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建设为本-形成专业建设特色共87页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院“ 十一五” 计划长远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
以教育部提出的“ 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作为宗旨,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全面加强专业建设。
以培养畜牧兽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系统加强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
2、建设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实践教学,以产学研为途径,通过1~5年的努力,在校学生达到560人,专业教师达到36人,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专业。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观念,努力探索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贯穿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主线,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
(3)以服务为宗旨,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做到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
(4)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
(5)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陈 静 周 丽【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急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作者陈静(196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周丽(1975-),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件和基本内涵,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方面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包容性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价值导向的完整体系,它将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和同质性。
从广义上说,二者是同一的,都属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受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专业内涵是指一个专业所具有的核心素养、基本能力和学科特有的品质。
建设专业内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专业质量和学生素养的关键举措。
在建设专业内涵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强化各个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8个方面探讨专业内涵的建设内容,分别是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实践教学、科研实力、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和国际化发展。
1.课程设置专业内涵建设的第一个方面是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需要关注跨学科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学科交叉和知识拓展。
同时,还要重视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教学团队专业内涵建设的第二个方面是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要具备学术造诣和教学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指导。
同时,还需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实践教学专业内涵建设的第三个方面是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同时,还需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与专业实际应用的对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
4.科研实力专业内涵建设的第四个方面是科研实力。
科研实力是评价一个专业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保障。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专业内涵建设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专业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对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探讨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前沿,合理设计课程设置。
在课程内容上,需要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另外,专业课程还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国际化视野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设具有前瞻性和趋势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保障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科研实力的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服务。
教学团队建设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协同育人,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和融合发展,提高教师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服务。
3.专业实践环节建设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专业实践环节中,学校应该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开拓更多的实习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评估,注重实践环节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专业内涵建设是指在各类专业教育中,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提升专业教育的内在品质和水平,以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内涵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全面建设和持续改进,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建设,助力学校整体发展。
专业内涵建设对于学院或学校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八个方面探讨专业内涵建设。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或学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不断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加强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推进专业课程的专业化、实践化。
此外,还需要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课程的设置,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因此,在专业内涵建设中,需要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推进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在线化,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验教学等。
此外,还需要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引导教师探索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基础。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学院或学校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渠道,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同时,还需要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引入具有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教师,提高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深化专业建设内涵
还 需 要 深 化 专 业 建 设 内 涵 。巩 固 示 范 建 设 成 果 , 提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体 现 国 家 示 范 高 职 院 校 特 色 鲜
明 、 国一流 的引领作 用 。 全
一
、
充 分 发 挥 “ 校 企 ” 作 办 学 管 理 平 台功 能 政 合
“ 企合 作 、 学 结合 ” 高 职 院校 与行 业 企业 校 工 是 共 同 进 行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 术 研 发 与 培 训 的 基 本 办 技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7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一 5 8 2 2) 3 0 1 - 2 1 0l 7 1 ( 01 2 — 0 1 0
目前 。 国 家 示 范 高 职 建 设 院 校 已 完 成 建 设 任
务 , 教 育部 、 政部 验 收合 格后 , 式成 为 了国家 经 财 正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 范 性 高 职 院校 承 载 着 探 索 示 高 等职业 教 育发 展 的重任 . 我 国高 职教 育 全 面推 是 进 的 一 项 试 点 。 革 才 刚 刚 起 步 。因 此 , 示 范 项 日 改 在 验 收 后 。示 范 院 校 专 业 建 设 工 作 决 不 能 浅 尝 辄 止 。
台 的 功 能 。 造 具 有 鲜 明 专 业 特 色 的 “ 学 结 合 ” 才 培 养 模 式 . 建 适 应 “ 学 结 合 ” 才 培 养 的 课 程 体 打 工 人 构 工 人
系 。 行 “ 企 合 作 ” 程 建 设 模 式 和 “ 学 结 合 ” 学模 式 。 设 保 障 “ 学 结 合 ” 才 培 养 的 师 资 队 伍 和 实 推 校 课 工 教 建 工 人
以优势专业建设为抓手 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以优势专业建设为抓手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摘要: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点,如何通过专业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转型和质量提升,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阶段的发展背景下,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必须突出优势专业建设的实践重点,必须遵循内涵发展的准确定位、竞争选拔、工程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优势专业毫无疑问,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问题是怎样有效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和各地教育、财政部门已经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各校均在想方设法创新工作。
笔者以为,抓住专业建设这个核心,尤其是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水平的优势专业,必须作为今后一个阶段高职教育的主要抓手和核心工作。
一、把内涵建设的基点放在专业层面是正确而科学的选择推动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可以有不同视角和基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路径:一是学校论,即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或高水平学校,这是一个政策层面的重要观点。
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建设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通过一定的财政和政策倾斜,以专项建设和政策优待的方式,推进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学科、高水平团队,进而助力形成高水平学校,成绩是明显的。
但高职院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是普遍办学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足够公认的评价指标和内涵体系去衡量一个或一批学校完全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学校的领先水平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彰显和巩固;二是高职教育统筹发展的任务在省级,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决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同,因而很难进行统一的政策标准设定;三是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众多,迄今有1300余所,用有限的资金面向学校进行重点投入,必然存在投入力度不够或受益面过窄。
正因为这样,选择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重点建设并不是最佳和最科学的选择,尤其是在内涵建设深入推进阶段。
专业内涵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内涵建设方案目录1.1专业内涵建设目标与需求职校专业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及就业率达预期目标。
通过行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调研,了解行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职业能力要求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进行专业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会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制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方案,同时建立企业订单班,及对订单班针对培养。
制定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与考核标准,自编N门专业课的校本教材,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制作中,逐步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基本建成XX专业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
同时,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完成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
聘请兼职教师,加强实训实习,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占比,校企共建管理实训基地。
1.2专业内涵建设实施机构建议学校XX专业尽快组建相应的骨干专业内涵建设项目小组,及可持续的优化与完善机制。
我司建议如下:1、实施机构名称:XX专业内涵建设项目小组2、成员组成:组长一人,建议由专业主任担任。
统筹、协调、指挥本专业的内涵建设工作,对建设结果负责。
组员:XX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部分双师型教师、部分兼职教师。
总共6-8人。
3、工作分工与职责:按照骨干专业建设的内容,建议设置以下工作小组。
1)调研小组: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参加,4-6人,分为三组;负责行业、企业、毕业生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及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撰写。
2)课程改革小组: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参加,4-6人,负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设计,核心课程(内容)开发。
3)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参加,2-4人,承担本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确定主编人选(建议是专业带头人)。
4)师资与校企合作组,2-3人,主要负责师资建设的工作执行、相关建设材料的收集、整理、编写。
本科专业特色化建设
本科专业特色化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使自己的本科专业脱颖而出,成为教育领域中关注的焦点。
本科专业特色化建设,旨在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专业特色,从而提升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专业特色化建设的七个关键方面。
1.培养目标特色化培养目标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
一个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例如,有的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的则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明确并坚持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使专业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2.课程设置特色化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特色化建设中,要特别关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
除了常规的必修课程外,还应设置一些与专业特色相关的选修课程,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其综合素质。
3.师资队伍特色化师资队伍的特色化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这里的特色化不仅仅是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4.实践教学特色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也要突出专业的实践特色。
例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5.质量控制特色化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专业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特色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这不仅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6.社会服务特色化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社会服务。
在这一方面,本科专业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
例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社区提供教育培训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及其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及其实现路径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实现程度直接关乎整个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进程。
从政策层面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政策规定。
从学术研究层面上,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终处于白热化程度,涉及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维度、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等内容,这些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但不难看出,现有研究主要强调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少从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进行探讨。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又包含其自身的起点。
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是什么,实现职業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实现路径,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解读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发展1/ 13要求,使传统职业教育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体现本国(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
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职业教育现代化历史起点直接表征为一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
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视为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序幕,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里程碑。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机器与人的劳动形式较量的过程。
英国工业革命前,手工业工人是整个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体现在教育上最直接表现为“师徒制”模式,这种“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教育模式直接传授生产过程所需的技术经验、手段、方式和内容,并无过多涉及专业性的生产知识,手工业者日常的工作过程便是学习过程。
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1 指导思想1.1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1.3 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1.4 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
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
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1.5 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 组织机构2.1 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
2.2 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
2.3 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2.3.1 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
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3.2 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2.3.3 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专业内涵建设是指不断提升专业学科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
专业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科文化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8个方面探讨专业内涵建设的内容。
一、课程设置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科,需要合理、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系,注重前沿科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
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专业内涵建设内容。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实践、课堂互动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
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还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人才,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加强学科交叉和合作,提高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六、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和调整,提升学科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七、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
专业建设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专业建设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在当今社会,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它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
专业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展开对专业建设内涵的探讨。
1. 课程设置
专业建设的核心之一是课程设置。
一门好的专业应当有完善的课程设置,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课程设置应当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展开,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这些课程应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实际应用的要求。
2.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流的专业应当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和实践。
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形式,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科学研究
专业建设还应当注重科学研究。
一流的专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能够引领前沿科技的发展。
科学研究可以提高专业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一个好的专业应当全面发展,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
专业内涵建设8个方面专业内涵建设是指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科研建设、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对专业内涵建设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环节。
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应紧跟时代潮流,更新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课程设置应合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二、师资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
专业内涵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训。
同时,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培养具备行业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双能型师资,引进具有丰富国际视野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科研建设科研建设是提升专业内涵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建立和完善学院或学校内部的科研平台,为师生提供科研资源和支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装备,提高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四、社会服务专业内涵建设需要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专业服务可以包括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开展社会培训和研讨会、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等。
通过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加强学科的研究力量和建设实力,提升学科的学科地位和竞争力,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
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升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5.21•【字号】•【施行日期】2021.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琼教高〔2021〕59号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各高等职业院校: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对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提升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加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职业教育人才支撑,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决定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以下简称省“双高”)建设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服务需求,重点建设不超过5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个高水平高职专业(群),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使之具有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条件、一流的社会服务和一流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到2023年,力争至少2所高等职业院校跻身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行列,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品牌,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田”和海南教育创新岛“展示窗”,大幅提升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海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造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
中班上学期幼儿学习现状分析
中班上学期幼儿学习现状分析中班上学期幼儿学习现状分析篇1一、班况分析通过中班一年的学习,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进步。
大部分幼儿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
但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弱、幼儿的行为常规还需加强。
本学期我们将在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基础之上,认真规范幼儿的一日常规,加强纪律教育,努力做好班级保教工作。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喜欢帮助他人;尊敬师长和同伴友爱相处的情感,使他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保教工作:以《规程》为指针,贯彻《新纲要》精神,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做好保教工作。
规范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增强幼儿体质,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美感。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保育工作监督生活老师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生活;整理室内外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把脏东西放进嘴里,防止疾病从口入。
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会量力而行,孩子学会自己铺床。
关爱孩子的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照顾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
也有一些人排尿更频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日常活动中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注意孩子良好睡姿的培养,做好孩子的睡眠记录。
积极配合医务室做好幼儿体检、打虫等各项保健工作,使幼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2、教育教学工作尊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制定月、周、日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资源。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在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自知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成效汇报
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成效汇报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专业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院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本文将就我院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成效进行汇报。
二、专业建设思路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同时,注重提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推动跨学科专业发展。
通过这一思路,我院成功设置了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组织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3.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市场需求,我院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一思路,我院的课程体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这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4.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践能力我院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室建设,配置了一批符合行业标准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
通过这一思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他们更能适应实际工作需求,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
三、专业建设成效1.学生就业率显著提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一系列专业建设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据统计,学生的就业率今年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2.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专业建设举措,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分较往年提高了10%,学生的课程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四)集成我校26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5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情况汇报(1)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情况汇报(1)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情况汇报一、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推进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教育部开展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高校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建设特色专业既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对高等教育的创新要求。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和成效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评估认定等措施,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截至目前,全国已认定特色专业9707个,涉及综合类大学、技术类大学及独立学院等各类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需求、具有鲜明特色、培养质量优秀”的特色专业建设格局。
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1.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特色专业建设鼓励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出了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学科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特色专业建设推动高校对学科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解决学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推动学科的整体发展。
3.教学质量评估得到改善。
特色专业建设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从而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未来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和措施特色专业建设仍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1.深入调研。
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动态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3.注重教师培养。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重视教师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创新水平。
总之,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高等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和培养模式,也为高校提供了不断创新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