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创设有助于理想教育的学校环境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
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学生身上;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老师也常常这样教育学生。可是,一方面,我们习惯于按照社会生活经验给理想划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想教育又常常盲目追随社会的主流意识,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带给学生的只是对理想教育的麻木和对未来的一片迷茫,根本没有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这实际上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理想教育。在这种“理想观”支配下,我们的教育总是跳不出“应试教育”的羁绊。在很多学校,老师们最自豪的总是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中学,有多少学生在某某竞赛中获奖。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每个人的个体发展,为不同个体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兴趣爱好各异,个体差异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道路自然也有差别。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理想本身并无高尚或卑下之分,关键是在于对待理想和生活的态度。青少年理想的树立,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群体,对个人的理想树立,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鼓舞、激励作用。马克思讲
关键词:氛围渗透德育教育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讲,理想教育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人生奋斗目标的教育。从广义讲,理想教育是一种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综合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又是理想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说,理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与其他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根本点在于,都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实践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理解理想教育,有助于克服理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一、针对青少年的理想形成特点,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方面颇有成效,但如何把青少年基本品德的教育引导到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教育上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思想政治上深层次的问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仍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我们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历史高度来深刻认识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与教育的客观规律,切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做好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呢?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思想尚未定型,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理想教育,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切有志的青少年都应该在生命的春天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树立起科学的社会理想观,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一,要分析学生对理想追求的现状,分析出现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学校教育出现偏差外,现阶段不少家庭对子女的理想目标疏于引导,简单地教育孩子理想就是将来有个好职业。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图个好收入,生活得舒服自在,甚至有不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根本就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有限的沟通也只是简单地告诫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也和我们一样外出打工的思想。有的还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正确理解灌输给孩子,客观上形成了现在的学生缺乏远见、胸无大志。第二,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学校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实现理想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不是只想不做就能达到的。理想的确立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定位,其总的前提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向,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发挥。而在此
小学生德育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
(天津)论文申评表
小学生理想教育的途径初探
天津市塘沽中心庄小学
魏军
摘要: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危机”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我针对青少年的理想形成特点,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创设有助于理想教育的学校环境,把理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危机”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但导致学生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惟利是图、惟我所求的思想在作祟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的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为此,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四、理想教育应该体wk.baidu.com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去
“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样做要靠什么?一是靠教师的学识;二是靠包括师德在内的全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素质育素质,以人格育人格,以人育人,事
基础上,再把理想具体化,并且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子目标,其间还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并不断予以矫正。第三,一个人的理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然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抽象的理论说教只能是一个“空壳子”,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例如:每周一我们都有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通过升旗手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还将读书活动由学校引向家庭,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在活动反馈中我们发现:通过“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部分学生家庭的文化氛围明显提高了,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的很大的转变。从而,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理想的过程中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学校要将理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等都是理想教育极好的载体。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
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事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品德和人格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作用。成人是孩子行为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营造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注意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行为细节,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没有集体的发展,就不会有个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造成一种有利于理想形成的社会环境和集体环境。
三、理想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对理想教育的渗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思品课、德育课教师的事。学校应该对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渗透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各科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各自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把理想教育有机的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例如我在教《信息技术》学科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目前IT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例如我国龙芯cpu的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以及它的投产和实际商业化应用给我国在这个领域带来的影响。还有目前软件业的发展,IT巨头们成功的经历,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榜样作用。
想教育简单化、模式化,也有助于克服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只重形式不重质量,抓而不紧。
理想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统一整体。理想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精神支柱。正确的理想,是指那种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因而有可能实现的理想。理想可分为四个层次: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其中,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是较低层次,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社会理想,从时间上看,又有远期、中期、近期之别。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高层次理想要以低层次理想为基础;较低层次理想,要以高层次理想为指导,它们相互联结、互相促进,构成理想的统一体。过去我们往往把理想教育搞“空”了,自觉不自觉地把本来联系着的不同层次的理想,人为地割裂开来,片面强调高层次理想,忽视、甚至否认低层次理想。结果是把社会理想悬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了可望不可及的“镜中花,水中月”。由于讲得太抽象,离现实太远,所以,美好的理想字眼成了空洞口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决议》还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决议》的这些要求,向我们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
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学生身上;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老师也常常这样教育学生。可是,一方面,我们习惯于按照社会生活经验给理想划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想教育又常常盲目追随社会的主流意识,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带给学生的只是对理想教育的麻木和对未来的一片迷茫,根本没有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这实际上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理想教育。在这种“理想观”支配下,我们的教育总是跳不出“应试教育”的羁绊。在很多学校,老师们最自豪的总是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中学,有多少学生在某某竞赛中获奖。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每个人的个体发展,为不同个体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兴趣爱好各异,个体差异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道路自然也有差别。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理想本身并无高尚或卑下之分,关键是在于对待理想和生活的态度。青少年理想的树立,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群体,对个人的理想树立,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鼓舞、激励作用。马克思讲
关键词:氛围渗透德育教育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讲,理想教育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人生奋斗目标的教育。从广义讲,理想教育是一种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综合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又是理想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说,理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与其他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根本点在于,都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实践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理解理想教育,有助于克服理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一、针对青少年的理想形成特点,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方面颇有成效,但如何把青少年基本品德的教育引导到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教育上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思想政治上深层次的问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仍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我们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历史高度来深刻认识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与教育的客观规律,切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做好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呢?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思想尚未定型,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理想教育,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切有志的青少年都应该在生命的春天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树立起科学的社会理想观,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一,要分析学生对理想追求的现状,分析出现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学校教育出现偏差外,现阶段不少家庭对子女的理想目标疏于引导,简单地教育孩子理想就是将来有个好职业。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图个好收入,生活得舒服自在,甚至有不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根本就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有限的沟通也只是简单地告诫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也和我们一样外出打工的思想。有的还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正确理解灌输给孩子,客观上形成了现在的学生缺乏远见、胸无大志。第二,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学校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实现理想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不是只想不做就能达到的。理想的确立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定位,其总的前提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向,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发挥。而在此
小学生德育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
(天津)论文申评表
小学生理想教育的途径初探
天津市塘沽中心庄小学
魏军
摘要: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危机”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我针对青少年的理想形成特点,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创设有助于理想教育的学校环境,把理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危机”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但导致学生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惟利是图、惟我所求的思想在作祟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的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为此,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四、理想教育应该体wk.baidu.com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去
“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样做要靠什么?一是靠教师的学识;二是靠包括师德在内的全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素质育素质,以人格育人格,以人育人,事
基础上,再把理想具体化,并且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子目标,其间还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并不断予以矫正。第三,一个人的理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然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抽象的理论说教只能是一个“空壳子”,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例如:每周一我们都有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通过升旗手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还将读书活动由学校引向家庭,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在活动反馈中我们发现:通过“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部分学生家庭的文化氛围明显提高了,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的很大的转变。从而,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理想的过程中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学校要将理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等都是理想教育极好的载体。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
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事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品德和人格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作用。成人是孩子行为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营造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注意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行为细节,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没有集体的发展,就不会有个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造成一种有利于理想形成的社会环境和集体环境。
三、理想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对理想教育的渗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思品课、德育课教师的事。学校应该对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渗透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各科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各自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把理想教育有机的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例如我在教《信息技术》学科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目前IT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例如我国龙芯cpu的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以及它的投产和实际商业化应用给我国在这个领域带来的影响。还有目前软件业的发展,IT巨头们成功的经历,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榜样作用。
想教育简单化、模式化,也有助于克服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只重形式不重质量,抓而不紧。
理想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统一整体。理想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精神支柱。正确的理想,是指那种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因而有可能实现的理想。理想可分为四个层次: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其中,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是较低层次,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社会理想,从时间上看,又有远期、中期、近期之别。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高层次理想要以低层次理想为基础;较低层次理想,要以高层次理想为指导,它们相互联结、互相促进,构成理想的统一体。过去我们往往把理想教育搞“空”了,自觉不自觉地把本来联系着的不同层次的理想,人为地割裂开来,片面强调高层次理想,忽视、甚至否认低层次理想。结果是把社会理想悬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了可望不可及的“镜中花,水中月”。由于讲得太抽象,离现实太远,所以,美好的理想字眼成了空洞口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决议》还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决议》的这些要求,向我们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