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

合集下载

冒名_法律后果(3篇)

冒名_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是指冒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进行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冒名行为屡见不鲜,涉及身份证明、合同签订、权利行使等多个领域。

冒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冒名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冒名行为的定义与表现形式1. 定义冒名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进行活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表现形式(1)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在办理银行卡、签订合同、购买机票等场合,冒用他人的身份证件进行操作。

(2)冒用他人姓名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申请贷款等场合,冒用他人的姓名进行操作。

(3)冒用他人姓名行使权利:在申请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场合,冒用他人的姓名进行操作。

(4)冒用他人姓名办理户籍、婚姻登记等手续:在办理户籍、婚姻登记等场合,冒用他人的姓名进行操作。

三、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1)侵权责任:冒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违约责任:在签订合同等场合,冒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 刑事责任(1)诈骗罪:冒用他人姓名进行诈骗活动,构成诈骗罪。

(2)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的行为,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冒用他人姓名进行活动,涉及他人个人信息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3. 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冒名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2)吊销证件:在办理户籍、婚姻登记等手续时,冒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可能导致相关证件被吊销。

四、防范冒名行为的措施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冒名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冒名行为。

2. 严格审查身份证件:在办理各类业务时,严格审查身份证件,防止冒名行为的发生。

3.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对冒名行为进行记录和惩戒。

冒名行为法律后果(3篇)

冒名行为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人信息泄露、冒用他人身份等违法行为日益增多。

冒名行为,即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身份证明等,进行各种违法活动,其法律后果严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冒名行为法律后果进行分析。

一、冒名行为的定义及表现冒名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件、护照等个人信息,进行注册、开户、贷款、办理信用卡、签订合同等行为。

冒名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卡、信用卡等金融业务;2.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开设网店等;3.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4.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宣传、欺诈等行为。

二、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冒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行为。

(2)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对受害人名誉的影响。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4. 责任追究冒名行为的责任追究包括:(1)刑事责任:对于涉嫌犯罪的冒名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对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冒名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

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

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作者:翁洪飚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如冒名者冒名顶替房屋所有权人出售房屋并过户给第三人的情形,是保护主张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第三人,还是保护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其他的交易参与人又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文章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进行了解析,进一步对该行为分类,并由此明确冒名顶替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关键词]冒名顶替;意思表示;民事责任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8月张某、杨某的儿子张某某涉嫌找人冒名顶替自己的父母从北京市某公证处骗取房屋委托出售公证书,凭借此公证书,张某某将属于父母所有的北京市一套房屋出售并过户给第三人。

第三人取得该房屋所有权之后,又将该房屋出售并过户给其他人。

在该案中,张某、杨某夫妇诉北京市某公证处因重大过错向张某某出具委托公证书,致使其钱房两空,要求赔偿损失。

上述案例反映了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情形,本文希望通过对冒名顶替行为性质的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

二、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及分类(一)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实施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效果,就当前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而言,是明显的法律漏洞。

现行的民法体系对当事人自己实施法律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民事责任却未提及。

对冒名顶替者取得不动产是否可以运用善意取得制度,民法理论的认识不一,司法实务中的判例也存在着差异。

笔者认为,分析冒名顶替行为性质及法律后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姓名载体(被冒名顶替者)的意愿。

因为在冒名顶替的情形下,首先发出意思表示的是冒名顶替者,而接收该意见表示的是相对人,冒名顶替的行为存在欺诈的性质,绝大多数情形下,存在侵权姓名载体利益的情形(不包括侵害姓名载体的姓名权),此时,姓名载体作为无辜的第三人,静态的所有权的享有者和被侵害者,其利益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条件中,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姓名载体的意愿这一因素。

顶替他人的法律后果(3篇)

顶替他人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顶替他人,是指利用不正当手段,将他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利益、地位等转移到自己名下,从而达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在我国,顶替他人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伦理,还可能触犯法律,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就顶替他人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二、顶替他人的法律后果1.刑事责任顶替他人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刑事责任:(1)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顶替他人过程中,若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将构成此罪。

(2)诈骗罪:顶替他人过程中,若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将构成此罪。

(3)职务侵占罪:顶替他人过程中,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他人财物,将构成此罪。

2.民事责任顶替他人行为可能涉及以下民事责任:(1)侵权责任:顶替他人过程中,若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姓名权、肖像权等,应承担侵权责任。

(2)合同责任:顶替他人过程中,若与他人签订合同,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3.行政责任顶替他人行为可能涉及以下行政责任:(1)行政拘留:顶替他人过程中,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

(2)罚款:顶替他人过程中,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被处以罚款。

4.道德责任顶替他人行为严重违背道德伦理,可能面临以下道德责任:(1)社会舆论谴责:顶替他人行为一经曝光,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2)道德评价降低:顶替他人行为将导致个人道德评价降低,影响人际关系。

三、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国有企业员工甲通过伪造假身份证,顶替了原职工乙的职位,获得了乙的工资待遇。

后此事被曝光,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承担民事责任,赔偿乙的损失。

案例二:某高校学生丙利用伪造的成绩单,顶替了同班同学丁的入学资格。

丁发现后,将丙诉至法院,要求丙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判决丙赔偿丁的损失,并公开道歉。

四、结论顶替他人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还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顶替他人过程中,行为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

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3篇)

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性质1. 侵犯他人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即盗用他人姓名,侵犯了他人姓名权。

2. 侵犯他人劳动权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使得他人失去了就业机会,侵犯了其劳动权。

3.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冒名顶替他人工作,可能导致他人受到经济损失、名誉损害等,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二、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犯他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劳动权等,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军人证、驾驶证等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涉及伪造、变造他人身份证件等行为,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军人证、驾驶证等证件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涉及伪造、变造他人身份证件等行为,可能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三、冒名顶替工作的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冒名顶替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冒名顶替工作的危害性。

冒名顶替劳务合同责任承担

冒名顶替劳务合同责任承担

在我国,劳务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双方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冒名顶替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侵犯了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

本文将探讨冒名顶替劳务合同的责任承担问题。

一、冒名顶替的定义及表现冒名顶替是指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取代原劳动者的地位,使原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

冒名顶替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虚假信息、伪造身份证等手段骗取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2. 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以他人名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3. 劳动者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转借他人,使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履行合同义务。

二、冒名顶替劳务合同的责任承担1. 用人单位的责任(1)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未尽到审查义务,导致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需承担以下责任:①向原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②承担因冒名顶替给原劳动者造成的损失;③在劳动者发现冒名顶替行为后,及时纠正错误,保障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用人单位明知或应知他人冒名顶替,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需承担以下责任:①向原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②承担因冒名顶替给原劳动者造成的损失;③在劳动者发现冒名顶替行为后,及时纠正错误,保障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劳动者的责任(1)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签订劳动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需承担以下责任:①赔偿原劳动者因冒名顶替而遭受的损失;②承担因冒名顶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③在发现冒名顶替行为后,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协助用人单位纠正错误。

(2)劳动者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转借他人,使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需承担以下责任:①赔偿原劳动者因冒名顶替而遭受的损失;②承担因冒名顶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③在发现冒名顶替行为后,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协助用人单位纠正错误。

民事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民事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冒用他人姓名、名称、身份证明文件等,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

民事冒名行为在我国《民法典》中并未明确规定,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冒名行为属于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身份权等民事权利。

本文将从民事冒名行为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民事冒名行为的定义及构成要件1. 定义民事冒名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冒用他人姓名、名称、身份证明文件等,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

2. 构成要件(1)行为人具有冒名的主观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权利,却故意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行为人实施了冒名行为。

即行为人未经他人同意,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冒名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即冒名行为给被冒名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

三、民事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1. 赔偿损失民事冒名行为给被冒名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被冒名人因冒名行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2)被冒名人因冒名行为遭受的间接经济损失;(3)被冒名人因冒名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赔偿。

2. 刑事责任在民事冒名行为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行为可能构成犯罪:(1)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2)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3)冒用他人身份证、驾驶证等证件的;(4)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5)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进行欺诈活动的。

3. 民事责任(1)撤销冒名行为。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冒名人的请求,撤销冒名行为,恢复被冒名人的合法权益。

(2)赔偿损失。

如前所述,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停止侵害。

行为人应当停止侵害被冒名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身份权等民事权利。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民事冒名行为的案例分析:案情简介:甲公司未经乙公司同意,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

冒名顶替者受法律规定(3篇)

冒名顶替者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导语:冒名顶替,是指未经他人同意,冒用他人身份、姓名、证件等非法获取利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冒名顶替现象逐渐受到法律制裁。

本文将从冒名顶替的定义、危害、法律规定以及典型案例等方面,探讨冒名顶替者受到法律制裁的必然性。

一、冒名顶替的定义及危害1. 定义冒名顶替,是指未经他人同意,冒用他人身份、姓名、证件等非法获取利益的行为。

在我国,冒名顶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入学手续,获取教育资源;(2)冒用他人姓名、证件等非法就业、就医;(3)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

2. 危害冒名顶替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以下危害:(1)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冒名顶替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使受害者失去应有的机会和权益;(2)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冒名顶替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受到挑战;(3)扰乱社会秩序。

冒名顶替行为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4)损害国家利益。

冒名顶替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损害了国家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正常秩序。

二、法律规定1. 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用他人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 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姓名权。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他人不得侵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因姓名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三、典型案例1. 李某某冒名顶替案2016年,山东聊城男子李某某冒用同村女孩王某某的姓名参加高考,被录取后入学。

冒名顶替参加工作如何定性

冒名顶替参加工作如何定性

冒名顶替参加工作如何定性冒名顶替参加工作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被称为“极度的不负责任行为”。

这种行为在任何行业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它违反了招聘公司的规定,有可能对招聘公司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重要性提醒前来谋求个人的职业成功时,一定要遵守招聘的准则。

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行为是指某个人在招聘过程中,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证件和履历,作为自己的身份,以此来得到一份工作。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职业生涯造成污点,还会对个人的声誉和名誉带来影响。

在定性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行为时,需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1.行为的主体:冒名顶替者是谁以及是否知道他们的行为违法和有害,是判断定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行为主体是知道自己在违法的情况,那么判断结果将更加严重。

2.影响的严重性:冒名顶替参加工作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何种程度上侵犯了招聘公司和个人的权益,以及对职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潜在影响。

3.态度:个人对自己的错误是否认真对待,表示他们是否愿意努力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将冒名顶替参加工作的行为分为如下几种:1.无意识的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行为:指个人对招聘过程规定不了解,或者对使用他人信息代表自己产生的后果不了解。

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是无心的,主要根据个人态度进行处理。

如果个人为自己的错误进行深刻道歉,并积极寻求补救,那么可以减轻其责任。

2.有意识的、轻微的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行为:这种行为以在简历中进行严重润色,夸大工作经验和技能,或者在面试中使用其他人的例题等方式为主。

这类行为虽然不在道德和法律方面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往往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发现这种行为,必须向招聘公司进行声明。

3.有意识的、严重的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证件和履历申请职位等重大涉及身份诈骗内容的行为,或者收受利益换取相关职位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个人的信誉,并对受害者以及招聘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时,必须采取严肃的法律行动,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婚姻登记程序中的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

对婚姻登记程序中的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

对婚姻登记程序中的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婚姻登记是对两个成年人的合法关系进行确认和记录的一项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护婚姻登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各国普遍设立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

然而,冒名顶替行为作为一种违背婚姻登记原则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首先,对于冒名顶替行为的定义,婚姻登记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此,当有人以他人的名义提交虚假材料进行婚姻登记时,这被称为冒名顶替行为。

冒名顶替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登记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举报者或受害方有权要求法律追究冒名顶替者的责任。

其次,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责任,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

但普遍来说,冒名顶替行为会受到刑事和民事责任的追究。

在刑事方面,冒名顶替行为涉嫌虚假材料、伪造、欺诈等犯罪行为。

依法可能会面临诈骗、伪造公文等刑事责任的追究。

如美国的《刑法典》第18章第1001条规定,任何人如果在联邦法院、联邦机构或联邦法庭案件中故意制造、准备、提交虚假、欺骗性、不准确的陈述、报告或者文件,将被判处高达5年的监禁。

在民事方面,冒名顶替行为会造成婚姻登记的无效或取消。

对于涉及到他人利益的冒名顶替行为,受害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婚姻登记的无效性,并请求侵权赔偿。

这种赔偿可能包括精神损失、经济损失等方面的损害赔偿。

此外,为了遏制冒名顶替行为,有些国家还出台了特定的法律和制度。

例如,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如果婚姻登记机关发现有冒名顶替行为,应当立即停止登记并进行调查,如果属实则予以追究法律责任。

虽然法律对冒名顶替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追究,但是实际上,冒名顶替行为的防范和处罚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虚假材料的难以鉴别、证据的收集难度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的执行难度等。

因此,社会各方应加强对婚姻登记程序的监督和管理,增强相应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打击效果。

总之,冒名顶替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登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受到发现,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3篇)

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就业市场的规范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冒名顶替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劳动市场。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一、冒名顶替工作的定义冒名顶替工作,是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身份证明等手段,假冒他人身份,在就业市场中获取工作机会的行为。

二、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性质冒名顶替工作涉及多个法律领域,主要包括:1. 侵犯姓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公民享有姓名权。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姓名,侵犯了其姓名权。

2. 侵犯个人信息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个人信息权益人享有个人信息权益。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涉及他人个人信息的使用,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权。

3. 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构成诈骗罪。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骗取就业机会,属于欺诈行为。

4. 违反劳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冒名顶替他人工作,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签订规定。

三、冒名顶替工作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二十八条:个人信息权益人享有个人信息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删除权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构成诈骗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从法律角度分析冒名顶替上学行为以及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分析冒名顶替上学行为以及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分析冒名顶替上学行为以及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方式冒名顶替他人上学的行为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如何处理,但是也有相关的法律作为参考,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也有被称为“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齐玉苓案作为参考。

1990年,陈晓琪在其父亲陈克政的策划下,运用各种手段,以齐玉苓的名义到济宁商校就读。

毕业后,陈晓琪仍然使用齐玉苓的姓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

1998年,齐玉苓偶然发现了陈晓琪的冒名顶替之事并于次年1月提起上诉。

最终法院认定齐玉苓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到侵害,被告应停止对原告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并向齐玉苓赔礼道歉,赔偿齐玉苓精神损失费等费用。

毫无疑问,冒名顶替他人上学的行为侵犯了受害人的姓名权与受教育权。

此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冒名顶替他人上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伪造证件、印章的行为,则需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冒名顶替法律规定(3篇)

冒名顶替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顶替,顾名思义,是指他人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在我国,冒名顶替现象屡见不鲜,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为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冒名顶替的法律规定、案例分析、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冒名顶替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冒名顶替他人入学,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学,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使用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证件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王某冒名顶替他人入学王某为了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通过伪造的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成功入学。

后该大学发现此事,报警处理。

冒名行为法律规定(3篇)

冒名行为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行为,即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实施违法行为的行为。

在我国,冒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对冒名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本文将从冒名行为的定义、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冒名行为的定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冒名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实施违法行为的违法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签订合同、办理业务、领取财物等;2. 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办理银行账户、信用卡等;3. 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升学、就业等;4. 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实施其他违法行为。

三、冒名行为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冒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身份权等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受害人可以要求冒名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 行政责任:冒名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冒名人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3. 刑事责任:冒名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冒名行为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冒名人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冒名人应当立即停止冒用他人姓名、身份、证件等实施违法行为。

(2)消除影响:冒名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因冒名行为给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3)赔礼道歉:冒名人应当向受害人公开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4)赔偿损失:冒名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因冒名行为遭受的损失。

2. 行政责任:冒名人应当承担以下行政责任:(1)警告:行政机关对冒名人给予警告,责令其改正。

(2)罚款:行政机关对冒名人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确定。

冒名顶替案件的法律(3篇)

冒名顶替案件的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顶替,顾名思义,是指冒用他人姓名、身份信息,以非法占有、使用他人身份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冒名顶替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冒名顶替案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二、冒名顶替案件的法律特征1. 主体特征冒名顶替案件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冒名者、被冒名者、受害者等。

其中,冒名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年龄:以成年人为主,但近年来未成年人参与冒名顶替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2)职业:涉及各行各业,如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

(3)动机: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求职、升学等。

2. 客体特征冒名顶替案件的客体是公民的姓名权、身份权等合法权益。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身份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以其特定身份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3. 客观特征冒名顶替案件客观上表现为冒名者利用他人身份信息,侵犯被冒名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表现为:(1)冒用他人姓名参加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聘等。

(2)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国家补贴、保险、福利等。

(3)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4. 法律特征冒名顶替案件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犯罪性质:冒名顶替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诈骗、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等犯罪行为。

(2)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三、冒名顶替案件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二百五十五条等规定,冒名顶替行为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包括:(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冒名顶替的法律后果(3篇)

冒名顶替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我国,冒名顶替行为是指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姓名、证件等,以他人名义进行各种活动或获取利益的行为。

冒名顶替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

本文将探讨冒名顶替的法律后果,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冒名顶替的法律性质冒名顶替的法律性质具有多重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侵犯姓名权:冒名顶替者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权。

2. 侵犯肖像权:冒名顶替者使用他人的照片、签名等,侵犯了被冒名者的肖像权。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冒名顶替者非法获取、使用、泄露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公民个人信息。

4. 欺诈:冒名顶替者以虚假的身份信息骗取他人信任,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构成欺诈行为。

5. 侵犯财产权:冒名顶替者冒用他人名义进行经济活动,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

二、冒名顶替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冒名顶替者需赔偿被冒名者的经济损失,包括因冒名顶替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赔礼道歉:冒名顶替者需向被冒名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 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冒名顶替者可能面临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2)吊销证件:冒名顶替者使用的证件可能被吊销,如身份证、驾驶证等。

3. 刑事责任(1)诈骗罪:冒名顶替者以虚假身份信息骗取他人信任,构成诈骗罪,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冒名顶替者非法获取、使用、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冒名顶替者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扰乱社会管理秩序,构成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三、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人在高考中冒用他人身份参加考试,被查实后,被取消考试资格,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某人在就业过程中冒用他人身份,骗取用人单位信任,被追究刑事责任。

冒名顶替国家法律规定(3篇)

冒名顶替国家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冒名顶替,顾名思义,是指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非法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行为的犯罪行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加大,冒名顶替现象逐渐减少,但仍时有发生。

冒名顶替不仅侵犯了被冒用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国家法律规定的公平正义。

本文将从冒名顶替的定义、危害、法律依据以及打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二、冒名顶替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 定义冒名顶替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非法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行为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冒名顶替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1)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等身份证明文件;(2)使用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的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等身份证明文件;(3)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 表现形式(1)冒用他人身份参加考试、升学、就业等;(2)冒用他人身份办理银行贷款、信用卡等;(3)冒用他人身份购买房产、车辆等;(4)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三、冒名顶替的危害1.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冒名顶替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使被冒用者遭受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2.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冒名顶替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使真正具备条件的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3. 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冒名顶替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使法律失去公信力。

4.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冒名顶替行为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冒名顶替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等身份证明文件;使用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提供的他人身份证件、护照、驾驶证等身份证明文件;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法律适用(2篇)

冒名顶替法律适用(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身份盗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冒名顶替事件也屡见不鲜。

冒名顶替不仅侵犯了被冒用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在我国,冒名顶替行为已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本文将从冒名顶替的定义、法律适用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冒名顶替的定义冒名顶替,是指行为人未经被冒用人同意,以被冒用人的名义进行民事、行政、刑事等活动,侵犯被冒用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冒名顶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注册、申请等民事活动;2.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考试、升学、就业等行政活动;3.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刑事活动。

二、冒名顶替的法律适用1. 民事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使用、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冒名顶替行为侵犯了被冒用人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因此,被冒用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 行政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冒名顶替行为涉及行政违法行为,如考试作弊、骗取国家补贴等,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3. 刑事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第二百八十条、第二百八十三条等规定,冒名顶替行为可能涉及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刑事犯罪。

对于冒名顶替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三、典型案例1. 某高校教师冒名顶替他人学历事件2018年,某高校教师因涉嫌冒名顶替他人学历被查处。

该教师利用被冒用人的学历证书,成功进入高校任教。

被顶替的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被顶替的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缺陷,曾出现过一些“被顶替”事件,即某些人被非法顶替了别人的身份信息,从而获得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权益。

这些事件严重侵犯了被顶替者的合法权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被顶替”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责任。

二、案例简介2019年,河南省某县发生了一起“被顶替”事件。

被害人张某在高考后,发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被他人顶替。

经过调查,发现顶替者王某曾利用张某的身份证信息,冒名顶替其参加了高考,并被一所高校录取。

张某因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其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三、案件分析1. 侵犯权利的性质本案中,王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合法权益。

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就业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2. 侵权责任的认定(1)王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姓名权。

王某未经张某同意,冒用其身份证信息参加高考,并取得了高校录取资格,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

(2)王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受教育权。

张某因王某的顶替行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其受教育权受到侵犯。

(3)王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就业权。

张某因王某的顶替行为,无法取得与其学历相对应的就业机会,其就业权受到侵犯。

3. 法律责任的承担(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王某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①赔偿张某因被顶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费用、生活费用等。

②消除影响,恢复张某的名誉。

③赔礼道歉。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涉嫌侵犯张某的姓名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冒名他人的法律规定(3篇)

冒名他人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摘要:冒名他人,即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身份信息等,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或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在我国,冒名他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关于冒名他人的法律规定,包括冒名行为的界定、法律责任、法律依据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冒名行为的界定1. 冒名他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身份信息等,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或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2. 冒名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如冒用他人姓名签订合同、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犯罪活动等。

3. 冒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身份权等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规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冒用他人姓名、名称、字号等,侵犯他人姓名权、名称权等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规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论文摘要]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如冒名者冒名顶替房屋所有权人出售房屋并过户给第三人的情形,是保护主张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第三人,还是保护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其他的交易参与人又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文章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进行了解析,进一步对该行为分类,并由此明确冒名顶替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论文关键词]冒名顶替意思表示民事责任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8月张某、杨某的儿子张某某涉嫌找人冒名顶替自己的父母从北京市某公证处骗取房屋委托出售公证书,凭借此公证书,张某某将属于父母所有的北京市一套房屋出售并过户给第三人。

第三人取得该房屋所有权之后,又将该房屋出售并过户给其他人。

在该案中,张某、杨某夫妇诉北京市某公证处因重大过错向张某某出具委托公证书,致使其钱房两空,要求赔偿损失。

上述案例反映了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情形,本文希望通过对冒名顶替行为性质的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

二、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及分类(一)冒名顶替行为的性质实施冒名顶替行为的法律效果,就当前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而言,是明显的法律漏洞。

现行的民法体系对当事人自己实施法律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民事责任却未提及。

对冒名顶替者取得不动产是否可以运用善意取得制度,民法理论的认识不一,司法实务中的判例也存在着差异。

笔者认为,分析冒名顶替行为性质及法律后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姓名载体(被冒名顶替者)的意愿。

因为在冒名顶替的情形下,首先发出意思表示的是冒名顶替者,而接收该意见表示的是相对人,冒名顶替的行为存在欺诈的性质,绝大多数情形下,存在侵权姓名载体利益的情形(不包括侵害姓名载体的姓名权),此时,姓名载体作为无辜的第三人,静态的所有权的享有者和被侵害者,其利益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条件中,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姓名载体的意愿这一因素。

其次,考虑相对人的意愿对于分析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性质也是必需的,相对人作为交易的主体之一,需承受交易的权利与义务,此时其意愿,即其从事法律行为时的意思表示至关重要,冒名顶替的情形下,相对人首先是直接被欺诈的对象,当冒名顶替者无法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时,一般而言,责任就要落到相对人的身上,当然相对人作为发出意思表示的另一方,在分析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性质是不可缺少的。

若相对人不介意与其交易的对象,此时冒名顶替者虽然使用了冒名欺诈的手段,但对相对人而言确实不起作用,那么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双方的主体应为冒名顶替者和相对人。

当然民事责任主体也为这双方。

若相对人介意与其交易的对象,即只愿与姓名载体发生法律关系时,冒名顶替者的冒名欺诈行为就发生了效力,使不愿与之交易的相对人受骗并与之交易,若相对人撤销交易行为,则该交易行为无效,由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者承担责任。

在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的性质和法律后果时,除考虑姓名载体的意愿和相对人意愿这两个必要因素外,姓名载体是否存在过错及相对人是否善意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在确保个案公平、维护各方的利益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在冒名顶替实施法律行为时姓名载体对其身份信息的不正当泄露却毫无防范,且事后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姓名载体在明知其姓名被他人冒用,姓名载体却听之任之。

上述情形,笔者认为本身存在过错的姓名载体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又如相对人在明知冒名顶替者是在冒名的情形下实施法律行为,或相对人应知而未知的情形,都是相对人不存在善意的情形,此时相对人与冒名顶替者之间成立的交易行为则不应撤销,相对人不能追究姓名载体的责任是理所当然,就是交易当中的其他特殊责任主体的责任也不能追究,如房产交易当中的房地产登记部门,对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公证的公证机构都应免责。

(二)冒名顶替行为的分类1.相对人不介意与何人订立契约冒名顶替者冒用他人姓名从事法律行为,而相对人不在乎与何人订立契约,此姓名不具有区别性的意义,即对于相对人而言,在其不知行为人冒用他人姓名的情况下,他仅仅是针对行为人(冒名顶替者)这个人实施法律行为,他在乎的是行为人(冒名顶替者)这个人,而不是行为人(冒名顶替者)所使用的名。

例如,甲为逃避债务,跑到A市,甲向乙租赁房屋用以居住,甲与乙订立租赁合同时,甲为掩人耳目,冒用了丙的名字与乙订立租赁合同。

此时对乙来讲,甲用什么名字不重要,乙只管租赁他房屋并订立合同的这个人,此人才是合同的主体,支付房租的主体。

2.相对人只愿与姓名载体发生法律关系冒名顶替者冒用他人姓名从事法律行为,而相对人基于对被冒名之人有一定认识或了解,只愿与真实的被冒用姓名之人发生法律关系。

例如,一个冒名顶替者假冒一位著名电影演员,前往拜访原告及其未婚妻,愿意购买原告刊登广告欲出售之汽车,原告接受他的要约后,收取了一张以该电影演员之名签发的支票,原告有些犹豫,但因该冒名顶替者一再出示电影公司的通行证给原告及其未婚妻过目,通行证上注明为电影演员的姓名及冒名顶替者的照片。

于是原告才让他取走汽车。

事后,原告发现其支票乃偷来的,毫无价值。

三、冒名顶替行为引发的民事责任(一)一般主体的民事责任1.冒名顶替者的民事责任因冒用他人姓名为意思表示本身产生的法律效果,应综合考虑姓名载体(被冒名顶替者)、相对人和冒名顶替者三方利益关系进行评判。

冒用他人姓名作意思表示,无论动机是什么,都不影响认定冒名顶替者就是作出意思表示的人。

无论出示哪个人姓名,都不能改变是冒名顶替者作出意思表示的事实。

因此,冒名顶替者要承担因作出意思表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须说明作出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与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不同,冒名顶替者要承担作出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并非就是要他承担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可能由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承担,也有可能由另外的民事主体承担。

(1)相对人不介意与何人订立契约如果相对人不介意与何人缔结法律行为,那么法律行为应当在行为实施者与相对人之间成立并生效。

因为相对人当时作出了可以解释为指向行为实施者的意思表示,而行为实施者也作出了相应的意思表示,双方的意思表示已经达成一致。

如果行为实施者主张其当时系真意保留,并未打算让自己受该法律行为拘束,该法律行为的效力也不受影响,除非相对人当时明知行为实施者在冒用他人名义而仍然与之交易。

在某些特殊情形中,相对人甚至更愿意与行为实施者缔结法律行为,因为在面对面接触过程中,他认可了后者的资信或其他属性。

此时,法律行为更应该在行为实施者与相对人之间成立并生效,当然,前提是该法律行为符合其他成立或生效要件。

(2)相对人只愿意与姓名载体缔结法律行为相对人只愿意与姓名载体缔结法律行为时,即只愿意与被冒名顶替者达成法律关系,由于相对人没有与被冒名者达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因此一般而言,被冒名顶替者是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的。

2.被冒名顶替者的民事责任冒用他人姓名与以他人名义不同,冒用他人姓名为意思表示不能认定为无权代理。

既然不是无权代理,就不存在被冒名顶替者作为被代理人对冒名顶替者所作意思表示的追认。

如果被冒名顶替者后来表示承担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这并非是被冒名顶替者追认冒名顶替者的意思表示已形成由他承担法律后果的法律关系,而只能是一种要约,是向相对人提出由他承担法律后果的要约,对此要约相对人可以承诺也可以拒绝。

因为被冒名顶替者只是被侵害姓名权的受害者,他并不能因姓名权被侵害就成为冒名顶替者与相对人达成的民事关系的权利义务主体,他要求成为这种主体,当然得由既成民事关系主体同意,而既成民事行为主体也当然没有同意的义务,他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

如果相对人拒绝,那么被冒名顶替者就不能进入这个既成的民事关系中。

而如果相对人承诺,同意被冒名人成为此民事关系的主体,被冒名顶替者就成为此民事关系的主体。

这就可能与冒名作意思表示的人的主体地位产生了冲突。

因为冒名作意思表示的人不一定是为被冒名顶替者追求法律后果,有可能是为他自己追求法律后果,而被冒名顶替者成为法律后果的承担者,则使他的目的落空。

他能否主张相对人同意被冒名顶替者成为民事关系主体违反了他与相对人之间的已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要求相对人承担责任呢?他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

冒用他人姓名的利益被被冒名顶替者取得,这是他故意侵害他人权利导致的后果,而且他在冒用他人姓名作意思表示时就应当能预见到可能发生这种后果,并且只要不冒用他人姓名就能避免这种后果发生,但他仍然冒用他人姓名,由此造成损失,按风险自负原理应完全由他自己承担。

3.相对人的民事责任虽然冒名顶替者与被冒名顶替者之间不存在代理关系,但相对人同样不能主张他与冒名顶替者互为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不成立。

相对人可能会主张民事行为不生效或无效,理由可能是他作意思表示是以由被冒名顶替者承担法律后果为前提的,但被冒名顶替者没有参加到民事关系中来,也就不能承担法律后果,而他因冒名顶替者的冒名行为,误认为是由被冒名顶替者承担法律后果,从而作出意思表示,这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民事行为欠缺有效条件,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

侵害姓名权并非民事行为的内容,并不能影响民事行为的效力,所以此民事行为的效力只直接涉及相对人与意思表示人之间的利益,只涉及私人之间利益的行为,不属法律强制确认为无效的情况。

既然不是无效,就能理解为有效或可撤销,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同样有效。

民事行为自其成立时起,只要不是法律规定为无效的,或者是可撤销而没被撤销的都应当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所以相对人不能主张民事行为不生效或无效。

那么相对人能否以意思表示系被冒名行为欺诈因而意思表示不真实为由,主张撤销民事行为呢?冒用他人姓名为意思表示有两种情况,一是冒充他人的身份,二是单纯冒用他人姓名。

对于相对人来讲,如果被冒名人的身份是他作出意思表示的重要因素,如果他知道法律后果的承担人不是被冒名人,他就不会作出该意思表示,冒用姓名的行p在冒名顶替的案件中,往往会牵涉相应的登记机关和公证机构,那么相应的登记机关和公证机构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房屋登记机构已经审慎、尽善履行了法定审查职责,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错误登记的,登记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若房屋登记机构与申请人各有过错,彼此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根据《公证法》,公证机构所需承担的责任也是过错责任,且公证机构履行职责的性质与房屋登记机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在执业过程中若存在过错,承担责任也应以承担按份责任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