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数字化落后北京上海
关于深圳智慧城管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特区实践与理论二〇二〇年第一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圳市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城市的有机更新为出发点,全力打造“双一流”“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并制定了“六个一”的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
深圳智慧城管建设关乎“智慧深圳”,关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① 一、国内智慧城管建设现状分析 (一)国内部分城市的智慧城管建设 2004年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模式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数字城管系统被迅速推广至全国城市,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在维护市容市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数字城管系统也陆续出现了设备老旧、系统落后、功能不全等问题。
围绕国家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关于深圳智慧城管发展的思考及建议摘 要: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发展智慧深圳。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北京、上海等国内各大城市管理的现状和智慧城管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亮点成效。
重点研讨分析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在转型期存在的信息化基础薄弱、全面感知不足、系统烟囱林立、数据家底不清、监管方式粗放、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制保障、整合共享、业务融合、数据治理、源头治理、诚信考评、公众服务等角度出发,结合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出完善智慧城管建设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深圳智慧城管建设向纵深发展,助力深圳在城市管理领域更好地实现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为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贡献。
服务业数字化城市案例
服务业数字化城市案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服务业也在不断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服务业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下面列举了10个数字化城市服务业的案例。
1. 上海市“智慧医疗”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北京市“智慧交通”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3. 广州市“智慧公交”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了公交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深圳市“智慧停车”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停车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停车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5. 杭州市“智慧旅游”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6. 成都市“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了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7. 武汉市“智慧环保”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环境监测和管理,提高了环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8. 南京市“智慧社区”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9. 天津市“智慧政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0. 青岛市“智慧物流”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服务业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未来,数字化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将继续推进,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协同与人才需求分析
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协同与人才需求分析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增长愈发快速,尤其是疫情后全民更加依赖数字化方式生产生活。
数字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催化传统产业的升级外,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的新经济模式和形态。
深圳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深圳数字经济人才相较于上海和北京的数字人才聚集情况差距较大。
通过对深圳110家数字经济企业调研发现,深圳在数字战略管理、深度分析、产品研发、先进制造、数字化运营、数字营销这个五个环节人才均有不同程度的短缺,并且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协同;深圳人才需求一、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关于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2020年4季度达161.1,三年增长逾60%。
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自2018年超越GDP指数之后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
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疫情后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尽管2020年1季度出现回落,在2季度大幅反弹至145.0,环比增长10.6%,并维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长期的居家隔离触发疫后的全民数字化生存新机制,数字基础、数字治理、主体活力、民众参与度等指标在疫情期间均出现大幅上升。
自2017年第4季度以来,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0年4季度达161.1,三年增长逾60%。
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自2018年逐渐超越GDP指数且差距不断扩大,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拉动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数字经济的增长带来一定冲击,2020年1季度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回落明显。
与此同时,长期的居家隔离触发疫情后的全民数字化生存新机制,2020年2季度数字经济指数大幅提升至145.0,环比增长10.6%。
而数字基础、数字治理、主体活力、民众参与度指标水平有所提升,得益于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领域广泛应用,国家数字治理水平提升幅度最大。
疫情期间大量传统企业关停,但主体活力指标不降反升,数字经济企业强大的生命力。
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实用版)目录1.城市建设优秀案例概述2.案例一:北京市3.案例二:上海市4.案例三:深圳市5.总结正文一、城市建设优秀案例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
本文将介绍三个城市的建设案例: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
通过对这三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案例一:北京市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政治经济资源。
在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市秉持着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此外,北京市还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市,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二:上海市上海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具有较强的金融、贸易、科技和产业实力。
在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市注重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上海市通过发展现代化交通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化商业环境等方式,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案例三:深圳市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城市建设方面,深圳市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深圳市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深圳市的城市建设经验对于其他城市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五、总结通过对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的城市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建设应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结合,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要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2.城市建设应注重绿色生态发展,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3.城市建设应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通过发展现代化交通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式,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城市建设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
建设部关于公布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公布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城区)名单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5.07.13
•【文号】建城函[2005]207号
•【施行日期】2005.07.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建设部关于公布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
知
(建城函[2005]207号)
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扬州市、烟台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经对申报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城市(区)进行审查,确定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扬州市、烟台市、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区)。
各试点城市(区)要按照建设部《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和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学习、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职能整合等各项工作,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监督和指挥相分离的城市管理新体制;按规范建设、有序实施、整合资源、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城市管
理新模式。
建设部将按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和对系统的验收。
请各地在2006年7月底前将试点工作情况报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五年七月十三日。
全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2022年9月)
全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2022年9月)全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2022年9月)2022年9月,全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各省市的转型进程和实施效果各不相同。
本文将对全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各地在数字化转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一、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是衡量各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包括制造业自动化水平、协同创新能力、数字化技术普及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较高,分别达到85.6、82.3和79.8。
而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市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较低,分别为35.2和40.5。
全国数字化转型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西部地区。
二、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指标包括企业信息化、大数据分析能力、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
据调查显示,2022年9月,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企业采用ERP系统的比例超过80%。
而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市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采用ERP系统的比例不到30%。
此外,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也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数字化技术在各地制造业中的普及程度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数字化人才培养情况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数字化人才支持,数字化人才培养情况成为评估各地数字化转型能力的重要指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
而西部地区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情况相对滞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化人才培养情况直接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质量,各地应该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水平。
浅谈完善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为例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4期(总第500期)经过40年的迅速发展,深圳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中的地位。
但由于城市年轻,相对应的文化积淀不深,与令人瞩目的经济相比,文化发展跟不上迅猛发展的经济步伐,文化一直以来是深圳比较薄弱的一部分。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圳五个战略定位便包含了“城市文明典范”这一目标,要求深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努力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深圳近年来不断加强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和管理,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与北上杭等城市相比,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规划布局较不均衡、专业人才不足、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1 深圳市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1 标志性重大和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偏少、门类不齐全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不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历史文化积淀较为厚重城市那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北上广杭等城市均有多处著名的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且门类齐全,有效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
如北京拥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文化设施,涵盖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众多门类,光博物馆就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
而相对地,深圳与城市地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文化设施明显偏少、且门类不齐全,不利于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1.2 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近年来深圳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各区也相继出台配套性措施,但仍然存在各项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经费投入保障、服务模式保障、人才保障等机制较为缺乏。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0.引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增强国家科技力量、深化产业链和供应链自控能力、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加快信息流动速度,推动城乡均衡共享式增长,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走势向好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然面临“数字鸿沟”问题[1],区域间仍然存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两极分化特征。
因此,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构建一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精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准确把握区域差异和非均衡性特征,这对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差距、弥合“数字鸿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测度逻辑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为重要推动力,促进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发展受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研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应着眼于综合考虑数字经济的方方面面,既要注重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又要注重数字经济的发展结果,还要注重数字经济发展的条件、应用与环境,从而全方位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数字经济发展效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人才、数字化资本和数字化消费这8个方面归纳数字经济发展逻辑主线。
(1)数字经济发展载体。
数字经济发展载体包括传统数字基础设施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2]o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在突破产业界限、知识界限、空间界限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2024年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亦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本文将对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数字经济的定义及特点数字经济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在经济领域中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
其具备以下特点:•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如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
3. 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进入国内前列。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值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占深圳市GDP的比重超过60%。
这一数字经济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4. 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产业布局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发展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电子商务深圳市电子商务产业茁壮发展,涵盖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目前,深圳市已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如腾讯、京东等。
4.2 大数据深圳市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以华为、大疆等为代表的企业催生了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园的形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4.3 物联网深圳市物联网产业是该市数字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联网领域,深圳市形成了从芯片设计、模组制造到物联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持。
5. 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发展优势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具备以下发展优势:•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支持;•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通讯基础设施;•人才集聚和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政策优惠。
6. 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安全风险、技术瓶颈等。
未来,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将继续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发展。
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1. 上海数字城市
上海数字城市是国内较为成功的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对城市运营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对城市事物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城市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上海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主要包括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城市运营数据中心和城市服务中心等模块。
2. 北京数字城市
北京数字城市建设项目是在全国智能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特点、功能需求和发展方向,围绕“智能城市、智慧生活、智慧经济”三大目标,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实体服
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的建设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3. 杭州数字城市
杭州数字城市是浙江省数字城市建设的领军项目,覆盖了经济、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以“大数据+
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为核心的数字城市生态系统。
该项目针
对城市内的各类数据资源,通过建立城市数据标准、数据交换平台、数据集成应用等方式,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流通和应用”。
4. 深圳数字城市
深圳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建立“智慧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计算,进而实现对城市的一系列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改造。
该项目以政务数据为主要应用场景,并将其扩展到各类城市运营和社会服务领域,如智慧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方面,实现了数字技术与城市运营的有机融合。
深圳跟上海是一个档次吗
深圳跟上海是一个档次吗
深圳和上海不是一个档次。
一、金融的发展,深圳要略低于上海。
从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就可以得知,上海排在第五位,而深圳则是第九。
在国内的金融中心,还是要以上海为先。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深圳是我国发展最快最年轻的城市之一,目前两个城市的规模不在一个层次,但是两个城市同属一线城市序列,上海的GDP接近3.9万亿人民币,深圳的GDP接近2.8万亿人民币,差距在1.1万亿左右,上海比深圳多出一个佛山的经济体量。
二、深圳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上海,比如教育、医疗、金融、城市规模、国际化程度等,虽然深圳这个城市更具活力,但是深圳的定位是一座科技创新城市,上海更加多元化,上海和香港算是同类型城市。
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区域差异、来源分解及形成机理
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区域差异、来源分解及形成机理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文献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发展现状 (6)2.1 数字城市建设进展 (7)2.2 实体经济发展状况 (8)2.3 数实融合水平测度 (9)三、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区域差异 (10)3.1 区域划分与特点概述 (11)3.2 差异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13)3.3 差异分析 (14)3.3.1 经济发展差异 (15)3.3.2 数字化程度差异 (16)3.3.3 政策支持差异 (17)四、数实融合来源的分解 (19)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0)4.2 来源分解方法 (21)4.3 归因分析 (22)4.3.1 政策导向 (23)4.3.2 市场竞争 (25)4.3.3 技术进步 (26)五、数实融合形成的机理 (27)5.1 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 (29)5.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 (30)5.3 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32)5.4 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 (33)六、结论与建议 (35)6.1 研究结论 (36)6.2 政策建议 (37)6.3 研究展望 (38)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区域差异、来源分解及形成机理”。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数实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中国各个城市中,数实融合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形成机理和来源分解复杂多样。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现状,以及区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数实融合区域差异的来源,包括经济政策、地理环境、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分解。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数实融合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即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数实融合的发展的。
本文还将讨论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提高城市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拳打广州脚踢全国25个省市区,新三板深圳军团为什么那么牛?
拳打广州脚踢全国25个省市区,新三板深圳军团为什么那么牛?都说在帝都别说自己官儿大、在魔都别说自己有钱,那在深圳呢?论国土面积,深圳是上海的1/3、广州的1/4、北京的1/10;论经济总量(2015年),深圳GDP是上海的70%、北京的76%、广州的97%。
但根据最新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深圳已超越北京、广州,直逼排名第二的香港和第一的上海,把天津、苏州、重庆、杭州和武汉等都甩在了身后。
深圳的竞争力,源于其强大的创业创新能力。
作为“创业创新型”城市,深圳是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大户,深圳军团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新势力!深圳,为什么这么牛?深圳军团究竟有多牛逼?中国“双创”看深圳,深圳“双创”看南山。
3月30日消息:截至目前,南山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15家,居全国区(县)第二。
115家上市企业中,A股上市企业共计80家(中小板34家、创业板19家、主板27家),海外上市(包括港澳台)企业35家。
南山区还储备了一批优质上市企业资源,现有备案拟上市企业210家,其中,已通过发审会企业8家。
此外,南山区还有13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挂牌企业数量居全市首位。
窥一区而知全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深圳市共有37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占广东全省的44%。
如果把深圳单独列出来,深圳的挂牌企业数量可排在全国省市区的第七位,仅次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超过其余25个省市区!再从广东省内的对比情况。
目前,深圳以379家的挂牌数量,超过次席的广州两倍还多,秒杀广州以外的其他地级市!数据上看,深圳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完全可以拳打广州,脚踢全国25个省市区,秒杀省内17个地级市!再来看质量。
除了新三板挂牌企业,截至2015年末,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21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量连续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而且,部分深圳挂牌企业的业绩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IPO 标准!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域内行业龙头企业和明星公司,以高科技企业为主,整体经营良好,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在A股市场叱咤风云,在新三板上同样惹眼:中科招商、达仁资管、华强文化、凯立德、北鼎晶辉、海格物流、中赢鑫、巨潮科技……啥?你都没听过?那好吧,没事儿了!剩下那371家公司也没必要念下去了。
2024年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驱动力的经济形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深圳市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分析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规模,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2. 深圳市数字经济概况深圳市是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X亿元,占全市GDP的XX%。
3. 手机互联网领域在深圳市的数字经济中,手机互联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深圳市拥有多家知名手机互联网企业,包括华为、腾讯等。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1年,深圳市手机互联网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4. 电子商务领域深圳市的电子商务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消费者在线购物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深圳市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创新和物流服务的提升。
5. 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在深圳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圳市的人工智能领域涵盖了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智能语音等众多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21年深圳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6. 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深圳市数字经济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数字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深圳市的数字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将包括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
7. 结论综上所述,深圳市的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国内四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比较及国际经验借鉴
国内四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比较及国际经验借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科技金融成为了国内金融行业的热门领域之一。
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被认为是科技金融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他们各自在科技金融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本文将就国内四个城市的科技金融发展进行比较,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科技金融领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汇聚在北京,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基础。
北京也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许多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
北京还拥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研发能力,为科技金融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北京的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北京的金融监管相对较为严格,对于新型金融产品和科技金融创新的监管可能会显得较为保守,限制了科技金融的发展。
北京的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科技金融创新需要不断超越同行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上取得突破。
二、上海三、深圳深圳的科技金融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深圳的金融市场相对较为年轻,金融服务经验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约。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金融产品需要对接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四、杭州作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拥有着众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基础。
杭州也是中国最早开展金融科技的城市之一,金融科技公司相对较多,金融科技创新的活力也较为旺盛。
国内四个城市在科技金融领域各有优势和劣势,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科技金融,借鉴国际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国际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监管和风险管理国际上一些发达的金融市场在发展科技金融时,更加注重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
科技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大,金融创新的过程也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管和评估。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之一,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从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推进思路。
二、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公交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为城市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政务公开与服务方面上海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完善了多个政务平台,如“上海e政务”、“上海政民互动网”等。
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实现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3. 数据整合与应用方面上海市政府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将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起来,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参与到数据应用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智慧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三、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数据孤岛与信息孤岛问题上海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与共享,存在大量数据孤岛。
信息孤岛问题也比较严重,各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还不够顺畅。
2.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在数字化治理过程中,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是重要问题。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涉及大量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虽然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智能交通、智慧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需求。
四、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推进思路1. 建立统一开放的数据平台上海应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267个城市数字化转型案例
267个城市数字化转型案例1. 北京市数字化转型案例北京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北京市政府推出了智慧城市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城市数据,实现了交通、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此外,北京市还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通过建立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办理的数字化和便捷化。
2. 上海市数字化转型案例上海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上海市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引入智能交通设备和城市大数据分析,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上海市还推动了智慧医疗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3. 深圳市数字化转型案例深圳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有着显著成果。
例如,深圳市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教育等系统,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此外,深圳市还推动了智慧旅游建设,通过建立智慧导览、智慧酒店等系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旅游服务。
4. 广州市数字化转型案例广州市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广州市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引入智能交通信号灯和车辆识别系统,提高了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此外,广州市还推动了智慧环境建设,通过建立环境监测和治理系统,提升了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杭州市数字化转型案例杭州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杭州市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共享单车系统,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此外,杭州市还推动了智慧旅游建设,通过建立智慧导览和智慧酒店系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旅游服务。
6. 成都市数字化转型案例成都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有着重要进展。
例如,成都市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建立智能交通信号灯和车辆识别系统,提高了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此外,成都市还推动了智慧医疗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7. 南京市数字化转型案例南京市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北京、上海市国有企业经营现状及数字化转型态势研究
26各地Local2021.6.20ichina北京、上海市国有企业经营现状及数字化转型态势研究文 |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 张亚欣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关键领域的“压舱石”,也是驱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的骨干力量与排头兵。
在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必然趋势,将对产业格局优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产生深刻影响。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为更深入的了解北京、上海市国有企业经营情况,剖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态势,提出以下研究成果。
一、北京、上海市国有企业经营现状(一)北京市国有企业经营现状1.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规模占绝对优势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共有各级国有企业10742家,包括市级国有企业8213家,区属国有企业2529家。
据北京市国资委数据显示,北京市国资委监管企业43家,双管企业37家。
2019年末,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7.94万亿元,负债总额5.2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68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6万亿元。
资产负债率66.2%。
2019年末,市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7.39万亿元,负债总额6.6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0.74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0.73万亿元。
2019年末,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27万亿元,负债总额0.24万亿元,净资产总额1.03万亿元。
其中,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0.64万亿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总额673亿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0.57万亿元。
2019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6万亿元,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586亿元,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40亿元,市国资委系统在全市国资国企中营业收入占比达84.2%,利润占比8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数字化落后北京上海
数字化不知不觉间已经深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很多人怀有这样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足不出户却可以像身临其境
一样逛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去政府办事,甚至可以去商场购物,去餐厅订餐……
其实,梦想并不遥远。
“数字城市”正在搭建通往这个梦想的桥梁,深圳人似乎离这个梦更近一些,有着较好信息化基础的深圳,早在几年前就擎起“数字城市”的大旗,并取得初步成就,走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大军的前列。
明天起至2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作为这次活动的举办地,深圳的“数字城市”建设广受关注,起步较早的“数字深圳”建设进展如何,面临什么困难?本报记者对此问题进行一一梳理。
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的小朱前不久去科技园办事时遭遇小偷,小偷将包划开准备偷他的手机时被发现,小朱将这名小偷抓住,并拨打了110。
可是,今年7月刚毕业来到深圳的小朱并不熟悉这里,无法告诉110具体位置,110接线人员告诉他,看看最近的路灯杆,上面有编号。
报出编号后,接警人员一分钟后就来到了现场。
“这种方法很好,报警很方便,特别是对外地刚来的人。
”小朱说。
数字化改变市民生活
从去年开始,深圳市公安局将全市10多万根路灯杆全部编码,这些编码都被编入了110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只要报出编码,民警马上就能利用电子地图迅速判断警情精确位置。
路灯杆定位报警,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带给人们最直观的便利,其实,这种便利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开车的人会在路上看到一些实时路况电子导引牌,告知前方有无拥堵,又比如道路GPS定位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定位自己所在位置。
数字手段不仅在改变市民生活,也在改善城市的管理方式。
去年6月,深圳数字化城管系统开始运行,这一系统把全市1953平方公里土地划分为8726个单元网格,对全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了编码,包括地理位置、物理属性及管理责任单位等内容,使得深圳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数字化城管系统只是一个代表,环保、规划、民政、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均通过高科技手段开发了相应的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城市深圳有优势
“这些都是‘数字城市’的体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说。
“数字城市”这几个字眼近几年已经广泛出现在各种场合,这个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早提出的“数字地球”演变而来的概念,已经成为国内诸多城市新的发展口号。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领先全国的深圳自然不能落后于人,在2003年,深圳就在首次发布的信息化白皮书中高调提出要建设“数字城市”,而时至今日,根据市信息办介绍,深圳在电子政务、城市应急指挥、规划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监控、城市管理等系统建设方面已有所建树,而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建设了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以及社区服务等服务系统。
“深圳建设‘数字城市’有自己的优势”,田坤认为,深圳经济实力雄厚,硬件设备先进,加上是一座新兴城市,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同时一些历史的数据也保存得较为完整。
所以,他认为深圳“数字城市”建设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不过“比起北京、上海仍有一定差距”。
■名词解释
数字深圳
从广义上来说,数字深圳可以理解为深圳市整个城市信息化体系和进程;从狭义上来说,
可以理解为以地理空间坐标为框架,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支持深圳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支撑平台(环境),是深圳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核心理念
服务市民
“数字城市”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目前很多城市并不是很清楚,更多停留在喊口号上面。
尽管“数字城市”的概念比较宽泛,学术界理解不甚相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认为最根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市民以及企业等的需求。
“服务市民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
”深圳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数字化虽然是一种技术手段,但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实际考验的是政府的理念,而“数字城市”建设水平也可以反映出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平,可以作为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考核参照。
■建议
取经香港借力民间市政协委员呼吁借力民间力量建设数字深圳
要让“数字城市”真正服务于民,让企业和民间广泛参与无疑是一条通途。
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张克科曾经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建设“数字深圳”,必须借力民间力量。
建设数字城市商机巨大
“对企业来说,‘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张克科说,有利益的驱动,会使得企业做得更好,也会更加关注市场的需求。
比如网上购物,商家直接从生产商仓库取货,超市就可以消失了,企业甚至不需要在各个城市都建立仓库,大大降低成本,此外,互动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等行业,都孕育着不小的商业机会。
事实上,借助企业力量已经被证明是可行而有效的,张克科举例说,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参与的电子政务、平安深圳、环境生态监测、交通物流服务等,都助推了深圳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他认为,在电子政务、电子警务、安全防范、应急联动、环境生态监测、人口管理、企业诚信认证、交通物流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民间和企业的力量。
对深圳建设“数字城市”来说,还有一块“富矿”不容忽视,那就是香港的丰富经验。
深港数字衔接拉开序幕
“香港城市数字化管理和电子政务经验值得深圳参考和学习。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说,由于部门间各自为政,“数字深圳”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香港在这些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
香港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资讯基础设施,目前已是全球网络设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特别是在电子政务方面,香港在全球享有声誉,建立了全球首个电子投标系统,应用了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深港合作在近几年渐入佳境,在数字衔接方面,也已经拉开了序幕,比如深圳高新区和香港数码港共同规划建设专线连接两个园区的信息网络平台,为两地园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深圳图书馆也参与了粤港澳三地图书馆数字化联网计划,实现三地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联网和查询等。
■解读
数字深圳需补裂缝
有专家认为数字深圳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未形成合力
部门数字化程度的突飞猛进是“数字深圳”建设成就的缩影,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数字深圳”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部门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
各干各的造成很大浪费
“北京、上海之所以领先深圳,上海有‘数字城市’的总体规划,而北京从上世纪末开始,就着手从政策法规、规划、机构设置等方面开展,更有市委书记刘淇亲自主抓”,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告诉记者,对比北京和上海,深圳的“数字城市”建设虽然起
步较早,但是一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基本上是各个部门单独规划、单独实施。
对于部门之间单干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张克科曾利用政协提案呼吁过,希望全市制定统一的规划,把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办大事。
“各部门各干各的,很多部门做的事其实是别人已经做过的。
”张克科说,因为没有政府统一协调,这样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等于是重复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各部门都会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资金做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像城管、环保、公安等部门的系统都将全市划分成了若干个网格,最基本的数据是一样的。
部门系统成信息孤岛
而因为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为重,各部门辛辛苦苦建成的系统并不愿意也难以与其他部门共享,“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张克科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部门信息化建设越快,信息孤岛就会越多越大,而给市民和企业带来的不便也就会越来越大。
田坤则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数字城市”就像一张立体的大网,如果信息不能交流共享,意味着网中间联不起来,好比网裂成一个一个洞,只有将这些裂洞缝合起来,网的作用才能最大发挥。
事实上,深圳市已经注意到该对这张网进行修补了,市信息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做好数字城市信息基础的统一规划,正在编制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总体设计,提出资源共享机制和具体方案,同时也正在制定全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以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不仅是政府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对深圳来说,政府部门太强势反衬的是企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弱势地位。
“企业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田坤说,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手中,除了个别大企业,比如中国移动等,其他企业很难有所建树,现在深圳企业也只是在GPS导航和数字化餐饮服务等方面做得比较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