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说课案

合集下载

说课稿高中数学数列教案

说课稿高中数学数列教案

说课稿高中数学数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能够应用数列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取合适的数列模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相关章节。

2.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学练习册等。

3. 具体内容:数列的概念和分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实际应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列的应用和重要性。

2. 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和实验等方式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并引导学生探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规律。

3. 知识总结:总结数列的分类和特点,讲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应用方法。

4. 锻炼与运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六、板书设计:数列:概念、分类等差数列:性质、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性质、求和公式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练习中,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列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运用能力。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1000字老师好,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小学数学的说课,主题是“数数,数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1. 能准确地读出0-99的数字;2. 了解0-99的数字是由十位和个位组成的;3. 能运用十位和个位数字进行简单的数的组合;4. 能说出1-100中的整十数。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读出0-99的数字。

2. 教学难点通过对十位和个位数字的组合,以及用十来表示整十数,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数的分解与合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为了导入新课,我会先问同学们一些问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字吗?- 1和2组合起来是多少?- 23由什么组成的?接着,我会写一些数字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字,并且找出它们的规律,相信这样的引导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

2. 理解十位和个位介绍从10到99的数字,介绍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我将在黑板上绘制一张数码图,以便演示如何合理地使用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

- 十位是什么?它表示的是数字最左边的一位;- 个位是什么?它表示的是数字最右边的一位。

- 根据不同数量级的意义,不同的数字拼合起来,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数字。

3. 数字的组合以42为例,我将数字4、2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可以看到4代表4个十位,2代表2个个位。

接着我会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4、2来学习如何组成42这个数字,例如,学生2拿出2张卡片,学生4拿出4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这样,42就诞生了。

接着,老师进行反复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组合数字,例如,可以让学生们拿纸牌,让他们抽出1张10和3张1,学生可以通过抽出手中的纸牌来表示出数字13。

4. 数的拼合与拆分接下来,老师将讲解数的拼合与拆分。

例如,将数字35分解成三个十位和五个个位,再将它们相加得到数值。

而数的拆分,则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数的拆分是将它们分成十位和个位,然后将它们相加。

在演示了数的拆分与拼合后,我会让孩子们练习,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陈松一、课程目标《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职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有基本的C程序设计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理解和编制简单的C程序。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是针对综合高中对口单招班高二年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原理课程,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班级学生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基础较薄弱。

教师必须首先弄清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与参考书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C语言编程基础》(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此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模块,第二部分是选用模块。

对口单招学生只学习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单招计算机专业的考纲中是不要求的。

辅导练习:1、C语言阶段综合测试卷集。

2、自己编写的每次课的学生工作页。

四、教材分析1、单元内容数组单元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章节,本单元教学内容有:(1)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一维数组应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二维数组应用。

(3)字符串与字符数组、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字符数组应用。

2、单元设计(1)本单元每次课都编写了学生工作页,让学生根据任务去学习本单元内容。

(2)本单元加强了上机实习的课时数,着重培养学生上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一维数组、二维数值型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对数组的初始化。

(3)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和处理。

(4)熟练掌握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5)理解程序设计中的几种常见算法的基本思路。

➢技能目标:(1)学生能正确的定义数组;能正确的引用数组和初始化数组;能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数组的概念、特性、基本操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2.1数组的概念、特性、基本操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数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1. 信息意识:通过学习数组的概念和特性,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有效的信息组织方式。
2. 计算思维:通过学习数组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组的基本操作,如遍历数组、插入和删除元素等。
- 学生能够理解数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并能够灵活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编程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培养了自己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数组在编程中的应用”系列视频,过实例学习数组的基本操作。

C++课件 第六章 数组讲课稿

C++课件 第六章 数组讲课稿
• 定义内容: ·数组名 :必须是合法标示符 ·类型(存储属性/数据类型) ·大小(维数/元素个数)
• 定义的一般形式: 存储属性 数据类型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
表达式]… 常量表达式:常量或符号常量,其值必须为正,
不能为变量 !如:int n=5;int a[n];这样定义是错 误的,如下为正确的:int a[10],b[5][4]; char name[8], ch[2][3]; static float x[8*2+1], table[2][3][4];
f[i] = f[i-1] + f[i-2]; for(i=0; i<20; i++)
{ if (i%5 == 0) cout<<endl;
cout<<setw(12)<<f[i]; } }
【例】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是什么?
#include <iostream.h> void main() {int a[][3]={{1,2,3},{4,5},{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void main()
{int a[]={1,2,3,4,5,6}; static int b[6]={2,3,0,4}; int i;
结果: a=1,b=2
sum(int,int,int);
a=2,b=3
for (i=0;i<6;i++) {sum(a[i],b[i],i);
a=3,b=0
C++课件 第六章 数组
问题的引入
例:输入10个学生某门学科的成绩,求平均成绩。
开始
1、当读入下一分数时,前一分数值是否还能找到? 2、如何将低记于数平器均i=成1、绩总的分分z数f=打0 印出来?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计算机教室;
- 安装有编程软件(如Python、Visual Basic等)的计算机;
- 投影仪或互动白板。
2. 课程平台:
-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平台;
- 教学管理系统。
3. 信息化资源:
- 课本配套电子资源;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数组知识点时,部分学生对数组索引的理解还存在困难。尤其是0索引的起始概念,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一点,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组索引的原理。
另外,在组织课堂活动方面,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讨论和实践中。但我发现在解答疑问环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担心问题过于简单而不敢提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问,营造一个轻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
- 数组的概念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 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 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遍历、访问、插入和删除;
- 数组在实际编程案例中的应用,如排序、查找等。
举例:重点讲解数组的索引机制,如何通过索引访问数组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循环结构实现对数组的遍历。
2. 教学难点:
- 数组索引的理解,尤其是0索引的起始概念;
- 数组越界问题的避免,即如何确保数组操作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 数组操作中的逻辑思维,如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元素位置的移动。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组操作时如何正确处理索引,避免越界问题,以及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如何调整数组内其他元素的位置,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具体示例和图解,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

java数组教案模版

java数组教案模版

备课教案学年学期课程名称JAVA 开发技术主讲教师授课对象教学目的1. 把握数组的声明、表示及赋值。

2. 理解数组元素的内存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数组的声明、表示及赋值难点:数组的内存安排1.教师精讲理论内容2.多媒体呈现教学重点、及程序代码例如3.教师演示java 数组的代码使用,学生做课堂做练习把握。

教学基本内容备注导入:数组的意义介绍:之前学习内容中,存储、使用的数据都是单独一个个的数据,如25,a。

但实际生活和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和处理一连串的数据〔一组数据〕,如全班同学的成绩。

在java语言中,就是通过数组来实现对一组数据的存储和使用。

强调:一个数组可以存放上千万个数据,但是要留意一个数组中必需存放一样数据类型的数据。

如存储都是浮点数类型〔学生成绩〕,或者都是字符串类型〔学生姓名〕。

但是不能在一个数组中既有浮点数据,又有字符串型数据。

一.数组的声明与内存的安排要使用Java的数组,必需经过两个步骤:〔1〕声明数组、〔2〕安排内存给该数组。

这两个步骤的语法如下:【格式1 数组的声明与安排内存】数据类型数组名[ ] ;// 声明一维数组数组名= new 数据类型[个数] ; // 安排内存给数组解释:1.数据类型:声明数组中存储的数据元素的类型,常见的类型有整型、浮点型与字符型等。

2.数组名:给这个数组起的名字,以便利该数组的使用。

建议使用有意义的名称为数组命名。

3.安排内存:数组声明后,接下来便是要配置数组所需的内存〔数组元素只有放在内存中,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才能使用〕。

其中“个数”是告知编译器,所声明的数组要存放多少个元素,由此来明确需安排多大的内存空间给该数组。

“new”则是命令编译器在内存中真实开拓一块空间供该数组使用。

举例:int score[] ; // 声明整型数组scorescore = new int[3]; // 为整型数组score安排内存空间,其元素个数为3内存安排状况:〔学问扩展,尽量理解〕在上例中的第一行,当声明一个整型数组score时,编译器会安排一块内存给它,马上用来保存指向数组实体的地址,而此时这个变量并没有包含任何内容,如图1所示。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第四章 数组—一维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第四章 数组—一维数组
for(i=1;i<=100;i++)
if(a[i]>average)
printf(“%f\n”,a[i]);
(2)在这里,a代表数组名,a[i]代表a数组中的一个元素,i是数组元素的下标,当i的值为1时,a[i]代表a[1];当i的值为2时,a[i]代表a[2]。在循环中当i从1变化到100时,a[i]也就逐个代表a[1]到a[100]。
if(a1>average)printf(“%f\n”,al);
if(a2>average)printf(“%f\n”,a2);
……
if(a100>average)printf(“%f\n”,a100);这样的程序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解决上述问题方法:(1)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叫a的变量,它不代表一个单一的成绩值,而是代表整个成绩组。使用数组元素a[1]、a[2]、…、a[100]来代替a1、…、a2、…、a100,则程序就会简单得多,只需要用一个for循环就能完成100次比较:
每个数组元素也都可以作为单个变量使用。
3、一维数组(45分钟)
(1)一维数组的定义(先定义后使用)
格式:类型说明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例如:
int grades[10]; /*定义了一个数组grades,元素个数为10,数组元素类型为整型。*/
说明:1)数组的类型就是数组各个元素的类型,对于一个数组,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的。
(3)数组的下标:是数组元素的位置的一个索引或指示。
(4)数组的维数:数组元素下标的个数。根据数组的维数可以将数组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多维数组。
例如:int a[10];
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a,该数组由10个数组元素构成的,其中每一个数组元素都属于整型数据类型。

C语言《二维数组》说课稿

C语言《二维数组》说课稿

《二维数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教学,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二维数组的引用的方法;2、掌握二维数组的初始化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教材分析选用教材为李腾编著的《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该教材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特点如下:1、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编排上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2、采用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各章节均有案例,贯穿整个课程进行难点讲解,以实际应用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兴趣,促进理解;教学与项目开发融为一体,浅显易懂,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3、实验实训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丰富.课程设计中案例学生熟悉。

本节课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4章的4.2节:二维数组。

三、学生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C语言程序设计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学习时较困难,入门较慢。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中数组的概念他们容易理解,简单的一维数组对他们不太难,但涉及二维数组的编程较为困难。

另外,中职学生对于上机实际操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为有兴趣;简单的实验项目都能完成,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也较差。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演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议一议,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通过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本次课教学重点1)二维数组的定义;2)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在教学过程的叙述中,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最能体现教学理念的内容和最能展示教学艺术的环节,作较为详细的叙述。

2、本次课教学难点1)二维数组的初始化2)二维数组的实际应用3、难点解决办法1)通过演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并从一维数组入手,逐步引入二维数组的概念,弱化实用性不强的细节;2)围绕字符数组进行难点讲解,以实际应用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理解二维数组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3)针对难点设置上机实际操作内容,进一步掌握二维数组程序设计方法.4)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布置任务项目,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达到学习目的。

12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第四章 数组(2)—二维数组

12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第四章 数组(2)—二维数组
说明: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后讲到指针的时候更便于理解
二维数组的存储:二维数组从概念上可理解为行-列矩阵,但存储器是一维的,需按一定规则转换,在内存中:C语言中,二维数组中元素排列的顺序是——按行存放,不同的语言它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Fotran是按列存放的。
如:见纸上
也就是说:数组元素的实际存放顺序是:右边下标比左边下标变化得快!!!
2、二维数组的定义(10分钟)
如前面所说,可以把二维数组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一维数组:它的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
如:int a[3][4];可以将a数组看作是一个一维数组,它有3个元素:a[0]、a[1]、a[2],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图在纸上:可以理解为:int a[0][4], a[1][4], a[2][4],此处把a[0],a[1],a[2]看作一维数组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案表
授课题目
第四章数组(2)——二维数组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基本内容:(1)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重点:二维数组的引用
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
1、引入(5分钟)
在C语言中,数组的元素还可以是数组,这样就构成二维数组,所以二维数组可以堪称是“数组的数组”。照此办理,还可以构成三维,四维数组(称多维数组)等等,二维数组是多维数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数组,它代表多维数组的基本特征。
1、逐个字符数组元素输入输出:用%c格式符描述。
例:scanf(“%c”,&a[i]);printf(“%c%c%c”,a[0],a[2,a[3]]);
2、整个字符串(数组)输入输出,用%s格式符描述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C 语言中的二维数组。

一、教材分析《C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二维数组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二维数组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 C 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和表达式,以及一维数组的相关知识。

二维数组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指针、结构体、文件操作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C 语言程序设计》(第 X 版),教材内容详细,逻辑清晰,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二维数组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编程中容易出现数组越界、内存访问错误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二维数组的概念和存储方式。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方法。

能够使用二维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 C 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二维数组的遍历和应用。

2、教学难点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利用二维数组解决复杂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二维数组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应用。

演示法:通过演示程序的运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二维数组的工作原理。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二维数组解决问题。

2、学法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二维数组的相关知识。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案例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加深对二维数组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矩阵运算的实例,如计算两个矩阵的和,引出二维数组的概念。

八数组说课课件

八数组说课课件
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对学习流程更明确,提高了课 堂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展示,让学生 从中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进一步培养 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六.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所 以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了逐步 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先让学生通过剪纸来认识等 腰三角形;再通过折纸、猜测、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我在教学 设计中遵循由个别形象到一般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 认知规律,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 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宗旨。
B A
AB=AC
C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猜想等腰△ABC有哪些性质?
结论: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角: ① ∠B = ∠C → 两个底角相等
② ∠BAD=∠CDA → 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③∠ADC= ∠ADB=900
→ AD为底边BC上的高
边: ④BD = CD

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课件运用说课稿
一. 课件设计意图
本课件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先通过实际图形中的 等腰三角形入手,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到动手操作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通过对折 来观察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在这个基础上 进行探究、讨论、验证和应用,这样做可以激发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知识 的应用能力,并注重对书写规范化性的引导。
用课件规范学生的书写,并为学生的其他一些证明方法作出指导。
小结归纳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等腰三角形
性质1:等边对等角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

c语言维数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C 语言中的多维数组。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学多维数组。

大家想想啊,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是只有一个篮子,那装东西就有限,要是有好几个篮子,是不是就能分类装更多的东西啦?这多维数组就像是多个篮子,能让我们更有条理地存放和处理数据。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有一次我带着学生们去参加编程比赛,题目是要统计一个班级里不同学科的成绩情况。

当时好多同学就懵了,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么多的数据。

后来我就引导他们用多维数组来解决,就像是把每个学科的成绩放在一个“格子”里,一下子就清晰多了。

接下来咱们看看多维数组的定义和声明。

比如说,咱们要定义一个二维数组`int arr34;`,这就好比是在桌子上摆了 3 行 4 列的小盒子,等着我们把数据放进去。

再说说多维数组的初始化。

初始化就像是给这些小盒子里先放点东西,比如说`int arr23 ={{1, 2, 3},{4, 5, 6}};`,每个小盒子都有了自己的“初始宝贝”。

那多维数组怎么访问元素呢?这就好比你知道了哪个盒子里有你想要的东西,然后去拿。

通过下标,比如`arr12` 就能拿到特定位置的数据。

多维数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二维数组来表示一个矩阵,进行矩阵运算;还可以用它来存储图像的像素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多维数组的概念,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写代码,多练习,加深印象。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多维数组就像是我们编程世界里的“收纳神器”,能让数据变得井井有条,方便我们处理和使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多维数组,让编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谢谢大家!。

数组说课稿

数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组在循环中的应用》。

这是上教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四节。

主要内容为数组的定义及数组的应用。

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课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课标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本模块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程序语言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数组能够批量的存储数据,是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并且与前面学习的变量、循环等内容联系紧密,也是之后学习查找、排序等算法的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数组的含义及其定义,熟练掌握数组在循环结构程序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互动、体验、创作的过程中,学会对比、探究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和算法分析,促进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学情分析:通过前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常量、变量等概念,掌握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

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更为深入的理解与应用,根据学情我确定数组的应用目标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组这项技术,通过应用数组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所以教学的重点确立为:数组的定义方法和数组的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数组含义与作用容易理解,但在具体的使用时很难想到数组下标的作用,所以教学难点确立为:数组元素的引用。

二、教学法:1、教法为了将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本课综合选用类比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以比赛、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2、学法在学法上,重点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师生研习、同伴研讨、自主研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类比,探究等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组》说课简案
一、说教材
《数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新版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第七章的内容。

在之前的教学内容中,已经系统介绍了VB语言基础、赋值、三大基本结构等概念。

《数组》共分四节7课时。

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组的概念,能在实际解题中应用数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巩固知识体系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数组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个人信息的理解,体会教师对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繁重与复杂,并学会将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数组的概念、数组的声明、维数、下标。

教学难点:数组的概念
二、说学生
执教年级基本为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或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对程序设计仅有较简单的基础认识,总体而言学生普遍反映VB比较难学,很多知识抽象难懂,如何将数组这种新的数据类型浅显易懂地介绍给学生就显得比较困难了。

三、说教学方法及策略
中高职的程序设计可以说是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感觉比较头疼的课程。

因为相对于应用软类课程,程序设计比较枯燥,多年以来一惯彩的教材教法匀脱离生活很远,对中高职这类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感觉门槛很高,学了又感觉没什么意思。

特别是程序的灵魂——算法,学生理解为“整天几个数排大小,倒底有什么用啊”,于是为了将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动,接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我经过几届学生的尝试,将专业课最新的教学形式——项目教学法融入到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程就围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项目去做,一个个模块去分析去掌握。

本课程就选自其中的“成绩查询”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首先让学生应用这个项目的功能,再去理解解决这个功能是用什么方法——数组。

再从功能入手,理解数组的概念,掌握数组的使用,通过教师对程序的讲解能熟练使用数据。

本课综合选用类比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比如在理解数组等晦涩难懂的知识时,我用生动的类比法来演示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自主分析和思考,主动出击来解决问题。

当学生有了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安排和准备
教具及教学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示范程序、板书演示文稿。

五、说教学过程和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项目引入、项目描述、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拓展。

其中通过项目分析,引入数组的概念,从实际应用出发,讲授知识点。

所以项目分析为本课知识点讲授部分。

具体阐述:
(一)项目引入:大项目分解,引出子项目:根据学号查询成绩
(二)项目描述:输入同学成绩,填入查询学号,显示该生成绩
(三)项目分析:用普通变量进行无法实现,引入数组概念。

(1)数组概念的介绍
复习并类比举例:数组变量用于存放某个特定对象的数据,假设一个变量对应于一个抽屉,这个抽屉里就只放一样物品。

提问:如果这时候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品要存放在这个变量抽屉里,可以吗?
答:不可以。

1.因为变量的一一对应性,是不允许的。

2.即使是塞进去了,这样乱糟糟的以后想找东西也麻烦了。

随感而发:同学们有没有在抽屉里面乱放乱塞东西的习惯呢?
说到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同学可能都有收纳整理的习惯,比如不同书籍的归类存放;说到抽屉,也有这样的归类功能:收纳小零件,收纳信件等。

那么我们几天接触的数组的概念其实就像是加工过的抽屉,将一个抽屉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面只能唯一存放一件物品,我们这里也就是存放某个特点对象的数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存放的必须是同类物品,比如专门存放信件的抽屉。

【教学意图】通过简单易懂的例子引入数组的概念,使抽象难懂的知识一下子豁然开朗。

同时顺带提醒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乱放物品。

(2)基础知识准备
1、数组的概念定义
2、何时使用数组,使用数组的好处:多个同类数据;互有关联;无需大量定义
3、维数的概念——下标的个数,先讲一维数组。

下标:表明有多少个同类空间;注意缺省下标为0。

比如抽屉里的信件,边上号码,方便存取阅读。

图示理解:
拉开抽屉,分成一档一档的是一维,分成一格一格的就是二维。

抽屉存放语文成绩:一维抽屉存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成绩:二维
4、数组元素的几点说明
5、定义方式(略)强调定义数据类型时,可多举几例。

【教学意图】万丈高楼还需平地起,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传统讲解时都是教师根据一个程序进行讲解,学生理解不是很深刻。

通过图示和比拟,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关于数组的各种概念知识,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程序举例
教师:根据例题,同学们回到我们的项目中,思考数据与整门功能成绩、下标与学号,数组变量与成绩的关系,完成项目。

【教学意图】学生讨论进行项目分析,打开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通过任务课题研究,对学生前后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四)项目实施:
(1)、界面设计与属性设置:学生独立实现
(2)、项目功能:关键技术分析:将数组应用到成绩查询上,下标与学号,数组变量与成绩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刚刚的讨论结果,完成项目功能。

(五)项目拓展:同学们的成绩管理应是面对全部功课的查询,那么这个查询应怎么实现?请同学们思考,并在下一课时完成。

六、说小结
我利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在给学生介绍VB数组时安排了一堂有趣的设计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析、思考和学习,自主构建、巩固了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于学习,同时注意结合前后的知识点加以整合,表现了学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一直贯穿其中的师生讨论、小组讨庥和研究也拓展了教学范围和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体会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完成项目要求的过程中,掌握数组的概念。

在学习数组的概念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采用不同的方法。

本课程区别于以往先列出数组,再让学生学习语法规则,最后将知识点应用到各独立小段的程序中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最特别之处为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就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学生兴趣很浓,因而将平时最为难理解的概念不知不觉中轻松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C语言的逻辑程序设计》作为专业核能力课,一方面要把基本知识讲透,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并在实训环境中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情境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演示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中“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效果最为突出。

1、任务驱动法
这种方法以任务为驱动,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去掌握,变被动为主动。

每次课都提出一个明确的任务,通过一个任务掌握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教学目的明确。

如讲授多重循环以制作实际生活中的“数字电子钟”为例设计一个时、分、秒的时钟;讲授顺序程序设计“模拟交通信号灯”中红绿灯显示过程设计程序;讲授选择结构时模拟购物节目中商品价还价设计程序。

这些做法,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在实训室中进行教学做一体教学,实现了高度开发的师生互动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