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导读

合集下载

《中庸》解读ppt课件

《中庸》解读ppt课件
《中庸》解读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庸》。

《中庸》这本书里有好多有道理的话呢。

比如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听起来有点难,其实就是说呀,上天赋予我们的就是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就是道,修养道就是教育。

就像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就是顺着我们善良的本性,老师和爸爸妈妈教我们要诚实,这就是教育我们走在正确的道上。

还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意思是说,心里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是“中”的状态;有了情绪,但是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就是“和”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考试考好了,心里高兴,但不会骄傲;考不好,心里难过,但不会一直哭鼻子,这就是“中”和“和”。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呢?《《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了解《中庸》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句话是说,品德好的人能做到中庸,品德不好的人就做不到。

比如在学校里,有的小朋友会和大家友好相处,不欺负别人,也不骄傲自满,这就是像君子一样做到了中庸。

而有的小朋友总是捣乱,还不听老师的话,这就是小人反中庸啦。

再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就是说道就在我们身边,要是有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了大家,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啦。

就像我们做好事帮助同学,这就是身边的道,很简单对不对?小朋友们,《中庸》是不是很有趣呀?《《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说说《中庸》。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是说君子能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会随波逐流,这是多么强大呀!能够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也是很强大的。

比如说,大家都在说一个错误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君子知道那是错的,就不会跟着说,这就是和而不流。

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偏向自己的好朋友,公平对待每个人,这就是中立而不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踏实地行动。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5《中庸》导读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5《中庸》导读
人类自身和谐: 六脉调和; 感寒受热、暴饮暴食、大悲大喜、纵 欲淫乐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和而不同
所谓“和”,是“异”中之 “和”,它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 多样性为前提,用今人的流行话语 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 一”,即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 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传统古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 1.阴阳五行:中国人总是按照阴阳五
行这种消长变化的原理来看待万事 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同时,各个文 化领域,也拿这个思想当作它的哲 学依据,所以它是中国人的基本哲 理。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即平衡,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庸”即“用”,中庸就把不偏不倚
的方法拿到实践里头来用,拿到实践 中去解决问题。 “庸”还有一中解释,就是“常”, 中庸就是要“经常”要把握“中”, 随时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 好处。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总之,“中庸”即准确把握度,随时 把握住事物动态平衡点,凡事做到不 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尚书》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社会和谐: 家和万事兴、敦亲睦邻、和以处众、 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协 和万邦; 战争屠杀、恐怖威胁、尔虞我诈、毒 品泛滥、艾滋传播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 天人和谐; 过度索取、环境污染等。
男女出生比例: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教育均衡:
1.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是否均等; 2.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是否均衡发展、全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中庸》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中庸》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中庸》导读

《中庸》导读

不读《中庸》,不知儒学之尽精微。

朱子曰:“《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又曰:“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中庸为孔门心法,所谓“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方法与原则。

所以“中”决不仅仅是面向事物去求所谓“无过、无不及”,也不能简单把“庸”解释为“用”。

研读《中庸》,应该从“性”“中”“诚”“时”等概念入手,去领悟儒家心性之学的深邃义理。

”一、生知与学知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中庸》二十章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大学》论“心”不论“性”,其中“正心”为《大学》八条目的核心。

格物致知诚意乃正心功夫,阳明先生在《大学古本序》中说:“正心,复其体也”。

修齐治平则是从心“体”发“用”,所谓“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大学》之三纲八目其实又是围绕“学而知之”而展开,“学”体现在内圣功夫,如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学”体现在外王环节,如孟子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大学》之“正心”虽不是一个“动词+宾语”的结构,但“正”字本身为动词,“心”为名词,区分本体与功夫,也有体、用之分别。

《中庸》论“中”与“性”,“中”即“性”,“性”即“中”,本体即功夫(主谓合一),体用不贰(动宾合一)。

《大学》之“正心”是一个不断涵养扩充此心的过程,《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即大本之“中”,不需要扩充。

《中庸》曰“率性之谓道”,“性”即率性,诚者自成,不需要额外再去做正心功夫。

“学”为孔门第一义,但孟子之后,“学”义不明,或“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此为逐物,只有“下学”,没有“上达”;或“非外而是内”,此为著空,不去做格物、集义功夫,悬空守着此心,以为一悟本体,即一劳永逸、一了百了。

《中庸》精品课件

《中庸》精品课件

关键词一 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 天不仅化育了万物,而且把天的正理赋予了万物,所以 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 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谓道
率是遵循的意思。率性,就是遵循上天 赋予的本性去行事,这就是儒家所说的“道”。
从知到定到静到安到虑,最后到得,前者都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这样一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一条思维主线生发 开去,不断进行挖掘、使思维过程不断深化。
把复杂的问题论述清楚,阐发透彻,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 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 遇事坦然自安,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 获,达到至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中庸》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 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孔伋(前483-前402),字子思,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 于子思,后世尊称子思为“述圣” 。
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 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思想所论修道,主要是在“慎独” 上下功夫。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导读

《中庸》导读

《中庸》简介大纲一、《中庸》之作者及成书时代1.传统观点:《中庸》是子思子所作2.对于“子思著《中庸》”的质疑二、《中庸》之升格运动1.源起:《礼记》之《中庸》2.兴起:《中庸》与宋明理学3.升格:“四书”之《中庸》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传统上认为,《中庸》是子思子所作,这种说法从西汉的司马迁开始提出,后来的东汉的郑玄与南宋的朱熹都接受这一说法,“古史辩派”曾质疑《中庸》作者是否是子思,并提出《中庸》成书于秦汉时期,但很多学者还是倾向于接受传统观点,即子思子是《中庸》的作者K02: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在一起,写了一本《四书章句集注》,从此以后就有了“四书”之名。

而元以后,朝廷正式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官方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元、明、清三代,《中庸》以及朱熹的注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必读书正文一、《中庸》之作者及成书时代1.传统观点:《中庸》是子思子所作传统上认为,《中庸》是子思子所作,这种说法从司马迁开始提出,后来的郑玄与朱熹都同意这一说法。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在儒学的谱系中被称为述圣。

从宋代以来,儒家的正统看法就认为孔子之道传曾子(宗圣)、曾子传子思(述圣)、而子思的学生再传孟子(亚圣)。

这是道统传承的谱系。

有一书叫《孔丛子》,记载了子思作《中庸》的经过,据说子思十六岁时,周游列国到宋国,与宋大夫乐朔论学,两人所言不合,乐朔就让人围困住子思,幸是宋国国君救了他,子思因此想到周文王囚羑里而作《周易》,孔子困陈蔡而作《春秋》,于是他就写了《中庸》这本书。

当然,这一记载大概是不可信的,首先《孔丛子》一书是一本伪书,而子思十六岁写中庸,似乎可信度也不大。

2.对于“子思著《中庸》”的质疑子思一派是先秦儒学的一大流派。

早在韩非子提出“儒分为八”时,就指出有“子思氏之儒”的说法。

但同时我们一直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哪些文献是由子思学派所作。

中庸讲解课件

中庸讲解课件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 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 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庸之道是很难 做到的。〞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经常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聪明人容易过头,愚蠢者往
中庸
第1章:中中庸庸-之释为义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29〕
中庸至德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第2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 过,
商也不及。〞曰:“然那么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11•16〕
过犹不及 =折中之道
第8章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 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原该那是么用正:直爱来憎报清答怨楚恨!,用恩德来报答恩
德。〞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
以第9章为例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
结合第4、6章〔中庸的道德修为〕 联之以实,析“如何中庸〞?
第4章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第6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小结

何谓中庸 ?-释义

中庸如何?-原那 么↓
如何中庸 ?-内涵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

国学经典《中庸》课件

国学经典《中庸》课件
争议: • 第二十八章“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综合来看:《中庸》应主要为子思所作,只是后来掺入了秦人文字,可能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整理。
四、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易经:言无欺骗诈伪,行不越轨盲动,人之言行合于正理,也就是合于天道规律。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荆州茂才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国学经典
《中庸》
一、《四书》、《五经》
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二、《中庸》作者
•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之孙名叫孔伋, 字子思 司马迁:子思作《中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第一章:天命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本性,遵循本性来为人处事就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来修身养性,使一切事物符合正道,这就是圣人的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能称之为正道了。品德高尚的君子在没有人看得到的地方也是谨小慎微,在没有人听得见的地方也心存戒惧。最隐蔽暗藏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越是细微之处就越是明显。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更加小心谨慎。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表露的时候,心中平静无所偏倚,这称之为“中”;如果这些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符合礼度,没有过分,那就叫做“和”。“中”是世间人人都有的本性,而“和”是天下人共同遵循的原则。若是将这个道理推而广之,达到“中和”的完善境界,那么天地便各安其所,世间的万事万物就自如地生长繁育。

中庸导读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

中庸导读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

中庸导读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中庸一词源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中庸》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朱子撰写,是对中庸思想的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极”,即在人生各个方面保持中庸、适度之态度。

不偏指的是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不偏向任何一方,不走极端。

不极则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不偏袒一方,保持公正和公平。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道德上追求圆满的境界,既不能过于纵容自己的慾望和欲求,也不能过于苛求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节制,不陷入放纵或过度节制的极端。

中庸之道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也涉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指在人生的旅途中,通过学习、体验和反思,逐渐获得的对人生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紧密相关,中庸之道是人生智慧的归宿,是智者与生活的相互契合。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选择,而人生智慧就是通过积累经验和反思,找到平衡和谐的方式来应对。

中庸之道教育我们如何掌握自己的情感,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思考和反省,逐渐获得人生智慧。

三、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的关系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中庸之道为人生智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而人生智慧则是对中庸之道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适度,而人生智慧则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智慧来把握平衡和适度的度。

人生智慧的积累离不开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应用。

在追求人生智慧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发展健全的人格,做到明辨是非、遵循道德准则。

我们还要学会平衡自我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遵循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与人和睦相处。

总结中庸之道与人生智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和适度,不偏不极。

人生智慧是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逐渐获得对人生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庸》全篇精解

《中庸》全篇精解

《中庸》全篇精解《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五经之一。

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主要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和政治理念。

本篇精解将逐章解析《中庸》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

第一章:中庸之道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和重要性。

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平衡和适度,不偏不倚。

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二章:中庸的实践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不应过于放纵,也不应过于约束自己。

通过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第三章:中庸与仁爱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仁爱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仁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仁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仁爱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指导原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四章:中庸与礼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礼的关系。

它认为,礼是中庸之道的外在表现,是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守礼节和礼仪,人们可以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平衡。

第五章:中庸与智慧本章强调了中庸之道与智慧的关系。

它认为,智慧是中庸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

智慧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第六章:中庸与忠诚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与忠诚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忠诚是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只有在忠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忠诚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动力,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第七章:中庸与信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信的关系。

它认为,信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在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信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准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八章:中庸与修身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修身的关系。

它强调,修身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修身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修身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起点。

《中庸》导读(一)

《中庸》导读(一)

《中庸》导读(一)一、简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汪洋恣肆。

儒家经典,言简意赅,体易思精。

其体简单,其义明了,深刻而赅备,纯粹而宁静。

其义也,强调本体之道,重视理论论证,(yàn)酽密如西哲,温文而中华也;学问思辨,以明理;亲证实践,以践行。

修己仁人,中和德用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也。

强调个体之德,修身与心,故尚中正也;以中而和,以素而仁,为德为性,庸以为常,由己而人,由身心而天下,恕以仁也。

总而道也,一也,中和也、仁义也、德也、性也。

其理论也,言道、德、一、心者,中也、和也、仁也、诚也;其于人,则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也;其于世功,积极入世、勉力而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中庸》文理贯通,逻辑严谨,行文顺畅,思路细密,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堪称中国国学经典之经典、精华之精华也。

北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都不是从本性讲,有些消极、被动的意思。

东汉郑玄《三礼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说的是“中庸”即“中之为用”;似为贴切。

《中庸》在《礼记》里,原仅一篇,并未划分章节。

孔颖达大略地分为两卷(即《礼记正义》第52、53两卷)33节。

朱熹《中庸章句》,则依据内容组织,重新调整,析为三十三章。

《中庸》的内容,包罗虽极广泛,但作者却采用“总分总”的篇章结构,很有系统地把它充分阐发出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就性而言为“中”,就情而言为“和”;就体而言为“中”,就用而言为“和”;就静而言为“中”,就动而言为“和”。

简言之,人如果能透过修学的努力,发挥“中”的性体之应用功能,以待人接物,则必定能有效地从源头上来约束其喜怒哀乐之情,而达到“和”的境界。

中庸作为一种深遂的思想,有着它普遍而独特的现实意义,甚至是指导意义。

小学中庸全书经典导读课件

小学中庸全书经典导读课件

小学中庸全书经典导读课件1.谨庠(xiáng)序①之教,申②之以孝悌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庠序:古代的学校。

②申:反复开导。

③颁:通“斑”。

【大意】: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开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

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2.域①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②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注释】:①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②畔:同“叛”。

【大意】: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3.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①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注释】:①契: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大意】: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

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4.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①,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②同贾(gǔ),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注释】:①倍蓰:倍,一倍;蓰,五倍。

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②巨屦小屦:粗糙的鞋和细工的鞋。

《中庸》导读

《中庸》导读

《中庸》导读《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摘《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

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

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

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中庸》全文(诵读释义)

《中庸》全文(诵读释义)

《中庸》全文(诵读释义)《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

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

到宋代,朱熹又从《礼记》书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全文诵读《中庸》全文及释义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导读(六)

《中庸》导读(六)

《中庸》导读(六)【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注释】(1)达道:天下古今共同遵循的道理。

(2)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3)达德:天下古今共同具备的德性。

【译文】天下人共有的人伦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履行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

对这些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晓,有的人经历了到困苦后才知晓,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对于这些道理,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有的人某种好处才去实行,有的人勉勉强强地才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原文】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注释】(1)九经:九条准则。

“经”,准则。

(2)体:体察,体恤。

(3)子庶民:以庶民为子。

“子”,动词。

“庶民”,平民。

(4)来百工:“来”,招来。

“百工”,各种工匠。

(5)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

(6)怀:安抚。

(7)劝:勉力,努力。

【译文】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

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中庸》导读

中庸》导读

何谓“中”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喜怒哀乐”是人在感情上的四种表现, 这四种表现不是中.都是偏于一个方面。但 是当它们都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无所 偏倚,就叫做中。这句话是解释“中”的 定义。无过,无不及谓“中”
何谓“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是“喜怒 哀乐”的“发”。“皆中节”,是说喜也 中节,怒也中节,哀也中节,乐也中节, 喜怒哀乐表现得都对,就是“皆中节”, 这就叫“和”。有一首诗说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傍题名时”。喜不是中,但这时候该喜. 喜得对,那就是“中节”,就是“和”。 怒哀乐也都是一样的。“和”是不中之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也”,在这里“诚”首先是天道,是一个无需任 何依托、具有自我肯定和自我运动的独立存在所 以《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 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诚’,为天道本 体,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诚”的展开“诚”也 就当然地成为了人性的本体与根源“诚之者,人 之道也”,“诚之”就是指诚之于自己的本性, “诚之”的过程也就是人性向天道和诚的本性复 归的过程这样“诚”就具有了人性本源的意义。
由天性到人性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 道。”君子圣人不懈地体察自己,“如切如搓, 如琢如磨。”中和之道,以忠孝为本,能够谐和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以知、仁、勇 二者行之。“知斯二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 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 国家矣。”《中庸》的儒家思想,返回到政治思 想和实践中,由内圣转向外王。把人性回转到天 性,实现了天人合一。
诚:致中和的方法

《中庸》经典导读(教学设计)

《中庸》经典导读(教学设计)

古诗文经典导读——《中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中庸》的行文结构。

了解并学习经典诵读之法,初步学会用歌诀乐读法琅琅上口地诵读经典,并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传习经典诗文的读书之法,从字字落实地读,到津津有味地吟,再到琅琅上口地诵,最后历历在目地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诵读学习经典的兴趣,体验诵读经典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并有韵味地诵读经典,整体感知《中庸》的行文结构,初步学会用歌诀乐读法诵读经典。

难点:掌握歌诀乐读法的诵读方法,准确把握逻辑重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互动四、教学过程:(一)初识经典,述评激趣整体感知1、播放视频,导入经典《中庸》。

2、交流对《中庸》的了解。

3、出示《中庸》的资料。

4、出示程子之言,整体感知《中庸》的行文结构。

(二)走近经典,精彩选读传习读法:字字落实地读1、出示《中庸》开篇第一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朱熹的话:读经要做到字字落实。

3、学生齐读、师生合作读,要求读出古文的味道。

(三)品读经典,传习读法传习读法:津津有味地吟1、教师现场示范吟诵。

传习读法:琅琅上口地诵2、播放录音,初步感受歌诀乐读法。

3、教师带读,学生打着节奏跟读。

4、加快速度琅琅上口地诵读。

传习读法:历历在目地背5、学生尝试用歌诀乐读法自由背诵。

6、检查背诵情况。

7、出示第二章,用歌诀乐读法自由诵读。

8、听录音,感受节奏。

9、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10、尝试背诵。

(四)致敬经典,引读拓展1、向经典致敬。

2、齐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五、板书设计:经典导读读—吟—诵—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诚作为天人合一的路径

通过明诚的方式也就是教育、学习的方式 具体地把“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 是最高境界诚之道人格化的体现,那种看 起来不可捉摸的天道之诚通过为善、行善、 择善的转化过程就可以实现诚。通过这种 方式,主体的人道与本体的天道之间因明 诚而融为一休,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 境界。
中和何意?

《孟子· 离娄上》讲,淳于问孟子:“男女授 受不亲,礼与?”孟子说是礼。淳于又 问:“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说,嫂溺不 援之以手,那是豺狼,男女授受不亲是礼, 嫂溺援之以手是权。这就是说男女授受不 亲是“中”,嫂溺援之以手是“不中”, 但不援之以手就会淹死人,援之以手就对 了,这是“不中的中”,这就是“和”,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权”。
诚:致中和的方法

《中庸》用“诚”来沟通天人关系,“诚” 实际上是中和的实现方法。自诚明.谓之性. 也就是说木身就具有人性或人命。自明诚, 谓之教,乃学也。即后人的修身养性。诚 则明,明则诚.两者互为因果.天性与人性相 合而为一。

《中庸》专一地强调修身.它极大的发展了 儒家的内观之学。讲求内观自身,完全围 绕着修身这个中心。在个人心理、方法上 追求道德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实际是内圣 之道。由内圣而外化育天下。“唯天下至 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 以与天地参矣。
何谓“中”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喜怒哀乐”是人在感情上的四种表现, 这四种表现不是中.都是偏于一个方面。但 是当它们都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无所 偏倚,就叫做中。这句话是解释“中”的 定义。无过,无不及谓“中”
何谓“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是“喜怒 哀乐”的“发”。“皆中节”,是说喜也 中节,怒也中节,哀也中节,乐也中节, 喜怒哀乐表现得都对,就是“皆中节”, 这就叫“和”。有一首诗说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傍题名时”。喜不是中,但这时候该喜. 喜得对,那就是“中节”,就是“和”。 怒哀乐也都是一样的。“和”是不中之中
中庸:一种认识方法

“中庸”作为方法论,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 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 (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节”,也 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 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 实现。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 做,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中庸思想 的实质和核心是要求从矛盾对立的两端中去把握 事物的联系,从这种联系中去找出它的“中道”, 并且认为“中”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因时而 中,反对只执一端的偏颇的认识方法。
中庸的性质

《中庸》从表而的意义上解释是认识及处 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从内容上认识.则这种 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忠、孝、礼、义。能够 达到忠孝礼义的方法是“诚”。但是无论 方法也好,内容也好,都是某一集团得天下、 治天下的基木理论。这也就是中庸》的根 本性质所在。

“中”就是中正,“庸’就是平常。实行中庸之 道,就是“执中守常”。所以,“执中正之道, 守恒常之理”就成为执政者的最高原则,也正是 儒家为政的最高标准。在中庸之道的实施上,要 执中,就要公正无私;要守常,就要达理通情。两 者都要求在主观精神上有高度的修养,在客观事 物上有明确的认识。站在中正的立场上,明辨是 非、善恶,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是非常不易的。 所以在《中庸》篇中,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治) 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的宗旨

《中庸》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哲学阐述.是儒家思想 之精髓。《中庸》探讨天人关系.综述人伦之本. 体达内圣之道.从而阐述了人的最高精神和天人合 一的内圣之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 谓道,修道之谓教。在先秦在命的含义无论自然 的人还是神的人.其属性即为天命。人不能认识这 种人命属性所发生的原因,只知是不可抗拒的, 是最为神圣的,能够遵循或靠近它.就得到了天下 至高无上的“大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 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 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 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
“诚”的修养方法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 中道,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 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 外内之道也。故 时措之宜也。
“中庸”的核心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 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中庸之道
中庸的科学内容


“学”是获取信息,“问”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思”是处理信息,用各种方法进行推理,得出 结论。结论是否正确,那就需要进行“辨”。辨 明了,如果是真理,就一往无前地去执行,是谓 “笃行”。 《论语· 子罕》中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 我”,就是要求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 我独尊。这是一种“无偏见性”和“虚怀若谷” 的科学精神。《论语· 为政》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其实便是提倡“怀疑性”和 “不盲从”的科学精神相一致。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今人所指的“教育’,《中庸》所说的“修道之谓 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说文解 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 也’,“教”字都是“教育’. “诚’,即万物之本然.是万物在其展开中呈现其 “所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诚’,即存在 去掉遮蔽的自身开显(呈现)。“诚”是存在之敞 开、澄明状态.因此《中庸》说:“诚则明矣.明则诚 矣。”

《中庸)中“诚”有两重涵义:一重是指天地 生养化育万物之德,而君子自觉地效仿天 地之德;另一重则是指内心的真诚、毋自 欺如“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则 形”等都必须取真诚之义才能解释得通。

“诚’,是明善的修养过程在德性的形成和 维持过程中,“诚’,发挥着重要作用, “诚’,是道德的心灵根基它既是万善之 源,又是择善的根木前提和守善的基木保 证,更是乐善的心理依托人道之诚存于人 心,人必修身方显其诚。因此,在道德意 义上,“诚’,是明善的修养过程,也就 是内在德性的开显过程
不偏不易,天下之正道
——《中庸》思想概述 谢清果 主讲
《中庸》的创作


朱熹:“《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 道学之失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 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由子思记录 下来并传播给孟子的。
“中庸”解



《说文解字》“中,正也”“庸,用也”, 中庸即为可以正确应用的法则。 二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 久矣。”(《论语•雍也》)

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人之本然常为外物所蒙蔽.人 常常悖离他那个“所是”。因此.对人来说.“诚’, 是“应其所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使人更像 人.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那么.如何使人恢复自己的 本真状态?如何使人更像人?如何使人成为完善的 人呢?教育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中庸》看来. 教育即在于引导、帮助人去除外物的遮蔽.使自己 明察自己的本然状态认识自我之木性即“明诚”。

大千世界庞芜繁杂.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够 认识的.“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万物万事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显 露于世.表露其自然之本性。人做为自然的 一部分.自也有其自然发展的本性.它与万事 万物的本性有其本质上相同之处这即天下 之达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 弗学,;有弗辩,辩之弗明 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 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 虽柔必强。 学、问,思,辩,行是由愚入明、从凡成圣的根 本途径。
由天性到人性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 道。”君子圣人不懈地体察自己,“如切如搓, 如琢如磨。”中和之道,以忠孝为本,能够谐和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以知、仁、勇 二者行之。“知斯二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 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 国家矣。”《中庸》的儒家思想,返回到政治思 想和实践中,由内圣转向外王。把人性回转到天 性,实现了天人合一。

《中庸》曰:“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 行则世为天下法,言世为天下则’

朱熹所注《中庸章句》第一句话是“中者,不偏 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颐在开 篇提示中写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为方 法,庸,用之理. “理”就是传世典籍所记录圣人 的各种言论及思想。中庸,即可解释为用中的方 法来实现圣人之道。程子认为《中庸》乃孔门心 法”。“心法”乃佛家术语.意指修习佛法的一种 特殊的方法或途径.我们认为.程朱将《中庸》作 为“至善”的一条特殊的途径所以《中庸》重 “行”。
修道之谓教

金岳霖先生在《论道》中指出:“每一文化区都有 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概念. 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 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 终的日标。” 因此.孔子才说:“朝闻道.夕 死。”(《论语· 里仁》)《中庸》认为:“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么.何谓道?“道” 原指人行的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后 来才渐渐发展出了道作为规律性和万物本原的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