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 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 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69c95ef111f18582d05a3f.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BA.河面上的冰B.屋檐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D.江面上的雾2.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D3.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D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4.霜是由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D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C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D7.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8.对下列现象的形成,判断正确的是CA.工厂烟窗冒出的“白烟”都是液化现象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出汗",这是汽化现象C.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这是升华现象D.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D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C.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形成的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10.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C.两者均吸热D.两者均放热1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12.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CA.凝固B.液化C.熔化D.凝华13.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埔的是A C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1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1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A.冰块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B.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C.地面瓷砖回潮冒“冷汗”,属于凝华现象D.樟脑丸变小,属于汽化现象16.今年,我市发生了严重旱灾,为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b8205069dc5022abea0027.png)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渐渐消逝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构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构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进程2.以下现象中,由凝华构成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枯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冰冷湖水结冰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结成冰所致4.以下对生活中罕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南方夏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结现象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觉得冷,属于升华现象D.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5.应用干冰〔固态CO2〕停止人工降雨的进程中,干冰发作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6.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参与过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构成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结D.凝华7.物质M经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下图,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8.在试管中缩小批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溢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结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结9.以下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剖析错误的选项是〔〕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应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C.翻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常用水给汽车发起机冷却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10.以下物态变化进程中,需求吸收热量的是〔〕A.湖水结成冰B.樟脑丸变小C.露珠的构成D.雾凇的构成11.以下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雪的构成是凝结现象,放热B.露的构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构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构成是汽化现象,吸热12.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放热二.填空题13.民谚俗语中包括着丰厚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发生的缘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d236d336c1eb91a375dd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 在0℃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出现小水珠C. 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汽水瓶上会出现小水滴2.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A.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3.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下列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 冰冻的衣服在﹣1℃的室外晾干了﹣冰雪消融B. 冬天从户外走进室内,眼镜变“模糊”﹣早晨空中的雾C. 夏天.刚从冰柜拿出的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D. 草木上形成的霜﹣﹣树上出现的雾凇4.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汽化D. 只有液化5.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6.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8.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液化9.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一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 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 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 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10.用久的灯丝要比新时候细,这是因为灯丝在使用过程中()A. 汽化了B. 熔化了C. 蒸发了D. 升华了二、多选题11.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12.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三、填空题13.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________kg,体积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质量不随 ________变化而变化,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1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________侧,是由大量水蒸气 ________而成.15.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________现象.16.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________ 有密切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44d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雾凇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固C.熔化D.凝华2.小明在家帮妈妈做饭时,从冰箱中拿出的冻肉上有白霜,该现象属于()A.升华现象B.液化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3.“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甲图:初春、扎龙湿地冰雪消融B.乙图:盛夏,林都伊春薄雾消散C.丙图:金秋,镜泊湖畔朝露晶莹D.丁图:寒冬,太阳岛上雪人变小4.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吹雁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5.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6.冬季的哈尔滨处处琼楼玉宇,白雪皑皑,富有诗情画意,被人们称为“冰城”,也是2024年初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
冬天会出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水蒸气随风在树枝上变成了冰晶C.天空中的水蒸气或水滴形成雪D.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7.如图,小明将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铁勺上进行“人工造雾”实验,铁勺不仅周围出现白雾,而且表面出现一层白霜,随后小明将干冰放入热水中,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水蒸气B.铁勺周围的白雾是由干冰汽化形成的C.铁勺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造雾”过程中干冰需要放出热量8.如图甲物质M通过不同的过程,出现三种不同物态。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3299c9302768e9950e73800.png)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第4节升华和凝华1.寒冬,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答案:A2.以下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雪消融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C.露珠的构成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答案:B3.以下做法应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朽蜕变,常放些干冰B.南方的冬天,常在保管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爽,常在空中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答案:B4.〝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称号)而构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由于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招致环境温度降低。
答案:吸收凝华5.在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C.秋天的后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D.冬天,翻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答案:A6.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协助妈妈清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洁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
她经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作物态变化构成的。
你以为以下关于灯丝发作物态变化进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结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结答案:A7.妈妈为欢芯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同。
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居然发作了〝爆炸〞。
欢芯放学回家后通知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称号),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越其接受才干,就发作了〝爆炸〞。
答案:升华8.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构成的,此进程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凝华放出9.如下图,将盛有大批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大批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936e1b9f3f90f76c61b58.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6.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B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B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A.凝华B.凝固C.升华D.熔化9.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1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D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C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71bf22a26925c52dc5bf2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2.冬天来了,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的变干,这种现象莒县人称为“冻干”。
下列现象与“冻干”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湿地瓜片慢慢变千B.盆子里的水,经过段时间后消失了C.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4.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7. 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9.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 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0.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_.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_.11.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bcd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0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把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为( )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答案】C【解析】解: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升华过程吸热。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重庆的夏天炎热全国闻名,重庆的冬天也很特别,是温暖与寒冷并存的宝地。
数九寒冬的季节,地面和房顶同样会出现“霜”。
霜的形成是( )A.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的过程B.空气中小水珠吸热凝固的过程C.空气中水蒸气放热凝华的过程D.空气中水蒸气吸热升华的过程【答案】C【解析】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雪会逐渐消融 B.盛夏,树叶上出现露珠C.深秋,地面上出现白霜 D.寒冬,雪雕作品会减小【答案】D【解析】解:A、初春,冰雪会逐渐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C、深秋,地面上出现白霜,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雪雕作品会减小,是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发生了( )A.熔化 B.升华 C.沸腾 D.蒸发【答案】B【解析】解: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了。
水直接从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B。
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答案】D【解析】解:白雾是小水滴,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9309ff61fb7360b4c65a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1.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DA .汽化B .熔化C .升华D .凝华2.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
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 A .液化 B .凝华C .汽化D .升华4.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A .汽化B .熔化C .升华D .凝华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A .蒸发B .熔化C .升华D .液化A .云B .雨C .霜D .雾 A .山间的“云海” B .树枝上的“雾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房檐下的“冰凌”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9.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
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A.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10.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1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1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A.冬天早晨地上的霜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江面弥漫的大雾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A.熔化升华汽化B.凝华升华熔化C.汽化液化凝固D.凝华液化凝固14.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1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C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16.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1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21.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吸收碘的温度22.即使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c7f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实现。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湖水结冰B.冰雪消融C.云雾缭绕D.美丽雾凇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将衣服晾在室外,水分升华B.冬天衣服湿了会结冰,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C.雪糕熔化时要吸热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3.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间出现“云海”B.树枝上出现“雾凇”C.“露珠”的形成D.冰雪在“消融”4.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了,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变小了主要是冰升华的原因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6.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C.隆冬:泼水成冰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7.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8.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9.下列四幅图中,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该图可以反映出海波熔化的过程B.图乙: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液化石油气储存在钢罐内C.图丙: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起雾,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液化D.图丁: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会变小,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10.下列对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分析错误的是()A.雪——凝华B.露——凝固C.雾——液化D.雾凇——凝华二、填空题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12.冬天将用热水洗过的衣服拿到室外去凉时,会看到衣服冒“白气”,这“白气”是,它的形成是现象,过一会“白气”消失了,但衣服变硬了,这是现象,又过了一段时间,衣服变干了,这是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第4节 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17d660c914791711cd7917a6.png)
3.4 升华和凝华1.下列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草木上的露珠B.夏天,池塘水变干C.秋天,地面上的霜D.冬天,冰冻衣服变干【答案】C【解析】A.春天,草木上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错误;B.夏天,池塘水变干是液态的水汽化为水蒸气;故B错误;C.秋天,地面上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固态冰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点睛】(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A【解析】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盐使冰的熔点降低了;易拉罐的底部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由气态变成的固态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A.【点睛】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3.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答案】C【解析】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固态的金属直接变为了金属蒸汽,这是一种升华现象;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受冷变为固态的金属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完整版)2018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
![(完整版)2018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ac9cee025c52cc58ad6be3b.png)
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凝华B. 升华C. 凝固D. 液化2.右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B. 熔化C. 汽化D. 凝华3.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 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 早晨有浓雾D. 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4.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华C. 汽化D. 升华5.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热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的温度一定高于100℃B. 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就没有水蒸气C. 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温度低些D. 水可以在90℃沸腾6.下列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A. 大雨B. 冰雹C. 霜冻D. 雾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8.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溶化,后凝固二、填空题9.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在额头贴上(如图)所示的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请问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_热(填“吸/放”).10.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 ________现象1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冰雪消融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C.露珠的形成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4.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C.秋天的后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5.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
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固6.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珠——液化D.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7.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8.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9.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10.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11.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C.两者均吸热D.两者均放热12.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二、填空题13.“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14.妈妈为欢芯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欢芯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过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15.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6.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_____热量.17.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18.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它们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冰晶________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降雨。
19.冰雹: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时,高空中会有冷空气团存在,空中悬浮的小冰晶在冷空气团的作用下,凝聚成小冰块。
有些小冰块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________成水,形成冰雹。
20.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三、实验题21.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属于升华现象。
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物态变化2.B【解析】试题分析: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樟脑球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升华现象,故B正确;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头发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了气太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应选B.【考点定位】物态变化3.B【详解】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的冬天,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结冰放热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C.夏天,在地板上洒些水,感到凉爽.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冰凉的饮料加上几个冰块,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A【解析】A.刚出冷库的冻肉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华现象,附着在冻肉上,使冻肉比原来重,故A正确为答案。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故D不符合题意。
5.A【解析】灯丝工作时温度很高,灯丝在高温在发生升华,变为气体;钨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灯泡壁又凝华,附着在灯泡壁上,所以灯泡变黑。
即灯丝先发生了升华,后发生凝华。
故A正确。
6.C【解析】试题分析: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应选C.【考点定位】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7.C【详解】将海水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其中汽化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故应选C.8.D【详解】露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打在枝头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屋檐下的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消融的雪是固态的冰熔化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山间的云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符合题意;9.B【解析】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和露珠都是液态的,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应选B.考点:液化10.C【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
故选:C。
1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化及液化现象。
由物态变化知识知道放热的物态变化有:液化、凝华和凝固,所以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都是放热过程。
故选D。
12.D【解析】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粉末越来越少,是固态的粉末直接升华为气态,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是由于卫生球蒸气遇冷后在树枝上凝华为固态的粉末,此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现象,故只有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看清楚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分别处以什么状态,另外也需要注意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