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输血科的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
2.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血液管理1. 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2.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3.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血液质量。
4. 血液的发放应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进行,确保用血安全。
四、临床用血管理1. 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 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3. 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血库)申请备血。
4.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5. 输血科(血库)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6. 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床号;药物过敏史;输血史;输血前检查结果;输血治疗同意书。
九不用”指:未进行输血前检查的血液;未进行交叉配血的血液;未进行血型鉴定的血液;未进行储存、运输条件检查的血液;未进行有效期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器材质量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前知情同意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后监测的血液;其他不符合输血安全要求的血液。
五、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1. 输血科(血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二、将临床输血护理管理纳入全院护理质量风险管理范畴,确实做好输血安全管理的监控工作。
三、采血护士资质:采集交叉配血标本,要求护士必须具备N1级以上护士职称,准确掌握各种血液品种输注要求。
四、受血者血样的管理(一)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三种就诊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腕带、床号,确保受血就诊者身份无误。
(二)根据输血医嘱、输血申请单,需经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就诊者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含Rh血型)、临床诊断、经血传播疾病检测结果(急诊输血前先留检测标本),并与就诊者或家属当面核实。
(三)护士需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本识别实行条形码管理,标本必须粘贴条形码标签,按照静脉采血操作规范采集血标本,并做到每次为一位就诊者采集,禁止同时为两位就诊者采集血标本。
(四)血标本由输血就诊者所在科室采集,不得有别的科室代为采集。
(五)若就诊者第一次输血,交叉配血与血型初次鉴定不能使用同一标本,且不能是同一次采集(急诊抢救时除外)。
五、血标本送检管理由医护人员或服务队专职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双方逐项进行核对。
申请单与血标本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和血标本,由科室复核信息。
六、取血管理(一)接到取血通知后,立即安排医护人员携带专用取血箱取血。
(二)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做好核对。
核对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就诊者的姓名、住院病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凝集实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剂量,血袋是否完好,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取回。
七、输血管理(一)输血应在就诊者签署《输血同意书》及医师下达输血书面医嘱后方可执行输血。
(二)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按照“三查八对”项目复查一遍,再次核对无误后进行输血。
(三)对昏迷就诊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床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
输血室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输血室设立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2. 输血科设主任一名,负责输血室全面工作。
3. 输血科设护士长一名,负责输血室日常管理工作。
4. 输血科设护士若干名,负责输血操作的执行。
三、输血安全操作要求1. 输血前(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应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上的患者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护士应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告知输血的目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3)护士应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2. 输血中(1)输血时,应由两名护士或以上人员共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上级医生。
(3)输血完毕后,护士应将输血记录单填写完整,并与患者核对,确保无误。
3. 输血后(1)输血后,护士应将输血记录单归档,并存档备查。
(2)输血后,护士应告知患者休息,并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输血安全监控1. 输血科应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自查,确保输血安全。
2. 输血科应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输血反应进行及时处理。
3. 输血科应定期对输血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输血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输血安全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输血科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领导研究决定。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5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不宜放置过久。
4.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5.输血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____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在____小时内输完,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血液变质。
7.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出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
8.输血完毕,护士还应该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应当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中做永久保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二)晋江市中医院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一、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份血。
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规范管理,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分析和总结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三、成立输血科,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院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备注,对本院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四、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积极推广成份输血;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存技术,包括成份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临床输血适应症合格要求≥____%,成份输血率≥____%。
五、输血科及临床科室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如有违反规定的,按法规规定的处罚意见处理,并记入医技人员技术档案,当年度考核不得评优,造成后果严重的年度考核评为不及格。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三)晋江市中医院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一、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份血。
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活动。
三、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输血用血的管理。
2.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并严格执行输血科和医院的相关规定。
3.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 药剂科负责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和供应。
四、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临床科室在申请输血前,必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输血指征。
(2)申请输血时,需填写《输血申请单》,并经主管医师审核签字。
(3)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输血指征、输血品种、输血量、输血日期等。
2. 输血审批(1)输血申请单经输血科审核,符合输血指征的,由输血科主任审批。
(2)输血审批通过后,输血科通知临床科室。
3. 输血准备(1)输血科按照输血申请单内容,准备相应的血液制品。
(2)输血科对血液制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血液制品符合国家标准。
(3)输血科将血液制品送至临床科室。
4. 输血操作(1)临床科室接收到血液制品后,由具有输血资质的护士进行输血操作。
(2)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信息、血液制品信息、输血单信息,确保无误。
(3)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输血完毕后,护士需填写《输血记录单》,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5. 输血后随访(1)输血后24小时内,临床科室需对输血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反应情况。
(2)如有输血反应,及时通知输血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输血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1. 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和供应管理。
2. 严格执行血液筛查制度,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
3. 加强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4. 定期对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输血传播疾病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科学、规范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输血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输血科是承当输血护理工作的专业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执行。
第四条输血科应依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严格遵从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输血科的组织机构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技术人员等。
第六条输血科科室主任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输血工作,负责订立和实施输血工作计划。
第七条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具体的输血工作,组织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并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输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搭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第九条输血科设立输血委员会,由相关科室专家构成,负责订立输血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指南,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范第十条输血科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识并严格执行输血工作的操作规范,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输血前的患者营养情形和血液检查;2.输血的准备工作,包含输血设备的准备和术前交接;3.输血操作的要求,包含穿刺技巧和输血速度的掌控;4.输血后的察看和护理措施;5.输血并发症的防备和处理。
第十一条输血操作必需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并持有相应操作证书。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配备充分数量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输血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器具的干净。
第十四条输血操作结束后,应将输血设备彻底清洗和消毒,除去污染,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
第四章输血设备管理第十五条输血科技术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六条输血设备应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七条新购进的输血设备应进行验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采集、储存、制备、供应、输血技术操作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充分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输血相关风险。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院临床输血工作。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章临床用血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资源状况,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合理使用血液资源。
临床用血计划应当包括用血总量、品种、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科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备血。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临床用血前,医师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输血指征、输血风险等。
评估结果应当记录在病历中。
第八条医院应当推广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技术,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效果。
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自身输血包括术前自体备血、术中血液回收等。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输血操作规范。
输血操作规范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观察等内容。
第十条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应当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并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输血。
第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血液制品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在进行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加强对输血工作的领导,确保输血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输血安全水平。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输血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输血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输血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不断优化输血流程,提高输血安全。
二、输血前的准备第七条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第八条责任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第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第十条血液领出库后30分钟内进行输血,评估静脉穿刺有困难的患者,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到血库取血。
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血库。
第十一条取血前先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遇特殊情况(患者体温高、心率快等)先征求医生及检验科老师意见再进行取血。
第十二条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含钙药品、酸性及碱性药品等),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三、输血过程中的管理第十三条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第十四条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四、输血后的监控与评估第十五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确保输血安全,保障受血者的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有关输血工作的各级医务人员。
1.3 安全管理职责本单位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各项输血安全管理措施,对输血安全负全面责任。
二、输血人员管理2.1 输血人员实名制管理实行输血人员实名制管理,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必要的检查,建立与血液库存登记簿相配套的输血者名册。
2.2 输血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输血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诊断、判定输血反应的能力。
2.3 输血人员的健康管理对本单位输血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包括传染病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
三、血液管理3.1 血液库存管理建立血液库存登记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血液放血,确保血液质量。
3.2 血液采集管理采用一次性采血器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菌操作。
定期开展采血技能培训,确保采血技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3 血液分型和交叉配血管理对血液供者进行ABO血型、Rh因子检测,并进行交叉配血。
在输血前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3.4 血袋管理对血袋进行编号标记,建立血袋跟踪登记制度,确保血袋逐级审批。
四、输血操作管理4.1 输血操作流程建立完整、规范的输血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应根据操作流程的要求,认真核对输血者姓名、输血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4.2 输血设备管理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测、校验和维护,确保输血设备完好无损,不影响输血安全。
4.3 输血记录管理对输血过程进行严格记录,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量、观察输血反应等内容,在输血结束后,及时做好输血记录。
五、输血反应管理5.1 输血反应的认识医务人员应对输血反应的认识、预防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5.2 输血反应的处理发现输血反应后,应及时对输血进行停输处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输血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血及用血安全,规范输血及用血流程,降低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输血科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1. 医师职责:(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对患者输血进行风险评估;(2)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3)开具输血医嘱,确保输血安全;(4)输血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 护士职责:(1)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协助医师采集血标本,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3)根据医嘱,准确、及时地为患者输血;(4)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
3. 输血科职责:(1)负责血液的采集、检验、储存、分发等工作;(2)对血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血液安全;(3)定期对血液储存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4)对临床科室的输血需求进行审核,确保输血安全。
四、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输血医嘱;(2)护士核对输血申请单,确保信息准确无误;(3)输血科审核输血申请单,确保输血适应症符合规范。
2. 交叉配血:(1)护士采集患者血标本,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2)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输血。
3. 输血:(1)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保准确无误;(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
4. 输血记录:(1)输血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病情、输血量、输血速度等;(2)输血结束后,将输血记录归档。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医师、护士及输血科人员进行输血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培训;2. 对输血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制度落实。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输血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
三、职责1. 医师职责(1)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开具输血申请单。
(2)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输血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指导护士做好输血准备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2. 护士职责(1)认真核对患者资料、血型、Rh血型等,确保输血安全。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3)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配血、输血器材准备、环境准备等。
(4)严密观察输血过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做好输血记录,及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
3. 输血科职责(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发放等操作规程。
(2)做好血液质量检测,确保血液质量合格。
(3)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四、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血型、Rh血型等,确保输血安全。
2. 配血(1)护士按照医嘱采集患者血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2)输血科对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等,确保配血准确。
3. 输血准备(1)护士根据医嘱准备输血器材,包括输血器、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2)核对血袋标签、血型、容量等信息,确保无误。
4. 输血过程(1)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输血记录(1)护士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容量、输血反应等信息。
(2)输血科对输血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6. 输血不良反应上报(1)护士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2)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设立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输血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科、输血实验室及相关临床科室。
三、职责1. 输血科主任负责全面管理输血科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2.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输血科日常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3.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操作、血液采集、储存、配血等工作。
4.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输血申请、输血治疗及输血反应的处理。
四、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
2.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血液采集、储存、配血、输血等环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4. 血液采集前,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同意。
5. 血液采集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血型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6. 血液储存:血液入库、出库、储存等环节,严格执行温度、湿度等要求,确保血液质量。
7. 血液配型:严格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确保配血准确无误。
8.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9. 输血结束后,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并将输血记录、血液样本等资料妥善保存。
10. 定期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输血安全。
五、输血反应处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发现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向临床科室报告。
2. 临床科室接到输血反应报告后,立即采取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氧气吸入等。
3. 输血科与临床科室共同分析输血反应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2.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输血工作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质量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决策、全员参与。
3. 质量管理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制度等相应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章可循。
2. 质量考核与改进:建立科室质量考核机制,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3.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输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
4. 培训与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技术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使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操作规范:(1)员工要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要保持个人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血液制品的采集、输注、贮存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操作规范,防止污染。
(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物资管理:(1)建立血液制品和相关试剂的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输血 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过程中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医疗单位的利益,保障输血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单位进行输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包括献血者的资格审查、血液筛查、储存管理、输血操作、不良反应处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单位输血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管理,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
第二章献血者管理第四条献血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献血资格条件,医疗单位必须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资格审查和体检。
第五条献血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输血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确保自己符合献血条件。
第六条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第七条献血者献血后,医疗单位应根据献血者的血型、体检结果等情况判定其血液是否可用于输血。
第三章血液筛查和贮存管理第八条医疗单位在接收到献血者的血液后,必须进行血液筛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第九条医疗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血液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保存质量和有效期限。
第十条医疗单位应定期对储存的血液进行抽查检测,确保血液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章输血操作第十一条输血操作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输血操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输血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五章不良反应处理第十四条若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记录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急救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六条医疗单位必须建立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七条医疗单位应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第十八条当发现输血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或事故时,医疗单位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工作,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业务的科室和部门。
三、输血安全管理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输血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3)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4)负责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分发、输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5)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2.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具体职责如下:(1)严格执行输血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输血患者进行评估,制定输血方案;(3)及时与输血科沟通,确保输血安全;(4)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5)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
3. 医院其他相关部门负责配合输血科和临床科室做好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保障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分发等环节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2)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
四、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确保血液质量;(2)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咨询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知情同意;(3)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后健康跟踪,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血液制备(1)严格按照血液制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2)对血液进行检验,确保血液合格;(3)对血液进行标签标识,防止混淆。
3. 血液储存(1)严格按照血液储存条件进行储存,确保血液质量;(2)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对储存的血液进行标识,防止混淆。
4. 血液分发(1)严格按照血液分发操作规程进行分发,确保血液质量;(2)对分发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3)对分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血液安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4篇)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___字。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1.2 目的和范围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第三章输血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3.1 输血安全管理机构3.2 责任分工第四章输血采集和储存管理4.1 输血采集管理4.1.1 输血采集人员培训和认证4.1.2 输血采集设备和耗材管理4.1.3 输血采集操作规范4.2 输血储存管理4.2.1 输血储存设备和环境管理4.2.2 输血品质监控和质量保证第五章输血配型和标记管理5.1 输血配型管理5.1.1 输血配型人员培训和认证5.1.2 输血配型设备和试剂管理5.1.3 输血配型操作规范5.2 输血标记管理5.2.1 输血标记人员培训和认证5.2.2 输血标记设备和试剂管理5.2.3 输血标记操作规范第六章输血审核和发放管理6.1 输血审核管理6.1.1 输血审核人员培训和认证6.1.2 输血审核设备和试剂管理6.1.3 输血审核操作规范6.2 输血发放管理6.2.1 输血发放人员培训和认证6.2.2 输血发放设备和耗材管理6.2.3 输血发放操作规范第七章输血质量监控和不良事件报告7.1 输血质量监控7.1.1 输血质量监控内容和频率7.1.2 输血质量监控数据分析和处理7.2 不良事件报告7.2.1 不良事件报告要求和流程7.2.2 不良事件调查和整改第八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8.1 相关法律法规8.2 相关标准第九章引领和宣传9.1 引领和宣传工作9.2 输血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章总结和展望10.1 总结10.2 展望论文使用字数: 603 字输血安全管理制度(2)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54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2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2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