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肿瘤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肿瘤教案新版

肿瘤教案新版

肿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肿瘤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2. 掌握常见肿瘤的分类和病因。

3. 了解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提升学生对肿瘤的认识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肿瘤?肿瘤是由恶性细胞或肿瘤细胞组成的异常组织,其生长无法受到正常的生物调控机制所限制。

2. 肿瘤的分类:2.1 按病理性质分类:良性肿瘤:细胞生长有限,不侵犯周围组织,一般不转移至其他部位。

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无限,可侵犯周围组织,还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

2.2 按组织来源分类:上皮性肿瘤:如乳腺癌、胃癌等。

间质性肿瘤:如骨肉瘤、纤维肉瘤等。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2.3 按发生部位分类:原发性肿瘤:肿瘤起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继发性肿瘤:肿瘤起源于其他器官或组织的转移。

3. 肿瘤的病因: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遗传因素:某些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3.2 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酒、暴露于致癌物质(如致癌物、放射线等)等。

3.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

3.4 其他因素:如感染病毒、慢性炎症、免疫功能异常等。

4. 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4.1 预防肿瘤的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戒烟、限制酒量、避免暴露于放射线等。

接种疫苗:如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肿瘤。

4.2 肿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常用于早期肿瘤。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

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肿瘤的定义、分类、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点。

2. 提问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肿瘤的理解和认识。

4. 多媒体展示:运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供直观的教学内容。

10.肿瘤学教案

10.肿瘤学教案

10.肿瘤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关于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常见的肿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肿瘤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图解、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肿瘤的工作原理和发病机制,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肿瘤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等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案,加强交流与合作。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角色,进行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七、教学准备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肿瘤学》等相关教材。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如肿瘤案例分析等。

肿瘤教案(病理)

肿瘤教案(病理)

右江民族医学院新教师试讲教案2015至2016学年上学期课程名称:病理学任课教师:黎俊楠职称:助教授课专业及层次:2014级口腔护理专科授课类型:实验课授课日期:2015年09 月29日教研室正、副主任或课程负责人审阅意见:签名:年月日肿瘤一、授课学时:3学时二、教学目的:1.掌握肿瘤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肿瘤的异型性3.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4.掌握良、恶性肿瘤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5.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6.熟悉肿瘤的肉眼、形态特点7.熟悉常见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8.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学三、重点:1.肿瘤的异型性2.肿瘤的生长与扩散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4.癌与肉瘤的区别四、难点:1.肿瘤异型性2.肿瘤的生长动力学3.肿瘤的浸润与转移4.肿瘤的发病学五、教具或电教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彩色图片、病理显微镜六、自学内容:观察不同来源良恶性肿瘤的镜下表现七、相关学科知识:细胞生物学八、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紧密结合临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1.肿瘤的肉眼形态 5min2.肿瘤的异型性 5 min3.肿瘤的生长方式 5 min4.上皮组织来源肿瘤的镜下表现 15 min5.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镜下表现 15 min6.同一组织来源的良、恶性肿瘤的镜下区别 10 min7.上皮组织来源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10 min8.根据要求自行阅片 10 min9.提出作业要求并演示作业方式 10 min10.实验作业(绘图) 15min讨论题1、作出病理诊断?2、推测分析胃、肝、淋巴结、大网膜、肠系膜及卵巢之间的病变关系十、参考书目:1.李甘地主编,《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1072.曾益新主编. 《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1.11, P103.李桂源主编. 《肿瘤学基础》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 P154.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75.Donald West King. General Pathology. 1983, UAS十一、教学后记:本次课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九版病理学教学教案-肿瘤

第九版病理学教学教案-肿瘤

鳞状细胞癌
病理学(第9版)
腺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病理学(第9版)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一)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1.脂肪瘤(lipoma) 2.血管瘤(hemangioma) 3.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4.平滑肌瘤(leiomyoma) 5.软骨瘤(chondroma)
脂肪瘤
病理学(第9版)
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病理学(第9版)
Krukenberg瘤
第五节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病理学(第9版)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恶性肿瘤的“级”或“分级”(grade)是描述其恶性程度的指标。 肿瘤的“分期”(stage)是指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肿瘤体积越大,
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越广,患者的预后越差。 国际上广泛采用TNM分期(TNM classification)。
肿瘤的常见大体形态和生长方式示意图
病理学(第9版)
二、肿瘤的组织形态
肿瘤的组织形态是组织病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肿瘤病理诊断的基础。 肿瘤细胞构成肿瘤实质,其细胞形态、组成的结构或其产物是判断肿瘤的分化
方向、进行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主要依据。肿瘤实质是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主 要因素。 肿瘤间质(如结缔组织等)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参与肿瘤免疫反应等作 用。肿瘤间质构成的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
病理学(第9版)
某些肿瘤不能截然划分为良性、恶性,需要评估复发转移的风险度(低、中、高)。 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瘤样病变(tumor-like lesions)或假肿瘤性病变(pseudoneoplastic lesions)指本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课时安排:每章节2学时,共10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熟悉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4. 能够分析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并进行初步的病理诊断。

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2.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4. 肿瘤的诊断标准5. 常见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初步诊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和诊断标准。

3.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肿瘤病理形态特点的识别能力。

3.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肿瘤诊断能力的运用。

二、第一章节: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介绍肿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2. 肿瘤的分类:讲解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分类及区别。

3. 肿瘤的命名原则:介绍肿瘤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互动问答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的理解程度。

三、第二章节: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肿瘤的病因:介绍肿瘤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讲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分子机制。

3. 肿瘤的临床表现:介绍肿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肿瘤的临床表现。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理解程度。

肿瘤概论讲课教案

肿瘤概论讲课教案

肿瘤概论讲课教案教案标题:肿瘤概论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了解肿瘤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3. 掌握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4. 培养学生对肿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肿瘤的常见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3. 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a.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肿瘤的常见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b. 展示一张肿瘤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肿瘤的兴趣。

Step 2: 介绍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0分钟)a. 通过幻灯片和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引导学生理解肿瘤是由异常细胞增殖和分裂而形成的良性或恶性肿块。

Step 3: 讲解肿瘤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5分钟)a. 分别介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特点和常见分类,并给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b. 强调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常见的转移方式。

Step 4: 探讨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与肿瘤预防相关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避免有害物质等。

b. 介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和适应症。

Step 5: 讨论肿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肿瘤患者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如就业困难、经济负担和社交障碍等。

b. 探讨肿瘤对患者和家属心理产生的影响,并分享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辅导资源。

Step 6: 总结与评价 (5分钟)a. 小结本节课的要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b. 对学生的提问和参与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扩展了解不同类型的肿瘤及其治疗方法。

2. 鼓励学生利用有关专业期刊、书籍或互联网资源,深入研究肿瘤相关的最新科研进展和临床实践。

肿瘤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肿瘤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两种分期方法:
– 临床分期(治疗前临床分期),又称为TMN(或CTMN)。
– 病理分期(手术后病理分期),又称为PTMN。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的病理分期—TNM系统
T:原发肿瘤的范围 N: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M:远处转移情况 病理分期:加上组织病理分级(G)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转移途径
肿瘤
血道
全身各处淋巴结 门 肺 体 椎 静 循循静 脉 环环脉
肝 肺骨脑
种植性
腹膜 胸膜 脑膜
Internal Use Only
转移途径
淋巴结 最终由淋巴管进入血液 (血行播散) 脾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转移
局部侵润
恶性细胞 生长
局部扩散
肿瘤细胞 转移到淋 巴结
原发肿瘤
肿瘤学概论 ➢ 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形态 ➢肿瘤发生的机理与机制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的预防
Internal Use Only
癌症的危害性
影响情绪和心理
破坏生活
生理上的疾病
Internal Use Only
预 防 肿 瘤 --- 消除致癌因素
饮食 – 避免过度肥胖 – 减少脂肪摄入量 – 吃高纤维食物
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根据不同的来源
肿瘤
来源
癌 腺癌 骨肉瘤 脂肪肉瘤 白血病 淋巴瘤 肝癌 黑色素瘤
上皮(内皮)组织 腺体内皮组织 骨 脂肪组织 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肝脏 色素沉着
Internal Use Only
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根据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教案

《肿瘤》教案

第五章肿瘤第一节肿瘤的概念肿瘤(tumor,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因常形成局部肿块而得名。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可分为良、恶性两大类。

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点: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具相对的自主性生长;与机体不协调,有害无益。

非肿瘤性增生(生理、炎症及损伤修复等病理状态):正常代谢的细胞更新;针对一定刺激或损伤的反应,为机体所需,且有一定限度,原因消除后不再继续;分化成熟。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一、肿瘤的大体形态1.形状:肿瘤的形态多种多样,取决于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良、恶性。

肿瘤的常见形状2.大小:大小不一,取决于生长部位、生长时间、生长速度。

肿瘤的大小多发性肿瘤3.颜色:肿瘤一般呈灰白色。

但肿瘤的颜色取决于组织来源,血管多少及继发性变化。

4.质地:一般较正常组织硬,但其硬度取决于组织来源、实质与间质比例等。

二、肿瘤的组织形态肿瘤的组织形态包括两个部分,即肿瘤的实质和肿瘤的间质。

1.肿瘤实质:即肿瘤细胞,它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性质,决定着肿瘤的起源。

2.肿瘤的间质:肿瘤的间质不具有特异性。

一般由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组成,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

此外,肿瘤的间质内常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一般认为,淋巴细胞浸润对肿瘤的生长具有限制作用。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

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在此指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小者,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相似,肿瘤组织成熟程度高(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者,表示瘤组织成熟程度低(分化程度低)。

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病理学——肿瘤组织学特征与诊断学教学教案

病理学——肿瘤组织学特征与诊断学教学教案

核分裂象பைடு நூலகம்多
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增多, 且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细胞排列方式异常
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 可呈片状、条索状、腺样 等异常排列。
浸润和转移过程剖析
浸润过程
肿瘤细胞通过直接蔓延、淋巴道 转移、血道转移等方式浸润周围
组织和器官。
转移途径
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远处 转移,如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等。
异常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化学致癌物、物理 致癌物、生物致癌物等也与肿 瘤发生密切相关。
免疫因素
机体免疫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 中起着重要的监视和清除作用 ,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易导致 肿瘤发生。
其他因素
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等也可 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02 肿瘤组织学特征分析
组织结构异常表现
01
02
03
规范化操作流程演示
演示前需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 其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 演示,包括组织处理、切片制备、染 色和观察等步骤。
演示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整洁, 避免干扰操作人员。
演示完毕后需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 评估和总结,以便改进和提高教学质 量。
06 病例分析实践与课堂互动 环节
究。
学生准备PPT或报告,展示病例 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图像及 诊断思路。
其他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 和提问,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的汇报表现,指 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
教师点评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01 教师对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诊断思路进 行评价。
02
总结学生在病例讨论和汇报中存在的共性 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病理学——肿瘤组织学特征与诊断学教学教案

病理学——肿瘤组织学特征与诊断学教学教案
临床应用: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
影像学诊断
X射线:用于观察骨骼 和肺部病变
CT扫描:用于观察软 组织和血管病变
MRI扫描:用于观察神 经系统和肌肉病变
超声波:用于观察腹部 和用于观察肿 瘤病变和代谢活动
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肿瘤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 定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期
病理组织学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 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 细胞或其产物中的特异性
物质
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肿 瘤组织学特征、诊断学原理 等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考试、实验 操作、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
综合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肿瘤组织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生长方式、分化程度等 肿瘤诊断学:包括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肿瘤组织学特征和诊断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强调肿瘤组织学特征和诊断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诊断和治疗肿瘤的关键技能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评价方法:笔试、实验操作考试、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 反馈方式: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学反思等 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耐心观看
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大 小、形状、核质比等
肿瘤组织的侵袭和转移:侵 袭方式、转移途径等
肿瘤的分化与分级
肿瘤的分化:指肿瘤细胞与正 常细胞的相似程度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肿瘤的病理学实验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 生深入理解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与临床治疗的 关系。
实验教案的适用范围
本实验教案适用于医学本科、研究生阶 段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 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学特征 以及与临床的联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实验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 握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了解肿瘤的生 物学行为、预后判断及治疗原则,为今 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0%
病理报告内容规范
病理报告需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取材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 、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内容。
05
肿瘤的治疗和预防
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以消除或减小肿瘤体积,降 低肿瘤负荷。
放疗
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缓解 症状。
化疗
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 缩小肿瘤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肿瘤 细胞基因突变、表达异常,为 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周围组 织界限不清,易发生转移。
原发与转移肿瘤的鉴别
原发肿瘤局限于一处,转移肿瘤则由其他部位的肿 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远处。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保护切片
正确使用显微镜
避免损坏或污染切片,确保观察结果的准 确性。
遵循显微镜操作规程,确保观察效果和仪 器安全。
保持实验室整洁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室,保持 环境卫生。
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确保实验室安全和 环保。

病理学肿瘤讲课文档

病理学肿瘤讲课文档

与部位有关,良、恶性肿瘤皆可呈外生性生长 但恶性肿瘤会外生加浸润,恶性可形成溃疡。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3)浸润性生长: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间隙、血管或神经束衣, 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瘤性肿块无包膜、界不清、 固定、难于切净,因而手术后容易复发。
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易摘除。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第五章 肿 瘤
(2)外生性生长:生长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表面 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不同肉眼形态的肿物。
良性肿瘤----仅向表面生长
恶性肿瘤----表面生长同时兼有向深部组织
浸润生长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淋巴道转移
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常见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第五章 肿 瘤
(2)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转移过程:从细静脉或毛细血管或胸导管入血,顺血流运行, 并穿过血管壁在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
常见的转移部位: 肺(最常见)、肝、骨。也可转移到脑(可伴
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第五章 肿 瘤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嗜碱(稍蓝染);可 出现分泌物或代谢物的储留(有助判断肿瘤来源)。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第五章 肿 瘤
3. 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 指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极向、器官样结构及与间质的 关系)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
肺转移或不伴肺转移)和脊髓、甚至全身各部位。
血道转移瘤的特点:多个、界清、散在的瘤结节。一般位于近 包膜处,靠近器官表面时可形成“癌脐” 。

肿瘤病理学教学设计

肿瘤病理学教学设计
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分析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缺点,如高通量、节省样本等优点以及技术难度高、成本较高等 缺点,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05
病例分析与讨论
常见良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比较
组织结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组织结构相对 正常,而恶性肿瘤则常
有明显的异型性。
细胞形态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形态较一 致,而恶性肿瘤细胞形 态多样,大小不等,核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误诊误治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误诊误治案例,如因病理诊断 错误导致的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的案例。
分析内容
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误诊误治的原因、教训及 改进措施。
教学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临床病理诊断重要性的认 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临床思维能力。
肿瘤病理学教学 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16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肿瘤病理学基础知识 • 肿瘤病理学的临床应用 • 实验诊断技术与方法 • 病例分析与讨论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肿瘤疾病现状
01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肿瘤病理学的知识对肿 瘤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 疗方案制定;具备开展科学研究 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 道德,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 使命感,关注患者健康和社会福 祉。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包括肿瘤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如肿瘤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诊断标准和治疗原 则等。

【病理学教案】第6章 肿瘤

【病理学教案】第6章 肿瘤

第八次(2学时)一、题目第六章肿瘤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肿瘤的概念、形态和结构2. 掌握:异型性的概念;肿瘤组织、细胞的异型性三、教学内容(一)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1.肿瘤的概念2.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二)肿瘤的异型性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肿瘤的概念2.异型性概念,异型性的种类和特点第九次(2学时)一、题目第六章肿瘤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2.熟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肿瘤的分级和与分期 3.熟悉:良、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三、教学内容(一)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肿瘤生长的生物学2.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3.肿瘤的分级和与分期(二)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良性肿瘤2.恶性肿瘤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方式2.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第十次(2学时)一、题目第六章肿瘤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2.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3. 熟悉:肿瘤的分类三、教学内容(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二)肿瘤的命名与分类1.肿瘤的命名原则2.肿瘤的分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2.乳头状瘤、腺瘤、纤维瘤、平滑肌瘤、鳞癌、腺癌、纤维肉瘤大体及镜下改变第十一次(2学时)一、题目第六章肿瘤二、教学基本要求1. 熟悉: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病变特点2. 熟悉: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三、教学内容(一)常见肿瘤的举例1.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变特点 2.间叶组织肿瘤:良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的病变特点3.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色素痣与黑色素瘤的病变特点4.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畸胎瘤、肾胚胎瘤、癌肉瘤的病变特点(二)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异质化及演进的概念2. 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3.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病理教学设计肿瘤

病理教学设计肿瘤

病理教学设计: 肿瘤引言:肿瘤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肿瘤发病率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学生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对肿瘤的认识,病理教学设计在肿瘤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肿瘤为主题的病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第一部分:肿瘤的概述1. 什么是肿瘤?- 定义:肿瘤是指细胞在异常增殖和失控分裂的情况下形成的异常组织增生。

- 分类: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2.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包括基因突变和遗传易感性。

- 环境因素:如烟草使用、饮食习惯、暴露在致癌物质中等。

3. 肿瘤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MRI等。

-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 血液学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

4. 肿瘤的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肿瘤的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 放疗和化疗:用于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 免疫疗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细胞。

-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异进行治疗。

第二部分:病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理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发病机制。

- 掌握肿瘤的常见诊断方法。

- 了解肿瘤的基本治疗策略。

2. 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选择典型的肿瘤病例,包括不同部位和组织类型的肿瘤。

- 教学方法:结合病例进行病理解剖、组织学镜下观察和影像学分析。

3. 教学步骤- 步骤一:简介肿瘤的定义和分类。

- 步骤二:选择一个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分析。

- 步骤三:结合病例进行组织学镜下观察和病理诊断讲解。

- 步骤四:讲解肿瘤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

- 步骤五: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4. 教学评估-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问题回答或撰写病例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评估。

结论:通过以上病理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owth
良性肿瘤有包膜
外生性生长 exophytic growth
发生于体表和或空腔脏器的肿瘤 良、恶性均可
良性肿瘤呈单纯外生性生长,基底 无浸润
恶性肿瘤外生性生长的同时伴有基 底部的浸润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invasive growth: 主要为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边缘不清,无包膜 固定不活动,手术后易复发
形状
息肉状 polypous 乳头状 papillary 菜花状 cauliflower 蕈伞状 fungous
息肉状 polypous
乳头状 papillary
菜花状 cauliflower
蕈伞状 fungous
结节状 nodular 囊 状 cystic 分叶状 lobular
肿瘤的实质 parenchyma
肿瘤细胞是肿瘤的实质部分 由肿瘤的起源决定 决定肿瘤的特点 多数肿瘤只有一种瘤细胞,少数肿瘤 含有两种以上的瘤细胞。
起源于腺上皮 起源于鳞状缔组织(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血液、淋
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 结缔组织而言。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 种功能。)
{ 肿瘤的异型性
瘤细胞的异型性
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
异型性不明显,肿瘤细胞分化成熟,与正常细胞相似,但组织结构排序 紊乱
恶性肿瘤
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分化差、不成熟,与其起源组织差异大,而且组 织结构排序紊乱,甚至无法判断其组织来源,瘤细胞一般比相应正常 细胞大,而且大小不一致,形态不规则
肿瘤的生长
生长速度 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程度。一般良性肿
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如果生 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应考虑 恶性变的可能。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expansive growth 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良性 有包膜 不侵犯周围组织,易于手术 切除,很少复发。
膨胀性生长 expansive




男性
女性 发



我国十大恶性肿瘤(排序)
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肛 门癌、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 宫颈癌、白血病、淋巴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定义 致瘤因子的作用 局部组织异常增生 肿块(白血病除外)
异常增生
相对无限制性 与周围组织不协调
原因
遗传基因的调控和表达异常 (肿瘤是基因病)
支持和营养肿瘤细胞作用
肿瘤细胞能刺激血管生成,以提供营养, 促进肿瘤持续性生长
第二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atypia
肿瘤组织结构、细胞形态 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性 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可表现出 与某种组织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 性称为肿瘤的分化
肿瘤的异型性
由于分化程度不同使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 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肿瘤的异型性
颜色:多数 脂肪瘤 肿瘤切面呈灰 lipoma 白色或灰红色
黑色素瘤 melanoma
数目
多数肿瘤为单个,少数肿瘤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多 个原发瘤
大小
与生长部位、生长时间以及良恶性有关。大者可达 数十公斤,小的只有在镜下才能看到。
发生在体表或者腹腔内的良性肿瘤体积往往很大, 生长在颅内或椎管内的肿瘤,体积较小。
病理学基础肿瘤
原发性肿瘤
就是由于该器官自身的改变导致的肿瘤,如原 发性肝癌,就是说最常见的是由于本身有乙肝 病毒,导致肝脏的病变,引发的癌症。 继发性肿瘤
又叫转移性肿瘤、次生肿瘤。随着肿瘤的不断 生长,肿瘤细胞会通过血液、淋巴液转移到远 离肿瘤的部位生成肿瘤。这样形成的肿瘤叫继 发性肿瘤。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往往体积还不够大,即造成 严重后果
质地、硬度
一般较来源组织硬
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骨肿瘤质地硬、纤维瘤质韧、脂 肪瘤质软
瘤细胞丰富而间质纤维成分少的 肿瘤之地较软,反之则质地较硬
肿瘤的组织结构 几乎所有组织都可以发生肿瘤 (多样性)
基本结构 肿瘤的实质 parenchyma 肿瘤的间质 mesenchyma
浸润性生长 invasive growth
血管瘤(良性) 浸润性生长
肿瘤的扩散
直接蔓延 direct spread 又称侵袭 invasion 恶性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沿组 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和神经束侵入并 破坏临近的组织器官,且继续生长。
宫颈癌直接蔓延
转移 metastasis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 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原发部位的肿瘤为原发瘤 其他部位的新肿瘤为转移瘤(继发瘤)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并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发生转移
原发部位 肿瘤
逆行性转移
淋巴道转移 lymphatic metastasis
血道转移
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远处器官并继续生 长,形成转移瘤。
静脉壁薄且管内压力低,所以瘤细胞多 经静脉转移,转移方向与栓子运行方向 一致。
血道转移肿瘤病灶的肉眼特点
多发、弥漫分布 多接近器官的表面 大小一致、边界较清楚 肺癌、肝癌、肾癌常发生血道转移 肺和肝等器官即是原发瘤的好发部位, 又常是转移瘤的受累器官 接近脏器表面的肿瘤结节形成癌脐
结节状 nodular
囊状 cystic
分叶状 lobular
溃疡状 ulcerous 浸润性包块 infiltrating mass 弥漫性肥厚状 diffuse thickening
浸润包块状 infiltrating mass
弥漫增厚 diffuse
thickening
溃疡状 ulcerous
Conception
原发瘤
淋巴管 血管 体腔
转移瘤
淋巴道转移 lymphatic metastasis
淋巴结肿大
淋巴道转移:瘤细胞进入淋巴管 肿瘤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 在淋巴结内生长,使淋巴结增大、 变硬、粘连 沿淋巴引流方向继续转移到远处淋巴结 最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而引起血道转移
鼻咽癌颈部 淋巴结转移
肿瘤血道转移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li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