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检测:第六章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考试必备)
![最新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0151c842f242336c1eb95eaf.png)
第六章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漂浮海面扩散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第1~3题。
1.导致浮油层向附近海岸扩散的可能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B.南赤道暖流C.厄尔尼诺D.偏南风2.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引发赤潮B.软件业遭受打击C.降水增多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3.该海域所在地区最容易发生,并且加剧油污治理难度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B.伏旱C.季风D.飓风答案:1.D 2.D 3. D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处浮油向偏北方向扩散,说明有可能受偏南风的影响。
第2题,石油污染会破坏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
第3题,墨西哥湾多发生飓风,其会加大油污污染范围。
明确与海洋权益有关的各个概念的范围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提。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
4.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它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海湾和( )①港口②湖泊③河流④海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在有关海洋权益的各个概念中,其范围不超过12海里的有( )①大陆架的外部界线②领海③毗连区④专属经济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4.D 5.C解析:第4题,内水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海湾、港口和海峡等。
第5题,领海、毗连区不超过12海里。
杀人鲸的学名叫“逆戟鲸”,又叫“虎鲸”,其杀人外号是由英文“Killer whale”翻译而来的。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杀人鲸正濒临着生命危机,这种危机并不是来自海洋中某些生物的威胁。
研究报告显示,北极海域的杀人鲸体内含有大量人工化学有毒物质,现已成为北极“中毒”最深的动物。
据此完成第6~7题。
6.导致杀人鲸中毒的物质主要来自( )A.城市垃圾B.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C.石油泄漏D.工业生产7.杀人鲸“中毒”会导致(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人类健康受损③海洋污染④赤潮爆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6.D 7.A解析:该组题以杀人鲸“中毒”事件为背景,考查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海洋污染的危害。
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
![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bac35b5a1c7aa00b42acb4b.png)
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
➢第1题【单选题】
随着开发建设大潮,沿海而建的一处处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始不同程度地“蚕食”着海
岸带,下列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是( )
A、破坏海防林,加剧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B、毁坏滩涂
C、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海湾,加剧海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D、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
①岛屿沉降②海水膨胀③暴雨泛滥成灾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
A、海上石油泄漏
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废气
C、粉尘
D、热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答案】:。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地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篇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地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3d5f513169a4517723a3d8.png)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地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于海洋能来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潮汐与潮流能来源于月球、太阳引力
B、波浪能属于太阳辐射能
C、温差能属于太阳辐射能
D、盐差能属于地球内部的能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
据此回答小题。
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
1 / 19
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涨落
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捕鱼产量增加
B、资源持续利用
C、避免海岸侵蚀
D、有利水体净化
【答案】:无
【解析】:
2 / 19。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14a2243580216fc710afd40.png)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①-④四个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图中B纬度④曲线数字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答案】:无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
B、《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持了沿海国和群岛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范围
C、美、英、巴西和中国等国家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解决了有争议的海岛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12海里。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检测:第六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检测:第六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1a79e5a32d7375a517800a.png)
知睫闻关巧奇焉丹(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根据下图中有关的地理要素,回答1〜3题。
1.图中地区特别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A .滑坡、泥石流B.水土流失C.洪涝 D .沙漠化2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该地区发生频率增加的自然灾害旦A .干旱C.地裂缝3 .能够抬高洪水水位的人类活动是()①堤坝束狭河床②修建水库③流域内砍伐森林④在河流两岸修筑定居点A .①②C.③④答案:1.C 2.D 3.D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印尼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A .①②是()B. 土壤盐渍化D .风暴潮B.②③D .①③()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B .②③C .③④D .①④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解析:选A。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此次印度洋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它会使得海面突然的上升或下降,并且会有一些异常的声音。
但对大气运动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因此,狂风和暴雨等现象不会伴随着海啸而来,因此本题应选A。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23日凌晨,印尼爪哇岛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 3.7级地震。
据此完成5〜7题。
5•此次地震所发生的海域是()A •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 D .北冰洋6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A •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 •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 •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7 .除了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外,还可能引起海啸的有()①滑坡②泥石流③海底火山爆发④风暴潮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第5题,从地震发生地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上。
第6题,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高中地理过关习题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高中地理过关习题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febdd941ea76e58fa044e.png)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
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
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
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①②③ D.①③④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A.①②④ B.①②③.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第1题,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沿海工业、海上运输和海上石油开采是造成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2题,石油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但不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答案:1A 2B3.近年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解析:选D。
赤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过多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及海湾又比较封闭的地区,赤潮发生的频率比较高。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地理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提升训练选修2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地理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提升训练选修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788f53186bceb18e8bb10.png)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下图为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漂浮海面扩散示意图。
结合所知识,读图,完成第1~3题。
导致浮油层向附近海岸扩散的可能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B南赤道暖流厄尔尼诺D偏南风2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引发赤潮B软件业遭受打击降水增多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3该海域所在地区最容易发生,并且加剧油污治理难度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B伏旱季风D飓风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处浮油向偏北方向扩散,该处的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说明只有可能受偏南风的影响。
第2题,石油污染会破坏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
第3题,墨西哥湾多发生飓风,其会加大油污污染范围。
答案1D 2D 3D4近年,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
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第4~6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5我国下列各水域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长江口B黄河口辽河口D珠江口6洋流对赤潮的影响主要是( )A稀释了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物B使赤潮发生海域形成大渔场加强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D使赤潮污染范围缩小解析第4题,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工业生产中含氮、磷废水的排放,生活中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相对封闭的海湾,较高的海水温度等是赤潮形成的重要原因。
第5题,珠江口水域相对封闭,水温较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
第6题,洋流能够带走赤潮发生海域的部分污染物,减轻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却使污染范围扩大。
答案4D 5D 6A7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f35156fb8f67c1cfbd6b860.png)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 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
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A. 大面积的海水养殖B. 大量捕杀饵料生物C. 渔业过度捕捞 D. 定期海上休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两万多千米B.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C. 我国陆域面积广大,无需争取更多海洋权益D.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为国际海洋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4.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A. 海上石油泄漏B. 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C. 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 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5.海洋污染物危害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大气环流B. 水循环C. 大洋环流 D. 生物循环6.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 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B. 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C. 围海造陆历史悠久D. 风浪小7.《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A. 12海里B. 26海里C. 200海里 D. 300海里8.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
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
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A. 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B. 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C. 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D. 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9.自2019年6月1日起,我国每年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辅导练习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辅导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8c6cecfc850ad02de8041e8.png)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B、《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持了沿海国和群岛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范围C、美、英、巴西和中国等国家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解决了有争议的海岛问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上图中①-④四个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上图中B纬度④曲线数字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答案】:无【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于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区域内享有的权益说法正确的是( )A、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B、行使管制权C、只行使管辖权D、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长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 )A、11月~次年1月B、2月~4月C、5月~7月D、8月~10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
人教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e099f87c8d376eeaeaa31b3.png)
人教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
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
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
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目前,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基本原则有( )
①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②尊重历史的原则③自然延伸的原则
④公平合理原则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中图版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2020年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中图版习题精选七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b54ef3d7551810a6f524867b.png)
2019-2020年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
境保护中图版习题精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关海洋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气象状况多变、稳定
B、深海是一个缺氧、高压、高温的环境
C、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力大
D、海洋能量密度高,能量转换率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活动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一组是( )
①陆地上的农耕业②偶发的油轮泄漏③铺设海底电缆
④核电站冷却水排放⑤港口工程建设⑥舟山渔场春季休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精选2019-2020年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
![精选2019-2020年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https://img.taocdn.com/s3/m/f92a7cebb0717fd5370cdc1a.png)
精选2019-2020年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活动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一组是( )①陆地上的农耕业②偶发的油轮泄漏③铺设海底电缆④核电站冷却水排放⑤港口工程建设⑥舟山渔场春季休渔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②④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A、海平面的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C、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扩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
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
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A、图AB、图BC、图CD、图D【答案】:第7题【单选题】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A、海上石油泄漏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4f2f0ef31126edb6e1a10d2.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21世纪,人类会加大对海洋开发利用。
1.海洋环境问题包括()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D.油轮泄鉛和海底矿产枯竭2.下列做法屮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l.C 2.C【解析】1.本题考查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与海洋灾害。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
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可以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②潮汐现象③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④波浪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皿、过度捕•捞都会导致生态坏境的破坏。
潮汐现象和波浪运动是自然现象,不会产生海洋生态破坏。
故该题选择C。
【点睛】海洋生态坏境破坏要考虑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自然现象一般是不会产生生态坏境的破坏的。
4.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B.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C.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D.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答案】C【解析】A项、C项,根据已学可知,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它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通常冰川露出海面的高度要达到5米以上,但远小于海下部分,B|J “冰山一角”现象,故B项错误;D项,南极大陆距离北大西洋太遥远,且没有能够将南极大陆的冰川携带到北大西洋的洋流,故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20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20](https://img.taocdn.com/s3/m/d7afaafedd36a32d737581ea.png)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
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解析: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
答案:B2。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B。
石油污染和赤潮C。
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答案:C3.全球第一个受海平面上升而将举国搬迁的国家是()A。
新加坡B。
图瓦卢C.马尔代夫D.荷兰解析:图瓦卢,面积26平方千米,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2000年2月18日,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首都的机场及部分房屋都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
该国地区的海平面于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上升至3。
2米,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却。
由于这个由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的国家最高海拔也不过4。
5米,所以低洼地方的房屋全部被淹没。
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面临灭顶之灾。
最新精选中图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三
![最新精选中图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三](https://img.taocdn.com/s3/m/10aa2dfd011ca300a7c39028.png)
最新精选中图版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三第1题【单选题】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B、石油污染和赤潮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回答。
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长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 )A、11月~次年1月B、2月~4月C、5月~7月D、8月~10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不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有( )A、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B、施入农田的杀虫剂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D、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
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解释最全面的是( )A、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B、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C、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D、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营造人工鱼礁的积极意义有( )①保护、增殖渔业资源②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③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④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⑤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综合题】读“我国南海区域简图”(下图,图中虚线是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中图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中图版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6eb40d9804d2b160a4ec04f.png)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中图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我国领海宽度( )A、6海里B、12海里C、24海里D、200海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关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B、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C、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D、有利于加强与海洋邻国的交流合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某海域示意图,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上图中①-④四个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上图中B纬度④曲线数字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答案】:无【解析】:第5题【单选题】目前,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基本原则有( )①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②尊重历史的原则③自然延伸的原则④公平合理原则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D、风浪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A、图AB、图BC、图CD、图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权益中,权利最大的是领海B、毗连区宽度24海里C、专属经济区范畴包括毗连区D、专属经济区是从海岸线向外200海里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活动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一组是()
①陆地上的农耕业
②偶发的油轮泄漏
③铺设海底电缆
④核电站冷却水排放
⑤港口工程建设
⑥舟山渔场春季休渔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D.②④⑤⑥
解析:选C。
海上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源于陆地上生产活动,如倾倒废弃物,港口建设时排放污染物,核电站排放的冷却水;陆地农耕业中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随径流入海。
二是偶发性的海上石油泄漏。
舟山渔场休渔是为了让鱼类更好地繁殖生长。
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完成2~3题。
2.海域①~④中,石油污染较严重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受石油污染的影响,上题中的海域()
①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②海岸环境遭受污染
③爆发赤潮
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2题,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第3题,爆发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洪涝灾害加剧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答案:2.C 3.A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南海B.东海
C.黄海D.渤海
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答案:4.C 5.D 6.D
7.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
A.防治海洋污染
B.建立海洋保护区
C.整顿沿海工业生产
D.禁止捕捞海洋生物
答案:A
8.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解析:选D。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油污处理方法是先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再集中处理。
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因纽特人“手舞足蹈”最主要是因为()
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
B.气候变暖,生活更舒适
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
D.渔业资源增加
10.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炎热难耐
B.陆地面积缩小
C.风暴潮加剧
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解析:第9题,冰川融化将使埋藏在冰川下的矿产资源“出露”,容易开采。
第10题,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将海拔较低的图瓦卢淹没。
答案:9.A10.B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河流流量不足会引起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据此完成11~13题。
11.咸潮危害最易发生在()
A.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的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
12.以下措施中,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全部栽种耐盐碱的作物
D.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作水源
13.当河流咸潮发生时,除造成淡水短缺外,还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是()
A.三角洲海岸被侵蚀
B.地面沉降
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
D.发生赤潮
解析:第11题,咸潮是海水倒灌进入河流入海口地区而产生的,所以河流入海口地区最易形成咸潮。
第12题,咸潮是海水倒灌进入河流所致,所以上游水库适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的入海水量,可以减缓咸潮的危害。
第13题,咸潮发生时,海水沿河道上溯,造成河流水和河流两岸地下水变咸,引起淡水短缺,同时加剧土壤的盐碱化。
答案:11.C12.B13.C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 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
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________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_______和________。
(3)如果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________方向漂流。
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1)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
(2)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其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北印度洋冬季(北半球),海水自东向西运动;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海水中缺氧。
(4)观察图可知,世界石油污染水域主要在沿海水域及海上航道沿线附近。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标注略。
(2)马六甲日本中国
(3)西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4)沿海水域海上航道沿线沿海石油开采,石油工业发达,海洋污染严重;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泄漏等现象时有发生。
15.至2012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多个“死亡地带”,即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
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解析:(1)海洋污染主要是由农业生产、人类的生活、核电站的冷却水以及海洋运输等造成的。
(2)由上面分析可知,最严重的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和海运线上的海运事故造成的。
防治措施主要是治理工业废水以及防止海运事故的发生。
答案:(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等等。
(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
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
(其他合理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