能发生大量出血流入脑室 呈血性脑脊液,有时出现去大脑强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CT
不同静脉窦闭塞临床表现:
• 海绵窦:多为炎症性血栓 – Ⅲ、Ⅳ、Ⅴ对脑神经麻痹 – 视力下降、眼睑、结膜水肿、眼球突出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 上矢状窦:多为非炎症性血栓 – 额顶部头皮静脉怒张 –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癫痫发作、运动障碍 – 括约肌功能障碍。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窦解剖---引流
• 脑静脉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 眼静脉 海绵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直窦
颈内静脉 岩上窦 岩下窦
颅内静脉窦解剖---特点
• 不与动脉伴行 • 无静脉瓣 • 吻合支丰富 • 静脉压与颅内压接近 • 变异多
颅内静脉窦正常影像学表现---检查技术
• C T:
– 平扫CT – 增强CT – CTV
颅内静脉窦解剖---组成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颈内静脉
颅内静脉窦解剖---引流
A. 上矢状窦 B. 大脑大静脉
(Galen静脉) C. 眼静脉 D. 面静脉 E. 海绵 窦 F. 下岩窦 G. 颈静脉 H. 乙状窦 I. 上岩窦 J. 橫窦 K. 直窦 L. 下矢状窦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的影像学表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内静脉窦---内容
• 解剖 • 正常影像学表现 • 血栓形成概述 • 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 血栓形成影像学表现 • 典型病理赏析 • 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颅内静脉窦解剖---组成
- 脑静脉窦(硬脑膜窦)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岩上窦、岩下窦 海绵窦 直窦 侧窦(横窦、乙状窦) 窦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