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尚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李小鹏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一大热点。
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群策群力、大干实干,掀起一阵阵重视“混改”、推进“混改”、支持“混改”的改革热潮。
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笔者曾在地方国资监管部门负责国资国企改革事务,现在国有企业从事国企改革具体工作,有一些亲身经历和实践、切身体会和感受,也有一些粗浅想法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和意义《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显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以改变股权架构为引领,转变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打造“1+1>2”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一)有便于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增添国有经济市场活力很多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政府,核心业务来源于政府,以致于长期躺在政府搭建的“温室”“吃穿不愁”,慢慢成长为规模虽大但不经市场风浪考验的“巨婴”。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投身市场的汪洋大海,面对市场的竞争浪潮,倒逼自身适应市场变化,加强资本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市场活力。
(二)有利于加强市场化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受国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行政化特色,导致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引入产业链互补、价值观相近的战略投资者,吸收非公有制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整合融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国有资本影响力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存在行业分散、结构老化、存量资产多、沉淀资金多等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国企混改的重点与路径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般应当履行以下基本操作流程:可行性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决策审查程序的履行、审计评价、非公有资本投资者的引进、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指出: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安全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层分类推进,有以下混合改革主体第一,集团层面的股权多样化。
开展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工作,探索多元化股东结构下的管理机制和国有资产监管有效模式。
二是积极推进充分竞争领域的商业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根据企业功能义和分类结果,积极推进充分竞争领域商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三,积极推进试点企业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出资的企业,主要是竞争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符合条件的双百行动企业,世界一流企业符合条件的子企业积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四,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
推出重要领域混合改革试点,重点对石油、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9个第一批试点,10个第二批试点,31个第三批试点。
第四批160家。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般应当履行以下基本操作流程:可行性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决策审查程序的履行、审计评价、非公有资本投资者的引进、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革。
国企混改的重点与路径国企混改的五个重点方面:1、体制方面。
进一步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配套制度建设。
2、决策机制方面。
“两个一以贯之”要贯彻落实。
3、激励机制方面。
进一步采取措施调动管理者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4、利益分配方面。
5、企业文化方面。
国企混改的五个重点方面:1、体制方面。
进一步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配套制度建设。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操作实践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操作实践1. 引言1.1 国企改革的背景国企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有企业面临了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自主性不足、效率低下、竞争力弱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亟需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
国企改革背景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国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问题;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四是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市场导向和激励机制。
为了应对国企改革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国家开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以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旨在激励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备注:此处内容为人工生成,仅供参考。
】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其竞争力和效益。
传统的国有企业机制往往存在着体制僵化、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而引入混合所有制,可以有效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国企,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从而推动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随着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增值国有资产,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流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
传统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不足,而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有利于引进国际化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国企混改的意义
国企混改的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成为了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
国企混改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更是为了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利益均衡分配、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促进企业效率提升
国企混改将引入民间资本,带来市场机制,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改善经营管理
机制,提高企业效率。
民间资本的注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迫使国企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国企混改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
引入更多社会资
本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产权保护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的所有权结构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以市场为导
向的产权保护机制。
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促进社会责任履行
国企混改有助于国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引入民间资本后,企业会更加注重
环保、安全生产、员工权益等问题,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社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率、保护产权、促进社会责任履行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企混改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由单一的公司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企业的层面上来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互相渗透,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出现和发展,现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1、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在之前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资本非常固定单一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如果想要发展资本的流动速度也是关键所在,资本流动周期越大企业的利益就会越高,如果将国有企业改革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资金的流转,国有资本也会彻底的资本化。
2、国有企业更好适应市场运作:目前我们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到主导的作用,国有制企业在改革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的规则,并且运用规则同其他私营企业进行竞争,比如国有企业可以使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将社会上的优势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面。
3、利于引进人才:在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之下企业人员的构成也是比较单一的而且缺乏竞争力,在混合所有制制度下例如实现公司员工控股制度,这样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就和整个的企业息息相关,不会像之前那样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盈利或者亏损都是国家负责的。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中,国有资本与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国家对国企混改有什么规定(什么是国企混改呢)
国家对国企混改有什么规定(什么是国企混改呢)国家对国企混改的规定I. 国企混改的概念国企混改,又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保持国有资本主义基础上,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以往国有企业的封闭局面,推动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升级。
II. 国家对国企混改的规定1.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2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国企混改的方向、原则和政策支持,推动国内企业多元化经营,引进优秀民间资本,加强国企改革,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效益。
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2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了国资公司的战略定位、投资范围、管理职责和运营模式,加强对国企混改的支持和管理,鼓励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22年,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入推进国企混改,全面实施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优化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III. 本文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国企混改: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以往国有企业的封闭局面,推动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改革。
国有资本:指国家及其授权机构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企业资本。
民间资本:指除国有资本以外的资本,包括自然人、企业法人、境外投资者、社会团体等。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指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设立,以综合运作和管理方式,对具备投资条件的国有资本进行有效配置、优化布局、增收节支、增强产权监管等综合性投资管理公司。
IV.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组织机构之一,主管国家行政管理的工作。
国资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市场化改革:是指将原来由政府定价或者管制的事物改革成市场定价或者自由竞争的过程,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逐步减少,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混合所有制改革
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混合所有制改革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办公室的角落,一纸白纸摆放在我的面前,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我泡了一杯清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构思这个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
一、改革背景与目标1.背景分析国企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传统国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激发国企活力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当下改革的热点。
2.改革目标(1)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2)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
二、改革思路与步骤1.明确改革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通过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改革步骤(1)开展前期调研,明确改革方向组织专业团队,对国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企业现状,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
(2)制定改革方案,报批相关部门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提交给董事会和相关部门审批。
(3)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公开招募、协议转让等方式,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三、改革重点与措施1.优化国有资本布局(1)聚焦主业,剥离非主营业务,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引入非公有制资本(1)公开招募,确保引入优质非公有制资本。
(2)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吸引非公有制资本参与。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建立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分离。
(2)加强董事会建设,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
四、改革风险与应对措施1.风险分析(1)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利益冲突,影响改革进程。
(2)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可能导致企业文化冲突。
2.应对措施(1)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
混合所有制改革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思绪飘渺间,仿佛看到了国企改革的大潮涌动,各种方案、策略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
而我,就站在这网的中央,准备用十年的经验,为某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改革背景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此次改革,旨在优化国企股权结构,引入民间资本,增强国企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改革目标1.实现股权多元化,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
3.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三、改革方案1.股权结构改革(1)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引入具备实力和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2)员工持股:设立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
2.资产重组(1)剥离不良资产:对公司的无效资产进行剥离,提高资产质量。
(2)优化业务结构: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梳理,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营业务。
3.管理体制改革(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有效制衡。
(2)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4.市场化改革(1)强化市场竞争:鼓励公司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2)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四、改革步骤1.调研分析:对公司的资产、业务、管理进行全面调研,分析改革需求和可行性。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
3.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改革。
4.监测评估: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五、风险防控1.政策风险: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确保改革政策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
2.市场风险:加强市场分析,合理预测市场变化,制定应对措施。
3.操作风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改革操作规范、合规。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是指通过引进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与国有资本进行混合经营,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国企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持控股地位。
以下将以中国建材集团(简称建材集团)的混合所有制为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建材企业之一,曾经是典型的国有大型企业。
在混合所有制中,建材集团引进了民营资本,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混合经营。
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建材集团成功实施了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建材集团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实现了资源整合。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联合公司,共同经营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提高了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
此外,建材集团还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共享,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市场拓展。
在混合所有制之前,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性问题,建材集团的市场开拓往往受到限制。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锐度,拓展市场份额。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共同组建销售团队,推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再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技术创新。
传统的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技术更新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市场敏感度,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了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特别是在环保绿色建材的研发上,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共同投入研发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技术能力,符合了现代化建筑材料的需求。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目录•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与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创新•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与意义01体制机制僵化国有企业存在决策程序繁琐、市场反应迟钝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活力。
02产能过剩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03创新动力不足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激励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需求。
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引入民间资本01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0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
03推动产业升级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做优做强。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改革目标与价值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探索03中国铁路总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铁路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
01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02中国东方航空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
成功案例分享1 2 3国企和民企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困难。
国企与民企文化差异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合理分配股权、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确保各方股东权益平等、参与决策,是一个重要挑战。
股权分配与治理结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遇到问题与挑战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的有机结合。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体措施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体措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以促进国企市场化、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并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
下面将具体介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措施。
1. 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可以是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和专业经验的国内外企业,也可以是基金、金融机构等。
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市场渠道等,推动国企的变革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资产重组和募集社会资本: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进行资产重组和募集社会资本。
通过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资产进行重组,将其整体或部分出售给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引入市场化运作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要实现市场化经营,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其所有制、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国企应逐步实行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职工持股等形式,使员工及各利益相关方成为企业的股东,激励员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
4. 改革企业管理机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推动企业向市场导向转变。
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包括建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核心制度,实行不同层级之间的授权、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层次。
5.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提供清晰的经营环境和规则,保证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需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和募集社会资本、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企业管理机制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可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导向转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第1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二、目标1. 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各类投资主体,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2.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 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确保改革过程中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 分类推进: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 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风险可控:确保改革过程中企业稳定运行,切实防范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
四、改革内容1. 股权多元化: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包括非公有资本、外资、员工持股等,优化股权结构。
2. 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运作,完善决策机制。
3. 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4. 业务结构调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业务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2. 报批:将实施方案报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3. 股权多元化:按照实施方案,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完成股权多元化。
4.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
5. 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新趋势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新趋势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做大做强做好国有企业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
本文在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新趋势,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挑战;新趋势引言对国企而言,实现国有资本与市场经济融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的基础上改变决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监管模式、激励模式,充分释放改革和市场活力,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然成为重组国有资本的一个关键路径。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1.1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混合改革的实质是产权改革。
一方面,由于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处理效率低下,产权流动受阻,国有产权转让的行政审批过程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仍占主导地位,产权主体过度集中。
超80%的国企完成混改后,产权仍然集中于国有资本,即便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仍有绝大多数国有股东保持控股地位,且引入层面极少上升至中央企业和母公司。
因此,国企混改中还存在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法人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为此,国企要适时将控股的国有资本适当减少,同时适当增加民营资本的比例,真正实现股权多元化改革。
1.2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作用弱化在国有企业内部,岗位水平和工龄是决定员工薪酬的主要依据,弹性本身也不大。
同时,对管理人员来说,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的作用,难以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从而对企业运行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独立经济运行方面的效率和效益已经严重受到了挑战,所以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重视并制定对策。
问题一:股权结构复杂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所以受到困难,是因为股权结构复杂、类型繁琐。
这时候,国有股的持股比例必定降低,这就对其经营管理和决策产生了冲击,而一般的民营企业要求管理上更加透明,决策上更加快速。
因此,这些企业需要转变为更加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策一:实施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其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
由于股份制的股权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制定的规章制度更加清晰明确,而这些规章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股权安全,并保证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通过股份制改革,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特征的发展。
问题二:国有企业制度和人才流失由于国企改制后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机制引导,导致相关人才在转型期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大量流失,这样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便受到了很大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借助外部人才来推动企业发展。
对策二:完善企业制度体系完善企业制度体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实现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开放以及内外部人才的有效引入,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通过建立相关权益保护机制等措施,提高外部人才对于企业的信任和认可度。
问题三:不良资产较多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往往面临自身资产哥不良的问题,这就给相关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这种压力将会更加显著。
对策三: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国有企业在转型期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方案,通过设立风险评估机制、合理评估企业价值以及产品质量续保等手段来降低风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解读及问题案例分析
在上一轮国企混改中,很多合资企业为混改而简单“混”之,最终因为国 企和民企经营理念、薪酬制度、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大相径庭, 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纠纷不断,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这轮国企 混改中,有些地方国企出于前车之鉴,旗帜鲜明地提出引入具有资源协同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点企业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电力 南方电网、哈 国家电网、东方电气、中国
电集团
电力建设
国企混改试点范围
续前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油 天然气 铁路 民航 电信 军工
其他
东航
中国联通
中国核建、中 国船舶
中国铁总、中国中车
中航、南航、中国民航信息
中国电信
中国航空工业、中国名器装 备、中国航天、中国兵器工 业、中国船舶重工
中粮集团、中国盐业、中国 黄金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混改中的国资流失问题
混改各方关注和顾虑混改过程中可能引发国有资产流失。过去历次国有企 业改革中曾发生蚕食、侵吞和变卖国有资产的情形,由于内部持股不规范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等原因,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革也在争议 声中戛然而止。对于本轮国企混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国有资本和 其他社会资本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各方资本都想推动这一轮 国企混改,但当前有关混改的法律法规、具体流程还不完善,导致上下各 层、体制内外参与混改顾虑重重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建立和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是混改的重要目标,混改过程中,随着民营 资本进入,民营资本的话语权增加,倒逼混合所有制企业市场化选聘职 业经理人,加快探索现代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和推进中长期激励 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創造力,激发混改企业活力,建 立起与市场接轨的薪酬考核制度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方向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方向分析摘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义和意义入手,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模式和发展方向,并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方向正文:一、国有企业改革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有制度的限制,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题。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义和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民间资本,打破企业的单一所有制形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这种改革形式既保留了国有企业的优势,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优化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改善企业的资金和资源环境。
此外,混改也可以拓展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路径,增加拓展企业的能力,提升发展潜力,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通过不同利益方的共同协作和优势互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和市场成功。
因此,不同类型的混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其中包括:(1)多元化经营模式(2)集团化发展模式(3)互联网+混改模式(4)国际化发展模式五、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方面。
其中,企业文化是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混改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动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混改企业应该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导向,逐步形成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以及混改的特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混合所有制概念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经济等;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则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微观层次上的混合所有制。
二、混改政策依据(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里边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混改历史沿革1.国企混改的原因?2.国企改革的沿革20 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 年年底到1983 年,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容是四个字──放权让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由单一的公司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企业的层面上来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互相渗透,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出现和发展,现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1、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在之前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资本非常固定单一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如果想要发展资本的流动速度也是关键所在,资本流动周期越大企业的利益就会越高,如果将国有企业改革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资金的流转,国有资本也会彻底的资本化。
2、国有企业更好适应市场运作:目前我们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到主导的作用,国有制企业在改革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的规则,并且运用规则同其他私营企业进行竞争,比如国有企业可以使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将社会上的优势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面。
3、利于引进人才:在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之下企业人员的构成也是比较单一的而且缺乏竞争力,在混合所有制制度下例如实现公司员工控股制度,这样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就和整个的企业息息相关,不会像之前那样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盈利或者亏损都是国家负责的。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中,国有资本与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混合所有制概念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经济等;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则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微观层次上的混合所有制。
二、混改政策依据(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里边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混改历史沿革1.国企混改的原因?2.国企改革的沿革20 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 年年底到1983 年,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四个字──放权让利。
1979 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允许企业留利, 在此之前国有企业的利润是百分之百全部上缴财政的。
不仅利润,国有企业提取的折旧费也都上缴财政,折旧费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 这说明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没有简单再生产的决定权的。
利润百分之百上缴, 说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决定权也是没有的。
为调动企业积极性, 1979 年国家允许企业留利,最初标准定为3% ,后来逐渐提高。
从1983 年到1987 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就企业本身的改革来讲, 主要内容就是三个字──利改税。
利改税是把过去企业既要上缴利润又要上缴税收改为把利和税捆在一块, 然后企业按一定比例按章纳税。
1983 年、1984 年两步利改税, 调整了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分配关系。
利改税后, 原企业和政府签订的留利合同一律作废,全国只保留一百家进行放权让利试点,实际上是后来承包制的试点。
在利改税的同时, 企业的投资体制进行拨改贷。
其含意是将过去政府财政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注资, 改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再无偿拨款, 而是由银行贷款。
这两个措施, 一个是重新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一个是调整了政府和企业的投、融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从1987 年到1992 年,这个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承包制。
从1987 年的下半年开始, 在国家经委的倡导下, 全国的工业企业陆续开始承包,三年一个承包期,到1992 年经历了两轮承包,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98 %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承包。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是中国国有企业承包的高潮时期。
微观上, 企业承包; 宏观上, 财税体制采取了包税制。
这两个配合起来, 就是企业对政府采取承包,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也承包即包税,包死一个基数, 包死一个递增幅度, 然后地方与中央分灶吃饭、各花各的钱,全国进入了一个所谓大包干的时代。
1992 年以后,以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作为动员,以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为里程碑,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两个内容。
第一, 围绕着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目标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第二,是把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放到所有制改革中进行。
或者说把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改造纳入到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建设当中去,把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设统一在一起。
这个任务是党十五大提出来的。
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改革阶段。
就这个过程本身而言,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它的历史进程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的主要矛盾是企业收入目标与政府收入目标之间的一种冲突。
这个冲突表明,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当长时间里没有触动所有制, 没有真正触动生产关系的核心,而只是在分配关系上展开。
严格地讲,到1992年以后,即改革的第四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才真正触及所有制问题,也就是企业的财产关系问题,在此之前基本上是解决分配制度的问题。
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不仅对于打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壁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企业管理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资本管理三个层次,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看,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资本管理是最有效率企业管理环节,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国家可以通过少量的国有资本利用“杠杆”操作大量社会资产,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偏离于整体社会经济目标,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二是混合所有制改变了国有企业仅仅作为单一国有经济利益载体的格局,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产权条件。
因为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可能不关心所投资本回报,在企业内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与之制衡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国有企业也希望政府给予诸多便利,承担原本企业承担责任;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因为企业做强、做大一靠自身“滚雪球”发展,二靠联合兼并,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不能使不同性质的所有权相互兼容,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走对外联合兼并道路提供了发展方向。
四、对民营资本而言,发展混合所有制则为民营资本进入油气、电信、电力、铁路、金融等传统垄断领域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由于油气、电信、电力、铁路、金融等领域长期不为民营企业开放,所以,即使这些垄断领域推行全面开放,民营企业也有可能因技术、管理、资本等高门槛出现望而却步情况。
因此,对民营企业而言,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扩大投资领域的重要途径。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培育一批真正企业家群体。
也就是说和掌控资源相匹配的一个企业家的群体,现在是不匹配的。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以独立的人格承担责任和风险,并且分享企业收益的人才能叫企业家。
2.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
现在市场结构不是优化的,国有资产这种掌控其实对资源是一种浪费和破坏。
3.激励变革,可以为企业家成长创造一个环境。
混合所有制最主要是解决了企业的自主权,我们有用人自主权,投资的自主权,资产处置的自主权,海外投资的自主权。
如果说现在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的,就没有这种权利。
五、地方国企混合制改革的实践(一)上海国资改革的路径:1.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去行政化的主线。
要为国企松帮,减少行政审批。
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多管、管少、不管”。
具体地:凡是和出资人有关的事情,都要严格地管起来;少管企业人事,特别是竞争类的企业;不管企业内部事务,把过去越位、错位的归位,让企业更好更主动地面向市场。
和资本有关的、和出资人有关的,才是我们要加强的监管。
”韩正说,“要落实市场化选聘和董事会管理。
将来在竞争性领域,我们只管三个岗位: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其他都放开。
在有些地方,总裁也要引入市场化选聘,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政府绝不能干预。
”2.国资流动平台:2014年实质性运转。
所谓国资流动平台,无非两类,一是国有产权交易平台,二是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
根据计划,上海将逐步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对于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股权和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进行运营管理,上海国资将以此为抓手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
3.分类监管:转变并非一朝一夕。
韩正表示,要凸显国有企业在先导型、基础性、新兴产业中的集中度。
《意见》要求:“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意见》指出,改革将“突出企业市场属性,兼顾股权结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逐步实现差异化管理”。
其中竞争类企业将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成为国际国内行业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将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对涉及上述分类业务的企业,因企制宜、分类分层管理。
同时、分类监管也意味着对于管理班子也要有相对应的考量。
对于竞争类企业,上海将仅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三个岗位,有的企业总裁也将尝试放手市场化,经理层副职以及相应党群干部不再“市管”,管理层以市场化配置为主。
这意味着在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手段将成为激活国企活力的突破口。
《意见》中称,将全面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保持合理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流动性。
竞争类企业,按有关规定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考核奖惩、薪酬分配权。
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根据《意见》,上海推进混合所有制,是以发展公众公司为实现形式,主要途径有三条。
首先是公司制股份改革,包括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探索特殊管理股制度等方面。
其次是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聚焦产业链、价值链,从国有经济、非公经济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的力度。
最后是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鼓励整体上市企业集团、符合条件的竞争类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韩正昨日表示,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总体方案,年底率先在整体上市的企业集团实行股权激励。
(二)山东国企改革路径1.改革总体思路和目标:深化改革是为了更好发展,而国企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为人民服务。
这是26条意见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此次《意见》确定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资金,都是要将国企发展的收益重点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2.让国有企业回归经营属性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认为,26条意见条条都有新意,在不同方面体现着“坚持市场在资源中的配置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改革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