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魏洛阳佛寺的平面布局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
丑丑 - 8月前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
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
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
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
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
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
南北朝时,在都城宫室上都有巨大变化,梁时的建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北朝的北魏为与南朝抗衡,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中原的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在重建的洛阳城外发展出方格网街道的外郭,开中国城市布局的新局面,为隋唐长安城的前奏。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寺院佛塔时有兴建。
两晋十六国时,战乱残酷,人民苦难,佛教遂得到巨大的发展,到社会安定、经济有所发展时,南北双方都大兴修佛寺建佛塔之风。
大建寺塔和修都城宫殿一样,对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南朝寺塔建造对木结构发展作用尤大,对摆脱汉以来宫室建筑中土木混合结构残余,向全木构架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邺城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
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
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
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
南部被南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
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
宫殿区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北、西两面倚城墙,推想应是东汉时子城所在。
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宫门,遥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
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
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1,司马门 2,显阳门3,宣阳门4,升贤门5,听政殿门6,听政殿7,温室8,鸣鹤堂9,木兰坊 10,楸梓坊11,南止车门 12,延秋门 13,长春门 14,端门15,文昌殿 16,大理寺 17,宫内大社 18,郎中令府19,相国府 20,奉常寺 21,大农寺 22,御史大夫府23,少府倾寺洛阳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doc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摘要: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整体上在内城和郭城沿御道规整化布局里坊区,并呈现出以类相从、坊市趋于融合、里寺相互掺杂以及权贵富贾竞相豪侈等特征。
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与北魏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折射出北魏历史兴衰,促进了北魏时期城市转型,为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28-04洛阳作为北魏全盛时期的重要都城,自北魏迁都伊始即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有计划地在内城和郭城开辟出大面积的里坊区。
据杨?之《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馀。
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
”洛阳城中约十万九千余户的人口主要居住在里坊区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由中古社会到近古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亦具有典型特征,在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此加以探索研究。
一、里坊布局的整体特征从整体布局看,北魏洛阳城的里坊主要分布在内城和郭城,内城主要分布在宫城以南,郭城主要分布在城西、城东,由于地形限制,城南、城北分布较少,呈现出沿御道分布、规整化布局的特点。
北魏洛阳城是在汉晋旧城的基址上重新营建的,既承袭了汉晋旧城建制的传统又有所革新:改变了以往都城宫城、内城的二重格局,将整个郭城开辟出来,并在内城和郭城建筑了里坊区以安置随迁人口,呈现出规整化布局的特征。
据《魏书》卷18《广阳王嘉传》载:“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发三正复丁,以充兹役,虽有暂劳,奸盗永止。
诏从之。
”此举虽是为了防备奸盗,但也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居民的‘里’整个建成,做出整齐的布局,规定了统一的规格。
”这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从《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城市佛寺园林
从《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城市佛寺园林
马娜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6(024)011
【摘要】<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佛寺,该文据此对我国佛寺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北魏洛阳城市佛寺园林的形制特征、文化特质以及对后世寺庙园林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分析概括.
【总页数】3页(P172-173,182)
【作者】马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36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8.4
【相关文献】
1.《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洛阳城的动植物与城市环境 [J], 岳彦如
2.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佛寺园林造园思想及生产活动 [J], 陈娟
3.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J], 周梦杰;刘亚中
4.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J], 周梦杰;刘亚中
5.北魏洛阳寺院园林营建考——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的考察 [J], 张鹤泉;赵延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城市佛寺园林
这 个I 期 ,初步 确 、 林 的美 演 愈烈 , 以至 A后 胡 氏秤修 建济 阳城 水 宁寺I “ 时 r 时 剀掘
佛 寺 同林 H 于佛 教 营建 过度 也” 济 的佛 寺徒然 大量 增加起 来 , 济 日伽蓝 I 』 《 l
学思 地 ,奠 定 J 中周 风 式 园 林发 展的 毖础 , l l 口l ]可也诞 摹 全 黄泉 .{ 金像 一 K A后 以 为信 法之 征 ,是以 rl l 媳吲林 又 一新 类型 川习 0
的影 响
古
近
lt n he Nor er e e e r co de t W l h n w r e r d det l y i er s o cor s of ai edl n T m fRe d t e plsof u a Us g t s he T m e oy ng L i hi n boo h k t e pap rm ail t i son e ny sud e t it cal he h sor i back gr oun he d oft dev op en h f d s s e el m t t e r an y t m om c har c十 i十 c 十 cul ur l a ers i he 十 a
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
AppreciatION 鉴赏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在东汉魏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隋唐长安城承袭发展并对以后朝代都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对外要求抵御外部入侵,对内要求局域制衡,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国家初创时,总是把都城建设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
490年,执掌北魏最高权力的冯太后驾崩平城,孝文帝随之亲政,通过不断改制,使王权逐步强化和集中,并决定将都城迁往中原腹地。
北魏洛阳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营建的。
据《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七年(493年)冬十月条记载:“戊寅朔,(孝文帝)幸金墉城。
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
”从布局上看,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一、宫城与内城北魏宫城的位置在内城的北中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周巧燕 徐博一图1: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平面布局勘探复原示意图编辑|薛续友AppreciatION 鉴赏部而稍偏西,是在曹魏西晋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
它的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占洛阳内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图1)。
整个宫城区,地势较周围稍稍隆起,地面虽无宫墙遗迹,但地下大部分墙基仍然保留。
据勘探,宫城南墙宽8~11米,西墙宽13~20米。
宫城东墙,已探出长度为1284米、墙宽4~8米。
北墙目前尚未见到墙垣遗迹。
在宫墙设置有四门,南墙和东墙各一,西墙有两门。
其中,南墙的阊阖门为宫城正门,在距西南城角约180米处。
2001~2002年,阊阖门遗址被全面发掘,使其历史面貌得到重新展现。
1.阊阖门从平面布局上看,阊阖门是带有双阙的都城宫城正门。
双阙皆为曲尺形子母阙。
城门后置,使得双阙与宫墙相连。
城门下有夯土基座,面阔方向,除门道一间略宽为6米外,其余皆为5.7米。
进深方向,南、北间的进深为5.7米,中间两间则较窄,进深皆为3.5米,而且中柱比檐柱和金柱的柱坑既大又深,在结构上起着主体的承重作用。
魏晋北魏洛阳城
西阳门东阳门大街贯穿东西。
②共有城门13门。 东3门:建春、东阳、青阳; 南4门:开阳、平昌、宣阳、津阳; 西4门:西明、西阳、阖闾、承明; 北2门:大夏、广莫。 开西阳门,通东西横街,街宽40米,南北分界线。 阊阖门南,通南北铜驼街为中轴线。
街宽42米,两侧中央官署、宗庙、社稷、司徒府、 太尉府。符合“左祖右社”。
2.创新和对后世都城的影响 (1)城市布局更加成熟,三重城格局和里坊制的 形成增强了居民管理和军事防御。 (2)大、小市、四通市3市与里坊穿插,继承前代 改变“面朝后市”传统,还安排的更加合理。 (3)推崇佛教文化,预先规划、兴建佛寺在当时 具有开创意义。 (4)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开创先例。
四、北魏洛阳城
1、概况:471年北魏孝 文帝迁都洛阳,北魏洛阳 城仍然利用东汉魏晋的城 墙,个别城门位置和名称 有变化。 2、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 以来的南北宫制度,使用 单一宫城制
• 3、北魏将宫城改建成长方形,设正殿太极 殿,南为正南门阊阖门,门外双阙。北为 禁苑华林园。
• 4、改建城门、街道,安置官衙府寺:北魏 将城门增加至13个,西墙增加一门。城门 更名。
③修补城垣:曹魏加厚西、北城墙,城墙外 侧增筑“马面”,都城第一次出现马面。
马面是突出城墙外部的方形或长 方形建筑,目的是为了扩大防御 观察范围,增强防御能力。魏晋 洛阳城马面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 马面实物,是中国古代城制的伟 大创举。
• ④改建城门和街道:魏明帝重建夏门于金 墉城以东,北通宣武场,南通宫苑。
二、建都历史
曹丕黄初元年(220)建魏,在东汉雒阳城废墟 上建都,更名洛阳。城墙依东汉旧都位置,部分 改建,都城格局做了修复和改变。
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但基本格局未有大的改变, 永嘉五年(311)毁于战火。
北魏洛阳佛寺园林艺术探析
筑格局 与形式 , 受住宅原有格局 与建筑特点 的影响很 深 。私 家的
1 . 1 佛 寺 园林 的起 源与发展
佛教 园林具有宗教和 园林 的双 重属性 , 故其发 展历程 与佛教 佛寺 的发展 , 以及中 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相契合 。
经过改装后 的园林 形态。
型三类 。北魏 洛阳佛寺园林大多兴建 于城 中 , 以城 市型佛 寺 园林 中心 与周 围园林 景观两大板块所构成 , 佛寺 园林 实际是 私宅 园林
居多 。
佛寺 园林 的主要特 征如 下 : 1 ) 宗 教性——是 宗 教 的载体 , 核
2 ) 相地选址 。“ 相地” 对寺 院的经 营和佛寺 园林 的 开发都 非
2 . 1 数 量 与分 布
北魏 洛阳佛 寺园林 的数量 在鼎盛 时期大 概有 1 3 0 0 余座, 但 期, 佛寺 园林也 已趋 完善 , 更加重视庭 院 的绿化 和 园林 的经 营 , 把 因年代久远 , 遗构稀少 , 现 存或 记录 较为详 细 的仅 6 9座 , 分 布在 宗教 的肃穆和人间 的愉悦相结合考 虑 , 成 为各 阶层 市 民平 等交往 城东 的佛寺最 多 , 为2 6座 。北魏 洛阳的里坊 制度严 格 , 所以城市
第3 9卷 第 1期 2 0 1 3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 HI T EC T UR E
Vo l _ 3 9 No . 1
J a n . 2 0 1 3
・1 7 7・
・
园 林
・绿 化
・环 保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0 1 — 0 1 7 7 - 0 3
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建筑
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建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
但是。
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了。
并带来了印度。
中亚一带的雕刻。
绘画艺术。
不仅使中国的石窟。
佛像。
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
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
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
变得更为成熟。
圆淳。
中文名,魏晋南北朝建筑。
建筑类型,佛寺。
佛塔和石窟。
建筑特色,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
城市建筑,邺城洛阳。
建筑特征,成熟。
圆淳。
艺术简介。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
两晋到南北朝。
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
战争破坏严重。
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
在这300多年间。
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
但是。
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了。
并带来了印度。
中亚一带的雕刻。
绘画艺术。
不仅使我国的石窟。
佛像。
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
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
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
变得更为成熟。
圆淳。
此时期为中国大分裂。
大动荡的时代。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国。
此时专制王权衰退。
士族势力扩张。
特权世袭。
形成门阀政治。
此时期。
汉族和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之间无休止的战争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
一些地方货币停止使用。
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
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
劳动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只有在佛教中寻找安慰;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
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
一个异族的奴隶。
他们在佛教中求得寄托。
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
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道大盛。
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
塔。
石窟等。
寺院经济强大。
数量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
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
总之。
这是一个建筑技艺大发展的时期。
在建筑装饰方面。
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
邺城╱曹魏、西晋、北魏洛阳城各种平面图
邺城╱曹魏、西晋、北魏洛阳城各种平面图曹魏邺城邺城(1)邺北城①考古发现邺北城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城墙用夯土筑成。
城址内东西向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为全城横轴线。
第一,该道南面有南北大道三条,其中中阳门大道是邺北城的南北中轴线;第二,该道之北发现南北大道两条。
铜雀台和金虎台是邺北城遗址中仅存于今地面之上的建筑基址遗迹。
②城市布局邺北城以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为界线,将全城划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第一,中部为宫殿区及中央衙署区;第二,西面是王家园林区及具有军事堡垒和宴饮游乐双重性质的“三台”区;第三,东面是高级贵族居住的“戚里”。
南区:一般衙署和城市居民生活区。
③街道系统邺北城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与中阳门大道相交,构成“T”字形城市主干道系统。
标志着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2)邺南城①城池邺南城考古已发现东、南、西三面城墙,其北墙则延用邺北城南墙;东、南、西三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并有护城河,以增强城池防御。
②城门、道路南墙中门“朱明门”形制对后世各朝都城宫城设计有深远影响;南北向道路中居中的朱明门是邺南城南北中轴线,路幅最宽,礼制地位最高。
③城市布局宫城区建筑空间并不是完全的中轴对称布局;集北魏洛阳城和邺北城之大成,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
洛阳城曹魏、西晋、北魏沿用东汉故称汉魏洛阳城(2)洛阳城①大城城垣:平面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城垣均系版筑夯土墙,大城周长约合14公里;在大城城垣之外发现了顺城而建的护城河遗迹。
②城门和道路: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前后共建过13座城门,现已发现10座;城内街道共发现东西横道和南北纵道各4条。
③宫城及其宫殿宫城位于大城中北部略偏西处,平面呈南北稍长矩形,占大城总面积1/10左右。
正门阊阖门:第一,发现城门台基、门前左右双阙阙台与阙间广场、城门东西两侧院落遗迹等。
第二,北对正殿太极殿、南对铜驼街和大城正门宣阳门,位置显要。
第三,证明魏晋已实行单一宫城制;门阙形制:为秦汉门阙研究提供演进资料,也为北齐邺南城正门朱明门前双阙找到直接源头。
由《洛阳伽蓝记》谈北魏寺庙布局特点
3由《洛阳伽蓝记》谈北魏寺庙布局特点陈昊雯(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述了北魏迁都洛阳的四十年中佛寺的兴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结合北魏洛阳永宁寺、大同方山北魏思远佛寺、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的考古材料,试对北朝佛寺的布局特点进行一些讨论。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北魏;寺庙布局中图分类号:B9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4-0304-03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不断发展,到北朝时已十分兴盛了。
在北魏统治时期,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佛教的传播、推广尤甚,大批的佛教建筑得以修建,洛阳作为北魏都城,更具有代表性。
《洛阳伽蓝记》所描写的就是北魏都洛时期洛阳城内的佛寺状况。
北魏虽有太武帝灭佛在前,但在高宗成文帝时便下《修复佛法诏》:“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会限”。
待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鲜卑民族算已完成了全盘接受汉化的过程,而以中国正统自居了,而此时北魏,尤其是其上层贵族崇佛之风更甚。
孝文帝拓跋宏“每与名德沙门,谈论往复”;宣武帝元恪“笃好佛理,每年常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表明义旨,沙门条录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在北魏都洛的四十年里,洛阳的佛寺由西晋末年的四十二所,迅速增加到了一千多所,“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
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为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
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洛阳伽蓝记》一般认为是北魏杨之所著,以北魏都洛四十年间洛阳佛寺的变迁为主线,但同时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风俗、掌故、传闻、中外交流等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一、北魏洛阳佛寺的建造来源北魏洛阳佛寺众多,不同的建造来源也造成了其不同的特点,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皇家所立佛寺最重要的当属永宁寺,“熙平元年胡太后所立也”,可以算作是北魏都洛时期的国寺了。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69撰文/周梦杰,刘亚中《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撰写的一部记载洛阳城内诸多佛寺兴建状况的重要历史著作,其意义深刻,全面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阳的基本面貌。
文章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载的商业里坊名称和方位,推断出北魏洛阳城的市场布局,以及商业特点。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曾于洛阳任过职务的抚军府司马杨衒之在重过洛阳后所撰写的一部集宗教文化、地理知识、建筑风格、文学创作、中西交流于一体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此书作于东魏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
其原本已经遗失,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洛阳伽蓝记》大都是以宋刻本为祖本,本文则主要以近代周祖谟先生校释的《洛阳伽蓝记》为版本依托。
此书按照城内以及城外的东、西、南、北为序共分为五卷,是以地理著作的面貌出现的。
这本书中以北魏佛教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主要目的是详细记述不同地理方位各个佛寺的历史兴建原因、形制规模、轶闻奇事,以此为基础来反映北魏洛阳城繁盛时期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社会的风俗、民情。
自20世纪以来,有较多学者已经对《洛阳伽蓝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也涵括较多层面。
例如:其版本的考辨、作者的考证,或者是从宗教学、文学、地理学、考古学、城市规划建筑、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但是从经济层面来进行研究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因此《洛阳伽蓝记》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本文即是根据《洛阳迦蓝记》所载,探究北魏洛阳商业的布局、特点。
魏晋以来,洛阳城的商业繁荣在北方城市中一直是很突出的。
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写道:魏晋时期的旧洛阳城中有三个大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市场就是位于洛阳城西阳门外御道北一里的金市,为黄金兑换市场,专门供达官贵人购买奢侈消费品。
另外一座市场是专为城东建设用来从事牲口贸易的市场,位置在城东建春门之外的石桥南,人们又称“马市”或者是又叫“中朝牛马市”,根据当时相关书籍的记载这里也就是“当年刑嵇康之所”。
另一座市场就是位于城北的粟市,为粮食交易市场。
中国寺庙建筑赏析
中国寺庙建筑赏析摘要:中国寺庙建筑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给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寺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样式各异,而且洋溢着深邃的文化意蕴与厚重的宗教氛围,因此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寺庙建筑佛教文化建筑布局1 寺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1.1寺庙建筑的起源寺庙是中国经典佛教建筑之一。
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
这些经典的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
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由于深受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宇宙观的影响,中国寺庙建筑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
我国现存的古建筑物中,百分之七十是宗教建筑,而在宗教建筑中又以寺庙建筑居多,所以寺庙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仅如此,寺庙建筑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宗教氛围,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图1,图2)图1寺院建筑Ⅰ图2寺院建筑Ⅱ1.2 寺庙建筑的发展寺庙建筑经过东晋、南北朝的广泛传布,到唐代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中国古代最早接待西域高僧的寓所是鸿卢寺,“寺”这一官署的名称由此被保留下来,而后逐渐成为佛教庙宇的专称,因此佛寺的形成受到宫室府邸的影响很大。
隋唐以来,王公贵族多有将旧宅赠给寺庙的风习,使神秘而严肃的佛寺宗教文化融入了人间的生活气息,当时汉族地区的佛寺多以传统的四合院为基本单位。
起初,多建于繁华的城市大邑,许多文人雅士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深谷幽林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净土,佛寺开始进入高山密林,“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2 寺庙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国的寺院建筑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在时间进程和空间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佛寺在中国发展演变及布局结构论文
论佛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及布局结构【摘要】佛教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佛寺的形式也随着佛教在中国土地上的发展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寺院分布的地理位置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形式。
有的寺院建在风光优美的自然山水中,有的则是建在城市的中心。
佛教寺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佛寺;发展演变;布局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真正受到统治者重视则是在东汉时期,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佛寺建筑应该是东汉永平七年建于洛阳的白马寺,据传汉明帝夜梦天人,遂遣史赴西域求法,当他们陪同天竺高僧回到洛阳时。
暂时就住在了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国来使的地方,第二年,另建住所。
因天竺高僧是西方来客,所以仍保留了寺的称呼,又因传说驮着佛经的马是自马,因此定名“自马寺”。
东汉时所建的白马寺早已荡然无存,但根据《魏书》卷一百卜四释老志中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阁,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凡官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以看出,自马寺寺院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
这说明,中国佛教建筑的雏形是来自西域的,在没有佛教建筑文化基础的情况下,接受外来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相应的建筑模式。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传统的建筑文化观念和建筑方法,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渗透力,置任何一种文化于其中,必然都要受到感染而日渐同化。
汉末另有一寺浮屠寺,是由笮融在徐州兴建的。
黯《后汉书》卷一百三陶谦传记载,该寺总体布硒仍是采用印度样式,即以塔为中心的庭院式布局,坦是此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周围的回廊殿阁却已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了。
塔,在古印度俅为“萃堵坡”,是一种实心半球体状、用来埋藏台制的建筑,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塔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塔。
浅析北魏洛阳寺院发展
•8•浅析北魏洛阳寺院发展孙晓楠(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伽蓝”是梵文,意为僧尼的住所,也可作寺院的统称。
《洛阳伽蓝记》以北魏洛阳城四十年间寺院的兴衰变化为基础,详细记载了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的社会情况,将北魏迁都以后的洛阳城生动的描绘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
书中对于寺院的详细描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寺院的基本情况和寺院建筑的变化与发展。
笔者将以《洛阳伽蓝记》为例,浅析北魏洛阳寺院的发展历程。
一、寺院发展概况北魏选择迁都洛阳,一方面与洛阳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条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巩固封建政权有关。
北魏之前,东周、东汉、曹魏及西晋都将都城设在洛阳,那么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阳,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地处“玄朔之地”[1]p3030的平城所无法比拟的。
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封建政权、改革旧势、使政权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于太和十七年(493年),接受大臣李韶等人“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1]p886 的建议,将京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并营建新都。
太和十九年(495年),洛阳继西晋之后再次成为国都。
新都洛阳按照前朝都城的建设模式进行修建,由皇城、内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根据《洛阳伽蓝记》佛教寺院记载的顺序,洛阳城共划分五个区域:即城东、城南、城北、城西、城内,寺院错落分布在这五个区域之中。
摘 要: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北魏迁都洛阳后崇佛风气盛行,洛阳城中寺院广立。
《洛阳伽蓝记》作为一本记载北魏佛教寺院的典籍,详细地介绍了当时洛阳城寺院的情况。
该时期佛教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化,使寺院的建筑模式、风格、园林化及用途等方面发生重要的改变,并对以后佛教寺院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北魏洛阳;寺院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19)03-0008-05收稿日期:2019-09-05作者简介:孙晓楠,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北魏杨炫之永宁寺译文
寺庙简介永宁寺是在北魏后期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焚毁,现已不存,遗址位于今东15公里的汉魏洛阳城址内。
据杨玄之《》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
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是现存最高木塔山西高度(塔高米)的两倍。
永宁寺是北魏后期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
当时位于北魏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
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
遗址于1963年由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
建筑遗迹寺院围墙经勘察﹐平面长方形﹐南北305米﹑东西260米。
塔基位于围墙内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
塔北有一片较大的夯土台基遗迹﹐东西60馀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为正殿基址﹐据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该殿豪华绚丽﹐可与宫廷中的太极殿相比﹐两侧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廊檐。
围墙内正南又有一处殿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围墙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门﹐面阔7间﹐进深2间﹐正对著佛塔。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门上原有门楼三层﹐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
又记围墙的东﹑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门﹐均直对佛塔﹐东西两门各有门楼二层﹐北门无楼﹐似乌头门﹐遗迹今已不明。
永宁寺遗址的山门﹑佛塔及正殿均位于上﹐而以塔为中心﹐殿在塔後﹐这是早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
佛塔塔基为木塔﹐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原为九级﹐举高九十丈(《水经注‧》条又记为四十九丈)﹐今仅留塔基。
塔基夯筑﹐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两层。
下层基座东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过米。
在下层基座正中筑上层基座﹐平面方形﹐边长米﹐高米。
台基四边用青石垒砌压边﹐基座四面均设踏道。
原来基座四周应绕置石栏﹐现仅在其附近散见一些石栏构件。
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
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北魏是从大漠北缘迁都洛阳的。
这个王朝对中原文化狂热追慕,恨不得一日之内认识所有的汉字,其汉化进程之快,令史官都来不及详细记录。
它在洛阳修建了1367座佛寺,开凿了龙门第一个洞窟,建起了永宁寺和永宁寺塔,谱写了佛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绝美华章。
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北魏的色调是一片金色。
自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竟增至3万余座,有僧尼200万人,这是一个佛的国度。
而洛阳的佛寺有1367座,每座佛寺都有独立的园林格局。
难怪园林专家王铎反复向我交代:要重点写写北魏园林,它是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皇家园林已经有了向世界展览的意向,佛寺园林已经有了超现实的理想境界,风景园林已经有了自然与人文相谐的种种意趣。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但74岁高龄的王铎先生执意送我出门,似乎要送我走进北魏王朝……佛寺园林多而清幽北魏宫城在汉魏故城城址上重建,仍在白马寺东边。
其单一的宫城形制,在曹魏时期已经形成,只是在汉代北宫的基础上修建了四面城垣。
内城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
内城之外又加外廓城,共有坊里220个,大量私家园林散布在坊里之间,少量皇家园林围绕着宫城城垣,众多的佛寺园林分散在城内外。
这是一个梵音回响的城市。
佛寺主殿上的金色覆瓦,在余晖中散射着宗教般的庄严与宁静。
《洛阳伽蓝记》中载:从汉末到西晋,洛阳只有佛寺42座,而到了北魏,洛阳佛寺达到1000多座。
佛寺园林随之兴起,即使在城市中心地段,也常见环境幽静的佛寺园林。
而在近郊建的佛寺,都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之所。
其选址的原则:一是近水源,以便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近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地势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候。
洛阳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地方很多,北有邙山,南有龙门,西边可延伸到新安县的青要山,东南可延伸至万安山麓和中岳嵩山。
由于佛寺密布,当时的洛阳古刹林立,僧尼云集,一派热闹景象。
据王铎先生著的《洛阳古代城市与园林》记述:当时洛阳城内的永宁寺,没有依托名山大川营造园林的条件,但为了营造出园林环境,只好在寺院四面围墙上各开一扇门,各门都有通往外界的林阴大道,栽满青槐。
北魏洛阳永宁寺的历史解析
33AppreciatION 鉴赏公元4世纪,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被称为“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游牧民族为寻求更好的生活空间而南下。
鲜卑族在这场激烈的民族纷争中,平息了北方的战乱,建立了北魏政权,统治华北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除太武帝拓跋焘有过暂时的抑佛行动外,北魏诸帝多推崇佛教,使佛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尤其是北魏都城南迁以后,大举营建佛寺,洛阳城内外的佛寺有1367所,发展到北魏末年,境内佛寺多达3万余所,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在洛阳的诸多寺院中,最著名的当数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的永宁寺。
它虽存世仅十北魏洛阳永宁寺的历史解析李光明图1:永宁寺遗址平面图图2: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后的现场编辑|关 蕊. All Rights Reserved.34AppreciatION 鉴赏编辑|薛续友几年的时间,但作为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佛教寺院,却是北魏崇佛达到顶峰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永宁寺的起建“永宁”一词,源出《尚书·周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在二十五史中,“其宁惟永”一语多在皇帝诏书和朝臣表章中出现,常被用以歌颂帝王仁德受万民拥戴、四海升平得长治久安的施政愿景。
这既是儒家知识分子心中的期盼,也是有为帝王治国的最高追求,更是起于壁野的北魏政权心向往之的理想局面。
北魏时期的永宁寺有两座,皆为皇室建造,一座是献文帝时期平城(今山西大同)城南的永宁寺,另外一座就是孝明帝时期洛阳永宁寺。
平城永宁寺建于献文帝拓跋弘天安二年(公元467年)。
《魏书·释老志》载:“其岁,高祖(孝文帝)诞载。
于时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
”孝文帝曾于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和太和二年(公元478年)两次亲临此寺主持重大的佛事活动,从而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礼佛高潮。
虽然永宁寺建于北魏迁洛后的末期,但是孝文帝早在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决定迁都之时就已规划了永宁寺的建设,并对新都城内的佛寺数量作了严格限定,仅允许营建永宁寺一所,严禁建设其他寺院。
魏晋北魏洛阳城-PPT课件
• ④改建城门和街道:魏明帝重建夏门于金 墉城以东,北通宣武场,南通宫苑。
• ⑤重建太学辟雍等礼制建筑。
明
辟
堂
雍
明堂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 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 礼典均在此举行。其形制及理念 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 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 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 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 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 祀之礼的地方。
创新和对后世都城的影响创新和对后世都城的影响11城市布局更加成熟城市布局更加成熟三重城格局和里坊制的三重城格局和里坊制的形成增强了居民管理和军事防御形成增强了居民管理和军事防御
手绘风格
魏晋北魏洛阳城-PPT课件 2018.12.12
二、建都历史
曹丕黄初元年(220)建魏,在东汉雒阳城废墟 上建都,更名洛阳。城墙依东汉旧都位置,部分 改建,都城格局做了修复和改变。
2.创新和对后世都城的影响 (1)城市布局更加成熟,三重城格局和里坊制的 形成增强了居民管理和军事防御。 (2)大、小市、四通市3市与里坊穿插,继承前代 改变“面朝后市”传统,还安排的更加合理。 (3)推崇佛教文化,预先规划、兴建佛寺在当时 具有开创意义。 (4)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开创先例。
感谢您的关注
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但基本格局未有大的改变 ,永嘉五年(311)毁于战火。
③修补城垣:曹魏加厚西、北城墙,城墙外 侧增筑“马面”,都城第一次出现马面。
马面是突出城墙外部的方形或长 方形建筑,目的是为了扩大防御 观察范围,增强防御能力。魏晋 洛阳城马面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 马面实物,是中国古代城制的伟 大创举。
•5、形制 •①城内共有8条街道, 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四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北魏洛阳佛寺的平面布局
摘要: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佛教教义广为传播,礼佛成为社会的主要风气,佛教建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北魏洛阳的佛教寺院的建筑形式具有明确的代表性。
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的宗教建筑,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北魏、《洛阳伽蓝记》、有塔型佛寺、无塔型佛寺
佛寺是伴随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建筑类型,其早期的布局形式必然和其发源地——印度本土的佛寺布局相同。
我国关于建造佛寺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后汉书·陶谦传》,文中记录了陶谦同郡人笮融在徐州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
”《三国志·吴书·刘繇传》也记载了这件事:“笮融者,丹杨人。
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
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
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
”由此可知,当时的佛寺是由“重楼”和“堂阁”组成,“重楼”在中间,“堂阁”在四周环绕。
《魏书·释老志》详细记述了佛教传入我国的始末以及佛寺的出现。
“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
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
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
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
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
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
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
”“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
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这一事件在《水经注》一书中也有记载:“穀水又南径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
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
故以白马为寺名。
”当时的佛寺、佛塔是按照印度的佛教建筑样式修建的,以佛塔为主,塔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九层的。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北魏时期仍是佛寺布局的主要形式。
目前洛阳白马寺遗址尚存,但经过数次损毁和重建,其形制已不复原始面貌,残留的金密檐式砖塔也另置在塔院中。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生改变,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佛寺建筑亦然,逐渐和中国本土建筑融合,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侧对称布置附属建筑的多院落布局方式深深影响了佛寺的平面布局。
据宿白先生研究,东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布局的发展,大致分两段:前段在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前,佛寺以塔为中心,但寺院建置开始扩大,出现了供佛的殿堂(或称堂殿、高堂等)、讲诵经书的“讲堂”或“禅诵之堂”以及僧人安禅的“禅诵之堂”或“禅房”;后段自五世纪迄六世纪八十年代初南北朝结束,一般寺院多仍依旧,即以塔为中心,但皇室高第的寺院则日趋繁杂,出现了中院、别院、双塔、层轩飞阁、复殿重房等。
塔建殿前,仍依就制。
通过《洛阳伽蓝记》对北魏洛阳佛寺的描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佛寺的平面布局正处在转型期,呈现出多种形态。
在此,依据寺中有塔、无塔把书中的佛寺分为两大类,分别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