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在这儿向大家汇报的课题是《光的反射和折射》。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自然第十二册第二课(出示课题),本课是“光”教学单元的第二课。
这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同时,本课又是为下一步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的科学等做知识上的铺垫。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将科学与生活结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自然实验类型的课中,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解释,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境,说明实验和做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实验项目。
是网络技术与自然实验教学的一次整合。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教学设计思路:利用网络资源,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主导,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以学生探索知识,科学发现学习为主线而进行设计、实施的。
一、围绕概念,展开实验。
实验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打下基础,是学生了解光反射和折射的必要前提。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将实验分为实验操作、计算机模拟实验两种类型。
1、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此安排了一段观察内容。
利用计算机优势让学生感受“光”,通过感受“光”,引入研究内容。
(在“光”的照射下,一只小老鼠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的精神。
为学生主动的“学”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师生的角色转换了,使“教”是为学生“学”的需要而服务的。
2 、教学“光的反射”。
首先设计了“小球运动”实验,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
容教学与游戏之中,引发思考: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是不是改变传播方向;接着学生通过利用平面镜探索光反射的实验,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光的反射;之后计算机模拟反射颜色实验了解反射的情况:再通过网上查阅,进一步了解光反射的知识。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
光的反射(一)教学目的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具演示用器材:激光演示器、平面镜、插有大头针的硬纸条。
学生实验用器材(2人一组):平面镜片、白纸板、量角器、手电筒(玻璃前糊上开窄缝的牛皮纸)。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高请举出应用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教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三、进行新课1.光的反射教师: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
并在黑板上画出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学生实验一:1.按照课本图5-8甲,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一、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浙教版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
七、课程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
- 探索光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中的应用。
- 研究光的量子性质,了解量子光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量子通信和计算中的应用。
- 调查光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荧光成像、光学治疗等。
- 研究光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如大气污染监测、水资源保护等。
- 探索光学在艺术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 stained glass windows、光学艺术作品等。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用于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应用。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深化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 案例研究:分析生活中和科技中的光学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能力目标(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德育目标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折射率的概念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阳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水草,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水面看到烈日的倒影;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二、授新:一般说来,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它和另种分界面时,一部分光又回到这种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而斜着射向界面的光进入第二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表明:光的反射遵循以下规律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们于法线的两侧。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的可逆性。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结合斯涅耳的发现,光的折射定律可这样表示: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们位于法线的两侧。
b、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量,即:sini/sinr=n (1)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折射率: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尽管折射角的大小随着入射角的大小在变化,但是两个角的正弦之比是个常量,对于水、玻璃等各种介质都是这样,但是,对于不同介质,比值n的大小并不相同,例如,光从空气射入水时这个比值为1.33,从空气射入普通玻璃时,比值约为1.5。
因此,常量n 是一个能够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折射率。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主要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掌握光线的传播规律,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反射和折射的知识,了解光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光线的传播规律2. 反射的概念及应用3. 折射的概念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光线的传播规律2. 如何让学生理解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光线测试器3. 光路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场景,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它们背后的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产生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2. 知识讲解(1)光线的传播规律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关于光线传播规律的动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光线的传播机制和规律。
要特别强调光的直线传播规律,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光线和它们的传播方式。
(2)反射的概念及应用先引出什么是反射,以具体案例为例子,如反光镜、光滑表面等。
思考反射对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比如反光衣、交通标志等都是反射的应用。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3)折射的概念及应用引出什么是折射,通过实验装置来演示折射现象。
讨论彩色光折射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屈折率、不同物质的屈折率等问题。
同样通过具体例子来让学生们更好理解折射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3. 实验进行光路实验,让学生们自行组装实验装置,实现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实验中,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们在操作各种实验装备时注意安全。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们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这些例子,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5. 课堂小结系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本节课讲解的重点。
通过图示和多媒体设备,强调反射和折射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的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可以布置作业。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能力目标(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德育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通过实验先定性观察再定量测量,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再来领略前人所做的思考从而领会数据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比值法、乘积法、加减法、图象法等,为学生今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打开思路.最后通过例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有一年冬天的时候,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出现了三个太阳(观看视频)。
当时好多人疑心天象有变,是不是有什么征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的光学现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光学。
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当时出现3个太阳时所拍,拍下了6个太阳,你能用初中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二吗啊?实验验证。
(二)新课一、反射定律水面上的3个太阳,他们是镜面反射形成的。
哦,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生光的反射。
光在反射时遵行什么规律呢?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镜面交界面处时,光被反射回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反射现象: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到达两张介质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就光的反射。
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归纳反射定律的内容: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反射光路可逆反射分为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一、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光的反射和折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难点: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和折射定律的推导。
4、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5、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新课讲授实验探究课堂练习总结归纳作业布置6、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的基础,对后续学习透镜成像等知识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111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上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112 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而对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和折射定律的推导,由于涉及到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光路分析,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21 讲授法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11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1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31 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关知识。
311 合作学习在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12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镜子中的成像、水中的筷子弯曲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初中光反射和折射教案
初中光反射和折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能够运用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反射的应用。
2. 光的折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如镜子、水面、透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都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
二、光的反射(15分钟)1. 反射现象:介绍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
2. 反射定律:讲解反射定律,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的关系。
3. 反射的应用:介绍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眼镜等。
三、光的折射(15分钟)1. 折射现象:介绍折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 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定律,包括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的关系。
3. 折射的应用:介绍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透镜、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等。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用实验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规律。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对于实验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操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2、理解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3、能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讨论达到理解模型,联系生活实际问题,理解反射和折射定律。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苦中求了,循序渐进,用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反射和折射定律难点能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教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师生共研【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情景切入: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什么原因?二.自主研习1.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一部分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另一部分进入另一介质,这种现象叫.2.光的反射和折射遵循的规律分别叫.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是可逆的.3.光从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的与折射角θ2的之比,叫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表示.即:n=教学过程设计三.新知探究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它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必共面.2.光的折射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即反射线OB.另一部分光进入第二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实验证明,折射光线仍在入射面内,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r).特别提醒: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变化.3.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折射率:光从真空斜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跟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特别提醒:①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v之比,即n=②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合作讨论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到半圆玻璃砖表面的圆心处,玻璃砖的半圆表面上(反射面)镀有银,则图示几个光路图中,能正确、完整地表示光线行进过程的是()答案:C解析:在圆心处发生折射和反射,进入半圆表面后沿原路返回,光从玻璃射向空中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5.典题剖析光的反射如图所示,M、N为两个平面镜,S点为一发光点,P和S点均在纸面内.由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先经平面镜M反射再射向平面镜N,经平面镜N反射后通过P点.试画出这条光线的光路.◆合作讨论不同介质折射率不同,而它们的密度也往往不同,那么介质的折射率与其密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介质的密度越大,其折射率就越大?解析: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密度大,折射率未必大,如水和酒精,水的密度较大,但水的折射率较小.4.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和两类典型问题(1)常规思路①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②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与法线的夹角.③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2)玻璃砖对光的折射问题常见的玻璃砖有半圆形玻璃砖和长方形玻璃砖.对于半圆形玻璃砖若光线从半圆面射入,且其方向指向圆心,则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光线只发生一次偏折.对于两个折射面相互平行的长方形玻璃砖,其折射光路如图乙所示,光线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平行,但发生了侧移.特别提醒:画光路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光路是可逆的.(2)垂直界面入射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3)过半圆形玻璃砖圆心的光线在圆弧处不偏折.。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第一章:光的传播和反射1.1 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展示光的传播实验,如激光笔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和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1.2 光的反射解释反射现象: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展示平面镜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第二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1 镜面反射解释镜面反射:光线射到光滑表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展示镜面反射实验,如镜子或光滑的金属板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反射的特点和应用,如镜子、眼镜等2.2 漫反射解释漫反射:光线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展示漫反射实验,如将光线照射到砂纸或纤维板上引导学生理解漫反射的特点和应用,如太阳照射在地面上的光第三章:光的折射3.1 光的折射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展示折射实验,如将光线通过玻璃或水中的斜面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例关系3.2 透镜和焦点介绍透镜的类型:凸透镜、凹透镜展示透镜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焦点概念:透镜使光线聚焦于一点第四章:光的折射应用4.1 眼镜和放大镜解释眼镜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透镜的折射作用展示眼镜和放大镜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度数的眼镜如何矫正视力问题4.2 望远镜和显微镜解释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透镜的折射作用和放大功能展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观察中的应用第五章:光的色散和光谱5.1 光的色散解释光的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彩的光谱展示色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色散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与彩虹的形成5.2 光谱和紫外线介绍光谱:光的色散产生的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解释紫外线的存在和作用:光谱中的一部分,对生物和化学反应有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紫外线消毒和荧光检测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反射和折射6.1 水面上的反射解释水面上的反射现象,如水面上的倒影展示水面上反射的实验,如放置物体在水面上观察其倒影引导学生理解水面反射的特点和应用6.2 透过玻璃和其他透明介质的折射解释光线透过玻璃、水和其他透明介质的折射现象展示透明介质中折射的实验,如将光线通过玻璃板引导学生理解透明介质中折射的特点和应用第七章: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实验探究7.1 实验一:光的反射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引导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反射定律的关系7.2 实验二:光的折射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光线通过透镜的折射引导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折射定律的关系第八章:现代光学技术中的应用8.1 光纤通信解释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展示光纤通信的模型或图片,如光纤网络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优势和重要性8.2 光学仪器和设备介绍常见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如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展示光学仪器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光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光学谜题和挑战9.1 视觉错觉和幻觉介绍视觉错觉和幻觉的例子,如错觉图像和魔术道具展示视觉错觉和幻觉的图片或道具,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视觉错觉和幻觉对人类感知的影响9.2 光学挑战和实验设计提出光学挑战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放大镜或望远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解决光学挑战问题鼓励学生创新和思考光学应用的潜力回顾本教案中的重点概念和原理强调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10.2 复习活动和评估设计复习活动,如小测验、讨论问题或小组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他们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程度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光学概念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传播和反射: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反射现象以及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掌握折射的特点以及折射率(3)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2)通过实验,认识掌握插针法测折射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以及接触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对于本节内容并不陌生,但是长时间的接触已让学生概念有些模糊。
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良好的探究、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只是实验设计能力还欠成熟。
重难点重点:(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概念,以及光路可逆(2)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难点:(1)折射率的理解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提问:大家听说过光污染么,这其中有一项就是城市中的建筑采用了玻璃墙,在太阳光很强时,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长时间就会影响人们的眼睛,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同学: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教师:嗯,(拿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入一支笔)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水杯里的笔,发现什么现象?同学:铅笔折断了教师:铅笔折断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在水中化成两截了?同学:不是,是因为发生了折射教师: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于初中学过的反射和折射还是有一定印象的,那我们今天就再来深入地讨论光的反射和折射新课讲解(1)反射讲解教师:阳光可以照亮水中的鱼草,水面也能出现太阳的倒影,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入到水面时一部分进入水中,一部分回到了空气中,……(反射和折射介绍)教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老师先画界面上下分别为介质一,介质二,然后再画一条入射光线,现在有没有同学还记得初中所学愿意画一下反射光线?学生画图教师:嗯,很好,……叫做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作一条法线,然后再法线的同一侧取相同角度是不是可以画出反射光线啦(2)折射讲解教师:那光在折射时有哪些规律呢?老师在这里画出光的折射图。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和的说课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和的说课稿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能够用物理模型解释现象。
3.学生能够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2.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3.光在界面上的全反射和偏振现象。
4.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光的全反射和偏振现象的理解。
2.重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平面镜、球面镜、透镜等实验器材。
2.投影仪、教学PPT。
3.教学视频: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4.实验模型:光的反射和折射模拟实验。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光的基本性质,为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打下基础。
2.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例如:“为什么湖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为什么镜子可以反射图像?”等。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讲解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接着,介绍全反射和偏振现象,并通过实验模型进行解释。
最后,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应用。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请解释为什么海市蜃楼会出现?”、“请解释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等。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例如:“你的解释还不够清晰,可以再详细一些。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实用三篇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实用三篇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 1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
本章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说教法与学法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教师__: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人便看见了光源,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的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叫光的反射(二)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三“线”反射光线OB(同上)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反射定律1、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光的反射与折射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光的反射与折射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发生的现象。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3.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的概念和用法。
2. 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实验装置、实验用光源、小黑板、水箱、小刀、针管、半圆透明玻璃器皿、蜡烛、扑克牌、尺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学生观察扑克牌上的图案。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可以自由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光的传播方式,并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光的反射(1)教师使用投影仪,给学生演示光的反射现象。
(2)教师向学生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并将定律用文字形式写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反射现象,并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
2. 光的折射(1)教师使用投影仪和实验装置,给学生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2)教师向学生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并将定律用文字形式写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折射现象,并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光的反射实验(1)将一张小黑板固定在黑板上,调整角度,使其成为反射光线的镜子。
(2)教师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火焰反射在小黑板上的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反射光线的方向,并与学生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实验(1)在半圆透明玻璃器皿的一侧涂上蜡烛,将其放入水箱中。
(2)教师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玻璃器皿折射的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折射光线的路径,并与学生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四、拓展练习(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以下拓展练习:1.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找出一些能够形成反射的实例,并简要描述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篇一:全反射说课稿下面我从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1、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技术普及的今天,科学素养已成为新世纪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学科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
2、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改变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其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1)知识特点:本章讲述几何光学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色散。
相对于学生初中知识增加了对折射的定量研究,引入了折射率,其中本节的全反射和临界角是全新的知识。
(2)知识地位:本长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从定性认识提高到定量研究。
本章内容也是学习下一章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把握好对规律的准确认识。
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2)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3、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定性的问题,尤其是单纯的公式推导,不是很感兴趣;而对于演示、影像、声音、动画等感性的事物更能提高注意力。
(2)学生的知识准备:学生之前刚刚学习了折射率,而本节内容是在对光的折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研究,所以对于折射率的理解要先进行复习。
4、教学目标确立:(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2、理解全反射概念、全反射发生的条件,理解临界角的概念,掌握临界角的计算方法3、知道全反射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蜃景现象的学习明确一切迷信或神话只不过是在人们未能明了科学真相时才托付于自然力的一种做法5、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2、教具: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三、教和学的方法:(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对阅读材料“蜃景”补充了录像资料和CAI课件,使其有更生动的感性认识(2)学法:在学习中学生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学生的参与探究,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率的计算方法。
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率的理解和计算。
2.运用实验观察和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解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导入光的传播方式的知识,回顾和复习。
2.引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光的反射:-定义:光线遇到界面发生改变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传播,我们称之为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i=r。
-实验展示光的反射现象,并通过示意图给出反射定律的解释。
2.光的折射:-定义: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到另一个介质时方向改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光的折射。
- 折射定律:入射角i、折射角r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1、n2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为n1·sin(i)=n2·sin(r)。
-实验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并通过示意图给出折射定律的解释。
-讲解折射率的概念,即n=c/v。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实验一:光的反射-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验证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光源、平面镜、直尺。
-实验步骤:a.将光源对准直尺上的零点,照射光线到平面镜上并标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b.用直尺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c.重复实验多次,计算平均值并判断结果是否符合反射定律。
2.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目的: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器材:光源、直尺、两个不同介质的透明物体。
-实验步骤:a.将光源射向一个介质,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b.改变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的变化。
c.记录下测量结果,并计算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是否符合折射定律。
四、知识总结与扩展(10分钟)1.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和折射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和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和折射率的测量,以及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相结合的应用。
教学建议:本节主要讲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折射是在初中学习的知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折射率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它对于后面理解全反射非常重要。
在求解折射率时,切忌死套公式。
在教科书的结构上,先介绍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再引入实验和例题,体现从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导入新课:雨过天晴,顺着太阳看去,可以看到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鹊桥”,俗称“彩虹”。
你知道这“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1.光的反射与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一部分返回①原来介质的现象。
(2)入射角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②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③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④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⑤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1)光的折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除了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还有一部分光会进入⑥另一种介质的现象。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⑦法线的夹角。
(3)折射定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⑧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⑨正弦成正比,其表达式是⑩=n12。
(4)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光路是可逆的(填“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3.折射率(1)折射率:光由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2)设介质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它们的关系是n=。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反射和折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学习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知识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镜子的成像、潜水艇的观察窗等。
教材首先通过实验引入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情况,然后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对于光的折射,教材同样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进而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教学难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光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2
光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2《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光”教学单元的第二课。
这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同时,本课又是为下一步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的科学等做知识上的铺垫。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有层次地显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结构:1、在学生已经知道镜子能反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还有哪些物体能反光2、深入浅出地讲解光反射的含义。
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
4、观察一种常见的光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讲解光折射的含义。
5、学生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铅笔变弯折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图做些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六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自然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将科学与生活结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自然的信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模式及设计思路:在小学自然实验类型的课中,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解释,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境,说明实验和做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实验项目。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说出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能够准确应用解决一般问题;2.理解折射率的物理意义,正确理解并应用折射率的表达式;3.会作光路图,能够将折射定律和光路可逆综合应用。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折射率的公式;2.通过多媒体进行视觉冲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对物理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究实验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物理的严谨性;2.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折射定律的应用以及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难点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的综合应用关键折射定律的及光路可逆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课北欧挪威有一个小镇叫留坎,它靠近北极圈,四面环山,所以每年的9月到下年的3月,都照不到阳光,那里的人们只能坐缆车到山顶去晒太阳。
你有什么办法能为留坎送去阳光吗?感受光对人类的重要性,思考解决办法用真实的案例引课,易于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检查预习情况教师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检查各个小组的预习情况自主回答先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及微课的学习情况,后根据情况进行本节课的新课讲解课上探究活动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那么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又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演示实验: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具体的定量关系。
观察演示实验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汇总小组的数据向老师汇总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到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具体的关系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出折射定律得出结论用实验得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对折射率及公式进行具体的讲解和说明思考理解记忆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挖掘知识应用例1: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3,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θ1=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图答案23.1cm解析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折射角为θ2,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θ2sinθ1解得θ2=60°由几何知识得△OPQ为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L=P A+AQ=R tan30°+R tan60°解得L=4033cm≈23.1cm例题2.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3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垂直于过14球体的竖直表面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7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3R2.求出射角θ.图7答案60°解析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与14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即为入射点的应用已学知识解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C 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依题意,∠COB=α.则sinα=BCOC=32RR=32,α=60°.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得sinαsinβ=3,联立以上两式得β=30°.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γ为30°.由折射定律得sinθsinγ=3,因此sinθ=32,θ=60°.例题 3.一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3所示.已知其中一束光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束光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R2,OP=3R.求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图3解析画出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束光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另一束光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设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由几何关系可得:sinθ1=OAOB=12,解得:θ1=30°.由题意知:OP=3R,由几何关系知:BP=R,折射角为:θ2=60°.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n=sinθ2sinθ1=sin60°sin30°= 3.答案 3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其对物理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反射和折射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知道波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与入射波相同。
3、知道波发生折射是由于波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知道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解释、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知道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与入射角及反射角的关系。
3、理解波发生折射时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不改变。
教学难点
用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自制投影片,水波槽,长木板和厚玻璃板各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录像]一位演员在山中唱山歌,歌声缭绕不断。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上述录像中:演员发出的声波传到山崖时,会返回来继续传播,使我们听到回声,这属于声波的反射现象。
那么: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不能产生反射现象呢?
[做演示实验,并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
在水波槽的装置中,把一根金属丝固定在振动片上。
a.让振动片开始振动,金属丝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形成波源。
观察到的现象:在水面上从波源发出一列圆形水波。
b.在水槽中放一块长木板,让波源发出圆形波,观察水波遇到长木板后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从波源发出的圆形波遇到长木板后,有一列圆形波从长木板反射回来。
教师:波的反射现象中遵循哪些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1.波面和波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4页有关内容,思考问题:
(1)什么是波面?什么是波线?
(2)对于水波和空间一点发出的球面波为例,如何理
解波面和波线?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投影]出示圆形波的照片。
介绍什么是波面和波线:
(1)照片中的圆形是朝各个方向传播的波峰(或波谷)在同一时刻构成的,叫做波面。
(2)图中与各个波面垂直的线叫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2.惠更斯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4页有关内容,思考问题:
(1)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以球面波为例,应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传播。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3.波的反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5页有关内容,体会用惠更斯原理对波的反射过程的解释。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右图。
结合图形讲解、总
结:
(1)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
入射角。
(2)反射波的波形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反射角。
(3)在波的反射中,遵循下述规律:
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
[解释现象]
(1)夏日的雷声轰鸣不绝
(2)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较响
(3)讲演时听到声音发出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现象一: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原因是声波在云层里多次反射形成的。
现象二:在空房间里讲话,会感到声音更响,是因为声波在普通房间里遇到墙壁、地面、天花板等障碍物发生反射时,由于很近,回声和原声几乎同时到达人耳,而人耳只能区分开相差0.1 s 以上的两个声音.所以在房间里听不到回声,只会感到声音比在野外大些。
现象三:讲演厅内听到声音发出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是由于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会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强化训练]
(1)为了测海的深度,一同学利用电子发声器对着海面发声,测得2.2 s 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450 m/s ,求此海有多深?
(2)为了测一根长铁管的长度,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测得甲听到的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25 s ,已知声音在铸铁和空气里传播的速度分别为390 m/s 和340 m/s ,这根铁管有多长?
[学生解答后,用实物投影仪对解答过程进评析]
参考答案:
(1)解:钟表测出的时间是从声音发出的障碍物(海底),把声音反射回来的时间,由这个时间求得的距离应除以2才是所求的距离.
∴海底深度s =21×1450 m/s ×2.2 s=1595 m
(2)解:乙敲铁管的声音可以在铁管和空气中传播,因为声音在铁管传播的
速度快,所以乙听到的两次响声,第一次是沿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设铁管长为l ,声音在铁管里和空气里传播的时间分别为t 1=
11v 和t 2=21v .由题意有:t 2-t 1=
1211v v -=Δt 。
则l =2121v v v v -Δt =340
39103403910-⨯m/s ×2.5 s=931 m 4.波的折射
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波的反射现象,
波的反射过程中反射波和入射波在同一
学生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光的折射现象总结猜想:发生折射现象。
教师:下边我们以水波为例,来研究波的折射现象。
[演示实验]
实验准备题:要让水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我们应如何做?
我们可以在水波槽的一部分底面上放一块厚玻璃板,使槽分成两个区域:深水区(没有放厚玻璃板的区域)和浅水区(放厚玻璃板的区域),由于水波在这两个区域的传播速度不同,因而可以把这两个区域看作是不同的介质。
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演示:
(1)在水波槽的一部分底面上放一块玻璃板,把槽分成深水区和浅水区两部分。
(2)让水波由深水区射到两个区域的界面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看到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能继续传播,但是改变了传播方向。
[学生阅读课文,解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波的折射?
(2)什么叫入射角和折射角?
(3)在波的折射中遵循什么规律?
[教师总结]
(1)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折射波的波线界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r 叫做折射角。
2θ之间有下述关系
是在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波速。
由
2
是一个只与两种介质有关而与入射角无关的常数,叫做第2种介质相对第
1种介质的折射率。
用12n 表示,则
12n 21v v =
如果第2种介质中的波速小于第1种介质中的波速,波在进入第2种介质后,传播方向将向法线靠拢。
这与实验得到的波的折射定律一致。
在水波的折射演示实验中,水波到达浅水区后,传播方向向法线靠拢,说明水波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水越浅,传播速度越小。
[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现象,已知
,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v2,则v1∶v2)
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为v
A.1∶2 B.2∶1 C.3∶2 D.2∶3
(2
=
一个原理:惠更斯原理
二种现象: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
五个概念:波面、波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
二条规律:波的反射规律
(1)入射波的波线、反射波的波线和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
波的折射规律:
(1)入射波的波线、折射波的波线和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率与在第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率之比,即:2
121sin sin v v =θ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