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相关推荐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精选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篇1此书读完有种被洗脑的感觉。
一方面它确实会刷新你的金融观,一不小心还可能被刷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让你时不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但是当我读到2的时候,感觉越来越不对味,陈教授对于金融的作用的挖掘有其合理之处,也能从中窥见其不凡的智慧,但是明明是一两章就能阐明的思想,陈却写了两本书,第二,其中关于金融解放个人的观点初读似乎论据充分,无可挑剔。
但是后来想想,陈教授似乎言过其实了。
货币化确实能让个人从家族关系,宗教关系,政府权利中获得很大程度的解放,现代社会个人相对于要依赖这些文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存活下去的社会中要自由的多。
但陈教授在此书中却避开货币化的缺陷不谈,这确是另一种程度上的不严谨。
让原本见仁见智的观点变成了一种洗脑,一种吹嘘。
货币化让人从家族关系宗教关系政府权利解放后陷入到另一种束缚——钱的束缚。
只要有钱就有权,有地位,就能轻而易举的洗刷自己,包装自己,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甚至你的外貌你的品格似乎都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
货币化之后也能看见这个社会的功利化,同时也催生了拜金主义,“向钱看”,“金钱万能”的腐朽文化。
货币化也并非让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为纯粹。
反而是多多少少都参杂着功利。
而最大限度的货币化除了催生出“人力资本”“劳动资本”“要素资本”也使得“人际资本”成为可能。
总之,本书论证的漏洞让这本书大大贬值。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篇2二天读完《金融的逻辑》,慢慢觉得自己头脑里那点有限的经济学常识又复苏了。
对于金融的理解,长期以来都是肤浅的、表面的,总觉得它是高大上的东西,非专业人士不能参透。
读罢本书,全然没有晦涩的感觉,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的确是本不错的金融入门书。
金融观后感
金融观后感第一篇:金融观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陈志武教授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生活中贴切的案例阐述了金融、金融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等等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令我受益匪浅。
对于金融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入门工具。
第一,中国人对金钱的看法。
中国人很喜欢钱,喜欢把钱捏手里或存银行。
钱或者说货币,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物物交换或直接对货币的调用,便称为金融。
这是我对“金融”一词的概念理解,来源于这本书。
陈教授举例说,在以前,直接用金银购买物品,很是烦琐,后来有了银票,一种一定区域内所共认的金银在数值上的替代品得以购买物品,这便是货币的空间属性,这和《国富论》中货币的发展在思路上相差无几。
如果一个人看到好的商机,手头又没钱,另一方面银行有钱,却没商机,这时候这个人向银行借钱,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还给银行,这种货币在时间上的跨越就是金融运作的一表现形式。
中华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植根在我们心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种未雨绸缪的理财观念使我们认为钱存银行叫“有备无患”,而不是投资,用一定的风险去换取更多的财富。
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国人的消费理念。
第二,金融创造财富。
金融有什么用?中国人很讲究实用主义,在学术上也是如此,从清净无为的道家演变成求仙练丹可见一斑。
陈教授举了个例子:甲某有二十二亿资金的项目,可是手头只有二十个亿,这时候只要再有两个亿他的项目便能上市成为二十二个亿的运营企业,而港澳一些人(乙方)手头上有钱却没好的项目,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中介丙,甲通过丙,丙说服乙授受了此次风险的可接受性,这样甲丙达成了协议。
在此过程中,乙没有付出直接产出劳动的行为,但甲丙最后都要给予乙一定的报酬。
在中学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现在《金融的逻辑》告诉我,只有需求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陈教授指出,这种认识是学习金融所必须的,即价值在未来,而不是在劳动中,不是在生产中。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 读后感]
藏了很久的书,终于在春节长假的飞机上加上火车上消灭了.介绍一下我理解的本书中的主要观点.
金融或者资本化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在最近几百年,尤其是在美国, 依靠股票市场,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别如谷歌苹果, 创业者同样受到了鼓励, 主要体现在原始股的变现 (股票价值反应了企业的未来),
可以支配未来的收益.
相对来说,国内的股市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过国有企业的上市和融资,本质上面就是圈钱,却没有反应出相应的成长;
因此中国的资本化市场还远未成熟.
传统中国的社会还是依靠儒家的思想,以家庭为单位,血缘关系为基础,包括熟人和朋友,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交换,因此才会造成比如养儿防老人情父债子还三代买房,
如果都用借贷的模式,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多的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经济层面会更加独立.所以在国内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这其中包含了小额贷款.
对于小额贷款,书中的观点是支持和开放.因为禁止民间借贷,反而会使得地下钱庄的成本变高,从而借贷的利率变高,
从而反而违反了禁止地下钱庄的初衷.
先这么多.。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篇二:读《金融的逻辑》有感篇三:《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篇四:读《金融的逻辑》有感逻辑思维读后感逻辑思维读后感(一)说到读书,萝卜青菜各有所一爱一,【罗辑思维】,这是一本书名,也是一档视频脱口秀的节目。
喜欢在空余闲暇的时光听罗胖说书。
我觉得这是挺享受的一件事。
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随手即得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时代,如何突破思维瓶颈?创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人格特征,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比方说把人类历史上很多创新人物给他搁一块,然后一统计,发现一个特征,他们在十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人双亲都死去了一个,到了20岁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双亲死去了一个。
说白了,什么意思?就是有奇才异能的、有创造力的人,是家庭不幸福。
家庭不幸福,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是两条路,一条是上街当流一氓,杀人、撒谎、吸毒;还有一种,成为我们刚才讲的奇才异能之士。
你说哪个概率大?当然是前者概率大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比方说还有一个实验,人类目前七个领域的最杰出的人,发现一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这些人跟家庭成员相处有情感障碍,比如说一爱一因斯坦,一爱一因斯坦年轻的时候,就愿意独处,这种独处的方式,导致他后来的无数次婚姻一次都不成功,他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得也不好。
甘地、弗洛伊德这些人,跟自己的家人都没法相处,这些特征,为什么?因为他怪人嘛!他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回到一个原点,什么叫创新力,创造力就是这个人是个怪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极端的一精一神病人,所以很多人说左撇子的人有创造力,你能找到一堆左撇子,毕加索、弗洛伊德、一爱一因斯坦,这些人都是左撇子,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异类。
这话可能不好听,但是你从进化史一看,它就是如此,这就是底牌!那请问,怎么培养创新力啊?很多学校高举大旗,创造力培养学院,请问怎么培养创造力?要知道创造力这个词,它创生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他既不可测量,也不可识别,更不可培养,如果你能测量、能识别、能培养,那还叫创造力吗?创造力在它发生的那一瞬间,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叫创造力,比尔盖茨退学的那一刹那,所有同学都嘲笑他是傻子,这才对,他才叫创造力;乔布斯一定是一个一性一格特异的人,这才叫创造力。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逻辑》一书,是一本深度剖析金融行业内在逻辑的著作。
作者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分析和对金融产品的解读,深刻揭示了金融行业的本质和运作规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金融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让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运作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外部观察者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但是作者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揭示了金融市场的本质和运作规律。
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
同时,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市场,只有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逻辑和规律,才能在其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回报。
其次,书中对金融产品的解读让我对金融产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金融产品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产品,其本质是通过资金的配置和风险的转移来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金融产品的本质往往被市场参与者所忽视,导致了金融产品的泡沫和风险。
通过对金融产品的解读,我深刻认识到金融产品的本质是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只有在风险和回报的平衡下,金融产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在风险和回报的平衡下进行,只有在风险和回报的平衡下,金融产品的创新才能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更多的利益。
最后,书中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让我对金融行业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金融行业作为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其未来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是通过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我深刻认识到金融行业的未来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创新发展。
只有在风险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金融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健增长。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让我对金融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分析和对金融产品的解读,我深刻认识到金融行业的本质和运作规律。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篇一首先,我们都听过《货币战争》这本书吧!它是一部历史性的著作,里面有很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理论。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的开头第一句话“全球财富流向三个地方”?最近几天,我读了陈志武教授所写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看完以后,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的两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是世界著名的法律保险商因劳累猝死,让他心爱的太太成为了遗产继承人;另一个是索罗斯做空英镑却导致英国央行突然降息,给希腊带来了无限灾难。
我觉得,他们两人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没有认清楚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
比如劳累猝死的故事:据陈志武教授介绍,“劳累猝死”最大的原因是劳累,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可是劳累猝死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陈志武老师的讲课风格十分轻松幽默,他总是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其次,他把新闻报道里、网络上的一些奇谈怪论编成一些“金融谣言”。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此书的看法。
在读这本书时,我才明白金融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
作者将复杂的金融市场简化成简单的三段式:即买卖双方、交易量和影响交易量的各种因素(价格、利率、时间等)。
同时,他将股票定义为“一组公司的全部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将债券定义为“公司的当前或未来的支付能力”。
这些观点虽然显得简单、粗糙,但是非常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在我们投资时,我们要掌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要投入过多的金钱。
就像那个例子,如果一位劳累过度的员工想请病假去旅游,那么医疗保险公司会说,只要不超过150英镑就可以了,所以有很多劳累的员工因为生病而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由于这个错误的观念,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这本书里提出了劳累猝死的概念,将疾病定义为劳累过度,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正确理解金融学,更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危机的本质,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看一下这本书,也许你的困惑、疑问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是“一件物品,有时候可以是艺术品,有时候可以是装饰品,但有时候也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准商品。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经过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时至今日,金融风暴的尾巴仍旧在我们上空盘旋持久不去。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学经济的大学生,经过阅读《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他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告诉了我应当在危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认清发展之道。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阅读了《货币战争》这本有宋鸿兵撰写的书,虽然其中阴谋论的论调有待商榷,但是他却给我的学习增加了兴趣以及动力。
《货币战争》向我们介绍了欧洲乃至美国金融的发展史,尤其让我对美国这个现如今的超级大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从一个英殖民地蜕变,成为现在这样经济繁荣昌盛的庞大金融帝国。
当然,从电视报道等渠道我也了解到,即便美国现在经济如此昌盛,但是它的负债却也是世界最高的,这就让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负债额巨大的美国仍然能站在金字搭顶端屹立不倒?然后,我就有幸结识了能够解答我疑惑的朋友——由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
这本书让我简单的了解了美国是如何了利用借债发展国内经济,以及中国的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负债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就像老一辈的中国人宁肯花一辈子攒钱买房也不是很愿意向银行借款买房一样,还是自己的钱花得踏实。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在这个金融市场中由于投入产出比的因素等等,人们开始借外债来进行自我发展,就好比借鸡下蛋一般,借了别人的钱,自己用这些钱赚更多的钱。
美国政府便是如此,借大量外债,发展国民经济,别看美国近几年总是报出美国的巨额赤字,但是美国经济总体水平仍就是逐年上涨。
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将得到的资本用于投资和开销当中,只要政府能正确的发行国债,投资得到的回报大于外债,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那么社会的资产总额逐渐上涨,同时社会的财富就会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负债未必是件坏事。
从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体系尚未完全成熟。
2023金融的逻辑读后感5篇
2023金融的逻辑读后感5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篇1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一是资本的逻辑。
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
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
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
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
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
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
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
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
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个人奋发向上。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
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读完《金融的逻辑》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一个之前我所知甚少但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世界。
在书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金融的本质和逻辑,让我这个原本对金融一知半解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前,一提到金融,我脑海中浮现的可能就是那些西装革履、表情严肃的银行家,或者是复杂难懂的数字和图表。
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并非遥不可及、高深莫测,它其实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拿我们日常的消费来说吧。
以前我买东西,总是习惯用现金支付,觉得这样心里踏实。
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我发现自己的消费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以前,钱包里的现金一张张减少,会让我很有“肉疼”的感觉,从而在消费时更加谨慎。
但现在,用手机轻轻一扫,钱就花出去了,有时候甚至都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看似简单的支付方式的转变,其实背后就有着金融逻辑的影子。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让我们的消费变得更加冲动,商家的销售额可能因此增加,资金的流转速度也变得更快。
还有一个让我感受很深的例子,就是关于买房贷款。
曾经,我觉得贷款买房是一件压力巨大的事情,总想着要攒够钱一次性付清。
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贷款其实是一种合理利用金融工具的方式。
比如说,一套房子总价 100 万,如果我们非要等到攒够 100 万才去买,可能要等上好多年,而且在这期间还可能面临房价上涨的风险。
但如果选择贷款,先付 30 万首付,剩下的 70 万通过银行贷款慢慢还,虽然要支付利息,但我们可以提前住进心仪的房子,同时还能享受到房子可能带来的增值。
这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和规划。
再说说股票市场吧。
以前我总觉得炒股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那些红红绿绿的数字跳动,让人心里没底。
但现在我明白了,股票市场其实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普通人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炒股就没有风险,而是要我们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分析。
书中还提到了金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相关推荐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的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1)通读了几遍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加深了我对于现代金融的全面认识。
由于这本书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穿插许多案例,深入浅出,让复杂抽象的金融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读来自然兴趣盎然,收益颇多。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试图在书中可以找寻到答案。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其中大多数还是比较赞同的,对于某些问题的解释也让人觉得振聋发聩,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和启发。
我想,倘若一本书可以引起读者对于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开阔了其研究视野,引导读者努力探索真相,那么就是一本非常有阅读价值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按照书中所列的几个方面的专题,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也算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智力资源配置,在作者成熟观点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点思想泡沫。
一、什么是金融?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作者认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而这里边的价值是由效用所决定,依靠交易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可是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又可以看到什么?金融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每一次的交易都受到许多潜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金融与政治、历史、法律、文化、心理相互融合,在这些不同的外生变量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内部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形态,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与碰撞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形态的形成。
我认为,金融的逻辑就在于弄明白变量间的本质联系,还原事物的真相。
存在即合理,那么金融的出现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和价值呢?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增强国力,发展民生,是制定国策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发展国防尖端科技,改善人民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条件,还是发展产业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都需要以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作为基础。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和历史——读《金融的逻辑》有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一、《金融的逻辑》作者简介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
1990 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特聘教授或访问教授。
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
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
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一书从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探讨了中国历代政府的财政政策和金融制度的得失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对儒家的“孝文化”和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观点新颖、独到,发人深思。
二、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而金融学“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
这是作者对金融本质的概括,也是贯穿全书的线索。
在此基础上,作。
代就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
滥发不足值货币,获取铸造货币成本和货币购买力之间的价差来补贴政府财政,向全体社会成员征收“铸币税”,这是封建王朝缓解财政危机的惯用手法。
采取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更为隐蔽,但是后果同样严重。
滥发不足值的货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而且会对正常的金融和经济秩序产生冲击,降低国家信用,甚至造成国家信用破产。
宋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中国文化、经济、科技等诸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发达的社会经济促使宋帝国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由于外部面临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压力,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宋帝国政府一度滥发纸币,使“交子”的信用破产,阻碍了帝国内部经济的发展。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近来有幸拜读了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一书,对于一个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感触良多,收获亦丰。
在赞叹陈志武先生对于金融理解所达到的的深度和广度,从多种角度分析金融对历史、文化乃至一国发展影响的精辟剖析之余,我也对此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并也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想法。
纵观全书,此书的写作思路我理解为两条线:一条则是由古至今,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分析金融(包括债券、股票等)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纯金融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资本化对于国家财富和资本的积累的作用,得出金融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出资本化是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第二条则主要将美国和中国两国进行对比,其中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论证充分,逻辑严谨。
作者还从两国的制度和文化的角度对比了两国金融发展的情况。
我认为,此书从这两条线中综合得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即资本化和制度化。
此书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对于其批判说“西方文明真的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的观点,我认为论证严谨科学,我表示赞同。
其提出经济独立是个人独立自由的基础也是非常有先见的。
陈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三纲”的规则正是促成并保证了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由家庭来承担,金融的功能由传统的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来维持,诸如“养儿防老”,亲戚间的相互帮扶、借贷等,都是一种隐性的金融关系,而儒家的文化正是为这种金融关系提供了道德约束上的保障。
而如果这种经济功能主要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更多的不是利益上的交换,更多的是“爱”这种情感的基础。
由此,作者提出了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这种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家庭血缘隐性的金融关系将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结构的改革,会被法制的金融市场所替代,从而老人和后辈都能更加的有尊严和自由。
读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有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在国际金融的课堂上,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孙老师的介绍下读了《金融的逻辑》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志武先生,之前就有听说过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但是由于本身约束力不强,所以没有认真的读完就荒废了。
但是幸运的是,正好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孙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这本书,而且在每周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一起交流和讨论这本书,所以使得阅读的过程变得有趣而且生动起来。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并非纯理论性的金融学专著,而是一本兼具金融与社会乃至人文等多方面的跨界杂文集。
全书从金融的视觉出发,对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中美思维模式、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批判了当前社会流行的一些陈腐旧习,比如宗族血缘观念、儒家思想等,给读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
书中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把金融的问题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有趣的讲述出来。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读的也最为认真,因为趣味性很大和以往的金融书籍有很大的不同,浅显易懂。
介绍了金融是一种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在之后的书中,介绍了借贷金融以及美国金融的发展历程。
随后分析中国人为什么钱多了但是并不感到富有等等问题。
随着问题的不断推进,作者也在其中为我们一点点地讲述着金融的含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了“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这个问题特别的吸引我,也是我一直以来很好奇的问题。
我也本以为作者会给我一个答案,怀着期待的心情来读这一部分,但是却发现远远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作者很狡猾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反而告诉我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金融才能稳步顺利的发展。
作者认为:金融工具其实就是一种不定向的契约。
这种契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既然是一种契约,那么要想契约顺利的履行,就有几个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是公正完善的司法制度来保障契约;其次是媒体信息的有效性来监督契约;最后是政治法律要与金融相分离。
前面两条我们可能都比较好理解,但是在第三条我起初的时候并不是很理解。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金融危机阴影至今无法挥去,在危机中我们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应对危机,认清发展之道,就需要理清逻辑,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金融经济学教授,以易懂的文字,向人们阐述了复杂的金融知识,为读者梳理出金融中所存在的逻辑,正如其书名所述--《金融的逻辑》。
遇此好书,不敢独享,特向各位推介。
本书是陈志武教授的论文和讲话集,出版时间虽然在2年前,正值金融危机爆发最激烈的时期,但所谈问题不囿于金融,甚至关系国计民生、社会转型,即使在当下,依然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
书中用字随和但又不失严谨逻辑,在短时间内将我对金融的理解给理顺,让我对金融的感受又深了一个层次。
从最基础的说起,比如金融的概念,按照陈教授的观点,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这完全走出了当前教科书的框架,让我们从更新的角度理解整个金融的概念,仿佛一股清新之风吹拂而来,不仅对金融的菜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金融行家也是一种很好的参考借鉴。
本书的另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陈志武教授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举个例子,陈教授创造性地从文化角度来剖析我国的金融。
虽说当前中国现代金融业尚未成熟,但按陈教授的观点,实际上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金融的思想,通常说的“养儿防老”实际上也是一种与养老保险类似金融工具,而相应的产生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尚未成熟的金融业,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从业者太过依靠自己的小圈子,使得市场丧失—1—活力。
对我国金融改革建设的方向必须要让大家开门走出这个小圈子,这就需要制度的辅助,还需要营造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使得来自市场的诚信交易带来的便利大于小圈子所带来的便利。
另外,陈教授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当前我国政策的走向进行梳理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尤其是“国富”及“民富”之争,多年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事实上一直在讨论,陈志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我学的是经济学流通系统的专业,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都学过一些皮毛,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因此,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并不是觉得困难。
这本书也是2010年销售榜上100位以内的畅销书,看过之后,推荐大家看看,是本能改变世界观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是在2010年年中左右,近日又把这本书借给了别人——好书要大家分享,呵呵。
简单的总结一下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读后感: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
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
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
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
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
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
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
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
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
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
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读后感《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
这样做的好处:
1、优化资金的配置,使资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现没钱时消费需求最大而有钱时消费需求弱的现象;
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
3、促进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因此美国式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合理理财与投资的模式,是先进的。
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源头呢?这是否说明美国式消费的终结?
答案是:不是。
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
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
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
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
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
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
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
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
足为怪了。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暂时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
通过政府自掏腰包替这些公司承担损失,金融危机过后又会以某种缓和方式进行私有化。
每次危机都促使保障金融的体系制度发生一些变化,使之更适应金融的发展,所以美国式的消费模式不会改变。
而中国的金融洋务运动之所以步履维艰就在于相应契约执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与不健全。
其中以证券市场的发展最为艰难。
初期上证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现今虽说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在规模上远不如国有企业。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当地国企上市就虚报利润,欺骗大众,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应也缺失责任感,反正损失的也是国家的,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因此虚假信息充斥着股票市场,炒股有时还不如赌博。
与证券相关的法律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的,如果让违法上市公司赔偿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民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如果收到虚假信息的损害那么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提起诉讼,各个法院不好判决,若判决不一样有失法律的威严,因此中国对证券诉讼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不受理集体诉讼。
但证券诉讼又具有两大特征:
1、股民的损失计算快捷清晰,
2、受害人利益相关性强,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法律发展;
因此证券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发展还是较快的,至少比与消费品相关的法律发展快。
另外作者还主张放开并鼓励民间借贷的发展,他认为金融越发达,利息就越低。
再列举一些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2、
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
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3、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4、
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5、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6、
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
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