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章力与运动(中考复习导学案)
《力与运动》 导学案
《力与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能识别力的作用效果。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4、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难点(1)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三、知识梳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牛顿第一定律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棉布、玻璃板等。
实验步骤:(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分别在木板、棉布、玻璃板表面上运动,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
(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分析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惯性1、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惯性的大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现象在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有: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等。
(四)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北师大版,第七章运动和力 导学案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力是一种感觉,没有物体也可以产生;、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人踢足球时足球对脚没有作用力;、我们打空拳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拿起一颗较小的鸡蛋需要施加()的力:,以及运动快慢和的改变,、叫力的三要素。
、下列关于测力计说法中正确的是()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1m=4kgm=6kg【作业反馈】1、几个力 ,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 来代替,这个力称为 的合力;如果已知 和 ,求 的大小和 ,称为力的合成。
2、如下图示,是用来研究同一直线上且 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F 1 和F 2的共同 和F 的 相同 ,因此F 就是F 1 和F 2的 ,分析F 和F 1 、F 2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3、如上图示,是用来研究同一直线上且 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F 1’ 和F 2’的共同 和F 的 相同 ,因此F ’就是F 1’ 和F 2’的 ,分析F ’和F 1’ 、F ’2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4、画出下列木箱所受重力的图示:5、完成下列光路图:概念理解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1、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单第五节二力平衡1-1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五节二力平衡2-1【作业反馈】1、如下图示,每个物体上都有两个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甲、乙、丙都不属于二力平衡,其中甲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乙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丙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
因为二力平衡的前提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物体上,大小必须、方向必须而且必须。
2、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上静止时,人受到的力和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人的支持力小,方向,而且在同一直线上,但是,故不是二力平衡;木板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人的支持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原因是;人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受到的支持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而木板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小于”)人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4、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5、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方法与过程:在复习过程中运用概括、总结与讲练相结合的方法。
重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特点;画物体所受的重力;时间分配导课3分、自学10分、合作交流15分、小结3分、巩固9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导课: 回忆各知识点:自主复习:一、力1、力是对的作用。
物体间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使物体发生。
3、力的单位是:,符号是,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图就叫力的。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到原来的,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后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性:物体由于而发生的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它的伸长就。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和;(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挂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三、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问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力。
2、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
公式:。
3、重力的方向:。
4、重力的作用点:形状、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不规则的物体重心的决定方法。
思考练习1、分析以下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物体受力时可发生伸长、缩短、扭转、破碎等现象,叫做形变B、物体受力时,可以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C、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运动方向;或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运动方向D、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接触,物体可以只受力而不施力2、判断以下对力的三要素的描述是否正确()A、同时改变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就一定会改变力的效果B、只要改变了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力的效果就发生变化C、两个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的力,可能产生相同的效果D、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物体上3、加满水的鱼缸,总质量为100㎏,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各多大?4、下述关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有()A、塑性越强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性质越强B、弹簧被拉长或压缩有明显的弹性形变,而桌面支撑物体或小球发生碰撞时就没有形变C、绳子被拉紧后也有弹性伸长,要恢复原长产生了拉力D、用手将两个磁铁的N极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只要一放手,就会“弹开”,所以这两个磁铁间也存在弹力5、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弓越硬,拉满弓放箭时,箭受的弹力越大,获得的速度越大B、撑杆跳用的长杆越硬,弹力越大,人跳得越高C、手推墙推不动,墙对手的弹力大于手对墙的弹力D、某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是重力,地对人的支持力是弹力6、质量为50㎏的人,先静止站在地面上,然后用力向上跳起到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重力是490N,静止站立时,受到地面的弹力也是490NB、他跳到空中时,他受到的重力为零,地面的弹力也是零C 在空中他的重力仍是490N,地对他的弹力是零D、站在地面上静止时,他对地面弹力的大小也等于490N,与地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7、下面关于重心和重力,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挖掉这一点,物体就没有重力了B、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C、物体重力的方向可从物体的重心竖直向下画箭头D、一根绳悬吊一横杆能保持水平平衡时,栓绳点就是重心的位置板书设计:一力1力的概念2单位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特点5力的三要素6力的示意图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塑形的概念2弹力概念3弹簧测力计(1)结构(2)工作原理(3)使用三重力1重力2单位3重力的测量(1)测量(2)与质量的关系A与质量成正比B关系式:G=mg4重力的方向5重力的作用点及确定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 》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 导学案》复习课导学案班级: 姓名: 得分:1.A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C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D .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飞行2.用左手提住弹簧测力计的提环,右手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若左右手用的拉力都是10N,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3.喜爱足球的同学肯定知道英国的贝克汉姆,他是非常有名的任意球大师.只要他用其“黄金右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便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人墙而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指针位于第二格A 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 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A .2.0NB .1.8NC .1.9ND .2.4N5.请画出下列各力的示意图.(1)重为30N的砖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砖块所受的重力;(2)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60°斜向右上方的拉力,画出重力和拉力.(3)粗细均匀重为3N 的木棒靠在墙上,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请画出斜面上的小球沿斜面滚下时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6.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物体重4.9N,则该物体的质量是kg.另一物体的质量为3kg,则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物体所受弹簧的拉力为N.11.用150N 的力把质量为6kg的铅球斜向上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飞行中受到N 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铅球落到地面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N.【能力提升】7.根据“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②小丽同学在第2次测量时,该测力计的量程是,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请将其填写在表格中.③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由表中数据和图线可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时,以橡皮泥为实验对象,将橡皮泥捏成正方体,球形等,这是为了探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是否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七章 力 复习导学案1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1第一节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变形、产生速度、改变速度或者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a. 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有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力。
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之分。
•弹力:物体在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符号为F。
•支持力:支撑物体存在的力。
当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就产生的力。
常见的非接触力有重力、电磁力等。
•重力: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符号为G。
•万有引力: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引力作用,大小与质量有关,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二节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分类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平衡力和非平衡力。
a. 平衡力平衡力是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
•静力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称为静力平衡。
•动力平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称为动力平衡。
b. 非平衡力非平衡力是指物体在受力后发生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力。
•零力:合力为零的力,不会对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效果。
•不平衡力:合力不为零的力,会对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效果。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a.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图决定。
b.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
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分力图决定。
第三节力的计算1. 力的计算公式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到力的计算公式:F = ma式中,F表示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N);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力》师生共用学案第7课时第七章《力》复习(二)主备人:黄文福审核:城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组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时间:2013-3【学习目标】1、能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力的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学习重点】力的概念的应用。
【学习难点】1、.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现象2、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体的重力是由于____而产生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_____。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都受到_____ 的作用.这种力是由于_____ 而产生的,所以施力物体是_____ ,物体所受到的这种力的大小与它的_____ 成正比.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_____,表达式为_____,一个质量是30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 N。
一只熊猫的体重是490N,它的质量是_____。
4、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力作用的原因。
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原理制成的。
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的大小约为()A、0.49NB、4.9NC、0.49kgD、4.9kg二、合作探究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2、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3、图中,物体A的质量都是5kg,画出图中A物体受到的重力。
3、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会()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4、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下(见框图) 。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4)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5)学会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课件、教材,梳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2)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力和运动的相关实验,巩固理论知识;(3)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力和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 复习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 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4. 复习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5. 分析力和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难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力和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准备实验器材。
2.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知识梳理:利用课件、教材,引导学生复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 实验巩固:安排力和运动的相关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力和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解决问题: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点。
《力和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力和运动》复习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是指什么?一个物体成为施力物体的同时,它也会成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力的三要素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力的单位及符号_____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______N,拿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大约为______N5、力的示意图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使用前观察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7、弹力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针对性习题]1、踢球的时候,对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脚也疼,因为。
2、人在游泳时向后划水,人会前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湖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对桨的推力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船对水的推力二、重力1、重力是如何产生的,施力物体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_________表达式______?g的取值______3、重力的方向________?人们运用这一点制成了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4、重心是指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吗?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分别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习题】: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 kg放在斜面上画出他受到重力的示意图2、假设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河水不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人一跳就会离开地面(D)各类球类活动无法进行3、一个南瓜重30N,它的质量为多少?三、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力可以分为哪两种摩擦?__________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哪两种?__________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 【针对性习题】:1、下雪天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你有哪些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措施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了滚动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C.在机器摩擦部位加润滑油B.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D.下雪天,在马路路面上撒一些灰渣3、在皮带传动中, 张紧皮带的作用是。
第7章 运动和力 课堂导学案
11第七章 运动和力一、力[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方法.[课堂导学]一、力 自学课本23—24页的内容,完成:1.人推车时,人对车施加了作用;手提箱子时,手对箱子施加了______;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加了______。
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这种作用叫做____.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____________。
有施力物体,必定有____________。
3.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人离墙而去,这说明人推墙时,人也同时受到了墙的作用。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在人推墙的过程中,若以墙为研究对象,是人对墙施加了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__,受力物体是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也受到了墙对人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___,受力物体是____。
4.力一般用字母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符号___。
拿起两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N,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______N.*5.当两个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时,两物体_________ (一定/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磁力,重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 自学课本24—25页的内容,完成:如图的情景表明:力可以使台球由静止变为_____,可以使足球由运动变为_____,可以改变排球的运动方向,可以使弹簧伸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称为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可见,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2)力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__.三、力的三要素 自学课本25—26页的内容,完成:1.把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____________.2.用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只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_________.[课堂导练]1.磁铁靠近铁块时,磁铁吸引铁块,这表明磁铁对铁块有___的作用,同时铁块对磁铁也有___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2022年《力与运动》中考复习导学案
《力与运动》中考复习导学案考点一力1.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力可以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单位:牛顿,符号。
6.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7.如何画力的示意图:(1)找准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2)明确力的方向;(3)从力的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4)标上对应的字母和符号。
考点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性:物体受外力后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有关。
注意:有些形变非常微小,肉眼是看不见的。
如: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形变等。
2.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簧的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2)使用:测量前指针要归零,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方向和所测的力的方向在。
考点三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物体。
3.计算公式:G=mg, g=9.8N/kg(粗略计算时一般取g=10 N/kg)。
g的意义是在地球附近,。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薄板形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考点四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2)。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点总结: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⑴⑵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的改变和的改变2.力的定义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3.力的三要素:力的、和称力的三要素。
因为这三点都会影响力的。
4.力的示意图:(力的表示法:)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5.力的概念: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⑵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⑶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N。
二、弹力力的测量1、弹力定义: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弹性限度,否则会损坏它们。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一致。
4、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①弹簧测力计原理: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③用弹簧测力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测量前,二是测量时,三是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
三、重力1、重力的定义:2、重力的大小用表示重力(单位为,)m表示单位为 ),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3、g= 物理意义在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取g= .4、重力的方向:。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力与运动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力与运动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条件。
3. 能够运用力的概念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力的作用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车,滑轮组。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例如:力的定义是什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哪些方面?二、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学生使用橡皮筋,用不同力拉扯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伸长程度,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三、理论知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教师讲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条件。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小车,用不同力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学生使用滑轮组,用不同力拉扯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活动重难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力的作用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力的概念和原理,解释这些现象。
例如,观察车辆的加速和减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复习word版
认真研读教 材
5.知道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 6.知道什么是重力;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能用 G=mg 计算有关的问
题。(重点)
7.知道重心的概念,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点)
舒畅导学:
快乐独学
自主学习教材第 2--14 页, 梳理知识,形成网络。(自主学习时,
2.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 流。
__________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物
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
3 . 物 重 与 质 量 成 __________ 比 ,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由 公 式 _____
后退,这表明。
3.(A)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在扳手把末端拧螺母比
在扳手把中间部位要容易些,这是由于___________不同而引起力的
___________不同的缘故。
4.(A)关于“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 9.8N 等于 1kg
B 9.8kg 等于 1N
C 质量为 9.8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N
开心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些知识(请归纳出本节课的“知 识树”或“网络图”)
自主作答,分 级、分层达 标,限时完 成。
轻松反馈
1.(A)下落的石块碰到地面时,石块与地面之间将有力的作用,就地 面受到的力来说_____是施力物体;就石块受到的力来说__________
是施力物体。
2.(A)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觉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会
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 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 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力和运动》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b)学习重点:1.惯性的应用和防止 2.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学习难点:1.受力分析 2.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过程:一.章节知识梳理二.合作学习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1)标记③是小车在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3.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4.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5.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A.匀速行驶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正在转弯三.方法归纳1.解释惯性现象时,要明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而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部分物体)则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四.当堂检测1.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
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B.向上运动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D.立即静止2. 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3.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正确的是()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4.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处下滑。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
2. 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3. 复习和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和运动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外力作用下物体状态的改变3.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定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摩擦力的作用效果5.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与运动状态的改变平衡力的概念和条件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验,引起学生对力的兴趣,并提出力的概念和三要素的问题。
2. 讲解力的概念和三要素: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的三要素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讲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以及外力作用下物体状态的改变。
4.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示例和公式,讲解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5.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摩擦力的定义,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以及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力和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牛顿定律和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能够理解并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机械能转化的判断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验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释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观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
主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
〔复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和学具〕伽利略斜面、二力平衡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等〔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通过课前复习给本章内容列出一知识框架。
2、要求学生课前写出本章知识点中还有哪些不甚理解或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要点内容1.力的概念(5分钟)同学们通过复习对本章知识都列出了一个框架,下面请同学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同学们已整理出了一些思路,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
在梳理过程中,你有哪些疑惑的地方或是有哪些新见解请随时提出。
什么是力?顾名思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需要相互接触吗?能举例说明吗?我们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那就是说,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施力物体本身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请举例。
那要看是针对哪个力而言。
投影学生设计的知识框架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的作用,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地球与地球表面物体间的作用等。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受力物体.例如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了向下的作用力,但人的手感到痛,这说明手对桌子施加力的同时,手也受到桌子对它的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编写人: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知道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理解物体的惯性。
知道建立惯性定律的基本方法。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
证明的。
它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
__________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但由此推
出的结论,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
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有惯性,不改变时也有惯性。
但惯性有__________,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它保
持自己运动状态的能力大。
4.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_________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
__________,这个力就
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
__________。
5.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__________,即
12F
F F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方向跟__________相同,即1
2||F F F 。
6.一个物体,同时受到
__________个力的作用时,保持
__________或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的这两个力称为一对
__________.
7.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同体、等大、反向、同线”,平衡力的合
力为_________。
三、经典考题:
1.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
A .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B .乘客有惯性
C .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D .汽车有惯性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
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
那么探测器将(
)
A .落回地球
B .飞向太阳
C .绕地球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上的人向(选填“前”或“后”)倾倒。
航天飞
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选填“没有”或“有”)惯性。
四、课堂检测:
1.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
D.跳远时快速助跑、
2.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30N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同,则
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A.0
B.15N
C.30N
D.60N
3.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
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后仰
B.骑自行车上坡前,加紧蹬几下
C.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向前摔倒
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继续滚动
5.一个人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若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
是10N,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
B.40N
C.50N
D.60N
6.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7.建立惯性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
A.经验总结
B.科学的推理
C.观察和实验
D.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
8.如图1所示重5N的物体,受到10N的水平力F作用后,紧贴在竖起的墙面
上静止,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 N。
9.2006年端午节期间,世界客属龙舟赛在上杭县汀江举行。
船上阵阵鼓声是
由鼓面的______产生的。
参赛选手用船浆整齐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
使船前进的力是_____对浆的力,这说明力是_____。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停止划水,
但船仍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
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景物不断地向后退,
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0.如图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
体A重为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图2
F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