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气候

合集下载

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5 6 7 8 9 10 11 12(月)
莫斯科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冬冷夏热
内蒙的草原1
降水稀少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季 节 变 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 候 类 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极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2、以“水”定“型”
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 气候 最冷月 >15℃
全年多雨,>2000mm
-Hale Waihona Puke 5℃17℃ 23℃各月较 平均 集中在 夏季 集中在 夏季
754mm 217mm
冬温夏凉, 降水平均 冬长寒,夏 短凉,降水 少,温差大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 冷干燥
乌兰巴 大陆内 部 托 大陆东 岸
北京
-5℃
26℃
537mm
说出下图诗句所表达的含 义,并分析造成诗句中景观 差异的原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
快速熟记4种热带气候类型:
全年 终年高温干燥 全年高温, 全年 高 高温多雨 降水分旱、 温降水分干 雨两季 湿两季
提示:
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 是以当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降水量等指标和降水量的季节分 配特点来概括的。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特点: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气候有两种类型:
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地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

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

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

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 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下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需要注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相似,但其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未形成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间,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 地区,地学界亦有学者认为大巴山区比秦岭山区更适合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亦有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其海洋性的特征相对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 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 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 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 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 柑橘树、甘蔗等。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 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 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 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 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 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

【地理课件】亚热带气候

【地理课件】亚热带气候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候特征:
苔原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 寒冷漫长,降水 500 少 冰原气候:
300 终年严寒,降 100
水稀少
极 地 气 候 的 分 布
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草地上 的马鹿 高山雪线附近的亚高山草甸
夏季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高山高原地区景观的垂直变化
知识梳理:
亚 热 带 气 候 寒 带 气 候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地中海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亚热带季风气候详解(最好全屏看)

亚热带季风气候详解(最好全屏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分布
气候成因
独特景象
世界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气候分布
气候成因
独特景象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 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 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 风。
世界分布
美国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中国南方大部
日本和朝鲜半 岛南部
澳大利亚东部
代表城市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新奥尔良
(New Orleans)
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成都
(Chengdu)
广岛
(Hiroshima)
杭州
(Hangzhou)
悉尼
(Sydeny)
世界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 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方界线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 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地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 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 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丽水,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气 象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200
150
100Biblioteka 50013
降水
温度

世界气候类型之亚热带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之亚热带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之亚热带气候
共1课时
亚 热 带 地 中 海 气 候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分布: 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附近最为典型。 ★成因: 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对应自热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代表景观: 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分层简单,叶片常绿坚硬革 质,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如柑桔、柠檬、油橄榄、无 花果、软皮树等。典型动物有灵猫、猕猴。
★分布: ★成因:
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中国东部秦岭淮河 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 鲜半岛南部 。 海陆热力差异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对应自热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代表景观: 常绿阔叶林景观,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 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又称照叶林。典型的有樟树, 茶树,柑橘树等。代表动物野猪,华南虎,麋鹿等。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为38°N)分布的纬度 位置高于我国(北界为34°N),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洋 性,中国亚热带季风呈大陆性。原因:
1、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 与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较高;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 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所以在我国分 布温带季风气候的纬度上,日本仍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3、气温年较差不同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
两 知种识气梳候 理的 :不 亚同 热亚点 带: 季热风气候带的成因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 4.1月份,北半球冬季,F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 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 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 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一、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定义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在地球上处于亚热带地带的一种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东亚大陆的东部,是一种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是指年降水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夏季温暖,冬季寒冷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亚热带地带,具有明显的水汽来源和气候特点。

二、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1. 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地;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陆地上,其中包括我国的华南地区、美国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地区等地。

2.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较多,冬季雨水较少,而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湿润气候则主要表现为年降水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3. 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冬季冷高压和夏季暖低压的交替作用形成的,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则受到洋流和季风的影响。

这两种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地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了气候的分布规律,进而影响了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形成。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等。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规律。

我们还应该重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对于研究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加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丰富我们对亚热带气候的认识。

总结:通过对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对于地球气候的研究和认识也更为全面和深刻。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1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地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

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

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

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

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方界线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

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

七年级地理亚热带气候

七年级地理亚热带气候
地形影响
地中海地区受季风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独特的气候特点。
大气环流
形成原因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分布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某些沿海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亚、南非等地。
特点与分布
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橄榄、柑橘等作物的生长,因此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和建设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中国江南水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资源源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05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纬度位置
地中海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脉、丘陵等地形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导致气候差异。
亚热带气候的分布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以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中国,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等地。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具体来说,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容易出现暴雨、雷阵雨等天气现象;冬季则相对温暖,降水较少,以阴雨和雾气为主。
04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陆位置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影响。
纬度位置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热带纬度较低地区,受到季风和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湿润气候。
地形影响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亚热带地区是指位于副热带与热带之间的地带,其气候和植被特征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这片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独特的植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首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中具有相反风向的两个季节,通常分为湿季和旱季。

在亚热带地区,冬季时,常常受到西风的影响,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导致气温偏低。

而夏季时,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升,形成了强大的暖湿气流,带来了高温和湿润的天气。

这种季风气候对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生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湿润的夏季,雨水充沛,为植被提供了丰富的水分资源。

这使得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茂密的森林。

比如说,亚热带雨林就是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植被类型之一。

这些雨林一般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其特点是树木高大而繁茂,各种植物相互竞争着阳光和水分资源。

另一方面,在亚热带地区的干燥冬季,由于降水量的减少,植被生长受到限制。

这时,草地和灌木丛成为主要的植被类型。

与雨林相比,这些植被的高度较低,适应干燥的环境。

草地在干燥的冬季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吸引了大量的动物迁徙至此。

除了季风气候,亚热带地区还面临着其他气候挑战,比如风沙和台风。

风沙是由于强风和干旱条件下的土地侵蚀产生的。

由于土地贫瘠和植被稀疏,风沙在亚热带地区常常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沙漠植物,适应了这种恶劣环境,并在沙漠地区生长。

同时,亚热带地区也有很多独特的植物物种。

例如,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山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杜鹃花。

这些花朵绚丽多彩,引人注目。

此外,亚热带地区的竹林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竹子生长迅速,并且有强大的适应力,因此在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总而言之,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特征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季风气候赋予了这片地区独特的气候模式,促进了雨林、草地和灌木丛等植被的生长。

与此同时,亚热带地区也需要应对风沙和台风等气候挑战。

这里丰富多样的植物物种使该地区成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生态系统。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气候类型,其主要特点如下:
1. 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通常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凉爽。

2. 分明的湿季和旱季:季风气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湿季通常由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导致降雨增多,而旱季则相对降雨较少。

3. 温暖高温:亚热带季风地区的夏季气温通常较高,日最高气温可以达到或超过30摄氏度。

冬季气温相对较低,但仍保持在较为温暖的范围。

4. 湿度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湿度通常较高,尤其是在湿季时期。

湿度高会导致空气潮湿,增加人们对高温的不适感。

5. 高降水量:由于季风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年降水量通
常较高。

主要降雨集中在湿季,而旱季降雨量相对较少。

6. 多变的天气: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天气变化多样。

由于季风的交替作用,天气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剧烈的变化,包括雷雨、台风、强风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存在于亚洲的季风地区,如中国南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等地。

这种气候对于农业、水资源和人类生活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气候特点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气候都不一样,今天小编整理了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中地理选择题蒙题口诀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术语高
中地理必修一框架图
1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
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
绥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
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
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地
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1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
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
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
~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

初一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解析

初一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解析

初一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解析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特征和变化。

在地理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世界季风气候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进行解析。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度特征是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低。

这是因为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亚洲大陆上的温暖空气会从海洋上升,使得气温升高;而冬季则是受副热带高压减弱,冷空气南侵的影响,导致气温降低。

降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重要特征。

亚热带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多,冬季较少。

夏季,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暖湿空气从海上升腾,形成了水汽的储存和释放。

同时,季风气候区域遇到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加上山地的阻挡,使得降水量显著增加。

而冬季,受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露天槐出现普遍的干燥和少雨的现象。

除了温度和降水,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其他一些特征。

例如,季风气候在夏季表现出强烈的季风性风力。

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和低压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强风。

另外,亚热带地区夏季的湿度较高,在气象学中称为湿度大陆性。

这种湿度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同时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另一个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四季分明。

亚热带地区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每个季节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降水逐渐增多;夏季炎热潮湿,降水量较大;秋季气温适中,降水逐渐减少;冬季寒冷干燥。

总的来说,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包括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的降水季节分明、强烈的季风性风力、湿度大陆性和四季分明。

这些特征对于亚热带地区的经济和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信通过本文的解析,大家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气候特征,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热带 亚热带 温带划分的标准

热带 亚热带 温带划分的标准

热带亚热带温带划分的标准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划分标准如下:
1.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即南、北纬°之间。

这一地区终年炎热,具有高温、强日照、低湿度等特点。

2. 亚热带:位于温带和热带之间的地带,即南、北纬°至40°之间。

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降水适量。

3. 温带:包括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即南、北纬40°至°之间。

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度变化较大,降水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因此热带和温带的纬度范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动而有所变化。

此外,由于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具体气候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
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º~35º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

气候特点:
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量的40%。

植被土壤: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主要植被,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纬度25º~35º间,包括我国东部秦
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

气候特点: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 ℃,最冷月气温在0~15 ℃之间;年降水量在750~1 000 mm以上,夏半年降水量通常占全年的70%。

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

植被土壤:
气候条件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自然景观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林,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分布:
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 ℃左右,
年雨量约为300~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 ℃,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

植被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褐色土。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分布:
分布于南北纬25º~35º间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和西岸。

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南美的格兰查科、墨西哥北部、阿根廷的潘帕和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南部。

气候特点:
亚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延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它分布在亚热带干旱区外缘,夏季气温稍低,冬季降水量稍多。

植被土壤:
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