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含答案)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二)-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教师版)
《乡土中国》练习题(二)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
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文学源于生活,当现实生活层面的“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
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
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
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
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
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
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
“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
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
新兴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乡土社会为依托、以农业经济为根基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脉,而且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母体。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乡”指的是一种基于地缘和血缘的范围,“土”则表示乡村社会形态赖以维持延续的生存方式,这种立足于土地、植根于地缘和血缘的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有着“和而不同”的人文风貌与伦理规范。
无论社会如何演变、时代如何迁变,也不管乡民何时离乡、夫家多远、栖居何处,乡村永远是人们抹不掉的记忆和牵挂,乡村文化始终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乡村文化是由价值取向、道德尺度、情感归宿、生民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等组成的精神规范,表现为民俗民风、契约章法和信条准则等,其以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方式熏陶、教化着乡民,是乡村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相比较,恬淡悠慢的农业文明往往给国人一种闲适安逸温稳的感觉;相对于城市化的狂乱、躁动、驳杂与多变、乡村则蕴含更多清缓、幽静、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亲切乡音、浓郁乡韵、深挚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不老的传统。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钟扬,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了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以“乡村文化”为主语,用一个含递进关联词的复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
2024年高中语文《乡土中国》全书阅读专题讲解与练习 乡土中国测试二
乡土中国测试二1 .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卷,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考查的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
需要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B项,“公私界线分明”错误。
“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结合“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
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分析,“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应的观点应该是“自私”,不是“公私分明”。
故选B。
2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的家族大小受人数多少而决定。
由父母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族要大于公、婆、儿、媳所构成的家族。
B.西洋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育抚育组织,因此主轴在夫妇之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和的力量。
C.在追求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两性关系这一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因素必须要被遏制,因此有了“男女有别”的现象。
D.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具有多种不同特色。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乡土社会中的家族大小受人数多少而决定。
由父母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族要大于公、婆、儿、媳所构成的家族。
”理解有误,家族的大小不受人数限制,而是由结构决定。
故选A。
3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人们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由此形成熟人社会。
B.与西方社会捆柴式的团体格局不同,乡土社会呈现出同心水波纹式的差序格局。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
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
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
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
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
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
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
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
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作业测试题 (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作业一、选择题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依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依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关系的意思。
______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
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A.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不可能发生的。
B.我很肯定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C.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D.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肯定不可能发生的。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要在这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
B.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配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
二、名著阅读3.下列关于“乡土社会”“现代社会”的区别,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者靠自觉的欲望行事,后者根据自身需要行事。
B.前者靠长老权力支撑社会,后者则以知识为支撑。
C.前者变化速度慢,可不断试错;后者变动快,不容出错。
D.情感方面,前者没有爱情,后者强调爱情至上。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男女有别”这章中,引用了“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两种文化模式来帮助读者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与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国家命运生死攸关....的大抉择背景下,费孝通以自己实地调查成果,为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课余留存的文字便成了《乡土中国》。
B.《乡土中国》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上的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更在于它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搁置许多长篇大论....。
C.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
D.台湾水墨画大师欧豪年呼吁,两岸应进一步增进交流,共同为中华文化添枝加叶....,让中华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独放异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典咏流传》因创意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众多专家、学者感受到国家平台的高级水准和创新实力,对传统文化充满了自信。
B.“陪伴式啃老”指表面上看子女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
C.由于龙卷风内部的气压极低,当龙卷风扫过建筑物或车辆时,建筑物或车辆内外的气压差会很大,顷刻间就会发生“爆炸”。
D.史蒂芬·霍金23岁即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理论物理学家。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准备了半年,你弟弟的演出如期举行,祝贺他此次演出成功,众人给予他的评价,实在是过誉了。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困惑我多年的问题,让不才这么一说,就解决了,真是高见,希望今后能够多闻指教。
C.刚才李教授抛砖引玉,讲得非常精彩,现在由我发言,献丑了。
D.我亲爱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以前的电话号码作废,这是我的新号,敬请惠存,以后多多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九华“立春祭”代表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感染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农历立春这一天,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_________。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同学设计了整本书的内容框架图,大家在交流中有以下意见,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中将乡土本色诠释为三种权力是不合适的,乡土本色应该从人与空间、人与时间、人与人的关系等角度来诠释。
B.三种权力中突出教化权力是对的,这种权力源于社会合作,被教化者无选择余地,相对比较稳定,但图中忽视了在社会变迁之际的时势权力。
C.抓住“差序格局"作为关键概念,并试图梳理出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个思路不错。
但是它与教化权力的因果关系错位了。
D.最右边的四项内容不是并列关系,“文字可下乡”与其他三项不是一个维度的,应该是其他三项带来的一个结果。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读者给报社编辑写信说:“敬颂编安。
"B.长辈给侄儿李冰写信说:“顺颂安康。
”C.老李给同事老张写信说:“谨致鸣谢。
"D.小明给同学小王写信说:“特此函达。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纷繁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g)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遨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B.《乡土中国》一书源自作者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的犀利洞察与扎(zhā)实调研,其中的分析鞭辟(pì)入里,为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C.蔓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gǔ)惑;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疱(pào)疹,丑陋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
D.宋代以后,一般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不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huì),改天换日,只有老百姓实在穷而无告,才会铤而走险,揭(jiē)竿而起。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配套练习(2)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配套练习(2)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高考题型链接之现代文阅读I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
在今天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新乡贤”的时代角色十分突出。
他们很多人出自于乡村,成就于城市;成长于乡土,弄潮于商海,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联上,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
在现代化进程的趋势中,从基层乡土去看中国社会或文化的重建问题,主要是怎样把现代知识输入中国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基地乡村里去。
作为输入现代知识必须的人这一的媒介,“新乡贤”的社会建构,具有尝试破解百年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困境的珍贵价值。
传统中国文化深植于乡土之中,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有着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的精神。
在中国家族、乡土文化传承中,具有深厚的根系和广阔的脉系。
乡土文化的有机循环,一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农民一朝的拾粪起,到万里关山运枢回乡止,那一套所系维着的人地关联,支持着这历久未衰的中国文化。
”“新乡贤”文化建设无疑秉承和凸现着这一传统文化的底色。
(摘编自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超然客公众号)材料二:城镇化已经变成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命题,近20年以来,它陆续将诸多治理困境呈现给了转型中的中国。
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理失败尤其令人忧心。
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乡村已经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
正气喘吁吁地奔跑在它狭长的影子中。
稍微盘点—下就会发现,近年来以城镇化为关键词的农村报道少见正面的消息,浙江上虞“乡贤文化”确实是难得的例外。
在这里,公共服务普及、基层民主建设与乡土文化的延续,公序良俗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一个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既存续了人文精神,也展现了现代公共治理规律的新型乡村模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含答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一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1.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就不同于现代,乡土社会是“”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律与其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政治权力的执行,而礼靠的是无形的传统。
人们只需“学而时习之”地享受积累出的经验。
2.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
3. 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凡是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说: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②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③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一位在张北研究语言的朋友说,这一带不但语言上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
”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④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国家统编语文教材高一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一、必做题1. 【答案示例】《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展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2. 答案部分 1314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练习部分3. 本书14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图示:乡土社会外在结构内在规则1. 乡土本色2. 文字下乡3. 再论文字下乡4. 差序格局5.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6. 家族7. 男女有别9. 无讼10. 无为而治11. 长老统治12. 血缘和地缘13. 名实的分离14. 从欲望到需要8. 礼治秩序选做题4. 答题略。
提示:以“比较中国乡镇与城市小区的养老模式”为例(研究的问题),列出比较的细则,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梳理后形成自己的结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二、必做题1. 【答案示例】“乡土社会”是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社会空间存在,既包括乡村也包括城镇。
其特征有三点:人们依赖土地而缺乏流动性;富于地方性的熟人社会;尊崇礼俗(规矩)而不重“法理”。
2. 【答案示例】第1篇: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篇: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对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第3篇: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是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
前三篇之间的关联: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它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第1篇与第2、3篇构成总分关系、因果关系。
3. 【答案示例】同样是小学生,乡下孩子捉蚱蜢的能力高于教授的孩子,以此现象来支撑作者的观点,即乡下人不识字看起来“愚”,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识字,是否识字并不能作为判断愚智的标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特点。
4. 【答案示例】在第2、3篇中,作者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特征,从空间维度阐释了熟人社会不需要借助文字交流,并对比解析了“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作用,特别强调“文字是个不太完善”的交流工具;再从时间维度阐释了在安定的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二) 文字下乡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二)文字下乡2023-12-0313:15•老谢语文堂【篇目精读】(1)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接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征候。
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为什么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呢?这里用疑问句引出下文对“愚”的解释,为本章“文字下乡”的论述主题埋下伏笔】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一一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举例论证“愚”是城乡认知差异和思维差异造成的,受到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经济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非智力水平的高低】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乡下人的“愚”既然不是智力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再次提出疑问,引出下文的内容】段意:本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认为“愚”的事实,并举例论证乡下人之所以被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定义,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2)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日“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
【阐述另一部分人认为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的事实】这自然是事实。
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地总难甘服。
【作者反对将不识字的乡下人称作“愚”,并非反对文字下乡】“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系列之《乡土中国》专项02信息类文本阅读(二)(原卷版+解析)
专项02 信息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
1、《乡土中国》训练题(二)+答案解析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训练题(二)——语用题、阅读题一、语言运用表达题。
1.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古城里的一条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为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块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幅对联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是正看者《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A.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概括”应该在“含义”之前,“回味无穷”是整体上的表达效果总结,要排在最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成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8字。
(6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其实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费孝通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
费氏则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的调查中,运用这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该图表所呈现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测试题(2)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课后巩固课时作业建议用时 :80 分钟 实际用时 : 分钟满分:80分 实际得分 : 分一、内容理解题 (7 分)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 )A.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 ,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 ,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 ,后文差序格局 ,礼俗社会之根源 ,都在于此 “乡土性 ”。
B. 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 ,不是知识问题。
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 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 ,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 确使用。
所以文盲并非出于 “愚 ”,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 ,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
在西洋家庭中 ,夫妻是主轴 ,而在中国 ,父子是主轴。
在乡土社会中 ,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 ,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 《礼治秩序》一章认为 ,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假如我们把 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 ;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 ,因为乡土社会是 “礼治 ”的 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 ,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 ,不分离的。
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 ,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 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 ,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
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 “自己人 ”,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 ,从而发展商业。
解析 B 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 ,不是知识问题 ”有误 ,《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识字与教授不能 捕虫是一样的 ,环境不同 ,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 ,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 ,不是智力问题。
D 项 , 两处 “没有法律 ”分析错误 ,文中正确的表述是 “可以说一个‘无法'的社会 ”但“是‘无法'并不影响 这社会的秩序 ,因为乡土社会是礼制的社,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会”。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15-16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晰的柴,而是似乎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水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水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肯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水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是依据生育和婚烟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贯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人物。
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
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
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详细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
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
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
兄弟两人当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
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
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已的地位作中心,四周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邻居”。
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
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有势力的人家的邻居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邻居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乡土中国练习二答案
4.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不同于西洋社会如捆柴般的团体格局,中国社会的格局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差序格局。
1.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2.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3. 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本章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作者拿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具体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一、名词解释1、团体格局团体格局是现代社会中,以个人所在的若干个团体为单位组成的社会格局。
在团体格局中,讲究个人主义,有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各团体间的界限清楚,权利与义务分明。
2、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可伸可缩的人际关系格局。
(或:差序格局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的,以自我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出去,通过有伸缩性的差序,构成与他人的联系的社会格局。
在差序格局中,讲究自我主义,个体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且与社会圈子间的界限模糊。
)二、简答题1、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九段“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一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1.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就不同于现代,乡土社会是“”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律与其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政治权力的执行,而礼靠的是无形的传统。
人们只需“学而时习之”地享受积累出的经验。
2.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
3. 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4. 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
三、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3分,共9分)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
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
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
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
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
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法治是以法律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因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行配合的依据。
B. 人治是统治者仅以个人的好恶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进行统治的一种治理方式。
C. 礼治是按照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D. 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只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段是文章的引论,通过对“人治”和“法治”概念的辨析,指出了它们的区别所在,为下文分析乡土中国的秩序打下基础。
B.第四段以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美国人自由竞争的理想作对比,证明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同的。
C.文章后四段作者提出了乡土中国是“礼治”社会的观点,并从维持社会秩序依据的规范和所用的力量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释。
D.全文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作者批驳了乡土中国是“人治”社会和乡土社会秩序无需外力维持等观点,进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和人来执行,可见法治也有人的因素,“法治”和“人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B.不管什么社会都是一个“有法”的社会,只不过“法”并不限于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而是指人的行为规范。
C.社会累积的经验因为有效才值得保守,当维持礼的经验不能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时,礼治也就难以成为可能。
D.人们能够主动服从于礼,是因为人的本能和良知让人们对礼产生个人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3分,共9分)“乡土中国”一词,最初是以费孝通著作的书名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形成独特影响力的。
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时,都以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为参照,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
不过,仔细阅读《乡土中国》,其中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由此可见,费孝通使用的概念并不是“熟人社会”,而应是“熟悉社会”。
“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
相较而言,“熟人社会”主要指人际熟悉而亲密的关系。
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因熟悉而获得信任,以人情“给予”和“亏欠”维系乡村社会秩序。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
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
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
‘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然而,在“熟悉社会”中,除了人情之外,还有对物、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的熟悉。
费孝通生动地指出,“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
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1937年出版的后记和1984年的重刊序言中,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因此,费孝通先生试图揭示的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是一个“熟悉社会”,而非“熟人社会”。
并且,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乡土中国”抽取的只是中国基层社会的部分体系及其属性。
也就是说,“熟悉社会”只是传统中国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
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
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选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人民日报》2015年4月27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概念对后来的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乡村变化的思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相较“熟人社会”概念而言,“熟悉社会”的内涵更丰富,更能反映乡土社会的具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