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学生版)

合集下载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生版+解析)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生版+解析)
6.(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文学常识:《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本文选自《》
冰心(1900~1999),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往事》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1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1.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2.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题组A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三、基础知识综合
7.(2022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半夜里听见甲(A.繁多B.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乙(A.烦闷B.烦恼)。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diāo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d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浓郁( )②菡萏( )③diāo谢( )④莲dì( )
(2)在语段甲、乙两处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乙:
(3)“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பைடு நூலகம்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
二、词语解释
①祷告:
②沐浴:
③匿笑:
④花瑞:
⑤慈怜:
⑥菡萏:

散文的结构特点

散文的结构特点

散文的结构特点
散文的结构特点是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选用的
材料、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而“神”则是散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散文中,“形散而神不散”是指尽管散文选材广泛、表达方式多样,但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使主题集中。

2.线索清晰。

散文的线索通常是一个或几个中心事件,或者是作
者情感变化的历程。

通过线索,可以将散文的各个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语言优美。

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生动、自然,能够引起读者
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4.意境深远。

好的散文往往会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

这种意境往往是通过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材料的巧妙安排来实现的。

5.表达方式多样。

散文的表达方式可以包括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使散文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0课《散文两篇》导学稿(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0课《散文两篇》导学稿(学生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一.课题:《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家,作品的有关内容;掌握重点字词以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技能目标: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哲理的写法;欣赏冰心散文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家乡的眷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家乡的眷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霞》教学目标:1.理清文本思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品味重点语句,培养鉴赏散文的习惯与能力。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深化对自我人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对文中重点句子进行讨论分析,细品其蕴涵的深邃哲思与人生况味。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作者名片】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生于福州,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盈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背景资料】“冰心体”散文:所谓冰心体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即宣扬以母爱、童真之爱、自然之爱为内容的“爱的哲学”思想,“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第16课《散文二篇》-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学与练(学生版)

第16课《散文二篇》-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学与练(学生版)

第16课散文二篇一、作者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代表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获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哲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二、故事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作者在1942年创作的一篇哲理性散文。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看到人类的生命如此不易而又如此坚忍,领悟到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紧迫,于是写下此文,告诫人们“珍惜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

他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

这样的一生,也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生。

透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见他人生思想的光芒。

三、文体知识议论性散文定义: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内容: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与以写人、写景、叙事、抒情为主的散文相比,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很明确:它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它的骨干。

其他类型的散文也会传达某种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不以说理为目的;也发议论,但通常是为点明题旨。

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一样都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但一般不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究论证方法,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而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四、理解词义【俯瞰】fǔ kàn:俯视。

【洗涤】xí:冲荡;清洗。

【牛犊】niú dú:小牛,乳牛。

2019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写景散文阅读(学生)

2019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写景散文阅读(学生)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写景散文阅读复习目标: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就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考点分析: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本学期课本上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

此类写景状物散文,其考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答题思路:(1)提取要点的方法: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原句、自己概括)(2)整合要点的技巧:写景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2.理解重点字词的作用理解词语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词语表义+词语深意(表现了……, 突出了……)。

3.理解关键语句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

(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理解关键语句可用如下句式表示: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 突出了……)。

3.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教学园地11-08 1131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 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 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 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 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高中语文必修2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生版)导学稿

高中语文必修2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生版)导学稿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班级:姓名:小组:座号:《议论散文两篇》【课题】《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课型】本文属于议论散文基本阅读课【学习目标】1.能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了解议论散文的有关常识。

(理解)2.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3.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理解、运用)4.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重点】1.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2.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难点】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培养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积累】1、字音识记(1)单音字凭眺.()琐.碎()斟酌..()()窥.见()眸.子()奢侈..()()希冀.()鸟窠.()镶嵌..()()静谧.()谦逊.()隔膜..()()(2)多音字单薄()囚笼()薄薄荷()笼薄片()笼络()2、字形识别zhòu ()纹xiǎng( )嵌chú()形熙熙rǎng rǎliáo ( ) 绕寒xuān( )liáo ( ) 草xuān( )哗liáo ( )原之火xuàn( )染cáo ( )杂bīn bīn ( )( )有礼zāo ( )蹋zāo ( )遇chēn( )州3、词语积累眼花缭乱:休戚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容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一课时《窗》一、内容导读本文由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窗”,联想到寓有深意的、精神境界的“窗”,由实到虚,认为“窗”代表“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表明“窗”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强调人应当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坦诚、信任、自由交流思想的向往。

高中语文_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种新的教学论,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交换。

教材在编写时总能体现设计者力图教给学生的某种方法,但寻找的路径却需要学生自己探究。

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体裁相同的课文进行梳理,引领学生思考、碰撞、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梳理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获得生命的成长。

【学情分析】新教材按照话题编写学习单元,散文的学习零零散散见于不同单元,大部分学生对经典篇目的理解停留在熟知“语料”的层面,何以成为经典,同类文字有何异同,则不甚了了。

同时,单元教学模式的固定使学生在关注共性知识的同时,弱化了文体知识,从而导致课堂文本学习与阅读、写作相剥离的局面。

因此,“语文知识的重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应是一件踏踏实实的事情”(王荣生)。

【学习目标】1能独立阅读并分析散文的文体知识,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2.体验文本的内涵,洞悉文本所承载的价值观,促成文化品格的生成。

【梳理内容】《现代文诵读》(三级达标教材)精选散文篇目《藤野先生》《背影》《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家》《敬畏自然》《跨越百年的美丽》《文天祥千秋祭》《我不是个好儿子》《都江堰》《谁是最可爱的人》《听听那冷雨》【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梳理,梳理掌握散文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结合散文的特点指导课外阅读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级梳理阶段(明确任务)1.通读规定篇目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给这些文章分类。

2.试感知每一类文章的大致特点。

重点明确: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指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专题13 散文阅读(学生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

专题13 散文阅读(学生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

专题13 散文阅读(2022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秋①十月的天凉得快,辨不出秋冬。

彼时,汶水河畔会是怎样的光景呢?②椿树椭圆形的叶子怕是还没有发黄,山还是绿色的,水估计还不能冰手。

人们恐怕也还没有穿上厚棉衣。

是的,这个时候,故乡还在宁静而舒缓地酝酿着她的秋天。

③一想到故乡的秋,我便想到了秋霜。

天冷的时候,一推门,枯黄的芦苇、成垛的稻草上都蒙着一层淡白色的霜。

一张口,一团白色的雾气卷了出来。

一抬头,屋檐下一排排成串挂着的柿饼敷满了秋霜,变得粉白。

霜似乎是冷的。

其实,霜最温暖、最热情。

没有霜的点染,何来漫天的红叶?何来傲然的秋菊?何来挺拔的青松?秋霜是静谧无声的,当寒气逼近,她默默地给大地穿上白纱,遮盖它枯黄的面颊。

④还有秋风。

秋风乍起的时候,稻田里黄澄澄的稻谷热透了。

田地里四处传来“咚咚”“咚咚”的打谷声。

晒场上,铺满了湿润、饱满的谷粒儿。

橘子也由绿转黄,挂上了枝头。

摘一个下来,又甜又酸。

巴山楚水之间的秋风,不似北方那么刚硬,反而多了一份柔媚。

它像一双娇嫩的手,抚摸着人的脸颊。

它就这样一直吹着,吹黄了山,吹绿了水。

花香也随之而来。

房前屋后,星星点点的桂花在碧绿的叶子间绽放出金黄。

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总也嗅不饱,吸不足。

风来的时候,果子也熟透了。

猕猴桃在山谷间挂满了藤蔓,用长竹竿敲一个下来拨开,露出晶莹透绿的果肉,散发着香味。

粉嫩的八月瓜也憋足了劲儿,胀破了肚皮,露出香甜软糯的果肉。

秋风,她慷慨地给予着人们,却从来不多言语。

⑤怎能少了秋雨?先来的总是雷,雷一声一声地在天上闷响,人们就一捆一捆地在山上担柴。

等到排好了后檐,立好了蓑衣,老人们一边抽烟一边看着阴沉沉的天。

抽着抽着,就抽来了中秋时节的雨。

这时,雨淅浙沥沥、涔涔淋淋地下起来。

开始的雨,像豆子像豆子一般,从南到北密密地在这汉水谷地里撒过一遍。

于是,那看不见的水汽就在微凉的空气中充盈着,沁入人的肺腑。

优化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三步曲”

优化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三步曲”

优化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三步曲”作者:谷子明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02期现代散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

又因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表达,轻而易举的让人沉迷其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现代散文教学,让学生在现代散文的熏陶下,不断拓宽自身的阅读广度,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一、深挖情感资源,体验散文之美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散文,鼓励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进而从阅读中体会人生百态。

初中,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重视现代散文的情感熏陶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情景,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现代散文《藤野先生》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延续了散文的特点,言语细腻、用词优美,句间无一不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与激情。

在情感表达上,个性化十足,将作者的人生感悟与社会思量把握得恰到好处。

通过反复的阅读全文,学生逐渐体会出作者所想表达的真情实感,又通过细节体会,学习了作者的语言艺术。

在赏析现代散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情感,掌握了现代散文的写作手法,更在阅读中培养了自身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感受散文之韵1.在朗读中感受散文之韵朗读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运用于散文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散文。

文章情感的把握,往往需要通过反复体会,才能让读者与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而朗读,也是帮助读者把握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现代散文中的经典语段,在朗读中换位思考,琢磨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思所想。

有研究结果表明,反复阅读可以进入一种文我一体的境界。

唐诗散文--《留侯论》教案(学生版)

唐诗散文--《留侯论》教案(学生版)
标题《唐宋散文》(学生版)
备课组名称
高二语文
编号
高二选修1-1
主备人
宓传义
审核人
张宝红
课题
《留侯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5·6
教学目标
1、积累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等古汉语知识。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熟读课文,通译全文,积累词语及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之:)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
⑿非有平生之素 ()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过】
①必有过人之节()。
②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见】
①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②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活动三】题解——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这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评价方案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评价方案设计+反思

《散文二篇》课堂教学设计《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测评内容】1.参考课下注解,了解作者。

2.参考“读读写写”,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三遍以上。

【评价方式】1.通过分析学生课前习习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便课堂重点讲授难字难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通过课前习习案掌握重点字词,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情感,了解作者观点,明确难以理解的语句。

【练习内容】1.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永久的生命各段中心句划分层次作者情感1.2.3.4.5.2.了解背景,理解主旨。

3.研讨课文,揣摩写法:课文高唱生命的凯歌,可是第一段却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与标题相去甚远,是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4.品味语言,重组成文: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请从赞美生命的角度,自由命题,从课文中选取三四个佳句形成一篇小文章。

然后朗诵给同学们听。

【评价方式】1.通过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体会作者情感,检验学生是否领会文章的内涵。

2.通过对背景的补充了解,理解主旨,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中心观点。

3.通过对文章写法的揣摩,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是否掌握欲扬先抑的作用。

4.通过重组成文,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品析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

【测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作业内容:新课表同步练习《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3、64页。

【评价方式】利用作业评价,掌握知识应用。

【 创设情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是我们七年级课文《紫藤萝瀑布》的一句话,作家由花及人向我们谈了她对生命的认识,今天我们来听听严文井的答案。

【设计意图】由旧文引入新文,从旧知导向新知。

学生熟悉的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类散文也会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 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 1.了解作者。

2.积累字词。

【设计意图】1.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8.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散文的基本概念、课文分析要点、实践活动要求等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后作业
1.感悟分享:请同学们回忆自己最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场景,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注意运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情感。
2.仿写练习:选择《背影》或《春》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仿写,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境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散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PPT、交互式白板等,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将抽象的散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名家解读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结合学生特点,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提高。
2.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辅导,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探讨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升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
3.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家庭、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意识。
4.情感态度: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小学中高年级写景散文教学策略浅探——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为例

小学中高年级写景散文教学策略浅探——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为例

I小学中高年级写景散文教学策略浅探——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为例◎游清铃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简称"写景散文”。

这些写景散文情景交融,词句凝练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感情强烈感人,意境深邃幽远。

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要特别注重文路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和学法的指导,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在此,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为例,对小学中高年级写景散文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一、精确把握思路——纲举目张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大凡读一篇文章,扌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显然,在,阅读理解要路入手,要者的思路,文章主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做到纲举而目张。

1.理“脉”。

就是要潜心于文本!把文章的结构、线索理清楚,再引导学生沿着文章的脉络,去阅读%思考、体味,自求而得之。

《走月亮》篇语言温暖、的散文,作者以“走”为线索,写出在月散步途中看到的景和联想,带给读者情画意般的感受。

全文分为“月亮升起”“月下溪边*“月下田园”“月亮牵星”四个场景,每一个场景又近乎—致地采用了由景及人、情景交融的方法,艺术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互为依存、密切相关的和谐关系,显得条理分明,自然有致$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结构线和顺序线深入细读,让学生语言美、意境美、亲情美的感染和熏陶$2.扣“眼”。

文眼,是指点明中心的关键性词语,抓住这个信息焦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篇$“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文章结尾这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其中“奇妙”一词就是文眼,高度概括了“走月亮”的美好感$在教学时,应f 扣住“奇妙”这个“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但单单研读文眼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扣住文眼,按照阅读提示“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会有一种1奇妙,的感觉-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哪些场景给人奇妙之感?*细读全文,这样才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三步走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三步走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三步走作者:仲崇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第12期第一步,通读全文,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谈及什么问题,说了哪些事情。

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的全貌。

第二步,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和中心句,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

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从而显示出文章的脉络。

第三步,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出文章的层次。

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

这里所说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文章主体部分的关系,还有就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答题建模:1.先看内容: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逐层概括: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

3.抓住特点:行文的结构特点一般有: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4.组织答案: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再具体概括文章内容。

常用的答题模板是: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

[例]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

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

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

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

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共3篇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共3篇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共3篇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1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第四单元是初三语文教材的最后一单元,也是重点难点较多的一单元。

本单元囊括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三种不同的文本类型。

因此,本文将从整体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对这三种文本类型的梳理,帮助初三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第四单元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三种文本的不同特点、特征和写作技巧;2.能够熟练运用这三种文本类型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进行作文练习;3.能够在作文中科学运用论说技巧,突出写作主题和中心思想,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二、梳理记事散文的写作思路记事散文是一种以个人经历为素材,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传达作者心情和感受的文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梳理学生的记事散文写作思路和技巧:1.开展阅读推崇活动阅读推崇活动即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喜爱之作分享给其他人,通过分享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此外,阅读推崇的作品主要以记事散文为主,有利于学生了解记事散文的基本特点和特征。

2.开展记事散文写作实践通过题目设计、角色模拟、集体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记事散文写作的过程,并发散思维,突出主题和中心思想。

3.梳理记事散文写作技巧从选题、表达、叙事、描写等角度,进一步梳理记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记事散文的要点,以及如何轻松地创作出一篇优秀的记事散文。

三、梳理小说的写作思路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手法传达作者主题思想的文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梳理学生的小说写作思路和技巧:1.以读为主,以写为辅通过读好的小说作品,让学生感受好故事、好情节、好创意,并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内涵。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教学园地11-08 1131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 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 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 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 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学生版)【寒假讲义】九年级语文(部编版)-第07讲 散文阅读

(学生版)【寒假讲义】九年级语文(部编版)-第07讲 散文阅读

第07讲散文阅读【学习目标】1、明确散文考点以及题型2、掌握散文阅读方法【基础知识】一、阅读方法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作者:陈玉驹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0年第05期什么叫文章结构?简言之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结构实际是作者思路外化的表现,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和标题等。

那么,文章思路又是什么呢?张志公先生指出:“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

”由此可见,思路其实是一个思维过程。

它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至本质,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来体现的。

我们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了。

那么,究竟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一、分析自然段层次,把握文章思路自然段,是作者行文思路的自然节奏。

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

分析自然段的层次,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为文的一般思路。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紧扣自然段中心意思,把握思路。

按照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组合文句,是作者行文的正常思维。

阅读自然段,我们务必要弄清楚此段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有中心句的,我们找准就可以了。

如汪曾祺先生《金岳霖先生》第2段“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此句便是此段的中心句,此段的文字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如果没有中心句,我们应仔细审视,此段共有几句话,哪些是主体句,哪些是从句。

2.分析自然段层次内容,把握思路。

一般来说,每一自然段都会相对集中表达一个意思,这是分段的基本规律。

作者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为什么这个先说,那个后说,我们要搞个究竟。

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景物,这是作者按照观察的角度——由上而下、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写的。

3.抓住自然段标志词语,把握思路。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作者:单德刚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第12期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

但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

这就需要我们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散文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物线索。

在状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

(2)人物线索。

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3)事件线索。

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顺序行文。

(4)情感线索。

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也就是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串联成文。

(5)事理线索。

多用于议论类散文中,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空间线索。

用于写景状物的记叙类散文中。

(7)时间线索。

有些事物,从时间进程的角度去考察,更容易表现出其内涵的深刻性,或者美的丰富性。

因而,写这类事物的散文构思,往往最适宜以时间的次第为线索。

下面谈谈具体把握散文线索的几种方法:1.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假如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如《鹤》(2014年广东卷)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初冬的薄暮第二天一早从此一天次晨几天后。

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

又如《浣花草堂》(2014年山东卷)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走出西郊从大殿里出来从夹墙里穿出去穿过花径走进祠堂草堂后坐在水槛上。

这些不同的处所表明了空间的变换。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游踪。

2.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

这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作为行文线索,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比邻而居》(2015年江苏卷),全文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了出来,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即针对作品的线索、材料安排的顺序及技巧、局部语段等进行分析。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考点:一、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主要有两大题型:(1)根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规范答题:①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

②具体概括文章内容。

③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

易错辨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与线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文章的结构思路是作者在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写作内容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有所不同;而线索可以作为梳理结构思路的参考,它是贯穿文章前后内容的词、句子或其他内容。

二、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主要有两大题型:(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文章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作答。

规范答题: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①开头段作用——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呼应下文……;为……做铺垫;渲染……气氛。

②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等);由……转而写到……。

③结尾段作用——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深化主旨,表达了……。

三、分析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穿插性的材料或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或摹状实物,或绘制图景,或旁征博引,但都是与主题材料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关系,更好地增添意蕴,丰满文章,凸显主题。

解题思路: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的作用;②对全文的作用;③增加权威性、文学性、文化性、趣味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④有时要联系写作技巧。

规范答题:①展示美感,伏笔铺垫;②构成对照,凸显主题;③营造文化氛围,表现文章风格;④反向衬托,突出主题;⑤渲染感情,烘托气氛。

请看下面的示例:(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读《时间简史》毕飞宇《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

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

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

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

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

我喜欢他。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

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

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

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

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

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

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

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空间—时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

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

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

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

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

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

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

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

我崇拜我的母亲。

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

”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

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

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

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

它被分成许多“格”。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

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

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

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

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

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

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

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

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

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

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注】《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1.(散文整体结构特点)本文的行文结构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归纳散文行文线索)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3.(局部段落作用)文章第三段能否删除?请简述理由。

4.(穿插性材料的作用)文章第五段插入顾拜旦建立现代奥林匹克的故事,对全篇有何作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城记梁实秋①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

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点粗略的认识。

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感受或观察。

“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②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

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

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

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晴。

西市在美国西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

也有连绵的淫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③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

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壶。

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熏风扑面,遍体生津,俨如落进一镬热粥糜。

④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

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内伏诛。

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

此外家里蒙贼光顾若干次。

台北民房窗上多装铁栅,其状不雅,火警时难以逃生,久为中外人士所诟病。

西市的屋窗皆不装铁栏,而且没有围墙,顶多设短栏栅防狗。

可是我在西市下榻之处,数年内即有三次昏夜中承蒙嬉皮之类的青年以啤酒瓶砸烂玻璃窗,报警后,警车于数分钟内到达,开一报案号码由事主收执,此后也就没有下文。

衙门机关的大扇门窗照砸,私人家里的窗户算得什么!银行门口大型盆树也有人夤夜搬走。

不过说来这都是癣疥之疾。

明火抢银行才是大案子,西市也发生过几起,报纸上轻描淡写,大家也司空见惯,这是台北所没有的事。

⑤台北市虎,目中无人,尤其是拼命三郎所骑的嘟嘟响冒青烟的机车,横冲直撞,见缝就钻,红砖道上也常如虎出柙。

有人说这里的交通秩序之乱甲于全球,我没有周游过世界,不敢妄言。

西市的情形则确是两样。

时常行人过街,驾车的人停车向你点头挥手,只是没听见他说“您请!您请!”可是谁也不能不承认,台北的计程车满街跑,呼之即来,方便之极。

西市计程车少,所以清早要雇车到飞机场,需要前一晚就洽约好,而且车费也很高昂,不过不像我们桃园机场的车那样的乱。

⑥吃在台北,一说起来就会令许多老饕流涎三尺。

大小餐馆林立,各种口味都有,有人说中国的烹饪艺术只有在台湾才能保持于不坠。

这个说起来话长。

目前在台北的厨师,各省籍的都有,点一个辣子鸡、醋熘鱼、红烧鲍鱼、回锅肉……立刻就可以品出其中含有多少家乡风味。

也许是限于调货,手艺不便施展。

例如烤鸭,就没有一家能够水准,因为根本没有那种适宜于烤的鸭。

大家思乡嘴馋,依稀仿佛之中觉得聊胜于无而已。

⑦美国的食物,全国各地无大差异。

常听人讥评美国人文化浅,不会吃。

美国人不善烹调,也是事实,不过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肯下功夫于调和鼎鼐,恐亦未必逊于其他国家。

⑧西市的人喜欢户外生活,我们台北的人好像是偏爱室内的游戏。

西市湖滨的游艇蚁聚,好多汽车顶上驮着机船满街跑。

到处有人清晨慢跑,风雨无阻。

滑雪、爬山、露营,青年人趋之若鹜。

⑨不知是谁造了“月亮外国的圆”这样一句俏皮的反语。

偏偏又有人喜欢搬出杜工部的一句诗“月是故乡明”,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

我所描写的双城,瑕瑜互见,也许揭了自己的疮疤,长了他人的志气,也许没有违反见贤思齐闻过则喜的道理,唯读者谅之。

1.下列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第④段中说“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用反语对台北盗贼公然入室抢劫、扒窃之徒到处都是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暗嘲,用语诙谐幽默而又辛辣犀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