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初步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口算】23 X3 48- 2 600 V 54 十手78-2 10=7 X 42 -= (17+ 19) -4 56- 48-= 5 (80 - 40 ) = 42+ 5 X6【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一袋红枣的2倍。

这袋核桃重8千克, 这袋核桃重多少千克?(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一、导入谈话: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

这一=54+36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1、呈现课文插图(实物投影或挂图)1教师: 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你怎么算?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情况。

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A:6X 9+4X 9=90 (块)学生B:(6+4)X 9=10 X 9=90 (块)要求学生结合插图说明算式的意义。

4、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

5、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40+4) X 25和40 X 25+4X 2542 X 64+42 X 和6 42 X (64+36)讨论交流:(1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6、字母表示。

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最后教师板书。

(a+b) x c=a x c+b x c7、提示课题。

教师在未完成的板书中添上: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应用。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学生练习题。

3.教学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教具或课件展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乘以一个数,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二)探究乘法分配律1.出示例子:计算(3+4)×5和3×5+4×5,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引导发现(3+4)×5=3×5+4×5。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ab+ac。

4.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巩固乘法分配律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例题:计算(2x+3)×4。

2.学生独立完成,展示计算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

例题: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原价为10元的商品打8折,原价为15元的商品打8折,求购买这两种商品各一件需要多少钱?2.学生独立解答,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强调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程度。

2.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入1.教师展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探究乘法分配律1.教师出示例子:计算(3+4)×5和3×5+4×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5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几节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

二、新课探究出示主题图:还记得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2、汇报: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6×25=150(人)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

4×25+2×25=100+50=150(人)3、观察这两个算是有什么特点?4、讨论,你得到什么结论?5、汇报:两个数的和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6、小结: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

7、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三、巩固练习1、P27做一做2、拓展:乘法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减法?验证:18x5-5x8(18-8)x5265×105-265×5265×(105-5)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乘法分配律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微课教学设计秦晓莉教材分析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单纯的计算技能教学走出去,运用“再创造”原理对教材进行了第二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摘取其中的几个片断,供大家欣赏。

教学目标1、通过算一算,比一比,举一举等活动,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式,发现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设计一、火眼金睛:方法一(把除法转化成分数的形式):请仔细观察算式,或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方法二(变除法为乘法, 变除数为倒数)小组合作:看看式子中有什么相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方法三(要注意识别相同因数不同的表示形式)赛一赛:我们比赛看谁算得快,老师就是应用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自己学会总结方法。

二、师生共同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反思:以题组形式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封闭的计算题实施开放式教学,为计算教学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具有明显简算特征的计算题,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而特征不明显,需要转化之后才能简算的题目,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寻求简算,部分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地或按部就班地计算,或不能简算的却在生拼硬凑想简算。

技能熟练意识欠缺,是简便计算教学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在这节微课中,以题组的形式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简算意识。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大纲》要求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学方法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叫做乘法分配律。

2. 乘法分配律的符号表示:a ×(b + c) = a ×b + a ×c。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乘法分配律。

2. 运用例题讲解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 讲解乘法分配律:结合实物、图片等,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估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2.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运用乘法分配律,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例演示: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简便性。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应用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灵活运用。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a. 能否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b. 能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c. 能否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d.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交流分享情况。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集锦6篇)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集锦6篇)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集锦6篇)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二)学习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板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示102×( ).请同学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老师可以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2.教学例6:用简便方法计算.(1)计算102×43.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用笔算比较麻烦.想一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经过讨论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原式改写为(101+2)×43,然后按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一种是把原式改写成102×(40+3).不要简单的否定,可以让学生用两种方法都做一做,对比一下,找出哪种方法简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计算102×24.订正时说明怎样简算的?根据是什么.(3)计算9×37+9×63.启发提问: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②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这样算为什么简便?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提问:这题能简算吗?什么地方错了?应怎样改?启发学生明确:题里两个乘式没有相同的因数.应该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加起来应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式子用“=”连接起来.讨论:2,3两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式子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改哪个地方?在讨论基础上得出:第2题,如果左边算式不变,右边算式应改为35×12+45×12,使两个加数分别与同一个数相乘;如果右边算式不变,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45,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两个不同的因数就是两个加数,改为(35+12)×45.第3题右边两个积里相同的因数是4,不同的因数是11和25,应改为(11+25)×4.因此要特别注意: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同括号外面的数相乘;反过来,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而三个数连乘则是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它是乘法结合律.必须要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区别.(四)作业练习十四第5~10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举例验证、交流等活动,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和证明方法。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和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1.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方法。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学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分配律吗?它是怎么表达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乘法分配律的表述: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 = a ×b + a×c。

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 证明乘法分配律。

利用代数运算和几何图形等多种方法进行证明。

引导学生跟随证明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证明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简单的乘法分配律应用题和证明题。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例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一件商品价格为x元,购买两件商品价格为y元,求购买一件商品和购买两件商品的总价格差。

2. 分组讨论和分享解题过程,总结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乘法分配律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实际意义?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推广和应用,如多项式乘法分配律。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和证明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介绍1.1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性质,指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1.2 乘法分配律的符号表示:a ×(b + c) = (a ×b) + (a ×c) 1.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将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的情况,此时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

第二章:乘法分配律的图形演示2.1 使用数轴或平面直角坐标系,展示两个数相加的情况,并标出它们的和。

2.2 分别将这两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并将乘积标在数轴或坐标系上。

2.3 连接两个乘积点与和点,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图形证明。

第三章:乘法分配律的计算练习3.1 设计一系列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2 题目设计:a ×(b + c)、(a + b) ×c、a ×b + a ×c等形式。

3.3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讲解答案并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第四章: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设计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4.2 题目设计:购物时优惠活动、分配物品等问题。

4.3 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教师讲解答案并总结解题思路。

第五章:乘法分配律的拓展学习5.1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分配律的逆运算是指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两个加数,再把两个积相加。

5.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题目,运用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

5.3 教师挑选学生设计的题目进行讲解,总结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的应用。

第六章: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解析6.1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目,涵盖各种难度和应用场景。

6.2 题目设计:包含简单、中等和复杂难度的题目,如a ×(b + c)、(a + b) ×c、a ×b + a ×c等。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1.口算:73+27 138×100100-64 64×18×9×125(4+40)×2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2=300+□(300+2)×43=300×□+2×□xx=xx+□(xx+3)×14=xx×□+□×□二、新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2)102×(40+3)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出示:9×37+9×6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333+567=900(2)9×37+9×63=9×(37+63)=9×100=900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教案主题: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原理。

2. 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单的乘法表达式。

3. 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2. 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2.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简单的乘法表达式,如2×3和2×5,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表达式的区别和联系。

Step 2:引入乘法分配律(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原理。

将第一个乘法表达式进行展开,如2×(3+5),并让学生计算这个表达式的结果。

再将第二个乘法表达式进行展开,如2×3+2×5,让学生发现两个表达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Step 3:练习乘法分配律(15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习题引导学生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计算3×(4+7)的结果。

2. 计算2×(6+8)的结果。

3. 计算5×(9+2)的结果。

教师提供一些提示和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道习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Step 4:应用乘法分配律(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

求小明买苹果的总价。

2. 学校每天有5个学生到教室帮助老师清理,每个学生的工作时间是2小时。

求学生们一天总共工作的时间。

Step 5:讨论与复习(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并与学生讨论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容易犯错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如果是减法运算,能使用乘法分配律吗?为什么?2. 乘法分配律只适用于乘法运算吗?为什么?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乘法分配律的作业,并提醒学生认真完成和及时交上。

数学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数学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说明: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更大,特别是合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部分内容。

本课是要完成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与研究,下面就教学安排作简单说明。

一、观察与思考:通过对例题和生活实例的观察、研究和学习,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在生活中寻找和学习数学知识。

二、讨论与归纳:这是比观察与思考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相互讨论、研究、补充、完善,归纳出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验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学会合作。

三、练习与提高:通过两部分内容的练习,进一步熟悉、理解、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四、简便运算:完成例2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特别是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困难较大,所以在教学时要区别对待。

基本内容部分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也就是这一教学段的前三部分内容,这一教学段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但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P28-29例1、例2教学目标1、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

2、懂得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改写成两个积的和。

3、会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得出及其运用。

教学安排一、观察与思考:1、出示例1:(1)看下图计算,有多少个小正方体?A、用实物演示引出两种算法。

(5+3)×2=16(个)5×2+3×2=16(个)B、观察以上两式得到:(5+3)×2=5×2+3×22、出示生活实例:①一件上衣30元,一条裤子20元。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精编3篇)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精编3篇)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精编3篇)人教版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说板书、课堂评价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两个信息窗,主要内容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

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分配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

学情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对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有了积累。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模式:七步式对话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搜集资料,极大的扩充了课上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

本节课的预习要求是:熟悉课本知识,并从生活中寻找分配率实例进行验证。

有效地预习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的关键是创设有效地活动体验,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就会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好奇心。

乘法分配律教案模板小学

乘法分配律教案模板小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苹果、饼干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数量。

2. 教师提问:如何表示这些物体的总数?3. 学生回答:将物体的数量相加。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或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得数不变。

2. 教师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 ac + bc3. 教师讲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将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或减法)转化为除法。

4. 教师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解题步骤。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应用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师强调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课后作业中的难点,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乘法分配律时,应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2.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试题:1.(35+65)37 2.3537+65373.85(174+26) 4.85174+85265.(80+8)25 6.8025+8257. 32(200+3) 8.32200+323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

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

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

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

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新课1.教学例7(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乘法分配律——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作用;2.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PPT;2. 学生练习册;3.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用到乘法的情况?”请学生举例并进行简单讨论。

Step 2:引入乘法分配律1. 出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对于任意的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2. 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强调它在简化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其运算过程和结果。

Step 3:巩固乘法分配律1. 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分配律练习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解答。

2.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Step 4:拓展应用1. 出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乘法分配律问题,如购物打折、面积计算等,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然后进行整体分享和讨论。

Step 5:归纳总结1. 与学生一起归纳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整理乘法分配律的要点,并在黑板或白板上进行总结。

Step 6:作业布置1. 布置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更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进行记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作用,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人教版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出示:
1、口算:73+27138100100-6464189125 (4+40)2
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2=300+□(300+2)
43=300□+2□2003=2000+□(2000+3)14=2000□+□□
二、新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2)102
(40+3)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出示:937+96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 =333+567 =900(2)937+963 =9(37+63) =9100 =900找出不同
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

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整百、整千的数。

小练:(80+8)2532(200+3)
3537+65373829+38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对出题。

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

2312+2388(35+45)12(1125)425(4+40)讨论:
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
3、P38/5
四、小结谈收获。

五、作业:P38/6—8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计算10243937+963937+9633829+3810243 =333+567 =9(37+63) =38(29+1) =(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