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述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述"李晓杰秦汉历史地理的研究,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历史人文地理方面,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创新与突破,比如政区地理、人口地理的研究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段之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在秦汉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成绩更为可观。
为此,对这些已有的秦汉历史地理的研究做一下回顾与评述,便显得颇为必要,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概貌。
基于时效方面的考虑,笔者把讨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近十多年来的秦汉历史地理研究上。
下面便主要从秦汉时期的人文地理研究与自然地理研究两大方面,对这些研究的主要成果做一评述。
先述秦汉时期人文地理的研究情况。
在这一部分中,再按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细分为几个小部分:一、秦汉政区地理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秦汉时期人文地理研究的重点,所出现的成果也比较突出。
(一)秦汉政区理论方面的论述对秦汉政区理论方面的论述,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论著,但是在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中,已有所涉及,特别是周振鹤的有关论述,非常值得注意。
他的这些论述主要集中表述在《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与《体国经野之道》(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等著述中。
下面对其观点略作介绍。
政区的层级,是政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周振鹤认为秦及两汉的主要时间里推行的郡(国)县二级制,显示了中央政府力图控制地方政府,以便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的心态。
在宋朝以前的历代中央政府都是试图这样做的。
在隋唐强调的山川形便的政区划界原则,与在元明清时期得到高度体现的犬牙相入的政区划分准则,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即有所体现。
所谓山川形便的意思就是,以天然的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所谓犬牙相入,或称犬牙相错,就是在进行政区划界时打破山川的自然地理界限,以便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本文原为笔者在2003年11月参加日本秦汉史学会年会上的发言稿,现略作删改,刊发于此。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史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史的回顾与展望二十世纪是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大熊山煤炭的勘探到钻出世界上最深的地球实验室,中国地质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中国地质学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望未来的地质研究方向。
一. 中国地质学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是中国地质学的重要时期。
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地球科学知识主要是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记载和对地质资源的利用。
1901年,德国籍的矿物学家汉斯·符文(Hans Ungemach)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矿物普查所”,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地质研究机构。
此后,奉系督军张作霖、北伐军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陆续成立了一批地质机构,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基础。
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地质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全国范围内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勘探、矿产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中国地质学也面临着从实用性向理论性转型的挑战。
二. 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历程1. 各类研究机构的成立1949年以后,在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地质学机构不断因时因地成立。
中科院成立后,第一个成立的两个系之一就是地学系。
195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地质部,次年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地质部,它负责矿产资源调查和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地质行政机构。
1956年8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成立,后来的地质调查局也会在该机构的基础上成立。
此外还有中国地震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研究机构成立,为中国地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1958年,三门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这座超级水电站的建造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动了一批大规模的地质研究。
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坝的施工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中国地质学家经过激烈的探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水电站勘探报告标准。
这套标准对我国大型水电、能源等基础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的研究地质演化研究可以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内容摘要: [提要]以探讨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为目的,根据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
内容涉及: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⑦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7个方面。
除上述进展外,中国历史地理学还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进展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在新世纪中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①,我们不揣浅陋,以与上述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为重点,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近50年来的若干进展进行简要回顾。
或挂一漏万,或有失偏颇,祈望方家指正。
一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历代疆域政区研究是沿革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地理学的传统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
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收获颇丰。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鸿篇巨著②,以地图的形式集中地反映了沿革地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水乎。
一些地区性历史地图集的相继出版,如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③、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④、司徒尚纪主编————————————————①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细述,内容参见《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年。
③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2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000多年前,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
从这一意义上说,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
一、学科发展概况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托名大禹,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1],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
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
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发轫于1 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外诞生、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其前身沿革地理学形成至少可上溯到两汉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
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
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的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
自班固之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收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及《史记·河渠书》的影响。
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就必须从《尚书·禹贡》等著作谈起。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
关于《禹贡》的著作时代,晚近大致有四种说法:辛树帜的西周说、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顾颉刚的战国中期说、日本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
目前历史地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战国说,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顾颉刚认为“《禹贡》的作者是西北人”,并推测可能是秦人;而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发展迅猛的时期,这个时期内,中国发生了许多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变革,对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催生了大量的地理研究工作。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
首先,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开始注重对宏观尺度下的地理特征和人文背景的探索。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开始关注社会经济制度、历史事件和人群迁徙等因素对地理格局的影响。
例如,以郑振铎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展了对中国历史上主要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工程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
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到历史事件对地理格局的影响,比如中共的长征路线造成了一系列地理环境的变化,并对人地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研究展示了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其次,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关注的范围逐渐扩大,将目光拓展到了农村社会、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领域。
在农村地理方面,学者们研究了农田地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结构等课题,揭示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领域,学者们关注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学者们开始关注地域发展差异,研究了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以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为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拓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学者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地理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理格局的演变和人地关系的演化。
此外,野外考察和田野调查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法,学者们亲自走访历史地理现场,借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环境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这些新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系统,并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葛剑雄 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葛剑雄华林甫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 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从这一意义上说 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一学科发展概述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5禹贡6托名大禹 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 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 世纪的5汉书#地理志6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 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 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 而是/采获旧闻 考迹5诗6!5书6 推表山川 以缀5禹贡6!5周官6!5春秋6 下及战国!秦!汉0 5汉书#地理志6 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 从郦道元的5水经注6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 几乎都是由当世追溯到往古 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 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 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 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 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 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 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 沿革地理 ∀到清代 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 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 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发轫于一千九百余年前的5汉书#地理志6 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 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 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 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 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 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 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 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 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 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 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 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 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 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 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 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 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 这是在 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 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历史地理0这一学科名称在 ) 年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中国 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 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成立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5禹贡半月刊6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的∀ 年初 5禹贡半≠侯甬坚 5/历史地理0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6 5中国科技史料6 年第 期∀月刊6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0 × ≤ 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 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 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但由此后5禹贡半月刊6的内容和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和方向看 还是侧重于沿革方面的 且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顿 学者们的愿望无从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当时教育部列出的大学历史系课程中还只有/沿革地理0 而不是/历史地理0∀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 其中以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意见最为有力≠∀ 年院系调整后 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不久 北京大学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此后 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 社会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教研室!研究室 有的还招收了专业本科生∀到 年代中期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 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0的破坏 出现了多年的停顿 集中反映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5中国历史地图集6和5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6还是在 年代末大致完成了∀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讨论 自 年代即已开始 一直延续到 年代∀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 他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 说明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向后延伸部分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景观的变化 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景观 而且还要探求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谭其骧!史念海对此均表示赞同∀谭其骧认为它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 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 但同时又多次强调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 指出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不仅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 同时又能从历史文献中汲取丰富的!无法替代的泉源≈∀史念海也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 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0 /既然 历史地理学 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0…∀此外 黄盛璋提出历史地理学是介于历史与地理两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盛叙功认为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尹国蔚以为它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历史地理学界多数人赞成第一种意见 历史地理的学科属性是毫无疑义的 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注意其他意见中的合理部分 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 但由于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主要依靠历史文献记载 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其成果更多的是为历史学所利用∀地理学本身的研究范围就包括了自然!人文和社会三个主要方面 历史地理学具有一部分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特性是很自然的事∀至于是否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不仅取决于这门学科的性质 还取决于已经获得的成果和地位∀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地理学或历史学这些一级学科还无法相比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能是一门二级学科∀学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科划分 实际上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大多是从历史学中衍生和发展而来 而从属于地理学的机构和人员相对较少∀所以 促使这种划分作出改变的根本性措施还是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本身的发展∀历史地理的研究阶段是历史时期 其上限应该是文字的出现∀在完全没有文字记载 包括间接的 的条件下 对地理现象的研究只能运用考古学或古地理学的方法∀谭其骧生前一直认为 历史一般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的 所以才有所谓/史前时期0∀讲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 讲历史就只能是文字产生之后 所以他不赞成将历史地理研究提前到全新世 也不赞成将历史地理学与古地理学混淆起来∀历史地理研究的下限应该与当代相衔接 但以往的研究过于偏重古代 近年虽有所改变 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故有学者呼吁历史地理工作者/尤其要注重研究与经济建设有关的重大课题0 建议/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历史时代应尽量后移 尤其要加强历 史 研 究 年第 期≠≈… 黄盛璋 5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6 年5地理集刊6第 号 盛叙功 5历史地理刍议6 5西南师范学院学报6 年增刊 尹国蔚 5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6 5史学理论研究6 年第 期∀史念海 5河山集#三集6自序∀谭其骧 5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6 5学术月刊6 年第 期 邹逸麟 5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6 5复旦学报6 年第 期∀侯仁之 5历史地理学刍议6 5北京大学学报6 自然科学版 年第 期∀侯仁之 5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6 5新建设6 年第 期∀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的研究0 /注意将历史状况与现今状况进行比较 在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0≠∀改革开放后的 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的时期∀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辑的大型丛刊5历史地理6 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年起出版 出版了 辑 以其学术水准引起了国内外广泛重视 进入世界上主要学术图书馆的收藏 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创办的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是本学科惟一定期的学术刊物 季刊 至 年底已出版了 期∀在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协调下 已召开了十多次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培养的数十位博士和更多的硕士已成为各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和分支学科的带头人 开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 他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原有的研究人员∀对学科理论的探索已经不限于学科整体 年代已深入各个分支 如对历史政治地理 !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民族地理 !历史社会地理 !历史医学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 !历史科技地理 !绿洲学bλυ!历史地图编制理论等b λϖ 都有论著问世 为各相关的分支的进展提供了有益的基础∀综合性的学科成果体现在三方面 其中最突出的当然是以5中国历史地图集6为代表的历史地图研制 详见下述 ∀其次是历史地名工具书的编撰∀ 年代臧励等编的5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6曾经是检索历史地名的最重要的工具书 流行数十年 但也越来越适应不了实际的需要∀谭其骧!章巽等主编的5辞海#历史地理分册6!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的5中国历史地名辞典6分别于 年! 年出版 谭其骧主编的5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6 年出版 在5辞海6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增补∀由于这三种工具书中地名的定点都以5中国历史地图集6编绘过程中积累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根据 因此是目前权威的历史地名工具书∀分省的历史地名工具书则有浙江!广东!湖南三种bλω∀即将出版的史为乐主编5新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6在收录地名的数量和释文质量方面都将有巨大进步∀第三是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 目前至少已出版 种bλξ∀史念海毕生从事历史地理研究 成果涉及各个领域 他的著作以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主 邹逸麟!马正林积数十年经验 在重要的分支都有建树 其著作自成一家之言 陈代光!施和金的书也不乏个人的创见∀其他作者从事专业研究的时间和领域都很有限 他们的书一般都是以编选概述已有研究成果为主 质量良莠不一 个别作者选择不当 或对成果的出处和资料来源没有作必要的说明∀以中国历史地理学涉及领域之广!时间和空间跨度之大而言 即使个人穷毕生之力 也难以写出一部在各方面都有创见!都达到高质量的概论∀谭其骧!史念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bλυbλϖbλωb λξ史念海 5中国历史地理纲要6 上!下册 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 年 邹逸麟 5中国历史地理概述6 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 马正林 5中国历史地理简论6 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 王育民 5中国历史地理概论6 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 年 施和金 5中国历史地理6 南京出版社 年 陈昌远 5中国历史地理简编6 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 张步天 5中国历史地理6 湖南大学出版社 年 韩滨娜 5中国历史地理6 东北师大出版社 年 李恩军 5中国历史地理学6 人民交通出版社 年 张全明等 5中国历史地理论纲6 华中师大出版社 年 陈代光 5中国历史地理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另有靳生禾5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6 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 杨正泰 5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6 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陈桥驿主编5浙江古今地名词典6 浙江教育出版社 年 刘南威主编5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6 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 裴淮昌主编5湖南古今地名辞典6 湖南出版社 年∀韩光辉等 53北京历史地图集4编制理论实践和社会评介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黄盛璋 5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赵海军 5论历史科技地理6 5武汉大学学报6 年第 期∀雍际春 5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龚胜生 5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王振忠 5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6 5复旦学报6 年第 期∀黄盛璋 5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6 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6 年第 期 李并成 5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刍议6 5甘肃民族研究6 年第 期∀王社教 5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6 5陕西师大学报6 年第 期 陈国生 5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 李令福 5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6 5陕西师大学报6 年第 期∀马正林 5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6 5历史地理6第 辑∀周振鹤 5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6 5历史地理6第 辑∀邹逸麟!吴松弟 5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6 5求是6 年第 期∀海!陈桥驿主编的5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6 科学出版社 年 和邹逸麟主编的5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人文地理6 科学出版社 年 由各个分支的专家分别撰写 集众人之长 是当时学术成果的总结 反映了国内的最高学术水准 更具权威性∀系统性的区域研究成果至少已有 种专著问世 涉及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荆楚地区!东北地区!苏北地区≠∀跨 ! 世纪的学者如王国维!杨守敬等都不乏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杨守敬 ) 年 称得上是乾嘉以降沿革地理成就的集大成者 但毕竟没有能发展成历史地理这门新的学科∀而自称/只开风气不为师0的历史学家顾颉刚 ) 年 虽然不以历史地理为其主要研究领域 却以其开创历史地理研究之风的杰出贡献而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山之祖∀在他的教导和影响下 他的三位学生谭其骧 ) 年 !侯仁之 ) 和史念海 ) 年 都成为这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形成了上海!北京!西安三个研究中心∀二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人文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 在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形成 直到近代才从西方引进 但对人地关系的论述和研究却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哲人已经对人地关系有所论述 司马迁5史记6中的5货殖列传6和5汉书#地理志6附录的5域分6!5风俗6中已经注意到了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人文现象 明代王士性的5广志绎6 称得上是 世纪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纪以来 人文地理学开始在中国传播 但在 年代后却被列为资产阶级的学说而被禁止 并完全仿照苏联在自然地理外只设经济地理一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年代末∀当代人文地理受此厄运 历史人文地理便只能胎死腹中 只有其中的经济部分得以幸存∀ 年后 年间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产业分布和地区开发等方面 其中以侯仁之对北京城!史念海对关中及黄河流域的产业的研究成就最为显著∀但那时经济地理受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的过分干预 历史经济地理也难幸免∀而且就大多数研究历史时期经济状况的论著而言 基本上还都是经济史实本身的考证和复原∀改革开放使人文地理在中国恢复了应有的地位 历史人文地理也得到蓬勃发展 在短期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在 世纪末最后的十多年间 开辟了一个个新的分支如历史政治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城市地理!聚落地理!语言地理!社会地理!民族地理等 不断有新的论著问世 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也扩大了范围 加强了定量分析 运用了新的方法∀年 当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时 谭其骧就指出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需要并可能研究的方面与门类颇为广泛 比外国要丰富得多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国所特有的 因此他预言 /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繁荣的分支之一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0≈这是因为 首先 历史自然地理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今天还有遗迹存在 可以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或新的技术手段加以复原 而历史人文现象绝大多数是无法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只能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考订来再现∀在这方面 中国拥有堪称世界第一的最丰富的文献资料 可谓得天独厚∀历史人文地理的资料准备阶段主要是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也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资料加上严密的考证 再结合现代化的研究手段 是高质量成果的可靠保证∀其次 与自然现象相比 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要快得多∀例如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几百年!几千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自然景观 却很难找到历久不变的人文景观∀如果说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能够适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话 那么人文地理的研究成果适用时间要短得多 因为现状很快会成为历史 处于一个大转变时期的中国更是如此∀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以往 所以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比自然地理要多得多 也复杂得多∀最后 人文地理现象也有很大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所以了解或研究今天中国的人文地理历 史 研 究≠≈谭其骧 5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6 5文汇报6 年 月 日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年第 辑∀中华书局 年点校本∀又周振鹤编校5王士性地理书三种6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邹逸麟主编5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6 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 李并成著5河西走廊历史地理6第 卷 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 石泉著5古代荆楚地理新探6 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 孙进己主编5东北历史地理6第 ! 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 吴必虎著5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6 华东师大出版社 年∀现象绝对离不开对昨天的人文现象的了解或研究 而且由于人文地理的研究离不开人类的活动 而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比自然界复杂 个性多于共性 因而很难找到普遍适用的模式或方法∀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需要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成果 这也是其他学科或其他国家的成果所无法取代的∀以下就各分支的具体成果 作一简单概括1.历代疆域!政区研究和地名考证这些方面是传统的沿革地理的主体 自乾嘉以来从未间断 最易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运用∀虽然并不一定需要新的方法 主要只能依靠文献资料 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是弥补资料不足!判断记载是否正确的重要步骤 对于边疆和偏远地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以往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 一般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而在边远地区 经济文化落后 缺乏从事记载和研究的人才 交通的困难又使中原学者视为畏途 即使在太平盛世也鲜有人至∀故对边远地区的记载要么完全付诸阙如 要么仅仅根据道听途说加上主观臆断或附会前人陈说率尔立论∀新中国建立后 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边远地区文化有了较大进步 进行实地考察也不再有什么大的障碍∀ 年代陆续进行的全国地名普查和各地新方志的修纂对政区沿革!山川变迁的研究提出了普遍的要求 也为开展这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这些工作往往还未摆脱/群众运动0的遗风 质量不尽如人意 但动员人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是专业队伍根本无法企及的 而且以当地人研究当地 便于实地考察 容易发现历史记载的不实部分 只要方法得当 实事求是 完全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也给历史地理学者以巨大的帮助 其中考古学的作用最大∀ 世纪间对一系列古城!聚落!宫殿!寺庙!仓库!墓葬!长城!运河!道路!堤坝!烽燧等遗址的发掘和整理 使历史地理学者找到了一大批可靠的地理坐标 有的证实了史料的正确性 有的纠正了史料的错误 有的改变了后人的误解∀有了这些坐标 还可以对相关的其他地点的确切位置作出合理的调整和推断 如鲜卑石室嘎仙洞的发现!唐代含嘉仓的发掘等∀另外 考古发现的珍贵的文字或符号资料如地图!简牍!文书!碑刻!铭文!书籍等 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二千一百多年前的古地图 就给西汉初年长沙国南部的政区!地名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证据∀对原来没有或很少历史记载的地区来说 考古发现就更为可贵∀这是历史地理研究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迄今为止对考古成果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 这固然与历史地理学者重视不够有关 但一些考古成果长期不能正式发表则是主要原因∀历史政区研究方面 年代及其以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5中国历史地图集6和5辞海6历史地理分册中∀ 年出版的王仲荦5北周地理志6 承乾嘉余绪而补5周书6无地理志之不足∀ 年出版的周振鹤5西汉政区地理6 解决了清代以来许多学者没有解决的问题 是历史政区研究的一大突破 用/超迈乾嘉0来形容并非过誉∀以后 相继有研究东汉!明代政区的专著问世≠∀牛平汉等编著了明!清两代政区沿革综表 而以5中国历代行政区划6为名的书至少有两部≈ 分省历史政区沿革的著作则有湖北!安徽!山西!广西!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多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潘新藻 5湖北省建置沿革6 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 俞顶贤编5安徽行政区划概述6 安徽人民出版社年 张纪仲 5山西历史政区地理6 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 龙兆佛!莫凤欣合编5广西地理沿革简编6 广西人民出版社 年 鲁人勇等著5宁夏历史地理考6 宁夏人民出版社 年 周清澍主编5内蒙古历史地理6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年 尹钧科著5北京历代建置沿革6 北京出版社 年∀徐学林 5中国历代行政区划6 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 张明庚!张明聚编著5中国历代行政区划6 华侨出版社 年∀牛平汉主编5清代地理沿革综表6 中国地图出版社 年 牛平汉编著5明代地理沿革综表6 中国地图出版社年∀李晓杰 5东汉政区地理6 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靳润成 5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6 天津古籍出版社年∀。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国 自然条件 、 自然资源 、 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 , 包括大规 模的地区综合考察 、 综合 自然区划 、 农业区划 、 黄淮海平原的综合 治理 、 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 在这个过程 中, 大大提 高了地理学 应用价值和科学 水平 ,也是大量分 支学科发展和形 成的基本动 力 。相应地 为政 府和社会提供 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 , 在生产 理教育正在第三次崛起 。 目前的?x” + 高考科 目改革方案 , 将促使 学校和学生 恢复对地理学的重视 。 实践 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今天 , 以肯 定地 说 , 可 我国地理学的影响力在扩大 , 而且已经 1 、 . 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 地理学 的决策应 用价值大大加强了 。地理学 上世纪 5 0至 6 0年代 , 提出了水热平 衡 、 学元素地表迁移 超 出了专业的 界限 , 化
许多部 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 国的发展 , 初步建 立起—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 。 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 研究的发展 , 使地理学在为国家 目标服 务和科学 问题的研究方面 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 1 、以任务带学科 ”提 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 2 , “ 以任务带学科” 是我 国 5 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 基本经验。 地理学家组织与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
1 高等地理教育和高级地 理学人才培 养的形 势较好 . 6 现在地理 学一级学科 的博士 点在全 国已有 8个 , 二级学科 自 然地理 的博士 点 9个 , 人文地 理 3 , 个 区域经 济 的 3个 , 图和 地 G S的 3个 。 自然地理 、 文地理 、 I 人 区域经济 、 地图和 G S的硕士 I 点共有 9 2个 。地理学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家的规划 、 计划 、 环境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华林甫一、总体进程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
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地理现象,并探索这些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这样,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就应运而生了。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创办的禹贡学会就是有志于开创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团体,自费筹办的《禹贡》半月刊既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更培养了一批历史地理学人才,但不久因日寇侵华而停办。
历史地理学得到充分发展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则是解放后的事。
当然,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
在―文革‖以前,历史自然地理因其阶级属性不强而有所发展,并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经济地理(含历史经济地理)因受苏联影响而呈一枝独秀式地畸形发展,某些分支只能依附于经济地理而苟延残喘;但人文地理长期被视作伪科学,作为历史地理学重要内容的历史人文地理自然也遭了殃。
所以,真正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新领域开拓、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结合四化建设的专题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成就,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即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几年里所取得的。
关于学科的性质,五十年代以来即展开了学术讨论,并在主要方面达成了共识。
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
他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说明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向后延伸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景观,而且还要探求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谭其骧、史念海对此均表示赞同。
谭其骧认为它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但同时又多次强调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指出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不仅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同时又能从历史文献中汲取丰富的、无法替代的泉源。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融合了历史学、地理学和人类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遗址和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揭示了中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近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地理学家陆贾和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展开了地理与历史的交叉研究。
然而,真正系统性地将地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则是在20世纪以后的事情。
20世纪上半叶,陆地科学和地理学发展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对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1970年代,随着文化地理学的兴起,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焦点逐渐从地名学转向了文化地理学,并且开始关注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成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新方向,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手段。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仅仅依靠古代文献和考古遗址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对历史人文地理的全面认识。
近年来,社会人文地理学、环境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被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学者广泛应用。
其中,社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意在发现地理环境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
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环境考古、环境地理分析等手段,从环境变化的角度解读历史文化发展。
地理信息分析方法则通过整合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揭示了历史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近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实证分析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者通过对历史地名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内容提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文摘要】Geography in China has achieved a great progres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now 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 and im portant tasks when entering the 21st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being intensively chang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economic stru ctures of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hole country and various regions become the most im portant tasks that facing geography i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ing discipline for fulfilling those national subjects and shoulders the respon sibility without shirking,meanwhile ha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ing.【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发展进程/当前形势/未来任务Geography in China/Past progress/Present situation/Future direction.【正文】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地理转变,这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世纪初,中国刚刚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这时期的历史地理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利用。
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中国的地理信息,绘制地图和地理图册,以促进对地理环境的理解。
同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特别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
研究者发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土壤质量等因素对农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地理分析和气象研究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逐渐深入到了更为复杂和细致的层面。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这些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历史地理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疆域问题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在这个时期内面临着领土争端和国境问题,政府和学者需要通过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确认和维护中国的疆土,并解决与邻国的争端。
这涉及到研究历史文献、分析地理地形、绘制地图等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交流。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
中国在这个时期内经历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研究者开始关注工业和城市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他们研究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分布,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资源消耗的影响,以及大规模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这些研究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此外,还涉及到民族地理学、海洋地理学、边疆地理学等专门领域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一直是历史地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金历史地理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这个领域,学者们通过对辽金时期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封建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地缘政治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辽金历史地理研究就是为了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并揭示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学界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对辽金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辽金时期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国封建史上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对经济生活的研究逐渐深入。
学者们通过对辽金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和特点,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三,对文化传承的研究逐渐成熟。
学者们通过对辽金时期的语言文字、教育、宗教信仰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演变,在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辽金历史地理研究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在向跨学科领域扩展。
比如,和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不断加强,较好地弥补了历史学的不足,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全面、客观和深刻。
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中国学者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辽金历史地理研究的未来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研究的深入细化问题。
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依然是对辽金历史的整体把握,而对于某些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
其次是研究方法问题。
现有的研究方法虽然既多又杂,但还远没有达到可以面面俱到的地步,对于长期以来被较少关注的问题尚需开展更为深入的探究。
最后还要注意不少重要信息在翻译、校对等方面存在误差,研究工作需要从这些信息中精准把握历史真相。
综上所述,辽金历史地理研究在中国学界中已经开始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葛剑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葛剑雄2013-09-27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2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
从这一意义上说,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
一、学科发展概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托名大禹,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1],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
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
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发轫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
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陈桥驿
【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历史地理学滥觞于《汉书·地理志》,历来称为沿革地理.1935年始用历史地理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以后获得较大发展,60年代初期,权威学者开始提出历
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的论断,从而推动了历史自然地理和环境变迁的研究,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获得了许多成果,而其中以《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及《中国环境史论文集》最为重要.这种研究,在新世纪中将继续获得发展.
【总页数】5页(P1-4,9)
【作者】陈桥驿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
【相关文献】
1.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J], 邹逸麟
2.历史地理学视阈下徽州宗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孙小昌
3.北美历史地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J], 安德鲁·克拉克;姜道章(译)
4.回顾与展望:面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清华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成立20周年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论坛会议综述 [J], 曹峰;谢矜;彭睿
5.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43年辉煌成就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砖瓦工业70年辉煌成就回顾与展望做好服务持之以恒发挥功能塑造形象引领行业创新前行科技领先再铸辉煌 [J], 刘晓宝;路关生;王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关键]20世纪中国史地理学展进入21世纪,随着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全球环境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了更好地把握时代赋予契机,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在世纪中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发展研究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①,我们不揣浅陋,以与上述问关系密切的内容为重点,对中国史地理学在过去一世纪、特别是近50年的若干进展进行简要回顾或挂一漏万,或有失偏,祈望方家指正。
一历代疆域政研究与历史地图的制历代疆域政区研究沿革地理学的主要组成分,是历史地理学的传统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究历史。
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倾了大量心血,收获丰。
谭其骧主编的《国历史地图集》是此研究领中的鸿篇巨著②,以地图的形式中地反映了沿革地理的研成果和研究水乎。
一地区性历史地图集的相继出版,如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③、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集》④、司徒尚纪主编———————————————①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述,内容参见《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
②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京:地图出版社,1987年。
③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④史念海主编《安历史地图集》,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的《广东历史图集》①、周振鹤主编的《上海史地图集》②、山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的《西历史地图集》③等,也是地性沿革地理研究日臻深入和完的综合体现。
用文字或表格形描述朝代或地区性政区隶属关系及变化过程的著作和论文也有不少,中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有牛平汉《代政区沿革综表》④和《清代区沿革综表》⑤以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⑥等,这些论著本上理清了相关时期疆域内县以上政区的析置、易名和改的时间,以及政区的属关系。
王仲荦《北地理志》⑦、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⑧、李晓杰《汉政区地理》⑨、吴镇烽《西地理沿革》⑩、河北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志》⑾等专著均属断代政区置和地区性政区沿革通论的究成果,它们除了讨论政区沿革一基本现象外,还涉及到有关区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华林甫;孙景超;赵逸才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23()1
【摘要】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了一门现代科学。
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以前)、茁壮成长(1949—1977年)、学科确立与成熟(1978—2000年)、新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2001年至今),面向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等论著为代表,各发展阶段都诞生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体现出历史地理学“任务带学科”、文理交叉综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研究特色。
未来学科发展中,历史地理学将在学术新思维和GIS等新技术的引领下,发扬传统,关怀现实,不断推动前辈开拓的学术事业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总页数】11页(P95-105)
【作者】华林甫;孙景超;赵逸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6
【相关文献】
1.争取用20年时间把中国建成现代大农业强国——对改革开放30年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回顾与展望
2.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3.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商会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商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编纂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5.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传统的舆地学孕育历史地理学。
舆地学主要研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的因袭与变异,长期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台而已。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地理现象并探索这些现象发生、展和变化的规律。
这样,现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就应运而了。
1934年由顾刚、谭其骧创办的禹贡学会就是有于开创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学团体,自费筹办的《贡》半月刊既取得了批学术成果,更培养了一批历地理学人才,但不久因日寇侵华停办。
历史理学得到充分发展并日益受学术界的重视,则是解放后事。
当然,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坦的。
在”文革”以前,历史自地理因其阶级属性不强而有发展,并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用;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关的经济地理(含历史经济理)因受苏联影响而呈一枝独式地畸形发展,某些分支只依附于经济地理而苟延残喘;但文地理长期被视作科学,作为历史地理学重要容的历史人文地理自然遭了殃。
所以,真正运马列主义理论和方法,基础理论研究、新领域开拓、相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结合四建设的专题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成,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最后二十几年里所取得。
关于学科的性质,十年代以来即展开了学术讨论,并主要方面达成了共。
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历史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分的基本观点。
他系统地阐述了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方法和意义,说历史地理学是现代理学的向后延伸部分,其主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期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去的地理景观,而且还要探求发展演变的规律。
谭其骧、史念对此均表示赞同。
谭其骧认为它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完全一致,仅仅是时上的不同而已;但同时多次强调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献资料的重要性,指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不仅能为历史研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时又能从历史文献中汲取富的、无法替代的泉。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对于中国历史地理来说,2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两千年前虽有一些论述,但是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史就是至今为止的全部历史。
一学科发展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托名大禹而写,世纪却产生于战国后期。
成书于一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堪称中国第一篇的历史地理著作,对于历史电击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进行了考订注释。
然而由于各种的原因,时间和空间的中断,浩大的工程量催生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并在清代达到了顶峰时段。
这里说的沿革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两者有量,质的区别。
前者是政区将与地名等的变迁,之叙述了现象。
而后者是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并对现象的发展阐述了变化原因及规律。
历史地理学,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它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谭其骧,史念海都加以叙述,进而明确历史地理它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但现象主要靠文献记载,应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及地理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人文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都注意到了不同时期的补贴地理条件下的人文现象。
因为历史的原因,历史地理的研究一度限制在经济地理一门上。
谭其骧认为,历史人文地理必将做出它无可取代的贡献,因为自然地理可以通过遗迹和考古来复原,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会变动,而人文地理只能通过史料来研究,并且变化的快而复杂。
人文地理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个性多于共性,很难有普遍适用的模式和方法。
进而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人文地理的具体分支包括历代疆域,政区研究和地名考证,主要成果有【中国历史地图集】;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史念海的【河山集】,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吴宏岐【元代农业研究】等;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胡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等;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研究,有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有【方言与中国文化】【汉晋文化地理研究】;古代地理学家,地理文献与学术史研究,有【中国古代地图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托名大禹,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1],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1901~1904年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中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2]。1934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成立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的。1935年初,《禹贡》半月刊开始以“中国历史 1
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发轫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究——回顾与展望 :::
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2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从这一意义上说,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
一、 学科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