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PPT课件
4肿瘤-B PPT课件
![4肿瘤-B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2038db770bf78a65295421.png)
③HBV
肝细胞性肝癌
(二)RNA病毒: 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 成份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第十二节
遗传与肿瘤
遗传因素在一些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如 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神 经纤维瘤病,就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出现。 现在一般认为肿瘤是遗传因素与外环境因素相 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的作用是使患者对某些肿 瘤具有易感性。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受紫外线照射 后易患皮肤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表5-9,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及其受累的基因、染色体定位和相关肿瘤。
原癌基因转变成癌基因的过程称为原癌基因的激活。
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
(1)点突变 (2)基因扩增 是指DNA或基因中单个碱基对的配置发生了改变 是指DNA序列过度复制(基因拷贝数增加)→基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细胞转化 。 因产物过表达→细胞转化。(图5-10)
(3)染色体易位
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特定结构发生断离而转接
二、 物理致癌因素 紫外线 影响DNA修复-皮肤癌、恶黑等 电离辐射 染色体断裂、易位和点突变 X射线、r射线、亚原子微粒的辐射 镭、铀、氡、钴、锶等放射性同位素 常可诱发肺癌、白血病、皮肤癌 热辐射 皮肤癌;热食与食道癌
三、病毒
(一)DNA致瘤病毒:
①HPV
②EBV
生殖道和喉的乳头状瘤,宫颈癌等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后,活化Ras蛋白, 继而激活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 -“MAPK通路”(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 通过系列磷酸化过程激活转录因子(如c-jun,cfos,c-myc),促进细胞周期基因的转录。
2、细胞周期的调控
病理学 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 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2ebef49ec3d5bbfd0a7458.png)
可编辑
二、肿 瘤 的 扩 散
恶性肿瘤不仅在原发部位生长、累及邻近器官 和组织,而且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其他部位。
(一)、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
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细胞,沿组织间隙、 淋巴管、血管等浸润性生长并破坏组织的现象称直 接蔓延。
局部浸润的机制
23
可编辑
(二) 转 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等 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 成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称转移。
8
可编辑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differentiation)
肿瘤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 之处,称分化。
分化程度(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指分化相似的程度。
9
可编辑
异型性(atypia)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 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Pathology
肿瘤
(neoplasm)
1
可编辑
第五章 肿 瘤
目的要求: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生长的区别。肿瘤 的一般形态结构。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 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的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概念。
重、难点:
肿瘤的概念、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及生长与 扩散,良恶性肿瘤、上皮与间叶性肿瘤的区别。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0
可编辑
(
四
演进 (progression)
)
演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18ecc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f.png)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它能够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导致细胞失控的增殖和侵袭周围组织。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一系列分子机制所决定的,本文将从分子遗传学、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免疫学等方面,详细介绍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一、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是研究基因遗传变异、基因表达调控、RNA修饰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学科。
肿瘤是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而发生的,而这些基因突变又与多种原因有关系,如化学物质暴露、电离辐射暴露、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等等。
分子遗传学研究也发现了一类具有关键作用的突变基因,即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主要有p53、Rb、BRCA1和BRCA2,它们的突变与肿瘤发生有直接关系。
癌基因主要有Ras、Bmi、Myc、Src等,它们的过度表达也与肿瘤发生有关联。
此外,分子遗传学还能够揭示肿瘤基因底物的分子机制、细胞周期的调控和细胞凋亡等肿瘤基本病理生理机制。
二、肿瘤干细胞肿瘤組織中的肿瘤干细胞( Tumor stem cells )是自我更新且能够形成多个细胞系的细胞群体,这一种细胞能够对肿瘤形成和复发产生影响。
在人类肿瘤中,可以被认为是能够维持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细胞群体,这一部分肿瘤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当肿瘤细胞侵犯身体其他部位时,肿瘤干细胞能够保证肿瘤的再生产。
目前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和分离量寻尚属于较为微小的领域,但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别研发和治疗对于抑制肿瘤的形成和传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肿瘤免疫学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应答能够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
肿瘤免疫学是一门研究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调节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的学科。
当肿瘤细胞遭受到诸如抗原识别、免疫识别等免疫效应负面影响时,它就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并且让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使其出现减少的现象。
当然,肿瘤免疫学还面临许多阻碍和挑战,如抗肿瘤药物的较为昂贵、如何处理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如何处理肿瘤细胞后期的免疫抑制,等等………………总之,肿瘤存在于分子层被许多分子机制所决定,而如何在这些分子机制的有效干预下达到肿瘤的有效控制与治疗,是需要我们以更为专业、科学、严谨的态度,持续深入、持久探究的重要问题。
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74be2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4.png)
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中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
增殖和分化异常。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
以是细胞系突变,例如肿瘤抑制基因(如p53、PTEN),癌基因(如RAS、MYC)等。
2. 染色体异常: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异常,导
致基因的正常调控机制受到破坏。
例如,染色体重排、染
色体缺失或重复,可以导致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异常。
3. 基因表达调控异常: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受到异常调控,导致某些细胞生长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异常表达。
例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异常可以导致基因的表达失控。
4. 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肿瘤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发生异常,
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过程失控。
例如,细胞周期调
控通路、凋亡通路和DNA修复通路等的异常可以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增强。
5. 靶标蛋白异常:肿瘤细胞中靶标蛋白的异常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发生改变。
这些靶标蛋白异常包括细胞表面受体、传导分子、转录因子等。
综上所述,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细胞信号通路异常和靶标蛋白异常。
这些分子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能力,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发生PPT课件
![肿瘤的发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d49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2.png)
化疗
通过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全身给药或局部给药。
04
肿瘤的未来研究方向
肿瘤的基因治疗
01
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肿瘤治
疗中,基因治疗旨在纠正肿瘤细胞的基因异常,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02 03
基因治疗方法
目前,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基因置换、基因敲除、基因沉默等。这 些方法通过向肿瘤细胞导入正常基因或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 疗目的。
谢谢观看
个性化治疗方法
个性化治疗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和精准医学等。这些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和分子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药物 或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和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 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个性化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细胞免疫疗法和肿瘤疫苗 等。这些方法通过不同机制激活 或增强免疫反应,以达到控制和
消灭肿瘤的目的。
免疫治疗进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 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一些免疫疗 法已获得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并 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
用。
肿瘤的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概述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的再生和分化能力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的治疗方法。在肿 瘤治疗中,干细胞治疗旨在通过干细胞分化形成的正常细胞替代肿瘤细胞,以实现治疗目 的。
干细胞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主要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干细胞移植等。这些方法通过采集患者或供体 的干细胞,经过处理和扩增后,再输注到患者体内。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3775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f.png)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和阻塞
肿瘤可以压迫和阻塞周围的器官 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如疼
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免疫抑制
肿瘤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 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紊乱
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物 质,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相应的 症状,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治疗肿瘤。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如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基因
改造。
抑癌基因治疗
将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 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
疫苗接种
接种一些预防性疫苗,如HPV 疫苗、肝炎疫苗等,可降低某
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05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 PD-1,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肿瘤免疫学PPT课件
![肿瘤免疫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0d36a108a1284ac9504344.png)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或缓解,患者预后 较好;
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 ❖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
定义: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抗原 以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细胞免疫
T 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1 CD8+ CTL A. 结合肿瘤抗原,杀伤肿瘤细胞 B. 分泌细胞因子
2 CD4+ Th A. 辅助激活CTL,B细胞,NK,巨噬细胞; B. 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TFN-β
C. 少数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瘤作用
CD8T+ TcCelellls
肿瘤免疫
(tumor immunology)
主要内容
概述 肿瘤抗原 机体对肿瘤Ag的免疫应答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概述
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等机制能识别 并特异地杀伤突变细胞,使突变细胞在未形 成肿瘤之前即被清除,但当机体免疫监视功 能不能清除突变细胞时,则可形成肿瘤。
—— 肿瘤免疫监视学说( Burnet in 1967 )
由病毒基因编码但又不同于病毒本身的抗原 (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特点:同一病毒诱发的不同种类的肿瘤, 无论其组织来源或动物种类如何不同, 均表达相同抗原,且抗原性强。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病毒
不同种属 大鼠 TAA
小鼠
豚鼠
3.自发性肿瘤
举例: 环境因素或自发突变形成, 故有些类似1,有些类似2
癌基因或 突变型抑 癌基因
Actived caspase
CTL的FasL细胞毒作用
Dead tumor cell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b60aa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f.png)
一、概述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 合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平台, 通过对有代表性人群从接触危险因素、癌前病 变开展到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肿瘤标志物的 研究,可以准确地测量“暴露〞、生物学效应 和遗传易感性,探讨肿瘤发生的机制。
1982年,Perera、Weinstein提出“molecular cancer epidemiology 〞。
一、概述
肿瘤标志物是连接实验室检测和传统流行病学 研究的桥梁,通过对研究对象特定生物学标志 物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可以评估致癌物暴露和 机体遗传易感性的单独或联合作用。
Bence-Jones蛋白是第一个被报道的肿瘤标志 物〔1845〕。
在探讨致癌机制的过程中,总有该因素会“选 择〞让一局部人逐步走向癌变,这在考虑暴露 因素施加给宿主的不同免疫压力的同时,更应 该关注宿主遗传易感性对癌变过程的影响。
五、肿瘤发生的易感性标志
〔一〕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 代谢酶有I相和II相之分。 I相酶主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家族(CYPs),它们催化
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是CYP1A1和CYP2A2,参与多环 芳烃代谢,与吸烟相关的上呼吸道、上消化道、泌尿 道和乳腺的肿瘤有关。
CYP2E可以催化外源性N-亚硝胺,其多态性与胃癌发 生风险有关 。
CYP2A6 *2等位基因的479T > A 突变的产物具有较低 激活前致癌物的能力,因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六、蛋白质组学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手段对细胞所有 蛋白质或蛋白质组进行大规模研究,研究蛋白 显微特征、差异显示和蛋白-蛋白交互作用。
肿瘤的治疗ppt课件
![肿瘤的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e60ccf10a6f524ccbf85e6.png)
① 肿块 但 肿瘤≠ 肿块 肿块≠ 肿瘤 ② 肿瘤引发梗阻 /压迫; ③ 肿瘤浸润与转移:病理骨折;胸水;腹水 ④ 组织破坏:疼痛 溃疡 出血 等
2、全身症状 (Systemic symptoms) 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
性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可有全身症状。 ①发热: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率增高。 ②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 ③ 黄疸 ④ 恶病质状态:为晚期全身衰竭表现。 ⑤ 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 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高血压), 甲旁亢→骨质疏松 脑内肿瘤→颅内高压和定位症状。
出血坏死 无
触诊 治疗
易推动 手术摘除
复发
少
对机体影响 挤压或阻塞
恶性肿瘤
快 浸润性、外生性 无 不清晰 多见 较固定 广泛切除 常见 还可有出血感染,甚至恶病质
肿瘤预防
肿瘤预防基本战略为三级预防:
1.肿瘤一级预防主要为病因预防:消
除或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降低发生率
2.肿瘤二级预防则为临床前期预防: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 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 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 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 陷,伴发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胞瘤、恶性 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行消退的报告。
形状:浸润性生长
侵袭(Invasion)
恶性肿瘤不断长大 肿瘤细胞常沿着组织 间隙、血管、淋巴管 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 润生长 破坏邻近组织器官
转移(Metastasis)
《肿瘤的分子基础》课件
![《肿瘤的分子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1ba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c.png)
蛋白质组学数据 库:蛋白质组学 数据库是一种重 要的研究工具, 可以提供蛋白质 的序列、结构、
功能等信息。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 白质在细胞、组织、 生物体中的表达、修 饰、相互作用和功能
肿瘤蛋白质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中蛋 白质的表达、修饰、 相互作用和功能
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 免疫检查点,激活T细胞,增强 抗肿瘤免疫反应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 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 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 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肿瘤 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内容包括蛋白 质表达、蛋白质 相互作用、蛋白
质修饰等。
研究方法:常用 的研究方法包括 质谱分析、蛋白 质芯片、蛋白质 组学数据库等。
质谱分析:质谱 分析是一种常用 的蛋白质组学研 究方法,可以检 测蛋白质的种类、 数量和修饰状态。
蛋白质芯片:蛋 白质芯片是一种 高通量的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法, 可以同时检测多 种蛋白质的表达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转移,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转移,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
肿瘤的分子基础概念肿瘤:细源自异常增殖和分 化失控的疾病分子基础:基因突变、信 号通路异常、免疫逃逸等
基因突变:DNA序列改 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信号通路异常:细胞信号 传导异常,影响细胞增殖 和分化
免疫逃逸:肿瘤细胞逃避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肿瘤发病机制(病理学课件)
![肿瘤发病机制(病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92c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9.png)
肿瘤形成和演进的基本模式
4.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细胞独有的抗原,不存在于正常细胞 肿瘤相关抗原:既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存在于正常细胞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CTL) NK细胞 巨噬细胞
肿瘤免疫中的主要效应细胞
2. 肿瘤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
肿瘤的发生并非单个分子事 件,而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细胞 的完全恶性转化,一般需要多个 基因的改变。
结直肠癌的多步骤发生模式图
3.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致瘤因素引起基因损伤,激活原 癌基因,灭活肿瘤抑制基因,累及凋 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使细胞 出现多克隆性增殖;通过演进,获得 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肿瘤的发病机制
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人类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从过去单一和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 致癌、突变致癌学说上升瘤的发生是基因损伤的结果 癌基因活化 肿瘤抑制基因功能丧失 凋亡调节基因功能紊乱 DNA 修复基因功能障碍 端粒酶和肿瘤 表观遗传调控与肿瘤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d7689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f.png)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肿瘤,指的是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肿块或肿瘤组织。
肿瘤的发生涉及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以及信号传导等过程紊乱均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
本文将详细探讨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一、细胞增殖信号通路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是肿瘤发生的基本特征之一。
细胞增殖受到许多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包括细胞周期的调节、细胞分化和细胞表面受体的活化等。
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调节蛋白分子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异常表达与细胞增殖紊乱密切相关。
二、凋亡逃避凋亡是正常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有助于维持组织的稳态。
然而,肿瘤细胞对于凋亡信号的逃避导致了其无限制的增殖。
肿瘤细胞特征性地表达抗凋亡蛋白如Bcl-2,通过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活性,从而抵抗凋亡途径的激活。
此外,肿瘤细胞凋亡逃避还可与凋亡信号通路中的其他分子如P53的突变或丧失功能有关。
三、DNA损伤修复缺陷DNA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稳定遗传信息的关键分子。
然而,细胞内部外部环境中的损伤或致癌物质的作用可导致DNA损伤。
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DNA损伤修复系统来修复这些损伤,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
但当DNA损伤修复缺陷时,致癌物质所引起的DNA损伤可能会累积,导致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四、异常信号传导细胞内部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对于维持组织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信号通路常常发生异常。
例如,学名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导致细胞增殖和转移。
另外,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也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结语肿瘤的发生涉及多个分子机制的复杂调控。
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和信号传导等过程的紊乱都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
第五章 肿瘤pptppt课件
![第五章 肿瘤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fd8017b14e852458fb57f6.png)
-
7
肿瘤的肉眼形态(示意图)
-
8
polypous
papillary
villous
cauliflower
volca- nic
ulcerated9
nodula r
infiltrating
-
lobular
cysti c
10
3. 颜色和质地:良性肿瘤一般接近其来源的组织 ,恶性肿瘤切面多呈灰白或灰红
*有的肿瘤细胞浆内可见提示肿瘤来源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颗粒,(神经内分泌瘤)张力原纤维 和桥粒(鳞癌),微丝和密体(平滑肌来源肿瘤)。
-
26
第三节 肿 瘤 的 生 长 与 扩 散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 阶段:
细胞的恶性转化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
30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生长速度:主要决定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度 良性肿瘤——生长慢 (生长速度突然加快――恶变) 恶性肿瘤——生长快
-
31
肿瘤的生长方式
良、恶性 义
方式
特点
临 床意
膨 大多见于良 “土豆” 结节状,边界清 可推动
胀
性肿瘤
“吹气球” 有包膜
易切净
性
不复
发
浸
大多见于恶 “树根”
边界不清
动
润
性肿瘤
净
“蟹足”
无包膜
性
不易推 不易切 易复发
外 良性:乳头状、息肉状、-蕈状
32
乳 腺 癌
子宫平滑肌瘤
乳 腺 癌
-
33
肿瘤的扩散:恶性肿瘤
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45663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肿瘤是指由生物体内某种细胞大量增生、失去正常功能并无法受机体调控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基因突变、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分子机制的参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分子层面探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一、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基因突变是指生物体内某些细胞的基因DNA序列发生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基因突变是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变基因,它们影响了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凋亡等功能,并使得细胞不受机体的控制而产生异常的增殖和转移。
一些肿瘤家族中的基因变异也被证实是致癌基因的一部分,例如BRCA1和BRCA2等基因,它们突变会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遗传性肿瘤。
二、信号途径在肿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因突变以外,信号途径是控制肿瘤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细胞内的信号途径是由多种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可以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信号途径对生命活动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
肿瘤细胞的信号途径被异常激活,使得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正常平衡被破坏。
例如,Ras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这种现象在人类癌症中很常见。
因此,研究信号途径的异常调控对于治疗和预防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细胞周期调控对肿瘤发展的影响分子层面上,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细胞周期是细胞从分裂到再分裂的一系列生物学事件的过程,包括DNA复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过程。
细胞周期的调控和细胞周期蛋白(如细胞周期蛋白CDK)的激活与否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发生了变异和改变,使得细胞的生长失控并分裂不受限制。
在现代治疗中,靶向细胞周期调控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疗法,有望成为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有效手段。
总之,分子机制是影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科学家对肿瘤的深入研究,分子机制的逐渐解析将为肿瘤治疗开创新的思路。
五章肿瘤分子生物学【共45张PPT】
![五章肿瘤分子生物学【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0f12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c.png)
②RV致细胞转化的性质
急性(快速)转化型:Ⅰ感染后短期内(几天/几周) 体内出现实体瘤/白血病;Ⅱ癌基因位于病毒基因组内; Ⅲ大多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发生细胞转化。
非急性(慢性)转化型:Ⅰ感染后需较长时间才 能致瘤;Ⅱ病毒基因组内不含基因;Ⅲ体外不能 使培养的细胞发生转化。
现已发现,鸟类Rous肉瘤病毒导致白血病。人T细 胞白血病病毒导致T细胞白血病。
③V-onc基因
在病毒基因组中含有与细胞恶性转化能力密切相关 的基因,称V-onc。因含在病毒基因组中的V-onc, 其编码的蛋白质使细胞失去生长控制能力而发生转 化,呈现恶性表型,有关RV的V-onc基因已发现有 100多种。其中有10多种与人类肿瘤发生有关。不同 的V-onc均呈现有组织的特异性,不同的V-onc,一 旦整合到不同组织细胞的基因组中,有时会导致肿 瘤的发生。(如表)
②C-onc基因与特定肿瘤的关 系
C-myb: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 C-myc:Burkitt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等 C-eh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sh:肠癌,胰癌,肺癌 C-gip:卵巢癌,肾上腺癌 C-gsp:垂体腺癌,甲状腺癌 C-ret:甲状腺癌
③C-onc转化试验依据
⑤表达核内转录调控的癌蛋白
C-enbA、C-ets-1、C-ets-2、C-fos、C-jun、 C-mgc等这些基因有一些区域具有与蛋白 质结合的功能结构域,其基因产物可与 DNA结合,也可先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二 聚体后,再与DNA结合,然后调控下游 靶基因转录。如C-myc产物在核内与 DNA结合后,可调控DNA复制,使细胞 持续增生,不能进入终末分化,呈幼稚 类型,即癌。
C-myc基因需几种基因异常激活的协同作 用,或由某一种基因先异常激活而促发 一系列其他C-onc活化而致癌。如在 NIH3T3细胞中,单加C-myc或C-ras,无 恶性转化;若先加C-myc,则细胞仍处于 静止的G1期,C-myc表达水平低,后加 C-sis蛋白同源物PDGF,此时,C-myc表 达增加,发生恶性转化,其中,C-sis的 活性蛋白PDGF对C-myc表达起协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yc、CyclinD1)等,,, (90%结肠癌)
多阶段---
各种因素+遗传致癌因子
↓ 激活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
启动阶段
↓ 细胞发生转化(transformation)
➢ 整合素转导通路:也是一种跨膜蛋白,介导细胞与细
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肿瘤的形成、生长、分化、凋亡和转 移等过程关系密切。
➢
Wnt转导通路:
➢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与肿瘤
➢ 配体:“自我刺激” ,如:SIS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与血
小板衍化生长因子链高度同源,细胞脱离外来信号调控。
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 Bloom综合征 ;
多基因遗传--3)目前发现不少肿瘤有家族史,如乳腺癌、胃肠癌、食管
癌、肝癌、鼻咽癌等属于多基因遗传。
免疫因素:
肿瘤抗原: 肿瘤免疫效应:
免疫监视:
多基因---肿瘤发生的相关基因
➢ 癌基因(Oncogene):又称转化基因。 是一类存在于病毒或细胞基因组中、通过其表达产物在
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的核苷酸序列。 存在于病毒内的—病毒癌基因 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癌基因
非活化状态的细胞癌基因---原癌基因
➢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分类:
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等;
↓ 先呈多克隆性增生
↓ 经过漫长演进 其中一个克隆可相对无限扩增
促进阶段
↓ 附加突变 异质性亚克隆增生
↓ 恶性转化(获得浸润和转移能力)
↓ 恶性肿瘤生成
进展阶段
小 结:
原癌基因的激活
+
抑癌基因的失活
+
DNA修复调节基因等的变化
+
信号转导通路改变
↓↓
恶性肿瘤的发生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的异质性、 肿瘤的侵袭及转移
节水平改变; 如:乳腺癌的HER-2基因扩增 启动子插入诱变 :
➢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抑癌基因: ❖ 正常细胞内存在的编码,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基因
序列。这类基因的缺失或失活,细胞增殖失控。
❖ 常见的抑癌基因有: ✓ RB1---功能是调节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
DNA受打击发生序列变化,需要修复;
MMR缺失,,,,肿瘤发生。
凋亡调控基因(apoptosis):凋亡调控基因及其产物
在某些肿瘤的发生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Bcl-2、Bax在细胞内保持平衡。 增多
❖ Bcl-2蛋白――――抑制凋亡――细胞长期存活
❖ Bax蛋白――――促进凋亡――细胞进入凋亡 增多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具有调控细胞周期和诱
导凋亡作用。其失活与肺癌、浸润性乳腺癌。
➢ 主要抑癌基因和相关人类肿瘤
亚细胞定位 基因
功能
相关肿瘤
细胞表面
TGF- β
E-cadherin
粘膜下
NF-1
细胞核
RB1 P53 WT-1 P-16
生长抑制
结肠癌
细胞粘附
胃癌、乳腺癌
抑制ras信号传递 神经鞘瘤
➢ 受体 :
➢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改变 :
RAS: 与肿瘤细胞生长失控关系最密切的通路。
(RAS RAF MEK MAPK)
PI3K : (PI3-K AKT NF-kB和下游蛋白)
JAK-STAT: (JAK2-V617F)
➢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改变 :
NF-kB: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若被激活,凋亡受 阻,,,, 乳癌、淋巴瘤
➢ 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
调节细胞周期 肾母、乳腺癌
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 大多数肿瘤
核转录
肾母细胞瘤
抑制CDK
胰腺癌、食管癌
➢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调控细胞增殖
➢ 其他与肿瘤发生的相关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apair MMR): 识别、切断、修复功能---保证DNA复制的精确性、
遗传内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MAPK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类细胞内广泛分 布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 。该通路可由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应激等多种方式 激活。
➢ 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增 殖、黏附、分化等多种重要功能。
➢ TNF受体介导通路:
➢ TGF-B受体介导的通路:TGF-b受体属于跨膜蛋白、对 许多细胞的生长、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失活—使受累细胞处于G1期,与视网膜母细胞瘤、 乳腺癌、膀胱癌有关。
✓ TP53---TP53基因失活DNA修复功能受损、细胞不能进入凋亡
状态,细胞发生恶性变。
✓ 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PC):
✓ P16基因: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与恶性黑色素瘤有关。
✓ PTEN基因:失活与胶质瘤、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有关。
代谢酶类基因: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等;
多通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 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
➢ MAPK通路 :
➢ 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
TNF受体介导通路
➢
TGF-B受体介导的
➢
整合素转导通路
➢
Wnt转导通路
➢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
生长因子受体: 非受体蛋白激酶: RAS基因产物:包括H-RAS\K-RAS\N-RAS基因编码产物具有GTP酶活
性,参与生物信息的跨膜传递,启动细胞分裂。 核蛋白:对生长因子传导的信息及细胞生长和增殖进行调控。
➢原癌基因的激活
激活方式有: 点突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产生具有异常功能
的癌蛋白; 染色体易位:慢粒(t9.22);M3(t15.17)等; 基因扩增:基因结构未变,DNA的过度复制,调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肿瘤发生―― 四多!
多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外在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等
内在因素:
激素水平,代谢功能异常--乳腺癌――雌激素↑ 前列腺癌――雄激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调--结肠癌、直肠癌、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