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的发现》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索等活动,发现物体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发现;3.探究幼儿园中的科学环境,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索等活动,发现物体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比较,从而发现物体的规律,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1.实物:水杯、铅笔、簸箕等;2.PPT课件:包括环节设计、图片、视频等;3.教具:创意贴、纸笔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 (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发现和奇特的图案,引起幼儿对物体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主题。
二、制定规则 (10分钟)1.班级制定观察规则;2.按小组进行观察,完成科学探究任务;3.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观察 (20分钟)1.给出具体的观察对象,让幼儿小组进行观察;2.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特点和规律,并记录下来。
四、比较 (15分钟)1.让不同小组之间分享各自的发现,进行比较分析;2.导师逐一点评,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反思。
五、制作记录 (20分钟)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总结,让幼儿制作记录,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及过程,并进行表述和展示。
六、分析和总结 (10分钟)让幼儿集体回顾本次探究活动,分析不同的结果和得出的规律,总结出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收获。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开展,我们发现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同时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一起探究逐渐认识到物体的特点及规律,并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这是他们认识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一个好的开始。
在教学中,我们也认识到需要更细致和简洁的语言,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儿园中班科学发现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发现教育教案近年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针对幼儿的科学发现教育。
科学发现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并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发现教育教案,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引入活动1. 自然万物的探索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如校园花坛、操场等地。
通过观察花草、昆虫、鸟类等自然景物,鼓励幼儿们亲自动手触摸、感受,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兴趣。
2. 身边事物的观察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身边小事物的观察,如水滴、小动物等。
通过现场观察并鼓励幼儿们亲自动手实验,让他们从亲身经历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和变化。
二、实际操作1. 做实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把小玻璃瓶内充满水后倾斜,让幼儿们观察水的变化。
引导幼儿们反思“倒立后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幼儿们体会到重力对物体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制作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模型,如造纸模型、风车模型等。
通过制作过程,幼儿们了解到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实践活动1. 高温传递实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高温传递实验。
通过将一杯热水倒入三个杯子中,一个空杯子、一个铁杯子和一个塑料杯子,观察每个杯子中水的温度变化。
通过实验,幼儿们能够理解不同材料对温度的传递速度产生的影响。
2. 探究火的燃烧教师可以在户外教室进行火的燃烧探究活动。
通过点燃纸张、树叶等物体,并观察燃烧的现象,引导幼儿们思考“火的颜色是什么?火是由什么东西产生的?”。
通过讨论和实践观察,幼儿们对火的燃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幼儿园中班科学发现教育教案,幼儿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出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科学发现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在实施教案时,应注意与幼儿的互动和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从而使科学发现教育更加有效。
幼儿园中班我探索我发现主题计划

幼儿园中班我探索我发现主题计划1. 引言在幼儿园中班中,我们希望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世界。
本主题计划旨在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幼儿将深入了解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探索和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了解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活动3.1 探索自然活动1:观察四季变化•学习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
•观察并记录树叶、花朵的变化。
•通过实地考察、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四季的变化。
活动2:动物观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
•观察动物的特征、习性和栖息地。
•实地参观动物园,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生活。
活动3:植物观察•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植绿色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学习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2 探索科学活动1:物体探索•通过感官探索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分类不同的物体,例如:硬软、冷热、轻重等。
•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实践和发现规律。
活动2:实验科学•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气化和凝固实验。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3.3 探索艺术活动1:绘画和手工制作•鼓励幼儿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供各种材料和主题,如自然风景、动物等。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2:音乐和舞蹈•听音乐和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激发幼儿的音乐和舞蹈兴趣。
•进行集体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
4.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探索的情境,激发兴趣和好奇心。
•实践探索法: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幼儿亲自实践和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3篇

【导语】幼⼉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体、智⼒和⼼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园是⼩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且可以从⼩接触集体⽣活。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幼⼉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3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幼⼉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 ⼀、问题的发⽣: 刚到⼀个新班级,我花了不少时间熟悉班上的孩⼦、和他们交流。
⼀个星期以后,我发现⼀个叫傅振扬的⼩朋友来幼⼉园总是紧绷着脸,不肯和我打招呼,也不愿和我交流,也很少与班上的⼩朋友交谈。
经过了解,我知道振扬是这期刚插进来的新⽣,不知是对这班孩⼦还不熟悉,还是性格如此或是别的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振扬进⾏了重点观察: 观察1:区域活动,⼩朋友都在活动区选择⾃⼰喜欢的玩具,可振扬却⼀个⼈静静的坐在椅⼦上,也没有主动的与⼩朋友玩。
观察2:户外活动时,⼩朋友都在拍球,振扬的⼿脚协调能⼒很差,拍了两三下球就滚到⼀边去了,我⾛过去试图帮助他,振扬显得很害羞但并没有排斥我,只是不肯⽤语⾔与我交流。
观察3:吃午饭时,振扬吃完⼀碗饭,拿着空碗站在我⾯前,脸涨的通红,我问他是不是要添饭,他只是点点头但没有开⼝。
观察4:保育员池⽼师请⼩朋友帮忙叠⽑⼱,⼤家争着举⼿,池⽼师就近叫了振扬帮忙,可他看了看,⾛开了。
通过观察振扬在幼⼉园的表现,我初步断定振扬有⼀定的⾃闭⼼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问题的症结: 通过家访,我们⼏位⽼师了解到振扬的⽗亲也是⼀名教师,母亲开着⼀家⽂具店,⼯作很忙。
⼩时候,振扬是在农村的外婆家长⼤的,外婆在⽣活上对振扬照顾的很周到,但平时却很少与振扬进⾏语⾔交流,在家⾥振扬只是⼀个⼈玩玩具,很少有同年龄的玩伴。
时间久了,振扬变的很胆⼩,性格也很孤僻,语⾔表达有⼀定的障碍,因此与同龄的孩⼦产⽣了⼀种排斥⼼理,如今,振扬已经5岁了,振扬的⽗母把他送到幼⼉园,希望他能与⼩朋友交往,改变胆⼩⾃卑的性格。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奇妙发现》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奇妙发现》教案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奇妙发现》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理解“发现”的含义,能够描述自己的奇妙发现。
2.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
1. 了解“发现”的含义。
2. 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奇妙发现。
3. 分享彼此的奇妙发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如雨后的彩虹、夜晚的星星等,然后引出“发现”这个主题。
2. 新授:
(1)教师解释“发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教师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奇妙发现,鼓励他们用语言进行描述。
(3)教师对孩子们的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巩固练习:
孩子们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天气等),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一些新的或者有趣的发现,并进行分享。
4. 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发现”和“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去发现和探索。
四、作业布置:
请孩子们回家后继续寻找自己的奇妙发现,并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进行描述,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何改进之处。
中班科学发现室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篇1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楼房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小宣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小宣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小宣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小宣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
例如:早上活动区时小宣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醒醒正巧坐在小宣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小宣的搭建,于是小宣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醒醒哭着向我告状说小宣打他了。
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小宣叫了下来,对他说:“宣儿,你为什么打他啊?”小宣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
”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小宣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还能怎么告诉他啊?”小宣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小宣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小宣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
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篇2下午,小朋友吃完点心都进了教室。
一会儿,天渐渐黑了下来,有的小朋友注意到了,星星说:“老师,天黑压压的,看也看不清,等一会儿爸爸妈妈不能来接星星了,”李欣说:“马上要下雨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突然天上打起雷来,雷声“轰隆隆”的传来,把小朋友们都吓住了,凌佳琦捂着耳朵说:“打雷很吓人,声音真响。
”小朋友也学着她的样子将耳朵捂住。
果然雷声过后,马上下起雨,雨越下越大,雨声吸引了幼儿,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向窗外看去,有几位小朋友甚至跑到窗台边去看雨。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的发现》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的发现》学科:科学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教学准备:1.课件和实验工具2.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科学探究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老师提问:“你们平时都有什么发现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Step 2: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和现象。
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从这个图片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或者科学现象呢?”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Step 3: 进行科学实验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实验或活动,如水的沸腾温度。
2.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或者得出结论。
4. 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和讨论。
Step 4: 拓展学生思维1.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记录发现和总结,进行小组分享。
Step 5: 结束课堂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写下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家讲座、科学展览等与科学相关的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兴趣。
2. 通过科普读物、科学实验室等资源,提供学生进行更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3. 开展科学项目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还培养了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并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的发现》

评估幼儿动手制作小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材料选 择、操作步骤和结果呈现。评分依据实验的创意性、可行 性和完成度。
思考与提问
评价幼儿是否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或完成的实验进行深入 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评分依据问题的深度 和合理性,以及解答的尝试性。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希望未来能增加更多有趣的实验项目,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广泛的科 学领域。
加强科学知识学习
建议增加科学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 和原理。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提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课堂互动与反馈
提问与回答环节
鼓励学生提问
01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关于科学现象
和实验操作的疑问。
及时回答问题
02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回答,确保学生理解并掌
握相关知识。
引导深入思考
03
除了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引导等方式,帮
助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实验记录
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 其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分组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方便幼儿互相交流和讨论。
讨论主题
围绕教学内容设置讨论主题,如“ 不同颜色的水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 色?”、“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何分 类?”等。
分享交流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 果,引导其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点评与建议
肯定学生表现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 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主题班 会的形式,可以引导孩子们积极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
主题目标
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 神,激发他们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提高孩子们的沟通、 协作和表达能力,促 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兴趣、 特长和价值观。
主题意义
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 的基础。
点。
自我价值
通过鼓励和肯定,让幼儿认识到自 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培养他们的自 尊和自信。
自我实现
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己, 发掘他们的潜力和才能,促进自我 实现和成长。
自我价值
培养自尊心
通过正向反馈和鼓励,让幼儿感 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自我效能感
通过完成挑战和任务,让幼儿感 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感,提高
克服恐惧心理
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之常 情,但我们需要学会控制 这种恐惧,通过积极的心 态和行动去面对和克服。
不断学习和适应
面对未知,我们需要不断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以便 更好地应对挑战。
探索未知的方法
实践探索
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 去体验未知的事物,从而 获得最直接的认识和经验 。
鼓励幼儿勇敢尝试和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勇气 和毅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2023 PART 04
活动安排
REPORTING
活动一:寻找宝藏
总结词
培养探索精神
详细描述
通过设置寻宝游戏,引导幼儿在规定范围内寻找“宝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
中班主题活动寻找小秘密

中班主题活动:寻找小秘密在幼儿眼中,无处不在的空气、各种各样的纸、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等事物都隐藏着许多的“小秘密”,而这些“小秘密”又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
因此,在这气候宜人的日子里,我们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中心幼儿园中班围绕“寻找小秘密”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和秘密,让探索的乐趣渗透在他们的生活中。
一、环境创设1.布置“寻找小秘密”的主题墙,引导幼儿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者自己表征、记录等,布置关于空气、纸、影子等小秘密的主题环境。
2.创设“我的新发现”“这是为什么”等专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探索找到答案,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二、生活活动1.结合户外活动,引导幼儿知道新鲜空气对身体的好处并发现生活中空气污染的情况,使幼儿懂得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和简单方法。
2.在早操、午后散步时,引导幼儿发现物体与光的关系,发现影子的变化,并能够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
三、家园共育1.建议家长多带幼儿外出,让孩子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对我们的重要,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保持空气清新。
2.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收集各种纸和纸制品(或到工艺品店参观、购买),让孩子感受纸的魅力。
3.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中玩变手影的游戏,并让孩子把自己变得手影用绘画方式记录下来,或编成有趣的故事,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流分享。
四、教学活动1.通过“寻找空气”“制泡高手”“吹羽毛”等活动,了解空气的“小秘密”,体验实验活动和集体合作的乐趣。
2.通过“各种各样的纸”“纸条变变变”“纸怕什么”“纸花开放”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破解纸的“小秘密”。
3.通过“影子歌”“会变化的影子”“形影相随”“放电影”等活动,让幼儿在唱歌、小实验、户外活动、故事中感受影子的神奇。
五、区域活动1.通过科学区的“气球火箭”“空气帮我走迷宫”等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20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1):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让孩子们多一点自由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群众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这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群众行动。
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我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
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好处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
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简单,给他们支配自我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我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我的行为,构成必须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好处。
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简单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
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群众进行。
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
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
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潜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
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
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
可见,过多的群众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就应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给孩子们自我支配自我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状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我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
这种锻炼,能够使孩子构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
它不但为幼儿这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搞笑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应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自我幼儿园主题活动

探索自我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成长中重要的一段时期,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并探索自我,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中,探索自我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进行探索自我主题活动?在幼儿园中,探索自我主题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其次,通过参与各种主题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社交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如何开展探索自我主题活动?1. 选择多元化的主题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多元化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从日常生活、动物植物、艺术手工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例如“我的家庭”、“我喜欢的动物”、“水果盛宴”等。
2. 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在开展主题活动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活动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使用丰富的教具、图书、游戏等资源,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同时,也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不同的角落,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并参与各种活动。
3.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探索自我主题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展览表演、艺术创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孩子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主题内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和参与发展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并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主题活动的具体案例1. 我的家庭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家庭的结构和成员,并通过绘画、剪纸、拼图等方式表达对家庭的认知。
还可以组织一次家庭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学校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和经验,增强亲子互动和家校合作。
幼儿园中班生活活动教案:我会发现

幼儿园中班生活活动教案:我会发现1.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和描述的能力- 提升幼儿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和关联的能力- 促进幼儿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认知能力2. 教学内容2.1 发现身边的事物- 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
- 帮助幼儿发现事物的特征、颜色、形状等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
2.2 观察自然现象- 带领幼儿进行室内外观察活动,如观察日落、风的吹动等自然现象。
- 引导幼儿讨论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培养他们发现规律和关联的能力。
2.3 探索社会活动- 借助社会区域的实际生活场景,如超市、邮局等,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活动。
-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社会活动的规则和关联,以及相关的人员和用品等。
3. 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如"你们在幼儿园中有没有发现过有趣的事物?"。
3.2 活动展开- 在幼儿园内外选择不同的场所进行观察活动,例如花坛上的花朵,户外的树木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 回到教室,展示观察到的事物的图片或实物,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
- 指导幼儿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观察,让他们理解活动规则和人员之间的关系。
3.3 结束总结- 组织幼儿分享他们发现的事物和观察的经验,让他们互相研究和交流。
- 总结此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在观察和发现中的收获和感受。
4.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 注重对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描述能力进行评价。
- 观察幼儿是否能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对社会活动的理解程度。
5. 教学资源- 图片或实物相关的教学材料- 观察表格或记录册- 图书馆或多媒体资源以上是本次中班幼儿园生活活动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我看见我听见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我看见我听见活动反思我园的“我看见我听见”主题活动,主要是以创设和发展幼儿学习的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
本活动可以使幼儿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同时让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产生积极的愿望。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使广大家长更加了解并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意识。
《纲要》指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特殊需要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对知识技能产生浓厚兴趣和热爱;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立设置的特色班级和特色课程;引导幼儿走进社区、学校、社会等不同区域开展探索活动或者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自我。
一、我园活动背景在这次“我看见我听见”主题活动中我园开设了丰富的《我看见我听见》特色课程。
根据区域活动的实施,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教育活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自己的特色班级和特色课程。
根据区域教育的目标,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特色小组,其中,我园以“家园联系”为主题,在家长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和幼儿展示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同时,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和幼儿自我管理等。
通过这些家访活动,不仅促进了家访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家园共育意识,同时也让我们在幼儿园的管理上更加科学化,有效促进了我园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目的意义我们利用班级的特色课程活动,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生活的情景,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友谊。
让他们在了解了自我的生活之后,能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能对周围环境更加有责任感,能提高他们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家乡,知道了社区以及家乡的美,同时感受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对他们充满了希望和热爱,知道了爱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并且知道,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美丽可爱的事物。
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将自己对家乡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探究。
同时通过“看见”和“听见”活动让幼儿能在实践中真正地体会到自我和同伴是怎样通过观察、听闻来认识身边的事物背后蕴藏着的道理。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在幼儿园阶段,趣味科学实验更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有趣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即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的重要性和益处。
一、实践中学习:自然探索与发现的魅力1. 自然自然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通过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去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
通过种植小植物、观察昆虫、探索季节变化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自然的知识。
2. 探索孩子天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
在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中,鼓励幼儿通过探索的方式去发现新奇的事物。
在实验中观察水的表面张力、探索物体在不同重力方向下的运动规律等,都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
3. 发现通过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进行的趣味科学实验,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现象。
这种发现的过程,不仅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热爱。
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对孩子的益处1. 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比单纯的听讲更具有吸引力,让孩子们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提高动手能力在趣味科学实验中,孩子们需要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器材,这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4. 科学精神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让他们习惯于用科学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解决问题。
这种科学精神的培养能够为他们日后的学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自然探索与发现计划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趣味科学实验,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我的新发现幼儿园中班

我的新发现幼儿园中班哇塞,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在幼儿园中班的新发现!在幼儿园中班,那可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城堡!每天早上,当我背着小书包走进教室,我都会发现小伙伴们的笑脸好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
“小明,你今天看起来好开心呀!”“小红,你的新裙子真漂亮!”我们就这样叽叽喳喳地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我们在玩搭积木的游戏。
我本来想搭一个高高的城堡,可是怎么都搭不好。
这时候,老师走过来,温柔地说:“宝贝,别着急,咱们一块想想办法。
”你猜怎么着?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三两下就帮我把城堡搭起来了。
我当时眼睛都瞪大了,心想:老师怎么这么厉害!这难道不是一个超级棒的新发现吗?还有一次,我们在画画。
我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可是我觉得颜色不够鲜艳。
旁边的小李凑过来对我说:“你用这个金黄色的蜡笔,太阳会更亮的!”我一试,哎呀,真的耶!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不就是一个很棒的新发现嘛!幼儿园的午休时间也有新发现呢!我以前总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
可是有一天,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片大大的云朵上飘呀飘,居然很快就睡着了。
我醒了之后还跟小伙伴们说:“原来想象能让我睡个好觉,你们也试试呗!”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我们一起玩滑梯。
我发现从不同的地方滑下来,速度好像还不一样呢!从高的地方滑,就像一阵风一样快;从低的地方滑,就慢悠悠的。
这难道不有趣吗?还有还有,我们种的小花苗,每天去看它都好像有点不一样。
它一点点长大,就像我们一点点在长大一样。
幼儿园中班的每一天,都有好多好多的新发现。
就像在一个大大的宝藏箱里,每次打开都能找到新奇的宝贝。
我觉得幼儿园中班就是一个充满魔法和惊喜的地方,每天都能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学到新的知识,认识新的朋友。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难道你们不觉得吗?我真希望能一直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快乐地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的发现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活动:色彩的拥抱
[教材简解]
幼儿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像美丽的颜色一样绚丽,而红、黄、蓝作为三原色,它们相互交融、混合,又会变成其他的颜色,这些神奇的变化更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所以本次教学活动就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而产生,激发孩子们探究颜色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问,进一步来探索发现颜色的神奇变化。
让幼儿在玩色这一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颜色的奇妙,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目标预设]
1.了解蓝黄两色拥抱会变成绿色、蓝红拥抱变成紫色、黄红拥抱变成橙色的现象。
2.引导幼儿大胆操作红、黄、蓝变色游戏,并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在玩色过程中感受颜色的变化现象。
2.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积极探索变色的奥秘,学习用语言表达。
[设计理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科学活动也越来越贴近孩子的生活。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但是,在现阶段教育活动中,科学探索活动绝大部分都来自老师的预设,对于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我们探索的较少。
在科学活动中,看似自主的探索,却是在老师约束的框框内匆忙活动,有时,将活动伸展开来又局限于知识、材料、时间、精力等准备的有限而没有很好的展开,这些都足以使孩子们无法深入探索科学活动,无法解决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科学难题,从而对科学活动产生距离感,最终失去兴趣。
面对科学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疑惑,我们思考:科学活动中,要用怎样的引导和形式,能始终保持孩子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孩子探究的灵性。
带着思考,我将源于孩子疑惑中的科学现象,引领孩子尝试着做真实、简单的探索活动。
[设计思路]
我班的孩子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常把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结果橡皮泥就变色了,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为什么这种颜色和那种颜色加在一起就会变颜色呢?孩子在疑问中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从孩子的兴趣点和问题出发,开始了我们的探索活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有美丽的颜色宝宝到我们班里来作客。
看看是哪些颜色宝宝?(播放课件:蓝色宝宝、黄色宝宝、红色宝宝)看,蓝色宝宝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播放课件:蓝色宝宝打招呼)蓝色宝宝特
别喜欢找好朋友,你们猜猜他会找谁做朋友呢?(幼儿猜测)瞧!蓝宝宝找到黄色宝宝做朋友,亲一亲,抱一抱!好开心啊!诶!蓝色宝宝怎么不见了?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蓝色宝宝怎么不见了?怎么变成绿色宝宝了呢?(播放课件:绿色宝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自由想象、讨论、交流)(分析:第一环节以创设情境和谈话方式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探究的好奇心,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蓝色宝宝不见了,变成绿色宝宝的秘密。
)二、操作实验,引导幼儿探索1.教师:孩子们,把你的蓝宝宝和黄宝宝亲一亲,抱一抱,看看有什么变化呀?
2.幼儿自主操作,证实自己的猜测。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展示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提供记录纸和笔)教师小结:好神奇啊!蓝色和黄色抱一抱就会变成绿色!(教师播放课件:蓝色与黄色的拥抱)(分析:在第二环节中,为幼儿提供材料操作实验,从虚拟的课件转入现实事物,获得成功后再次回到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主题中"拥抱"的概念,并记忆蓝色与黄色变化的规律)
三、深化问题,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蓝色宝宝知道小朋友们找出了答案,开心的跳起了圆圈舞。
看,他拉着红色宝宝的手转呀转呀,诶,转到哪里去了?(播放课件:两种颜色快速旋转变色)
2.提问: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播放课件:紫色宝宝)他是怎么变出来的?你是怎么发现的?(请一幼儿做实验)红宝宝和黄宝宝也想抱一抱,谁来帮助他们呀?(幼儿操作)(分析:当幼儿通过探索获得一定成果,并
感受到自己的探索与发现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就进一步地提高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热情。
)四、提升经验,幼儿自主探索。
1.教师:颜色宝宝们还想找更多的朋友抱一抱,跳圆圈舞呢!如果让他们和其他的颜色宝宝拥抱跳舞,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教师提供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3.启发幼儿将变色的过程编出儿歌:红宝宝黄宝宝,抱一抱,抱一抱,变成一个橙宝......
4.幼儿学念儿歌《色彩的拥抱》。
(教师播放课件:拥抱时的变化)(分析:这一环节中形象生动的课件模仿飞轮的旋转对颜色变化的过程进行展示,又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
最后活动落下帷幕,首尾呼应,让人惑觉整个活动有始有终,也给孩子带来了下次再打开帷幕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的期待,为活动画下圆满句号))五、活动延伸,抒发积极情感。
教师:你们就像小小魔术师一样,变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色彩!那你们猜猜:要是三个颜色宝宝在一起拥抱跳舞会变成什么颜色宝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