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实践与思考(通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通用版)

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实践与思考(通用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重庆国有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展示了能动的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使安全工作初步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阶段发展到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阶段。但用全面的观点、以理性的思维、从机制的角度来认识,还需要继续探索系统化、深层次、规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思考,认为可以采用“五个推进”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继而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性、警示性、前瞻性、历史性、接近性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推进安全系统观的确立

安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面、综合、系统地规划、推进和落实。安全工作上升到文化层面,首要的是必须确立安全的系统观,用系统思维来解决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庞杂问题。这有利于防止安全工作中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

1.确立安全的投入观。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安全的投入观,是“安全第一”方针在投入上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凡

涉及安全的投入,是硬投入,是必须的投入,是第一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投入。必须坚决制止在安全投入上的不作为或“打折”现象,并从政策上对安全投入给予激励。

2.确立安全的环境观。环境是安全的基本要素。创造安全的环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企业应当从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形成本质型安全的条件。必须切忌以种种困难为借口和托词,让职工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作业。

3.确立安全的分配观。加大安全在分配中的权重,用分配来调节安全,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它的切入点是将职工的安全行为(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收入)有效挂钩,从根本上克服“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改变利益驱动的单向性。实施这一机制重要的是度的把握。

4.确立安全的管理观。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维性。要注重突出预防这个特点,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尤其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根本职责;注重强化基础这个难点,不断提高技能,规范行为,实行标准化的考核管理;注重源头治理这个重点,实行釜底抽薪,切实把事故苗头和隐患消除在初期阶

段。

5.确立安全的责任观。要将“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重于泰山”等方针、政策、原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责任,通过实施细则、工作程序、行为规范,使其实现具体化、刚性化、人格化,成为人们不愿、不敢、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同时实施严格考核,绝不因人而异、时紧时松、重此轻彼。

二、推进安全辩证法的思考

安全生产中处处充满辩证法。用辩证思维来指导安全工作,不断深化对安全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引导职工注意表象下的本质、静止间的运动、偶然中的必然,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更细致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安全工作更为有序。

1.正确处理“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的关系。要弱化“要我安全”中说教的成分,使管理者的思想以“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突出“我要安全”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其成为操作层自身、主观、存在的需要。从而激发职工内在的责任感,启发职工能动的自觉性,焕发职工自强的潜意识,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局面。

2.正确处理“自主保安”与“联锁保安”的关系。安全工作是一

个整体,个人的行为关乎他人的生命。“自主保安”是基础、是细胞,基础牢实,细胞健康,总体安全才有保障。“联锁保安”是手段、是措施,因为人是有惰性的,他需要监督,需要互保。二者的关系是递进并相融的,是“双保险”。

3.正确处理“安全激励”与“行为约束”的关系。激励与约束是同轴两极、对立统一的两种手段。它们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于安全工作而成为重要机制。它们目标相同、相向而行,共同作用于安全生产的主体,以期形成“自控体系”。奖得眼红、罚得心痛是其典型表现。“安全激励”与“行为约束”需双管齐下,不能倚轻倚重,还要辅之以细致的疏导工作。

4.正确处理“历史经验”与“现实安全”的关系。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历史经验”是“现实安全”的镜子。要通过温故而知新,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解析原因,寻求规律,以确保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降低安全风险和成本,最终实现“现实安全”。对历史经验也不能盲目照搬,而要与已经变化了的情况相适应。

5.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速度”的关系。我们要的“发展速度”,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指导下的发展速度,其中“安全生产”是最重要、最基本、最前提的要素。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发展速度的一种规范和界定。它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不要畸形的速度,更不要带血的速度。

三、推进安全方法论的探索

方法是实现安全目标的桥和船。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安全方法论是各类安全方法的集成,是各类方法整合后的新境界。不断总结、更新方法,针对变化了的情况提出新的方法,这是方法论的重要任务。这里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制度规范法。安全制度带有历史性、集约性和抽象性,它是在鲜血、汗水、案例的基础上构成的。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是做好安全的基础性方法。运用这一方法,首先必须使制度简洁、明了、好懂、易记;其次必须可操作,让制度转化为工种、工序、岗位、动作安全要领;第三需辅之以一套严格的考核系统及考核办法。

2.案例剖析法。案例剖析法是指用现实的、生活的、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注重安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学、可比、可信和可参照性;它的优势是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更令人信服。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就事论理,以理服人;防止就事论事,简单了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