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知识复习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综合复习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综合复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4ef6a12ce2f0066f43322b2.png)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综合复习练习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能与澄清石灰水(碱)发生化学反应,能与碳发生化学反应二.用途1.干冰降雨---------物理变化(人工降雨)2.灭火----------------(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3.气体肥料---------植物的光合作用4.温室效应---------(有缺点也有优点)5.工业原料---------食品包装与应用等等二.二氧化碳的制取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装置的选取依据: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生成物的性质(能否溶于水,密度等等)装置的搭配三.选择题练习1.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A .易溶于水比空气轻B .难溶于水比空气轻C .易溶于水比空气重D .难溶于水比空气重2.利用所示装置,不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A .用①④制取氧气B .用②③制取氧气C .用②④制取氧气D .用②⑤制取氧气3.实验室中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和水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 .B .C .D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 .加热已通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人胸闷甚至窒息,应及时开窗通风5.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制取B .干燥C .收集D .验满6.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A .C,CO,H2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B .H2,O2,CO2都能用排水法收集C .C,S,P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气体D .CO,CH4,O2都具有可燃性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易溶于水B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 .干冰不是冰D .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钙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四.综合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1)指出图中的几处不正确________.(2)纠正不正确,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会变________色.C中哪一支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________,且________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用CO2来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制取氧气习题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制取氧气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56f789b8f67c1cfbd6b81a.png)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制取氧气习题1、如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
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
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方案二:;2、(5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能用装置A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所需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能用装置B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所需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棉花、木块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2)芳芳发现若补充的一种仪器,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就可以制取氧气。
需要补充的仪器是,除此而外,她还需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3)她正在绘制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你帮助芳芳将其补充完,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相比较,能体现出的一条优点是;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专题复习(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专题复习(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3c84d06bec0975f465e2c1.png)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反 2KClO3M=n=O=2 2KCl+3O2↑
应
原 2KMnO4 === K2MnO4+MnO2+O2
理 方
2 H2O2 =M=nO=2 2H2O + O2 ↑
程 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把手拿开,过一会儿,可 看到水沿导管上升,形成水柱, 说明装置不漏气。
先往锥形中加水浸没长颈 漏斗下端,然后夹上止水夹, 再往长颈漏斗中加一定量的水, 静止一会,如果漏斗液面没下 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趁热打铁
?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
A
B
C
D
装置内液面下降, 导管内水柱上升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发生装置பைடு நூலகம்
B
C
A
D
E
反应物状态:固体+固体、固体 固体+液体、液体+液体
反应条件: 加热
不加热
可随时添加液体
止水夹
有孔塑料 板或橡胶 片
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 .收集装置
A
B
A装置适宜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
C
的气体;
B装置适宜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
C装置适宜收集 不易或难溶于水 的气体;
(4)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会导致实验失败,请分析下列实 验出现异常的可能原因。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广口瓶内出现白雾,导气管导 出的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
使用浓盐酸制二氧化碳 ;
初三化学氧气、二氧化碳总结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二氧化碳总结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d6dd2959eef8c75fbfb3ee.png)
练习题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两种装置:(1)选择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2)选择B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的方法是;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节约水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有A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 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左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右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7、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观察下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根据A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装置,其中仪器c的名称是(3)从上述装置中选择一种适用于收集氢气的装置,对应的编号是(4)E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逸出。
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该是口(a或b)8、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左下图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3)检验生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近一步进行。
某小组经研究,用右上图所示的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a 该方法中加热的实验仪器名称是b 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的目的是c 该方法与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方法对比,你认为其改进的出发点是对比两种方法,你认为进行实验改进的关键在于9、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在这个净水过程中,未涉及到的净水方法是A 吸附B 沉淀C 过滤D 煮沸(2)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上主要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b45a4312b3169a551a4ec.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一、单选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答案】A【详解】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故选A。
2.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m)与加热时间(t)关系的是A.B.C.D.【答案】A【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氧气放出,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图像不正确;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不会随反应的时间发生变化,故选项图像正确;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分解生成氯化钾,所以氯化钾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逐渐增大,当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完全分解时,其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故选项图像正确;D、氯酸钾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反应时,其质量为0,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A。
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C.D.【答案】A【详解】A:完全符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要求,A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气体时为尽可能排尽空气,应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B错误。
C:氧气验满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错误。
D:细铁丝燃烧时会产生高温的熔融物,为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应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A。
4.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答案】D【详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相差不大,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都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无法区分。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55436f35a8102d276a22ff7.png)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一.请写出常见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二.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1.制氧气(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3)氯酸钾制取氧气:。
2.制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三.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一)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______________(固固型或固液型)和_____________(是否需要加热)。
1. 常见气体的制取(O 2、CO 2)(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4)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________。
2. 其他气体的制取(N 2、NH 3、CH 4)(1)实验室用加热NaNO 2和NH 4Cl 的饱和溶液制取氮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示】a.用A(或B)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c.D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d.A 、B 装置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即可,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4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4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42b4eb960590c69ec376c0.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4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1)2H2O===2H2O+O2↑(2)2Na2 O2+2H20 ==4NaOH十O2↑(3)2Na2 O2+2CO2== 2Na2CO3+O2(4)2CaO2+2H2O==2Ca(OH)2+O2↑(5)2CaO2+2CO2 ==2CaCO3↓+O2 (6)KC1O3不与H2 O||,CO2反应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A. 双氧水B. 过氧化钙C. 过氧化钠D. 氯酸钾2.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氧分子B.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C. CO2可用于灭火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3.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B.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里D.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5.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错误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装药品||,制气体C. 收集D. 验满6.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要收集该气体可用以下方法中的()A. 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集气法B. 只用向上排空集气法C. 向上排空集气法和排水集气法D. 只用排水集气法7.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④③⑤⑥C. ②①③④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8.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集气法.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9.下列气体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H2B. O2C. CO2D. N2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0.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并正确放置在桌面上的无色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习题精选(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习题精选(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78fd067f1922791788e846.png)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前预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 ① ;② ;③ 。
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映里能 其他物质的反映速度,而本身的 在化学反映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映是指由 。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式是 ,属于 转变。
【课堂练习】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A. 氯酸钾受热分解B.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 分离液态空气法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映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能够提高某些化学反映的速度C. 催化剂能够降低某些化学反映的速度D. 任何化学都需要催化剂3、下列反映属于分解反映的是( )A.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B.水 氢气+氧气C. 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水 碳酸 4、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搜集氧气的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 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的主要作用是 。
5、按照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映的文字表达式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搜集氧气时,利用 (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式搜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因为 和 ,所以发生点燃 通电 点燃装置应选用 。
【课后巩固】 一、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式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较,正确的是( )A. 反映速度不变B.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 反映速度加速,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 反映速度加速,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2、某同窗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心接触 ⑥搜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 全数B. 除④外C. 除⑥⑦外D. ①②③⑤3、以下各反映中,属于化合反映的是 ;属于分解反映的是 ;属于氧化反映的是 ;既属于化合反映,又属于氧化反映的是 。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复习《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复习《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2261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e.png)
制取气体专题1.乙炔(C x H y)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电石(CaC2)制备,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已知焦炭和气体B能反应生成气体C,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根据反应①可推断固体D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为了测定乙炔的组成,将一定量的乙炔(C x H 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下图的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再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氦气,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氦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已知一个乙炔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根据实验数据推断乙炔的化学式:___________。
二、实验题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他们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气密性。
(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去除)①他们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①上述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①选用装置F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填“瓶口”或“瓶内”),若木条火焰_____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①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碳酸氢钠、尿素等C.干冰用作环保型制冷剂D.二氧化碳用作农业气体肥料、工业生产的保护气(2)乙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塑料试样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探究实验(查阅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下图所示“A→B1→E→B2→C→G”的顺序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专题训练气体的制取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专题训练气体的制取](https://img.taocdn.com/s3/m/8328a3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4)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BB (填字母) 装置为发生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a a (选填“a” 或“b”)端进入。
类型4:O2、CO2之外的气体的制取
7.(1)选取如图所示装置用块状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其发生装置可以 是BB、、DD、、EE、F 、F(填字母序号),选取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D在操作方面 的优势为可可以以控控制制反反应应的的发发生生和和停停止止。
类型3:常见气体的制取、检验、验满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
熄灭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 酸溶液——氢硫酸。 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 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物理理 (选填“物理”或 “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红 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是BB (填序号), 用 G装置收集的H2S气体应从aa (选填“a”或“b”)端通入。
选择错误的是
(B )
A.若瓶中装满空气,收集氧气时,氧气从a口进入 B.若瓶中装满氧气,用水将其排出,水从b口进入 C.若瓶中装满水,收集氧气,氧气从b口进入 D.若瓶中装半瓶水,观察氧气输出速率,氧气从a口进入
类型2:常见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3.(德州德城区期中)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 习题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c2cc1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0.png)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氧气和二氧化碳中考复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2.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 3.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极易溶于水 C.在低温和高压下会变成液体或固体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下列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C. D.5.下列关于2O 和2CO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实验装置可能相同 B.用途∶2O 可作燃料,2CO 可灭火 C.性质∶2O 不易溶于水,2CO 可溶于水D.检验∶2O 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2C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7.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粉末(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吸收热量B.该反应的实质是镁与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氧气反应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不是所有的物质的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要除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所以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9.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24H SO ,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习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6bc1284a7302768e9939c4.png)
第四单元第二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药品是()A、高锰酸钾B、木炭和氧气C、大理石和稀盐酸D、高温煅烧石灰石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酒精灯C、集气瓶D、导管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B、加热石灰石使其分解来制取C、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A、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没有加热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D、加入的是稀硫酸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
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⑤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6、家庭厨房使用的纯碱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将盐酸加入纯碱中,会放出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此可推知这种化合物是下列物质中的()A、NaClB、Na2CO3C、NaOHD、NaClO7、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的需要的药品和反应条件B、实验装置C、气体的验证D、气体的用途8、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A、看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块状固体B、取少量样品加入盐酸中,看是否有气泡C、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水中,看是否有不溶物D、取少量样品在试管中加热,看是否有气泡9、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D、块装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10、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fbcae58e9951e79a89271e.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法(重难点)(1)实验室制法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2H202 =MnO2=2H20+2O2 ↑(c)②发生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ecc50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b.png)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基础题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A.铁丝B.木炭C.镁条D.硫2.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4.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然后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5.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6.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再盖上玻璃片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用作气体燃料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8.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集气瓶内压强不断增大,充气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D.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是长颈漏斗9.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拿出水面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是固体),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表示的是A.固体总质量B.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生成氧气的质量1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序号).12.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过关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过关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18089ea45177232e60a22f.png)
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过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2.实验室检验氧气应该选用( )A. pH试纸B. 澄清石灰水C. 酚酞溶液D. 带火星的木条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装药品B. 制备C. 收集D. 验满4.构建知识网络,是同学们做笔记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关于氧气部分知识网络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某些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反应,因此,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 从如图中氧气化学性质可以推知氧气具有助燃,供给呼吸等用途C. 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D. Ⅰ、Ⅱ类反应都发生了氧化反应,均放出热量.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C.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D.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完全相同B.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等变化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C. 通常情况下水中含有氧气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8.(2021•苏州)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 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 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9.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二氧化锰的质量C. 钾元素的质量D. 氯化钾的质量10.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B.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B.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不需要用酒精灯加热C. 排水法收集O2时,一定到产生连续性气泡时再收集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集满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12.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即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①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 ②④B. ③④C. ①②D. ①③13.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14.该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⑦⑥B. ②③①④⑤⑥⑦C. ④②①③⑤⑦⑥D. ④①②⑤③⑥⑦二、填空题16.氧气瓶潜水员必备的物品,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木柴燃烧也需要氧气,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作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162951f524ccbff0218400.png)
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珠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2.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无味B. 不易溶于水C. 密度比空气大D. 能与红磷反应3.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4.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元素B.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D.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氧气验满C. 嗅闻气体D. 量取9.5mL液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C. 碳在氧气中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板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气管、单孔塞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10.(2021•钦州)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B. 氧气能供给呼吸C.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11.2021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制备专题基础习题
1、(2013年我市中考原题共6分)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
(2)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3)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如图C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
2、(2012年我市中考原题共7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D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通常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但若用装置C则可,与装置B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为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某同学将制得的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你认为该操作(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3、(2011年我市中考原题共9分)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
氧气,则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在实验室里,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②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2NO + O2 = 2NO2。
那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字.
母.);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
(3)如果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的液体为,氧气应从(填“a”或“b”)端进入F中;如果用装满水的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端进入F中。
4、(2010我市中考原题共11分)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4)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选用的药品是: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选择上述药品的理由:;(5)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气体制备专题提高习题
1、(2013年南宁改编)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2、(烟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图1 图2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
你想制取的气体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请从图2中选取(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3、(乐山)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请从下列仪器中选用适当仪器用H2O2与MnO2制取并收集O2。
(1)仪器e的名称是;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产生并收集气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填代号),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4、(黄石)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___________;
试用最简便
...的方法验证他把制取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