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借鉴研究
举例说明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做法
举例说明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做法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做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过去的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垄断地位,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实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国有企业引进民营资本,与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企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
以下是几个成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的案例。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
中国石油通过引进外部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吸引了民营企业的优质资本与管理经验。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中国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了更多的业务领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公司引进了民营企业的资本与技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中国移动推出了更多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骨干企业之一。
该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多家民营企业展开合作,实现了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军用和民用航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案例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成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企业要树立开放的理念,愿意吸纳外部投资与资源。
只有主动与民营企业合作,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国有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企业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协同合作和共同发展,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激励民营资本与优秀管理人才参与企业治理和发展。
最后,政府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企混改经验分享材料
国企混改经验分享材料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的过程。
混改旨在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和效益,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企混改,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国企混改的经验和观点。
1.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国企混改的核心是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和行政化管理,激发国企的活力。
通过引入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管理经验,可以有效改善国企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水平。
这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国企的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合理确定股权结构和权益关系在国企混改中,确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权益关系非常重要。
政府和外部投资者应协商确定合理的股权比例,保障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外部投资者的监督作用,确保国企混改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国企混改过程中,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建立激励机制,给予优秀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报,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
4.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国企混改过程中,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非常重要。
政府和企业应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混改的信息,让投资者和公众充分了解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要建立健全的审核和监管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可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稳定性。
总结回顾:国企混改是中国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合理确定股权结构和权益关系,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国企混改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持续推进国企混改,不断创新和完善改革举措,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和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企混改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引入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式,国有企业得以迈向更高效、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研究当今世界,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无疑是大势所趋,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面临着新的转型和发展的挑战,必须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
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我国实施“混改”政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创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作用。
接下来将从我国混改政策的背景、混改模式的形成以及混改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背景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有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曾经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中坚力量。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以国有企业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更是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必须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历经了多次重大的政策变革,如“决定”、“计划”的改革、企业集团化改革、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等等。
但这些改革仍未完全解决国有企业的痛点问题,引入民营资本、外资以及其他营利机构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当今趋势。
在1992年提出的《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包容性措施。
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在国有企业中引进外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的改革路线图,明确提出“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的形成总的来说,混改分为金融资本投资、实业领域投资和组织领域投资三种类型。
具体实践上,混改模式包括外部投资者吸收参股、员工持股、引入股权投资基金、发行优先股或可转债等。
外部投资者吸收参股这是混改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现有国企向民营企业、境内外资本市场、国有大型企业等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共同经营、共同经营与承包、合资、合作、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度合作。
国有企业混改分析报告范文
国有企业混改分析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推行取得了显著成果。
混改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引入市场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本报告旨在分析国有企业混改的意义、形式、挑战以及前景,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二、意义与形式意义国有企业混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企业效益:引入民营资本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
2. 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社会资本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改善运营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企业治理:引入民营资本可以改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加强企业治理。
形式国有企业混改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股权转让: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权出售给民营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改。
2. 引进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引入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资源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和深度整合。
3. 资产重组:国有企业通过与民营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三、挑战与对策挑战国有企业混改面临以下几个挑战:1. 利益分配问题:国有企业混改可能引发利益分配问题,涉及国家、企业以及民营资本之间的权益平衡。
2. 企业文化问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混合所有制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管理难题。
3. 民企合作风险: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后,可能面临合作风险,例如资本退出、经营决策等方面出现矛盾。
对策针对上述挑战,国有企业混改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监管:建立和完善混改监管体系,强化对国有企业以及民营资本的监督和管理,保护各方权益。
2. 优化企业文化:通过文化融合和培训,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的融合,提升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3. 健全合作机制:制定明确的合作协议和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力和责任,减少合作风险,确保混改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振兴和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
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相结合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涉及到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常以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为主导,缺乏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理念,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市场化、法律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吸引和整合社会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良性互动。
重构法人治理结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原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需要增加独立董事、监事会等治理机构,加强对权责清晰、业绩考核等方面的监督。
国有企业需要借鉴市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框架。
二、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问题在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一些重点问题需要着重解决。
首先是股权结构的问题。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国有股、上市公司股份、社会资本股等。
如何保障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控制地位,又能够吸引并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再者是法人治理理念的问题。
传统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僵化,缺乏市场化的理念和运作机制。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需要借鉴市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理念,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董事责任等方面的建设,形成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管理需求的法人治理理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基于云南白药混改的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基于云南白药混改的案例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基于云南白药混改的案例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长足发展和各项制度的不断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有企业混改是指在保留国家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实现国有企业从传统的单一所有制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
但是在国有企业混改中,如何安排控制权分配,合理调整各方利益关系,是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
本文以云南白药混改为案例,探讨国有企业混改中的控制权安排问题。
云南白药混改是我国国有企业混改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我国首个“试点混改案例”之一。
云南白药公司于2017年12月份通过深交所公开转让的方式引入恒生电子、上海国投、中国人寿、香港易通、外滩控股等多家社会资本,成功实现公司混改。
混改后,云南白药公司股权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社会资本所有的股份制公司,变为由多方股东共同投资的混合所有制公司,股份控制权有了新的分配。
在云南白药混改中,公司原有的控制权分配为:“云南省SASAC+职工持股+社会投资人”三家股东共同持有股份,且后两者只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
而混改后,原有股份被拆分,社会资本股份占比63.25%,过渡期内,须照顾职工权益,职工持股与省 SASAC 持股一起,仍保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混改实施后,公司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各方股东的权益得以有机协调。
云南白药混改的成功实施,在控制权分配和利益协调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一方面,公司在保留国家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适时引进多元化资本,实现了股权多元化,避免了单一资本运营所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公司在考虑职工利益方面,采用了过渡期内职工持股与 SASAC 持股结合的方案,使得原有控制者和新股东之间能够协调各自利益,避免了混改过程中出现的“掌声”、“内外斗争”等问题。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国有企业混改中的控制权安排问题并非始终顺利,文化体制、利益博弈等难点问题,也需要加以破解。
2021年XX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章结合XX市某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实际情况,分析总结目前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现状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3年,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掀开了国企混改的大幕。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新的高度。
2019年1月,知本咨询国企混改研究院在第六届杨杜论坛暨知本峰会发布的《2019中国国企混改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国企“混改”呈现出新的态势,整体呈现两个转变,即国企混改已由“政策”向“行动”转变,由“混”到“改”转变。
除了国家层面的“双百行动”,2018年,各地也加快混改,不仅试点发力,更呈现批量推动态势,各地国企混改围绕各区域产业特色深度混改,尤其是山东、山西、天津、浙江、辽宁、广东等地推动混改力度明显加大。
近年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提速。
根据国资委数据,XX年1—9月份,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X。
目前央企混改比例达到X%,比X年混改企业的数量增加了X%。
在XX年期间,各省(区、市)实施混改企业超过X项,引入的非公有资本超过X亿元;中央企业实施混改X项,引入非公有资本超过X亿元。
目前,国有企业混改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面临新的挑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分析——以东航物流为例
的企业,发现这五家企业在职能转换前投资过度的情况较多,职能转换后投资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投资不足的幅度不高,可以看出在职能转换后,这些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相对投资效率提升较快。
排名后五位的企业投资不足程度普遍较高。
从整体来看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虽然已有显著提升,但投资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投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国有企业应认真分析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无论是在规模大小、组织管理还是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均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提高投资效率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投资状态,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主要参考文献】[1]黄毅.基于DEA 方法的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分析[J ].财会通讯,2016,(08):43-45.[2]叶松勤,黄瑾.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9):72-82.[3]李昊楠,郭彦男.国有资本改革能否提高国企投资效率?[J ].经济评论,2020,(10):1-14.[4]黄毅.山东省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 ].华北金融,2016,(09):31-36.[5]许晨曦,金宇超,杜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48-160.[6]宋凯艺,卞元超.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债务治理与融资约束的双重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99-110.[7]黄辉,李宁宁.管资本视角的国有资产监管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商业会计,2019,(14):94-97.[8]初海英.国有资本投资效率的增长效应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9,35(06):143-145.[9]薛贵.管资本背景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J ].商业会计,2019,(23):4-11.[10]刘洁,毕秀玲.签字审计师搭档异质性特征与审计意见研究——基于媒体报道利用视角[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62-73.[11]Mercan M.The Effect of Scale and Mode of Ownership on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Turkish Banking Sector :Results of a DEA-based Analysis [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3,37(09):185-202.【作者简介】徐贵丽,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教授,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济南市会计领军人才。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的案例研究——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的案例研究——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的案例研究——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一、引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所有制,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中,员工持股作为一种重要的改革方式,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探讨员工持股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运作机制和效果。
二、上海港务集团概况上海港务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由上海市政府控股。
在国内外港口运营和物流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以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的上海港为龙头,拥有多个海、江、河口港口。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上海港务集团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但也面临着转型难题和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三、员工持股的背景及意义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员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
在国企改革中,员工持股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激发员工积极性:员工持股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提高企业绩效:员工持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3.培育企业文化:员工持股可以培养企业文化,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意识和利益共享的文化氛围。
4.促进社会稳定:员工持股可以分配企业收益,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四、上海港务集团员工持股的实施1.政策支持:上海港务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给予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员工购买股票,并为员工持股提供了法律保障。
2.购买股票:上海港务集团通过发行员工股份,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
员工可以通过自愿购买的方式,用自己的资金购买公司股票,并成为公司的股东。
3.员工代表:上海港务集团成立了员工代表机构,由员工选举产生代表,参与集团的决策受权和监督。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其既具有国有企业的优势,又兼顾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混改是当前国内对经济发展的一项新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改的背景、优缺点、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改的背景自2020年以来,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能、中国石化等多家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比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大股东地位。
混改旨在改变国有企业单一属性,拓宽企业所有制结构,引导其向市场化、法人化、现代化转变。
此外,混改也是中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混改的优缺点混改的优点在于可以优化企业结构,强化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混改还可以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并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尽管混改有诸多优点,但其实施也存在较大挑战。
首先,混改需要文化、制度及管理理念的整合,企业间文化差异较大可能产生矛盾。
其次,混改还需要处理好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三、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混改的核心之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混改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二是制度层面上的混改;三是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
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强调在高层策略决策上实现股权多元化、管制权分散化、过程透明化等目标。
制度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企业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注重市场、效益和人性化。
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选拔、培养、激励和评价人才上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开发人才资源。
四、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实践目前国家的混改政策已经开始推动企业进行混改。
例如,中国华能选择混合所有制为改革路径,综合运用股权激励、运营模式变革、流程优化等措施,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石化也进行了一系列混改措施,实现了企业战略结构调整和业务优化升级,同时加快了业务的国际化步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是指将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融合,改变过去国有企业全资所有或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在保持国有资本主导性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的实施,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国有企业能够借鉴和吸收民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经营理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民营资本的参与还可以为国有企业注入活力,激发企业内部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动力,促使企业不断优化管理,提升绩效,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混合所有制还有助于破除国有企业的行政化管理和僵化体制,推动企业的内部。
引入民营资本可以带来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企业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混合所有制还可以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的股权投资和企业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混合所有制还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引入民营资本可以加强国有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民营资本的参与还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国有企业的走出去步伐,推动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然而,混合所有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混合所有制涉及到多个利益方的利益博弈,各方之间存在利益分配和权益保护的问题,需要解决好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混合所有制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避免出现权益冲突和管理混乱。
此外,混合所有制还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管机制,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是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混合所有制改革调研报告
混合所有制改革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
混合所有制将国有企业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混合所有制在不同领域的实施情况,明确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调研内容(1)混合所有制的实施情况: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行业,统计和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探讨混合所有制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模式。
(2)混合所有制的效果评估: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员工收入等方面的评估,分析混合所有制对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贡献。
(3)混合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混合所有制中的困难和挑战,探讨的难点和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了解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实地调研:选择几个混合所有制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措施。
(3)访谈调研:对相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混合所有制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混合所有制的实施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在广东、浙江等地混合所有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国有企业已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了资本的多元化配置和企业管理的市场化运作。
但在其他地区,混合所有制进展较慢,国有企业的意愿和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2.混合所有制的效果评估调研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增加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提高了企业效益和经济效率。
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也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混合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成为了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指的是在国有资本的基础上引入非国有资本,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而公司治理是指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通过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粮集团成立于1993年,其改革实践一方面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中粮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
中粮集团于2009年率先引入了国际重点股东——以售卖全球最大白酒公司诺和诺德为主的国际顶级投资者。
这一举措不仅为中粮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供了保障,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粮集团的转型升级。
此外,中粮集团还积极推动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企业和其他非国有资本,实现了混合所有制的经营模式,有效激发了内外部股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中粮集团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中粮集团推行了独立董事制度,确保了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通过引入具有高度独立性和专业素养的董事,中粮集团有效避免了个别高管的权力过度集中和不当行为。
另一方面,中粮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定期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确保了企业运行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中粮集团还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
中粮集团通过营造公平、开明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凝聚力。
同时,中粮集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总体来说,中粮集团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国有企业混改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混改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国有企业混改的调研。
通过对多个国有企业的混改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本报告旨在总结国有企业混改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调研内容及结果1. 混改类型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股权引入型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增加企业的资本实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资产重组型混改: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并、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员工持股型混改:鼓励企业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 混改成果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混改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混改后,企业引入优势资源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混改激发了员工活力:员工持股型混改使得员工更加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 混改促进了产业升级: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进行资产重组,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3. 混改问题虽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混改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由于混改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所以在实践中,如何解决好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 混改后企业治理结构调整问题:混改后,企业需要调整管理和决策机构,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阻碍。
- 混改对员工的影响:混改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些员工可能需要调整岗位、培养新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建议和展望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和支持,在政策上提供更多的激励政策和支持措施,为混改提供有力的保障。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引进竞争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近年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研究热点,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和背景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即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性质、特点和运行机制。
有学者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合作关系;也有学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理论探讨,学者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际效果和运行情况。
他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成果、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这些实证研究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除了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学者们还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以指导和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这些政策建议涉及到产权制度改革、制度环境优化、公司治理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等方面,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措施。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评《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评《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广告书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国有企业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经济发展,我国进行了多轮改革。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难度逐渐增大,改革涉及的利益和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尖锐,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战略定力将国企改革进行到底。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针对国企改革提出的新策略和新目标,也是当前和未来我国国企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关键性举措。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国企混改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为顺利推动国企混改的实施,本文将在评述国企混改优秀著作的基础上分析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由郑志刚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是近年来我国研究国企混改领域的一部优秀著作。
郑志刚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了多部关于国企改革、公司治理领域的优秀著作。
作者同时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荣获"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在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郑教授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 国企混改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具体而言,全书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以恒丰银行为例讨论了金字塔式控 股结构下中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二章梳理了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联通、万达为案例 提出了国企混改的模式选择;第四章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了国企混改的实现路径;第五章讨论了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第六章从薪酬管理角度分析了国企改革中的高管激励制度建设;第七章以格力 集团为案例对国企混改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整体而言,全书章节联系紧密,逻辑关系清晰,以公司治理 科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大量国企改革真实案例提炼出作者的真知灼见,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书名:国企混改:理论、模式 与路径 作者:郑志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276625 出版时间:2020-01-01 定价:¥59.00参考价值的优秀学术著作。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近年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其投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意义与现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不合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始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在保持“国有”的基础上,引入“非国有”的股东,以达到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促进其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的目的。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引入民间资本可以丰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资源和资本,改善其绩效状况。
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从“手握大产业”的经营方式向“独角兽”模式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构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国有企业体系,从而助推中国经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增资扩股,即通过发行股票或向社会募集资金,引入私人股东入股,以扩大股份公司的股权比例。
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即将与国有企业相关产业链、市场以及技术等领域的优质资源与股权捆绑,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主要以一些代表性的国企改革为例。
例如,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路径、时间表、实施机制等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此后,一些大型国企相继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例如中国平安、中国联通等。
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例如:1.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方式和路径不够完备,流程不够规范,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阻力。
《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Ubaidillah N,.T(2017)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并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每个股东的目标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因为存在权力和财力上的优势,会通过这些优势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当股东利益不均衡时,企业的发展会放缓,盈利能力会减弱,不利于绩效的提升。
Matthews M,.R (2017)认为,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总结出国企混改的两点动因:一是国有企业的部分年收益来源于政府补贴,企业自身的收益水平低;二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存在寻租行为且以公谋私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问题。
Nancy K,.L(2019)认为,大股东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正面影响,大股东拥有相对集中的股权,权力和实力都要高于中小股东,从企业发展中获得的收益也就更多;大股东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对管理层进行监管和控制时所付出的成本,同时,对管理层进行监管和控制有利于大股东获得更多的收益。
Christopher S,.D (2019)用中国826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股价与国有股的比例呈U型关系,当国有股的持股比例低于40%时,企业的股价随国有股的比例增加而下降,当国有股的比例超过40%时,企业的股价随国有股的比例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说明,私有化与企业的绩效之间并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2.国内文献综述綦好东等(2017)研究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阻力与实现的具体路径认为,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较大的阻力,要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应重点从明晰产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改革的路径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刘汉民等(2018)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控制权安排的问题,采用我国央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控制行业分类的前提下,通过研究董事会结构和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论证了控制权和股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合理性。
国企改革之混合所有制政策与案例学习-2024年学习资料
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混合所有制。
这种
新的经济模式将企业的股份由全国政府控制的状态转变为全民(政府)控
制的状态,以及其他混合所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是指中国企业采用民营、政府和外资结合的多层次所有制
结构,实施非全面的经济体制。
混合所有制旨在利用公有资本市场的效率,同时在政府控制的核心领域保持一定的监管影响。
中国政府正在设计添加
制度特性,以改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运行性能,确保全面市场竞争,促进
财政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3年,中国政府将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实施重大变革政策。
通
过混合所有制,中国金融环境将会变得更革新,政府控制的经济体将变得
更加灵活。
同时,为了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还将加强对公司和金融市场的
监管。
学习资料1:《中国混合所有制若干规定》:《中国混合所有制若干
规定》是中国政府在实施中国混合所有制时制定的一个重要文件,包括政
府可控股权、兼并重组、全民所有制等要素,是中国实施混合所有制的依
据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借鉴研究摘要: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完善和解决问题的举措,希望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帮助和裨益。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举措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15-03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企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国家计划体制的管理,养成了“依赖性”、“等、靠、要”的习惯。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国有企业由于人数众多、包袱较重发展陷入了困境,特别是在产权划分、人员的分流、资产的分割等方面改革进展缓慢。
面对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国有企业经过改制,成为了拥有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走向了市场。
然而有的因经营体制等方面原因而导致企业出现困难,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损失。
针对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面临头绪多、分布广、跨度大、工作量大、环境复杂的情况,如何使得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进展,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并且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参考和指导意义。
一、混和所有制的涵义(一)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混合所有制是指在社会所有制的结构方面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也就是指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存在和一齐发展。
中国混合所有制的形态是公有制占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局面,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社会的混合所有制,可以是国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二)混合所有制在中国的发展近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二者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超过九成,基本没有私营和个体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私营和个体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市场的主角,由此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始产生并有了很大的进步,给中国企业增添了活力。
二、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享受着国家特殊的照顾政策,发展顺风顺水。
但事过境迁,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卖方市场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代之买方市场已经成为主流,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大量涌现,由于他们机制灵活、束缚少,负担比国有企业轻,因而显示出来强劲的竞争势头,对大部分国有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经营步履艰难。
经过兼并、重组和改革,现在国有企业已经逐步走向了正规,下滑势头得到了很大抑制,但是遇到了困境仍未完全得以缓解和消除。
(二)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国有企业由于牵涉面广、利益攸关方博弈激烈、在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整改,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中国证券市场建立迟,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先天不足,仅用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所走的道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报表错误甚至造假,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的不少国有企业都已经上市,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够对公司管理层有真正的制衡和约束,公司经营者游离于监督之外,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极大方便,缺少了互相制衡和监督。
2.少部分国有上市公司受政府干预比如工行、农行等商业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他们原来都是国有企业,为了使其能够顺利上市,国家剥离了他们原来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
现在身份变为上市企业,他们既要按照上市企业的规则从事运营,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凭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相对垄断的环境,这些企业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业绩优异。
他们是股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但同时也造成了这些企业在经营上要“瞻前顾后”,要看政府部门的指令行事,缺乏独立性,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政企分开,不干涉企业事务,但是国企在很多时候还要听命于各级政府的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号令。
3.决策不科学和缺乏监督中国国有企业由于经济体制和企业发展演变的历程,很多虽然经过了改制,但国有一股独大,大股东“挟股权优势”操纵、做空董事会,监督经理层,中小股东等方面只能成为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凭借公开的会计信息“一知半解”的行使、履行其所谓的权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股东操控的董事会造成了“一言堂”、大股东独断专行,利用不正当手段损害外部相关者的利益成为随手之举。
很多经营和投资决策都由大股东拍板决定,没有经过论证,缺乏科学性。
此外,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上了墙、装订成册,但并不执行,形同虚设,“人治”色彩浓厚,董事长的话就是规定,就是制度,缺乏应有的监督和制约举措。
4.资产权属不清及价值不符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进入深水区,知识越来越值钱,土地资源、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逐渐成为企业财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由于过去实现国家大包大揽的计划集中体制,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引起重视,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等非货币性的无形资产没有进行注册、申报、授权等,使得现在国有企业对这些无形资产理不清,产权界定也有困难。
有的存在使用别人商标或者商标无偿提供给别人使用,部分专利没有及时进行申报等问题。
由于过去实行计划体制,材料统购统销,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及出库没有一套完整规的管理制度及体系。
部分单位存货明细账记账不及时,存货采购没有计划,存货保有量严重超过企业的使用量。
所有这些存货管理的混乱,给企业的资产管理造成了损失。
有些资产由于添置时间久远、设备技术老化,有些房产年久失修,这些资产的价值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三、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具体建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所涉及的方面较多,问题也不少。
我们应抓住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齐抓共管。
归纳起来,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各层次职责,形成“互相协调、相互制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达不到上述目标,则难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部控制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通过审核评定企业经营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实事、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部控制制度是否贴在墙上为摆设,有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作用,有没有做假账,其他经济资料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浪费、不合理的方面等等,同时通过审查财政财务收支、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合法性,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保证市场经济有秩序的运转。
规会计政策,让操纵利润、修饰成本、抬高收入等不规操作没有使用的空间,对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利润等不法行为制定更加完善和规的制度,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合理和规。
(二)政企分开完善市场体系可考虑在政策允许的围,出让部分企业的经营权,让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吸引外资、民资,多角度、多渠道地解决国有企业建设和发展资金的严重不足问题。
可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国外有实力的资本直接投资、合资和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外资独营等多种方法。
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统筹规划高起点建设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后与记者见面会上谈到改革的理想方案及转变政府职能目标问题时说:“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
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
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要围绕市场转,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引导和指导,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国有企业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真正使得政企分开,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自主经营。
(三)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加强监督规国有企业决策程序,让操纵利润、修饰成本、抬高收入等不规操作没有使用的空间,使得国有企业在各种决策的制定方面做到更加完善和规,使企业在选择决策时,更加有的放矢。
在国有企业决策的过程中,应要求企业加大决策容和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区分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数据的实用性、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下功夫,提升和丰富决策分析的手段。
运用最新的数理分析方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和好的做法,使决策分析走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前面,及时出新,为国有企业管理和决策者提供翔实的决策和投资依据。
对决策的执行加强监督,监督就是通过持续的监控行为、独立的评估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一个评估系统,对一定时期运行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持续的监控行为包括日常管理和监管行为。
独立评估的围和频率主要依赖于风险评估和持续监控程序的有效性,通过监督,使得企业的决策及其执行真正做到科学和规,发挥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理清资产权属和家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值钱,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逐渐成为企业财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非货币性的无形资产作为投资评价和核算的容。
现在国外著名的“可口可乐”饮料、“耐克”运动品牌,国“茅台”白酒、“格力”空调品牌,其商标的评估价就高达数亿美元,怎样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评价、决策、核算指标体系,国外早已经开始实施,而我们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完全予以明确,这也是不少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被舆论广为关注的方面。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摸清国有企业家底和国有资产的真实状况,做到家底清,权属关系明,特别是对过去外借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方面做到认真清理和把关,确保国有资产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不流失。
参考文献:[1] 复龄,雪.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机会[J].经济与管理,2014,(4):45-50.[2] .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的探讨――以海螺集团为例[J].中国市场,2014,(31):61-62.[3] 何德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从顶层设计着手[J].勘察设计,2014,(3):15-16.[4] 黄刚.从优先股角度试论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7):115-116.[5] 崇献.混合所有制的涵及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7):52-58.[6] 周励.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突破口[J].西部大开发,2014,(3):45.[7] 梁法院,丁胡,磊.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4):72-75.[8] 军.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研究[D].:理工大学,2013.[9] 邹俊.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大学,2014.[10] 跃.所有制结构、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责任编辑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