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58dd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e.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B.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棒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答案】B【解析】 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是错误的叙述,B.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是正确的叙述,里用氧气的助燃性;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棒是错误的叙述,还有量筒和胶头滴管;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是错误的叙述,污水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故答案选择B【考点】基本概念及原理、化学与环保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20℃时,向一定B.将等质量的镁片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D.向盛有少量二氧【答案】A【解析】A.原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硝酸钾的质量会增加,当达到饱和时不再继续增加。
其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饱和时不再变化。
此项正确。
B.根据活动性判断,镁的反应速度快;根据反应中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判断,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多。
图像不符合此特点。
此项正确。
C.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此项不正确。
D.生成氧气的质量会随着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此项不正确。
所以在选A项。
【考点】图像题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A. 加热高锰酸钾会产生氧气,氧元素质量会减轻,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元素,故不能变为0,A正确;B.稀盐酸过量到锌反应完后不再产生氯化锌,但是盐酸增多使溶液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不正确; C.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到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C正确;D. 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D正确。
【考点】电解水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4.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图1: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图2: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C.图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D.图4:水的电解【答案】B【解析】A.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氧气质量相等,选项错误; B.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多,溶液酸性逐渐减小,当盐酸反应完时,溶液就显碱性,选项正确; C.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选项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8,选项错误。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05041081c758f5f71f67cf.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2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
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
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氧化钡还可通过反应:BaO2+CO2+H2O =BaCO3+H2O2制备过氧化氢。
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H2O22H2O +O2↑; (2)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在BaO2+X+H2O═BaCO3↓+H2O2的左边有1个钡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X分子,右边有1个钡原子、1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因此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2)由题意“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2.(4分)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
请回答:(1)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少量慢慢注入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B中产生现象的原因【答案】(1)A中蓝色液体里有气泡产生,(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A中蓝色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B中溶液里产生蓝色沉淀(2)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使A中气体增多,A中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铜的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由于导管内有空气,所以液体流入之前B中导管口先有气泡冒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解析】(1)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少量慢慢注入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蓝色液体里有气泡产生,(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A中蓝色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B中溶液里产生蓝色沉淀(2) B中产生现象的原因: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使A中气体增多,A中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铜的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由于导管内有空气,所以液体流入之前B中导管口先有气泡冒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考点】压强的变化,制取氧气的原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3.(10分) 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c32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e.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气的是()A.空气B.氧气C.氧化镁D.液态氧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3、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B.将液态空气蒸发分离得到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将河水通过蒸馏制取蒸馏水二、填空题4、用化学符号表示:(1)液态氧:_________;(2)过氧化氢:_________;(3)铁:_________;(4)水:_________。
4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_________来收收集氧气,用到仪器_________来检验氧气。
三、简答题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是什么?7、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气的是(C)。
因为氧化镁是一种化合物,不是氧气。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
因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3、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因为加热氧化汞会分解出氧气和汞,属于化学变化。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4、(1)液态氧是O₂;(2)过氧化氢是H₂O₂;(3)铁是Fe;(4)水是H₂O。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用到仪器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三、简答题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接着点燃酒精灯并加热药品,待药品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最后撤离装置并熄灭酒精灯。
7、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待瓶内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二是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三是收集满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口应向上放置。
制取氧气练习题含答案
![制取氧气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fd623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0.png)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二氧化锰颜色相同的物质是A. 氧化镁B. 四氧化三铁C. 高锰酸钾D. 红磷2、下列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 二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气D. 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气不纯4、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氧化反应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 质量减小B. 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质量增加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 插入集气瓶中B. 插入集气瓶底C. 放在集气瓶口D. 都可以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9、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A. ①②③④⑤B. ②④⑤C. ①②D. ①②③12、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1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B. 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C.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看颜色 D . 石灰水和水——通二氧化碳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16、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较差的是A.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二、填空题:1、据报道:为促进本市用煤质量的提高,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2007年9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对今冬采暖预储的低硫散煤质量进行了抽查;此次抽查中,不合格煤炭的质量问题是灰分、全硫和发热量超标,占总数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含硫的煤会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形成________的主要物质;2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_ ______;②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______;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_____________ ________;⑤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⑥高锰酸钾制氧气⑦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3、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⑴ 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⑵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_端通入;⑶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___端通入;⑷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____端通入;三、实验题: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a 、b 符号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可选用或装置收集氧气写装置代号;原因是氧气且3固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2H2O =4NaOH+O2↑;若通过此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写装置代号;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自拟研究主题,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及催化剂做研究:(1)小红的实验方案为:她要探究的问题是,通过实验,她得出结论的依据是;2小明的实验报告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3小刚的探究过程如下:①问题MgO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②猜想Mg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③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木条复燃实验二在装有10mL15%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MgO,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④结论MgO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Mg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认为小刚的猜想还不能得到证实,理由是;参与了课外小组的研究后,是否触发了你的灵感关于过氧化氢分解以及催化剂问题,你想研究的问题是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2. 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A、H2O2B、MnO2C、Fe2O3D、KClO33.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用KMnO4粉末制取O2B.用KClO3和MnO2制取O2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4.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1 23 45.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②__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 填序号,下同;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6. 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2. 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O2的是A、H2O2B、MnO2C、Fe2O3D、KClO33.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用KMnO4粉末制取O2 B.用KClO3和MnO2制取O2 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4.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1 2 3 45.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②__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 填序号,下同;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6. 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有一批混有MnO2的KMnO4样品;一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去检验其纯度;取4.00g样品放入图中充分加热,直到反应完全,并用下图的装置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为1.41g/L,溶于水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浓H2SO4具有吸水性,在此作干燥剂请回答:1写出a仪器名称:;2指出A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该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3撤去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填“有”或“无”,原因:;4改正A的错误后,A的装置还可用作下列哪一种气体制取:;A.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NH3B.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Cl2C.加热浓H2SO4和酒精混合物制C2H4乙烯5反应结束,量筒内液面处于227mL刻度处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一致,则气体质量为g; 2.陶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d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理论上2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0.203g;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7ml,换算成质量为0.253g,超过理论量为:0.253g-0.203g=0.05g;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提高拓展题及答案1.为了较准确测定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体积,可进行以下试验:称取2.5g氯酸钾与适量二氧化锰混合,然后加热直至无气体放出,过一会儿读取进入量筒里的气体体积;试完成下列填空:1测量气体体积时,可以将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则收集气体应选—上图中的装置才合理,理由是;2若这时氧气的质量为0.98g,则使用规格的量筒选填字母序号;A.100mLB.200mLC.500mLD.1000mL2.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现欲制得干燥而纯净的氧气,可采用下图装置:装置A中,容器内盛有二氧化锰,从长颈漏斗中逐滴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装置A牛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3装置B中的药品是,其作用是;4检验装置C中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3.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O2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下同,还缺少的仪器是;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需使用的有;3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口进入;若将装置中充满水,O2由口进入;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C B D B D题号7 8 9 10 11 12答案 C C B D D C题号13 14 15 16答案 C B D C二、填空题:1、1二氧化硫酸雨2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化合2、①C + O2点燃CO2②Mg + O2点燃MgO③Fe + O2点燃Fe3O4④P + O2点燃P2O5⑤H2O2H2O + O2⑥KMnO4K2MnO4+MnO2+O2⑦KClO3KCl+O23、1A2B3A4A三、实验题1、1试管集气瓶2B A CD 不易溶于水且密度略大于空气3B 4A CE2、1哪一种催化剂对同一温度、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最好通过对时间分析判断催化效果,反应所用时间越短,催化效率越高;2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3③向试管中加入10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④还没有探究MgO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所以不能得出结论;生物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A装置即便没有塞子也会有气泡冒出现象,因此不能用来检查气密性,其它都可以;4.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3便于回收二氧化锰4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5.1试管酒精灯2C、D、E 3B E6. 1酒精灯试管各1分22H2O22H2O+O2↑3分 B D 各1分3CaCO3+2HCl==CaCl2+H2O+CO2 3分能1分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且都无需加热;生成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同步测试题及答案解析:A装置即便没有塞子也会有气泡冒出现象,因此不能用来检查气密性,其它都可以;4.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3便于回收二氧化锰4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5.1试管酒精灯2C、D、E 3B E6. 1酒精灯试管各1分22H2O2 2H2O+O2↑3分 B D 各1分3CaCO3+2HCl==CaCl2+H2O+CO2 3分能1分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且都无需加热;生成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1.1试管2试管口朝上,产生的水蒸气倒流入试管的底部使试管炸裂;3无;该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氧气,故不需要干燥4A50.32g点拨:①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和改正后的A装置相同,②O2的质量为0.227L×l.41g/L=0.32g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氧气−−−→点燃氧化三铁①试管;②量筒;c、b;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或高锰酸钾粉末进入瓶中;瓶中没有留少量水,K2MnO4、MnO2点拨:高锰酸钾受热后,颗粒会变得很微小参考答案1.B;防止倒吸;D点拨:①中A若停止加热水易倒吸;②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98g÷1.33g/L=0.74L2.1a、锥形瓶b、集气瓶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浓硫酸;吸收氧气中的水份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氧气点拨: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简便、安全,节约能源3.1①③④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2②⑥3b a 干燥装置或洗气装置点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必须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用3中的装置收集氧气,若是用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b进气从a 导出空气,若用排水法收集O2,应从a导入气体,因为从a导入氧气将水从b排出去。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f226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4.png)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整洁美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无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可以分小节论述,但是“小节一”、“小标题”之类的词语不要出现。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实验的重要场所。
化学实验有很多种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实验:制取氧气。
本题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初三学生巩固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知识。
1. 氧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答案:氧气的制取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如利用液态空气分馏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如过氧化氢分解法和过氧化锌分解法等。
2. 过氧化锌分解法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过氧化锌分解法的化学方程式为:2ZnO2 → 2ZnO + O2。
3. 氧气的制取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过氧化锌?答案:过氧化锌能够在适当的温度下分解,产生氧气。
因此,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过氧化锌是一种可以提供氧气的化学物质。
4. 制取氧气实验中,为什么需要使用加热设备?答案:制取氧气的实验需要通过加热过氧化锌来促使其分解,产生氧气。
加热设备可以提供适当的温度,使过氧化锌达到分解的条件。
5. 氧气的制取实验中,应该如何收集氧气?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使用气体收集瓶将氧气收集起来。
在实验过程中,将气体收集瓶倒置于水槽中,打开瓶口,然后通过倾斜瓶口的方式,将氧气收集在瓶中。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复习了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取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9aaaccdd88d0d233d46acf.png)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分离液态空气法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碳酸5.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daebfg B.dceafgb C.adcefgb D.dceafbg8.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9.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9cc43ebb4cf7ec4bfed0af.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上述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②。
(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 (填化学式)。
(4)既可以用来制取O2,用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室制取气体是,组装好仪器后进行的必要操作是:;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填 a 或 b)端短通入气体。
【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2)固态(3)CH4 NH3(4)B 2H2O22H2O + O2↑(5)验纯;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上述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固态;(3)用C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CH4、NH3(4)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应该为固液常温下反应,故应是固液常温型装置B: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5)实验室制取气体是,组装好仪器后进行的必要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短通入气体,以保证收集的气体较纯。
【考点】实验室制取、收集、净化气体2.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A.B.C.D.【答案】 D【解析】:由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同时导管也没有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B、收集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D、氨气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3.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铁粉中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C.加热一定量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滴加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铁粉高锰酸钾固体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答案】C【解析】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氢气的质量为零。
制取氧气练习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制取氧气练习测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db3eeddccda38366baf58.png)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二氧化锰颜色相同的物质是A.氧化镁B.四氧化三铁C.高锰酸钾D.红磷2、下列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的氧气不纯4、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氧化反应D.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质量减小B.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质量增加D.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插入集气瓶中B.插入集气瓶底C.放在集气瓶口D.都可以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9、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12、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1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初三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测验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测验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4982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a.png)
初三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测验题及答案在期末的时候,对于初三上册化学在期末复习要如何做训练呢?别着急,让大家一起从制取氧气测验题做题吧,期望对各位有协助!初三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测验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飞速产生氧气2.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途下,飞速分解放出很多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3.借助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方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 过氧化氢水+氧气D. 氧化汞汞+氧气4.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使用分解过氧化氢的办法,也可使用分解氯酸钾的办法。
这两种办法的共同点是A. 反应都无需加热B. 所需仪器相同C. 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都属于分解反应5.某同学用肯定量的氯酸钾和肯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加热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二氧化锰的水平、氯酸钾的水平、氯化钾的水平与温度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6.从安全、环保、节能、方便等方面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好策略是A. 氯酸钾受热分解B.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 分离液态空气法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水平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可以提升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 催化剂可以减少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 任何化学都需要催化剂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 水氢气+氧气C.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水碳酸9.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容易的一组仪器是A. 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 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C. 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D. 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借助氧气的可燃性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11.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⑤D. ②⑤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水平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水平降低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3.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D.氧化汞14.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 装置③可用于采集氧气D. 装置④可用于采集氧气15.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采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16.如图,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水平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其中正确的是1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铜+氧气――加热氧化铜B. 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18.下列办法中不可以制取氧气的是A. 加热氯酸钾B. 加热高锰酸钾C. 加热水至沸腾D. 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19.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20.以下是小明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的概括,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B.需要用含氧的物质作反应物C.需要用排水法采集D.需要采用催化剂21.如图,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22.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状况是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B.生成氧气的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D.反应速率不变23.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肯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增加氧气生成的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吸收热量2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采集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25.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采集、验满、性质实验中错误的是A.制取B. 采集C. 验满D. 性质26.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20XX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看重抗震救灾工作.在抢救病人时常常用钢瓶储存的氧气给病人输氧.你估计该氧气的制取办法是A.分离液态空气B.高锰酸钾分解法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法D.氯酸钾分解法2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采集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28.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采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9.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30.实验室中借助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起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31.下列含氧化合物,无需加热就可以直接产生氧气的是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氧化铁D.氯酸钾3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33.检验集气瓶中是不是充满氧气的办法是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 闻氧气的气味34.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A.①③②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②③35.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水――通电氢气+氧气C.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D.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样采集该气体的办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38.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跟大量因素有关。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49f8d0915f804d2a16c181.png)
14、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以下反响: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响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掉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可以产生氧气C. 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D. 没有氯化钾生成15、用高锰酸钾制取并采集氧气使用以以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更正方法。
错误:①;②;③;更正:①;②;③;( 3)此装置更正后并装好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此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响种类是;制取氧气的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隐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采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
正确的操作次序是( 4)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刻采集,原由是排水法采集氧气的原由是集满后,将它拿出并搁置的方法是;用;待集气瓶收。
( 5)小红也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采集的氧气不纯,原由是。
1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够经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快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2( 2)这类方法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对比,长处是(填编号)。
① 生成物只有氧气和水,对空气无污染;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17、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活动中要制取必定量的氨气。
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悉有以下两个反响能够生成氨气: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10b6d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5b.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B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答案】D【解析】 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不是2:1,故A错误; B、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应该是小于7,不是大于7,故B错误;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C错误;D、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中的斜线缓,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考点】电解水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C.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答案】A【解析】 A选项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是正确的对应方式,金属锌活泼先反应完,相对原子质量大,生成的氢气少;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0,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饱和溶液中不能在溶解该溶液的溶质;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碱溶液中加水pH值减小但不能小于7,故答案选择A【考点】金属活动性、高锰酸钾制氧气、饱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pH3.化学反应不但提供新物质和能量,有时利用反应还会产生其他的作用。
下图是学生自制的装置,向试管中加入试剂可以使小车向左移动。
下列反应不能实现这一现象的是()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C.锌和稀硫酸反应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答案】 A【解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可知,反应有气体生成,可造成以上效果,A选项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B选项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选项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D选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故答案选择A【考点】物质的反应4.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答案】B【解析】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当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就不会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再发生变化,而不是一直增大,错误,B、向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所以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变为小于7,,正确,C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大生成氧气的质量,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故选B【考点】图象题的解答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是颗粒细小的固体。
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0829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0.png)
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练习题氧气(O2)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气体,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练习题来检验我们对于制取氧气的知识掌握程度。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制取氧气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______装置进行。
2. 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______作为原料。
3.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 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氧气在______中收集。
练习题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制取氧气?a. 酸碱中和法b. 分解法c. 过滤法d. 电解法2. 制取氧气的装置中,常用的试剂是:a. 硫酸铜溶液b. 纯净水c. 碳酸钠溶液d. 水银3. 制取氧气时,通常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是:a.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过高b. 氧气的易燃性c. 高温d. 冷凝练习题三:应用题某实验室在实验中制取氧气,已知需要制取的氧气体积为400 mL,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压强为0.8 atm。
试问,制取氧气所需的氧气化学计量用量约为多少?解答提示: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根据化学方程的配比关系可以得到氧气的化学计量用量。
练习题四:分析题简述电解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解答提示:电解法制取氧气是利用电解水的过程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现象。
在电解实验中,通过适当的装置和电源,引导电流通过水溶液,产生氧气和氢气,最终收集氧气。
练习题五:研究题请总结并比较不同制取氧气的方法,如电解法、分解法、酸碱中和法等。
分析其原理、优缺点,并给出适用场景。
解答提示:电解法制取氧气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水溶液,分解水分子产生氧气和氢气;分解法是通过高温加热含有氧的化合物,使其分解产生氧气;酸碱中和法是利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释放出氧气。
优点:电解法制取氧气效率高、纯度高;分解法制取氧气简单易行;酸碱中和法较为经济。
缺点:电解法使用电能消耗较多;分解法需要高温条件和特殊设备;酸碱中和法会产生大量废液。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5a1c7284868762cbaed518.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 (2008年福建福州)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答案】(1)酒精灯试管 (各1分)(2)2H2O22H2O+O2↑ (3分) B D (各1分)(3)CaCO3+2HCl==CaCl2+H2O+CO2(3分) 能 (1分)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且都无需加热;生成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分)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a是热源仪器,叫酒精灯;b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叫试管.(2)实验室制氧气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根据所给装置,可用原理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分别选用B(或A)作气体发生装置;因为氧不易溶解于水,收集装置可用C,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用D.(3)如选B、D装置,则能用来制二氧化碳,因为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如选了A或C,则不能,因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或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2)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B(或A);C或D;(3)CaCO3+2HCl═CaCl2+H2O+CO2↑;能(选B、D)(合理即可);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2.(6分)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
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综合练习(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综合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3ef5e7f1922791788e885.png)
《制取氧气》综合练习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氧气多是因为加入了二氧化锰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C.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2.为减轻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氧气3.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A.没有颜色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中,错误的是()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b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度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瓶内氧气是否已满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C.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8.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白磷在40 ℃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红色的铜经加热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9.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9/5,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10.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1.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12.北京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技术。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034f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d.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时,先放在酒精灯上B. 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D. 制取氧气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答案是:D。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先加固体,再加液体B. 先放酒精灯,后固定仪器 C. 先加热,后检查气密性D. 先收集氧气,后移出导管正确答案是:A. 先加固体,再加液体。
3、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不正确的() A. 先放固体药品,后放液体药品B. 先固定仪器,后放置药品 C. 先加热到冒出气泡,后收集氧气D. 先取下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正确答案是:C。
二、填空题1、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常用_______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_。
3、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_。
4、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将正确操作的步骤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固定试管;(2)向试管中装药品;(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气体;(6)撤离酒精灯;(7)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将正确操作的步骤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将药品加入试管中;(2)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3)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点燃酒精灯;(6)收集气体;(7)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8)熄灭酒精灯。
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
正确答案是:1. 排水法;2.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 催化作用;4. (3)(2)(1)(5)(6)(7);5. (4)(2)(3)(5)(6)(7)(8)。
三、解答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简要的说明操作的错误或不得当的地方,并说明如何改正。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54e603aef8941ea66e0549.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
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⑤(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烧杯中NaOH溶液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①试管,②长颈漏斗;(2)2KMnO4△ 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置疏松的棉花团;(3)CaCO3+2HCl=CaCl2+H2O+CO2↑;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④③;防倒吸(或增大接触面积,防倒吸);SO2+2NaOH=Na2SO3+H2O【解析】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F装置比B装置最大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可将其先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由长管进入集气瓶(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将密度小的空气从短管中排出;为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要用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剩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溶液倒吸,用漏斗做成安全防倒吸装置。
【考点】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2.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答案】B【解析】A中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但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C错误;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比为1:2,D错误。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a18e3daa00b52acec7ca6d.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但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
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D,a中氯酸钾质量比b中少,产生的氧气质量少。
2.对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氧化反应【答案】B【解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A.都是化合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故A正确;B.生成物不都是固体,二氧化硫是气体,故B错误;C.都需要点燃,反应条件均是点燃,故C正确;D.都是氧化反应,都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故D正确。
点睛∶化合反应是多变一,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答案】B【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A.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不变,故A错误;B.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应先增加,后达一定值,故B正确;C. 固体质量应先减少,后达一定值,故C错误;D.生成氧气质量应先增加,后达一定值,故D错误。
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不必作任何变动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D.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答案】B【解析】A. 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B. 由图中信息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 由图可知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需要反应物质量较多的是高锰酸钾。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505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8.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棒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气管、单孔塞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B。
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C。
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D。
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产生氧气碳酸钠(固体)+氧气3.来自XXX的女科学家XXX搭载潜水艇“蛟龙”号下潜到南海冷泉区。
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C。
过氧化钠(固体)+二氧化碳D。
过氧化氢水+氧气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6.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B。
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
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7.XXX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B。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8.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8040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0.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练习题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气体之一,它不仅能够维持生命的正常呼吸,还能用于工业、医疗等领域。
在化学学科中,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关于制取氧气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题目一:请简述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解析: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热过氧化铁的方法,另一种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
1. 加热过氧化铁的方法:将过氧化铁固体加热至较高温度,过氧化铁分解产生氧气和氧化铁。
反应方程式如下:2FeO2 → 2FeO + O2↑原理:在高温条件下,过氧化铁会发生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氧化铁。
氧气以气体形态逸出。
2. 电解水的方法:在一个水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流,并使用合适的电解槽和电解温度,通过电解分解水分子,得到氧气和氢气。
原理: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题目二:化学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解析:化学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两根导管分别连入水槽中的两个饱和盐水瓶,然后分别将导管插入水中,不让气泡留在导管中。
2. 装置电解槽:将两根导管插入电解槽内,保证导管的位置合适,不发生短路情况。
3. 添加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加入稀硫酸或者盐酸等电解液,以增加电流的传导性。
4. 通电进行电解:将导线与电源连接,正负极分别与电解槽连接。
5. 观察收集气体:通过观察电解槽中的导管,可以发现氧气在负极产生,通常是带有泡沫的气体。
可使用气球、试管或其他装置进行气体收集。
题目三:请分析加热过氧化铁制取氧气的反应过程。
解析:加热过氧化铁制取氧气的反应过程如下:1. 反应开始:将过氧化铁固体加热,通过显热使过氧化铁分解。
2. 过氧化铁分解:过氧化铁发生热分解反应,分解成氧气和氧化铁。
3. 氧气逸出:氧气以气体形态逸出反应容器。
4. 产物生成:生成的氧化铁可以再次参与反应产生更多的氧气。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c13c77a0116c175e0e4810.png)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4分)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将导管移出水面”或“b.熄灭酒精灯”)。
【答案】(1)铁架台;(2)2H2O22H2O+ O2↑;(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铁架台;因为B装置是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胡(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O2↑;(3)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4)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试管炸裂,故应先a.将导管移出水面。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操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水的净化中,明矾与活性炭的作用完全相同B.汽油和洗洁精都可除油污,其除污原理完全相同C.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加入的MnO2作用相同D.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答案】AB【解析】A.明矾是絮凝剂,使小颗粒凝结成大颗粒快速沉降,而活性炭是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汽油溶解油污,洗洁精起乳化作用;C.二氧化锰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均起催化作用;D.高炉炼铁中焦炭燃烧产生高温,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考点】水的净化;乳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高炉炼铁3.下列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正确认识A.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C.用KClO3和MnO2共热制取O2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答案】C【解析】A、铜排在氢的前面,不和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B、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下氯酸钾加热可以制取氧气,故C正确;D、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练习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4、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A.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能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 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 没有氯化钾生成
15、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②;
③;
改正:①;
②;
③;
(3)此装置改正后并装好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类型是;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 隐灭酒精灯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 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待集气瓶收
集满后,将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5)小红也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
16.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
(2)这种方法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
(填编号)。
① 生成物只有氧气和水,对空气无污染;② 不需加热;③ 需
加热。
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
该小
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A B C D E
① 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理由;
② 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理由。
18.【挑战智慧】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小明想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产生火星四射现象
【查阅资料】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碳粒生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
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现象【设计实验】
小明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
和铁丝直径均为放入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请你根据
上述装置图回答问题.
(1) 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按照上述装置图进行实验时,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物质镁条含碳%的铁丝含碳%的铁丝含碳%的铁丝
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剧烈燃烧剧烈燃烧(未填)
的现象耀眼白光,无火星极少火星少量火星__________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